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1999U - 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1999U
CN210091999U CN201921291758.XU CN201921291758U CN210091999U CN 210091999 U CN210091999 U CN 210091999U CN 201921291758 U CN201921291758 U CN 201921291758U CN 210091999 U CN210091999 U CN 210091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ovable
magnetic steel
contact
yoke i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17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叔明
傅大鹏
王萌
代文广
陈松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917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1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1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1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包括陶瓷罩、静触头、动簧片、轭铁板、金属框片、绝缘座和若干块磁钢;所述若干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旁边位置处,以利用磁钢所形成的磁场实现灭弧;绝缘座装在轭铁板上,绝缘座设有围壁以及托台,托台配合在陶瓷罩的底端下,托台设有凹槽,凹槽中嵌入一可弹性变形的密封圈,密封圈的变形部分分别沿着陶瓷罩的内壁与绝缘座的围壁之间的缝隙和陶瓷罩的底端面与绝缘座的托台之间的缝隙延伸。本实用新型利用密封圈可以有效阻隔因磁钢进行灭弧而在陶瓷罩内壁附着的金属飞溅物与陶瓷罩底端面的金属之间形成金属通路,从而提升绝缘性能。

Description

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流继电器大多采用动簧片直动式(也称为螺线管直动式)方案,其接触部分采用两个静触头和一个动簧片,两个静触头通常是安装在陶瓷罩的顶部,两个静触头的底端则伸到陶瓷罩内,动簧片为直动式分布在陶瓷罩内,动簧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相配合,当动簧片的两端与两个静触头相接触时,电流由其中一个静触头流入,经过动簧片后从另一个静触头流出;动簧片是装在推动杆部件的一端,推动杆部件的另一端则与磁路部分的动铁芯相连接,当线圈接入电流而使推动杆部件向上运动时,动簧片两端与两个静触头分别相接触,接通负载,当线圈断开电流时,推动杆部件受复位弹簧的作用向下运动,动簧片两端与两个静触头分别相分离,切断负载。这种直流继电器应用于高压环境时,需要在触点的附近配置磁钢以实现灭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有切断电弧的工况,而电弧能量极高,容易烧蚀触点造成触点表面呈熔融状态,在磁钢磁力作用下形成液态金属飞溅,最终在寿命后期陶瓷罩内壁形成金属通路,导致绝缘不良发生。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如图1、图2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的直流继电器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现有技术的这种直流继电器会在以陶瓷罩100为主形成的灭弧腔内加装绝缘座200,轭铁板300通过金属框片400固定在陶瓷罩100的底端,绝缘座200通常是装在轭铁板300上,以将飞溅金属隔离,达到保护绝缘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直流继电器,由于绝缘座200与陶瓷罩100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无法起到完全隔离作用,磁钢灭弧产生的金属蒸散粒子仍然会落入缝隙内,使陶瓷罩100内壁附着的金属飞溅物与陶瓷罩100底端面的金属之间形成金属通路,导致绝缘不良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通过结构改进,可以有效阻隔陶瓷罩内壁附着的金属飞溅物与陶瓷罩底端面的金属之间形成金属通路,从而提升绝缘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包括陶瓷罩、静触头、动簧片、轭铁板、金属框片、绝缘座和若干块磁钢;陶瓷罩通过底端的金属化层与金属框片相固定,金属框片的底端与轭铁板相固定;两个静触头分别固定在陶瓷罩的顶端并使其底端所设的静触点容纳在陶瓷罩的腔体中;动簧片为直片型,动簧片的两端所设的动触点在所述腔体中分别配合在两个静触头下方;所述若干块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旁边位置处,以利用磁钢所形成的磁场实现灭弧;所述绝缘座装在轭铁板上,绝缘座的边沿中向上凸伸设有围壁,绝缘座的边沿还设有向水平方向凸伸的且环绕整个周边的托台,绝缘座的托台配合在陶瓷罩的底端下;在绝缘座的托台的台面上还设有环绕整个周边的凹槽,凹槽中嵌入一可弹性变形的密封圈,以在陶瓷罩的底端面压向密封圈时,让密封圈产生变形,密封圈的变形部分分别沿着陶瓷罩的内壁与绝缘座的围壁之间的缝隙和陶瓷罩的底端面与绝缘座的托台之间的缝隙延伸,从而能够阻隔因磁钢进行灭弧而在陶瓷罩内壁附着的金属飞溅物与陶瓷罩底端面的金属形成金属通路。
所述若干块磁钢为四块磁钢,四块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且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而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同,在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之间还连接一轭铁夹;所述四块磁钢分别配置在正对动静触点的位置处。
所述四块磁钢中,对应于动簧片的电流流动方向的左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
所述若干块磁钢为四块磁钢,所述四块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且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同,在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之间还连接一轭铁夹;所述四块磁钢分别配置在正对动静触点的位置处。
所述四块磁钢中,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同。
所述四块磁钢中,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
所述若干块磁钢为四块磁钢,所述四块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且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而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也设为相反,在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之间还连接一轭铁夹。
所述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是设在相对于所述同一对动静触点的偏置位置,且两块磁钢为错位分布。
所述若干块磁钢为两块磁钢,两块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长度的两端外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且两块磁钢的相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所述两块磁钢还连接两个轭铁夹,两个轭铁夹还至少包括处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的轭铁段;所述两块磁钢分别配置在正对动静触点的位置处。
所述轭铁夹为U型,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底壁分别与两块磁钢相背的一面相连接,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两侧壁的端部分别构成对应的轭铁段。
所述轭铁夹为U型,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底壁分别与两块磁钢相背的一面相连接,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两侧壁的端头分别超过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所述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两侧壁中包含所述轭铁段。
所述轭铁夹为U型,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底壁分别适配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两侧壁的端头分别与两块磁钢的相背的一面相连接。
所述若干块磁钢为两块磁钢,所述两块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且两块磁钢所对应的动静触点为不相同;所述两块磁钢还分别连接一个轭铁夹,两个轭铁夹分别为L型,轭铁夹的L型的一边连接在对应磁钢的背向动静触点的一面,轭铁夹的L型的另一边处在对应于动簧片的长度的两端外的位置;所述两块磁钢分别配置在正对动静触点的位置处。
所述两块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同。
所述两块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
所述密封圈的圈长略小于绝缘座的凹槽的圈长,以使密封圈弹性张紧在所述凹槽中。
所述绝缘座还包括底板,所述围壁设在底板的边沿中,以由所述围壁和底板围成一灭弧腔体,并让静触头和动簧片在绝缘座上的投影处于所述灭弧腔体中。
所述围壁为全包形状,该围壁环绕于绝缘座的整个周边。
所述围壁为两段半包形状,半包形状的两段围壁分别处在对应于动簧片的两个端部的投影位置的外侧。
所述灭弧腔体中还设有栅条结构,以增大灭弧尺寸和爬电距离。
所述灭弧腔体中的栅条结构包括处在对应于动簧片的两端部的投影位置的外沿的第一栅条结构,所述第一栅条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围壁的高度。
所述第一栅条结构的顶端接近于动簧片的对应端部的边缘,且第一栅条结构为半包形状。
所述灭弧腔体中的栅条结构还包括处在所述第一栅条结构与所述围壁之间的第二栅条结构,第二栅条结构大致沿着所述动簧片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栅条结构的高度与所述围壁的高度大致相同。
所述陶瓷罩中,在内侧壁的位置处,对应于动簧片的长度方向的两边分别设有用来限制动簧片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向宽度的两边偏移的限位筋条,所述限位筋条凸伸至所述第一栅条结构的边沿处,以用来阻挡电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若干块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旁边位置处,以利用磁钢所形成的磁场实现灭弧;以及在绝缘座的托台的台面上设有环绕整个周边的凹槽,凹槽中嵌入一可弹性变形的密封圈,这样可以在陶瓷罩的底端面与绝缘座的托台相配合时,压向密封圈,让密封圈产生变形,密封圈的变形部分分别沿着陶瓷罩的内壁与绝缘座的围壁之间的缝隙和陶瓷罩的底端面与绝缘座的托台之间的缝隙延伸,从而在若干块磁钢组成的灭弧磁场进行灭弧时,能够阻隔因磁钢进行灭弧而在陶瓷罩内壁附着的金属飞溅物与陶瓷罩底端面的金属形成金属通路,从而提升绝缘性能。
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绝缘座设计成灭弧腔体,且在灭弧腔体中设有栅条结构,可增大灭弧磁路作用下电弧拉长的尺寸,有效节省直流继电器的高度尺寸,缩小体积。
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第一栅条结构的顶端设计成接近于动簧片的对应端部的边缘,且第一栅条结构为半包形状,以及将陶瓷罩内侧壁的限位筋条设计成凸伸至所述第一栅条结构的边沿处,从而可以用来阻挡电弧。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带绝缘座的直流继电器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局部构造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罩、绝缘座、金属框片和轭铁板的组合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绝缘座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绝缘座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密封圈装入绝缘座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装有静触头的陶瓷罩和绝缘座相配合的结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绝缘座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绝缘座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密封圈装入绝缘座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装有静触头的陶瓷罩和绝缘座相配合的结构剖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一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二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三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四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五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3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包括陶瓷罩1、静触头2、动簧片3、轭铁板4、金属框片5、绝缘座6和若干块磁钢81;陶瓷罩1为罩形结构,开口朝下,陶瓷罩1的底端面设有金属化层,陶瓷罩1通过金属化层与金属框片5的上端相固定,金属框片5的下端与轭铁板4相固定,并由陶瓷罩1、金属框片5、轭铁板4围成一腔体11;两个静触头2分别固定在陶瓷罩1的顶端(即顶壁)并使静触头2的底端所设的静触点伸入所述腔体11中;动簧片3为直片型,动簧片3的两端所设的动触点在所述腔体11中分别配合在两个静触头2下方,即动簧片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2的底端相配合;动簧片3是装在推动杆部件7的顶部,推动杆部件7的底部穿过轭铁板4与磁路部分的动铁芯相连接;若干块磁钢81分别配置在动簧片3的对应于动静触点(即相对应的动触点和静触点)的旁边位置处,以利用磁钢所形成的磁场实现灭弧;本实施例中,若干磁钢81为四块磁钢,四块磁钢81处在陶瓷罩1的外面,四块磁钢81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即相对应的动触点和静触点)的位置,且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而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同,在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之间还连接一轭铁夹82;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左边静触头2为电流流入,右边静触头2为电流流出,则动簧片3中,电流是由靠近左边静触头2的这一端流向靠近右边静触头2的另一端,四块磁钢81分别配置在正对动静触点的位置处;如图4所示,四块磁钢81中,对应于动簧片的电流流动方向的左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对应于动簧片的电流流动方向的右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S极;轭铁夹82大致成U型,轭铁夹82的U型的底壁对应在动簧片3的长度的两端的对应端的端外,轭铁夹82的U型的两侧壁分别连接在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背面;所述绝缘座6装在轭铁板4上,绝缘座6的边沿中向上凸伸设有围壁61,绝缘座6的边沿还设有向水平方向凸伸的且环绕整个周边的托台62,绝缘座6的托台62配合在陶瓷罩1的底端下;在绝缘座6的托台62的台面上还设有环绕整个周边的凹槽63,凹槽63中嵌入一可弹性变形的密封圈64,以在陶瓷罩1的底端面压向密封圈64时,让密封圈64产生变形,密封圈64的变形的一部分641沿着陶瓷罩1的内壁与绝缘座的围壁61之间的缝隙延伸,密封圈64的变形的另一部分642沿着陶瓷罩1的底端面12与绝缘座的托台62之间的缝隙延伸,从而能够阻隔因磁钢进行灭弧而在陶瓷罩内壁附着的金属飞溅物与陶瓷罩底端面12的金属形成金属通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座6还包括底板65,所述围壁61设在底板65的边沿中,以由所述围壁61和底板65围成一灭弧腔体66,并让静触头2和动簧片3在绝缘座上的投影处于所述灭弧腔体中。底板65上设有至少可让推动杆部件7穿过的通孔651。
本实施例中,所述围壁61为两段半包形状,半包形状的两段围壁61分别处在对应于动簧片3的两个端部的投影位置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灭弧腔体66中还设有栅条结构,以增大灭弧尺寸和爬电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灭弧腔体中的栅条结构包括处在对应于动簧片的两端部的投影位置的外沿的第一栅条结构67,所述第一栅条结构67的高度大于所述围壁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条结构67的顶端接近于动簧片3的对应端部的边缘,且第一栅条结构67为半包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灭弧腔体中的栅条结构还包括处在所述第一栅条结构67与所述围壁61之间的第二栅条结构68,第二栅条结构68大致沿着所述动簧片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栅条结构68的高度与所述围壁61的高度大致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罩1中,在内侧壁的位置处,对应于动簧片的长度方向的两边分别设有用来限制动簧片3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向宽度的两边偏移的限位筋条13。
本实施例中,四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4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两个方向的磁吹力分别对两对动静触点进行灭弧处理,由于磁吹力的方向均为朝向外侧,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本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负载有极性要求,正反向灭弧能力差异较大,当反向连接时,两个磁吹力的方向将朝向内侧,会相互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采用了将四块磁钢81分别配置在动簧片3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且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而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同,在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之间还连接一轭铁夹82;以及在绝缘座6的托台62的台面上设有环绕整个周边的凹槽63,凹槽63中嵌入一可弹性变形的密封圈64,这样可以在陶瓷罩1的底端面12与绝缘座的托台62相配合时,压向密封圈64,让密封圈64产生变形,密封圈的变形部分分别沿着陶瓷罩的内壁与绝缘座的围壁之间的缝隙和陶瓷罩的底端面与绝缘座的托台之间的缝隙延伸,从而在四块磁钢81组成的灭弧磁场进行灭弧时,能够阻隔因磁钢进行灭弧而在陶瓷罩内壁附着的金属飞溅物与陶瓷罩底端面的金属之间形成金属通路,从而提升绝缘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采用了将绝缘座6设计成灭弧腔体66,且在灭弧腔体66中设有栅条结构,可增大灭弧磁路作用下电弧拉长的尺寸,有效节省直流继电器的高度尺寸,缩小体积。
实施例二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四块磁钢81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即相对应的动触点和静触点)的位置,且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同,在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之间还连接一轭铁夹82;如图12所示,四块磁钢81中,对应于动簧片3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同,即,四块磁钢81中,对应于动簧片的电流流动方向的左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对应于动簧片的电流流动方向的右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也设为N极;轭铁夹82大致成U型,轭铁夹82的U型的底壁对应在动簧片3的长度的两端的对应端的端外,轭铁夹82的U型的两侧壁分别连接在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背面;
本实施例中,四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12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两个方向的磁吹力分别对两对动静触点进行灭弧处理,由于磁吹力的方向均为朝向外侧(即图12中的斜上方),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本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负载没有极性要求,正反向灭弧能力相当,当反向连接时,两个磁吹力的方向均为朝向外侧(即斜下方),不会相互影响。
实施例三
参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四块磁钢81中,对应于动簧片的电流流动方向的左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S极,对应于动簧片的电流流动方向的右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也设为S极;四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13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两个方向的磁吹力分别对两对动静触点进行灭弧处理,由于磁吹力的方向均为朝向外侧(即图13中的斜下方),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实施例四
参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四块磁钢81中,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即,四块磁钢81中,对应于左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对应于右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S极;这样,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左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右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也设为相反。四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14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两个方向的磁吹力分别对两对动静触点进行灭弧处理,由于磁吹力的方向均为朝向外侧(左边朝斜上方,右边朝斜下方),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实施例五
参见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四块磁钢81中,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即,四块磁钢81中,对应于左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S极,对应于右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这样,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左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右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也设为相反。四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15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两个方向的磁吹力分别对两对动静触点进行灭弧处理,由于磁吹力的方向均为朝向外侧(左边朝斜下方,右边朝斜上方),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实施例六
参见图16至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四块磁钢81分别配置在动簧片3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即相对应的动触点和静触点)的位置,且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而对应于动簧片3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也设为相反,在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之间还连接一轭铁夹82;如图16所示,四块磁钢81中,在动簧片的电流流动方向的左边的两块磁钢81中,靠近左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靠近右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S极,在动簧片的电流流动方向的右边的两块磁钢81中,靠近左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S极,靠近右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是设在相对于所述同一对动静触点的偏置位置,且两块磁钢81为错位分布;轭铁夹82大致成U型,轭铁夹72的U型的底壁对应在动簧片3的长度的两端的对应端的端外,轭铁夹82的U型的两侧壁分别连接在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81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背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围壁61为全包形状,该围壁61环绕于绝缘座的整个周边。
本实施例中,四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4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两个方向的磁吹力分别对两对动静触点进行灭弧处理,由于磁吹力的方向均为朝向同方向的斜上方,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本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负载没有极性要求,正反向灭弧能力相当,当反向连接时,两个磁吹力的方向为朝向同方向的斜下方,不会相互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由于两个磁吹力中,右边的一个磁吹力指向中段位置,因此,围壁61采用全包形状,便于灭弧。
实施例七
参见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围壁61为两段半包形状,半包形状的两段围壁61分别处在对应于动簧片3的两个端部的投影位置的外侧;以及所述陶瓷罩1中,在内侧壁的位置处,对应于动簧片的长度方向的两边分别设有用来限制动簧片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向宽度的两边偏移的限位筋条13,所述限位筋条13凸伸至所述第一栅条结构67的边沿处。
本实施例由于将围壁61设计成两段半包形状,也就是说中间区域没有围壁61,因此,将陶瓷罩1内侧壁的限位筋条13设计成凸伸至所述第一栅条结构67的边沿处,从而形成一个挡墙,如图20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磁吹力方向),可以阻挡右边的一个磁吹力将电弧引向中间区域。
实施例八
参见图2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四块磁钢81中,在动簧片的电流流动方向的左边的两块磁钢81中,靠近左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S极,靠近右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在动簧片的电流流动方向的右边的两块磁钢81中,靠近左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靠近右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S极;四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21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两个方向的磁吹力分别对两对动静触点进行灭弧处理,由于磁吹力的方向均为朝向同方向的斜下方,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实施例九
参见图2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若干块磁钢81为两块磁钢,两块磁钢81分别配置在动簧片3的长度的两端外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且两块磁钢81的相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所述两块磁钢81还连接两个轭铁夹82,两个轭铁夹82还至少包括处在动簧片3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的轭铁段821;两块磁钢81分别配置在正对动静触点的位置处;如图22所示,两块磁钢81中,对应于左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一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对应于右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一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S极;本实施例中,两个轭铁夹82均为U型,两个轭铁夹82的U型的底壁822分别与两块磁钢81相背的一面相连接,即一个轭铁夹82连接一块磁钢81,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两侧壁823的端头分别超过动簧片3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所述两个轭铁夹82的U型的两侧壁823中包含所述轭铁段821;
本实施例中,两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22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两个方向的磁吹力分别对两对动静触点进行灭弧处理,由于磁吹力的方向均为斜向外侧,且一个朝斜下方,一个朝斜上方,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本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负载没有极性要求,正反向灭弧能力相当,当反向连接时,两个磁吹力的方向均为斜向外侧,不会相互影响。
实施例十
参见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九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轭铁夹82的U型的两侧壁823的端部分别构成对应的轭铁段821。
两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23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
实施例十一
参见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九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轭铁夹82的U型的底壁824分别适配在动簧片3的宽度的两边,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两侧壁825的端头分别与两块磁钢81的相背的一面相连接。两个轭铁夹82的处在动簧片3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的轭铁段821设在对应的轭铁夹82的U型的底壁824处。
两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24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
实施例十二
参见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若干块磁钢81为两块磁钢,两块磁钢81分别配置在动簧片3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且两块磁钢81所对应的动静触点为不相同,即一块磁钢对应于左边静触头2这一侧,另一块磁钢81对应于右边静触头2这一侧;所述两块磁钢81还分别连接一个轭铁夹82,两个轭铁夹82分别为L型,轭铁夹82的L型的一边821连接在对应磁钢81的背向动静触点的一面,轭铁夹82的L型的另一边822处在对应于动簧片3的长度的两端外的位置;如图25所示,两块磁钢81中,对应于左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一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对应于右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一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也设为N极,即两块磁钢81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同;
本实施例中,两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25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两个方向的磁吹力分别对两对动静触点进行灭弧处理,由于磁吹力的方向均为同方向地斜向上侧,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本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负载没有极性要求,正反向灭弧能力相当,当反向连接时,两个磁吹力的方向均为同方向地斜向下侧,不会相互影响。
实施例十三
参见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十二的不同之处在于,两块磁钢81中,对应于左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一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S极,对应于右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一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也设为S极。
本实施例中,两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26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两个方向的磁吹力分别对两对动静触点进行灭弧处理,由于磁吹力的方向均为同方向地斜向下侧,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本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负载没有极性要求,正反向灭弧能力相当,当反向连接时,两个磁吹力的方向均为同方向地斜向上侧,不会相互影响。
实施例十四
参见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十二的不同之处在于,两块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具体的是,两块磁钢81中,对应于左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一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对应于右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一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S极。
本实施例中,两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27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两个方向的磁吹力分别对两对动静触点进行灭弧处理,两个磁吹力均朝外侧,左边一个朝斜上方,右边一个朝斜下方,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本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负载有极性要求,正反向灭弧能力差异较大,当反向连接时,两个磁吹力均朝内侧,左边一个朝斜下方,右边一个朝斜上方,两个磁吹力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干扰。
实施例十五
参见图2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十二的不同之处在于,两块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具体的是,两块磁钢81中,对应于左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一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S极,对应于右边静触头2这一侧的一块磁钢81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
本实施例中,两块磁钢81及两个轭铁夹82相配合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形成如图28中箭头所示方向的磁吹力,两个方向的磁吹力分别对两对动静触点进行灭弧处理,两个磁吹力均朝内侧,左边一个朝斜下方,右边一个朝斜上方,相互之间会产生干扰。
本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负载有极性要求,正反向灭弧能力差异较大,当反向连接时,两个磁吹力均朝外侧,左边一个朝斜上方,右边一个朝斜下方,两个磁吹力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包括陶瓷罩、静触头、动簧片、轭铁板、金属框片、绝缘座和若干块磁钢;陶瓷罩通过底端的金属化层与金属框片相固定,金属框片的底端与轭铁板相固定;两个静触头分别固定在陶瓷罩的顶端并使其底端所设的静触点容纳在陶瓷罩的腔体中;动簧片为直片型,动簧片的两端所设的动触点在所述腔体中分别配合在两个静触头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块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旁边位置处,以利用磁钢所形成的磁场实现灭弧;所述绝缘座装在轭铁板上,绝缘座的边沿中向上凸伸设有围壁,绝缘座的边沿还设有向水平方向凸伸的且环绕整个周边的托台,绝缘座的托台配合在陶瓷罩的底端下;在绝缘座的托台的台面上还设有环绕整个周边的凹槽,凹槽中嵌入一可弹性变形的密封圈,以在陶瓷罩的底端面压向密封圈时,让密封圈产生变形,密封圈的变形部分分别沿着陶瓷罩的内壁与绝缘座的围壁之间的缝隙和陶瓷罩的底端面与绝缘座的托台之间的缝隙延伸,从而能够阻隔因磁钢进行灭弧而在陶瓷罩内壁附着的金属飞溅物与陶瓷罩底端面的金属形成金属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块磁钢为四块磁钢,四块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且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而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同,在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之间还连接一轭铁夹;所述四块磁钢分别配置在正对动静触点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块磁钢中,对应于动簧片的电流流动方向的左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N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块磁钢为四块磁钢,所述四块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且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同,在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之间还连接一轭铁夹;所述四块磁钢分别配置在正对动静触点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块磁钢中,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块磁钢中,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块磁钢为四块磁钢,所述四块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且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而对应于动簧片的宽度的同一边的两块磁钢的朝向相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也设为相反,在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之间还连接一轭铁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于同一对动静触点的两块磁钢,是设在相对于所述同一对动静触点的偏置位置,且两块磁钢为错位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块磁钢为两块磁钢,两块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长度的两端外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且两块磁钢的相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所述两块磁钢还连接两个轭铁夹,两个轭铁夹还至少包括处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的轭铁段;所述两块磁钢分别配置在正对动静触点的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夹为U型,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底壁分别与两块磁钢相背的一面相连接,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两侧壁的端部分别构成对应的轭铁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夹为U型,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底壁分别与两块磁钢相背的一面相连接,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两侧壁的端头分别超过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所述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两侧壁中包含所述轭铁段。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夹为U型,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底壁分别适配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两个轭铁夹的U型的两侧壁的端头分别与两块磁钢的相背的一面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块磁钢为两块磁钢,所述两块磁钢分别配置在动簧片的宽度的两边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的位置,且两块磁钢所对应的动静触点为不相同;所述两块磁钢还分别连接一个轭铁夹,两个轭铁夹分别为L型,轭铁夹的L型的一边连接在对应磁钢的背向动静触点的一面,轭铁夹的L型的另一边处在对应于动簧片的长度的两端外的位置;所述两块磁钢分别配置在正对动静触点的位置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磁极设为相反。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圈长略小于绝缘座的凹槽的圈长,以使密封圈弹性张紧在所述凹槽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还包括底板,所述围壁设在底板的边沿中,以由所述围壁和底板围成一灭弧腔体,并让静触头和动簧片在绝缘座上的投影处于所述灭弧腔体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为全包形状,该围壁环绕于绝缘座的整个周边。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为两段半包形状,半包形状的两段围壁分别处在对应于动簧片的两个端部的投影位置的外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腔体中还设有栅条结构,以增大灭弧尺寸和爬电距离。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腔体中的栅条结构包括处在对应于动簧片的两端部的投影位置的外沿的第一栅条结构,所述第一栅条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围壁的高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条结构的顶端接近于动簧片的对应端部的边缘,且第一栅条结构为半包形状。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腔体中的栅条结构还包括处在所述第一栅条结构与所述围壁之间的第二栅条结构,第二栅条结构大致沿着所述动簧片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栅条结构的高度与所述围壁的高度大致相同。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罩中,在内侧壁的位置处,对应于动簧片的长度方向的两边分别设有用来限制动簧片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向宽度的两边偏移的限位筋条,所述限位筋条凸伸至所述第一栅条结构的边沿处,以用来阻挡电弧。
CN201921291758.XU 2019-08-09 2019-08-09 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Active CN210091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1758.XU CN210091999U (zh) 2019-08-09 2019-08-09 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1758.XU CN210091999U (zh) 2019-08-09 2019-08-09 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1999U true CN210091999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5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1758.XU Active CN210091999U (zh) 2019-08-09 2019-08-09 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199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3744A (zh) * 2019-08-09 2019-11-19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WO2023090792A1 (ko) * 2021-11-18 2023-05-25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식회사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WO2023090791A1 (ko) * 2021-11-18 2023-05-25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식회사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WO2023090794A1 (ko) * 2021-11-18 2023-05-25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식회사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WO2023090793A1 (ko) * 2021-11-18 2023-05-25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식회사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3744A (zh) * 2019-08-09 2019-11-19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WO2023090792A1 (ko) * 2021-11-18 2023-05-25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식회사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WO2023090791A1 (ko) * 2021-11-18 2023-05-25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식회사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WO2023090794A1 (ko) * 2021-11-18 2023-05-25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식회사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WO2023090793A1 (ko) * 2021-11-18 2023-05-25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식회사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20230072770A (ko) * 2021-11-18 2023-05-25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640509B1 (ko) * 2021-11-18 2024-02-23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91999U (zh) 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US8816801B2 (en) Contact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using the same
CN115332016A (zh) 一种能够抗短路电流及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WO2020094135A1 (zh) 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WO2021136401A1 (zh) 一种能够抗短路电流及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KR20160013880A (ko) 스위치 소자 및 전기 스위치 소자용 장치
KR20230004865A (ko) 릴레이
CN111092002A (zh) 一种灭弧及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CN202221739U (zh) 大功率继电器
CN212032904U (zh) 能够抗短路电流及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CN113178359A (zh) 一种带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0073729U (zh) 一种带绝缘座的直流继电器
WO2023036062A1 (zh) 可增强灭弧能力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0473744A (zh) 一种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CN216624084U (zh) 一种无极性灭弧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7035553U (zh) 利用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3808884A (zh) 一种可纵向拉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8730688U (zh) 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灭弧结构
CN217035551U (zh) 一种带磁钢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20856452U (zh) 接触器触头结构和接触器
CN212032958U (zh) 灭弧及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WO2022179393A1 (zh) 一种带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7035556U (zh) 提高灭弧能力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2907559U (zh) 一种带绝缘座的直流继电器
CN215869142U (zh) 可纵向拉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