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0826U - 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调节装置的头戴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调节装置的头戴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0826U
CN210090826U CN201920990258.9U CN201920990258U CN210090826U CN 210090826 U CN210090826 U CN 210090826U CN 201920990258 U CN201920990258 U CN 201920990258U CN 210090826 U CN210090826 U CN 210090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ressing
piece
plate
adju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02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喆昌
姜滨
迟小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902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0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0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0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调节装置的头戴显示设备,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齿轮以及啮合在所述齿轮相对两侧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其中,所述调节装置还依次包括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孔内的刹车件、与所述齿轮连接的压板以及按压控制件;其中,所述按压控制件被按下,所述压板卡入所述刹车件以锁紧所述调节装置;所述按压控制件弹起,所述压板脱离所述刹车件以放松所述调节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装置,采用按压控制件、压板和刹车件配合实现调节装置的锁紧和放松。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棘轮齿实现锁紧和放松的调节结构可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调节装置的头戴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头戴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调节装置的头戴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光学设计的发展,近年来,头戴显示设备(例如虚拟现实头戴显示设备、增强现实头戴显示设备、混合现实头戴显示设备)越来越普及。
头戴显示设备可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连接的佩戴部,佩戴部用于将主体固定在用户头部。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头围尺寸、或者方便用户佩戴头戴显示设备,佩戴部通常通过调节装置实现可伸缩。
棘轮调节是目前头戴设备佩戴部常采用的调节装置。大多数采用棘轮的调节装置,都是借助棘轮齿自身弹性变形性能实现调节装置的锁紧和放松。但是,随着使用时间推移,棘轮齿易出现自身弹性性能改变等情况,大大降低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调节装置的头戴显示设备。
一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装置,包括齿轮以及啮合在所述齿轮相对两侧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调节装置还依次包括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孔内的刹车件、与所述齿轮连接的压板以及按压控制件;其中,
所述按压控制件带动所述压板卡入所述刹车件,所述齿轮相对所述刹车件锁死;
所述按压控制件带动所述压板与所述刹车件相对放松,所述齿轮相对所述刹车件放松。
可选地,
所述压板上设置若干透过孔,所述齿轮上对应所述透过孔位置设置若干凹槽,穿过所述透过孔并插入所述凹槽的连杆将所述压板和所述齿轮连接。
可选地,
所述压板外周面为圆柱面或者圆锥面;和/或,
所述按压控制件被按下,所述压板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所述刹车件内侧。
可选地,所述固定孔内侧设置若干定位孔;
所述刹车件为外周设置若干凸块的刹车环,所述凸块插入相应的所述定位孔内;或者,
所述刹车件包括含缺口的刹车圈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缺口内;所述刹车圈外周设置若干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孔内。
可选地,
所述固定孔包括与所述固定板平齐的固定下孔和凸出于所述固定板的固定上孔,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固定上孔内侧;和/或,
所述齿轮包括靠近所述压板的齿轮盘以及远离所述压板并用于啮合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齿轮柱,至少部分所述齿轮盘设置于所述固定孔内侧。
可选地,所述按压控制件包括固定套、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部的上转动套以及与所述固定套连接且用于限制所述压板上移的下转动套;其中所述下转动套远离所述上转动套的一端抵住所述压板。
可选地,
所述上转动套的按压部穿过所述固定套,在所述上转动套靠近所述下转动套的一端部上沿周向环设有多个按压锯齿;
在所述固定套远离所述压板的第一端上设有挡环部,在所述固定套靠近所述压板的第二端上沿周向环设有多个导向齿,在两相邻所述导向齿之间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导向齿的端面呈倾斜状并且由所述固定套的第二端部向所述固定套的第一端部延伸,在每个所述导向齿的端面上靠近所述固定套的第二端部处分别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底面呈倾斜状且与所述导向齿的端面的倾斜方向一致;
在所述下转动套靠近所述上转动套的一端上设有与所述上转动套滑动连接的转轴,在所述下转动套上沿所述转轴周向环设有多个转动锯齿,在所述下转动套周侧上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至少一根定位筋,所述定位筋靠近所述固定套的端面呈倾斜状并且与所述导向齿的倾斜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带有中孔的调节轮,所述上转动套的按压部穿过所述中孔。
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二弹性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齿轮内部径向设置的通孔内部;
所述压板靠近所述齿轮一面设置与所述通孔同轴的定位柱;
所述按压控制件被按下,所述第二弹性件抵住所述定位柱或者套设在所述定位柱外周。
另一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包括用于向用户展示图像信息的显示部和用于将显示部佩戴在用户头部的佩戴部,其中,所述佩戴部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具有上述内容所述的结构。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装置,采用按压控制件、压板和刹车件配合实现调节装置的锁紧和放松。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棘轮齿实现锁紧和放松的调节结构,避免了因棘轮齿的弹性性能发生变化或者弹性臂断裂而导致调节装置的松紧调节性能改变的情况,可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1(c)为现有技术中调节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刹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1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调节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1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按压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拨轮、12-棘轮、121-棘轮主体、122-推块、123-弹性臂、124-卡口、13-固定板体、141-左齿条、142-右齿条、210-第一齿条、211-第二齿条、212-齿轮、2121-齿轮盘、2122-齿轮柱、2123-凹槽、2124-通孔、213-第二弹性件、214-固定板、2141-定位孔、2143-固定下孔、2142-固定上孔、215-刹车件、2151-刹车圈、2152-第一弹性件、2153-定位凸起、216-压板、2161-定位槽、2162-透过孔、2163-定位柱、217-按压控制件、2171-上转动套、21711-按压部、21712-按压锯齿、2172-下转动套、21721-转轴、21722-转动锯齿、21723-定位筋、21724-导向轴、2173-固定套、21731-导向齿、21732-滑槽、21733卡槽、218-调节轮、2181-筋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已有诸多头戴显示设备采用棘轮组件调节佩戴部松紧。例如,图1(a)~1(c)示出了一种头戴显示设备佩戴部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1(c)所示,该调节结构包括拨轮11、棘轮12、固定板体13、与棘轮12固定连接的齿轮以及啮合在齿轮相对两侧的左齿条141和右齿条142。其中,棘轮12包括圆形的棘轮主体121,拨轮11筋位抵住棘轮主体121。棘轮主体121外周径向固定有多个推块122,沿棘轮本体121的周向方向、在推块122的同侧设有弹性臂123,弹性臂123的始端与推块122一体固定连接、末端设有卡口124和受压面,受压面为一斜面。
静止状态下,弹性臂123的卡口124抵住固定板体13的内侧卡齿,调节结构锁紧。工作过程中,顺时针拨动拨轮11,拨轮11带动推块122顺时针转动,推块122压紧弹性臂123使弹性臂123顺时针转动,卡口124相对固定板体13的内侧卡齿移动,调节结构放松;棘轮12转动进而带动左齿条141和右齿条142移动,实现松紧调节;停止拨动拨轮11,弹性臂123复位、卡口124抵住固定板体13的内侧卡齿,调节结构锁紧。逆时针拨动拨轮11,拨轮11筋位压迫弹性臂123致使弹性臂123变形,弹性臂123的卡口124脱离固定板体13的内侧卡齿,调节结构放松;棘轮12转动进而带动左齿条141和右齿条142移动,实现松紧调节;停止拨动拨轮11,弹性臂123复位、卡口124抵住固定板体13的内侧卡齿,调节结构锁紧。
每次调节,弹性臂123都会发生弹性变形。随着使用时间,弹性臂123的弹性性能易发生变化或者弹性臂123容易断裂。导致调节装置的松紧调节性能发生变化、降低用户体验。
为此,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可优化这种情形的方案。
如图2-6所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包括齿轮212以及啮合在齿轮212相对两侧的第一齿条210和第二齿条211,调节装置还可依次包括固定板214、安装在固定板214上固定孔内的刹车件215、压板216以及按压控制件217;其中,压板216与齿轮212连接。
使用过程中,按压一次按压控制件217,压板216和刹车件215相对放松,压板216可带动齿轮212转动以带动第一齿条210和第二齿条211运动实现松紧调节。再按压一次控制件217,压板216卡入刹车件215,此时压板216和刹车件215相对锁紧,压板216无法带动齿轮212转动,调节装置锁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装置,采用按压控制件、压板和刹车件配合实现调节装置的锁紧和放松。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棘轮齿实现锁紧和放松的调节结构,避免了因棘轮齿的弹性性能发生变化或者弹性臂断裂而导致调节装置的松紧调节性能改变的情况,可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采用棘轮组件实现松紧调节的调节装置中,在某一方向转动时,棘轮齿的卡口与固定板体的内侧卡齿之间的相对转动会产生卡齿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调节装置,可以避免出现卡齿声、实现无声调节,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压板216可部分地位于刹车件215内侧,按压控制件217被按下,压板216整体或者部分卡入刹车件215内、压板216与刹车件215相对锁紧。或者,压板216可整体位于刹车件215一侧,按压控制件217被按下,压板216整体或者部分卡入刹车件215内、压板216与刹车件215相对锁紧。上述实施例中按压控制件217弹起时,压板216和刹车件215相对放松时,压板216和刹车件215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或者有一定程度的挤压。一些示例中,按压控制件217弹起时,压板216可物理脱离刹车件215,或者,与刹车件215有一定接触。
一些实施例中,压板216靠近齿轮212的端面的尺寸可小于靠近按压控制件217的端面的尺寸,例如,压板216外周面可呈圆锥面。按下按压控制件217,压板216可方便地借助圆锥面的自身锥度卡入刹车件215,实现压板216与刹车件215相对锁紧;按压控制件217弹起,压板216也可方便地借助圆锥面的自身锥度脱离刹车件215。
以下以一些具体结构为例对本申请中各个部件进行介绍,以下仅示出了其中一些结构,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其他结构也在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如图5-图7所示,固定板214的固定孔内侧可设置若干定位孔2141,定位孔2141可均匀设置或非均匀设置。一些实施例中,刹车件215为外周设置若干凸块的刹车环、凸块插入定位孔2141内以实现刹车件215与固定板214的相对定位。另一些实施例中,刹车件215可包括含缺口的刹车圈2151和第一弹性件2152,第一弹性件2152可位于缺口内部且第一弹性件2152沿刹车圈周向设置、第一弹性件2152两端分别抵靠缺口两端。刹车圈2151外周可设置若干定位凸起2153,定位凸起2153插入定位孔2141内从而实现刹车件215与固定板214的相对定位。按压一次按压控制件217,压板216插入刹车圈2151,致使刹车圈2152膨胀、第一弹性件2152被拉伸;再按压一次按压控制件217,压板216与刹车圈2151相对放松,第一弹性件2152由拉伸状态向恢复状态转变、恢复力带动刹车圈2151复位。一些示例中,第一弹性件2152可以为锁紧弹簧,锁紧弹簧可以勾设在缺口两侧的刹车圈2151两端点上。刹车圈2151可以采用阻尼材料制作,例如高阻尼材料。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214的固定孔可以包括与固定板214的一表面平齐的固定下孔2143和凸出于固定板214的固定上孔2142,刹车件215可设置在固定上孔2142内侧。如图5所示,定位孔2141可设置在固定上孔2142内侧。
如图3和图4所示,齿轮212可包括靠近压板216的齿轮盘2121和远离压板216的齿轮柱2122,齿轮柱2122上设置轮齿、第一齿条210和第二齿条211啮合在齿轮柱2122的相对两侧。齿轮盘2121可部分地设置于刹车件215内侧,和/或齿轮盘2121可部分地设置于固定板214的固定下孔2143内侧。
一些示例中,固定板214上固定上孔2142的直径可大于固定下孔2142的直径,齿轮盘2121的直径可大于齿轮柱2122的直径,齿轮柱2122可部分地位于固定下孔2143内。这样,齿轮212可稳固地装入固定板214。
如图8和图9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压板216靠近按压控制件217的第一面设置定位槽2161,按压控制件217底部抵住定位槽2161。定位槽2161可以为位于其第一面的圆形区域,按压控制件217的底部卡入定位槽2161以实现按压控制件217与压板216的相对定位。
一些示例中,压板216上可设置若干透过孔2162,齿轮212上对应透过孔2162位置处设置若干凹槽2123(如图3所示),穿过透过孔2162并插入凹槽2123的连杆(图中未示出)将压板216和齿轮212连接。其中,连杆的具体结构和形状可以依设计需求而定。
如图10和图11所示,一些实施例中,调节装置还可包括调节轮218,调节轮218可用于带动齿轮212转动。调节轮218底部设置若干筋位2181,这些筋位2181穿过透过孔2162插入凹槽2123(此时筋位2181相当于连杆)。按压一次按压控制件217,转动调节轮218,调节轮218通过筋位2181带动压板216和齿轮21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条210和第二齿条211运动,实现调节装置的松紧调节。
上述松紧调节装置中,调节轮218具体可以是拨轮或者转动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些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可以设置第二弹性件213,第二弹性件213可至少部分地设于齿轮212内部径向设置的通孔2124内部;压板216靠近齿轮212的第二面可设置朝向齿轮212且与通孔2124同轴的定位柱2163。再按压一次按压控制件217被按下时,压板216与齿轮212之间的距离缩短、第二弹性件213抵住定位柱2163(第二弹性件213为弹簧时、弹簧可套设在定位柱2163外周)、第二弹性件213被压缩;按压控制件217弹起时,第二弹性件213由压缩状态向恢复状态转变,恢复力推动压板216远离齿轮212以及刹车件215,促使压板216与刹车件215相对放松。可见,第二弹性件213的设置,可提升压板216与刹车件215之间的相对放松、进而提升调节装置的松紧调节性能。
上述一些实施例中,齿轮212上设置凹槽2123时,通孔2124可位于凹槽2123内侧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按压控制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
如图12~图15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按压控制件包括固定套2173、设置在固定套2173内部的上转动套2171以及与固定套2173连接且用于限制压板216上移的下转动套2172。
在固定套2173远离压板216的第一端处设有挡环部,在固定套2173靠近压板216的第二端上沿周向环设有多个导向齿21731,在两相邻导向齿21731之间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21732,导向齿21731呈倾斜状并且由固定套2173的第二端部向固定套2173的第一端部延伸,在每个导向齿21731上靠近固定套2173的第二端部处分别设有卡槽21733,该卡槽21733的槽底面呈倾斜状并与导向齿21731的倾斜方向一致;在下转动套2172靠近上转动套2171的一端上设有与上转动套2171滑动连接的转轴21721,在下转动套2172上沿转轴21721周向环设有与多个按压锯齿2172配合的多个转动锯齿21722,在下转动套2172周侧上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至少一根定位筋21723以及与转轴21721位于对侧的导向轴21724,该定位筋21723靠近固定套2173的端面呈倾斜状并且与导向齿21731的倾斜方向一致。
为了便于理解,对按压控制件的工作过程作如下说明:
需要调节长度时,按压一次上转动套2171的按压部,上转动套2171沿固定套2173轴向移动并推动下转动套2172移动,使定位筋21723的端面与卡槽21733分离,同时压缩第二弹性件213;松开上转动套2171的按压部后,在第二弹性件213的弹力作用下推动压板216、下转动套2172会沿固定套2173轴向回弹。
由于在上转动套2171端部上设有多个按压锯齿21712、在下转动套2172上对应设有多个转动锯齿21722,在多个按压锯齿21712与多个转动锯齿21722的导向作用下,下转动套2172会产生周向转动,使定位筋21723的端面卡到导向齿21731远离卡槽21733的部分上,在压缩第二弹性件213的弹力作用下定位筋21723的端面与导向齿21731之间会产生相对滑动直至定位筋21723滑到滑槽21732内,这样下转动套2172对压板216的轴向限定消失,在第二弹性件213的弹力作用下压板216也会进行轴向移动,可以使压板216与刹车件215之间相对放松,刹车件215对齿轮212的刹车作用消失,这样能够调节第一齿条210、第二齿条211位置,从而实现整个绑带长度的调节;
调节完毕后,再次按压上转动套2171的按压部,上转动套2171沿固定套2173轴向移动并推动下转动套2172移动,并推动定位筋21723沿滑槽21732滑动,直至定位筋21723完全脱离滑槽21732,然后松开上转动套2171的按压部,在上转动套2171端部上的多个按压锯齿21712与下转动套2172上的多个转动锯齿21722的导向作用下,下转动套2172会产生周向转动,使定位筋21723的端面卡到下一个导向齿21731上的卡槽21733处,由于卡槽21733的槽底面呈倾斜状,在压缩第二弹性件213的弹力作用下,定位筋21723的端面会沿卡槽21733的槽底面进行滑动并且限位在卡槽21733处,在固定套2173、下转动套2172的限定作用下,使压板216卡入刹车件215使得刹车件215对齿轮212产生刹车作用,第一齿条210、第二齿条211位置不能够再进行调节,从而实现锁定。
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214底部可以设置两条平行的导向结构,第一齿条210和第二齿条211可分别与两导向结构配合。例如,导向结构可以是导向槽,对应齿条在导向槽内滑动;导向结构也可是导向条、设置在齿条上的导向槽带动齿条沿导向条运动。齿条上可设置停止部,从而可限制齿条在一定范围内松紧。
一些实施例中,调节装置还可包括下壳,固定板214可拆卸安装在下壳上,例如通过螺丝安装在下壳上。下壳内部相对两侧可平行设置限位槽,齿条可设置在该限位槽内、并沿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伸缩。下壳两端可分别设置缺口,两齿条分别从对应缺口伸出。下壳上部相对两侧可设置上缺口和/或下缺口,当调节轮为拨轮时,拨轮的上侧和/或下侧可从上缺口和/或下缺口露出。
一些实施例中,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上壳(图中未示出),上壳和下壳组成容纳空间,上述实施例中的调节结构可设置于该容纳空间。例如,上壳相对两侧可设置上开口和/或下开口;调节轮为拨轮时,拨轮的上侧和/或下侧可对应从上开口和/或下开口露出。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压板216可以设计成部分圆形结构,为保证松紧调节性能,按压控制件217被按压时,压板216贴近第一弹性件2152;另外,齿轮212也可设计成非实心结构,如齿轮盘2121可以为中空的圆环形结构,和/或,齿轮柱2121为同轴设置的两圆柱体结构、两圆柱体之间通过若干连接筋连接,通孔2124所在平面可低于齿轮盘。如此设置,一方面可节省材料、另一方便可减轻调节装置的整体质量。
另外一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图中未示出),该头戴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部和佩戴部,佩戴部包括松紧调节装置,该松紧调节装置可以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结合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该头戴显示设备可以是虚拟现实头戴显示设备、增强现实头戴显示设备或者混合显示头戴显示设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调节装置,包括齿轮以及啮合在所述齿轮相对两侧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依次包括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孔内的刹车件、与所述齿轮连接的压板以及按压控制件;其中,
所述按压控制件带动所述压板卡入所述刹车件,所述齿轮相对所述刹车件锁死;
所述按压控制件带动所述压板与所述刹车件相对放松,所述齿轮相对所述刹车件放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上设置若干透过孔,所述齿轮上对应所述透过孔位置设置若干凹槽,穿过所述透过孔并插入所述凹槽的连杆将所述压板和所述齿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外周面为圆柱面或者圆锥面;和/或,
所述按压控制件被按下,所述压板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所述刹车件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内侧设置若干定位孔;
所述刹车件为外周设置若干凸块的刹车环,所述凸块插入相应的所述定位孔内;或者,
所述刹车件包括含缺口的刹车圈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缺口内;所述刹车圈外周设置若干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孔包括与所述固定板平齐的固定下孔和凸出于所述固定板的固定上孔,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固定上孔内侧;和/或,
所述齿轮包括靠近所述压板的齿轮盘以及远离所述压板并用于啮合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齿轮柱,至少部分所述齿轮盘设置于所述固定孔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控制件包括固定套、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部的上转动套以及与所述固定套连接且用于限制所述压板上移的下转动套;其中所述下转动套远离所述上转动套的一端抵住所述压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转动套的按压部穿过所述固定套,在所述上转动套靠近所述下转动套的一端部上沿周向环设有多个按压锯齿;
在所述固定套远离所述压板的第一端上设有挡环部,在所述固定套靠近所述压板的第二端上沿周向环设有多个导向齿,在两相邻所述导向齿之间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导向齿的端面呈倾斜状并且由所述固定套的第二端部向所述固定套的第一端部延伸,在每个所述导向齿的端面上靠近所述固定套的第二端部处分别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底面呈倾斜状且与所述导向齿的端面的倾斜方向一致;
在所述下转动套靠近所述上转动套的一端上设有与所述上转动套滑动连接的转轴,在所述下转动套上沿所述转轴周向环设有多个转动锯齿,在所述下转动套周侧上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至少一根定位筋,所述定位筋靠近所述固定套的端面呈倾斜状并且与所述导向齿的倾斜方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带有中孔的调节轮,所述上转动套的按压部穿过所述中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二弹性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齿轮内部径向设置的通孔内部;
所述压板靠近所述齿轮一面设置与所述通孔同轴的定位柱;
所述按压控制件被按下,所述第二弹性件抵住所述定位柱或者套设在所述定位柱外周。
10.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包括用于向用户展示图像信息的显示部和用于将显示部佩戴在用户头部的佩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部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
CN201920990258.9U 2019-06-28 2019-06-28 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调节装置的头戴显示设备 Active CN210090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0258.9U CN210090826U (zh) 2019-06-28 2019-06-28 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调节装置的头戴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0258.9U CN210090826U (zh) 2019-06-28 2019-06-28 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调节装置的头戴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0826U true CN210090826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4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0258.9U Active CN210090826U (zh) 2019-06-28 2019-06-28 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调节装置的头戴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08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7692A (zh) * 2021-09-29 2022-01-11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调节装置和头戴设备
CN114217443A (zh) * 2021-12-31 2022-03-22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松紧调节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7692A (zh) * 2021-09-29 2022-01-11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调节装置和头戴设备
CN114217443A (zh) * 2021-12-31 2022-03-22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松紧调节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90826U (zh) 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调节装置的头戴显示设备
JP6114366B2 (ja) 外科針装置
KR101768266B1 (ko) 압상장치
US9161588B2 (en) Adjustable headband device for a helmet
WO2022089119A1 (zh) 一种后绑带调节装置、后绑带及头戴显示设备
CN108681075B (zh) 一种带体松紧调节装置及头戴设备
US20130236166A1 (en) Waterproof case for camera and waterproof structure for camera using the waterproof case
WO2018072305A1 (zh) 一种可双向伸缩的头带及头戴显示器
JP4796168B2 (ja) 伸縮ペン
WO2022121632A1 (zh) 一种旋转按键及具有该旋转按键的可穿戴设备
JP4269102B2 (ja) 出没式塗膜転写具
JP2008035553A (ja) 2部分装置
US20110192435A1 (en) Central shaft control structure of self-opening/closing umbrella
US20110155878A1 (en) Fixing device
CN111929901A (zh) 一种双层绑带式头戴设备
JPS5810708A (ja) 撮影レンズ鏡筒
CN210348061U (zh) 松紧调节装置及带有该松紧调节装置的头戴显示设备
JP6835741B2 (ja) 可搬式スクリーン装置
CN211333297U (zh) 一种按压式美工刀
JP2007521626A (ja) モジュールカード排出機構
JP4591461B2 (ja) 出没式塗膜転写具
CN112635227B (zh) 按键结构及智能腕戴设备
WO2024114133A1 (zh) 一种头戴设备
JP7305125B2 (ja) 回転支持装置及び美容器
CN210433968U (zh) 一种扳机键及游戏手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9

Address after: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4 Laoshan Qingdao District North House Street investment service center room, Room 308,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7

Address after: 266104 No. 500,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s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