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2710U - 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2710U
CN210062710U CN201920768394.3U CN201920768394U CN210062710U CN 210062710 U CN210062710 U CN 210062710U CN 201920768394 U CN201920768394 U CN 201920768394U CN 210062710 U CN210062710 U CN 210062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wang
ring
department
organism
machi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83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六骏
江波
张晓星
汪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ju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ju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ju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ju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83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2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2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2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涉及充电站技术领域,其包括机体,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机体外侧壁处的转动杆、套接在转动杆上的转动盘、螺纹连接在转动杆远离机体一侧处的固定套、竖直穿过固定套和转动杆上部的销钉,固定套内侧壁处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形条,转动杆外侧壁处开设有对应方形条的方形槽,转动杆与机体外侧壁之间套接有分隔环。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将使用完成后的电线进行收卷,减小电线受到损伤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驱动的车辆例如电动车、电动摩托车或插接式混合动力车辆(此后,也称为“电动车”)已经广泛使用。因为电动车广泛使用,所以用于对电动车内安装的辅助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站正在采用。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44654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动车充电站,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端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下端外表面焊接有充电站外壳,所述充电站外壳的上端安装有稳压器,所述充电站外壳的后端安装有电线,所述充电站外壳的前端上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充电站外壳前端左侧安装有插板,且插板位于显示屏的下端,所述插板的内腔中安装有插孔,所述投币器的内腔中设有投币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稳压器、插板和投币器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为一个电路系统。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电线通常是放置在地面上部,电线受到行人以及外力很可能会发生损坏,造成充电站的损伤,从而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方便将使用完成后的电线进行收卷,减小电线受到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包括机体,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机体外侧壁处的转动杆、套接在转动杆上的转动盘、螺纹连接在转动杆远离机体一侧处的固定套、竖直穿过固定套和转动杆上部的销钉,所述固定套内侧壁处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形条,所述转动杆外侧壁处开设有对应方形条的方形槽,所述转动杆与机体外侧壁之间套接有分隔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绕卷在转动盘上部的线缆取出,将线缆顶部的接头插接在车体的充电口处,使用完成之后,人手对转动盘进行转动,线缆便被收卷至转动盘上,由于方形条与方形槽配合使用,人手对转动盘进行转动即可使转动杆通过发生转动。方便将使用完成后的电线进行收卷,减小电线受到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深入机体内部,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杆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套接在转动杆上部的棘轮、所述机体的侧壁处插接有圆杆,所述圆杆靠近棘轮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有制动棘爪,所述圆杆上部远离制动棘爪的一侧处连接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与机体之间套接有弹簧;机体内部设置有驱动转动杆进行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将线缆从转动盘上扯出时,转动盘发生转动,转动盘带动棘轮进行转动,当人手停止扯线时,制动棘爪抵住棘轮,使棘轮停止转动,减小转动盘由于惯性继续转动的情况线缆伸出的距离为固定值,减小线缆杂乱放置在地面上部的情况;当需要对线缆进行收卷时,人手对圆杆进行拉动,使制动棘爪与棘轮分离,开启电机,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便可将线缆收卷至转动盘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上部位于弹簧靠近机体的一侧处螺纹连接有第二圆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一端之间之后弹簧的弹性会发生变化,第二圆盘螺纹连接在圆杆上部,对第二圆盘进行旋转,可以对弹簧的弹力进行限制,可调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盘外部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水平罩设在转动盘外部的防护罩、固定连接在机体上部对应防护罩处的放置圆环,所述防护罩与放置圆环之间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所述放置圆环的侧壁处开设有出线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罩罩设在转动盘外部,转动盘在放置罩内部进行转动,整体较为安全,设置出先口,使线缆从出线口输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罩靠近放置圆环一侧处的多个竖板、固定连接在竖板远离防护罩一侧处的斜板,所述斜板斜板自与竖板的连接处均向远离放置圆环的一侧倾斜,所述放置圆环靠近防护罩的一侧处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放置圆环的外侧壁处开设有第二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竖板和斜板对应第一开口处,将防护罩向靠近放置圆环一侧移动,此时斜板与竖板挤压放置在第一开口处,继续按压,斜板的自由端位于第二开口处时弹出,从将防护罩安装到放置圆环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罩靠近固定套一侧的内侧壁处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接在转动杆的外部,所述转动杆相对固定环可进行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环,使转动环与转动杆连接较好,增加防护罩的使用时间,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外侧壁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线缆沿转动盘转动方向拉出处较为顺滑,但是线缆可能会处于与转动盘垂直处,故而设置有支撑杆以及放置半环,线缆经过放置半环进行转向,车子放置在何处,线缆输出时都较为顺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杆位于机体的外侧处连接有橡胶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人手对圆杆进行转动时,较为舒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转动盘对线缆进行收卷,减小线缆随意堆积在地面上的情况,减小电线受到损伤;
2、设置驱动组件,方便将已经取出的线缆收卷到转动盘上,更加方便;
3、设置第二圆盘,使弹簧的弹出长度可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隐去部分机体侧壁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用于表示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11、支撑杆;111、放置半环;2、驱动组件;21、棘轮;22、圆杆;221、橡胶环;23、制动棘爪;24、第一圆盘;25、第二圆盘;251、弹簧;252、电机;253、第一带轮;254、第二带轮;255、皮带;3、转动杆;31、转动盘;311、方形槽;32、方形条;33、固定套;331、销钉;34、分隔环;4、防护组件;41、防护罩;411、出线口;412、固定环;42、放置圆环;5、固定组件;51、竖板;52、斜板;53、第一开口;54、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包括机体1、安装在机体1内部的两组驱动组件2、插接在机体1侧壁处受驱动组件2(图3中示出)驱动的两个转动杆3。
参照图2,转动杆3上均套接有放置线缆的转动盘31,电线的一端与机体电子元件电性连接,固定绕卷在转动盘31上,然后绕卷多圈在转动盘31上,转动杆3的外侧壁处均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形条32,转动盘31的内侧壁处对应方形条32处开设有供方形条32滑动的方形槽311。转动杆3远离机体1的一端处螺纹连接有固定套33,固定套33的侧壁距转动杆3远离机体1的一端处为间隔设置,为了减小固定套33从转动杆3上脱离情况的出现,故而固定套33与转动杆3上竖直插接有销钉331;转动杆3与机体1外侧壁处之间均套接有分隔环34。
参照图3,驱动组件2包括固定的套接在转动杆3上部且位于机体1内部的棘轮21、插接在机体1侧壁处位于棘轮21一侧处的圆杆22、固定连接在圆杆22靠近棘轮21一侧处的制动棘爪23,圆杆22上固定的套接有靠近制动棘爪23一侧处的第一圆盘24,圆杆22上螺纹连接有位于机体1内部的第二圆盘25,第一圆盘24和第二圆盘25之间放置有套接在圆杆22上部的弹簧251。
参照图3,由于使用一端之间之后弹簧251的弹性会发生变化,第二圆盘25螺纹连接在圆杆22上部,对第二圆盘25进行旋转,可以对弹簧251的弹力进行限制,可调性较好。
参照图3,机体1内部对应转动杆3处均设置有电机252,电机252的输出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253,转动杆3上固定套33接有第二带轮254,第一带轮253和第二带轮254之间通过皮带255连接。
参照图2,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人手误触到转动的转动盘31上,故而在在转动盘31外部套设有防护组件4,防护组件4包括水平罩设在转动盘31外部处的防护罩41,防护罩41为圆筒状,机体1处侧壁处固定连接有对应防护罩41的放置圆环42,分隔环34位于放置圆环42与转动盘31之间,防护罩41与放置圆环42之间通过固定组件5连接,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罩41靠近放置圆环42的一侧处的两个竖板51,竖板51远离防护罩41的一端处均连接有斜板52,斜板52自与竖板51的连接处均向远离放置圆环42的一侧倾斜;放置圆环42远离机体1一侧的圆环处开设有第一开口53,放置圆环42的外侧壁处开设有与第一开口53贯通的第二开口54,所述斜板52位于第二开口54内部,防护罩41的外侧壁处开设有用于出线的出线口411。
参照图2,防护罩41靠近固定套33一侧的内侧壁处连接有固定环412,固定环412套接在转动杆3的外部,固定环412可相对转动杆3转动。
参照图1,机体1宽度方向的侧壁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端部连接有放置半环111。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人手将线缆从转动盘31上扯出时,转动盘31发生转动,转动盘31带动棘轮21进行转动,当人手停止扯线时,制动棘爪23抵住棘轮21,使棘轮21停止转动,减小转动盘31由于惯性继续转动的情况,线缆伸出的距离为固定值,减小线缆杂乱放置在地面上部的情况;当需要对线缆进行收卷时,人手对圆杆22进行拉动,使制动棘爪23与棘轮21分离,开启电机252,电机252带动转动杆3进行转动,便可将线缆收卷至转动盘31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机体(1)外侧壁处的转动杆(3)、套接在转动杆(3)上的转动盘(31)、螺纹连接在转动杆(3)远离机体(1)一侧处的固定套(33)、竖直穿过固定套(33)和转动杆(3)上部的销钉(331),所述固定套(33)内侧壁处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形条(32),所述转动杆(3)外侧壁处开设有对应方形条(32)的方形槽(311),所述转动杆(3)与机体(1)外侧壁之间套接有分隔环(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深入机体(1)内部,所述机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杆(3)的驱动组件(2),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固定套(33)接在转动杆(3)上部的棘轮(21)、所述机体(1)的侧壁处插接有圆杆(22),所述圆杆(22)靠近棘轮(21)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有制动棘爪(23),所述圆杆(22)上部远离制动棘爪(23)的一侧处连接有第一圆盘(24),所述第一圆盘(24)与机体(1)之间套接有弹簧(251);机体(1)内部设置有驱动转动杆(3)进行转动的电机(2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上部位于弹簧(251)靠近机体(1)的一侧处螺纹连接有第二圆盘(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31)外部设置有防护组件(4),所述防护组件(4)包括水平罩设在转动盘(31)外部的防护罩(41)、固定连接在机体(1)上部对应防护罩(41)处的放置圆环(42),所述防护罩(41)与放置圆环(42)之间通过固定组件(5)连接,所述放置圆环(42)的侧壁处开设有出线口(4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罩(41)靠近放置圆环(42)一侧处的多个竖板(51)、固定连接在竖板(51)远离防护罩(41)一侧处的斜板(52),所述斜板(52)斜板(52)自与竖板(51)的连接处均向远离放置圆环(42)的一侧倾斜,所述放置圆环(42)靠近防护罩(41)的一侧处开设有第一开口(53),所述放置圆环(42)的外侧壁处开设有第二开口(5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1)靠近固定套(33)一侧的内侧壁处连接有固定环(412),所述固定环(412)套接在转动杆(3)的外部,所述转动杆(3)相对固定环(412)可进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外侧壁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半环(11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22)位于机体(1)的外侧处连接有橡胶环(221)。
CN201920768394.3U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 Active CN210062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8394.3U CN210062710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8394.3U CN210062710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2710U true CN210062710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4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8394.3U Active CN210062710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27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6855A (zh) * 2020-08-17 2020-10-16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一种电动卷线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6855A (zh) * 2020-08-17 2020-10-16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一种电动卷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0947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161744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0062710U (zh) 一种针对充电站的新型基础结构
CN114067495A (zh) 一种充电桩车位防占用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4355590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新能源充电桩
CN212124902U (zh) 一种便于收纳电线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0821885U (zh) 一种具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
CN208842239U (zh)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212712229U (zh) 一种壁挂式节能环保汽车充电桩
CN213501899U (zh) 一种新型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CN21383137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供能装置
CN109291818A (zh)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201941684U (zh) 充电吸能车载支架
CN210350823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用可滑动固定的安全充电基座
CN21379931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208021245U (zh) 具有收线功能的智能充电桩
CN112455263A (zh) 一种高功率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4396450U (zh) 一种充电桩专用电缆
CN110774911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充电站
CN220950678U (zh) 一种自动收线充电桩
CN114537182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快充的保护方法及保护系统
CN20997220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柱
CN214306064U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道路视频监控装置
CN11742929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结构
CN214929052U (zh) 一种挂式充电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