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8333U - 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8333U
CN210068333U CN201920755099.4U CN201920755099U CN210068333U CN 210068333 U CN210068333 U CN 210068333U CN 201920755099 U CN201920755099 U CN 201920755099U CN 210068333 U CN210068333 U CN 210068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oil
cooling
cooling oil
combustion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550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森
黄伟庭
谢福基
罗炽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IESEL ENGINE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IESEL ENGINE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IESEL ENGINE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IESEL ENGINE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550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8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8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8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包括活塞头、活塞裙和活塞销,所述活塞头和活塞裙固定后形成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所述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通过至少一条第一泄油道连通,第一泄油道倾斜布置,所述活塞裙内设置有连通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的第二泄油道,还包括连通外冷却油腔的冷却油道和连通内冷却油腔的冷却油出口。活塞冷却液体在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内高频往复振荡,与活塞壁面发生激烈的强制对流换热以带走热量,最终活塞冷却液体通过冷却油出口流出。本实用新型极大地提高了内燃发动机工作时活塞的冷却效果,延长活塞的使用寿命,降低内燃发动机的运行成本,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维护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发动机的往复活塞应用研究领域中的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活塞是内燃机的关键零部件,也是内燃机中故障较多的零件之一。高速运动的活塞承受着相当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一方面,活塞顶部与高温燃气直接接触,要承受燃气周期性的加热作用,活塞顶部的高热负荷使整个活塞的温度很高,活塞各部分温度梯度大,造成活塞要承受很大的热应力,会发生相当大的热变形;另一方面,活塞受到的机械负荷也相当大,包括燃气周期性的压力,活塞往复运动产生的惯性力,活塞与相关零部件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
由于活塞结构复杂,活塞与缸套之间的间隙很小,所以很难对活塞进行充分有效的润滑和冷却。
现有技术中,通过应用强制振荡冷却原理,通过连杆、活塞销压力供油冷却。冷却油通过主油道进入冷却腔,在冷却腔内填充一定容量的滑油。随着活塞的高速往复运动,滑油在冷却腔内高频往复振荡,进而与活塞壁面发生激烈的强制对流换热以带走热量,最终机油通过油腔出口流出。
油道的设计影响滑油的流向,而滑油的流向和流速影响影振荡效果,进而影响响冷却效果,因此,油道的设计极其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优化油道管路,提高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包括活塞头、活塞裙和活塞销,所述活塞头和活塞裙固定后形成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所述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通过至少一条第一泄油道连通,第一泄油道倾斜布置,所述活塞裙内设置有连通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的第二泄油道,还包括连通外冷却油腔的冷却油道和连通内冷却油腔的冷却油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泄油道与活塞头运动方向成夹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头、活塞裙和活塞销高速往复运动过程中,活塞冷却液体在外冷却油腔、第一泄油道和内冷却油腔内旋转振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泄油道设置在活塞头,第一泄油道包括连通外冷却油腔的第一口和连通内却油腔的第二口,所述第一口所在的位置高于第二口所在的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口靠近活塞裙的顶端面,所述第一口远离活塞裙的顶端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泄油道水平布置或者倾斜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油道包括设置在活塞裙内的主油道,所述主油道通过外分油道与外冷却油腔连通,所述外分油道倾斜布置,外分油道的内径小于主油道的内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油道通过内分油道与内冷却油腔连通,所述内分油道倾斜布置,内分油道的内径小于主油道的内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油道的轴线与活塞活塞头运动方向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油道还包括设置在活塞销内的第一油道,所述第一油道的两端分别与主油道连通,活塞销中部设有冷却油进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通过至少一条第一泄油道连通,活塞冷却液体通过冷却油道,分别进入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使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内填充一定容量的活塞冷却液体。随着活塞的高速往复运动,活塞冷却液体通过在第一泄油道进入内冷却油腔,也通过活塞裙的第二泄油道进入内冷却油腔,加强活塞外腔和内腔的对流换热能力。活塞冷却液体在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内高频往复振荡,与活塞壁面发生激烈的强制对流换热以带走热量,最终活塞冷却液体通过冷却油出口流出。本实用新型极大地提高了内燃发动机工作时活塞的冷却效果,延长活塞的使用寿命,降低内燃发动机的运行成本,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油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塞头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向的旋转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塞裙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参照图1~图6,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包括定位销1、活塞头2、连接螺栓3、O型橡胶密封圈4、活塞裙5、压块6、螺母7、活塞销8、第一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9、活塞销挡圈10和第二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11。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活塞冷却液体的流动方向。
活塞头2和活塞裙5通过定位销1安装定位;活塞头2和活塞裙5通过连接螺栓3连接,并通过压块6、螺母7紧固;活塞销8安装于活塞裙5内,并通过活塞销挡圈10轴向固定,使其可绕轴自由转动;O型橡胶密封圈4安装于活塞裙5顶部凹槽中,并与活塞头2内壁面紧贴,共同形成外冷却油腔;第一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9安装在活塞销8的端面孔处,塞住油道,防止活塞冷却液体从活塞销8的端面流出;第二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11安装在活塞裙5的活塞销座部位,防止活塞冷却液体从活塞销座流出。活塞冷却液体包含但不限于为滑油。
所述活塞头2和活塞裙5固定后形成内冷却油腔14和外冷却油腔13,所述内冷却油腔14和外冷却油腔13通过至少一条第一泄油道12连通,第一泄油道12倾斜布置,所述活塞裙5内设置有连通内冷却油腔14和外冷却油腔13的第二泄油道15,还包括连通外冷却油腔13的冷却油道和连通内冷却油腔14的冷却油出口19。冷却油出口19实现滑油的回收。冷却油道包括设置在活塞裙5内的主油道18,所述主油道18通过外分油道16与外冷却油腔13连通,所述外分油道16倾斜布置,外分油道16的内径小于主油道18的内径,使得滑油从大直径的主油道18进入到小直径的外分油道16,实现滑油的加压,便于滑油喷射到外冷却油腔,提高振荡冷却的效果。外分油道16的进口低于外分油道16的出口,外分油道16的出口位于外冷却油腔。
所述第一泄油道12与活塞头2运动方向成倾斜夹角。外分油道16与活塞头2运动方向成倾斜夹角,活塞头2、活塞裙5和活塞销8高速往复运动过程中,由于外分油道16的内径小于主油道18的内径,且外分油道16与活塞头2运动方向成倾斜夹角,这样,滑油通过主油道18经外分油道16加压加速,沿着外分油道16进入外冷却油腔13时,呈旋转喷射状,并通过第一泄油道12进入内冷却油腔14,整个过程均与活塞壁面发生激烈的强制对流换热以带走热量。
所述活塞头2、活塞裙5和活塞销8高速往复运动过程中,滑油在第一泄油道12、内冷却油腔14、外冷却油腔13和第二泄油道15内旋转振荡。
所述第一泄油道12设置在活塞头2,多条第一泄油道12沿着活塞头2均匀分布。第一泄油道12包括连通外冷却油腔13的第一口和连通内却油腔的第二口,所述第一口所在的位置高于第二口所在的位置。
所述第二口靠近活塞裙5的顶端面,所述第一口远离活塞裙5的顶端面,外冷却油腔的滑油从处于高位置的第一口沿着第一泄油道12,从处于低位置的第二口进入内冷却油腔,形成压力差,使得滑油从第二口旋转喷射而出。
所述第二泄油道15水平布置或者倾斜布置。第二泄油道15的设置位置低于第一泄油道12的位置,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通过第一泄油道12和第二泄油道15形成振荡回路,实现震荡冷却。
所述主油道18通过内分油道17与内冷却油腔14连通,所述内分油道17倾斜布置,内分油道17的内径小于主油道18的内径,使得滑油从大直径的主油道18进入到小直径的内分油道17,实现滑油的加压,便于滑油喷射到内冷却油腔,提高振荡冷却的效果。内分油道17的进口低于内分油道17的出口,内分油道17的出口位于内冷却油腔。
所述主油道18的轴线与活塞活塞头2运动方向平行。内分油道17和主油道18之间成夹角,外分油道16和主油道18之间成夹角,这样可以改变滑油的流向和流速。
所述冷却油道还包括设置在活塞销8内的第一油道,所述第一油道的两端分别与主油道18连通,活塞销8中部设有冷却油进口20。活塞裙5与活塞销8的安装接触面位置设置有主油道进口。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头、活塞裙和活塞销,所述活塞头和活塞裙固定后形成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所述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通过至少一条第一泄油道连通,第一泄油道倾斜布置,所述活塞裙内设置有连通内冷却油腔和外冷却油腔的第二泄油道,还包括连通外冷却油腔的冷却油道和连通内冷却油腔的冷却油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油道与活塞头运动方向成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活塞裙和活塞销高速往复运动过程中,活塞冷却液体在外冷却油腔、第一泄油道和内冷却油腔内旋转振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油道设置在活塞头,第一泄油道包括连通外冷却油腔的第一口和连通内却油腔的第二口,所述第一口所在的位置高于第二口所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口靠近活塞裙的顶端面,所述第一口远离活塞裙的顶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泄油道水平布置或者倾斜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油道包括设置在活塞裙内的主油道,所述主油道通过外分油道与外冷却油腔连通,所述外分油道倾斜布置,外分油道的内径小于主油道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通过内分油道与内冷却油腔连通,所述内分油道倾斜布置,内分油道的内径小于主油道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的轴线与活塞头运动方向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油道还包括设置在活塞销内的第一油道,所述第一油道的两端分别与主油道连通,活塞销中部设有冷却油进口。
CN201920755099.4U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 Active CN210068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5099.4U CN210068333U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5099.4U CN210068333U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8333U true CN210068333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3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55099.4U Active CN210068333U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83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5406A (zh) * 2019-05-23 2019-08-20 广州柴油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5406A (zh) * 2019-05-23 2019-08-20 广州柴油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
CN110145406B (zh) * 2019-05-23 2024-05-17 广州柴油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8767B (zh) 一种滚动轴承散热方法
CN210068333U (zh) 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
CN105156171B (zh) 一种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润滑冷却组合式结构
CN104196870B (zh) 一种大型柴油机十字头组件
WO2021120592A1 (zh) 一种整流式液涡轮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0145406B (zh) 一种内燃发动机活塞振荡冷却结构
CN204851842U (zh) 一种液压缸冷却系统
CN200952533Y (zh) 连铸辊道机用免加油水冷轴瓦套
KR20200002055A (ko) 스털링 엔진의 윤활 장치
CN205478652U (zh) 一种液压缸无功腔的冷却装置
CN112324640A (zh) 一种具有水冷内外循环的汽车空压机
CN209115657U (zh) 一种回转窑主减速机润滑油外冷却装置
CN208840466U (zh) 一种压铸机上的压射装置
CN208503016U (zh) 双进气结构的摆式空压机
CN203730147U (zh) 用于中速柴油机的气缸套
CN112664343A (zh) 一种发动机分层冷却水套结构
CN102359444B (zh) 适用于天然气工业的高速大功率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CN207178143U (zh) 适用高温气体介质的立式压缩机
CN219061936U (zh)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活塞杆
CN217761465U (zh) 一种适用于液态金属介质输送泵轴承冷却结构
CN205064023U (zh) 一种迂回冷却过滤型发动机机油冷却器
CN217107242U (zh) 一种活塞及发动机
CN215566568U (zh) 一种用于输送高温及易凝固介质的密封压盖结构
KR101490900B1 (ko) 가변 압축비 엔진용 오일 공급 통로
CN219388021U (zh) 一种柴油机用的内燃机缸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