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16643U - 合页式折弯治具 - Google Patents
合页式折弯治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16643U CN203316643U CN201320364901XU CN201320364901U CN203316643U CN 203316643 U CN203316643 U CN 203316643U CN 201320364901X U CN201320364901X U CN 201320364901XU CN 201320364901 U CN201320364901 U CN 201320364901U CN 203316643 U CN203316643 U CN 2033166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nding
- take
- counterdie
- hinge
-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合页式折弯治具,包括相互配合工作的上折弯单元(1)与下折弯单元(2),其中上折弯单元由上面板(11)、上模仁板(12)、推料块(13)组成,下折弯单元由下面板(21)、下模仁板(22)、下模限位块(23)、下模起跳板(24)及起跳弹簧(25)组成,在下模起跳板两侧分别对称地安装有若干顶针块(241),在每一侧两相邻顶针块间铰接有合页模仁(242),合页模仁所延伸的长度超出下模起跳板两侧的边沿,且在合页模仁底端设有复位弹簧(243)连接于下模起跳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折弯治具的弯折模头设计为合页式翻转结构,从而克服了传统弯折模头垂直冲压式结构在成型时易将产品表面刮伤、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折弯治具,属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以翻转折弯形式代替传统垂直冲压折弯形式、有效避免了产品表面刮伤现象的合页式折弯治具,特别适用于端子需折弯的电子元器件类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折弯成形工艺中所用的折弯模多是对模头进行表面光滑处理后,再利用模头直接垂直挤压待加工产品,以达到折弯成形的目的,如附图1所示,产品需弯折的部分P在上模压料单元A与下模成形单元B的夹持作用下牢固地固定在折弯模具上,弯折模头C以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垂直地挤压产品需弯折的部分P,从而完成折弯成形动作,将产品折弯成所需要的角度。然而,由于该折弯结构弯折模头的运动方向与产品需弯折部分的实际弯折方向不完全一致,从而会在产品表面产生刮擦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产品表层脱落、引发生锈等缺陷,进而影响产品质量。
中国专利CN202943117U公开了一种具有滚轮模头的弯折模,通过在弯折模本体的模头上安装滚轮装置,从而将弯折成形时对产品表面的滑动摩擦化为滚动摩擦,有效减轻了产品表面的擦伤现象。然而,该技术方案尚存在如下缺陷:首先,滚轮模头冲压弯折产品的方向仍然为垂直式,即滚轮模头的运动方向与产品需弯折部分的实际弯折方向仍然不完全一致,从而导致产品表面的刮擦现象虽受减弱却依然存在,对产品表面质量仍有一定的影响;其次,在折弯如电子元件类小型器件的端子或引脚时,为保证滚动摩擦的发生,必须匹配于电子元器件端子规格而制作尺寸较小的滚轮,从而给生产制造上带来很大困难,且由于电子元器件端子普遍较细小、其表面的焊锡层很薄,即便是轻微的刮擦作用也容易使其受损、甚至裸露出端子底材来,故此滚轮模头结构不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类产品的端子折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合理、以翻转折弯结构代替传统垂直冲压折弯结构、有效避免了产品表面刮伤现象的、特别适用于端子需折弯的电子元器件类产品的合页式折弯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弯折模在折弯过程中容易刮伤产品表面、不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类产品端子的折弯等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合页式折弯治具,包括相互配合工作的上折弯单元与下折弯单元,其中:
上折弯单元,其由上面板、上模仁板、若干推料块组成,若干推料块固定安装在上模仁板两侧,上模仁板固定安装在上面板上;
下折弯单元,其由下面板、下模仁板、下模限位块、下模起跳板及起跳弹簧组成,下面板上固定安装下模仁板,下模仁板上固定安装两下模限位块,下模起跳板活动设置于两下模限位块间且通过起跳弹簧连接于下面板,从而保证在折弯工步进行前下模起跳板高于其两侧的下模限位块,在下模起跳板两侧分别安装有若干顶针块,在每一侧两相邻顶针块间铰接有合页模仁,合页模仁顶面与下模起跳板顶面对齐以共同形成一平面,且合页模仁侧边所延伸的长度超出下模起跳板两侧的边沿,从而在折弯工步进行过程中、下模起跳板受相配合的上折弯单元推料块的抵压作用而逐渐低于其两侧的下模限位块时,合页模仁将受下模限位块的阻挡而向上翻转实现对产品的折弯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合页模仁底端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连接于下模起跳板。当对产品的折弯动作完成,上、下折弯单元分开时,下模起跳板受起跳弹簧的作用而重新高于其两侧的下模限位块,合页模仁不再受下模限位块的阻挡作用,从而在复位弹簧的牵引下保证复位于与下模起跳板相平齐的初始位置,以等待下个折弯产品的工作循环,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帮助复位,避免了使用一段时间后合页模仁因铰接于顶针块上的转轴卡涩而无法自行复位的故障,有效提高了治具的工作可靠度及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上模仁板通过弹簧连接一与待折弯产品外形相配合的上模仁板镶件。通过在上模仁板上增设与待折弯产品外形相配合的上模仁板镶件,可在折弯成形过程中更好地压紧产品,防止产品出现变形、起皱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折弯治具的弯折模头设计为合页式翻转结构,从而使折弯成形过程中合页模仁的翻转运动方向与产品需弯折部分的实际弯折方向保持一致,不会对产品表面产生刮擦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垂直冲压式模头折弯模具,有效地保证了产品外观表面的质量,特别是对于电子元器件类产品的端子折弯成形而言,传统使用的原有端子折弯治具,在对端子折弯成形过程中很容易将端子侧面的锡层刮掉,严重时甚至将端子的底材刮露出来,从而造成后续加工工艺出现困难、需要重新补上焊锡,降低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并提高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折弯治具在折弯电子元器件类产品的端子时,由于在端子表面几乎不产生刮擦现象,从而端子表面的锡层不会受到损伤,有效杜绝了端子焊锡补上的冗余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垂直冲压式折弯模具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合页式折弯治具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合页式折弯治具立体结构分解图。
附图中:
A.上模压料单元 B.下模成形单元 C.弯折模头 P.产品需弯折的部分
1.上折弯单元
11.上面板 12.上模仁板 13.推料块 14.上模仁板镶件
2.下折弯单元
21.下面板 22.下模仁板 23.下模限位块 24.下模起跳板
241.顶针块 242.合页模仁 243.复位弹簧 25.起跳弹簧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合页式折弯治具,包括相互配合工作的上折弯单元1与下折弯单元2。
上折弯单元1由上面板11、上模仁板12、推料块13组成,上面板11作为整个上折弯单元的基础,在其上安装上模仁板12,若干推料块13以上模仁板12中轴线为对称轴分别固定安装在上模仁板12两侧,从而在折弯成形过程中受力均匀地压紧并推动待折弯产品,优选地,上模仁板12还可通过若干弹簧(图3中为清晰起见未示出)连接一上模仁板镶件14,该上模仁板镶件14在相应位置开设有与推料块13相匹配的若干通孔,且其外形与待折弯成形产品的外形相匹配,从而在折弯成形过程中与推料块13配合共同作用更好地压紧待折弯产品,避免了产品变形、起皱等缺陷的出现。
下折弯单元2由下面板21、下模仁板22、下模限位块23、下模起跳板24及起跳弹簧25组成,下面板21作为整个下折弯单元的基础,在其上安装下模仁板22,下模仁板22横截面呈“凹”形结构,且在“凹”形结构中间凹槽的两内侧壁上以螺纹连接分别固定一下模限位块23,下模起跳板24活动设置于两下模限位块23间所形成的限位空间中,且其底端通过若干起跳弹簧25连接于下面板21,从而在折弯工步进行前于若干起跳弹簧25的支撑下下模起跳板24将暂时高于其两侧的下模限位块23。在下模起跳板24两侧分别对称地安装有若干用于成形后顶出产品的顶针块241,具体地,该下模起跳板24横截面呈两侧带有台阶的“凹”形结构,若干顶针块241相互对应地分别安装在下模起跳板24两侧的台阶结构上,且在同侧两相邻顶针块241间铰接安装有合页模仁242,从而使合页模仁242处于台阶结构中且其顶面与下模起跳板24的顶面保持平齐,以便在待折弯产品置入下模起跳板24凹形结构中间的凹槽时,产品的端子可平稳地搭在下模起跳板24顶面与合页模仁242顶面所共同形成的平面上,该合页模仁242侧边所延伸的长度超出下模起跳板24两侧的边沿,从而在折弯成形进行过程中,下模起跳板24受相配合的上折弯单元推料块13的抵压而逐渐低于其两侧的下模限位块23时,合页模仁242将受下模限位块23的阻挡而向上翻转,实现对产品的折弯动作,由于合页模仁的翻转运动方向与产品需弯折部分的实际弯折方向是一致的,故不会对产品表面产生刮擦作用,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表面外观质量。优选地,合页模仁242底端还可设置一复位弹簧243以连接于下模起跳板24两侧台阶结构的表面,从而有利于折弯工步完成后合页模仁242的复位动作,减少了故障的产生,提高了整个治具的工作可靠度及使用寿命。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Claims (3)
1.一种合页式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工作的上折弯单元与下折弯单元,其中:
上折弯单元,其由上面板、上模仁板、若干推料块组成,若干推料块固定安装在上模仁板两侧,上模仁板固定安装在上面板上;
下折弯单元,其由下面板、下模仁板、下模限位块、下模起跳板及起跳弹簧组成,下面板上固定安装下模仁板,下模仁板上固定安装两下模限位块,下模起跳板活动设置于两下模限位块间且通过起跳弹簧连接于下面板,从而保证在折弯工步进行前下模起跳板高于其两侧的下模限位块,在下模起跳板两侧分别安装有若干顶针块,在每一侧两相邻顶针块间铰接有合页模仁,合页模仁顶面与下模起跳板顶面对齐以共同形成一平面,且合页模仁侧边所延伸的长度超出下模起跳板两侧的边沿,从而在折弯工步进行过程中、下模起跳板受相配合的上折弯单元推料块的抵压作用而逐渐低于其两侧的下模限位块时,合页模仁将受下模限位块的阻挡而向上翻转实现对产品的折弯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式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模仁底端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连接于下模起跳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页式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板通过弹簧连接一与待折弯产品外形相配合的上模仁板镶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64901XU CN203316643U (zh) | 2013-06-25 | 2013-06-25 | 合页式折弯治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64901XU CN203316643U (zh) | 2013-06-25 | 2013-06-25 | 合页式折弯治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16643U true CN203316643U (zh) | 2013-12-04 |
Family
ID=49656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36490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16643U (zh) | 2013-06-25 | 2013-06-25 | 合页式折弯治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16643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06780A (zh) * | 2019-01-28 | 2019-04-12 | 昆山琨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折弯smd元器件自动成型包装模具 |
CN110086064A (zh) * | 2018-01-26 | 2019-08-02 | 东莞瀚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折弯机 |
CN111564941A (zh) * | 2020-06-15 | 2020-08-21 |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及其方法 |
CN117123698A (zh) * | 2023-08-30 | 2023-11-28 | 苏州兆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加工折型装置 |
CN118752705A (zh) * | 2024-09-09 | 2024-10-11 | 台州晶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玻璃导轨总成高低配两用注塑成型模具 |
-
2013
- 2013-06-25 CN CN201320364901XU patent/CN20331664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86064A (zh) * | 2018-01-26 | 2019-08-02 | 东莞瀚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折弯机 |
CN109606780A (zh) * | 2019-01-28 | 2019-04-12 | 昆山琨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折弯smd元器件自动成型包装模具 |
CN109606780B (zh) * | 2019-01-28 | 2024-03-19 | 昆山琨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折弯smd元器件自动成型包装模具 |
CN111564941A (zh) * | 2020-06-15 | 2020-08-21 |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及其方法 |
CN111564941B (zh) * | 2020-06-15 | 2021-07-20 |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及其方法 |
CN117123698A (zh) * | 2023-08-30 | 2023-11-28 | 苏州兆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加工折型装置 |
CN118752705A (zh) * | 2024-09-09 | 2024-10-11 | 台州晶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玻璃导轨总成高低配两用注塑成型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55925U (zh) | U形件弯曲整形模 | |
CN203316643U (zh) | 合页式折弯治具 | |
CN201669341U (zh) | 一种z型弯曲模具 | |
CN204194577U (zh) | 一种洗衣机外壳折弯模具 | |
CN204052627U (zh) | 压线卡弯曲模 | |
CN201040302Y (zh) | 冲压模具结构 | |
CN104084493B (zh) | 一种斜向冲压机构 | |
CN203578515U (zh) | 一种同时具有精冲和冷挤压功能的新型模架 | |
CN210098703U (zh) | 汽车轻量化铝保险杠型材折弯冲孔复合模具 | |
CN203281687U (zh) | 一种折弯与脱料机构 | |
CN204974850U (zh) | 一种用于钢安全壳u型支撑架的成型装置 | |
CN205236771U (zh) | 冲模模具杠杆式反向翻孔机构 | |
CN107876679A (zh) | 一种导电铜排成型方法及模具 | |
CN101920290A (zh) | 一种可微调模具冲头的冲压模具 | |
CN203991951U (zh) | 一种剪切折弯机构 | |
CN203791481U (zh) | 多用v形弯曲模 | |
CN203370949U (zh) | U形截面弯曲零件的复合压弯模具结构 | |
CN204842505U (zh) | 用于制造杯杆型冷挤压件的模具 | |
CN205085283U (zh) | 一种管件缩口模 | |
CN204135180U (zh) | 箍环弯曲模 | |
CN204503988U (zh) | 一种双滑联动成型钣金内卷边的冲压模具 | |
CN209867083U (zh) | 一种防止产品脱料受挤压的冲压系统 | |
CN203479588U (zh) | 一种用于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的成型模具 | |
CN207288575U (zh) | 一种闭门器拉杆步进冲压装置 | |
CN206936210U (zh) | 一种冲压卸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