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2899U - 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2899U
CN210152899U CN201921001011.6U CN201921001011U CN210152899U CN 210152899 U CN210152899 U CN 210152899U CN 201921001011 U CN201921001011 U CN 201921001011U CN 210152899 U CN210152899 U CN 210152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mpressor
liquid
separator
screw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10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恒
金华峰
王海龙
朱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mat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LMAR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ZHANGJIAG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LMAR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ZHANGJIAG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LMAR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ZHANGJIAG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10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2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2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2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用于分离出压缩机输出的压缩气体中夹带的润滑油,该分油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油分离器、第二油分离器、与第二油分离器相连通的冷凝器、与冷凝器相连通的贮液器,贮液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沉降组件、设于壳体底部的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液囊,沉降组件包括多块相互平行的沉降板,沉降板沿着水平方向向下倾斜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通过设置贮液器,并在贮液器内设置沉降组件,使得BOG和润滑油的混合液能够在沉降组件中进一步的液液分离,润滑油沉降至贮液器底部,BOG冷凝液悬浮于贮液器上方,实现润滑油的进一步分离,避免了润滑油对下级系统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
背景技术
即Boil Off Gas,是指低温液体,如LNG(-162℃)、低温丙烷(-40~-42℃)、低温了烷(0~-2℃)等在储罐内吸收外界热量后挥发而成的气体。随着储罐内挥发气体的增多,储罐内压力不断上升,为维持储罐压力在允许的范围内,一般需要把BOG压缩再冷凝成液体或压缩后输出。
压缩机就是用于压缩BOG的压缩机,而压缩机有无油压缩机和喷油螺杆压缩机两种,无油压缩机由于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在BOG压缩机组中的应用;而喷油螺杆压缩机虽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但喷油螺杆压缩机中的润滑油会和BOG混合在一起,同样无法适用于BOG压缩机组中。
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设置两级油分离器来对喷油螺杆压缩机进行分油,但是,选用两级油分离器,其分离精度无法完全保证,且当这两级的油分离器部分失效时,还是会有部分润滑油随着BOG进入下级系统,对下级系统造成污染,同时润滑油在低温状态下会产生黏度变化,造成沉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该分油系统能够进一步分离出BOG携带的润滑油,避免了润滑油对下级系统的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用于分离出压缩机输出的压缩气体中夹带的润滑油,所述分油系统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二油分离器,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排油口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油口之间设有第一回油组件,所述第二油分离器的排油口和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设有第二回油组件,所述分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相连通的冷凝器、与所述冷凝器相连通的贮液器,所述贮液器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沉降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用于储存所述润滑油的液囊,所述沉降组件包括多块相互平行的沉降板,所述沉降板沿着水平方向向下倾斜的设置。
优选地,所述沉降板与水平方向成一角度a,其中45°≤a≤60°。
优选地,所述贮液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设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沉降组件之间的分配组件,所述分配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分配板、开设于所述分配板上的若干小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若干小孔阵列排布于所述分配板上。
优选地,所述分油系统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液囊和所述压缩机相连通的第一回油管、设于所述第一回油管上的控制阀。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分油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回油管上且位于所述控制阀和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一阀组。
优选地,所述分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相连通的液位传感器、缠绕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和所述压缩机相连通的换热管。
优选地,所述分油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和所述第二油分离器之间的第一冷却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油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油分离器至所述压缩机的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器、油泵、第二冷却器以及第二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回油组件包括第二回油管、设于所述第二回油管上的第二阀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通过设置贮液器,并在贮液器内设置沉降组件,使得BOG和润滑油的混合液能够在沉降组件中进一步的液液分离,润滑油沉降至贮液器底部,BOG冷凝液悬浮于贮液器上方,实现润滑油的进一步分离,避免了润滑油对下级系统的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分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沉降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缩机;2、第一油分离器;3、第二油分离器;4、第一回油组件;4a、第一过滤器;4b、油泵;4c、第二冷却器;4d、第二过滤器;4e、油泵电机;5、第二回油组件;5a、第二回油管;5b、第二阀组;6、冷凝器;7、贮液器;7a、壳体;7b、沉降组件;7b1、沉降板;7c、液囊;7d、进液口;7e、出液口;7f、分配组件;7f1、分配板;7f2、小孔;8、第一回油管;9、控制阀;10、第一阀组;11、液位传感器;12、换热管;13、第一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3所示,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用于分离出压缩机1输出的压缩气体中夹带的润滑油,这里的分油系统应用于BOG压缩机组中。在压缩机的进气口处设有吸气过滤器,用于对送入的气体进行初步过滤,压缩机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相连接,分油系统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油分离器2和第二油分离器3,第一油分离器2的进口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一油分离器2的排油口和压缩机1的回油口之间设有第一回油组件4,第二油分离器3的排油口和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设有第二回油组件5。通过第一油分离器2和二次油分离器3,实现出油0.1-1PPM。这里,润滑油选用与BOG不相融合的润滑油,该种任意排温和排压下,稀释度不会变化,这意味着仅需将润滑油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油的黏度也能保证在合理数值上,对机组各被润滑部件效果更佳,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这里,该分油系统还包括设于第一油分离器2和第二油分离器3之间的第一冷却器13。这里的第一冷却器13为气体冷却器,用于冷却第一油分离器2中出来的BOG气体,能够提高BOG气体和润滑油在第二油分离器3中的分离效果。这里的气体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为冷却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回油组件4包括沿着第一油分离器2至压缩机1的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器4a、油泵4b、第二冷却器4c以及第二过滤器4d,这里,油泵4b通过油泵电机4e驱动,用于将第一油分离器2中分离出的润滑油抽送至压缩机1中。这里的第一过滤器4a为粗油过滤器,第二过滤器4d为精油过滤器,第二冷却器4c为油冷却器,通过粗油过滤器和精油过滤器的双重过滤,能够很好的去除回流的润滑液中的杂质,同时通过油冷却器对润滑油进行冷却降温,能够给很好的保护压缩机。这里,粗油过滤器和精油过滤器均包括相互并联的两个,一个正常使用,一个备用,防止过滤器损坏而导致系统停机,油冷却器内的冷却介质为冷却水。
第二回油组件5包括第二回油管5a、设于第二回油管5a上的第二阀组5b。这里的第二阀组5b包括依次连通的球阀、过滤器、视液镜、调节阀以及止回阀,通过第二回油组件5的设置,能够将第二油分离器3中分离出的润滑油送回压缩机中。
该分油系统还包括与第二油分离器3相连通的冷凝器6、与冷凝器6相连通的贮液器7,贮液器7包括壳体7a、设于壳体7a内的沉降组件7b、设于壳体7a底部的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液囊7c。通过设置贮液器7,并在贮液器7内设置沉降组件7b,使得BOG和润滑油的混合液能够在沉降组件7b中进一步的液液分离,润滑油沉降至贮液器7底部并储存与液囊7c中,BOG冷凝液悬浮于贮液器7上方,实现润滑油的进一步分离,避免了润滑油对下级系统的污染。
这里,该分油系统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液囊7c和压缩机1相连通的第一回油管8、设于第一回油管8上的控制阀9、设于第一回油管8上且位于控制阀9和压缩机1之间的第一阀组10。其中第一阀组10包括过滤器、视液镜、调节阀和止回阀,控制阀9为气动阀。在这里,设定一个回油时间,到达时间后,打开控制阀9,由高压侧和低压侧压差,将液囊7c中的润滑油压入压缩机吸气口,实现回油。随后利用饱和压力和温度的对应关系,通过采集第一回油管8上的温度数据,折算为压力,并与压缩机1的吸气压力做比较,若两者相同,则代表过热度丧失,此时关闭控制阀9,结束回油。这里的回油时间、回油温度以及吸气压力均会随着工况的不同而改变,故在此不提供具体数值。
在本实施例中,沉降组件7b包括多块相互平行的沉降板7b1,沉降板7b1沿着水平方向向下倾斜的设置,这里,沉降板7b1与水平方向成一角度a,且沉降板7b1的水平方向的两侧连接于壳体7a上,其中45°≤a≤60°。这里的角度a优选为45°。这里,沉降板7b1利用浅层沉淀理论,利用被压缩介质液体和润滑油的密度差,进行进一步液液分离。这里,由于选用了与BOG不相溶的润滑油,在饱和蒸汽压相近的情况下,理论上,不相容油品在气体中微量值更低,即油气分离系统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贮液器7还包括设于壳体7a上的进液口7d和出液口7e、设于进液口7d和沉降组件7b之间的分配组件7f,分配组件7f包括水平设置的分配板7f1、开设于分配板7f1上的若干小孔7f2。若干小孔7f2阵列排布于分配板7f1上,这里的分配板7f1的周侧部连接于壳体7a上。通过分配组件7f的设置,能够使得进入贮液器7的混合液均匀流向沉降组件7b,提高了沉降效果。这里的出液口7e设于贮液器7上部,错开富油层,确保供液的基本洁净。
在本实施例中,分油系统还包括与第一油分离器2相连通的液位传感器11、缠绕于液位传感器11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油分离器2和压缩机1相连通的换热管12。这里的换热管12为绕管式换热器,且其一端连通于第一油分离器2的上部,用于接收第一油分离器2中高温的BOG气体并缠绕液位传感器11的液囊,并与液囊内的润滑油换热,加热液囊,避免液位传感器11中的润滑油挥发出的气体冷凝而使液位传感器11反馈错误的液位。在换热管12和压缩机1之间还连通有过滤器、视液镜、调节阀和止回阀。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将BOG气体送入压缩机1,随后依次进入第一油分离器2、第一冷却器13、第二油分离器3、冷凝器6和贮液器7,随后完成分油后润滑油储存在液囊7c中,纯净的BOG液体自出液口7e取出,且定时打开控制阀9将液囊7c中储存的润滑油回收至压缩机1中。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用于分离出压缩机(1)输出的压缩气体中夹带的润滑油,所述分油系统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油分离器(2)和第二油分离器(3),所述第一油分离器(2)的进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油分离器(2)的排油口和所述压缩机(1)的回油口之间设有第一回油组件(4),所述第二油分离器(3)的排油口和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设有第二回油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3)相连通的冷凝器(6)、与所述冷凝器(6)相连通的贮液器(7),所述贮液器(7)包括壳体(7a)、设于所述壳体(7a)内的沉降组件(7b)、设于所述壳体(7a)底部的用于储存所述润滑油的液囊(7c),所述沉降组件(7b)包括多块相互平行的沉降板(7b1),所述沉降板(7b1)沿着水平方向向下倾斜的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板(7b1)与水平方向成一角度a,其中45°≤a≤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液器(7)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7a)上的进液口(7d)和出液口(7e)、设于所述进液口(7d)和所述沉降组件(7b)之间的分配组件(7f),所述分配组件(7f)包括水平设置的分配板(7f1)、开设于所述分配板(7f1)上的若干小孔(7f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小孔(7f2)阵列排布于所述分配板(7f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系统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液囊(7c)和所述压缩机(1)相连通的第一回油管(8)、设于所述第一回油管(8)上的控制阀(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回油管(8)上且位于所述控制阀(9)和所述压缩机(1)之间的第一阀组(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2)相连通的液位传感器(11)、缠绕于所述液位传感器(11)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2)和所述压缩机(1)相连通的换热管(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2)和所述第二油分离器(3)之间的第一冷却器(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组件(4)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油分离器(2)至所述压缩机(1)的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器(4a)、油泵(4b)、第二冷却器(4c)以及第二过滤器(4d)。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组件(5)包括第二回油管(5a)、设于所述第二回油管(5a)上的第二阀组(5b)。
CN201921001011.6U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 Active CN210152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1011.6U CN210152899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1011.6U CN210152899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2899U true CN210152899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64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1011.6U Active CN210152899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28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6731A (zh) * 2019-06-28 2019-09-06 张家港市江南利玛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
CN111981718A (zh) * 2019-05-21 2020-11-24 开利公司 制冷设备及制冷设备的用途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1718A (zh) * 2019-05-21 2020-11-24 开利公司 制冷设备及制冷设备的用途
CN110206731A (zh) * 2019-06-28 2019-09-06 张家港市江南利玛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6731A (zh) 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
CN210152899U (zh) 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分油系统
US4809515A (en) Open cycle cooled refrigerant recovery apparatus
CN105258373B (zh) 带有油液分离器的引射回油制冷系统
CN101563288B (zh) 燃料储存设备和用于加注和/或排空所述设备的储罐的方法
CN101023272A (zh) 用于压缩气体介质的方法和装置
CN1328132C (zh) 罐压调节系统
US20090126376A1 (en) Oil Separation in a Cooling Circuit
CN101865553A (zh) 并联涡旋压缩机满液式水源热泵系统
CN203605559U (zh) 制冷机组小型立式油分离器
CN205245594U (zh) 平衡式活塞并联制冷压缩机组
CN102374153A (zh)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
CN103911173A (zh) 混合热加工有机物料过程中的深度抽提提纯装置及工艺
CN114485051B (zh) 液氨双工况制冷系统和液态二氧化碳生产设备
CN212941534U (zh) 常压稳定轻烃立式储罐的呼吸尾气回收装置
CN201794744U (zh)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
CN212429192U (zh) 一种空压机热回收系统
CN208567224U (zh) 一种冷媒回收加注装置
CN108826771A (zh) 一种冷媒回收加注装置
CN110115852B (zh) 有机溶媒精馏回收装置
CN201852376U (zh) 氨液循环泵组
CN209246457U (zh) 一种带制冷的空压机
JP4756622B2 (ja) 満液式蒸発器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6338004A (zh) 一种自循环气液混输增压装置及方法
CN210220318U (zh)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冷冻油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634 east side of Huachang Road, Yangtze River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LIMAT)

Patentee after: Suzhou Limat Energy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634 east side of Huachang Road, Yangtze River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LIMAT)

Patentee before: JIANGNAN LMAR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ZHANGJIAGA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