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3101U - 轴承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轴承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3101U
CN210153101U CN201920581070.9U CN201920581070U CN210153101U CN 210153101 U CN210153101 U CN 210153101U CN 201920581070 U CN201920581070 U CN 201920581070U CN 210153101 U CN210153101 U CN 210153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annular
mounting seat
dust
g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10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iangong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IANGONG MECHANICAL SE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IANGONG MECHANICAL SE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IANGONG MECHANICAL SE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810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3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3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3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Sealing Of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保护装置,包括轴承盖,轴承盖上远离轴承的一端安装有轴承保护器,轴承保护器套装在转轴上,轴承保护器与轴承盖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轴承保护器包括套装在转轴外部的轴套,轴套与转轴驱动连接;轴套靠近轴承一端的外表面套装有挡尘圈,挡尘圈紧靠在轴承盖的端面上;轴套的外部还套装有安装座,安装座安装在轴承盖上,安装座的下端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轴承保护装置,防止外界粉尘等杂质物进入轴承体,同时防止轴承体内润滑脂(油)的流失,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轴承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保护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轴承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一些大型矿山设备使用中,由于环境因素,粉尘颗粒杂质特别多,所以在破碎机、减速机等机构中的轴承箱位置,外部的粉尘一旦进入轴承箱将会加速轴承外部的骨架油封或毛毡等密封部件的磨损。当骨架油封或毛毡及接触位置会发生严重磨损,轴承腔内润滑脂(油)将发生泄漏流失,当泄漏达到一定量时,造成轴承的工作环境恶化,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的外泄的油脂还会污染设备及环境。
所以防止外部粉尘进入轴承体以及防止轴承内部的润滑脂(油)往外泄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既能阻挡外部粉尘颗粒进入轴承,又能防止轴承内部润滑脂(油)外泄的轴承保护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外界粉尘等杂质物进入轴承体,同时防止轴承体内润滑脂(油)的流失,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的轴承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轴承保护装置,包括轴向抵压在轴承端面上的轴承压盖,所述的轴承压盖上远离轴承的一端安装有轴承保护器,所述的轴承保护器套装在转轴上,所述轴承保护器与轴承压盖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轴承保护器包括套装在转轴外部的轴套,所述的轴套与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的轴套靠近轴承一端装有挡尘圈,所述挡尘圈紧靠在轴承压盖的端面上;所述的轴套的外部还安装有安装座上,所述的安装座安装在轴承压盖上,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设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保护装置结构中,通过在轴承压盖上的设置专用的轴承保护器,且该轴承保护器套装在转轴外部,将轴承安装腔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隔离。具体的,在转轴上靠近轴承的位置套装有一个轴套,在轴套上安装挡尘圈,挡尘圈可阻挡外部粉尘、杂质进入到轴承安装腔,同时又起到阻止轴承腔中润滑脂(油)向外漏的作用。另外的,在轴套的外部还套装有一个安装座,该安装座的下端设有开口,随着转轴(轴套)的转动,在轴套斜面及离心力作用下进入到安装座中的粉尘、杂质会顺着安装座下端的开口处被甩出,进一步的提高了阻挡粉尘的作用,有效保持挡尘圈在尽可能清洁环境中工作,从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的,所述轴套的外侧壁的中部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安装座的内腔中设有用于容置环形凸台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环形凸台远离轴承端为锥形面;所述挡尘圈的一端面顶靠在环形凸台的另一端。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保护器还包括环形压盖和环形挡尘板,所述的环形压盖压合在安装座靠近轴承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的挡尘圈紧靠在环形压盖的端面上,所述环形挡尘板压合在安装座的另一端面上;所述的环形压盖、环形挡尘板与安装座内腔之间形成下部开口的腔体。
作为改进的,所述的安装座的内腔中与挡尘圈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环形槽,且所述的第二环形槽的开口端延伸至安装座的外端面;所述的第一环形压盖上设有与第二环形槽相配合的圆形凸起,且该圆形凸起的端面与挡尘圈紧密贴合抵靠。
优选的,所述开口的宽度尺寸等于安装座内孔的孔径。开口两侧壁沿着其内孔中心轴线所在的水平面的两侧端往下的切线方向延伸,在轴(轴套)旋转时,更加有助于灰尘的导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保护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座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的X处放大结构图。
其中,100-轴承,110-转轴,120-骨架油封或毛毡,1-轴承压盖,2-密封圈,3-轴套,4-紧固螺钉,5-挡尘圈,6-安装座,6.1-开口,6.2-第一环形槽,6.3-第二环形槽, 7-环形压盖,7.1-圆形凸起,8-环形挡尘板,9-环形凸台,10-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部”、“下部”、“外部”、“下方”、“下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为了相互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保护装置,包括轴向抵压在轴承100端面上的轴承压盖1,具体的,该轴承压盖1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腔体上。轴承压盖1上远离轴承100的一端安装有轴承保护器,该轴承保护器套装在转轴110上,轴承保护器与轴承压盖1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2,具体的,在轴承压盖1的端面上设有密封圈槽,密封圈2配装在密封圈槽内,当轴承保护器连接在轴承压盖1上时,该密封圈2使得轴承保护器与轴承压盖1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本实施例中,轴承保护器包括套装在转轴110外部的轴套3,轴套3与转轴110通过紧固螺钉4连接驱动;轴套3靠近轴承100一端的外表面套装有挡尘圈5,挡尘圈5抵靠密封在轴承压盖1的端面上。优选的,该挡尘圈5为聚氨酯或橡胶材质挡尘圈。该挡尘圈 5既阻止外部粉尘进入轴承100,同时阻止润滑油(润滑脂)泄漏。
轴套3的外部还套装有安装座6,安装座6通过连接螺栓10沿轴向连接在轴承压盖1上,安装座6的下端设有开口6.1。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开口6.1的宽度尺寸D等于安装座6内孔的孔径ΦD。具体的,该安装座6下端的开口6.1的两侧壁以其中心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为界,在其下方部分为垂直片面。并且该开口6.1的两侧壁是以该水平面界限的左右两个端部A\B为起点,往下竖直延伸。此结构中,安装座6下端的开口6.1沿着轴套3的水平方向两端部往下的切线方向延伸,当转轴110运行时,轴套3随其一起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进入到腔体中粉尘沿着开口6.1被导出。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此开口6.1也可以是在安装座6的下端开设多个口子,以供粉尘被导出。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轴承保护器实际是安装在轴承100外部的防止外部的粉尘进入轴承箱,延长骨架油封或毛毡120等密封件的使用时间,减少轴与骨架油封(毛毡)配合处的接触面磨损。由于骨架油封或毛毡120的磨损是一定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所以一旦骨架油封或毛毡120等密封件磨损严重,造成轴承内部的润滑油脂外泄,该轴承保护器又能起到阻止润滑脂(油)泄漏的作用。
更加具体的,轴套3的外侧壁的中部设有环形凸台9,安装座6的内腔中设有用于容置环形凸台9的第一环形槽6.2。具体的,该第一环形槽6.2的内侧壁与环形凸台9的外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该细小的间隙在满足环形凸台9转动的前提下,对外部的粉尘起能到有效的阻挡作用。
如图3所示,环形凸台9远离轴承100的一端为锥形面。具体的,环形凸台9远离轴承一端设有内凹的沟槽9.1,沟槽9.1的外边缘与环形凸台9的外边缘之间通过斜面9.2 衔接以形成锥形面;挡尘圈5的一端面顶靠在环形凸台9的另一端。沟槽9.1以及锥形面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保护装置对粉尘的阻挡作用,进入腔体的粉尘会被阻挡聚集在沟槽 9.1中,并且在轴套3的转动时的离心力作用下顺着安装座6下端的开口6.1处被甩出。这样外部的粉尘而不会继续往右运动进入到轴承100所在的腔体中,保持轴承100运行环境的整洁,提高其使用寿命。
更加具体的,轴承保护器还包括环形压盖7和环形挡尘板8,环形压盖7压合在安装座6靠近轴承100一端的端面上,挡尘圈5抵靠密封在环形压盖7的端面上,环形挡尘板 8压合在安装座6的另一端面上;环形压盖7、环形挡尘板8与安装座6内腔之间形成下部开口的腔体。此结构中,连接螺栓10依次穿过环形挡尘板8、安装座6以及环形压盖7 后连接在轴承压盖1上。并且,沿着环形挡尘板8的周向均匀设置多个连接螺栓。
安装座6的内腔中与挡尘圈5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环形槽6.3,第二环形槽6.3与第一环形槽6.1同轴,且第二环形槽6.3的开口端延伸至安装座6的外端面。第二环形槽6.3 的内侧壁与挡尘圈5外侧壁之间同样留有间隙。
第一环形压盖7靠近安装座6的一端设有与第二环形槽6.3相配合的圆形凸起7.1,且该圆形凸起7.1的端面与挡尘圈5端面紧密贴合抵靠,使得轴承100安装的腔体与外部腔体形成隔绝密封。具体的,该挡尘圈5既起到阻挡外部粉尘、杂质进入到轴承安装腔的作用,又起到防止轴承安装腔中润滑脂(油)外漏的作用。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轴承保护装置,包括轴向抵压在轴承(100)端面上的轴承压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压盖(1)上远离轴承(100)的一端安装有轴承保护器,所述的轴承保护器套装在转轴(110)上,所述轴承保护器与轴承压盖(1)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2);
所述的轴承保护器包括套装在转轴(110)外部的轴套(3),所述的轴套(3)与转轴(110)通过紧固螺钉(4)驱动连接;所述的轴套(3)靠近轴承(100)一端装有挡尘圈(5),所述挡尘圈(5)紧靠在轴承压盖(1)的端面上;所述的轴套(3)的外部还套装有安装座(6),所述的安装座(6)安装在轴承压盖(1)上,所述安装座(6)的下端设有开口(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3)的外侧壁的中部设有环形凸台(9),所述安装座(6)的内腔中设有用于容置环形凸台(9)的第一环形槽(6.2);所述环形凸台(9)远离轴承(100)的一端为锥形面;所述挡尘圈(5)的一端面顶靠在环形凸台(9)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保护器还包括环形压盖(7)和环形挡尘板(8),所述的环形压盖(7)压合在安装座(6)靠近轴承(100)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的挡尘圈(5)紧靠在环形压盖(7)的端面上,所述环形挡尘板(8)压合在安装座(6)的另一端面上;所述的环形压盖(7)、环形挡尘板(8)与安装座(6)内腔之间形成下部开口的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6)的内腔中与挡尘圈(5)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环形槽(6.3),且所述的第二环形槽(6.3)的开口端延伸至安装座(6)的外端面;所述的环形压盖(7)上设有与第二限位槽(6.3)相配合的圆形凸起(7.1),且该圆形凸起(7.1)的端面与挡尘圈(5)端面紧密贴合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6.1)的宽度尺寸等于安装座(6)内孔的孔径。
CN201920581070.9U 2019-04-26 2019-04-26 轴承保护装置 Active CN210153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1070.9U CN210153101U (zh) 2019-04-26 2019-04-26 轴承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1070.9U CN210153101U (zh) 2019-04-26 2019-04-26 轴承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3101U true CN210153101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57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1070.9U Active CN210153101U (zh) 2019-04-26 2019-04-26 轴承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3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18125U (zh) 便于拆装的轴承端面密封结构
CN210153101U (zh) 轴承保护装置
CN105083884B (zh) 新型旋转密封阀
CN109236865A (zh) 一种应用于轴承外观可拆卸的防尘轴承
CN209083830U (zh) 一种轴承密封装置
CN105202197A (zh) 一种振动搅拌机的气密封结构及其气密封方法
KR20100065422A (ko) 수직형 공작기계의 스핀들 베어링 밀봉 장치
CN209990780U (zh) 一种设有密封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
KR100499798B1 (ko) 오일실
CN210739382U (zh) 一种釜用机械密封
CN203820983U (zh) 梳理机工作辊轴承座安装结构
CN218472893U (zh) 一种防护密封结构和电机
CN202188130U (zh) 一种减速机旋转轴防尘防油密封装置
CN219035547U (zh) 一种密封装置及磨煤机拉杆密封结构
CN216842709U (zh) 一种破碎机用耐磨损的轴套保护机构
CN216843116U (zh) 一种新型气力密封系统
CN219035340U (zh) 一种选粉机轴承密封装置
CN210344287U (zh) 一种防漏油密封装置
CN213776124U (zh) 立式破碎机下部轴承座双密封装置
CN111350933A (zh) 电主轴及机床
CN220416227U (zh) 一种二级密封的高压水旋转密封装置
CN218347782U (zh) 一种轮碾混料机碾轮轴承密封结构
CN218913725U (zh) 一种电机转轴的机械密封结构
CN211693253U (zh) 一种用于水泥机械的轴承密封件
CN212028354U (zh) 新型多重密封防护浮选机刮板轴承式连接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65, Mingke Road, Jiangshan Tow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191

Patentee after: Ningbo Tiangong Flui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8 High Voltage Road, Jiang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Jiangshan Tow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191

Patentee before: NINGBO TIANGONG MACHINERY SEAL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