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5319U - 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5319U
CN210135319U CN201821900024.2U CN201821900024U CN210135319U CN 210135319 U CN210135319 U CN 210135319U CN 201821900024 U CN201821900024 U CN 201821900024U CN 210135319 U CN210135319 U CN 210135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snap
hose
hook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000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树
张远弟
张国防
陈辉
王铁峰
李伟昂
杨振涛
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000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5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5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5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属于油田修井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结构上的多个钩状爪将整个支架结构固定在罐口上,并将水龙带连接结构焊接在支架结构上,实现了将水龙带连接结构固定在罐口上,当将水龙带连接到水龙带连接结构的由壬头上后,通过水龙带输送液体的过程中,水龙带不会松动,水龙带的由壬头也不会与罐体磕碰产生火花,消除了安全隐患,且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使得第一框架结构和第二框架结构的安装和拆卸方便简易,使整个实用新型可重复利用,且,至少两个内扣式固定件避免了因外力作用而造成螺纹结构发生松动,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紧固。

Description

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修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修井过程中,没有进站处理流程的油水井以及躺井施工时,都需要将井内的液体通过水龙带输送到油罐车内,有的油水井内气量较大,且水龙带质地较软,在这种情况下,将油水井内的液体输送到油罐车时,水龙带容易出现甩动现象,导致液体洒漏,造成环境污染,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将输送液体的水龙带固定在油罐车的罐口。
目前,常用的将输送液体的水龙带固定在油罐车的罐口的方案为:使用棕绳在水龙带的端口打好绳结,例如双环结,将该打好的绳结拉紧后,将连接该绳结的棕绳分别拴在油罐车的左右护栏上。对于气量较大的油水井,在输送液体的水龙带的端口捆上一条扁担,以对水龙带进行进一步的固定。
然而,基于上述方案,用棕绳将水龙带拴在油罐车的左右护栏上后,水龙带的活动余地依然很大,在输送液体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水龙带松动,造成液体泄漏,且连接水龙带的由壬头磕碰罐体容易产生火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可解决水龙带易松动以及连接水龙带的由壬头磕碰罐体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水龙带连接结构,所述水龙带连接结构包括由壬头以及弯折型的固定管,所述由壬头固定于所述固定管上;
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与所述水龙带连接结构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框架结构、第二框架结构和至少两个内扣式固定件;
所述第一框架结构和所述第二框架结构均包括两个钩状爪,所述第一框架结构的钩状爪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的钩状爪对称,所述支架结构中的钩状爪用于将所述水龙带连接结构固定在罐口人孔板上,所述第二框架结构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上,所述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为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上相互平行的两个柱形结构和两个螺母,每个柱形结构的末端为锁紧螺栓结构,所述两个螺母与所述锁紧螺栓结构相匹配;
每个内扣式固定件包括非可转动部分和可转动部分,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的非可转动部分与所述第一框架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的底侧固定在一起,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的可转动部分与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的非可转动部分转动连接,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用于与所述罐口人孔板的内侧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架结构中除所述第一框架结构的钩状爪和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的钩状爪以外的主体结构为矩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框架结构上设有两个限位轨道孔,所述限位轨道孔为焊接在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的上方的带有圆孔的金属板,所述圆孔用于插入所述锁紧螺栓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水龙带连接结构焊接在所述支架结构中的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弯折型的固定管中的两个弯折部分的长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弯折型的固定管中与所述由壬头连接的弯折部分的长度大于与所述罐口连接的弯折部分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弯折型的固定管的弯折角度小于90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的可转动部分具有磁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的非可转动部分为可伸缩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的非可转动部分和对应的可转动部分之间具有卡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结构上的多个钩状爪将整个支架结构固定在罐口人孔板上,并将水龙带连接结构焊接在支架结构上,实现了将水龙带连接结构固定在罐口上,当将水龙带连接到水龙带连接结构的由壬头上后,通过水龙带输送液体的过程中,水龙带不会松动,避免了液体的泄漏,水龙带的由壬头也不会与罐体磕碰产生火花,消除了安全隐患,且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使得第一框架结构和第二框架结构的安装和拆卸方便简易,使整个实用新型可重复利用,在罐口发生变形时,也可以通过螺纹结构使得钩状爪更紧的固定在罐口上,且,至少两个内扣式固定件避免了因外力作用而造成螺纹结构发生松动,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紧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包括:
水龙带连接结构11,水龙带连接结构11包括由壬头111以及弯折型的固定管112,由壬头111固定于固定管112上;
支架结构22,支架结构22与水龙带连接结构11焊接在一起,支架结构22 包括第一框架结构221、第二框架结构222和至少两个内扣式固定件223;
第一框架结构221和第二框架结构222均包括两个钩状爪,其中,第一框架结构的钩状爪2211与第二框架结构的钩状爪2221对称,支架结构22中的钩状爪2211和2221用于将水龙带连接结构11固定在罐口人孔板上,第二框架结构222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2212固定在第一框架结构221上,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2212为第一框架结构221上相互平行的两个柱形结构2212A和两个螺母2212B,每个柱形结构2212A的末端为锁紧螺栓结构2212A1,两个螺母2212B 与锁紧螺栓结构2212A1相匹配;
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包括非可转动部分2231和可转动部分2232,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的非可转动部分2231与第一框架结构221或者第二框架结构222 的底侧固定在一起,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的可转动部分2232与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的非可转动部分2231转动连接,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用于与罐口人孔板的内侧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结构22上的多个钩状爪将整个支架结构22固定在罐口人孔板上,并将水龙带连接结构11焊接在支架结构22上,实现了将水龙带连接结构11固定在罐口上,当将水龙带连接到水龙带连接结构11的由壬头111 上后,通过水龙带输送液体的过程中,水龙带不会松动,避免了液体的泄漏,水龙带的由壬头也不会与罐体磕碰产生火花,消除了安全隐患,且,至少两个内扣式固定件避免了因外力作用而造成螺纹结构发生松动,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紧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将由壬头11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管112 的上端,水龙带通过由壬头111与固定管112连接,固定管112为弯折型的,如图1和图2,该弯折型的固定管112包括与由壬头111连接的弯折部分和与罐口连接的弯折部分,待输送的液体通过水龙带从与由壬头111连接的弯折部分输入罐体,固定管112中与罐口连接的部分深入到罐体内,以保证液体输入到罐体内时不会喷洒出,将包括由壬头111和固定管112的水龙带连接结构11焊接在支架结构22上,支架结构22可以通过焊接在其底部的钩状爪固定在罐口上,该钩状爪可以用20毫米的钢筋制成,当支架结构22固定在罐口人孔板上后,水龙带连接结构11也就固定在罐口上了,此时,连接水龙带后,水龙带不会松动且由壬头不会碰撞罐体。
上述水龙带连接结构11可以固定在支架结构22的任一结构处,只要能够满足支架结构22固定在罐口时,水龙带连接结构11也随之固定在罐口即可。
作为一种示例,该水龙带连接结构11可以焊接在支架结构22中的第一框架结构221上。
进一步地,上述支架结构22中除第一框架结构的钩状爪2211和第二框架结构的钩状爪2221以外的主体结构为矩形,如图2,其中,该矩形中的三条边属于第一框架结构221,另一条边属于第二框架结构22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框架结构222的上方焊接有两个限位轨道孔 2222,每个限位轨道孔可以由金属板中间钻个圆孔制成,如图1,例如,可以在铁板中间钻个圆孔,该圆孔的大小与上述柱形结构2212A末端的锁紧螺栓结构 2212A1的大小一致,当将整个支架结构22放置在罐口上时,将四个钩状爪钩住罐口人孔板的边缘,将上述两个锁紧螺栓结构2212A1分别插入对应的限位轨道孔2222后,再将两个螺母2212B分别拧在两个锁紧螺栓结构2212A1上,直到将整个支架结构22完全紧固在罐口上,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2212和限位轨道孔2222的配合,将第一框架结构221和第二框架结构222紧固的连接为一体,再通过钩状爪,实现了将水龙带连接结构11和支架结构22紧紧地固定在罐口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螺纹结构2212和限位轨道孔2222的配合,便于将第一框架结构221和第二框架结构222安装在罐口上,以使整体更加紧固,且使用完毕后的拆卸步骤简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方便快捷,且本实用新型可重复利用。此外,在罐口发生变形时,可以通过拧紧螺母2212B,使得钩状爪2211和2221更紧的固定在罐口人孔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弯折型的固定管112中的两个弯折部分可以呈现不同的长度和角度,以实现通过水龙带传送的液体完全无洒漏的进入罐体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设置弯折型的固定管112中与由壬头111连接的弯折部分的长度和与罐口连接的弯折部分的长度相同,只要使固定管112中与罐口连接的弯折部分能够深入到罐体内即可。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设置弯折型的固定管112中与由壬头111连接的弯折部分的长度大于与罐口连接的弯折部分的长度,只要使固定管112中与罐口连接的弯折部分能够深入到罐体内即可。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设置弯折型的固定管112的弯折角度小于90 度,例如,弯折型的固定管112中与由壬头111连接的弯折部分在罐口的上方设置为水平状态,与其相连的与罐口连接的弯折部分伸入罐口时向靠近由壬头111 一侧弯折,以使液体进入罐体时不时竖直流入,进一步避免了液体的喷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3所示,图3为该装置第二框架结构222一侧的侧视图,该图未示出水龙带连接结构11。上述第一框架结构221和第二框架结构222的底侧具有至少两个内扣式固定件223,例如,第二框架结构222的底侧可以具有以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第一框架结构221上与该第二框架结构222 相对的部分的底侧也可以具有一个内扣式固定件223。上述至少两个内扣式固定件223可以从罐口伸入罐内,以与罐口人孔板的内侧固定在一起,进而可以使得整个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可以更好地固定在该罐口人孔板上。
具体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可以包括非可转动部分2231和可转动部分 2232,其中,每个非可转动部分2231与上述第一框架结构221的底侧或者上述第二框架结构222的底侧固定在一起。例如,每个非可转动部分223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框架结构221的底侧或者第二框架结构222的底侧固定在一起,当然,每个非可转动部分2231也可以通过螺栓结构与第一框架结构221的底侧或者第二框架结构222的底侧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对每个非可转动部分2231与上述第一框架结构221的底侧或者第二框架结构222的底侧固定在一起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
上述每个可转动部分2232与对应的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的非可转动部分 2231转动连接,该每个可转动部分2232可以向罐口人孔板边缘的方向转动,最终可以实现每个可转动部分2232与罐口人孔板的内侧贴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每个可转动部分2232与对应的非可转动部分2231之间可以具有卡位结构,该卡位结构使得每个可转动部分2232相对每个非可转动部分2231 转动一定的角度之后,可以保持当前二者的相对位置不变。例如,每个可转动部分223可以通过卡位结构与对应的非可转动部分2231之间形成90度的夹角,并保持该90度的夹角不变。
基于上述至少两个内扣式固定件223,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的可转动部分 2232可以具有磁性,当将该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伸入罐口内,并通过转动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上的可转动部分2232使其与罐口人孔板内侧相连时,该具有磁性的可转动部分2232可以与金属材质的罐口人孔板的内侧吸附在一起,使得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可以更好地与罐口人孔板固定在一起。
对于上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的非可转动部分2231,每个非可转动部分 2231可以是可伸缩的,该可伸缩的非可转动部分2231用于适应不同的罐口厚度。例如,当罐口厚度较大时,可以将每个非可转动部分2231伸长,并基于伸缩节点处的固定件对伸长后的非可转动部分2231进行固定,防止在作业过程中,因受外力冲击而使得非可转动部分2231发生滑脱。
基于上述至少两个内扣式固定件223,当将整个装置固定于罐口人孔板上时,可以将该至少两个内扣式固定件223伸入罐口内,将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 的可转动部分2232向罐口人孔板边缘的方向进行转动,并基于卡位结构对每个可转动部分2232进行固定,该至少两个内扣式固定件223使得上述第一框架结构221和第二框架结构222可以更好地固定在罐口人孔板上,避免了在作业过程中,因外力冲击使得上述螺纹结构2212发生松动。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Claims (10)

1.一种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水龙带连接结构(11),所述水龙带连接结构(11)包括由壬头(111)以及弯折型的固定管(112),所述由壬头(111)固定于所述固定管(112)上;
支架结构(22),所述支架结构(22)与所述水龙带连接结构(11)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架结构(22)包括第一框架结构(221)、第二框架结构(222)和至少两个内扣式固定件(223);
所述第一框架结构(221)和所述第二框架结构(222)均包括两个钩状爪,所述第一框架结构的钩状爪(2211)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的钩状爪(2221)对称,所述支架结构(22)中的所述第一框架结构的钩状爪(2211)和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的钩状爪(2221)用于将所述水龙带连接结构(11)固定在罐口人孔板上,所述第二框架结构(222)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2212)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结构(221)上,所述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2212)为所述第一框架结构(221)上相互平行的两个柱形结构(2212A)和两个螺母(2212B),每个柱形结构(2212A)的末端为锁紧螺栓结构(2212A1),所述两个螺母(2212B)与所述锁紧螺栓结构(2212A1)相匹配;
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包括非可转动部分(2231)和可转动部分(2232),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的非可转动部分(2231)与所述第一框架结构(221)或者所述第二框架结构(222)的底侧固定在一起,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的可转动部分(2232)与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的非可转动部分(2231)转动连接,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用于与所述罐口人孔板的内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22)中除所述第一框架结构的钩状爪(2211)和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的钩状爪(2221)以外的主体结构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222)上设有两个限位轨道孔(2222),所述限位轨道孔(2222)为焊接在所述第二框架结构(222)的上方的带有圆孔的金属板,所述圆孔用于插入所述锁紧螺栓结构(2212A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带连接结构(11)焊接在所述支架结构(22)中的所述第一框架结构(2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型的固定管(112)中的两个弯折部分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型的固定管(112)中与所述由壬头(111)连接的弯折部分的长度大于与所述罐口连接的弯折部分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型的固定管(112)的弯折角度小于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的可转动部分(2232)具有磁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的非可转动部分(2231)为可伸缩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内扣式固定件(223)的非可转动部分(2231)和对应的可转动部分(2232)之间具有卡位结构。
CN201821900024.2U 2018-11-16 2018-11-16 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 Active CN210135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0024.2U CN210135319U (zh) 2018-11-16 2018-11-16 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0024.2U CN210135319U (zh) 2018-11-16 2018-11-16 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5319U true CN210135319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00024.2U Active CN210135319U (zh) 2018-11-16 2018-11-16 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53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7668A (zh) * 2018-11-16 2020-05-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7668A (zh) * 2018-11-16 2020-05-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35319U (zh) 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
JP2011163475A (ja) 留め具
CN201325575Y (zh) 一种船用吊篮悬挂机构
US11828078B1 (en) Fence bra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8086485B (zh) 一种钢结构大型螺栓节点板安装开合装置和安装方法
CN111197668A (zh) 罐口水龙带固定装置
KR20130087205A (ko) 해변데크용 핸드레일 연결장치
JP5756243B1 (ja) 落下防止機構を備えた配管支持金物
US5509603A (en) Mailbox mounting bracket
CN208364013U (zh) 一种紧固式隐形防护网
CN207433269U (zh) 油箱箍带组件和汽车
CN209780208U (zh) 一种脚手架脚手板的固定结构
CN211624414U (zh) 一种工具式楼层底层泵管加固装置
JP3152426U (ja) 船艙またはバラストタンクの足場用ブラケットの構造
CN206297008U (zh) 卸料槽加长段支架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CN210259667U (zh) 一种汽车固定装置
JP5484881B2 (ja) 係留装置
KR200284897Y1 (ko) 선박용 가설난간기둥
CN208364012U (zh) 一种弹压紧固式隐形防护网
CN216510489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车载罐体安装结构
CN207844543U (zh) 一种卸船机防风拉杆监测装置
CN206753778U (zh) 燃油滤清器固定支架和汽车
CN217553780U (zh) 建筑箱式房运输装置
US8935870B2 (en) Pole sign attachment system
CN106626072A (zh) 卸料槽加长段支架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