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9137U - 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9137U
CN210119137U CN201920196654.4U CN201920196654U CN210119137U CN 210119137 U CN210119137 U CN 210119137U CN 201920196654 U CN201920196654 U CN 201920196654U CN 210119137 U CN210119137 U CN 210119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heat
heat conduction
pipe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966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卫东
高金华
王厚军
杨玉柱
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dian Wuh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dian Wuh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dian Wuh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dian Wuh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966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9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9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91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包括热风管与套设在所述热风管外侧的冷风管,还包括,第一导热硅管,设置在所述热风管的内部,用于吸收烟气的热量,多个导热硅板,穿设在所述热风管的侧面上,多个所述导热硅板沿所述热风管的周向呈等间隔分布,且所述导热硅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热硅管的表面固定连接,用于传递第一导热硅管的热量,第二导热硅管,设置在所述冷风管的内部,且所述导热硅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热硅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强热传递效果以及利用风的动能剪切发热性能优异的材料,可有效提高热量转化率,进而增强空气预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
背景技术
发电厂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的工厂,现在的发电厂有多种发电途径:靠火力发电的称火电厂,靠水力发电的称水电厂,还有些靠太阳能和风力与潮汐发电的电厂等,在火力发电厂中,一般是利用燃烧煤炭发出热能,然后将热能通过汽轮机转化为电能,因此,煤炭的燃烧效率将会直接影响到能源的使用率。
目前,为了让煤炭能够有效的燃烧,一方面需要利用磨煤机将煤炭研磨成粉末,然后利用送料机构将煤炭粉末导入锅炉中,另一方面,需要利用空气预热器对进入锅炉内的空气进行预热处理,空气预热器在工作时,一般都是将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导入并对导入锅炉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目前,空气预热器按照其结构与性能的不同,一般分为板式、回转式和管式三种,三种方式各有优点,其中,板式空气预热器的优点在于导热性能好,而管式空气预热器的优点是密封性能好,而现有的空气预热器根据使用环境,通常都选择为以上三种内的一种,优点较为单一,导致开工期预热器的热量转化率较低的问题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空气预热器优点单一,造成热量转化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有效的综合了板式空气预热器与管式空气预热器的优点,有效的增强了热量的转化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包括热风管与套设在所述热风管外侧的冷风管,还包括:
第一导热硅管,设置在所述热风管的内部,用于吸收烟气的热量;
多个导热硅板,穿设在所述热风管的侧面上,多个所述导热硅板沿所述热风管的周向呈等间隔分布,且所述导热硅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热硅管的表面固定连接,用于传递第一导热硅管的热量;
第二导热硅管,设置在所述冷风管的内部,且所述导热硅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热硅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将第一导热硅管的热量传递到第二导热硅管上,进而将热风管内的热量传递到冷风管中;
多组导流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硅管的内部,每组所述导流槽沿所述第二导热硅管的轴向等间隔分布,多组所述导流槽沿所述第二导热硅管的轴向等间隔分布,用于顺着风流动的方向,让第二导热硅管的内腔呈现容积增大又减少的渐变状态,可以对冷风改变流通方向和加速效果;
多个第一挡风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硅管的内壁上,每个所述第一挡风块对应一个所述导流槽,且每个所述第一挡风块沿所述第二导热硅管的风流方向位于对应一个所述导流槽的前方,对迎面吹来的冷风进行剪切,利用与空气摩擦可产生一定的热量;
多个第二挡风块,设置在所述冷风管的外表面,多个所述第二挡风块与多个所述第一挡风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挡风块沿所述冷风管的径向位于所述第一挡风块的内侧,当冷风与第一挡风块冲撞之后会,一部风冷风会改变方向,并吹到第二挡风块上,继续被第二挡块剪切,产生一定的热量。
优选的,所述热风管与所述冷风管均为蛇形分布,且所述热风管与所述冷风管的进风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导流槽的内腔为向外扩张的结构,且所述导流槽沿所述第二导热硅管轴向的两侧内壁为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风块与所述第二挡风块均采用天然石墨散热膜材料加工而成,在剪切风的过程中,与风接触并摩擦发出一定的热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风块靠近所述热风管的一端沿所述冷风管的风流动方向向前倾斜,可以将风更好的导向第二挡风块,并防止风撞击第一挡风块发生回流。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风块朝向所述第一挡风块的一侧面沿所述热风管的径向向外倾斜,该倾斜面与风接触,并在剪切风的同时为风的流通提供坡度,也可防止风的回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第一导热硅管、第二导热硅管和导热硅板,使得能够将热风管道内的热量更加直接有效的传递到冷风管内,并对冷风管内的冷风进行加热,有效综合了板式空气预热器的导热性能良好和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密封性能良好的优点,提高热量的转化率。
通过设置导流槽、第二挡风块和第二挡风块,使得导流槽能够实现第二导热硅管内腔之间由小变大油由大变小的过程,此时,对冷风均有一定的加速效果,并且,加速之后的冷风经过第一挡风块和第二挡风块之后,第一挡风块与第二挡风块会对风进行剪切,而第一挡风块和第二挡风块为发热性能较为优异的天然石墨散热膜材料,此时,第一挡风块与第二挡风块接触会发热,虽然发出的热量微弱,但是,能够消除管道一部分的热量散失,进一步提高热量的转化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Y-Y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槽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热风管;2:冷风管;3:第一导热硅管;4:导热硅板;5:第二导热硅管;6:导流槽;7:第一挡风块;8:第二挡风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包括热风管1与套设在热风管1外侧的冷风管2,还包括:
第一导热硅管3,设置在热风管1的内部,用于吸收烟气的热量;
多个导热硅板4,穿设在热风管1的侧面上,多个导热硅板4沿热风管1 的周向呈等间隔分布,且导热硅板4的一端与第一导热硅管3的表面固定连接,用于传递第一导热硅管3的热量;
第二导热硅管5,设置在冷风管2的内部,且导热硅板4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热硅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将第一导热硅管3的热量传递到第二导热硅管5 上,进而将热风管1内的热量传递到冷风管2中,通过设置第一导热硅管3、第二导热硅管5和导热硅板4,使得能够将热风管1道内的热量更加直接有效的传递到冷风管2内,并对冷风管2内的冷风进行加热,有效综合了板式空气预热器的导热性能良好和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密封性能良好的优点,提高热量的转化率;
多组导流槽6,设置在第二导热硅管5的内部,每组导流槽6沿第二导热硅管5的轴向等间隔分布,多组导流槽6沿第二导热硅管5的轴向等间隔分布,用于顺着风流动的方向,让第二导热硅管5的内腔呈现容积增大又减少的渐变状态,可以对冷风改变流通方向和加速效果;
多个第一挡风块7,设置在第二导热硅管5的内壁上,每个第一挡风块7 对应一个导流槽6,且每个第一挡风块7沿第二导热硅管5的风流方向位于对应一个导流槽6的前方,对迎面吹来的冷风进行剪切,利用与空气摩擦可产生一定的热量;
多个第二挡风块8,设置在冷风管2的外表面,多个第二挡风块8与多个第一挡风块7一一对应,第二挡风块8沿冷风管2的径向位于第一挡风块7 的内侧,当冷风与第一挡风块7冲撞之后会,一部风冷风会改变方向,并吹到第二挡风块8上,继续被第二挡块剪切,产生一定的热量,通过设置导流槽6、第二挡风块8和第二挡风块8,使得导流槽6能够实现第二导热硅管5 内腔之间由小变大油由大变小的过程,此时,对冷风均有一定的加速效果,并且,加速之后的冷风经过第一挡风块7和第二挡风块8之后,第一挡风块7 与第二挡风块8会对风进行剪切,而第一挡风块7和第二挡风块8为发热性能较为优异的天然石墨散热膜材料,此时,第一挡风块7与第二挡风块8接触会发热,虽然发出的热量微弱,但是,能够消除管道一部分的热量散失,进一步提高热量的转化率;
优选的,热风管1与冷风管2均为蛇形分布,且热风管1与冷风管2的进风方向相反,具体的,热风管1与冷风管2的蛇形分布,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延长热量交换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热量的转化率,并且,热风管1道与冷风管2的进风方向相反,可以有效保障热量传递的时间,进而提高热量转化率。
优选的,导流槽6的内腔为向外扩张的结构,且导流槽6沿第二导热硅管5轴向的两侧内壁为倾斜设置,具体的,导流槽6的倾斜内壁更加有利于风的进入和导出,并在导出风的过程中,斜面的坡度可较小风速的损耗,保障风具有足够的动能。
优选的,第一挡风块7与第二挡风块8均采用天然石墨散热膜材料加工而成,在剪切风的过程中,与风接触并摩擦发出一定的热量。
优选的,第一挡风块7靠近热风管1的一端沿冷风管2的风流动方向向前倾斜,可以将风更好的导向第二挡风块8,并防止风撞击第一挡风块7发生回流。
优选的,第二挡风块8朝向第一挡风块7的一侧面沿热风管1的径向向外倾斜,该倾斜面与风接触,并在剪切风的同时为风的流通提供坡度,也可防止风的回流。
工作原理:使用时,分别从热风管1与冷风管2的一端导热烟气和冷空气,冷空气在冷风管2内与烟气在热风管1内方向流通,此时,第一导热硅管3、导热硅板4与第二导热硅管5能够将烟气的热量更加直接有效的传递到冷风管2内,并对冷空气进行加热,与此同时,导流槽6能够让冷风管2的内腔呈现局部由小变大到由大变小的状态,利用物理知识可知,同等量的风在流通空间减小后,其风速会增大,因此,导流槽6能够增大冷风的动能,当冷风与第一挡风块7和第二挡风块8接触时,第一挡风块7和第二挡风块8 能够对冷风进行剪切,由于第一挡风块7和第二挡风块8为发热性能优异的天然石墨散热膜材料加工而成,因此,第一挡风块7与第二挡风块8在剪切冷风的过程中,会与冷风摩擦,发出热量,此时,虽然该部分热量较少,但是可以消除管道整体散失的一部分热量,有效增大热量的转化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包括热风管(1)与套设在所述热风管(1)外侧的冷风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导热硅管(3),设置在所述热风管(1)的内部,用于吸收烟气的热量;
多个导热硅板(4),穿设在所述热风管(1)的侧面上,多个所述导热硅板(4)沿所述热风管(1)的周向呈等间隔分布,且所述导热硅板(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热硅管(3)的表面固定连接,用于传递第一导热硅管(3)的热量;
第二导热硅管(5),设置在所述冷风管(2)的内部,且所述导热硅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热硅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将第一导热硅管(3)的热量传递到第二导热硅管(5)上,进而将热风管(1)内的热量传递到冷风管(2)中;
多组导流槽(6),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硅管(5)的内部,每组所述导流槽(6)沿所述第二导热硅管(5)的轴向等间隔分布,多组所述导流槽(6)沿所述第二导热硅管(5)的轴向等间隔分布,用于顺着风流动的方向,让第二导热硅管(5)的内腔呈现容积增大又减少的渐变状态,可以对冷风改变流通方向和加速效果;
多个第一挡风块(7),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硅管(5)的内壁上,每个所述第一挡风块(7)对应一个所述导流槽(6),且每个所述第一挡风块(7)沿所述第二导热硅管(5)的风流方向位于对应一个所述导流槽(6)的前方,对迎面吹来的冷风进行剪切,利用与空气摩擦可产生一定的热量;
多个第二挡风块(8),设置在所述冷风管(2)的外表面,多个所述第二挡风块(8)与多个所述第一挡风块(7)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挡风块(8)沿所述冷风管(2)的径向位于所述第一挡风块(7)的内侧,当冷风与第一挡风块(7)冲撞之后会,一部风冷风会改变方向,并吹到第二挡风块(8) 上,继续被第二挡块剪切,产生一定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1)与所述冷风管(2)均为蛇形分布,且所述热风管(1)与所述冷风管(2)的进风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6)的内腔为向外扩张的结构,且所述导流槽(6)沿所述第二导热硅管(5)轴向的两侧内壁为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块(7)与所述第二挡风块(8)均采用天然石墨散热膜材料加工而成,在剪切风的过程中,与风接触并摩擦发出一定的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块(7)靠近所述热风管(1)的一端沿所述冷风管(2)的风流动方向向前倾斜,可以将风更好的导向第二挡风块(8),并防止风撞击第一挡风块(7)发生回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风块(8)朝向所述第一挡风块(7)的一侧面沿所述热风管(1)的径向向外倾斜,该倾斜面与风接触,并在剪切风的同时为风的流通提供坡度,也可防止风的回流。
CN201920196654.4U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19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6654.4U CN210119137U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6654.4U CN210119137U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9137U true CN210119137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1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9665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19137U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91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6456A (zh) * 2020-09-29 2020-12-29 常德东旺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砖厂轮窑余热回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6456A (zh) * 2020-09-29 2020-12-29 常德东旺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砖厂轮窑余热回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6588B (zh) 水泥窑余热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ES8206831A1 (es) Termocambiador y metodo de fabricacion del mismo.
CN201218660Y (zh) 烧结生产余热发电装置
CN210119137U (zh) 一种空气预热器管道
CN103997281A (zh) 一种二次发电的热光伏热电联产装置
CN212806064U (zh) 一种套管式电磁热风加热管
CN209877670U (zh) 一种循环式炼钢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6523278U (zh) 一种烟气冷却器
CN201507942U (zh) 疏导式漏风循环控制系统
CN205482405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1973735U (zh) 容克式空气预热器单循环疏导式漏风控制系统
CN110623295B (zh) 一种集约高效生物质能源密集烤房供热装置
CN103353241A (zh) 一种封闭式多通道强制通风冷却的空冷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7270763B (zh) 一种内翅片管换热器
CN202902241U (zh) 一种镀锌热处理炉余热锅炉
CN206959673U (zh) 换热片、换热器和采暖用强制通风式燃气炉
CN206831460U (zh) 一种设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蒸汽发生器
CN214148865U (zh) 一种窑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4537426U (zh) 一种余热发电锅炉用篦冷机风冷调节装置
CN105757643B (zh) 一种使用强化传热件的锅炉
CN215446461U (zh) 一种辐射管加热器用高效率换热套筒
CN213208579U (zh) 一种天然气烘箱热能回收装置
CN212961699U (zh) 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预热器
CN210317517U (zh) 用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的设备
CN220355448U (zh) 一种涂装线用回收利用热风炉烟气余热的燃气热水炉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