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9793U - 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89793U
CN210189793U CN201921062873.XU CN201921062873U CN210189793U CN 210189793 U CN210189793 U CN 210189793U CN 201921062873 U CN201921062873 U CN 201921062873U CN 210189793 U CN210189793 U CN 210189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arm body
block
robot arm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28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fa Zheng
郑继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terial Control Intelligence 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terial Control Intelligence 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terial Control Intelligence 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terial Control Intelligence 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628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89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89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89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该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包括手臂本体,所述手臂本体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连接管的右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连接管上贯穿设置有驱动管。该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通过传动齿轮的改良,以及连接管、驱动管、LED灯组和卡块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将控制线缆设置于轴心部位,使得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的最大旋转角度不再受到控制机构的影响,同时在保证旋转可控性的前提下可以在受到外力时很好的进行对应的转动,从而避免了由于受到的外力较大同时无法进行对应转动而导致的部件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是机器人的组成机构之一。
在现有技术中,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的最大旋转角度由于受到控制机构的影响而相对较小,同时在保证旋转可控性的前提下在受到外力时难以很好的进行对应的转动,从而容易出现由于受到的外力较大同时无法进行对应转动而导致的部件损坏,缩短了机器人手臂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机器人的检修频率,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的最大旋转角度由于受到控制机构的影响而相对较小,同时在保证旋转可控性的前提下在受到外力时难以很好的进行对应的转动,从而容易出现由于受到的外力较大同时无法进行对应转动而导致的部件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包括手臂本体,所述手臂本体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连接管的右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连接管上贯穿设置有驱动管,所述驱动管的表面且位于连接管的右侧套设有传动齿轮,所述手臂本体的左侧设置有LED灯组,所述手臂本体设置有与LED灯组配合设置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线缆,所述控制线缆贯穿驱动管并延伸至驱动管的右侧,所述手臂本体的内腔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配合设置的卡块,所述驱动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块,且受力块通过螺栓与手臂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齿轮包括齿轮本体,所述驱动管贯穿设置于齿轮本体上,且驱动管的内腔设置有线圈环,所述齿轮本体的内壁镶嵌有限制球,且限制球与驱动管的表面接触,所述齿轮本体上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腔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两端均与空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与空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环绕设置于导向杆的表面,所述活动块的底部镶嵌有磁铁块,所述磁铁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施压杆,所述施压杆的底端贯穿齿轮本体并固定连接有施压板。
优选的,所述手臂本体的右侧且位于连接管的上方和下方均镶嵌有滚珠。
优选的,所述手臂本体的内腔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两端均镶嵌于手臂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线圈环通电后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磁铁块的磁场方向相同。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通过传动齿轮的改良,以及连接管、驱动管、LED灯组和卡块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将控制线缆设置于轴心部位,使得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的最大旋转角度不再受到控制机构的影响,同时在保证旋转可控性的前提下可以在受到外力时很好的进行对应的转动,从而避免了由于受到的外力较大同时无法进行对应转动而导致的部件损坏,延长了机器人手臂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机器人的检修频率,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手臂本体;2、连接管;3、第一限位块;4、第二限位块;5、驱动管;6、传动齿轮;61、限制球;62、齿轮本体;63、线圈环;64、空槽;65、复位弹簧;66、施压板;67、活动块;68、磁铁块;69、施压杆;610、导向杆;7、LED灯组;8、控制电路板;9、控制线缆;10、卡块;11、受力块;12、滚珠;1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包括手臂本体1,手臂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的两端均镶嵌于手臂本体1上,支撑杆13用于增加手臂本体1的稳定性,避免由于手臂本体1受到外力较大而导致的变形,手臂本体1的右侧且位于连接管2的上方和下方均镶嵌有滚珠12,滚珠12用于限制手臂本体1相对于机器人本体的位置,手臂本体1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连接管2,连接管2的左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连接管2的右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4,连接管2上贯穿设置有驱动管5,驱动管5的表面且位于连接管2的右侧套设有传动齿轮6,手臂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LED灯组7,手臂本体1设置有与LED灯组7配合设置的控制电路板8,控制电路板8上设置有控制线缆9,控制线缆9贯穿驱动管5并延伸至驱动管5的右侧,手臂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3配合设置的卡块10,驱动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块11,且受力块11通过螺栓与手臂本体1固定连接。
传动齿轮6包括齿轮本体62,驱动管5贯穿设置于齿轮本体62上,且驱动管5的内腔设置有线圈环63,线圈环63通电后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磁铁块68的磁场方向相同,齿轮本体62的内壁镶嵌有限制球61,且限制球61与驱动管5的表面接触,齿轮本体62上开设有空槽64,空槽64的内腔设置有活动块67,活动块67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向杆610,且导向杆610的两端均与空槽64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动块67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65与空槽6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65环绕设置于导向杆610的表面,活动块67的底部镶嵌有磁铁块68,磁铁块6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施压杆69,施压杆69的底端贯穿齿轮本体62并固定连接有施压板66。
安装时,将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传动齿轮6传动连接,将第二限位块4设置于机器人本体内,并保证滚珠12与机器人本体的表面接触。
工作时,若需要进行转动,则接通线圈环63的电源,从而使得线圈环63产生与磁铁块68相互吸引的磁场,从而使得施压板66施加压力于驱动管5上,以此使得传动齿轮6相对于驱动管5固定,同时通过外设的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带动传动齿轮6转动,以此进行转动操作(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线缆9控制LED灯组7进行相应的工作,以此提示使用者当前转动状态)。
无需转动时,在复位弹簧65的作用下,使得施压板66与驱动管5分离,此时机械臂在第二限位块4和机器人本体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若出现外力大于摩擦力,则手臂会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以此对部件进行保护操作。
综上所述,该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通过传动齿轮6的改良,以及连接管2、驱动管5、LED灯组7和卡块10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将控制线缆9设置于轴心部位,使得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的最大旋转角度不再受到控制机构的影响,同时在保证旋转可控性的前提下可以在受到外力时很好的进行对应的转动,从而避免了由于受到的外力较大同时无法进行对应转动而导致的部件损坏,延长了机器人手臂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机器人的检修频率,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包括手臂本体(1),所述手臂本体(1)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的左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所述连接管(2)的右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4),所述连接管(2)上贯穿设置有驱动管(5),所述驱动管(5)的表面且位于连接管(2)的右侧套设有传动齿轮(6),所述手臂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LED灯组(7),所述手臂本体(1)设置有与LED灯组(7)配合设置的控制电路板(8),所述控制电路板(8)上设置有控制线缆(9),所述控制线缆(9)贯穿驱动管(5)并延伸至驱动管(5)的右侧,所述手臂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3)配合设置的卡块(10),所述驱动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块(11),且受力块(11)通过螺栓与手臂本体(1)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齿轮(6)包括齿轮本体(62),所述驱动管(5)贯穿设置于齿轮本体(62)上,且驱动管(5)的内腔设置有线圈环(63),所述齿轮本体(62)的内壁镶嵌有限制球(61),且限制球(61)与驱动管(5)的表面接触,所述齿轮本体(62)上开设有空槽(64),所述空槽(64)的内腔设置有活动块(67),所述活动块(67)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向杆(610),且导向杆(610)的两端均与空槽(6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67)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65)与空槽(6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65)环绕设置于导向杆(610)的表面,所述活动块(67)的底部镶嵌有磁铁块(68),所述磁铁块(6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施压杆(69),所述施压杆(69)的底端贯穿齿轮本体(62)并固定连接有施压板(6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本体(1)的右侧且位于连接管(2)的上方和下方均镶嵌有滚珠(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的两端均镶嵌于手臂本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环(63)通电后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磁铁块(68)的磁场方向相同。
CN201921062873.XU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 Active CN210189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2873.XU CN210189793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2873.XU CN210189793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89793U true CN210189793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0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2873.XU Active CN210189793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89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39571Y (zh) 一种全自动板材抛磨装置
CN110153351A (zh) 一种锻造用夹取钳
CN210189793U (zh) 一种机器人手臂用旋转机构
CN207724324U (zh) 一种机械夹持臂
CN206882030U (zh) 一种自动光学镜头旋转点胶机
CN103754637B (zh) 直动式镍始极片吊耳自动送给机
CN207658827U (zh) 一种应用于电力领域的自动放线装置
CN102335901A (zh) 光纤活动连接器旋装机
CN202684664U (zh) 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
CN214109820U (zh) 一种卫生管抛光装置
CN20660497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电缆切割装置
CN205813443U (zh) 一种气动圆轨道岔
CN205834615U (zh) 一种开关按钮安装装置
CN211277912U (zh) 一种环氧陶瓷管生产用抛光装置
CN102380847A (zh) 光纤活动连接器自动旋装机
CN208262085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激光打标机
CN209459651U (zh) 一种工程测量放线装置
CN207841645U (zh) 一种木材树枝去除装置
CN207382146U (zh) 电机转子压装装配机构
CN208777358U (zh) 一种电动回转式施工机械
CN214980094U (zh) 一种自动抛光设备
CN214243280U (zh) 一种废线回收装置
CN218800725U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件定位夹具
CN212664609U (zh) 一种小型管道折弯机
CN218918633U (zh) 一种磁性衬板磁体自动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311, yuanfenlao village, Gaofe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ch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311101, yuanfenlao village, Gaofe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aterial Control Intelligence Un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