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0686U - 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0686U
CN210010686U CN201920754274.8U CN201920754274U CN210010686U CN 210010686 U CN210010686 U CN 210010686U CN 201920754274 U CN201920754274 U CN 201920754274U CN 210010686 U CN210010686 U CN 210010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guide rail
mobile station
machining center
support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542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anni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anni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anni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anni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542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0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0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0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加工室,加工室内设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下端设有转柱,机架内设有控制腔,控制腔内设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与转柱的下端连接,支撑台的上端面均固设有移动道,移动道内设有移动块,支撑台的侧壁上固设有气缸一,气缸一的输出轴贯穿支撑台的侧壁,且与移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支撑台的上端面设有两块相同的支撑臂,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两块支撑臂能够将工件夹紧,气缸一启动,能够改变工件在支撑台上的位置,电机一启动,带动支撑台转动,改变工件在加工室内的位置,实现对工件位置的调节,使加工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车削与铣削是最为基本而重要的加工成型手段。车削是指工件旋转而刀具在平面内作直线或曲线移动的切削加工,铣削是指刀具旋转而工件固定或可进给的切削加工。显然,车削与铣削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加工方式。鉴于二者的区别,现有的机床亦相应区分为车床与铣床,难以实现二者的通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亦出现了一些可实现复合加工的数控设备,即数控加工中心。
普通的加工中心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工件能够跟随移动台移动,使加工中心能够方便的对工件进行加工。然而,普通的加工中心的移动台在移动时,只能使工件进行笔直的移动,使加工中心不能很好的对工件的侧面进行加工。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具有能够将工件的各个侧面都转向一个方向,使加工中心能够方便的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加工室,所述加工室内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下端设有转柱,所述机架内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位于工作室的下方,所述控制腔内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与转柱的下端连接,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均固设有移动道,所述移动道内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位于移动道内,且与移动道滑动配合,所述支撑台的侧壁上固设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贯穿支撑台的侧壁,且与移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上端固设有垂直于移动道方向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下端面与支撑台的上端面滑动配合,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设有两块相同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下端设有导槽,所述导槽与导轨配合,所述导轨的上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安装槽的两侧,且与安装槽转动连接,所述导轨的一端固设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贯穿导轨的侧壁,且与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块所述支撑臂下端导槽的内壁上设有内正螺纹,所述调节杆的左端设有外正螺纹,所述内正螺纹与外正螺纹配合,另一块所述支撑臂下端导槽的内壁上设有内反螺纹,所述调节杆的右端设有外反螺纹,所述内反螺纹与外反螺纹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放置在两块支撑臂之间,电机三正向启动,带动调节杆正向转动,使左边的支撑臂沿着导轨向右移动,右边的支撑臂沿着导轨向左移动,两块支撑臂相互靠近将工件夹紧,气缸一启动,推动移动块在移动道内移动,移动块会带动导轨移动,从而改变工件在支撑台上的位置,电机一启动,带动转柱转动,转柱会带动支撑台转动,支撑台带动移动块和导轨转动,导轨带动两块支撑臂转动,支撑臂带动工件转动,从而使工件的各个侧面都能够正对加工中心内的某个方向,便于加工中心对工件的加工。
作为优选,两块所述支撑臂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夹板,两块所述夹板的一侧均固设有转杆,两块所述支撑臂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转孔,所述转杆插在转孔内,且与转孔转动配合,其中一块所述支撑臂远离夹板的一侧固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呈圆台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夹板会跟随两根支撑臂移动,当两根支撑臂相互靠近时,两块夹板会将工件初步夹紧,电机二启动,带动工件在竖直面上转动,使工件在竖直方向的几个侧面也能够正对加工的位置,从使加工中心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工件的加工,当调整好工件的位置和角度后,继续正向启动电机三,使两根支撑臂继续靠近,使转孔套到转杆直径更大的位置,从而使转杆卡在转孔内,无法继续转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固定,使工件能够更好的被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夹板远离支撑臂的一侧固设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的表面粗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垫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使两块夹板更好的将工件夹紧,防止工件由于两侧过大的压力而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台的下端面设有若干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嵌设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位于球形槽内且与球形槽滚动连接,所述滚珠的下端穿过球形槽且与工作室的底面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能够减小支撑台在转动时对工作室底面产生的摩擦,使支撑台转动时能够更加平稳顺畅,有利于对工件角度的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加工室的底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安装孔转动连接,所述套筒内设有若干防滑柱,所述转柱上设有若干防滑槽,所述防滑柱与防滑槽配合,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与套筒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柱插入到套筒内,防滑柱插入到防滑槽内,电机一启动,能够带动套筒转动,套筒能够带动转柱转动,从而带动支撑台转动,实现对工件的调整,转柱能够从套筒内拔出,使支撑台能够从工作室中取出,便于对支撑台的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的外侧固设有转片,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转槽,所述转片与转槽转动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片卡在转槽内,使电机一在带动套筒转动时,能够转动的更加平稳,从而使支撑台的转动更加平稳,有利于对工件位置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区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加工室;12、控制腔;2、支撑台;21、转柱;22、电机一;23、移动道;24、移动块;25、气缸一;26、滚珠;3、导轨;31、支撑臂;32、调节杆;33、电机三;4、夹板;41、转杆;42、电机二;43、摩擦垫;5、套筒;51、防滑柱;52、转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包括机架1。机架1内设有加工室11,加工室11内设有支撑台2。支撑台2的上端面均固设有移动道23,移动道23内设有移动块24,移动块24位于移动道23内,且与移动道23滑动配合。支撑台2的侧壁上固设有气缸一25,气缸一25的输出轴贯穿支撑台2的侧壁,且与移动块24的侧壁固定连接。移动块24的上端固设有垂直于移动道23方向的导轨3,导轨3的下端面与支撑台2的上端面滑动配合。
气缸一25启动,带动移动块24沿着移动道23移动,移动块24会带动导轨3移动,可以将导轨3推到支撑台2上的不同位置。工件位于导轨3的上端,当导轨3移动时,可以带动工件移动,实现对工件位置的调整。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台2的上端面设有两块相同的支撑臂31,支撑臂31的下端设有导槽,导槽与导轨3配合。导轨3的上端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调节杆32,调节杆32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安装槽的两侧,且与安装槽转动连接。导轨3的一端固设有电机三33,电机三33的输出轴贯穿导轨3的侧壁,且与调节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其中一块支撑臂31下端导槽的内壁上设有内正螺纹,调节杆32的左端设有外正螺纹,内正螺纹与外正螺纹配合,另一块支撑臂31下端导槽的内壁上设有内反螺纹,调节杆32的右端设有外反螺纹,内反螺纹与外反螺纹配合。
如图3所示,两块支撑臂31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夹板4,两块夹板4的一侧均固设有圆台形的转杆41,两块支撑臂3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转孔,转杆41插在转孔内,且与转孔转动配合。其中一块支撑臂31远离夹板4的一侧固设有电机二42,电机二42的输出轴与转杆41固定连接。夹板4远离支撑臂31的一侧固设有摩擦垫43,摩擦垫43的表面粗糙。
工件放置在两根支撑臂31之间,电机三33正向启动,带动调节杆32正向转动,从而使外正螺纹和外反螺纹均开始转动,从而使两根支撑臂31沿着导轨3移动。两根支撑臂31相互靠近,带动两块夹板4相互靠近,两块夹板4抵在工件的两侧,将工件初步夹紧,当工件不会从两块夹板4之间掉落时,电机三33停止转动。
之后电机二42启动,带动转杆41转动,转杆41带动夹板4转动,从而使夹板4带动工件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调整工件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当调整好工件的角度后,电机二42停止转动,电机三33重新正向启动。
电机三33重新正向启动后,带动两根支撑臂31继续相互靠近,由于工件位于两块夹板4之间,当两根支撑臂31再次相互靠近时,两块夹板4之间只能缩小较小的间距,使转孔沿着转杆41移动,并逐渐移动到转杆41直径较粗的位置。当转孔移动到转杆41直径较粗的位置时,电机三33停止转动。此时转杆41无法在转孔内转动,从而使两块夹板4不会转动,实现对工件竖直方向角度的固定。
当工件加工完后,反向启动电机三33,电机三33会带动调节杆32反向转动,从而使两根支撑臂31相互远离,两块夹板4也相互远离,便于工件的取放。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台2的下端设有转柱21,机架1内设有控制腔12,控制腔12位于工作室的下方,控制腔12内设有电机一22,加工室11的底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套筒5,套筒5与安装孔转动连接,电机一22的输出轴与套筒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套筒5的外侧固设有转片52,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转槽,转片52与转槽转动配合。套筒5内设有若干防滑柱51,转柱21上设有若干防滑槽,防滑柱51与防滑槽配合。
转柱21插在套筒5内,防滑柱51插在防滑槽内。电机一22启动,带动套筒5转动,套筒5带动转柱21转动,从而使转柱21能够带动支撑台2转动,支撑台2转动会带动移动块24和导轨3转动,导轨3带动两根支撑臂31转动,从而使两根支撑臂31能够带动工件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工件转动,能够改变工件在水平方向的角度,使工件需要加工的面能够正对加工室11内的加工点,使工件的加工更加方便。
如图2所示,支撑台2的下端面设有若干球形槽,球形槽内嵌设有若干滚珠26,滚珠26位于球形槽内且与球形槽滚动连接,滚珠26的下端穿过球形槽且与工作室的底面接触。
滚珠26能够减小支撑台2在转动时与加工室11底面产生的摩擦,从而使支撑台2在转动时更加平稳顺畅,使支撑台2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工件水平方向角度的调整。

Claims (6)

1.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设有加工室(11),所述加工室(11)内设有支撑台(2),所述支撑台(2)的下端设有转柱(21),所述机架(1)内设有控制腔(12),所述控制腔(12)位于工作室的下方,所述控制腔(12)内设有电机一(22),所述电机一(22)的输出轴与转柱(21)的下端连接,所述支撑台(2)的上端面均固设有移动道(23),所述移动道(23)内设有移动块(24),所述移动块(24)位于移动道(23)内,且与移动道(23)滑动配合,所述支撑台(2)的侧壁上固设有气缸一(25),所述气缸一(25)的输出轴贯穿支撑台(2)的侧壁,且与移动块(24)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24)的上端固设有垂直于移动道(23)方向的导轨(3),所述导轨(3)的下端面与支撑台(2)的上端面滑动配合,所述支撑台(2)的上端面设有两块相同的支撑臂(31),所述支撑臂(31)的下端设有导槽,所述导槽与导轨(3)配合,所述导轨(3)的上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调节杆(32),所述调节杆(32)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安装槽的两侧,且与安装槽转动连接,所述导轨(3)的一端固设有电机三(33),所述电机三(33)的输出轴贯穿导轨(3)的侧壁,且与调节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块所述支撑臂(31)下端导槽的内壁上设有内正螺纹,所述调节杆(32)的左端设有外正螺纹,所述内正螺纹与外正螺纹配合,另一块所述支撑臂(31)下端导槽的内壁上设有内反螺纹,所述调节杆(32)的右端设有外反螺纹,所述内反螺纹与外反螺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支撑臂(31)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夹板(4),两块所述夹板(4)的一侧均固设有转杆(41),两块所述支撑臂(3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转孔,所述转杆(41)插在转孔内,且与转孔转动配合,其中一块所述支撑臂(31)远离夹板(4)的一侧固设有电机二(42),所述电机二(42)的输出轴与转杆(41)固定连接,所述转杆(41)呈圆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4)远离支撑臂(31)的一侧固设有摩擦垫(43),所述摩擦垫(43)的表面粗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的下端面设有若干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嵌设有若干滚珠(26),所述滚珠(26)位于球形槽内且与球形槽滚动连接,所述滚珠(26)的下端穿过球形槽且与工作室的底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室(11)的底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与安装孔转动连接,所述套筒(5)内设有若干防滑柱(51),所述转柱(21)上设有若干防滑槽,所述防滑柱(51)与防滑槽配合,所述电机一(22)的输出轴与套筒(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的外侧固设有转片(52),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转槽,所述转片(52)与转槽转动配合。
CN201920754274.8U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 Active CN210010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4274.8U CN210010686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4274.8U CN210010686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0686U true CN210010686U (zh) 2020-02-04

Family

ID=69317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54274.8U Active CN210010686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06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1540A (zh) * 2020-09-01 2021-01-05 涡阳县信隆船舶附件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轴加工用工件调整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1540A (zh) * 2020-09-01 2021-01-05 涡阳县信隆船舶附件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轴加工用工件调整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23840U (zh) 一种高效快加工立式钻床
CN108161524B (zh) 一种高效cnc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21288629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装夹具
CN211439002U (zh) 一种车床加工固定夹具
CN210010686U (zh) 一种加工中心的高效多轴移动台
CN205166607U (zh) 一种高效全方位抛光机
CN213732204U (zh) 一种木质托盘生产用钻孔设备
CN201044970Y (zh) 一种切割机夹紧装置
CN219026763U (zh) 一种多功能摇臂钻床
CN116038302B (zh) 一种感应电机转子轴承自动压装机床
CN207900267U (zh) 一种小型钻床
CN2604261Y (zh) 多工位可调多轴钻床
CN210938064U (zh) 一种转盘机组合机床
CN211891227U (zh) 雕铣机的翻转机构
CN211539549U (zh) 一种全自动转孔装置
CN210755187U (zh) 一种卧式双轴硬轨车床
CN208289066U (zh) 一种压铸盖板长短边一体化去毛边装置
CN107756205B (zh) 一种双面立式磨床
CN213794492U (zh) 一种可多向切割的模具钢切割机床
CN218575978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机加工件工装夹具
CN216502789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钢环倒角装置
CN214772646U (zh) 一种木料自动加工设备
CN213828000U (zh) 一种可对双孔进行开槽连接的开槽机
CN214267222U (zh) 一种泡沫塑料雕刻机用夹持装置
CN103894679A (zh) 滚珠轴承保持架倒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