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2357U - 换热箱、功率模块组件、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换热箱、功率模块组件、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2357U
CN217442357U CN202221326176.2U CN202221326176U CN217442357U CN 217442357 U CN217442357 U CN 217442357U CN 202221326176 U CN202221326176 U CN 202221326176U CN 217442357 U CN217442357 U CN 217442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medium
heat
heat transf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261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星
杨胜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261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2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2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2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箱、功率模块组件、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换热箱包括换热箱本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换热箱本体内具有换热腔,换热箱本体上形成有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均与换热腔连通。第一隔板设在换热腔内,第一隔板邻近换热介质进口设置,第一隔板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分流进口。第二隔板设在换热腔内,第二隔板邻近换热介质出口设置,第二隔板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分流出口。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箱,可以增大换热介质与换热箱的接触面积,使换热介质在换热箱内分布更加均匀,进而增大换热箱的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换热箱、功率模块组件、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箱、功率模块组件、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换热箱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件间实现物件之间热量传递的部件,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物件传递给温度较低的物件,使物件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换热箱内的换热介质与待升温或冷却物件接触,使换热介质与待换热物件之间实现热量交换。然而,在实际换热过程中,易出现换热介质不能与换热箱充分接触,进而换热介质不能与待换热物件充分接触,导致换热不均匀,降低换热效果,并且换热箱的体积和质量较大,通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热箱,可以增大换热介质与换热箱的接触面积,使换热介质在换热箱内分布更加均匀,进而增大换热箱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括上述换热箱的功率模块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括上述功率模块组件的电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括上述电机控制器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箱,包括:换热箱本体,所述换热箱本体内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箱本体上形成有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所述换热介质出口均与所述换热腔连通;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在所述换热腔内,所述第一隔板邻近所述换热介质进口设置,所述第一隔板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分流进口;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在所述换热腔内,所述第二隔板邻近所述换热介质出口设置,所述第二隔板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分流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箱,通过设置上述的分流进口,使得换热介质可以更加均匀的分布在换热腔内,提高换热介质在换热腔内的分散性,增大换热介质与换热腔的接触面积,增大换热介质与待换热物件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换热箱的换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腔包括进口腔和出口腔,所述换热介质进口通过所述进口腔与多个所述分流进口相连,所述换热介质出口通过所述出口腔与多个所述分流出口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口腔构造成使流经多个所述分流进口的流体的压力均相同;和/或所述出口腔构造成使流经多个所述分流进口的流体的压力均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介质进口与多个所述分流进口中位于中部的至少一个相对,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朝向远离多个所述换热介质进口的方向、所述进口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和/或所述换热介质出口与多个所述分流出口中位于中部的至少一个相对,从所述换热介质出口朝向远离多个所述换热介质出口的方向、所述出口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口腔的形状为梯形;和/或所述出口腔的形状为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介质进口位于多个所述分流进口的同一侧,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朝向远离所述换热介质进口的方向、所述进口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和/或所述换热介质出口位于多个所述分流出口的同一侧,从所述换热介质出口朝向远离所述换热介质出口的方向、所述出口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口腔的形状为三角形;和/或所述出口腔的形状为三角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分流进口的横截面积均相等或依次减小或依次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分流出口的横截面积与多个所述分流进口的横截面积一一对应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箱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换热腔内部分隔成多个子换热腔,多个所述子换热腔通过多个所述分流进口与所述进口腔连通,多个所述子换热腔通过多个所述分流出口与所述出口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所述换热介质出口分别设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所述换热介质出口分别设在所述换热箱本体的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延伸方向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所述换热介质出口均形成在所述换热箱本体的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所述换热介质出口形成在所述换热箱本体的顶面和/或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箱本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形成有换热槽;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本体密封连接,所述盖板上形成有贯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换热槽共同构成所述换热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箱的厚度为t,其中,所述t满足:6mm≤t≤5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组件,包括: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相线;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箱,所述相线设在所述换热箱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相线为多个,多个所述相线沿与所述换热箱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延伸方向彼此间隔开地设在所述换热箱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率模块还包括散热板,多个所述相线固定在所述散热板的一侧,所述散热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换热箱连接,且多个所述相线与所述换热腔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板的另一侧设有多个散热件,每个所述散热件伸入所述换热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机控制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箱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箱的盖板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换热箱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换热箱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盖板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换热箱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组件的散热板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散热板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圈的示意图。
图1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换热箱的功率模块组件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中沿C-C线的剖面图;
图13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换热箱的功率模块组件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3中D-D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换热箱;
1:换热箱本体;11:本体;111:换热槽;
12:盖板;121:开口;122:密封圈;123:通孔;
13:换热腔;131:进口腔;132:出口腔;133:子换热腔;
14:换热介质进口;141:进液管;
15:换热介质出口;151:出液管;
2:第一隔板;21:分流进口;
3:第二隔板;31:分流出口;4:分隔板;
200:功率模块组件;
201:功率模块;2011:相线;202:散热板;2021:散热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箱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箱100,包括换热箱本体1、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
具体而言,换热箱本体1内具有换热腔13,换热箱本体1上形成有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均与换热腔13连通,第一隔板2设在换热腔13内,第一隔板2邻近换热介质进口14设置,第一隔板2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分流进口21,第二隔板3设在换热腔13内,第二隔板3邻近换热介质出口15设置,第二隔板3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分流出口31。
可选地,分流进口21的设置个数和分流出口31的设置个数可以相同,并且分流进口21与分流出口31相对设置。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均沿左右方向(图1中箭头A所指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相对设置,第一隔板2上形成有三个分流进口21,第二隔板3上形成有与三个分流进口21相对的三个分流出口31。换热介质从换热介质进口14流入,通过各个分流进口21分流后分别流动通过换热腔13,并从对应的分流出口31流出。
通过设置分流进口21,使得从换热介质进口14流入的换热介质被分成多股换热介质,多股换热介质分别从对应的分流进口21流入换热腔13内,与换热介质直接从换热介质进口14流入换热腔13内相比,可以减少换热介质在换热介质进口14处形成涡流的几率,使得换热介质从多个方向流入换热腔13内,换热介质可以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换热腔13内,提高换热介质在换热腔13内的分散性,增大换热介质与换热腔13的接触面积,增大换热介质与待换热物件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换热箱100的换热效率。设置分流出口31,可以便于换热介质从换热腔13内流出,进而提高换热箱100的换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箱100,通过设置上述的分流进口21,使得换热介质可以更加均匀的分布在换热腔13内,提高换热介质在换热腔13内的分散性,增大换热介质与换热腔13的接触面积,增大换热介质与待换热物件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换热箱100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3、图4和图6,换热腔13包括进口腔131和出口腔132,换热介质进口14通过进口腔131与多个分流进口21相连,换热介质出口15通过出口腔132与多个分流出口31相连。换热箱100在工作过程中,换热介质从换热介质进口14流入进口腔131,再经分流进口21分流后流入换热腔13内,流动经过换热腔13后依次流经分流出口31、出口腔132后从换热介质出口15排出。由此,设置进口腔131和出口腔132,使得换热介质可以更加顺畅的流入换热腔13内或从换热腔13内流出,便于换热介质流动经过换热腔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口腔131构造成使流经多个分流进口21的流体的压力均相同,和/或出口腔132构造成使流经多个分流进口21的流体的压力均相同。这里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仅进口腔131构造成使流经多个分流进口21的流体的压力均相同;第二、仅出口腔132构造成使流经多个分流进口21的流体的压力均相同;第三、进口腔131构造成使流经多个分流进口21的流体的压力均相同,并且出口腔132构造成使流经多个分流进口21的流体的压力也均相同。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相同”可以表示为各个分流进口21处的流体的压力值完全相同,也可以表示为各个分流进口21处的流体的压力值大致相同,可以存在略小的差值。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换热介质进口14与多个分流进口21中位于中部的至少一个相对,从换热介质进口14朝向远离多个换热介质进口14的方向、进口腔131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和/或换热介质出口15与多个分流出口31中位于中部的至少一个相对,从换热介质出口15朝向远离多个换热介质出口15的方向、出口腔132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这里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换热介质进口14与多个分流进口21中位于中部的至少一个相对,从换热介质进口14朝向远离多个换热介质进口14的方向、仅进口腔131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第二、换热介质出口15与多个分流出口31中位于中部的至少一个相对,从换热介质出口15朝向远离多个换热介质出口15的方向、仅出口腔132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第三、换热介质进口14与多个分流进口21中位于中部的至少一个相对,从换热介质进口14朝向远离多个换热介质进口14的方向、进口腔131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并且换热介质出口15与多个分流出口31中位于中部的至少一个相对,从换热介质出口15朝向远离多个换热介质出口15的方向、出口腔132的横截面积也逐渐增大。
可选地,进口腔131的形状为梯形,和/或出口腔132的形状为梯形。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仅进口腔131的形状设置为梯形(图未示出),或者仅出口腔132的形状设置为梯形(图未示出),或者如图1所示,进口腔131和出口腔132的形状均设置为梯形。如此设置,可以保证从换热介质进口14流向各个分流进口21处的换热介质(例如,液体)的压力相同,以确保每个分流进口21处的换热介质的流量相同,并且使得各个分流进口21处的换热介质的温度相同,使得经各个分流进口21流入换热腔13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度相同,进一步保证了换热箱100的换热效果。当然,换热介质还可以为气体。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换热介质进口14位于多个分流进口21的同一侧,从换热介质进口14朝向远离换热介质进口14的方向、进口腔13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和/或换热介质出口15位于多个分流出口31的同一侧,从换热介质出口15朝向远离换热介质出口15的方向、出口腔132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这里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换热介质进口14位于多个分流进口21的同一侧,从换热介质进口14朝向远离换热介质进口14的方向、仅进口腔13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二、换热介质出口15位于多个分流出口31的同一侧,从换热介质出口15朝向远离换热介质出口15的方向、仅出口腔132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三、换热介质进口14位于多个分流进口21的同一侧,从换热介质进口14朝向远离换热介质进口14的方向、进口腔13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并且换热介质出口15位于多个分流出口31的同一侧,从换热介质出口15朝向远离换热介质出口15的方向、出口腔132的横截面积也逐渐减小。
可选地,进口腔131的形状为三角形;和/或出口腔132的形状为三角形。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仅进口腔131的形状设置为三角形(图未示出),或者仅出口腔132的形状设置为三角形(图未示出),或者如图3、图4和图6所示,进口腔131和出口腔132的形状均设置为三角形。由此,同样可以确保各个分流进口21处的压力和温度相同。可以理解的是,进口腔131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换热介质进口14的位置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分流进口21的横截面积均相等或依次减小或依次增大。由此,可以根据换热介质进口14的位置不同而对多个分流进口21的横截面积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设置多个分流进口的横截面积依次减小或依次增大,实现多个分流进口21处的的压力和温度相同,进一步提高换热箱100的换热效果,使得换热箱100可以应用于多种设备中。
进一步地,多个分流出口31的横截面积与多个分流进口21的横截面积一一对应相等。由此,可以便于换热介质从与分流进口21相对应位置处的分流出口31流出,便于换热介质从换热腔13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换热箱10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分隔板4,分隔板4连接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分隔板4将换热腔13内部分隔成多个子换热腔133,多个子换热腔133通过多个分流进口21与进口腔131连通,多个子换热腔133通过多个分流出口31与出口腔132连通。
例如,在图3、图4和图6的示例中示出了两个分隔板4,两个分隔板4沿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延伸的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分隔板4沿与第一隔板2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图1中箭头B所指的方向)延伸,且每个分隔板4的一端与第一隔板2固定连接,每个分隔板4的另一端与第二隔板3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分隔板4、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与换热腔13的内壁共同限定出多个子换热腔133,限定了换热介质的流动路径,不同子换热腔133内的散热介质作用于相对应位置处的待散热物件,这样可以减少不同换热腔13之间换热介质的互相影响,使得换热介质在对应的子换热腔133内与对应位置的待换热物件更加充分的接触,进而使得整个待换热物件的换热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换热箱100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分别设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两侧。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分别位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两侧的换热箱本体1的侧面上,或者,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分别沿分隔板4延伸的方向位于换热箱100的顶面或者底面上(图未示出)。如此设置,换热介质在换热腔13内沿分隔板4延伸的方向流动,方便了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的布置。结合图12,换热介质进口14处设有进液管141,进液管141通过换热介质进口14与换热腔13连通。换热介质处设有出液管151,出液管151通过换热介质出口15与换热腔13连通,如此,使得换热介质可以顺利地流入或流出换热腔13,且方便了换热箱100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在换热箱100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设定的换热介质的流速来设置进液管141和出液管151的管内径的大小,使其满足换热介质设计流速的需求。可选地,进液管141以及出液管151可以为铝合金材质,可以便于切削和加工成型。但不限于此。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分别设在换热箱本体1的沿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延伸方向的两侧。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沿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延伸方向分别位于换热箱本体1的两侧面上。由此,调整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的设置位置时,换热箱100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换热作用,并且相应改变进液管141和出液管151的连接位置,可以便于换热箱100与其他部件的连接,使得换热箱100可以安装连接在不同装置上,适用范围更广。
可选地,在图1和图3的示例中,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均形成在换热箱本体1的侧面。如此设置,进液管141和出液管151可以与换热腔1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可以便于换热介质流入换热腔13内,或者从换热腔13中流出,便于换热介质的流动,进而可以提高换热箱100的换热效果。
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形成在换热箱本体1的顶面和/或底面。例如,在图4、图5和图12的示例中,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均形成在换热箱本体1的顶面上。如此设置,可以减小换热箱本体1的厚度,减小换热箱本体1的占用空间,进而降低换热箱100的重量,以便于将换热箱100安装在不同设备中,提高功换热箱100的通用性,且降低换热箱100的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换热箱本体1的厚度方向与第一隔板2的延伸方向和分隔板4的延伸方向均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如图6、图13和图14所示,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均形成在换热箱本体1的底面。由此,可以便于换热介质从换热腔13中排出,同时,也可以减小换热箱100的厚度,减轻换热箱100的重量,提高换热箱100的通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换热箱本体1包括本体11和盖板12,本体11的一侧形成有换热槽111,盖板12与本体11密封连接,盖板12上形成有贯通的开口121,开口121与换热槽111共同构成换热腔13。其中,本体11和盖板12可以为铝合金材质,便于切削和加工成型。本体11与盖板12、进液管141、出液管151之间可通过多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钎焊连接、钣金冲压成型或者通过铝合金锭块机械加工成型,其中,通过钣金冲压成型的连接方式,换热箱本体1的体积和质量将进一步变小,解决了现有换热箱100体积大,质量大的缺点,而且,换热箱100加工制造更加方便,满足轻量化设计。
盖板12的设置,可以密封进口腔131和出口腔132,提高本体11的密封性,保证换热箱本体1的正常使用,进而保证换热箱100的正常使用。可选地,如图6所示,盖板12上可以形成有两个通孔123,两个通孔123分别与进液管141和出液管151连通。
可选地,换热箱100的厚度为t,其中,t满足:6mm≤t≤50mm。当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的具体位置不同时,换热箱本体1的厚度也可以不同,从而换热箱100的厚度t可以介于6mm~50mm之间。换热箱本体1的厚度的减小,可以减小换热箱本体1的体积和质量,更加便于换热箱100的生产加工。
下面结合图1-图14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的换热箱100。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箱100包括换热箱本体1、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
具体而言,结合图1和图2,换热箱本体1包括本体11和盖板12,本体11的面向盖板12的一侧形成有换热槽111,盖板12与本体11密封连接,盖板12上形成有贯通的开口121,开口121与换热槽111共同构成换热腔13。换热箱本体1上形成有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分别位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两侧的换热箱本体1的侧面上,换热介质进口14处设有进液管141,换热介质出口15处设有出液管151。第一隔板2邻近换热介质进口14,第一隔板2上形成有三个分流进口21,第二隔板3邻近换热介质出口15,第二隔板3上形成有三个分流出口31,三个分流出口31分别与三个分流进口21相对,三个分流进口21中位于中部的一个与换热介质进口14相对,并且三个分流出口31中位于中部的一个与换热介质出口15相对。三个分流进口21的横截面积均相等,三个分流出口31的横截面积与三个分流进口21的横截面积一一对应相等。
换热腔13包括进口腔131和出口腔132,换热介质进口14通过进口腔131与三个分流进口21相连,换热介质出口15通过出口腔132与三个分流出口31相连,进口腔131和出口腔132的形状均大体为梯形,使得三个分流进口21处的换热介质的流量和温度相同。
换热箱100的换热过程具体如下:换热介质从换热介质进口14处流入进口腔131,再通过三个分流进口21流入换热腔13内,并沿着与第一隔板2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流动经过换热腔13后从对应的三个分流出口31流至出口腔132,流出的换热介质在出口腔132处汇集并依次流经换热介质出口15、出液管151后流出。由此,换热介质可以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换热腔13内,可以增大换热质与待换热物件的接触面积,换热介质在换热腔13内流动的过程中与待换热物件(例如功率模块201的相线2011)进行热量交换,以及时带走待换热物件产生的热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1、实施例二中的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的位置与实施例一不同;2、实施例二中的进口腔131和出口腔132的形状与实施例一不同;3、实施例二的换热箱100增加了分隔板4。
具体地,如图3所示,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分别位于换热箱本体1沿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延伸的两侧面上,进口腔131和出口腔132的形状大体为三角形。换热箱100包括两个分隔板4,两个分隔板4沿第一隔板2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分隔板4沿与第一隔板2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且每个分隔板4的一端与第一隔板2固定连接,每个分隔板4的另一端与第二隔板3固定连接,两个分隔板4将换热腔13内部分隔成三个子换热腔133。
本实施例的换热箱100与实施例一的换热箱100的换热过程的主要区别为:进口腔131内的换热介质通过三个分流进口21分流后,分成三股换热介质分别流入三个子换热腔133内,然后分别从对应的分流出口31流出。该过程中,换热介质在子换热腔133内与对应位置的待换热物件进行热量交换,以及时带走待换热物件所产生的热量,保证换热箱100的换热效果。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其它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1、实施例二中的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的位置与实施例二不同;2、盖板12上形成有通孔123。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12所示,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均形成在换热箱本体1的顶面上,此时,盖板12上对应位置处形成有两个通孔123,两个通孔123中的一个与换热介质进口14连通,另一个换热介质出口15连通,进液管141和出液管151均设在换热箱本体1的顶面与换热箱100连接。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其它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1、实施例二中的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的位置与实施例二不同。
具体地,如图6、图13和图14所示,换热介质进口14和换热介质出口15均形成在换热箱本体1的底面上,进液管141和出液管151均设在换热箱本体1的底面与换热箱100连接。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其它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组件200,参照图7,包括功率模块201和上述的换热箱100,功率模块201包括至少一个相线2011,相线2011设在换热箱100上。当设置一个相线2011时,相线2011与换热箱100的顶面连接,通过换热介质流动经过换热腔13对换热箱100顶面上的相线2011进行热量交换,进而换热介质带走相线2011所产生的热量,实现对功率模块201的换热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组件200,采用上述换热箱100对功率模块201上的相线2011进行换热,换热效果好,通过减小换热箱本体1的占用空间,进而降低功率模块组件200的重量和体积,以便于将功率模块组件200安装在不同设备中,提高功率模块组件200的通用性,且降低功率模块组件200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相线2011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相线2011沿与换热箱100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延伸方向彼此间隔开地设在换热箱100上。例如,图7的示例中示出了三个相线2011,三个相线2011沿第一隔板2的延伸方向彼此间隔开地设在换热箱100上,此时,三个相线2011分别与三个子换热腔133相对设置。换热介质适于通过换热介质进口14进入换热腔13,且在换热腔13的与多个相线2011对应的位置处沿分隔板4延伸的方向流动并通过换热介质出口15流出换热腔13。如此设置,换热介质从换热介质进口14进入换热腔13内后,沿着分隔板4延伸方向在换热腔13内流动,换热介质采用并联的方式流动经过换热腔13内三个相线2011对应的位置,所谓并联的方式,是指换热腔13内的所有的换热介质均为沿着上述分隔板4延伸方向流向换热介质出口15,换热介质同时流经多个相线2011并同时与多个相线2011换热。由此,可以保证对功率模块201的各个相线2011起换热作用的换热介质温度大致相同,从而可以保证换热箱100的换热效果,进而有效保证功率模块201的正常使用,同时提高了功率模块201的输出能力,延长功率模块20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功率模块201还包括散热板202,多个相线2011固定在散热板202的一侧,散热板202的另一侧与换热箱100连接,且多个相线2011与换热腔13相对。例如,在图7、图8和图9的示例中,散热板202的一侧指的是散热板202的顶面,散热板202的另一侧指的是散热板202的底面,三个相线2011可以焊接在散热板202的顶面,散热板202的底面与盖板12止抵。如此设置,散热板202可以更加平稳地连接在换热箱100上,并且多个相线2011与换热腔13相对设置,可以便于换热介质流动经过换热腔13时,通过换热介质与散热板202的充分接触以将多个相线2011产生的热量带走,进而保证功率模块201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散热板202的另一侧设有多个散热件,每个散热件伸入换热腔13内。如此设置,散热件伸入换热腔13内可以有效保证换热介质与散热件充分接触,实现换热介质与散热件的热量交换,及时带走相线2011产生的热量,进而保证功率模块201的正常使用。
可选地,散热件可以设置为散热柱2021或散热板。散热柱2021可以为圆柱形、椭圆柱形或者棱柱形等。通过设置多个散热件可以增大散热板202的散热面积,减小流阻,增强散热能力。可以理解的是,散热柱2021的具体形状和个数可以根据功率模块组件200的实际设计需求设置,以实现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的目的即可。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多个散热柱2021分为间隔设置的多组。由此,可以便于将各组散热柱2021置于对应的子换热腔133内,使得各组散热柱2021可以与相对应的换热介质充分接触,换热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分隔板4与散热板202的远离多个相线2011的一侧表面止抵。如此设置,一方面,分隔板4可以给散热板202提供支撑力,使得散热板202与换热箱100的连接更加牢固;另一方面,散热板202可以起到密封子换热腔133的作用,减少相邻两个子换热腔133内的换热介质之间的流动,使得各个子换热腔133为完全独立的腔体,提高换热箱100的换热效果。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0,盖板12上开口121处设置有密封圈122,密封圈122置于盖板12与散热板202之间,用于密封散热板202与盖板12之间的间隙,提高了换热箱100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了功率模块201的正常使用。
图7中显示了一个功率模块201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功率模块201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机控制器(图未示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组件200。通过采用上述功率模块组件200,可以减小电机控制器的内部空间及电机控制器总重量,电机控制器可以做的更小,便于将电机控制器应用在不同设备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图未示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机控制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的功率模块组件200,可以有效保障车辆控制器的可靠性,保证控制设备或车辆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可以满足车辆轻量化设计的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控制器、功率模块组件200和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2)

1.一种换热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箱本体,所述换热箱本体内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箱本体上形成有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所述换热介质出口均与所述换热腔连通;
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在所述换热腔内,所述第一隔板邻近所述换热介质进口设置,所述第一隔板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分流进口;
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在所述换热腔内,所述第二隔板邻近所述换热介质出口设置,所述第二隔板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分流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包括进口腔和出口腔,所述换热介质进口通过所述进口腔与多个所述分流进口相连,所述换热介质出口通过所述出口腔与多个所述分流出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腔构造成使流经多个所述分流进口的流体的压力均相同;和/或
所述出口腔构造成使流经多个所述分流进口的流体的压力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与多个所述分流进口中位于中部的至少一个相对,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朝向远离多个所述换热介质进口的方向、所述进口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和/或
所述换热介质出口与多个所述分流出口中位于中部的至少一个相对,从所述换热介质出口朝向远离多个所述换热介质出口的方向、所述出口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腔的形状为梯形;和/或所述出口腔的形状为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位于多个所述分流进口的同一侧,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朝向远离所述换热介质进口的方向、所述进口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和/或
所述换热介质出口位于多个所述分流出口的同一侧,从所述换热介质出口朝向远离所述换热介质出口的方向、所述出口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腔的形状为三角形;和/或
所述出口腔的形状为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流进口的横截面积均相等或依次减小或依次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流出口的横截面积与多个所述分流进口的横截面积一一对应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换热腔内部分隔成多个子换热腔,多个所述子换热腔通过多个所述分流进口与所述进口腔连通,多个所述子换热腔通过多个所述分流出口与所述出口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所述换热介质出口分别设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所述换热介质出口分别设在所述换热箱本体的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延伸方向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所述换热介质出口均形成在所述换热箱本体的侧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所述换热介质出口形成在所述换热箱本体的顶面和/或底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本体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形成有换热槽;
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本体密封连接,所述盖板上形成有贯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换热槽共同构成所述换热腔。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的厚度为t,其中,所述t满足:6mm≤t≤50mm。
17.一种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相线;
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为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箱,所述相线设在所述换热箱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线为多个,多个所述相线沿与所述换热箱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延伸方向彼此间隔开地设在所述换热箱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还包括散热板,多个所述相线固定在所述散热板的一侧,所述散热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换热箱连接,且多个所述相线与所述换热腔相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的另一侧设有多个散热件,每个所述散热件伸入所述换热腔内。
21.一种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
2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1中所述的电机控制器。
CN202221326176.2U 2022-05-30 2022-05-30 换热箱、功率模块组件、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7442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6176.2U CN217442357U (zh) 2022-05-30 2022-05-30 换热箱、功率模块组件、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6176.2U CN217442357U (zh) 2022-05-30 2022-05-30 换热箱、功率模块组件、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2357U true CN217442357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2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26176.2U Active CN217442357U (zh) 2022-05-30 2022-05-30 换热箱、功率模块组件、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2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34097A1 (zh) 具有换热功能的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
WO2024021483A1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WO2023130747A1 (zh) 一种风冷结构及电池包
CN112271357B (zh) 一种电芯串联式长单体电池的液冷模块以及散热结构
CN217442357U (zh) 换热箱、功率模块组件、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8189576U (zh) 电子功率器件液冷散热器装置及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
CN211428311U (zh) 液冷板和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CN110890605B (zh) 一种可双面工作的双侧截面渐缩式液冷板
CN115117514B (zh) 一种交错逆流式一体化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CN116053647A (zh) 电池箱体组件、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CN215184220U (zh) 一种液冷板、电池包及车辆
WO2022217980A1 (zh) 电芯模组及电动汽车
CN214313327U (zh) 液冷板和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5528352A (zh) 液冷换热装置
CN211719742U (zh) 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
CN210516779U (zh) 一种水冷动力电池箱结构
CN209859087U (zh) 散热装置和具有其的计算设备
CN219226410U (zh) 电池箱体组件、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CN220209066U (zh) 三层式冷却系统
CN219286595U (zh) 热交换板、电池箱体组件、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CN216818455U (zh) 电池均温冷却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19419184U (zh) 储能装置
CN212625783U (zh) 采用集流管隔流室双层分流的汽车电池液冷板
CN214281925U (zh) 一种液冷水道结构及使用该液冷水道结构的车辆
CN217691345U (zh) 冷板、电池箱箱体结构和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0

Address after: No. 21 Jili Road, Yangzhou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128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BYD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BYD Semiconduc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