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0266U - 一种成型拉延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成型拉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0266U
CN210160266U CN201920794577.2U CN201920794577U CN210160266U CN 210160266 U CN210160266 U CN 210160266U CN 201920794577 U CN201920794577 U CN 201920794577U CN 210160266 U CN210160266 U CN 210160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usion
cavity
die
forming
pu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45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强
李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YAN YINLU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YAN YINLU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YAN YINLU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YAN YINLU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945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0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0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02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型拉延模具,涉及工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还包括两挤压模块;上模座的底面设置有冲头,该冲头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上模斜器,且两上模斜器的相对面均为第一导向斜面;下模座的顶部设置有与冲头相适配的成型腔,该成型腔的顶部两侧相对设置有缺口部;成型腔的底部设置有下模腔,该下模腔内设置有顶出器;两挤压模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缺口部内,挤压模块上设置有用于为零件母体材料运动朝向的辅助导轮;挤压模块底部远离成型腔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通过转轴与缺口部铰接;挤压模块底部靠近成型腔的一侧通过弹簧与缺口部连接;挤压模块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斜面相适配的第二导向斜面。

Description

一种成型拉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成型拉延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槽钢产品一般采用拉延成型+校正工艺二次完成加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槽钢两内侧为锥面时,在拉延过程中走向会不稳定,且零件拉延较深,材料内侧与模具摩擦位置接触面大,造成拉延阻力大,损伤模具问题。另外,由于产品成型脱模后回弹力导致产品开口尺寸不平行而一致性差;而且顶杆面积偏小,承载力差,造成产品拉延成型后底部失圆。最后校正工序就不能对产品进行双边同时校正,导致校正后需反复测量验证尺寸一致性,比较耗时,同时容易出现废品(废品率约4%)。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拉延模具,可通过模具下压深度解决材料内应力回弹力,使产品合格率提高,工序合并,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公司效益。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成型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还包括两挤压模块;所述上模座的底面设置有冲头,该冲头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上模斜器,且两上模斜器的相对面均为第一导向斜面;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设置有与冲头相适配的成型腔,该成型腔的顶部两侧相对设置有缺口部;所述成型腔的底部设置有下模腔,该下模腔内设置有顶出器;两挤压模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缺口部内,所述挤压模块上设置有用于为零件母体材料运动朝向的辅助导轮;所述挤压模块底部远离成型腔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通过转轴与缺口部铰接;所述挤压模块底部靠近成型腔的一侧通过弹簧与缺口部连接;所述挤压模块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斜面相适配的第二导向斜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出器的顶面设有与冲头形状相适配的托举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出器的伸出高度低于挤压模块的顶面。
进一步改进在于:当弹簧处于初始状态时,挤压模块底部靠近成型腔的一侧与缺口部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模斜器的高度低于冲头的高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两挤压模块相对面的顶部均为弧形抵压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成型拉延模具两侧增加辅助导向轮,对产品进行拉延导向,减少摩擦力。
2、本实用新型在成型拉延模两侧增加成型二次辅助结构,对产品进行负角挤压,消除回弹力。
3、本实用新型以产品形状加大顶杆面积,使产品在拉延过程中保持一致处于托举状态同步辅助拉延,消除产品底部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成型拉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放入零件母体材料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零件母体材料与顶出器接触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冲头完全压入成型腔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下模座;11-成型腔;12-缺口部;13-下模腔;14-顶出器;15-托举面;
2-上模座;21-冲头;22-上模斜器;23-第一导向斜面;
3-挤压模块;31-连接部;32-转轴;33-弹簧;34-间隙;35-第二导向斜面;36-辅助导轮;
4-零件母体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型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座2和下模座1,还包括两挤压模块3;
上模座2的底面设置有冲头21,该冲头21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上模斜器22,且两上模斜器22的相对面均为第一导向斜面23;具体的,上模斜器22的高度低于冲头21的高度。
下模座1的顶部设置有与冲头21相适配的成型腔11,该成型腔11的顶部两侧相对设置有缺口部12;成型腔11的底部设置有下模腔13,该下模腔13内设置有顶出器14;具体的,顶出器14的顶面设有与冲头21形状相适配的托举面15。且顶出器14的伸出高度低于挤压模块3的顶面。
两挤压模块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缺口部12内,挤压模块3上设置有用于为零件母体材料4运动朝向的辅助导轮36;挤压模块3底部远离成型腔1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31,该连接部31通过转轴32与缺口部12铰接;挤压模块3底部靠近成型腔11的一侧通过弹簧33与缺口部12连接;具体的,当弹簧33处于初始状态时,挤压模块3底部靠近成型腔11的一侧与缺口部12之间具有间隙34。挤压模块3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斜面23相适配的第二导向斜面35。具体的,两挤压模块3相对面的顶部均为弧形抵压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在零件下压拉延过程中,零件母体材料通过与辅助滚轮接触随滚轮旋转随冲头向下运动;当零件母体材料随冲头下压而弯曲运动约132.5度时与顶出器接触,同时在顶出器辅助顶力下继续向下运动;在零件成型同时,上模斜器的第一导向斜面与下模挤压模块的第二导向斜面接触并挤压下模挤压模块,挤压模块随之绕转轴做旋转运动,形成双向向内侧对零件母体材料进行负角C度挤压消除材料内应力回弹(C度角度可以根据下压深度调整负角量),此时弹簧处于压紧状态,顶料器退至模腔内,完成零件拉延成型。成型完成过程后顶出器自动顶出零件,挤压模块根据弹簧弹力自动回位进入下一件零件加工状态。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Claims (6)

1.一种成型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座(2)和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挤压模块(3);
所述上模座(2)的底面设置有冲头(21),该冲头(21)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上模斜器(22),且两上模斜器(22)的相对面均为第一导向斜面(23);
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设置有与冲头(21)相适配的成型腔(11),该成型腔(11)的顶部两侧相对设置有缺口部(12);所述成型腔(11)的底部设置有下模腔(13),该下模腔(13)内设置有顶出器(14);
两挤压模块(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缺口部(12)内,所述挤压模块(3)上设置有用于为零件母体材料(4)运动朝向的辅助导轮(36);所述挤压模块(3)底部远离成型腔(1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31),该连接部(31)通过转轴(32)与缺口部(12)铰接;所述挤压模块(3)底部靠近成型腔(11)的一侧通过弹簧(33)与缺口部(12)连接;所述挤压模块(3)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斜面(23)相适配的第二导向斜面(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器(14)的顶面设有与冲头(21)形状相适配的托举面(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器(14)的伸出高度低于挤压模块(3)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当弹簧(33)处于初始状态时,挤压模块(3)底部靠近成型腔(11)的一侧与缺口部(12)之间具有间隙(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斜器(22)的高度低于冲头(21)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两挤压模块(3)相对面的顶部均为弧形抵压面。
CN201920794577.2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成型拉延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60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4577.2U CN210160266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成型拉延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4577.2U CN210160266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成型拉延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0266U true CN210160266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92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457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60266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成型拉延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0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8783B (zh) 医用纱布纺织机翻转滑拨板的自动化生产装置
CN111873340B (zh) 一种全自动模具开合模装置
CN205629267U (zh) 一种加工汽车轮毂螺帽的模具
CN102601243A (zh) 双作用式斜楔成型机构
CN108372236B (zh)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座椅下横板的传递模
CN210160266U (zh) 一种成型拉延模具
CN107876679A (zh) 一种导电铜排成型方法及模具
CN201684840U (zh) 一种可微调模具冲头的冲压模具
CN209986101U (zh) 一种弯曲成型模具
CN108326145A (zh) 一种合页件的复合冲压成型模具
CN203316643U (zh) 合页式折弯治具
CN102773338A (zh) 滑块结构
CN207271918U (zh) 一种档拨叉平面件精冲模具
CN219169282U (zh) 一种级进连续模的负角一次成型模具
CN207170700U (zh) 一种可使产品成型后折弯根部成0角的模具
CN215237319U (zh) 一种模具带料方向定位的防产品走位机构
CN213671161U (zh) 一种侧面挤压成型模具
CN210336592U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双角度双杆斜顶脱模机构
CN214521376U (zh) 一种模具下行大角度斜顶结构
CN214053279U (zh) 一种可组合的插片式接触对角铜模具
CN213733212U (zh) 一种便于取料的塑料模具
CN110252886A (zh) 一种五金件的冲压工艺
CN216150904U (zh) 一种专用冲压传输机构
CN216506518U (zh) 一种复合抽芯式成型模具
CN219446097U (zh) 一种热压pet膜铝侧板侧推弯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