CN210191711U - 一种缓震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震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1711U
CN210191711U CN201920788657.7U CN201920788657U CN210191711U CN 210191711 U CN210191711 U CN 210191711U CN 201920788657 U CN201920788657 U CN 201920788657U CN 210191711 U CN210191711 U CN 210191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ooter
footboard
pedal
back beam
beam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886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nkun Chen
陈健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sky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sky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sky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sky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886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1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1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1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震滑板车,涉及滑板车领域。缓震滑板车包括前车架、转动连接前车架的后梁体、安装在后梁体上侧的踏板以及后轮,踏板向后悬伸出后梁体的尾部,后轮转动安装在踏板的后端,后梁体的尾部与所述踏板铰接,且铰接轴线沿滑板车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踏板的前部与后梁体之间还设有用于缓冲踏板相对后梁体转动的避震结构。仅通过一处避震结构便可将来自前轮和后轮的震动能量抵消,踏板本身形成以铰接位置为支点、以踏板的后段部分为动力臂、以踏板的前段部分为阻力臂的杠杆结构,通过阻力臂和避震结构对踏板产生的震动力矩进行有效抵消,对避震结构的强度要求更低,安装操作方便,保证了滑板车的整体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缓震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震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一种简单易学、方便携带的代步工具,滑板车通常会在户外使用,道路的平整度较差使得滑板车的缓震能力成为一项重要的性能。
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140087A、申请公布日为2017.09.0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滑板车,并具体公开了电动滑板车包括车身踏板、安装在车身踏板前侧的车头部和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身踏板后侧的车后轮,车身踏板和车后轮之间设有避震结构,避震结构包括弹簧,弹簧位于车身踏板上方并斜设在车身踏板和车轮之间。通过在车后轮和车身踏板之间斜向设置弹簧来作为避震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电动滑板车的避震效果。
通过车后轮处的弹簧仅能够消除车后轮与地面接触所产生的振动,而在车前轮处也需要设置相应的避震结构以消除车前轮所产生的振动。但是,在前、后轮处分别设置避震结构会造成避震结构的数量多,无疑会增加滑板车的结构复杂程度,对避震结构的强度要求高以及装配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缓震滑板车,以解决在滑板车的前、后轮处分别设置避震结构,会造成避震结构的数量多,增加滑板车的结构复杂程度,对避震结构的强度要求高以及装配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缓震滑板车的技术方案为:
缓震滑板车包括前车架、转动连接前车架的后梁体、安装在后梁体上侧的踏板以及后轮,所述踏板向后悬伸出后梁体的尾部,所述后轮转动安装在踏板的后端,所述后梁体的尾部与所述踏板铰接,且铰接轴线沿滑板车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踏板的前部与后梁体之间还设有用于缓冲踏板相对后梁体转动的避震结构。
有益效果:踏板向后悬伸出后梁体的尾部且在踏板的后端安装后轮,后梁体的尾部为踏板铰接,当乘骑者站立在踏板上,踏板相对于后梁体绕铰接位置发生转动,并通过避震结构弹性支撑乘骑者,行驶经过路面的不平整部分时,经过避震结构的弹性变形可吸收大部分车轮处产生的震动,而且仅通过一处避震结构便可将来自前轮和后轮的震动能量抵消,踏板本身形成以铰接位置为支点、以从后轮的轮轴到铰接位置之间的部分为动力臂、以从避震结构连接点到铰接位置之间的部分为阻力臂的杠杆结构,通过阻力臂和避震结构对踏板产生的震动力矩进行有效抵消,对避震结构的强度要求更低,在踏板与后梁体之间安装操作方便,保证了滑板车的整体结构简单。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了避震结构的可靠性,所述避震结构包括中间的伸缩件和套设在伸缩件外的圆柱压簧,所述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踏板、后梁体铰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包括踏板本体、连接在踏板本体后部且间隔布置的两个支撑臂,所述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间隔形成供后轮转动装配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了支撑臂具有更好的竖向结构强度,避免了因支撑能力不足而折弯变形,所述两个支撑臂为板面处于竖向平面中的条状板件。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踏板的结构整体性,所述踏板本体的宽度两侧边缘设有向下翻折的翻沿,且两侧翻沿与所述支撑臂平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增大了踏板表面的摩擦力,确保乘骑者站立在踏板上的稳定性,避免因脚底打滑发生跌落的情况,所述踏板本体的中部为承载区,所述承载区的表面设有增摩层。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吸收缓解踏板本身的震动,提高了滑板车的缓震避震能力,所述增摩层为弹性橡胶垫层。
进一步的,为了在前轮处构造出足够的安装空间,提高了滑板车的通行能力,同时保证较低的踏板高度,所述后梁体包括前部的斜向上延伸的倾斜段和后部的水平段,所述踏板本体设置在水平段的上侧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缓震滑板车的具体实施例1中缓震滑板车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震滑板车的具体实施例1中缓震滑板车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缓震滑板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震滑板车的具体实施例1中缓震滑板车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缓震滑板车的具体实施例1中后轮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去掉踏板的后轮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缓震滑板车的具体实施例1中避震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前车架、10-车把主杆、11-把手、2-后梁体、20-水平段、21-倾斜段、22-转动套、3-踏板、30-踏板本体、31-支撑臂、32-翻沿、4-前轮、5-后轮、50-后轮轮轴、51-后轮轮架、52-后轮轮罩、6-避震结构、60-圆柱压簧、61-套管、610-套管端板、611-套管铰接轴、62-杆体、620-杆体端板、621-杆体铰接轴、7-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缓震滑板车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如2所示,缓震滑板车包括前车架1、后梁体2、踏板3、前轮4以及后轮5,前车架1包括竖向延伸的车把主杆10、安装在车把主杆10上端且沿水平方向横向延伸的两个把手11,车把主杆10的下部设有前轮轮架,前轮4转动安装在前轮轮架中。后梁体2包括前部的斜向上延伸的倾斜段21和后部的水平段20,设置倾斜段21使得在前轮处构造出足够的安装空间,提高了滑板车的通行能力,同时保证较低的踏板3高度。其中,后梁体2由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弯形纵梁组成,两个弯形纵梁的前端连接有转动套22,转动套22套设在车把主杆10上,后梁体2与前车架1之间转动连接,乘骑者握持把手11根据路况转动车把主杆10从而调整缓震滑板车的行驶方向。
如图3、图4所示,踏板3包括踏板本体30、位于踏板本体30的后部且向后悬伸的两个支撑臂31,两个支撑臂31分别间隔布置在踏板3的左右两后侧位置,两个支撑臂31之间的间隔形成用于供后轮5转动装配的容纳空间。踏板本体30的宽度两侧边缘设有向下翻折的翻沿32,两个支撑臂31为板面处于竖向平面中的条状板件,且两侧翻沿32从前向后延伸分别与对应侧的支撑臂31之间平滑过渡连接,踏板本体30与两侧的支撑臂31形成整体式结构,可使用机器将完整的金属板件折弯、冲压制成踏板3。由于两个支撑臂31为板面处于竖向平面中的条状板件,安装后轮5时可将后轮轮轴50垂直于支撑臂31的板面固定在两支撑臂31之间,为后轮5营造出了更大的装配空间,而且条状板件的支撑臂31与翻沿32的一体设计,确保了支撑臂31具有更好的竖向结构强度,避免了因支撑能力不足而折弯变形。
踏板本体30的中部为用于供乘骑者站立的承载区,承载区的表面设有弹性橡胶垫层,设置弹性橡胶垫层一方面增大了踏板3表面的摩擦力,确保乘骑者站立在踏板3上的稳定性,避免因脚底打滑发生跌落的情况,另一方面利用了弹性橡胶垫层的弹性性能,可吸收缓解踏板3本身的震动,提高了滑板车的缓震避震能力。踏板3在上后梁体2的水平段20在下,且踏板3的外轮廓完全覆盖后梁体2的水平段20的外缘,踏板3的两个支撑臂31分别向后悬伸出后梁体2的尾部,踏板3的靠近支撑臂31根部位置与后梁体2的尾部铰接,铰接轴7沿滑板车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
为了避免行驶至积水路面时因泥水飞溅而污染乘骑者的衣物,如图5、图6所示,在后轮5的外周上侧位置设有后轮轮罩52,后轮轮罩52罩设在后轮5的上侧可起到挡水挡泥的作用。为了便于固定后轮轮罩52和后轮制动机构,后轮5转动安装在后轮轮架51上,且后轮轮轴50的两端分别伸出后轮轮架51的两侧壁,以便将后轮轮轴50固定在两个支撑臂31上。
踏板3的前部与后梁体2之间设有避震结构6,如图7所示,避震结构6包括中间的伸缩件和套设在伸缩件外周的圆柱压簧60,伸缩件包括同轴装配的套管61和杆体62,杆体62从套管61的端部伸出,套管61的远离杆体62一端设有套管铰接轴611,套管61的外壁靠近端部位置可调安装有套管端板610,套管端板610可沿套管61的轴线方向移动;杆体62的远离套管61的一端设有杆体铰接轴621,杆体62上靠近端部位置固定有杆体端板620,圆柱压簧60的两端分别顶压套管端板610和杆体端板620的相对板面上,通过调整套管端板610在套管61上的位置改变圆柱压簧60的预压缩量,从而实现对避震结构6的缓震避震能力的调节。套管铰接轴611转动连接在踏板本体30的下侧面,杆体铰接轴621转动连接在后梁体2的两个弯形纵梁之间,且避震结构6沿自下而上向后倾斜的方向的斜向布置,增加了踏板3相对于后梁体2转动时避震结构6产生的压缩行程,提高了避震结构6对细小振动的吸收和缓冲,改善了乘骑者的产品使用体验。
使用时,乘骑者站立在踏板3上,踏板3相对于后梁体2绕铰接轴7发生转动,并通过避震结构6弹性支撑乘骑者,行驶经过路面的不平整部分时,经过避震结构6的弹性压缩变形可吸收大部分车轮处产生的震动,而且仅通过一处避震结构6便可将来自前轮4和后轮5的震动能量抵消,踏板3本身形成了以铰接轴7为支点、以从后轮轮轴50到铰接轴7之间的支撑臂31为动力臂、以从避震结构6连接点到铰接轴7之间的踏板本体30为阻力臂的杠杆结构,通过踏板本体30和避震结构6对支撑臂31产生的震动力矩进行有效抵消,对避震结构6的强度要求更低,在踏板3与后梁体2之间进行安装操作更方便,保证了滑板车的整体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缓震滑板车的具体实施例2,与具体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为了提高滑板车的弹性支撑性能,避震结构可为设置在踏板前部与后梁体之间的缓冲气囊。在其他实施例中,避震结构还可为设置在踏板前部与后梁体之间的板簧或者碟形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缓震滑板车的具体实施例3,与具体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为了便于组装生产,两个支撑臂可焊接连接在踏板本体的后端,且两个支撑臂向后延伸悬伸出后梁体的尾部,两个支撑臂在左右两侧间隔布置,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间隔形成供后轮转动安装的容纳空间,两个支撑臂可为具有圆形截面的金属杆。

Claims (8)

1.一种缓震滑板车,其特征是,包括前车架、转动连接前车架的后梁体、安装在后梁体上侧的踏板以及后轮,所述踏板向后悬伸出后梁体的尾部,所述后轮转动安装在踏板的后端,所述后梁体的尾部与所述踏板铰接,且铰接轴线沿滑板车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踏板的前部与后梁体之间还设有用于缓冲踏板相对后梁体转动的避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避震结构包括中间的伸缩件和套设在伸缩件外的圆柱压簧,所述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踏板、后梁体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震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踏板包括踏板本体、连接在踏板本体后部且间隔布置的两个支撑臂,所述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间隔形成供后轮转动装配的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震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两个支撑臂为板面处于竖向平面中的条状板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震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踏板本体的宽度两侧边缘设有向下翻折的翻沿,且两侧翻沿与所述支撑臂平滑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震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踏板本体的中部为承载区,所述承载区的表面设有增摩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震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增摩层为弹性橡胶垫层。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震滑板车,其特征是,后梁体包括前部的斜向上延伸的倾斜段和后部的水平段,所述踏板本体设置在水平段的上侧位置。
CN201920788657.7U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缓震滑板车 Active CN210191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8657.7U CN210191711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缓震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8657.7U CN210191711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缓震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1711U true CN210191711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6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88657.7U Active CN210191711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缓震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1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87078A1 (en) Rear suspension unit for after market use in folding bikes
CN107244206B (zh) 全地形车及其摇臂结构
CN210191711U (zh) 一种缓震滑板车
CN112078711B (zh) 一种减震机构及安装有该机构的滑板车
WO2012063098A1 (en) Rear suspension unit for after market use in folding bikes
CN107042860B (zh) 一种后双轮滑板车
CN209988044U (zh) 一种紧凑型缓震滑板车
CN205239784U (zh) 一种电动平衡减震扭扭车
CN213502764U (zh) 一种大减震行程的自行车车架
CN209988043U (zh) 一种减震滑板车
CN213502771U (zh) 一种摩托车边斗安装装置
CN201633848U (zh) 一种载重型电动车车架
CN210063252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15944798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减震组件及电动三轮车
CN214241110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自行车减震车架
CN202345854U (zh) 一种摇篮式摩托车车架后体总成
CN2141393Y (zh) 减震自行车架
CN218198631U (zh) 一种减震型长续航电动车车架
CN211336304U (zh) 一种用于保护后轮的连接减震机构及电动滑板车
CN201357866Y (zh) 经济型三轮太阳能车车架
CN218287983U (zh) 结构简单且具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
CN213534981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折叠自行车车架
CN221114238U (zh) 一种自行车架结构
CN216916174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20032115U (zh) 一种带有减震结构的平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