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0139U - 运输架 - Google Patents

运输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0139U
CN210140139U CN201920457957.7U CN201920457957U CN210140139U CN 210140139 U CN210140139 U CN 210140139U CN 201920457957 U CN201920457957 U CN 201920457957U CN 210140139 U CN210140139 U CN 210140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racket
chassis
base frame
pivot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579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军
万里新
刘先一
刘东海
纪宇博
刘文浩
代海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579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40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0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0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卷状货物的运输架,其包括底架和至少一对支撑机构。一对支撑机构相对设置,并且能够在收纳在底架中的收纳状态和支撑卷状货物的支撑状态之间转换,支撑机构包括托架和支撑板。托架绕第一枢转轴可枢转地设置在底架上。支撑板绕第二枢转轴可枢转地设置在底架上,支撑板位于托架的下方并用于支撑托架,以使得支撑机构保持在支撑状态,并且在收纳状态中的支撑机构不超出底架的上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运输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可移动回收、返空率高等优点,能够适用多式联运需求。

Description

运输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架。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面对日益增长,快捷的物流运输需求,目前独立运输且多次装卸中转的卷状货物的运输方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快捷高效的多式联运需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运输架,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输卷状货物的运输架,其包括:
底架;
至少一对支撑机构,所述一对支撑机构相对设置,并且能够在收纳在所述底架中的收纳状态和支撑所述卷状货物的支撑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托架,所述托架绕第一枢转轴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以及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绕第二枢转轴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托架的下方并用于支撑所述托架,以使得所述支撑机构保持在所述支撑状态,并且在所述收纳状态中的所述支撑机构不超出所述底架的上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运输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可移动回收、返空率高等优点,能够适用多式联运需求。
可选地,所述第二枢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转轴;或者
所述第二枢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轴。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枢转轴安装至所述底架的第一安装座,所述托架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枢转轴上。
可选地,相对的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底架之间形成有倒梯形空间。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将所述第二枢转轴安装至所述底架的第二安装座,所述支撑板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枢转轴上。
可选地,所述底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枢转轴垂直的第一梁,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梁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梁上。
可选地,所述底架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梁上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并限位所述托架,并且/或者
所述底架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梁上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并限位所述支撑板。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延伸穿过所述托架和所述支撑板,以将所述支撑机构保持在所述支撑状态。
可选地,所述托架的底部具有第一凹槽,当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支撑板部分地限位的所述第一凹槽中。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运输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机构处于收纳状态;
图2位图1中的运输架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
图3为图1中的运输架装载立式卷状货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机构处于收纳状态;
图4为图3中的运输架和立式卷状货物装载到集装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运输架装载卧式卷状货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
图6为图5中的运输架和卧式卷状货物装载到集装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卷状货物纵向设置在集装箱中;
图7为图5中的运输架和卧式卷状货物装载到集装箱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卷状货物横向设置在集装箱中;以及
图8为图1中的运输架返空打包装载到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机构处于收纳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钢卷 20:集装箱
100:运输架 110:底架
111:第一梁 112:第一支撑件
113:第二支撑件 114:吊绳环
115:叉槽 116:凸出部
117:第二凹槽 120:支撑机构
121:托架 122:支撑板
123:第一枢转轴 124:第一安装座
125:第二枢转轴 126:第二安装座
127:固定轴 128:第一凹槽
129: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卷状货物(例如钢卷)的运输架100。如图1和图2所示,运输架100包括底架110和至少一对支撑机构120。底架110可以大致构造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或者正方形的框架结构。该一对支撑机构120相对设置,并且能够在收纳在底架110中的收纳状态(参见图1)和支撑卷状货物的支撑状态(参见图2)之间转换。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运输架100包括两对支撑机构120,即四个支撑机构120。每一对支撑机构120相对设置。并且四个支撑机构120相对于底架11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和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
支撑机构120包括托架121和支撑板122。托架121绕第一枢转轴123可枢转地设置在底架110上。支撑板122绕第二枢转轴125可枢转地设置在底架110上。支撑板122位于托架121的下方并用于支撑支托架121,以使得支撑机构120保持在支撑状态,并且在收纳状态中的支撑机构120不超出底架110的上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运输架100,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可移动回收、返空率高等优点,能够适用多式联运需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托架121可以构造为上表面为平面的板状结构。第一枢转轴123可以延伸穿过托架121的一端,使得托架121能够绕第一枢转轴123转动。支撑板122可以构造为板状结构。第二枢转轴125可以延伸穿过支撑板122的一端,使得支撑板122能够绕第二枢转轴125转动。优选地,托架121的底部具有第一凹槽128。第一凹槽128可以构造为U型凹槽或者圆弧形凹槽或者其他任何合适形状的凹槽。当支撑机构120处于支撑状态时,支撑板122部分地限位的第一凹槽128中,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板122的远离第二枢转轴125的一端限位在第一凹槽128中。
如图1所示,当支撑机构120处于收纳状态时,托架121和支撑板122大致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托架121位于支撑板122的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收纳状态中的支撑机构120的托架121与底架110的上表面平齐,使得处于收纳状态中的支撑机构120也可以用于支撑立式卷状货物。如图2所示,当支撑机构120处于支撑状态时,托架121绕第一枢转轴123枢转至与水平方向倾斜的位置处。支撑板122绕第二枢转轴125枢转大约90°,并大致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板122的远离第二枢转轴125的一端限位在第一凹槽128中,以支撑托架121。
优选地,第二枢转轴125可垂直于第一枢转轴123。具体地,第一枢转轴123和第二枢转轴125可以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且间隔预定距离地设置。进一步地,第二枢转轴125的中心轴线可以延伸穿过第一枢转轴123的长度方向的中心。支撑机构120还可以包括固定轴127。而支撑板122和托架12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供固定轴127延伸穿过的孔。固定轴127可延伸穿过托架121和支撑板122,以将托架121和支撑板122固定在一起从而将支撑机构120保持在支撑状态,避免托架121与支撑板122分离。而当支撑机构120处于收纳状态时,固定轴127可以固定(例如通过旋拧、卡接或螺接)在支撑板122上,并且固定轴127可以低于托架121的外(上)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二枢转轴125和第一枢转轴123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第二枢转轴125可以与第一枢转轴133间隔设置并且成一定的夹角。此外,第二枢转轴125还可以平行于第一枢转轴123。支撑机构120还可以包括将第一枢转轴123安装至底架110的第一安装座124,托架121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一枢转轴123上。具体地,第一安装座124可以设置在底架110的顶部,并且可以构造为沿与第一枢转轴123垂直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机构12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座124,托架121可以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座124之间。第一枢转轴123延伸穿过两个第一安装座124和托架121,以将托架121可枢转地安装至底架110上。
优选地,相对的第一安装座124和底架110之间形成有倒梯形空间。具体地,第一安装座124可以具有倾斜面129。倾斜面129能够用于抵靠卷状货物,以避免卷状货物与底架110的顶表面干涉,从而能够保持卷状货物固定的稳定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安装座124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第一安装座124可以具有止口或者其他任何合适结构的台阶或者下凹结构。
支撑机构120还可以包括将第二枢转轴125安装至底架110的第二安装座126,支撑板122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二枢转轴125上。具体地,第二安装座126可以设置在底架110的顶部,并且可以构造为沿与第二枢转轴125平行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机构12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座126,支撑板122可以位于两个第二安装座126之间。第二枢转轴125延伸穿过两个第二安装座126和支撑板122,以将支撑板122可枢转地安装至底架110上。
底架110可以包括与第一枢转轴123垂直的第一梁111,也就是说,第一梁111平行与第二枢转轴125。第一安装座124可以设置在第一梁111上,第二安装座126可以设置在第一梁111上。具体地,第一安装座124和第二安装座126可以设置在第一梁111的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梁111上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座124和两个第二安装座126。两个第一安装座124可以沿第一梁1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安装座126可以沿第一梁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底架110还可以具有设置在第一梁111上的第一支撑件112,第一支撑件112用于支撑并限位托架121。具体地,第一支撑件112可以设置在第一梁111的顶部,并且构造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板状结构。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112可以平行于第一梁11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梁11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件112。两个第一支撑件112可以沿第一梁1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底架110还可以具有设置在第一梁111上的第二支撑件113,第二支撑件113用于支撑并限位支撑板122。具体地,第二支撑件113可以设置在第一梁11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梁111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梁111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支撑件113。第二支撑件113的顶表面可以为平面。进一步地,第二支撑件113可以构造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状结构。
底架110还可以具有吊绳环114。吊绳环114可以位于底架110的四个角部位置处。当将卧式卷状货物静置放置在支撑机构120的托架121上后,可以通过绑扎带跨过卷状货物并捆绑至吊绳环114,以进一步固定卷状货物。此外,还可以通过吊具,将吊具的吊钩钩入吊绳环114,以用于对运输架100的起吊和移动操作。
底架110还可以具有叉槽115。叉槽115可以位于底架的一侧或者相对的两侧。叉槽115可以构造为从底架110的端部外表面向内凹陷的凹槽结构。可以通过使用叉车,将叉车的叉齿插入到叉槽115中,以用于对运输架100的叉举和移动操作。
底架110还可以具有位于顶部的凸出部116和位于底部的第二凹槽117。凸出部116的位置和结构可以分别与第二凹槽117的位置和形结构相对应,使得当对运输架100进行空载堆叠时,位于下方的运输架100的凸出部116可以插入到位于上方的运输架100的第二凹槽117中,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两个运输架100之间沿水平方向相对移动。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架110可以具有四个凸出部116和四个第二凹槽117。四个凸出部116和四个第二凹槽117可以分别位于底架110的四侧。凸出部116可以对卷状货物起到限位的作用。
如图3所示,运输架100可以用于装载立式卷状货物,例如立式钢卷10。底架110的凸出部116位于立式钢卷10的四周外侧,以对立式钢卷10的径向方向起到限位作用。具体地,当支撑机构120处于收纳状态时,支撑机构120的托架121的外表面与底架110的上表面平齐,使得支撑机构120的托架121和底架110能够一起支撑钢卷10。
如图4所示,运输架100装载有立式钢卷10后,可以通过叉车的叉齿插入运输架100的叉槽115中,以将运输架100叉举至集装箱20的内部,集装箱20(例如标准集装箱)可以并排装载例如3个运输架,以能够装载3件钢卷。
如图5所示,运输架100可以用于装载卧式卷状货物,例如卧式钢卷10。具体地,当支撑机构120处于支撑状态时,可以将卧式钢卷10静置在支撑机构120的托架121上。托架121可以对钢卷10的周向起到限位作用。底架110的凸出部116可以位于钢卷10的两端,以对钢卷10的轴向方向起到限位作用。
如图6和图7所示,运输架100装载有卧式钢卷10后,可以通过叉车的叉齿插入运输架100的叉槽115中,以将运输架100叉举至集装箱20的内部,集装箱20(例如标准集装箱)可以并排装载例如3个运输架,以能够装载3件钢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运输架100沿水平方向旋转90°,可以将钢卷10横向装载或者纵向装载进集装箱20中。
如图8所示,当多个运输架100进行返空打包运输时,可以将支撑机构120调整到收纳状态,这样可以减少单个运输架100占用的空间。然后可以通过吊具或者叉车将多个运输架100移动到集装箱中,并上下堆叠在一起。这样集装箱20可以装载更多的运输架100,使得运输架100的返空率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运输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可移动回收、返空率高等优点,能够适用多式联运需求。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运输卷状货物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以及
至少一对支撑机构,所述一对支撑机构相对设置,并且能够在收纳在所述底架中的收纳状态和支撑所述卷状货物的支撑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托架,所述托架绕第一枢转轴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以及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绕第二枢转轴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托架的下方并用于支撑所述托架,以使得所述支撑机构保持在所述支撑状态,并且在所述收纳状态中的所述支撑机构不超出所述底架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枢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转轴,或者
所述第二枢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枢转轴安装至所述底架的第一安装座,所述托架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枢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相对的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底架之间形成有倒梯形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将所述第二枢转轴安装至所述底架的第二安装座,所述支撑板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枢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枢转轴垂直的第一梁,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架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梁上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并限位所述托架,并且/或者
所述底架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梁上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并限位所述支撑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延伸穿过所述托架和所述支撑板,以将所述支撑机构保持在所述支撑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底部具有第一凹槽,当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支撑板部分地限位的所述第一凹槽中。
CN201920457957.7U 2019-04-04 2019-04-04 运输架 Active CN210140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7957.7U CN210140139U (zh) 2019-04-04 2019-04-04 运输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7957.7U CN210140139U (zh) 2019-04-04 2019-04-04 运输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0139U true CN210140139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1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57957.7U Active CN210140139U (zh) 2019-04-04 2019-04-04 运输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01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3892A (zh) * 2019-04-04 2019-07-26 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运输架
WO2021237938A1 (zh) * 2020-05-23 2021-12-02 广东富华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底架及集装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3892A (zh) * 2019-04-04 2019-07-26 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运输架
WO2021237938A1 (zh) * 2020-05-23 2021-12-02 广东富华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底架及集装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71713B2 (en) Container for shipping vehicles, including extension plate
JP5553453B2 (ja) 荷の輸送
CN103459270B (zh) 集装箱
RU2363637C2 (ru) Платформенный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крупных колоннообразных грузов
CA2734823C (en) Load securing system
CN210140139U (zh) 运输架
EP1415927B1 (en) Pallet for coil-like transferred object, structural body for loading coil-like transferred object on pallet, structural body for storing coil-like transferred object loading pallet in container,and transferring method
US4545710A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less-than-truck load shipments
KR101165568B1 (ko) 접철식 컨테이너 파레트
US20030209172A1 (en) Shipping pallet with retractable rails
TWI237000B (en) Pallet for coiled carrying article, loading structure for loading coiled carrying article on pallet, stacking structure for stacking carrying article loading pallets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ontaining structure for containing stacked coiled...
GB2471969A (en) Nest and stack container and Load Securing System
KR101659978B1 (ko) 코일형 중량물을 수납할 수 있는 화물 운송용 컨테이너
JP5401983B2 (ja) 組み立て式コンテナ
WO2013189499A1 (en) A transportation box for a standard intermodal freight container, systems therewith and use thereof
CN220997234U (zh) 一种折叠料架
US3580411A (en) Container having moveable wall
CN211309627U (zh) 一种用于卷状货物运输的集装箱
KR20110011633U (ko) 팔레트 이송장치
KR102526152B1 (ko) 적층구조를 가진 팔레트
CN212173265U (zh) 一种用于运输卷材的集装箱
SU1143661A1 (ru) Тара дл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и хранени штучных грузов
CN110053892A (zh) 运输架
WO2002002421A1 (en) Pallet with a barrier wall for inside a vehicle
JPH0142546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