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9742U - 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9742U
CN211719742U CN202020553062.6U CN202020553062U CN211719742U CN 211719742 U CN211719742 U CN 211719742U CN 202020553062 U CN202020553062 U CN 202020553062U CN 211719742 U CN211719742 U CN 211719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water inlet
liquid
flow equalizing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530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烨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530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9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9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9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的温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液冷系统包括进水接头、出水接头、液冷基板和盖板,液冷基板于其朝向盖板的一侧的板面上凹陷形成进水主流槽、出水主流槽、液冷均流结构、进水支流槽、进水分流槽和出水汇流槽,至少两个液冷均流结构沿进水主流槽和/或出水主流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进水支流槽相对的两端分别与进水主流槽和液冷均流结构连通;进水分流槽相对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支流槽和液冷均流结构连通;出水汇流槽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出水主流槽和液冷均流结构连通;至少一个液冷均流结构的中部设有朝盖板一侧凸出设置的液冷扰流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大幅改善了液冷系统的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的温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系统的充电功率、放电功率和发热功率都与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直接相关,当温度过低时,电池无法充、放电;当温度过高时,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存在热失控的风险。因而,相关行业内会采用风冷系统或液冷系统来主动调节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使其温度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其中,液冷系统通过冷却液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或加热,换热性能大,且环境适应能力强,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系统的首选温控系统。
传统地,液冷系统会通过均衡不同冷却区的流量分配来平衡其对电池模组的散热或加热性能,然而,电池模组在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同,则其在不同区域的散热需求不同,尤其是电池模组的中部位置,温度普遍较高、散热需求相对较大,传统的液冷系统普遍无法满足电池模组的中部位置的散热需求,即液冷系统存在换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系统,以解决现有液冷系统存在换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冷系统,包括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还包括液冷基板和与液冷基板密封连接的盖板,液冷基板于其朝向盖板的一侧的板面凹陷形成:
进水主流槽,与进水接头连通以接收冷却液;
出水主流槽,与出水接头连通;
液冷均流结构,布设于进水主流槽和出水主流槽之间,且至少两个液冷均流结构沿进水主流槽和/或出水主流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进水支流槽,相对的两端分别与进水主流槽和液冷均流结构连通,数量至少有两个;
进水分流槽,相对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支流槽和液冷均流结构连通,数量至少有两个;
出水汇流槽,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出水主流槽和液冷均流结构连通,数量至少有两个;
其中,至少一个液冷均流结构的中部设有朝盖板一侧凸出设置的液冷扰流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冷却液将经进水接头输入进水主流槽,并沿进水主流槽分流至各进水支流槽内,再通过进水分流槽分流至各液冷均流结构内,随后再通过出水汇流槽汇流至出水主流槽,并通过出水接头输出,其中,冷却液经进水支流槽和进水分流槽实现了两次分流,从而可均衡化各液冷均流结构内的冷却液的流量,以使冷却液可充分地与待温控物体实现热传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液冷系统的换热强度,保障了液冷系统的温控效果。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通过于液冷均流结构的中部设置液冷扰流结构以对冷却液进行阻挡,从而可大幅增大具有液冷扰流结构的液冷均流结构内的冷却液的湍流强度和涡量,从而可提高液冷均流结构内的冷却液的对流换热系数,其重点强化了液冷均流结构的中部的换热效果,避免冷却液快速地流过液冷均流结构的中部,即强化了液冷系统中部的散热或加热性能,使得液冷系统可较大程度地满足待温控物体中部位置的温控需求,大幅改善了液冷系统的换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液冷均流结构包括多个与进水分流槽相通设置的液冷均流槽、连通于各液冷均流槽和进水分流槽之间的液冷分流槽,以及与各液冷均流槽和出水汇流槽相通设置的液冷汇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冷却液在经进水分流槽初步均衡地分流至液冷均流结构后,可再次经液冷分流槽均衡地分流至各液冷均流槽内,基于此,可进一步减少单个流道内的冷却液的单位流量,以提高冷却液的流量均匀性,从而可在保障液冷均流结构的换热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均衡地降低液冷均流结构的压降,从而可协调地降低液冷基板的总压降,即降低压力损失程度,从而可避免液冷系统的驱动泵的功率损失偏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液冷系统的散热或加热性能和节能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均流结构的各液冷均流槽相互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有利于紧凑、优化液冷均流结构的各液冷均流槽的布局,以保障并扩大液冷均流结构内的冷却液与待温控物体的换热面积,从而可保障并提高液冷均流结构的换热强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均衡化液冷均流结构的各液冷均流槽的冷却液的流量分配,并有利于协调冷却液于各液冷均流槽的流动性,从而可协调各液冷均流槽的压降值,以进一步降低液冷系统的功率损失,并提高液冷系统的散热或加热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扰流结构设于液冷均流结构的中心处,并至少扰动一个液冷均流槽内的冷却液的流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液冷扰流结构可扰动至少一个液冷均流槽内的冷却液的流动,并重点强化液冷均流结构的中心处的换热效果,避免热量不是很充足的冷却液快速地流过液冷均流结构的中心处,从而可较大程度地满足待温控物体中心处的温控需求,可进一步强化液冷系统的散热或加热性能,即进一步强化液冷系统的换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均流结构设于至少两个液冷均流槽的中心处,并至少扰动两个液冷均流槽内的冷却液的流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多个液冷均流槽的冷却液在经过液冷扰流结构时,将发生汇流、扰动、再次分流的状态,从而可进一步增大液冷均流结构内的冷却液的湍流强度和涡量,以进一步提高液冷均流结构内的冷却液的对流换热系数,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液冷系统的散热或加热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基板还包括连接于出水主流槽且朝盖板一侧凸出设置的出水扰流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大幅增大具有出水扰流结构的出水主流槽内的冷却液的湍流强度和涡量,从而可提高出水主流槽内的冷却液的对流换热系数,可进一步强化液冷系统的散热或加热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基板于其背离盖板的板面上邻近进水接头凸设有进水加厚结构;和/或,液冷基板于其背离盖板的板面上邻近出水接头凸设有出水加厚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相对增大与进水接头和/或出水接头对位设置处的液冷基板的厚度,从而可有效应对该位置的局部阻力较大的问题,有效降低了液冷基板在该处的压力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延长液冷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基板和盖板焊接,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与盖板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液冷基板、盖板、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将焊接成一体,从而可避免任何非金属管路和接头的设置,避免了如现有液冷系统一般因接头松脱、密封圈老化或卡箍松脱等而出现漏液现象,从而可进一步避免液冷系统出现漏液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和液冷系统,液冷系统的盖板与电池模组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液冷系统的盖板贴合、接触电池模组,并实现对电池模组的温度的主动调控,使电池模组的温度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可保障并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的使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电池系统还包括设于电池模组和液冷系统之间的导热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基于导热件降低电池模组和液冷系统之间的接触热阻,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液冷系统对电池模组的温度的主动调控效果,进一步保障并提高了动力电池系统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提供的B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图1提供的C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提供的液冷系统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1提供的液冷系统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进水接头,200-出水接头,300-液冷基板,301-进水主流槽,302-进水分流槽,303-液冷均流结构,3031-液冷分流槽,3032-液冷均流槽,3033-液冷汇流槽,304-出水汇流槽,305-出水主流槽,306-进水支流槽,310-液冷扰流结构,320-出水扰流结构,330-进水加厚结构,340-出水加厚结构,400-盖板,10-液冷系统,20-电池模组,30-导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图5、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10,液冷系统10包括进水接头100、出水接头200、液冷基板300和与液冷基板300密封连接的盖板400,液冷基板300于其朝向盖板400的一侧的板面凹陷形成进水主流槽301、出水主流槽305、液冷均流结构303、进水支流槽306、进水分流槽302和出水汇流槽304,进水主流槽301与进水接头100连通以接收冷却液,出水主流槽305与出水接头200连通,液冷均流结构303布设于进水主流槽301和出水主流槽305之间,且至少两个液冷均流结构303沿进水主流槽301和/或出水主流槽305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进水支流槽306相对的两端分别与进水主流槽301和液冷均流结构303连通,且数量至少有两个;进水分流槽302相对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支流槽306和液冷均流结构303连通,且数量至少有两个;出水汇流槽304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出水主流槽305和液冷均流结构303连通,且数量至少有两个;其中,至少一个液冷均流结构303的中部设有朝盖板一侧凸出设置的液冷扰流结构310。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通过但不限于通过采用冲压的方式于液冷基板300上凹陷形成上述进水主流槽301、进水支流槽306、进水分流槽302、液冷均流结构303、出水汇流槽304和出水主流槽305。其中,各液冷均流结构303并联设置于进水主流槽301和出水主流槽305之间,且进水主流槽301、进水支流槽306、进水分流槽302、液冷均流结构303、出水汇流槽304和出水主流槽305依次相通设置,以供冷却液能够顺势流动。具体地,经进水接头100输入至进水主流槽301的冷却液可沿各进水支流槽306分流、引流,以流向液冷基板300的不同侧区域,随后通过进水分流槽302可将进水支流槽306的冷却液进一步均衡地分流至各液冷均流结构303内,随后,各液冷均流结构303内的冷却液可通过出水汇流槽304汇流至出水主流槽305内,并最终通过出水接头200输出液冷基板300。冷却液在进水主流槽301、进水支流槽306、进水分流槽302、液冷均流结构303、出水汇流槽304和出水主流槽305内流动的过程中,可通过盖板400的板面与待温控物体接触并实现热传递。因而,基于进水支流槽306的设置,可初步对进水主流槽301内的冷却液进行分流,且初步调节流动到不同侧区域的冷却液的流量,以初步均衡液冷基板300的换热效果,随后,基于进水分流槽302、液冷均流结构303和出水汇流槽304的设置,可进一步调节流动至不同位置处的冷却液的流量,以进一步均衡液冷基板300不同位置处的换热效果,并有效减少其压力损失程度。因而,基于上述结构设置,可保障液冷系统10与待温控物体的换热面积,还可保障并提高液冷系统10的换热强度。可选地,上述液冷基板300可为但不限于为由铝合金材质制成的液冷基板300,盖板400可为但不限于为由铝合金材质制成的盖板400,如此设置,可保障并提高液冷基板300和盖板400的导热系数,以利于保障并提高液冷系统10的换热效果。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进水主流槽301、进水支流槽306、进水分流槽302、液冷均流结构303、出水汇流槽304和出水主流槽305均凹陷于液冷基板300上,不存在任何非金属管路,也无需额外通过如快插接头或者卡箍紧固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操作,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液冷系统10漏液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还通过盖板400与液冷基板300紧密贴合,从而可对进水主流槽301、进水支流槽306、进水分流槽302、液冷均流结构303、出水汇流槽304和出水主流槽305的朝向盖板400一侧的开口进行密封,以进一步降低液冷系统10漏液的风险。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一个液冷均流结构303的中部设有液冷扰流结构310,液冷扰流结构310相对液冷均流结构303的底部朝盖板400一侧凸出设置,在冷却液经过液冷扰流结构310时,冷却液将受到液冷扰流结构310的阻挡、干扰,而改变流向、流速等等,因而,通过液冷扰流结构310的设置,可大幅增大具有液冷扰流结构310的液冷均流结构303内的冷却液的湍流强度和涡量,从而可提高液冷均流结构303内的冷却液的对流换热系数,可进一步强化液冷系统10的散热或加热性能。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冷却液将经进水接头100输入进水主流槽301,并沿进水主流槽301分流至各进水支流槽306内,再通过进水分流槽302分流至各液冷均流结构303内,随后再通过出水汇流槽304汇流至出水主流槽305,并通过出水接头200输出,其中,冷却液经进水支流槽306和进水分流槽302实现了两次分流,从而可均衡化各液冷均流结构303内的冷却液的流量,以使冷却液可充分地与待温控物体实现热传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液冷系统的换热强度,保障了液冷系统的温控效果。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通过于液冷均流结构303的中部设置液冷扰流结构310以对冷却液进行阻挡,从而可大幅增大具有液冷扰流结构310的液冷均流结构303内的冷却液的湍流强度和涡量,从而可提高液冷均流结构303内的冷却液的对流换热系数,其重点强化了液冷均流结构303的中部的换热效果,避免冷却液快速地流过液冷均流结构303的中部,即强化了液冷系统中部的散热或加热性能,使得液冷系统可较大程度地满足待温控物体中部位置的温控需求,大幅改善了液冷系统的换热效果。
请参阅图1、图2、图4,在本实施例中,各液冷均流结构303包括多个与进水分流槽302相通设置的液冷均流槽3032、连通于各液冷均流槽3032和进水分流槽302之间的液冷分流槽3031,以及与各液冷均流槽3032和出水汇流槽304相通设置的液冷汇流槽303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液冷均流槽3032并联于液冷分流槽3031和液冷汇流槽3033之间,且均可供冷却液经其进行流动,以与待温控物体进行热传递。各液冷均流槽3032的布置路径可不同设置,如各液冷均流槽3032的布置路径呈弧度不同的弧形设置,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的限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冷却液在经进水分流槽302初步均衡地分流至液冷均流结构303后,可再次经液冷分流槽3031均衡地分流至各液冷均流槽3032内,基于此,可进一步减少单个流道内的冷却液的单位流量,以提高冷却液的流量均匀性,从而可在保障液冷均流结构303的换热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均衡地降低液冷均流结构303的压降,从而可协调地降低液冷基板300的总压降,即降低压力损失程度,从而可避免液冷系统10的驱动泵的功率损失偏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液冷系统10的散热或加热性能和节能性能。
请参阅图2、图4、图5,在本实施例中,液冷均流结构303的各液冷均流槽3032相互平行设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液冷均流结构303内的各液冷均流槽3032的布置路径平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有利于紧凑、优化液冷均流结构303的各液冷均流槽3032的布局,以保障并扩大液冷均流结构303内的冷却液与待温控物体的换热面积,从而可保障并提高液冷均流结构303的换热强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均衡化液冷均流结构303的各液冷均流槽3032的冷却液的流量分配,并有利于协调冷却液于各液冷均流槽3032的流动性,从而可协调各液冷均流槽3032的压降值,以进一步降低液冷系统10的功率损失,并提高液冷系统10的散热或加热性能。可选地,如图6所示,液冷均流结构303的各液冷均流槽3032径直地从液冷分流槽3031延伸至液冷汇流槽3033,如此设置,可进一步紧凑、优化液冷均流结构303的各液冷均流槽3032的布局,以进一步保障并扩大液冷均流结构303内的冷却液与待温控物体的换热面积,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液冷均流结构303的换热强度。
请参阅图1、图3、图6,在本实施例中,液冷扰流结构310设于液冷均流结构303的中心处,并至少扰动一个液冷均流槽3032内的冷却液的流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液在经进水主流槽301、进水支流槽306、进水分流槽302、液冷均流结构303、出水汇流槽304和出水主流槽305流动的过程中,其热量会逐步与待温控物体实现传递、更换,因而,通过将液冷扰流结构310设于液冷均流结构303的中心处,可相对强化液冷均流结构303的中心处的换热效果,避免热量不是很充足的冷却液快速地流过液冷均流结构303的中心处,从而可较大程度地满足待温控物体中部位置的温控需求,从而可进一步强化液冷系统10的散热或加热性能。
请参阅图1、图3、图6,在本实施例中,液冷均流结构303设于至少两个液冷均流槽3032的中心处,并至少扰动两个液冷均流槽3032内的冷却液的流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液冷扰流结构310横跨于几个液冷均流槽3032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使得多个液冷均流槽3032的冷却液在经过液冷扰流结构310时,发生汇流、扰动、再次分流的状态,从而可进一步增大液冷均流结构303内的冷却液的湍流强度和涡量,以进一步提高液冷均流结构303内的冷却液的对流换热系数,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液冷系统10的散热或加热性能。
请参阅图1、图4、图6,在本实施例中,液冷基板300还包括连接于出水主流槽305且朝盖板400一侧凸出设置的出水扰流结构32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出水扰流结构320相对出水主流槽305朝盖板400一侧凸出设置,在冷却液经过出水扰流结构320时,冷却液将受到出水扰流结构320的阻挡、干扰,而改变流向、流速等等,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大幅增大具有出水扰流结构320的出水主流槽305内的冷却液的湍流强度和涡量,从而可提高出水主流槽305内的冷却液的对流换热系数,可进一步强化液冷系统10的散热或加热性能。
请参阅图1、图2、图6,在本实施例中,液冷基板300于其背离盖板400的板面上邻近进水接头100凸设有进水加厚结构330;和/或,液冷基板300于其背离盖板400的板面上邻近出水接头200凸设有出水加厚结构34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冷却液经进水接头100输入至进水主流槽301时,冷却液易对与进水接头100相对位置处的进水主流槽301的槽底形成冲击力,并在该位置处形成较大的局部阻力,因而,通过在与进水接头100相对位置处的液冷基板300的背离盖板400的一侧的板面上凸设形成进水加厚结构330,可对该区域进行局部加厚。即,通过进水加厚结构330的设置,可相对增大与进水接头100对位设置的液冷基板300的厚度,从而可有效应对该位置的局部阻力较大的问题,有效降低了液冷基板300在该处的压力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延长液冷系统10的使用寿命。同理,可对应设置出水加厚结构340。
请参阅图1、图4、图6,在本实施例中,液冷基板300和盖板400焊接,进水接头100和出水接头200与盖板400焊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盖板400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液冷基板300密封连接,进水接头100和出水接头200也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于盖板400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液冷基板300、盖板400、进水接头100和出水接头200将焊接成一体,从而可避免任何非金属管路和接头的设置,避免了如现有液冷系统10一般因接头松脱、密封圈老化或卡箍松脱等而出现漏液现象,从而可进一步避免液冷系统10出现漏液的风险。
综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冷却液将经进水接头100输入进水主流槽301,并沿进水主流槽301分流至各进水支流槽306内,再通过进水分流槽302分流至各液冷均流结构303内,从而可充分地与待温控物体实现热传递,提高其换热强度,随后再通过出水汇流槽304汇流至出水主流槽305,并通过出水接头200输出,以实现温控效果。即,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保障其温控效果的基础上,将进水主流槽301、进水支流槽306、进水分流槽302、液冷均流结构303、出水汇流槽304和出水主流槽305直接凹陷形成于液冷基板300上,布局紧凑,且除进水接头100和出水接头200外,不存在其他管路和连接接头,即大幅减少了接管和接头的设置,从而有效降低了液冷系统10出现漏液情况的风险,且较大程度地压缩了液冷系统10的整体占用空间,充分提高了其空间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利于液冷系统10趋向小型化发展;其还通过盖板400对进水主流槽301、进水支流槽306、进水分流槽302、液冷均流结构303、出水汇流槽304和出水主流槽305实现密封,从而可进一步避免液冷系统10出现漏液情况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如图7所示,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模组20和液冷系统10,液冷系统10的盖板400与电池模组20接触,以实现调控电池模组20的温度。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液冷系统10的盖板400贴合、接触电池模组20,并实现对电池模组20的温度的主动调控,使电池模组20的温度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可保障并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池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电池模组20和液冷系统10之间的导热件3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导热件30可为但不限于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导热垫或导热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基于导热件30降低电池模组20和液冷系统10之间的接触热阻,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液冷系统10对电池模组20的温度的主动调控效果,进一步保障并提高了动力电池系统的使用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冷系统,包括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冷基板和与所述液冷基板密封连接的盖板,所述液冷基板于其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的板面凹陷形成:
进水主流槽,与所述进水接头连通以接收冷却液;
出水主流槽,与所述出水接头连通;
液冷均流结构,布设于所述进水主流槽和所述出水主流槽之间,且至少两个所述液冷均流结构沿所述进水主流槽和/或所述出水主流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进水支流槽,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主流槽和所述液冷均流结构连通,数量至少有两个;
进水分流槽,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支流槽和所述液冷均流结构连通,数量至少有两个;
出水汇流槽,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主流槽和所述液冷均流结构连通,数量至少有两个;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液冷均流结构的中部设有朝所述盖板一侧凸出设置的液冷扰流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液冷均流结构包括多个与所述进水分流槽相通设置的液冷均流槽、连通于各所述液冷均流槽和所述进水分流槽之间的液冷分流槽,以及与各所述液冷均流槽和所述出水汇流槽相通设置的液冷汇流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均流结构的各所述液冷均流槽相互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扰流结构设于所述液冷均流结构的中心处,并至少扰动一个所述液冷均流槽内的所述冷却液的流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均流结构设于至少两个所述液冷均流槽的中心处,并至少扰动两个所述液冷均流槽内的所述冷却液的流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基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出水主流槽且朝所述盖板一侧凸出设置的出水扰流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基板于其背离所述盖板的板面上邻近所述进水接头凸设有进水加厚结构;和/或,所述液冷基板于其背离所述盖板的板面上邻近所述出水接头凸设有出水加厚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基板和所述盖板焊接,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盖板焊接。
9.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系统,所述液冷系统的盖板与所述电池模组贴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液冷系统之间的导热件。
CN202020553062.6U 2020-04-14 2020-04-14 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 Active CN211719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3062.6U CN211719742U (zh) 2020-04-14 2020-04-14 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3062.6U CN211719742U (zh) 2020-04-14 2020-04-14 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9742U true CN211719742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35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3062.6U Active CN211719742U (zh) 2020-04-14 2020-04-14 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97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2131A (zh) * 2021-06-21 2021-09-21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液冷板及具有液冷板的电池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2131A (zh) * 2021-06-21 2021-09-21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液冷板及具有液冷板的电池系统
CN113422131B (zh) * 2021-06-21 2022-12-09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液冷板及具有液冷板的电池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93695U (zh) 一种均温液冷板
CN211929664U (zh) 液冷板及液冷装置
CN210805957U (zh) 一种电池模组液冷板及液冷电池包
CN211719742U (zh) 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
US20240030513A1 (en) Battery cooling plate, and battery system
CN212086783U (zh) 散热组件、电器盒及空调
CN209526150U (zh) 单体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0040354U (zh) 一种电池箱
CN115117514B (zh) 一种交错逆流式一体化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CN208127372U (zh) 一种流量可控的智能动力电池水冷板
CN217822985U (zh) 液冷板及储能装置
CN113363617B (zh) 一种电池液冷板组件、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CN217788556U (zh) 一种液冷系统及电池包
CN213905457U (zh)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结构
CN209344279U (zh) 一种电动车动力锂电池的双通路冷却板
CN220984641U (zh) 一种快速液冷液热均温系统及电池包
CN207611797U (zh) 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CN208128726U (zh) 一种水冷板
CN218568979U (zh) 一种适配无模组电池包的液冷结构
CN214848771U (zh) 一种电池控温装置、电池及车辆
CN220086172U (zh) 温度调节部件和电池包
CN111447805A (zh) 散热效率高的散热组件、电器盒及空调
CN212162029U (zh) 一种水冷板流道
CN213071214U (zh) 一种液冷板
CN217405538U (zh) 一种液冷板、冷却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