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3834U - 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3834U
CN210133834U CN201920682914.9U CN201920682914U CN210133834U CN 210133834 U CN210133834 U CN 210133834U CN 201920682914 U CN201920682914 U CN 201920682914U CN 210133834 U CN210133834 U CN 210133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ixture control
altitude mixture
height adjusting
jac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829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斌
李一飞
司锋利
金永刚
刘志强
祝艳伟
王敬东
张少田
安玉伟
高玉阁
高学良
王俊双
张宏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SANYOU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SANYOU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SANYOU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SANYOU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829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3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3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3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包括底部的定位组件、中间的高度调节组件和顶部的上支撑杆,所述定位组件卡接在输送带底部的机架上,所述上支撑杆通过第一U型连接板安装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顶端,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定位组件上,所述上支撑杆的高度通过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调节,且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可沿所述定位组件水平滑动。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合理,组装使用方便快捷,可以实现上下、左右和角度的调节,需要更换托辊时快速地顶起输送带,省时省力,节约了操作人员。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火力发电厂的输送带多为EP200型以上的标号,输送带都较厚较宽且重量大,当需要更换胶带下方的托辊时作业难度大,更换检修作业时,需要三至四人利用撬棍等辅助工具将输送带翘起,拆下损坏的托辊,然后安装上新的托辊,有时需要钻到输送带下方进行更换作业,作业难度大,强度高,且用时较长,安全风险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人工支起输送带更换托辊作业,作业难度大、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包括底部的定位组件、中间的高度调节组件和顶部的上支撑杆,所述定位组件卡接在输送带底部的机架上,所述上支撑杆通过第一U型连接板安装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顶端,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定位组件上,所述上支撑杆的高度通过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调节,且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可沿所述定位组件水平滑动。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下支撑横梁和两个卡板,所述卡板包括固定式卡板和活动式卡板,所述固定式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支撑横梁的底面上,所述活动式卡板套装在所述下支撑横梁的另一端,所述活动式卡板的顶部连接套上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套装上所述下支撑横梁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式卡板和活动式卡板的具体设置为L形板,所述活动式卡板的L形板顶面上连接有与所述下支撑横梁滑动连接用的所述连接套。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组件、四个铰轴连接臂和高度调整丝杠,四个所述铰轴连接臂两个为一组对称排布,上方的两个上连接臂的顶端嵌入到所述第一U型连接板内并通过两个第三铰轴铰接在一起;上方的两个所述上连接臂与下方的两个下连接臂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连接在一起,所述高度调整丝杠贯穿所述第二铰接轴后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铰接轴上,所述高度调整丝杠的非螺纹端设置为摇臂连接端,所述摇臂连接端上连接有手动摇臂;下方的两个所述下连接臂的底端通过两个第三铰轴铰接在所述支撑杆组件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底板、竖板和第二U型连接板,所述底板可滑动的卡装在所述下支撑横梁上,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竖板的底端嵌入到所述底板的顶部U型槽中并通过连接销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U型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板的顶部,下方的两个所述下连接臂的底端通过两个第三铰轴铰接在所述第二U型连接板上。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整丝杠的摇臂连接端上设置有连接卡销,所述手动摇臂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连接卡槽,所述连接卡槽与所述连接卡销相匹配,实现快速拆卸式套接。
优选的,所述手动摇臂的手握一端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活动的套装在所述手动摇臂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包括底部的定位组件、中间的高度调节组件和顶部的上支撑杆,定位组件包括下支撑横梁和两个卡板,卡板包括固定式卡板和活动式卡板,两个卡板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实现与更多皮带机机架的匹配;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组件、四个铰轴连接臂和高度调整丝杠,支撑杆组件包括底板、竖板和第二U型连接板,手动摇臂套装在高度调整丝杠的一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即可带动铰轴连接臂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带动上支撑杆的上移或下降,上移时可以将输送带支起,快速的实现更换输送带托辊,能够降低检修更换难度,减轻检修工人的劳动强度,缩减检修时长,保障检修工人的人身安全;底板和竖板铰接连接,可以一定程度上调整上方铰轴连接臂的倾斜角度,以使得顶部的上支撑杆倾斜,与两侧倾斜设置的输送带相匹配。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合理,组装使用方便快捷,可以实现上下、左右和角度的调节,需要更换托辊时快速地顶起输送带,省时省力,节约了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动摇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与下支撑横梁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下支撑横梁;2、固定式卡板;3、活动式卡板;4、锁紧螺母;
5、支撑杆;5-1、第二U型连接板;5-2、竖板;5-3、底板;5-4、连接销;5-5、紧固螺栓;
6、第三铰轴;7、铰轴连接臂;7-1、上连接臂;7-2、下连接臂;8、高度调整丝杠;9、上支撑杆;10、手动摇臂;10-1、套管;11、摇臂连接端;11-1、连接卡销;11-2、连接卡槽;12、第一铰接轴;13、第二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包括底部的定位组件、中间的高度调节组件和顶部的上支撑杆9,所述定位组件卡接在输送带底部的机架上,所述上支撑杆9通过第一U型连接板安装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顶端,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定位组件上,所述上支撑杆9的高度通过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调节,且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可沿所述定位组件水平滑动。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下支撑横梁1和两个卡板,所述卡板包括固定式卡板2和活动式卡板3,所述固定式卡板2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支撑横梁1的底面上,所述活动式卡板3套装在所述下支撑横梁1的另一端,所述活动式卡板3的顶部连接套上设置有锁紧螺母4;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套装上所述下支撑横梁1的中部。
所述固定式卡板2和活动式卡板3的具体设置为L形板,所述活动式卡板3的L形板顶面上连接有与所述下支撑横梁1滑动连接用的所述连接套。具体来说,松开锁紧螺母4,活动式卡板3沿下支撑横梁1水平移动,从而实现两个卡板间距的调节,以保证可以安装在不同宽度的输送带机架上。下支撑横梁1具体采用强度高、韧性好的圆形或方形金属杆制作而成。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组件5、四个铰轴连接臂7和高度调整丝杠8,四个所述铰轴连接臂7两个为一组对称排布,上方的两个上连接臂7-1的顶端嵌入到所述第一U型连接板内并通过两个第三铰轴6铰接在一起;
上方的两个所述上连接臂7-1与下方的两个下连接臂7-2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12和第二铰接轴13连接在一起,所述高度调整丝杠8贯穿所述第二铰接轴13后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铰接轴12上,所述高度调整丝杠8的非螺纹端设置为摇臂连接端11,所述摇臂连接端11上连接有手动摇臂10;下方的两个所述下连接臂7-2的底端通过两个第三铰轴6铰接在所述支撑杆组件5上。连接后,四个铰轴连接臂7形成一个菱形,通过手动摇臂10旋转带动第一铰接轴12靠近或远离第二铰接轴13,从而带动所述上支撑杆9上升或下降。具体的,上支撑杆9可采用圆形钢管或钢板并对棱边进行倒圆角处理,铰轴连接臂7采用U型钢,第一U型连接板、第二U型连接板皆采用U型钢,并根据具体的连接位置及嵌入方式确定实际的尺寸。
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杆组件5包括底板5-3、竖板5-2和第二U型连接板5-1,所述底板5-3可滑动的卡装在所述下支撑横梁1上,所述底板5-3的底部设置有紧固螺栓5-5;所述竖板5-2的底端嵌入到所述底板的顶部U型槽中并通过连接销5-4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U型连接板5-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板5-2的顶部,下方的两个所述下连接臂7-2的底端通过两个第三铰轴6铰接在所述第二U型连接板5-1上。调节所述竖板与所述底板的相对位置,可以绕铰接用的连接销5-4进行旋转实现角度的调节,带动上支撑杆9倾斜,以适用于倾斜布置的输送带,便于该倾斜式输送带底部托辊的更换、维修作业。松开所述紧固螺栓5-5,所述底板5-3沿所述下支撑横梁1水平移动,到达指定位置后,旋紧紧固螺栓5-5定位。
如图3所示,所述高度调整丝杠8的摇臂连接端11上设置有连接卡销11-1,所述手动摇臂10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连接卡槽11-2,所述连接卡槽11-2与所述连接卡销11-1相匹配,实现快速拆卸式套接。所述手动摇臂10的手握一端设置有套管10-1,所述套管10-1活动的套装在所述手动摇臂10上。为了便于此装置的操作,也可以将手动摇臂10改为电动式,配以手电钻进行旋转带动高度调整丝杠8,在第三铰轴6上设计有注油嘴,可定期注入锂基脂,进行润滑,保障铰轴转动灵活无卡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起顶装置的安装,将下支撑横梁1固定在皮带机机架上,先固定下支撑横梁1一侧的固定式卡板2,根据输送带的带宽及机架的宽度进行横向自由调节,松开锁紧螺母4后移动活动式卡板3,宽度调整正好后将两个卡板卡接在平行的机架横梁上,将活动式卡槽3上的锁紧螺母4进行紧固将下支撑横梁1进行固定;然后,调整下支撑横梁1中间部位的高度调节组件的位置,松开紧固螺栓5-5,底板5-3沿下支撑横梁1水平移动,到达指定位置后,旋紧紧固螺栓5-5定位,即当上支撑杆9位于输送带的正下方时,将支撑杆5上的紧固螺栓5-5进行旋紧固定。
顶起更换作业,将手动摇臂10上的连接卡槽11-2卡接到连接卡销11-1上,握紧套管10-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手动摇臂10,高度调整丝杠8上的螺纹端向前旋进,带动第一铰接轴12向第二铰接轴13靠近,即拉近左右两侧铰轴连接臂7的距离,铰轴连接臂7以第三铰轴6为轴进行转动,从而顶起上支撑杆9,上支撑杆9的抬升将输送带顶起。待顶起的高度足够时,停止旋转手动摇臂10,将输送带下方破损的托辊拆下,并更换上新托辊。
起顶装置的拆卸,托辊更换完毕以后,通过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手动摇臂10带动高度调整丝杠8的反向转动,带动第一铰接轴12远离第二铰接轴13,铰轴连接臂7以第三铰轴6为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上支撑杆9下移将输送带缓缓落下。下落的距离足以将该装置拆下时,松开活动式卡板3上的锁紧螺母4。将该装置从皮带机的机架上取下。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运行,单人或双人作业的情况下即可实现输送带托辊的拆卸更换作业,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的定位组件、中间的高度调节组件和顶部的上支撑杆(9),所述定位组件卡接在输送带底部的机架上,所述上支撑杆(9)通过第一U型连接板安装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顶端,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定位组件上,所述上支撑杆(9)的高度通过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调节,且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可沿所述定位组件水平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下支撑横梁(1)和两个卡板,所述卡板包括固定式卡板(2)和活动式卡板(3),所述固定式卡板(2)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支撑横梁(1)的底面上,所述活动式卡板(3)套装在所述下支撑横梁(1)的另一端,所述活动式卡板(3)的顶部连接套上设置有锁紧螺母(4);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套装上所述下支撑横梁(1)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式卡板(2)和活动式卡板(3)的具体设置为L形板,所述活动式卡板(3)的L形板顶面上连接有与所述下支撑横梁(1)滑动连接用的所述连接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组件(5)、四个铰轴连接臂(7)和高度调整丝杠(8),四个所述铰轴连接臂(7)两个为一组对称排布,上方的两个上连接臂(7-1)的顶端嵌入到所述第一U型连接板内并通过两个第三铰轴(6)铰接在一起;
上方的两个所述上连接臂(7-1)与下方的两个下连接臂(7-2)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12)和第二铰接轴(13)连接在一起,所述高度调整丝杠(8)贯穿所述第二铰接轴(13)后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铰接轴(12)上,所述高度调整丝杠(8)的非螺纹端设置为摇臂连接端(11),所述摇臂连接端(11)上连接有手动摇臂(10);
下方的两个所述下连接臂(7-2)的底端通过两个第三铰轴(6)铰接在所述支撑杆组件(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5)包括底板(5-3)、竖板(5-2)和第二U型连接板(5-1),所述底板(5-3)可滑动的卡装在所述下支撑横梁(1)上,所述底板(5-3)的底部设置有紧固螺栓(5-5);所述竖板(5-2)的底端嵌入到所述底板的顶部U型槽中并通过连接销(5-4)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U型连接板(5-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板(5-2)的顶部,下方的两个所述下连接臂(7-2)的底端通过两个第三铰轴(6)铰接在所述第二U型连接板(5-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丝杠(8)的摇臂连接端(11)上设置有连接卡销(11-1),所述手动摇臂(10)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连接卡槽(11-2),所述连接卡槽(11-2)与所述连接卡销(11-1)相匹配,实现快速拆卸式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摇臂(10)的手握一端设置有套管(10-1),所述套管(10-1)活动的套装在所述手动摇臂(10)上。
CN201920682914.9U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 Active CN210133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2914.9U CN210133834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2914.9U CN210133834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3834U true CN210133834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4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82914.9U Active CN210133834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38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7630B (zh) 一种用于切割结构壁管材的切割机
CN111633335A (zh) 一种激光焊接设备
CN210133834U (zh) 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
CN210709354U (zh) 一种快速高效更换皮带机托辊的工具
CN214778793U (zh) 皮带输送机回程托辊快速更换装置
CN114249269A (zh) 一种自体升降拆卸平台
CN115573598A (zh) 一种能源供给站及组装装置
CN115367658A (zh) 汽车维修的支撑装置
CN210640621U (zh) 一种废旧电力电缆剥皮装置
CN212126608U (zh) 一种书芯传送平台
CN216763263U (zh) 一种用于皮带输送机的托辊支架
CN221092370U (zh) 一种换辊装置
CN216891259U (zh) 一种阴极铜翻板装置
CN216372103U (zh) 一种适用于串联托辊的支撑更换装置
CN218348262U (zh) 一种用于燃煤火电厂等离子装置阳极更换专用工具
CN214384037U (zh) 一种车间墙体修复装置
CN219770867U (zh) 一种钣金加工上料装置
CN219239122U (zh) 一种搅拌机用减速机支架
CN220330694U (zh) 可快速换装工件的气动镗孔工装
CN112809228B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钢板自动焊接装置
CN117066903B (zh) 用于不锈钢餐桌生产的自动化钢管切割装置
CN215485823U (zh) 一种电气故障检修用登高架
CN215206746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转弯输送装置
CN218058356U (zh) 一种海上平台维修液压升降装置
CN220882159U (zh) 一种简易的大倾角皮带输送机更换托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