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4153A -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 - Google Patents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4153A
CN102374153A CN2010102568919A CN201010256891A CN102374153A CN 102374153 A CN102374153 A CN 102374153A CN 2010102568919 A CN2010102568919 A CN 2010102568919A CN 201010256891 A CN201010256891 A CN 201010256891A CN 102374153 A CN102374153 A CN 102374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orking medium
liquid
unicom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68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4153B (zh
Inventor
洪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Lengxing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Lengxi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Lengxing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Lengxi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568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74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74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4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4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41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有一级螺杆压缩机二级活塞压缩机,中间容器内隔板隔成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并联通,一级排气管路与储油的腔体联通,一级供油管路与储油的腔体液下联通;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上联通有二级吸气管路;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或者与输出节流管路并联的输出管路通过换热管路穿入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下换热,输出管路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下部伸出。中间容器实现油分离、油冷却、中间工质冷却功能,用于-30℃~-60℃的人工制冷场合和热源低于零度的热泵供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占居空间少、接管少、冷量损失少。

Description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级压缩机、二级压缩机和辅助设备构成制冷系统的两级压缩机组,其再和冷凝器、蒸发器等组合成制冷或热泵系统。同时本发明还涉及双级压缩机组两级之间的附属设备,以一台多功能的中间容器实现一级压缩排气的油分离器、油冷却器、中间冷却器等功能。本发明特别适合应用于-30℃~-60℃的人工制冷场合和热源低于零度的热泵供热场合,如工业、工程、生物、制药、军事、科研、食品、化工等等领域,可采用氨、氟立昂等多种工质。
背景技术
上世纪六十年我国制冷行业代实现了活塞双级的机组化。它的低温工况范围受限,只能工作在蒸发温度-40℃以上的条件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出现了螺杆式双级机组。由于螺杆压缩机排出口含有大量润滑油,必须附带的辅属设备:油分离器、油冷却器、中间冷却器等,使得设备比较复杂、庞大,导致机组的造价比较高,占据空间比较大。影响了该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实际应用。为了提高效率,降低设备造价,本发明首先提出采用螺杆机组与活塞机组混搭而成的双级系统,虽然经济技术指标大大高于上述的螺杆式双级机组,但一级螺杆压缩机排出的工质大量含润滑油,无法去掉油分离器、油冷却器等设备,使得设备数量多、管路更复杂,占据空间更大。国内市场对低温制冷和高温热泵工程中的双级压缩制冷技术及设备的需求迅速增加。为了提升综合优势最好的螺杆——活塞混搭的系统技术,急需一种螺杆——活塞组成的,更高效,更经济适用的机组化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实现采用螺杆机与活塞机组成的双级压缩机组,同时解决两级压缩机之间的附属设备较分散、占地面积大、接管多、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两级压缩机之间的附属设备集中、占居空间少、接管少、冷量损失少、操作方便的螺杆机与活塞机组合成的双级压缩机组;同时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油分离、油冷却、中间工质冷却功能的中间容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级螺杆压缩机二级活塞压缩机双级压缩机组所采用的中间容器,含有一个容器,容器内设有隔板隔成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其特征在于:两腔体之间联通(有气体通道),一级螺杆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与储油的腔体联通,一级螺杆压缩机的供油管路与储油的腔体液位以下的位置联通;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位以上的位置联通有二级活塞压缩机的吸气管路;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也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最好是在液位以上的位置联通,减少喷射的噪声和防止液态工质在停机时误回流,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位以下的位置联通有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或者与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并联有另一条冷凝器输出管路,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也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最好是在液位以上的位置联通,另一条冷凝器输出管路的换热管路穿入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并设置于液位以下的位置,换热管路的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穿出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这样本发明的中间容器分别通过各自的管路与一级螺杆压缩机排气口联通、与一级螺杆压缩机供油管路联通、与二级活塞压缩机吸气口联通,就可以实现了组装在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的两级压缩机组中使用,再与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或/和冷凝器输出管路联通,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与蒸发器联通,就可以实现了在制冷系统中使用。
一种设有中间容器的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的两级压缩机组,有一级螺杆压缩机和二级活塞压缩机构成的双级压缩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一级螺杆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与二级活塞压缩机吸气管路之间联通有中间容器,中间容器内设有隔板隔成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两腔体之间联通(有气体通道),一级螺杆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与储油的腔体联通,一级螺杆压缩机的供油管路与储油的腔体液位以下的位置联通;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位以上的位置联通着二级活塞压缩机的吸气管路;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也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最好是在液位以上的位置联通,减少喷射的噪声和防止液态工质在停机时误回流,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位以下的位置联通有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或者与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并联有另一条冷凝器输出管路,冷凝器带有的输出节流管路也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最好是在液位以上的位置联通,另一条冷凝器输出管路的换热管路穿入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并设置于液位以下的位置,换热管路的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穿出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以上构成的设有中间容器的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的两级压缩机组,通过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与蒸发器输入管路联通,蒸发器输出管路与一级螺杆压缩机吸气管路联通,通过输出节流管路或/和冷凝器输出管路与冷凝器联通,就构成了使用本发明两级压缩机组的制冷系统。
一级螺杆压缩机排出的气油混合物通过排气管路排入储油的腔体,大部分气体工质和润滑油靠重力差自然分离,基本满足活塞压缩对吸入工质的要求;另外,分离后一级排气管路排出的气体工质,通过两腔体之间连通的开口或通道进入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二级活塞压缩机的排气管路要与机组外地冷凝器联通,冷凝器输出冷凝后的液态工质。一级压缩并经重力分离出油后的气体工质进入液态工质的腔体,在被吸入二级活塞压缩机吸气管路之前,由来自冷凝器输出节流降温的工质,对这部分气体进行热交换形成了冷却,并使气体工质中的微量油冷凝下来,使吸入二级活塞压缩机的气体工质中的含油量进一步降低,本发明完成了一级油分离器的分油功能。
上述冷凝器输出节流降温的工质,节流降到中间压力,形成工质制冷降温,并形成过冷液态工质储存在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过冷液态工质形成的“冷媒与储油的腔体仅是一板之隔,节流后的工质温度较低,靠隔板的热传导使油温降低,降温冷却的油通过供油管路供给一级螺杆压缩机。当供油管路与储油的腔体联通位置位于储油的腔体隔板侧向的底部时,或者储油的腔体隔板侧向的底部带有供油包,供油包与供油管路联通时,冷却下来的油会自动沉降集中流向供油管路,确保冷却的油从供油管路流出,保证完成油冷却器的功能。
从节流管路进入到容器的工质,节流到中间压力使工质实现先期制冷,并且还使液态工质形成过冷。特别是从液位以上位置联通的节流管路,节流到中压的降温工质直接对一级压缩排出气体冷却,节流换热后部分气体状态工质与一级螺杆压缩排出的气体工质混合换热,保证了进入活塞压缩机的工质具有交底温度,有效减少二次(第二级活塞压缩机)吸气的过热现象,保证了二级压缩高效运行。这样就高效地完成了双级压缩系统的中间冷却器功能。冷凝器的输出管路,可以是一条管路,而且是输出节流管路,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最好是在液位以上的位置联通,将所有的二级压缩冷凝的液态工质直接节流到中压形成过冷工质,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位以下位置流出,输送到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用于制冷;节流换热后形成的部分气体工质与一级螺杆压缩排出的气体工质混合,被吸入二级活塞压缩机内压缩,避免了二级压缩吸气的过热现象,保证了机组高效的工作,实现了中间冷却器的功能。冷凝器带有的输出管路,也可以分出两条管路,一条管路带有节流结构,形成输出节流管路,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最好是在液位以上的位置联通,将部分的二级压缩冷凝的液态工质节流到中压形成过冷工质。与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并联的另一条冷凝器的输出管路,将冷凝后的大部分液态工质通过换热管路与节流到中压的过冷工质换热,形成高压的过冷液态工质,并经换热管路的输出管路输送到蒸发器。节流换热后形成的部分气体工质与一级螺杆压缩排出的气体工质混合,形成冷凝降温的气体工质被吸入二级活塞压缩机内压缩,有效避免了二级压缩吸气的过热现象,保证了二级压缩高效的工作,因此又实现另一种中间冷却器的功能。大部分液态工质在换热管路内,在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位以下的位置被冷却形成过冷液态工质,并通过换热管的输出管路输送到制冷系统(或热泵系统)的蒸发器。容器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容器,最典型的是卧式容器或立式容器,也称卧式罐、立式罐。
如本发明中间容器为卧式罐,罐内设有将罐体内腔分隔成一段为储油的腔体另一段为液态工质的腔体而设置的隔板,隔板上部带有缺口为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之间的联通部位;一级排气管路与储油的腔体上部联通,供油管路与储油的腔体液位以下罐体下部的位置联通,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上部一个位置联通有二级吸气管路;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上部另一个位置还联通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的液位以下的位置联通有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或者与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并联有另一条冷凝器输出管路,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上部另一个位置还联通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另一条冷凝器输出管路的换热管路穿入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并设置于液位以下的位置,换热管路的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穿出储液态工质的腔体。
如本发明中间容器为立式罐,罐内设有将罐体内腔分隔成下段为储油的腔体、上段为液态工质的腔体而设制的隔板,隔板带有穿过隔板的管作为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之间联通的通道;一级排气管路与储油的腔体上部联通,供油管路与储油的腔体液位以下的部位联通,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的上部联通有二级吸气管路;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的上部另一个位置还联通冷凝器输出节流管路,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的液位以下的位置联通有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或者与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并联有另一条冷凝器输出管路,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上部另一个位置还联通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另一条冷凝器输出管路的换热管路穿入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并设置于液位以下的位置,换热管路的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穿出储液态工质的腔体。
为了使一级排气管路喷入储油的腔体的气流不对储油液面产生飞浅,一级排气管路入口最好朝向容器内壁,也可以是在储油的腔体中一级排气管路入口处设有缓冲挡板,或这是设有孔板,利用内壁或挡板或孔板进行缓冲,更有利气油分离。
本发明在一级螺杆压缩机和二级活塞压缩机构成容积式双级压缩机组,通过管路分别与冷凝器和蒸发器联通,就构成了本发明的双级压缩机制冷系统。本发明仅使用一台中间容器,替代中间冷却器、一级油分离器、一级油冷却器三种设备,大大简化了设备,降低了设备的造价和占据的空间,并使设备运行更加可靠,效率更高。油的分离冷却在一个容器内进行,相互促进了油气更好的分离和油更好的冷却。一级排出工质的冷却降温与二级排出并冷却的工质节流后相交汇,不但保证了冷却效果,还有效减少了冷量向系统外流失,加上油的冷却也在一个容器内进行,更减少了因联接管路和过多容器壁向外损失冷量。本发明由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输出的节流管路直接与中间容器的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节流降压后实现了工质过冷;在节流工质向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上部的中间气体喷射中完成了热交换,实现了对中间气体(一级排气分离的工质气体)的降温。因此很充分地完成了中冷器的功能。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采用螺杆压缩机做低压级主机,发挥了该机种适合大压比工况,体积小等优势;采用活塞压缩机做高压级主机,发挥了该机种容积效率高、噪声低、配套辅机简单等优势;大幅度提高性价比优势的同时,为机组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采用本发明专门设计的多功能的中间容器,该辅机设备,集一级油分离器,一级油冷却器、两级之间的中间冷却器功能于一身,使机组设计十分紧凑。本发明实现机组化具有效率高、运行合理、可靠、维护成本低、占地小、重量轻、噪音小等优点;并具有突显的性价比:特别是在低于-40℃蒸发工况及北方供热用热泵工况,性价比优于各种已有双级机组和配搭组合的双级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制冷系统所用一级螺杆压缩机和二级螺杆压缩机构成的双级压缩机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常规制冷系统要形成一级螺杆压缩机和二级活塞压缩机构成的双级压缩机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级螺杆压缩机和二级活塞压缩机混合构成的双级压缩机组所采用卧式中间容器。
图4为本发明一级螺杆压缩机和二级活塞压缩机混合构成的双级压缩机组所采用立式中间容器。
图5为本发明采用卧式中间容器的一级螺杆压缩机和二级活塞压缩机混合构成的双级压缩机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本发明采用卧式中间容器的一级螺杆压缩机和二级活塞压缩机混合构成的双级压缩机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采用立式中间容器的一级螺杆压缩机和二级活塞压缩机混合构成的双级压缩机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另一种本发明采用立式中间容器的一级螺杆压缩机和二级活塞压缩机混合构成的双级压缩机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设有卧式中间容器的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卧式中间容器(见图3、5),是由一级螺杆压缩机51和二级活塞压缩机55及卧式中间容器10构成的双级压缩机组。一级螺杆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与二级活塞压缩机吸气管路之间联通有卧式中间容器。卧式中间容器10为一个卧式的罐,罐内设有将罐体内腔分隔成一段(左段)为储油的腔体32、另一段(右段)为储液态工质的腔体34而设置的隔板33。隔板上部带有缺口,联通着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也可以视为两个腔体之间的中间气体的通道。一级排气管路31、53与储油的腔体上部联通,在一级排气管路入口右侧还可以设有缓冲挡板,缓冲挡板下端有通油孔,缓冲挡板上端有通气孔。靠重力分离的油下沉并从下端通油孔进入储油的腔体靠近隔板部位,实现了油分离器的功能。油在下沉和靠近隔板部位流动过程,向隔板及腔体壁散热,实现油冷却器的功能。供油管路30与储油的腔体靠近隔板的液位下部的位置联通。储油的腔体靠近隔板的液位下部的位置有向下的液包体40、59,液包体的侧面联通着供油管路30,实现了供油管路与储油的腔体靠近隔板的液位下部的位置联通。供油管路与一级螺杆压缩机的过滤供油系统52联通。储液态工质的腔体34的上部联通有二级吸气管路36,二级吸气管路35、54的吸口位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的上部。二级吸气管路也可以沿着罐上部延伸到左边,从罐的左边延伸出去,便于与排布在卧式中间容器左边的二级活塞压缩机联通,又能保证管路内的冷量并不散发到系统外。储液态工质的腔体34的上部另一个位置还联通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36。输出节流管路带有节流阀37。节流降压到中间压力后,实现了工质过冷,形成的过冷液态工质储存在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内下部。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下部底面带有液包体39、58,液包体侧面联通有过冷液态工质输出管路38,冷液态工质输出管路带有阀门57。在节流工质向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上部的中间气体喷射中完成了热交换,实现了对中间气体(一级排气分离油后的气体工质)的降温,因此很充分地完成了中间冷却器的两项功能。以±35℃为对比工况:与已有一台单级KA20C螺杆加经济器主机相比,每年本发明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两级压缩机组少耗电量达18万度左右(轴功率:150KW;年运行时间:4000h)。蒸发温度越低冷凝温度越高本发明双级机组的节电率越高。
实施例2,一种用于制冷系统并设有立式中间容器的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立式中间容器(见图4、7),是由一级螺杆压缩机71和二级活塞压缩机73及立式中间容器72构成的双级压缩机组。一级螺杆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与二级活塞压缩机吸气管路之间联通有立式中间容器(图4)。立式中间容器为立式罐,罐内设有将罐体内腔分隔成一段(下段)为储油的腔体、另一段(上段)为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而设置的隔板47,隔板中部带有贯通的管44,作为通道联通着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一级排气管路42与储油的腔体上部部联通,也就是油的液位以上的部位联通。一级排气管路排出的气油混合流体进入储油的腔体,就靠油的重力使油下沉,工质气体向上流动,完成大部分油量的分离。工质气体中微量的油,随气流向上流动,并沿导流的管道导到液态工质上方的过程,通过腔体壁特别是隔板和管的冷却,使工质冷却也使微量油冷却下来,使气流中少部分油冷却进一步分离下来。这样就起到了油分离器和油冷却器的作用。供油管路41与储油的腔体油液位以下部的位置联通,供油管路与一级螺杆压缩机的供油系统74联通。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的上部顶端还联通有二级吸气管路43,二级吸气管路43的吸口位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的上部,从罐的顶端中部延伸出去。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上部另一个位置,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上部侧面还联通着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45。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流入的工质,节流降压后实现了工质过冷。在节流的工质向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上部喷射过程,与从储油的腔体通过管流入的气体工质(中间气体)形成交叉混合,喷射中完成了热交换,实现了对一级排气并分离油后的气体工质进行降温的过程;大部分节流形成过冷的液态工质储存在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下部,通过联通在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下部过冷液态工质输出管路46供给蒸发器进行制冷系统的制冷;因此充分地完成了中间冷却器的两项功能。
实施例3、一种用于制冷系统并设有卧式中间容器的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两级压缩机组及带有换热管路的卧式中间容器(见图6并参见图3),由一级螺杆压缩机61和二级活塞压缩机65及卧式中间容器10构成的双级压缩机组。一级螺杆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与二级活塞压缩机吸气管路之间联通有卧式中间容器。卧式中间容器为卧式罐,罐内有将罐体内腔分隔成一段(左段)为储油的腔体、另一段(右段)为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而设置的隔板(33),隔板上部带有的缺口联通着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缺口也可以视为两个腔体之间的气体的通道。一级排气管路63与罐体左边储油的腔体上部联通,在一级排气管路入口右侧还设有缓冲挡板,缓冲挡板下端有通油孔,缓冲挡板上端有通气孔。靠重力分离的油下沉并从下端通油孔进入储油的腔体靠近隔板部位,实现了油分离器的功能。油在下沉和靠近隔板部位流动过程,向隔板及腔体壁散热,实现油冷却器的功能。供油管路与储油的腔体靠近隔板的液位下部的位置联通。储油的腔体靠近隔板的液位下部的位置有向下的液包体,液包体68的侧面联通着供油管路,实现了供油管路与储油的腔体靠近隔板的液位下部的位置联通。供油管路与一级螺杆压缩机的供油系统62联通。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的上部联通有二级吸气管路64,二级吸气管路的吸口位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的上部,二级吸气管路与排布在中间容器右边的二级活塞压缩机65联通。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的上部另一个位置还联通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66。节流降压后实现了工质过冷;在节流工质向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上部的中间气体喷射中完成了热交换,实现了对中间气体(一级排气分离油后的气体工质)的降温。还有一条与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66并联的冷凝器输出管路,也穿过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与换热管路67联通,换热管路位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位以下的位置。换热管路的输出管路又穿过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伸出罐外,用于与蒸发器联通或者通过储液罐与蒸发器联通。从冷凝器输出的大部分液态工质通过换热管路被冷却成过冷液态工质,为高效大温差的制冷提供了先决条件。这样在配合油分离和油冷却的同时,很充分地完成了中间冷却器的功能。以±35℃为对比工况:与已有一台单级KA20C螺杆加经济器主机相比,每年本发明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两级压缩机组少耗电量达18万度左右(轴功率:150KW;年运行时间:4000h)。蒸发温度越低冷凝温度越高本发明双级机组的节电率越高。
实施例4,一种用于制冷系统或热泵系统并设有立式中间容器的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两级压缩机组及带有换热盘管的立式中间容器(见图8并参见图4),是主要由一级螺杆压缩机81和二级活塞压缩机83及带有换热盘管84的立式中间容器82构成的双级压缩机组。一级螺杆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与二级活塞压缩机吸气管路之间联通有立式中间容器。立式中间容器为立式罐,立式罐内中部设有隔板,将罐体内腔分隔成下段为储油的腔体、上段为储液态工质的腔体。隔板中部带有贯通的管,形成通道联通着储油的腔体、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一级排气管路与储油的腔体上部部联通,也就是油的液位以上的部位联通。一级排气管路排出的气、油混合流体进入储油的腔体,靠油的重力使油下沉分离,工质气体向上流动,完成大部分油量的分离。工质气体中微量的油,随气流向上流动,并沿导流通道导到液态工质上方的过程,受腔体壁特别是隔板和管的冷却,使一级排气管路排出的工质气体(中间气体)冷却也使微量油冷却下来,使气流中少部分油冷却进一步分离下来。这样就起到了油分离器和油冷却器的作用。一级螺杆压缩机的供油系统及供油管路85与储油的腔体油液位以下部的位置联通,冷却的油自然向下沉,推动冷却下来的油向供油管路流动。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的上部联通有二级吸气管路,二级吸气管路的吸口位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的上部顶端,从罐的顶端中部延伸出去。储液态工质的腔体的上部左侧还联通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流入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内的工质,节流降压实现了工质过冷。在节流的工质向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上部喷射过程,与从储油的腔体通过管道流入的工质气体(中间气体)形成交叉对流混合,喷射中完成了热交换,实现了对一级排气并分离油后的工质气体降温。节流降压降温的过冷液态工质储存在隔板以上的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内。还有一条与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并联的冷凝器输出管路,也从罐体左侧穿入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并与换热管路84联通,换热管路为盘管,位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位以下的位置,换热管路(盘管)的输出管路又穿过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右侧伸出罐外,用于与蒸发器联通或者通过储液罐与蒸发器联通。从冷凝器输出的大部分液态工质通过盘管形式的换热管路被冷却成过冷液态工质,为高效大温差的制冷或向零下热源吸热,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这样带有换热盘管的立式中间容器在配合油分离和冷却的同时,充分地完成了中间冷却器的功能。

Claims (10)

1.一种制冷双级压缩机组所采用的中间容器,含有一个容器,容器内设有隔板隔成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其特征在于:两腔体之间联通,一级螺杆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与储油的腔体联通,一级螺杆压缩机的供油管路与储油的腔体液位以下的位置联通;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位以上的位置联通有二级活塞压缩机的吸气管路;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也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位以下的位置联通有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或者与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并联有另一条冷凝器输出管路,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也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另一条冷凝器输出管路的换热管路穿入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并设置于液位以下的位置,换热管路的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穿出储液态工质的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容器,其特征在于:输出节流管路在液位以上的位置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间容器,其特征在于:一级排气管路储油的腔体联通的入口最好朝向容器内壁,或者是在储油的腔体中一级排气管路入口处设有缓冲挡板或设有孔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间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为卧式罐,罐内设有将罐体内腔左右分隔成一段为储油的腔体另一段为液态工质的腔体而设置的隔板,隔板上部带有缺口为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之间的联通部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间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为立式罐,罐内设有将罐体内腔分隔成下段为储油的腔体、上段为液态工质的腔体而设制的隔板,隔板带有穿过隔板的管作为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之间联通的通道。
6.一种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的双级压缩机组,有一级螺杆压缩机和二级活塞压缩机构成的双级压缩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一级螺杆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与二级活塞压缩机吸气管路之间联通有中间容器,中间容器内设有隔板隔成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两腔体之间联通,一级螺杆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与储油的腔体联通,一级螺杆压缩机的供油管路与储油的腔体液位以下的位置联通;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位以上的位置联通着二级活塞压缩机的吸气管路;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也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储液态工质的腔体液位以下的位置联通有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或者与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并联有另一条冷凝器输出管路,冷凝器的输出节流管路也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另一条冷凝器输出管路的换热管路穿入储液态工质的腔体并设置于液位以下的位置,换热管路的液态制冷工质输出管路穿出储液态工质的腔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级压缩机组,其特征在于:输出节流管路在液位以上的位置与储液态工质的腔体联通。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双级压缩机组,其特征在于:一级排气管路储油的腔体联通的入口最好朝向容器内壁,或者是在储油的腔体中一级排气管路入口处设有缓冲挡板或设有孔板。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双级压缩机组,其特征在于:容器为卧式罐,罐内设有将罐体内腔左右分隔成一段为储油的腔体另一段为液态工质的腔体而设置的隔板,隔板上部带有缺口为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之间的联通部位。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双级压缩机组,其特征在于:容器为立式罐,罐内设有将罐体内腔分隔成下段为储油的腔体、上段为液态工质的腔体而设制的隔板,隔板带有穿过隔板的管作为储油的腔体和储液态工质的腔体之间联通的通道。
CN201010256891.9A 2010-08-19 2010-08-19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4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6891.9A CN102374153B (zh) 2010-08-19 2010-08-19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6891.9A CN102374153B (zh) 2010-08-19 2010-08-19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4153A true CN102374153A (zh) 2012-03-14
CN102374153B CN102374153B (zh) 2014-04-02

Family

ID=45793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689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4153B (zh) 2010-08-19 2010-08-19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415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5807A (zh) * 2013-01-15 2013-05-0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双级压缩式热泵热水机用的耦合中间冷却器
CN106352608A (zh) * 2015-07-13 2017-01-25 开利公司 经济器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108302849A (zh) * 2018-02-13 2018-07-20 大连冷星企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合一的氨制冷高压侧辅机
CN109296540A (zh) * 2018-09-25 2019-02-0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液位调节装置、压缩机壳体及压缩机
CN113710978A (zh) * 2019-04-01 2021-11-26 林德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液化气体的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8817A (ja) * 1994-01-17 1995-08-11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8189730A (ja) * 1995-01-12 1996-07-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H08338645A (ja) * 1995-06-13 1996-1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調機の室外機
CN1425890A (zh) * 1994-03-15 2003-06-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其贮液器以及贮液器的制造方法
CN201439746U (zh) * 2009-04-10 2010-04-21 深圳市螺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压缩机
CN201794744U (zh) * 2010-08-19 2011-04-13 大连冷星企业有限公司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8817A (ja) * 1994-01-17 1995-08-11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CN1425890A (zh) * 1994-03-15 2003-06-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其贮液器以及贮液器的制造方法
JPH08189730A (ja) * 1995-01-12 1996-07-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H08338645A (ja) * 1995-06-13 1996-1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調機の室外機
CN201439746U (zh) * 2009-04-10 2010-04-21 深圳市螺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压缩机
CN201794744U (zh) * 2010-08-19 2011-04-13 大连冷星企业有限公司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5807A (zh) * 2013-01-15 2013-05-0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双级压缩式热泵热水机用的耦合中间冷却器
CN103075807B (zh) * 2013-01-15 2015-04-2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双级压缩式热泵热水机用的耦合中间冷却器
CN106352608A (zh) * 2015-07-13 2017-01-25 开利公司 经济器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108302849A (zh) * 2018-02-13 2018-07-20 大连冷星企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合一的氨制冷高压侧辅机
CN108302849B (zh) * 2018-02-13 2023-06-02 洪星 多功能合一的氨制冷高压侧辅机
CN109296540A (zh) * 2018-09-25 2019-02-0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液位调节装置、压缩机壳体及压缩机
CN113710978A (zh) * 2019-04-01 2021-11-26 林德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液化气体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4153B (zh)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7501C (zh) 双机双级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
CN202757337U (zh) 经济器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
CN102374153B (zh)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
CN105258373B (zh) 带有油液分离器的引射回油制冷系统
CN202177255U (zh) 一种基于喷射器的涡流管制冷系统
CN201858811U (zh) 螺杆式液体冷却机组
JP2014517248A (ja) 冷却装置用凝縮・蒸発装置とその方法
CN101482321B (zh) 超低温热泵热水器
CN201794744U (zh) 螺杆式与活塞式混合双级压缩机组及中间容器
CN201764743U (zh) 虹吸喷射满液式冷水机组
CN201028858Y (zh) 双机双级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
CN207797440U (zh) 一种带油冷却装置的压缩冷凝机组
CN203501522U (zh) 半封闭螺杆式冷水机组
CN101701757B (zh) 壳管蒸发器
CN208751090U (zh) 采用热虹吸回油的制冷系统
CN201368630Y (zh) 并联压缩制冷机组中的虹吸式气液分离及回油装置
CN203798043U (zh) 多种混合工质自复叠高效分离设备
CN102141317A (zh) 一种精馏型自复叠气体液化系统
CN210035935U (zh) 一种具有系统增焓多功能油分装置及其热泵系统
CN202470524U (zh) 一体化冷源机组
CN206399023U (zh) 一种带气液分离器的水冷机组
CN2826301Y (zh)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
CN212692164U (zh) 一种增加过冷器的闪发式制冷系统
CN113340019B (zh) 基于分子筛的制冷机
CN105299942B (zh) 一种满液式螺杆机速冻冷库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