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6442U - 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6442U
CN210116442U CN201920672279.6U CN201920672279U CN210116442U CN 210116442 U CN210116442 U CN 210116442U CN 201920672279 U CN201920672279 U CN 201920672279U CN 210116442 U CN210116442 U CN 210116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automobile
getting
ca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722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小娟
胡宁
张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722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6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6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6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包括后视镜、弹性连接件和安装座,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后视镜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汽车车身内。本实用新型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供乘客在下车前通过后视镜更方便地观察车外的安全状况,保障乘客下车时的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带有本实用新型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的汽车。

Description

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状况的复杂,道路交通事故越来越多。人们在下车的时候往往都是习惯性的推门而出,很少考虑后方是否来车,这一小小的忽略就可能导致乘客开门的时候车门被后方来车撞毁,人在下车时被后方车辆撞到,酿成惨祸。对于后方车辆来说,前面的车辆贸然打开车门,车内的人从里面出来,在这一短暂的时间里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来说几乎不可能停车或避让,在此情况下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人们的定性思维都让他们认为停靠在路边的汽车是相对安全的,这样就使得更多的人们下车的时候不经思考就推门而出,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且,即使乘客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汽车的后排位置也缺少有效的设施让乘客了解到后方的交通状况,而在车内直接观察车辆侧后方的情况不仅很不方便,也难以观察清楚。上述种种增加了车祸发生的机会。
每年发生在乘客下车时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如何避免乘客下车时可能受到的车祸威胁,并将该类车祸在其发生之前就扼杀在摇篮里,成了研究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汽车后排乘客用后视镜机构,但多设置在后车门外,后视镜与底座采用硬性连接,不但调节机构复杂,调节不便,而且易受车外的天气等因素影响。2012年11月,许世法设计了一种汽车后视镜机构,包括固定基座、支架和反射镜。固定基座固定在汽车内部,反射镜通过支架连接在固定基座上;后排乘客下车前,降下车窗,转动支架,将反射镜移出车外,确认后方无来车后再下车,保证乘客安全。但该汽车后视镜机构使用过程复杂,且支架活动的限制较大,难以方便地调节到合适的观察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后座后视装置操作复杂,观察角度调节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具有操作简便,观察自由度大的优点,便于后排乘客观察汽车侧后方的安全状况,保障后排乘客的下车安全。并提供一种带有该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的车辆,提高后排乘客下车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包括后视镜、弹性连接件和安装座,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后视镜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汽车车身内。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汽车B柱上。在该优选技术中,将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汽车B柱上,使得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位于后排乘客的侧前方,正对后排乘客准备下车时的方向,位置醒目、取用方便。
优选地,汽车B柱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后设有空腔;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后视镜和所述弹性连接件均置于所述空腔中。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将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设置于汽车B柱内的所述空腔中,避免了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占用汽车内部空间,还能够防止其因车辆的振动而松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开口上设有适于开闭的推拉盖板。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使用推位盖板将开口遮蔽起来,能够使得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与汽车内饰融为一体,保持车内的美观,同时也能防止所述后视镜的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推拉盖板适于在汽车后门门锁内手柄的控制下开闭。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汽车后门的门锁内手柄控制所述推拉盖板的开闭,一方面使得所述推拉盖板的开闭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在后排乘客准备下车而扳动门锁内手柄时,自动打开所述推拉盖板,能够提醒乘客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装置观察车外安全状况,保障乘客的下车安全。
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硅胶材料成型的弹性连接绳。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硅胶材料的弹性连接绳质地柔软,活动性能好,弹性良好,便于乘客多角度观察车外的情况,也方便所述后视镜的收藏。
优选地,所述后视镜为广角反光镜。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广角反光镜的视野更大,观察范围更广,乘客对车外的安全状况的掌握也更加充分。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广角反光镜为270°大视野广角反光镜。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270°大视野广角反光镜既能提供一个较大的观察视野,又能防止反光镜中的图像过小,影响观察的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机动性强的优点,能够方便后排乘客在下车前及时、清楚地了解车外的交通状况,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下车乘客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保障了后排乘客下车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安装在汽车B柱中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安装本实用新型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一个实施例后的汽车B柱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开口 2 推拉盖板
3 后视镜 4 弹性连接件
5 安装座 6 汽车B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前、后”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所描述的装置或部件在实际使用状态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后视镜3、弹性连接件4和安装座5。后视镜3为一反射镜,供客户观察汽车外的交通状况,以确认下车的安全性。弹性连接件4可以是弹簧、弹性绳或者弹性卷线。弹性连接件4的一端与后视镜3的背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5相连接,用于将后视镜3连接到安装座5上,并为后视镜3提供足够的活动度,以便乘客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地观察车门外的汽车、行人及非机动车的活动状况,保障汽车的开门安全和乘客的下车安全。安装座5安装在汽车车身内,用于将后视镜3限定在汽车内的特定位置,方便乘客取用。
本实用新型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汽车停稳,后排乘客下车前,取过后视镜3,靠近汽车后门上的玻璃,调整后视镜3的观察角度,观察汽车外的车辆、行人的情况。因为弹性连接件4能够提供足够的活动度,使得乘客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后视镜3的观察角度。在车外交通状况不影响开门的情况下,放回后视镜3,打开汽车后门下车。在车外存在影响开门的状况时,等待影响开门的情况消失时再开门下车,以保障开门下车时乘客和车辆的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5安装在汽车B柱6上,在汽车B柱上还设置有固定后视镜3用的卡夹,平时将后视镜3固定在卡夹上,防止后视镜3晃动,使用时将后视镜3从卡夹上取下。汽车B柱6邻近后车门,安装座5安装在汽车B柱上便于后排乘客使用后视镜3透过后车门上的玻璃窗观察车外的安全状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汽车B柱6的内侧为汽车内饰,外侧为汽车的金属壁板。在汽车B柱6的内侧壁上内饰部分设置有开口1,开口1后的汽车B柱6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安装座5安装在空腔内的靠外侧壁上,使得安装座5、后视镜3和弹性连接件4均处于空腔中,避免了本实用新型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占用有限的车内空间,也能防止车内乘客对后视装置的刮蹭。同时,将后视镜3和弹性连接件4置于空腔中还能减轻将后视镜3和弹性连接件4对安装座5的拖拽,防止安装座5的松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开口1上设有能够开闭的推拉盖板2。推拉盖板2采用若干硬质高分子材料作为骨架,采用无纺布材料将若干骨架连接起来构成,可以方便地折弯。开口1的上、下沿内侧还可以设置限制骨架运动轨迹的轨道,使得推拉盖板2更好地与开口1相贴合。推拉盖板2选用与汽车内饰相近的颜色,以保持汽车内饰的整齐、美观。推拉盖板2也可以单独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尽管牢固性和与开口1的贴合度较差,但成本更加低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推拉盖板2能够在连杆或者拉线等机械机构控制下开闭,该机械机构通过操纵线连接到汽车后门的门锁内手柄上;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推拉盖板2能够在电机的带动下打开和关闭,该电机的控制开关连接到汽车后门的门锁内手柄上。在该两种实施方式中,扳开汽车后门的门锁内手柄,即可打开推拉盖板2,露出其中的后视镜3,一方面方便乘客的取用,另一方面也能提醒乘客使用后视镜3来观察车外情况,注意下车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4使用硅胶材质的弹性连接绳。该连接绳的可伸缩性好,轻便灵活,活动的自由度大,便于根据需要调整观察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后视镜3为广角反光镜。广角反光镜的观察范围更广,乘客对车外的安全状况的了解更加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广角反光镜使用270°大视野广角反光镜。使用270°大视野广角反光镜能够在为乘客提供一个大的观察视野的同时,防止反光镜中的图像过小,影响观察的清晰度,更好地保障乘客的下车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通过在汽车的后排设置供乘客观察车外交通情况的后视镜3,使得后排乘客在下车前了解国外的安全状况,保障乘客下车时的安全。弹性连接件4的使用使得后视镜3的活动度更大,便于乘客从多个角度观察车外各个方位的交通情况,对车外安全状况的了解也更加清楚,下车时的安全性也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优选实施例中,将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装置设置于汽车B柱6内,能够减少对车内空间的占用,并能防止乘客和车辆的振动对后视装置的损害。推拉盖板2的使用将后视装置隐藏在汽车B座6内,在为后视装置提供保护的同时,不影响汽车内饰设计的整体美感。通过汽车后门的门锁内手柄控制推拉盖板2开闭的设计,不仅方便了推拉盖板2的打开和后视镜3的取出,还能起到提醒乘客使用该后视装置的作用。后视镜3采用了大视野广角反光镜,增加了乘客的可观察范围,提高了乘客下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为汽车的后排乘客提供了更好的在下车前了解车外安全状况的设施,能够保障乘客下车时的安全性,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其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3)、弹性连接件(4)和安装座(5),所述弹性连接件(4)的一端与所述后视镜(3)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5)相连接;所述安装座(5)安装在汽车车身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5)安装在汽车B柱(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车B柱(6)上设置有开口(1),所述开口(1)后设有空腔;所述安装座(5)安装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后视镜(3)和所述弹性连接件(4)均置于所述空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上设有适于开闭的推拉盖板(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盖板(2)适于在汽车后门门锁内手柄的控制下开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4)为硅胶材料成型的弹性连接绳。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3)为广角反光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反光镜为270°大视野广角反光镜。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
CN201920672279.6U 2019-05-10 2019-05-10 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10116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2279.6U CN210116442U (zh) 2019-05-10 2019-05-10 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2279.6U CN210116442U (zh) 2019-05-10 2019-05-10 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6442U true CN210116442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4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72279.6U Active CN210116442U (zh) 2019-05-10 2019-05-10 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64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4374A (zh) * 2020-03-19 2020-05-29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b柱内护板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4374A (zh) * 2020-03-19 2020-05-29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b柱内护板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50964A1 (en) Motor vehicle having a window pane having a sun visor and a cover
WO2009111546A1 (en) Windshield frame with integrated side and rear view mirrors
US7954875B2 (en) Sun visor for a motor vehicle
WO2007034853A1 (ja) 車両用統合ミラー装置
US5213389A (en) Vehicle sun visors
CN210116442U (zh) 保障下车安全的后视装置及汽车
US9963019B2 (en) Sun visor having extended range of motion
US3328071A (en) Visor for automobiles
DE202021105362U1 (de) A-Säulen-Quersichtmittel für Fahrzeuge und Fahrzeug
CN211731580U (zh) 一种b柱内护板及汽车
WO2005039926A2 (en) Rear view device for vehicles
JP3123239U (ja) 自動車用車内バックミラー
CN205440130U (zh) 一种车身立柱结构及汽车
US20060043751A1 (en) Rearview mirror and sun visor assembly
US20060028744A1 (en) Supplemental convex mirror situated inside a vehicle
US20230111473A1 (en) Support for a camera display of a vehicle
KR200256586Y1 (ko) 자동차의 뒷좌석용 후사경
CN113997866A (zh) 一种可伸缩后视镜
RU75623U1 (ru) Система зеркал переднего вида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CN217598445U (zh) 一种用于后排乘员的内后视镜结构
CN219192048U (zh)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结构
US11377031B1 (en) Automobile side view mirror apparatus and system
DE19817880A1 (de) Zusätzlicher Innenrückspiegel für Kraftfahrzeuge
JP3031549U (ja) 下方視界を確保できる自動車用サイドミラー
US20200298675A1 (en) Vehicle side vi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