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6257U - 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6257U
CN210176257U CN201921021045.1U CN201921021045U CN210176257U CN 210176257 U CN210176257 U CN 210176257U CN 201921021045 U CN201921021045 U CN 201921021045U CN 210176257 U CN210176257 U CN 210176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elevator
bracket
traction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10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eyong Mei
梅德勇
Yajun Yu
余亚军
Xiaoyao Ren
任逍遥
Lianqiang Wang
王联强
Yuan Wei
魏源
Xuantang Mou
牟轩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sa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s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s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s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10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6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6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6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所述静音装置安装于井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支架、导轨、组合板和曳引装置;所述导轨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井道的墙壁上;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导轨支架上;所述组合板设置在所述导轨与所述导轨支架之间;所述组合板包括导轨垫板和硅胶板;所述导轨垫板与所述导轨连接;所述硅胶板与所述导轨支架连接;所述曳引装置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上端,驱动所述电梯沿所述导轨移动。解决了现有方案造成的硬连接无法完全抑制震动、电梯设置在远离居住范围的地方造成电梯使用不方便、震动对电梯其他部件造成损伤和对导轨、支架造成损伤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业越来越多。这些建筑都是需要配备电梯的。同时国家也规定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最高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底层室内地表的高度在16米以上的住宅,应设置电梯。电梯也越来越普及,相应的对电梯也提出了跟高的要求。居住楼对电梯的静音要求特别高。
现有的方案,将电梯井道设置在远离居住范围的地方。墙码、支架和导轨的安装都是采用螺栓连接。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部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硬连接无法完全抑制震动;(2)电梯设置在远离居住范围的地方,减少震动对居民的影响,造成电梯使用不方便;(3)曳引机长期使用,因为震动对电梯其他部件造成损伤;(4)电梯移动时产生震动,对导轨、支架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硬连接无法完全抑制震动、电梯设置在远离居住范围的地方造成电梯使用不方便、震动对电梯其他部件造成损伤和对导轨、支架造成损伤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所述静音装置安装于井道内;其特征在于:
包括导轨支架、导轨、组合板和曳引装置;所述导轨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井道的墙壁上;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导轨支架上;所述组合板设置在所述导轨与所述导轨支架之间;所述组合板包括导轨垫板和硅胶板;所述导轨垫板与所述导轨连接;所述硅胶板与所述导轨支架连接;所述曳引装置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上端,驱动所述电梯沿所述导轨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曳引装置包括曳引机和曳引支架;所述曳引机固定安装在曳引支架的上端;所述曳引支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的上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曳引机和所述曳引支架之间设置有减震橡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轨支架与导轨墙码相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导轨墙码固定安装在所述井道的墙壁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轨墙码上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导轨墙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将所述导轨墙码固定在所述井道的墙壁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导轨固定装置;所述导轨固定装置分别从所述导轨的两侧将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导轨支架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轨固定装置包括第三螺栓和导轨压码;所述导轨压码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三螺栓上;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组合板将所述组合板固定在所述导轨支架上;所述导轨压码压紧所述导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轨为T型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采用在曳引机和曳引支架之间设置减震橡胶,消除曳引机的震动。采用组合板消除电梯移动产生的震动。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带来了如下效果:(1)在曳引机和曳引支架之间设置减震橡胶,减少曳引机的震动;(2)在导轨支架和导轨设置组合板,消除电梯移动产生的震动;(3)不需要将电梯设置在远离居住范围的地方,方便了电梯的使用;(4)分别通过软硬连接的两种方式,抑制和消除震动,达到静音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轨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硅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轨支架;2、导轨;3、组合板;31、导轨垫板;32、硅胶板;33、第一固定孔;34、第二固定孔;4、曳引装置;41、曳引机;42、曳引支架;5、导轨墙码;51、第二螺栓;6、导轨固定装置;61、第三螺栓;62、导轨压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静音装置安装于井道内。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包括导轨支架1、导轨2和组合板3。
导轨支架1固定安装在井道的墙壁上。导轨2安装在导轨支架1上。组合板3设置在导轨2与导轨支架1之间。曳引装置4设置于导轨2的上端,驱动电梯沿导轨2移动。
导轨2竖向安装在导轨支架1上。电梯沿导轨2作上下移动。电梯设置于导轨支架1之间并沿导轨2移动。
导轨2的上端设置有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安装的曳引装置4。曳引装置4包括曳引机41和曳引支架42。曳引机41固定安装在曳引支架42的上端。曳引支架42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安装在导轨2的上端。曳引机41和曳引支架42之间设置有减震橡胶。
曳引机41是电梯的动力设备,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移动。曳引装置4安装于导轨2的上端,曳引机41通过钢丝绳对电梯形成拉力,驱使电梯上下移动。第一螺栓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曳引机41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采用第一螺栓固定可以抑制一部分震动。
曳引机41由于自重会形成下压的力,减震橡胶具有很好的抗压能力。曳引机41长期使用后,减震橡胶不会发生变形和损坏。曳引机41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减震橡胶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
导轨支架1与导轨墙码5相连接,并且通过导轨墙码5固定安装在井道的墙壁上。
优选的,导轨支架1与导轨墙码5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导轨支架1与导轨墙码5的接头处强度大、密封性好,保证了导轨支架1固定的牢靠性。采用焊接的方式具有节约成本、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成本低等特点。
导轨墙码5上设置有第二螺栓51。导轨墙码5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二螺栓51穿过安装孔并将导轨墙码5固定在井道的墙壁上。
优选的,第二螺栓51为膨胀螺栓。导轨墙码5直接固定在墙壁上,采用膨胀螺栓可以完全固定住导轨墙码5。电梯的运行是通过导轨支架1来支撑,导轨支架1又是通过导轨墙码5固定在墙壁上。导轨墙码5是否安装牢固,关系着整个电梯系统的运行。
导轨墙码5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第二螺栓51可以从不同位置固定住导轨墙码5,保住了导轨墙码5固定的稳定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轨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硅胶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组合板3包括导轨垫板31和硅胶板32。导轨垫板31与导轨2连接。硅胶板32与导轨支架1连接。
优选的,导轨垫板31为长方形。优选的,硅胶板32为长方形。导轨垫板31开设有第一固定孔33。硅胶板32开设有第二固定孔34。第一固定孔33与第二固定孔34同轴开设。第一固定孔33的直径大于第二固定孔34的直径。
导轨2上设置有导轨固定装置6。导轨固定装置6分别从导轨2的两侧将导轨2安装在导轨支架1上。
导轨固定装置6包括第三螺栓61和导轨压码62。导轨压码62活动安装于第三螺栓61上。第三螺栓61穿过组合板3将组合板3固定在导轨支架1上。导轨压码62压紧导轨2。
导轨固定装置6固定导轨2时,对导轨2形成压力。导轨固定装置6从两端固定导轨2,导轨2受到平衡的压力,导轨2不会发生错位和偏移。
导轨压码62上开设有压码通孔。第三螺栓61穿过压码通孔。第三螺栓61外表面与压码通孔内表面存在间隙,导轨固定装置6在安装时导轨压码62可以灵活的调整位置。导轨压码62具有灵活性,可以应对不同情况的安装环境。
第三螺栓61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33和第二固定孔34将导轨垫板31和硅胶板32固定在导轨支架1上。第三螺栓61拧紧后,导轨压码62压紧导轨2,对导轨2形成挤压的力。
第三螺栓61穿过第一固定孔33和第二固定孔34时,由于第一固定孔33的直径大于第二固定孔34的直径,第三螺栓61不会刮伤硅胶板32。
电梯在运行时会产生震动,硅胶板32可以有效的消除震动。设置导轨垫板31可以避免震动传递过于集中。震动传递至导轨垫板31时,会分散传递给硅胶板32,可以提高减震的效率。
导轨2为T型导轨。T型导轨具有刚性强、可靠性高、安装等特点。
曳引机41工作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依次通过导轨2、导轨支架1和导轨墙码5传递给井道墙壁。减震橡胶可以消除震动和噪音,震动和噪音不会传递给井道墙壁。电梯运行时产生震动和噪音依次通过导轨2、导轨支架1和导轨墙码5传递给井道墙壁。硅胶板32可以消除震动和噪音,震动和噪音不会传递给井道墙壁。
由于消除了曳引机41工作和电梯运行产生的震动,也就消除了曳引机41工作和电梯运行产生的噪音。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导轨支架1与导轨墙码5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类型的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二螺栓51为膨胀螺栓,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类型的螺栓。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导轨垫板31为长方形,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硅胶板32为长方形,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导轨2为T型导轨,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结构导轨。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8)

1.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所述静音装置安装于井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支架(1)、导轨(2)、组合板(3)和曳引装置(4);所述导轨支架(1)固定安装在所述井道的墙壁上;所述导轨(2)安装在所述导轨支架(1)上;所述组合板(3)设置在所述导轨(2)与所述导轨支架(1)之间;所述组合板(3)包括导轨垫板(31)和硅胶板(32);所述导轨垫板(31)与所述导轨(2)连接;所述硅胶板(32)与所述导轨支架(1)连接;所述曳引装置(4)设置于所述导轨(2)的上端,驱动所述电梯沿所述导轨(2)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装置(4)包括曳引机(41)和曳引支架(42);所述曳引机(41)固定安装在曳引支架(42)的上端;所述曳引支架(42)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2)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41)和所述曳引支架(42)之间设置有减震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支架(1)与导轨墙码(5)相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导轨墙码(5)固定安装在所述井道的墙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墙码(5)上设置有第二螺栓(51);所述导轨墙码(5)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螺栓(51)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将所述导轨墙码(5)固定在所述井道的墙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上设置有导轨固定装置(6);所述导轨固定装置(6)分别从所述导轨(2)的两侧将所述导轨(2)安装在所述导轨支架(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固定装置(6)包括第三螺栓(61)和导轨压码(62);所述导轨压码(62)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三螺栓(61)上;所述第三螺栓(61)穿过所述组合板(3)将所述组合板(3)固定在所述导轨支架(1)上;所述导轨压码(62)压紧所述导轨(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为T型导轨。
CN201921021045.1U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 Active CN210176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1045.1U CN210176257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1045.1U CN210176257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6257U true CN210176257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9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1045.1U Active CN210176257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6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151336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10176257U (zh) 一种电梯导轨减震静音装置
CN202542650U (zh) 电梯曳引机阻尼弹簧隔振系统
CN215101340U (zh) 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
JP2003182953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防振装置
CN101462667B (zh) 电梯悬吊杆防振装置的安装方法
CN215479049U (zh) 一种电梯用隔音减震导轨
CN212453294U (zh) 一种被动式隔音减震吊顶装置
CN219173992U (zh)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梯主机底架
CN215160080U (zh) 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附墙架
KR101753083B1 (ko) 엘리베이터 운행소음 감쇄 구조 및 방법
CN216785387U (zh) 一种基于通用电梯的低频减振支架
CN213141092U (zh) 一种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
CN217867595U (zh) 一种无机房钢带曳引机
CN215112964U (zh) 一种降低空调外机噪音污染的减震支座
JP3806573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のガイドレール支持構造
CN113503334B (zh) 减小导轨振动的方法
CN217264105U (zh) 一种电梯绳头减振结构
CN220317012U (zh) 隔音电梯轿厢
CN216155250U (zh) 一种一体式绳头固定架
CN114291695B (zh) 电梯导轨减振装置
CN218913186U (zh) 一种降噪便于检修的磁力泵
CN214337713U (zh) 一种可实现降噪功能的电力工程用卷扬机
CN215891408U (zh) 一种建筑内暖通风管用防震结构
CN210164849U (zh) 一种城市楼宇用电梯减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