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3003U - 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和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和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3003U
CN210123003U CN201920613854.5U CN201920613854U CN210123003U CN 210123003 U CN210123003 U CN 210123003U CN 201920613854 U CN201920613854 U CN 201920613854U CN 210123003 U CN210123003 U CN 210123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vibration damping
damping
hole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38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金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38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3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3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3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和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该飞行器减振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安装部、带有通孔的支承部、减振部、固定部和连接杆,其中,安装部用于与飞行器相连接;支承部位于安装部下方,用于支承待减振设备,且通过减振部与固定部固定相连;连接杆穿过支承部的通孔和减振部,与安装部和固定部分别固定相连。该实施方式通过将待减振设备固定在支承部上,支承部通过减振部与固定部相连,使得待减振设备对减振部为下压状态,保证了待减振设备的减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和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和飞行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飞行器,尤其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通常设有吊舱,将摄像机等设备固定在吊舱上,使飞行器拥有其本身所不具备的功能。其中,吊舱是指安装有某机载设备或武器,并吊挂在机身或机翼下的流线型短舱段。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本身会产生振动,受天气情况等外界影响也会产生振动,影响吊舱内所安装设备的功能,故在安装时需要使用减振结构进行减振。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的减振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飞行器上的吊舱重量较大,且减振结构均采用吊装的形式安装在飞行器与吊舱之间,由于吊舱自身的重力原因,会导致减振部一直处于拉伸状态,减振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减振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通过将待减振设备固定在支承部上,支承部通过减振部与固定部相连,使得待减振设备对减振部为下压状态,保证了待减振设备的减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包括:安装部、带有通孔的支承部、减振部、固定部和连接杆,其中,所述安装部用于与飞行器相连接;所述支承部位于所述安装部下方,用于支承待减振设备,且通过所述减振部与所述固定部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支承部的通孔和所述减振部,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固定部分别固定相连。
可选地,所述减振部为减振球或者弹簧。
可选地,所述减振球为鼓形,中部设置有通孔。
可选地,所述支承部包括第一卡接结构,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减振球与所述支承部相卡接;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减振球与所述固定部相卡接。
可选地,所述支承部包括: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一槽状结构;所述第一槽状结构与所述减振球的第一连接部的凹槽相卡接,从而将所述减振球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上。
可选地,所述支承部包括:上压板,所述上压板的中部设置有所述通孔,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减振球的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孔相卡接,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上固定板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减振球固定在所述支承部上。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与所述减振球的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孔相卡接,从而将所述减振球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中部设置有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二槽状结构;所述第二槽状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凹槽相卡接,所述下压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减振球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
可选地,所述支承部的通孔尺寸大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尺寸。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飞行器设置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
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将待减振设备固定在支承部上,支承部通过减振部与固定部相连,使得待减振设备对减振部为下压状态,保证了待减振设备的减振效果;通过将减振球与支承部、固定部相卡接,在保证减振效果的前提下,方便安装以及后期维护;通过在支承部和固定部上分别设置与减振球的连接孔相匹配的环形凸起、与减振球的凹槽相匹配的槽状结构,实现了减振球与支承部、固定部的卡接,结构简单、便于工程实现;支承部的通孔尺寸大于连接杆的直径尺寸,使得支承部与连接杆相分离,在飞行器振动时不会与连接杆摩擦,进一步保证待减振设备的减振效果。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的拆分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的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相对飞行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安装部;2-支承部;21-上压板;22-上固定板;211-第一环形凸起;221-第一槽状结构;3-减振部;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11-连接孔;312-凹槽;321-连接孔;322-凹槽;4-固定部;41-下压板;42-底座;411-第二槽状结构;421-第二环形凸起;5-连接杆;6-机身;7-待减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的主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主要包括:安装部1、支承部2、减振部3、固定部4和连接杆5。
安装部1的顶端可以与飞行器的机身6固定相连,底端可以与连接杆5固定相连。实施例中,安装部1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通过相匹配的螺栓与飞行器的机身6相连接;安装部1的底端设有能够使连接杆5的上部穿过的孔,通过与连接杆5的内螺纹相匹配的螺栓与连接杆5固定连接。
支承部2用于支承待减振设备7,位于安装部1的下方,并通过减振部3与固定部4固定连接。支承部2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以使连接杆5可以穿过。
减振部3可以是减振球、弹簧等能够减振的设备。减振部3的上表面与支承部2的下表面相贴合,减振部3的下表面与固定部4的上表面相贴合。减振部3的中间部位设有通孔,以使连接杆5可以穿过。
固定部4能够固定减振部3。以减振部3为减振球为例,支承部2上设有能够将减振球与支承部2相卡接的第一卡接结构;固定部4上设有能够将减振球与固定部4相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
连接杆5穿过支承部2的通孔和减振部3,与安装部1和固定部4分别固定相连。该飞行器减振装置通过安装部1与机身6相连,保证该装置整体与机身整体处于刚性连接状态。另外,待减振设备7固定到支承部2后,对减振部3位下压的状态,保证了待减振设备7的减振效果。
下面以减振部3为减振球为例,结合图3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飞行器减振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3-图6所示,支承部2包括:上压板21和上固定板22,上压板2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211;上固定板22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一槽状结构221。减振球的中间设置有通孔,包括:减振球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减振球本体两端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包括:连接孔311和凹槽312;第二连接部32包括:连接孔321和凹槽322。固定部4包括:下压板41和底座42,下压板4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二槽状结构411;底座42的上部中间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421。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环形凸起211、第一槽状结构221均属于第一卡接结构,第二槽状结构411、第二环形凸起421均属于第二卡接结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减振球与支承部2相卡接,第一环形凸起211的外径尺寸略小于减振球的连接孔311的直径,第一槽状结构221与减振球的凹槽312相匹配;为了保证减振球与固定部4相卡接,第二环形凸起421的外径尺寸略小于减振球的连接孔321的直径,第二槽状结构411与减振球的凹槽322相匹配。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将减振球固定在支承部2和固定部4之间,支承部2、减振球和固定部4的连接结构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可以为:上压板21的第一环形凸起211与减振球的第一连接部31的连接孔311相卡接;第一槽状结构221与减振球的第一连接部31的凹槽312相卡接;上压板21与上固定板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将减振球固定在支承部2上。下压板41的第二槽状结构411与减振球的第二连接部32的凹槽322相卡接;第二环形凸起421与减振球的第二连接部32的连接孔321相卡接,下压板41与底座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将减振球固定在固定部4上。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减振球可以球形、鼓形等,材质可以为橡胶、硅胶等。另外,减振球的通孔尺寸、支承部2的通孔尺寸以及下压板41的通孔尺寸均大于连接杆5的直径尺寸,以使支承部2、下压板41与连接杆5相分离,在飞行器振动时,支承部2、下压板41不会与连接杆5摩擦,进一步保证待减振设备的减振效果。
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支承部2和固定部4的具体形式,还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可以固定减振部3的其他形式。比如,支承部2的上压板21可以不设置第一环状凸起211,仅通过上固定板22的第一槽状结构221与减振球相卡接;固定部4的底座42可以不设置第二环状凸起421,仅通过下压板41的第二槽状结构411与减振球相卡接。再比如,支承部2还可以仅包括上固定板22,固定部4可以仅包括底座42。再比如,还可以将减振部3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承部2和固定部4之间,此时,支承部2和固定部4可以为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减振装置可以用于发动机、云台、吊舱以及其他需要减振的结构上。下面以将本实施例的飞行器减振装置安装在飞行器上为例进行说明。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相对飞行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如图7所示,通过安装部1将飞行器减振装置固定在飞行器的机身6上,通过上压板21和上固定板22支承待减振设备7,上压板21和上固定板22穿过连接杆5压在减振部3上,保证待减振设备7处于下压减振部3的状态,保证待减振设备7的减振效果。以待减振设备7为吊舱为例,如果吊舱内安装的设备为摄像机,此飞行器减振装置能够使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更加精准、稳定,保证了吊舱内摄像机的安全性。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将待减振设备固定在支承部上,支承部通过减振部与固定部相连,使得待减振设备对减振部为下压状态,保证了待减振设备的减振效果;通过将减振球与支承部、固定部相卡接,在保证减振效果的前提下,方便安装以及后期维护;通过在支承部和固定部上分别设置与减振球的连接孔相匹配的环形凸起、与减振球的凹槽相匹配的槽状结构,实现了减振球与支承部、固定部的卡接,结构简单、便于工程实现;支承部的通孔尺寸大于连接杆的直径尺寸,使得支承部与连接杆相分离,在飞行器振动时不会与连接杆摩擦,进一步保证待减振设备的减振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1)、带有通孔的支承部(2)、减振部(3)、固定部(4)和连接杆(5),其中,
所述安装部(1)用于与飞行器相连接;
所述支承部(2)位于所述安装部(1)下方,用于支承待减振设备,且通过所述减振部(3)与所述固定部(4)固定相连;
所述连接杆(5)穿过所述支承部(2)的通孔和所述减振部(3),与所述安装部(1)和所述固定部(4)分别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部(3)为减振球或者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球为鼓形,中部设置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2)包括第一卡接结构,所述固定部(4)包括第二卡接结构;
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减振球与所述支承部(2)相卡接;
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减振球与所述固定部(4)相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2)包括:上固定板(22),所述上固定板(22)的中部设置有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一槽状结构(221);
所述第一槽状结构(221)与所述减振球的第一连接部(31)的凹槽(312)相卡接,从而将所述减振球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行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2)包括:上压板(21),所述上压板(21)的中部设置有所述通孔,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211);
所述第一环形凸起(211)与所述减振球的第一连接部(31)的连接孔(311)相卡接,所述上压板(21)与所述上固定板(22)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减振球固定在所述支承部(2)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包括:底座(42),所述底座(42)的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421);
所述第二环形凸起(421)与所述减振球的第二连接部(32)的连接孔(321)相卡接,从而将所述减振球固定在所述底座(4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行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包括:下压板(41),所述下压板(41)的中部设置有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二槽状结构(411);
所述第二槽状结构(4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凹槽(322)相卡接,所述下压板(41)与所述底座(42)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减振球固定在所述固定部(4)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2)的通孔尺寸大于所述连接杆(5)的直径尺寸。
10.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减振装置。
CN201920613854.5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和飞行器 Active CN210123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3854.5U CN210123003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和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3854.5U CN210123003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和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3003U true CN210123003U (zh) 2020-03-03

Family

ID=69633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3854.5U Active CN210123003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和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3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0740B (zh) 一种云台相机和无人机
CN108458038B (zh) 减震装置及采用该减震装置的车载云台
CN105509741B (zh) 飞控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110282144B (zh) 减震结构及使用该减震结构的云台组件、无人机
CN205186542U (zh) 一种无人机飞控减震结构
CN110654557B (zh) 一种无人机的减震结构
CN210123003U (zh) 一种飞行器减振装置和飞行器
CN204587321U (zh) 航拍装置
CN210882657U (zh) 一种无人机中使用且具备减震功能的功率设备
CN205059989U (zh) 无人机避震系统
CN204750554U (zh) 一种具有减震系统的无人机
CN207826532U (zh) 一种电力巡线无人机起落架
CN202560924U (zh) 小型无人机航拍减震装置
CN112623179B (zh) 一种可回收可变形式发射吊舱
CN214649054U (zh) 适用于机载吊舱的悬挂结构
CN210653677U (zh) 一种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气象云台
CN212423516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三轴自稳光学吊舱云台装置
CN213443076U (zh) 一种无人机用组合式起落支撑结构
CN210592470U (zh) 吊舱减震机构
CN217706260U (zh) 一种航空遥感测绘无人机减震机构
CN219687622U (zh) 一种云台减震装置及无人机
WO2021120119A1 (en) A damping assembly
CN208233383U (zh) 一种无人机
CN208344532U (zh) 一种伞降型无人机回收装置
WO2019227781A1 (zh) 一种减震机构及可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