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7482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7482U
CN210167482U CN201921266390.1U CN201921266390U CN210167482U CN 210167482 U CN210167482 U CN 210167482U CN 201921266390 U CN201921266390 U CN 201921266390U CN 210167482 U CN210167482 U CN 210167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cooling
cavity
cooling liquid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63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波涛
曾茂进
季喜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bo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o Bo Heat Transf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o Bo Heat Transf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o Bo Heat Transf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212663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7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7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74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使冷却液更加均匀的流经液冷板的各部位,以提高液冷板的整体冷却性能,有效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它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形成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的密闭的冷却液腔及与冷却液腔相连通的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冷却液腔内设有呈T字形的主分流条,主分流条包括位于冷却液腔中部的横向分流条及连接横向分流条与冷却液腔的侧壁的纵向分流条,主分流条将冷却液腔分隔成供冷却液流通的曲折流道,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位于纵向分流条的相对两侧,冷却液腔内设有若干分流柱,分流柱的一端与上盖板相连接,分流柱的另一端与下盖板相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
背景技术
目前,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续航里程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电池包的能量密度,目前纯电动汽车的能量密度已经由几年前的90Wh/kg提高到现在的180Wh/kg,随着电池包的能量密度的提高,相应的发热量随之增大,传统的风冷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高度集成化的电池包需求,液冷技术方案已经逐渐成为主流。液冷技术方案中一般采用流道式结构,但是流道式结构容易存在液冷板各部位温度一致性不佳的问题(冷却效果不一致),而影响对电池包的散热效果,尤其是,液冷板的角落部位的冷却效果不佳,是的液冷板的角落位置因温度过高引起的电池热失控风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使冷却液更加均匀的流经液冷板的各部位,以提高液冷板的整体冷却性能,有效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形成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的密闭的冷却液腔及形成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并与冷却液腔相连通的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腔内设有呈T字形的主分流条,主分流条包括位于冷却液腔中部的横向分流条及连接横向分流条与冷却液腔的侧壁的纵向分流条,主分流条将冷却液腔分隔成供冷却液流通的曲折流道,所述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位于纵向分流条的相对两侧,所述冷却液腔内设有若干分流柱,分流柱的一端与上盖板相连接,分流柱的另一端与下盖板相连接。如此,通过呈T字形的主分流条将冷却液腔分隔成供冷却液流通的曲折流道,实现冷却液的流入与流出的隔离,防止因流道短路引起的热量堆积,使冷却液可以流经液冷板的各部位,以提高液冷板的整体冷却性能,进一步的,通过在冷却液腔内设置若干分流柱,如此,在冷却液流经曲折流道的过程中,冷却液将被各分流柱分流,让冷却液更均匀的经过液冷板的各部位,以提高液冷板的整体冷却性能,有效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另一方面,分流柱还可以有效提高对上盖板与下盖板的支撑强度,从而提高液冷板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横向分流条的两端均往外延伸形成侧分流条,所述侧分流条呈V字形。如此,有利于使冷却液流经冷板的角落部位,进一步的提高液冷板的整体冷却性能,降低液冷板的角落位置因温度过高引起的电池热失控风险。
作为优选,上盖板的下表面往上凹陷形成上腔体,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往下凹陷形成下腔体,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与下盖板的上表面密封连接,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共同形成冷却液腔。如此,便于冷却液腔的实际加工制作。
作为优选,上腔体的内顶面设有若干往下延伸形成的上凸台,所述下腔体的内底面设有若干往上延伸形成的下凸台,所述上凸台与下凸台一一对应,所述上凸台的下端面与对应的下凸台的上端面抵接相连,所述上凸台与对应的下凸台共同构成所述的分流柱。如此,便于分流柱的实际加工制作。
作为优选,上腔体的内顶面设有往下延伸形成的上分流条,上分流条呈T字形,所述下腔体的内底面设有往上延伸形成的下分流条,下分流条呈T字形,上分流条的下表面与下分流条的上表面抵接连接,所述上分流条与下分流条共同构成所述的主分流条。如此,便于主分流条的实际加工制作。
作为优选,上盖板与下盖板通过焊接相连,以形成所述的密闭的冷却液腔。
作为优选,上盖板与下盖板的材质均为铝合金。如此,可以有效的减轻液冷板的重量,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作为优选,上盖板的厚度为0.05mm-2mm,所述下盖板的厚度为0.05mm-2mm。如此,将上盖板与下盖板做的很薄,以减轻液冷板的重量,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冷却液更加均匀的流经液冷板的各部位,以提高液冷板的整体冷却性能,有效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的一种爆炸图。
图中:
上盖板1;
下盖板2;
冷却液腔3,上腔体3.1,下腔体3.2;
冷却液进口4;
冷却液出口5;
主分流条6,横向分流条6.1,纵向分流条6.2,上分流条6.3,下分流条6.4;
侧分流条7;
曲折流道8;
分流柱9,上凸台9.1,下凸台9.2;
进液通道10;
出液通道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表示一个或者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形成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的密闭的冷却液腔3及形成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并与冷却液腔相连通的冷却液进口4与冷却液出口5。冷却液腔内设有呈T字形的主分流条6,主分流条包括位于冷却液腔中部的横向分流条6.1及连接横向分流条与冷却液腔的侧壁的纵向分流条6.2,主分流条将冷却液腔分隔成供冷却液流通的曲折流道8。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位于纵向分流条的相对两侧。冷却液腔内设有若干分流柱9,分流柱的一端与上盖板相连接,分流柱的另一端与下盖板相连接。如此,通过呈T字形的主分流条将冷却液腔分隔成供冷却液流通的曲折流道,实现冷却液的流入与流出的隔离,防止因流道短路引起的热量堆积,使冷却液可以流经液冷板的各部位,以提高液冷板的整体冷却性能,进一步的,通过在冷却液腔内设置若干分流柱,如此,在冷却液流经曲折流道的过程中,冷却液将被各分流柱分流,让冷却液更均匀的经过液冷板的各部位,以提高液冷板的整体冷却性能,有效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另一方面,分流柱还可以有效提高对上盖板与下盖板的支撑强度,从而提高液冷板的结构强度。
具体的,冷却液进口通过进液通道10与冷却液腔相连通,冷却液出口通过出液通道11与冷却液腔相连通,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位于纵向分流条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横向分流条的两端均往外延伸形成侧分流条7,所述侧分流条呈V字形。如此,有利于使冷却液流经冷板的角落部位,进一步的提高液冷板的整体冷却性能,降低液冷板的角落位置因温度过高引起的电池热失控风险。
进一步的,如图1 、图2所示,上盖板的下表面往上凹陷形成上腔体3.1,下盖板的上表面往下凹陷形成下腔体3.2,上盖板的下表面与下盖板的上表面密封连接,上腔体与下腔体共同形成冷却液腔。如此,便于冷却液腔的实际加工制作。本实施例中,上盖板与下盖板通过焊接相连,以形成所述的密闭的冷却液腔。
进一步的,如图1 、图2所示,上腔体的内顶面设有若干往下延伸形成的上凸台9.1,下腔体的内底面设有若干往上延伸形成的下凸台9.2,上凸台与下凸台一一对应,上凸台的下端面与对应的下凸台的上端面抵接相连,上凸台与对应的下凸台共同构成所述的分流柱。如此,便于分流柱的实际加工制作。
进一步的,如图1 、图2所示,上腔体的内顶面设有往下延伸形成的上分流条6.3,上分流条呈T字形,所述下腔体的内底面设有往上延伸形成的下分流条6.4,下分流条呈T字形,上分流条的下表面与下分流条的上表面抵接连接,所述上分流条与下分流条共同构成所述的主分流条。如此,便于主分流条的实际加工制作。
进一步的,上盖板与下盖板的材质均为铝合金。如此,可以有效的减轻液冷板的重量,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进一步的,上盖板的厚度为0.05mm-2mm,所述下盖板的厚度为0.05mm-2mm。如此,将上盖板与下盖板做的很薄,以减轻液冷板的重量,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其特征是,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形成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的密闭的冷却液腔及形成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并与冷却液腔相连通的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腔内设有呈T字形的主分流条,主分流条包括位于冷却液腔中部的横向分流条及连接横向分流条与冷却液腔的侧壁的纵向分流条,主分流条将冷却液腔分隔成供冷却液流通的曲折流道,所述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位于纵向分流条的相对两侧,所述冷却液腔内设有若干分流柱,分流柱的一端与上盖板相连接,分流柱的另一端与下盖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横向分流条的两端均往外延伸形成侧分流条,所述侧分流条呈V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往上凹陷形成上腔体,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往下凹陷形成下腔体,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与下盖板的上表面密封连接,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共同形成冷却液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上腔体的内顶面设有若干往下延伸形成的上凸台,所述下腔体的内底面设有若干往上延伸形成的下凸台,所述上凸台与下凸台一一对应,所述上凸台的下端面与对应的下凸台的上端面抵接相连,所述上凸台与对应的下凸台共同构成所述的分流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上腔体的内顶面设有往下延伸形成的上分流条,上分流条呈T字形,所述下腔体的内底面设有往上延伸形成的下分流条,下分流条呈T字形,上分流条的下表面与下分流条的上表面抵接连接,所述上分流条与下分流条共同构成所述的主分流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通过焊接相连,以形成所述的密闭的冷却液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上盖板的厚度为0.05mm-2mm,所述下盖板的厚度为0.05mm-2mm。
CN201921266390.1U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 Active CN210167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6390.1U CN210167482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6390.1U CN210167482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7482U true CN210167482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94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6390.1U Active CN210167482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74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3519A (zh) * 2020-04-08 2020-07-28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缓冲隔热冷却板、动力电池包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3519A (zh) * 2020-04-08 2020-07-28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缓冲隔热冷却板、动力电池包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90252B2 (ja) 電池パック
CN210167481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液冷板结构
EP3544079B1 (en) Power battery base carrier and power battery module
CN21016748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液冷板
CN206340636U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多流道液冷板
CN114094225A (zh) 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及具有该电池液冷系统的车辆
CN205028982U (zh) 一种电池包液冷装置、电池包组件及电动车辆
CN103296330A (zh) 一种电源冷却装置
CN208256862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水冷结构
CN103296329A (zh) 一种电源冷却装置
EP3886201B1 (en) Battery box
CN215451527U (zh) 一种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05491581U (zh) Igbt散热模组以及具有其的igbt模组
CN209344178U (zh) 集成热调节模组及电池
CN210516779U (zh) 一种水冷动力电池箱结构
CN114914605A (zh) 上盖集成水冷的电池包、电池系统及汽车
CN208588076U (zh) 一种ptc液体加热器总成
CN215578706U (zh) 液冷板、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9163520U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17442357U (zh) 换热箱、功率模块组件、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321138U (zh) 一种新型散热电动汽车驱动部件
CN215988928U (zh) 一种液冷结构及电池箱
CN220963473U (zh) 一种适用于储能电池的水冷板
CN220155581U (zh) 六棱柱形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和汽车
CN220821766U (zh) 电池箱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702, building 3, no.371, Mingxing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311200

Patentee after: Xiangbo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220 7th floor, building D, information port town, 198 Qidi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ENBO (HANGZHOU) HEAT TRANSFER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