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8045U - 控制器壳体及整车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控制器壳体及整车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8045U
CN210008045U CN201920705778.0U CN201920705778U CN210008045U CN 210008045 U CN210008045 U CN 210008045U CN 201920705778 U CN201920705778 U CN 201920705778U CN 210008045 U CN210008045 U CN 210008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surface
wall
sealing
connector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057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锋
卢迪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luestone New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luestone New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luestone New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luestone New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057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8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8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8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壳体及整车控制器,涉及整车控制器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壳体与接插件的密封方式密封性较差的问题。控制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置有用于与接插件密封卡接的插槽,插槽的数量为多个,且任意两个插槽之间不连通。整车控制器包括接插件和控制器壳体,接插件卡接于插槽内,接插件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插槽一一对应。控制器壳体及整车控制器通过增大外壳与接插件的接触面积,以提高防水防尘效果。

Description

控制器壳体及整车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车控制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器壳体及整车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整车控制器外壳与接插件之间的密封,一般采用灌胶的方式实现,发明人研究发现,存在密封性较差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壳体,其能够解决现有的壳体与接插件的密封方式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整车控制器,其能够解决现有的壳体与接插件的密封方式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置有用于与接插件密封卡接的插槽,插槽的数量为多个,且任意两个插槽之间不连通。
可选的:
插槽的内壁的部分朝向远离插槽中心的方向凹陷形成容置槽,容置槽与接插件的至少部分密封接触。
可选的:
插槽的内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第一壁和第三壁相对设置,第二壁位于第一壁和第三壁之间;
容置槽从第一壁远离第二壁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壁远离第二壁的一端。
可选的:
沿第一壳体的外部到第一壳体的内部的方向上,插槽的内壁包括依次设置且用于与接插件密封接触的第一密封面、第二密封面、第三密封面、第四密封面以及第五密封面,第三密封面相对于第一密封面和第五密封面远离插槽的中心,第二密封面、第三密封面、第四密封面共同形成容置槽。
可选的:
第一密封面和第五密封面共面,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垂直,第二密封面和第三密封面垂直,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垂直,第四密封面和第五密封面垂直。
可选的:
沿第一壳体的外部到第一壳体的内部的方向上,插槽的内壁还包括依次设置且用于与接插件密封接触的第六密封面和第七密封面,第六密封面与第五密封面连接,第六密封面位于第五密封面和第七密封面之间,第七密封面相对于第五密封面远离插槽的中心。
可选的:
第三密封面和第七密封面共面,第五密封面和第六密封面垂直,第六密封面和第七密封面垂直。
可选的:
第五密封面设置有用于与接插件胶接密封的涂胶层。
可选的:
控制器壳体还包括第二壳体和密封件;
插槽朝向第二壳体的方向上开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以封闭开口,密封件密封嵌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包括接插件和控制器壳体,接插件卡接于插槽内,接插件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插槽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壳体及整车控制器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采用多个插槽结构,将多个接插件分隔设置,能够增大插槽内壁与接插件的接触面积,更利于提高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车控制器的主视图;
图4为沿图3中的A-A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车控制器的主视图;
图7为沿图6中的B-B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001-整车控制器;100-控制器壳体;200-第一壳体;210-插槽;211-第一壁;212-第二壁;213-第三壁;214-第一密封面;215-第二密封面;216-第三密封面;217-第四密封面;218-第五密封面;219-第六密封面;220-第七密封面;230-容置槽;300-接插件;310-配合凸起;301-第一接触面;302-第二接触面;303-第三接触面;304-第四接触面;305-第五接触面;306-第六接触面;307-第七接触面;400-涂胶层;500-第二壳体;60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车控制器00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车控制器001,整车控制器001包括控制器壳体100和接插件300。
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20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控制器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200,第一壳体200设置有用于与接插件300密封卡接的插槽210,插槽210的数量为多个,且任意两个插槽210之间不连通。结合图1,接插件300卡接于插槽210内,接插件300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插槽210一一对应。
“任意两个插槽210之间不连通”的“不连通”是指两个插槽210是分开设置的,卡接于两个不同插槽210内的两个接插件300不直接接触。利用插槽210可以将多个接插件300分隔设置,能够增大插槽210内壁与接插件300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防水防尘性能。
可选的:参考图2,插槽210的内壁的部分朝向远离插槽210中心的方向凹陷形成容置槽230,结合图3、图4和图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车控制器001的主视图;图4为沿图3中的A-A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容置槽230与接插件300的至少部分密封接触。接插件300外壁向外凸出形成配合凸起310,配合凸起310容置于容置槽230内且与容置槽230密封接触。
或,插槽210的内壁的部分朝向远离插槽210中心的方向凸出形成接触凸起,接触凸起与接插件300的至少部分密封接触。对应的,接插件300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配合槽,接触凸起容置于配合槽内且与配合槽密封接触。该结构在本申请说明书附图中未示意,结合插槽210的容置槽230与接插件300的配合凸起310的密封卡接能够同等推知。
通过插槽210与接插件300的密封卡接,增大插槽210内壁与接插件300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防水性能。
可选的:请再次参考图2,插槽210的内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壁211、第二壁212和第三壁213,第一壁211和第三壁213相对设置,第二壁212位于第一壁211和第三壁213之间;容置槽230从第一壁211远离第二壁212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壁213远离第二壁212的一端。容置槽230也可以分为几段,分别设置在第一壁211、第二壁212和第三壁213,并且相互不连续。
对应的,接插件300的配合凸起310可以以连续的方式设置,与容置槽230全面配合;也可以分为几段,间隔设置,与容置槽230部分密封接触。接插件300的配合槽可以以连续方式设置,与接触凸起全面配合;也可以分为几段,间隔设置,与接触凸起部分密封接触。
可选的:请再次参考图4和图5,沿第一壳体200的外部到第一壳体200的内部的方向上,插槽210的内壁包括依次设置且用于与接插件300密封接触的第一密封面214、第二密封面215、第三密封面216、第四密封面217以及第五密封面218,第三密封面216相对于第一密封面214和第五密封面218远离插槽210的中心,第二密封面215、第三密封面216、第四密封面217共同形成容置槽230。设置多个密封面,延长密封面的长度和增加密封面的折回次数,能够提高防水防尘性能。
对应的,继续参考图4和图5,沿着接插件300的长度方向,接插件300的外壁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接触面301、第二接触面302、第三接触面303、第四接触面304以及第五接触面305,第二接触面302、第三接触面303、第四接触面304共同形成与容置槽230配合的配合凸起310,第一接触面301与第一密封面214密封接触,第二接触面302与第二密封面215密封接触,第三接触面303与第三密封面216密封接触,第四接触面304与第四密封面217密封接触,第五接触面305与第五密封面218密封接触。
其中,结合图2,第二接触面302、第三接触面303、第四接触面304均从第一壁211远离第二壁212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壁213远离第二壁212的一端,第一接触面301和第五接触面305可以“从第一壁211远离第二壁212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壁213远离第二壁212的一端”,也可以分为几段,分别设置在第一壁211、第二壁212和第三壁213,并且相互不连续。
可选的:再次参考图5,第一密封面214和第五密封面218共面,第一密封面214和第二密封面215垂直,第二密封面215和第三密封面216垂直,第三密封面216和第四密封面217垂直,第四密封面217和第五密封面218垂直。增大密封面的弯折角度,提高防水性能。
其中,第一密封面214和第五密封面218可以不共面,第一密封面214相对于第五密封面218更接近插槽210的中心,或者第一密封面214相对于第五密封面218更远离插槽210的中心;第一密封面214和第二密封面215之间可以不垂直,第一密封面214和第二密封面215之间朝向插槽210外的夹角可以呈锐角,第二密封面215和第三密封面216可以不垂直,第二密封面215和第三密封面216之间朝向插槽210内的夹角可以呈锐角,第三密封面216和第四密封面217可以不垂直,第三密封面216和第四密封面217之间朝向插槽210内的夹角可以呈锐角,第四密封面217和第五密封面218可以不垂直,第四密封面217和第五密封蛮之间朝向插槽210外的夹角可以呈锐角。
可选的:再次参考图4和图5,沿第一壳体200的外部到第一壳体200的内部的方向上,插槽210的内壁还包括依次设置且用于与接插件300密封接触的第六密封面219和第七密封面220,第六密封面219与第五密封面218连接,第六密封面219位于第五密封面218和第七密封面220之间,第七密封面220相对于第五密封面218远离插槽210的中心。设置多个密封面,延长密封面的长度和增加密封面的折回次数,能够提高防水防尘性能。
对应的,继续参考图4和图5,沿着接插件300的长度方向,接插件300的外壁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六接触面306和第七接触面307,第六接触面306与第五接触面305连接,第六接触面306与第六密封面219密封接触,第七接触面307与第七密封面220密封接触。
其中,结合图2,第六接触面306和第七接触面307可以同“容置槽230”的延伸方向一致,从第一壁211远离第二壁212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壁213远离第二壁212的一端,也可以分为几段,分别设置在第一壁211、第二壁212和第三壁213,并且相互不连续。
可选的:再次参考图5,第三密封面216和第七密封面220共面,第五密封面218和第六密封面219垂直,第六密封面219和第七密封面220垂直。
其中,第三密封面216和第七密封面220可以不共面,第三密封面216相对于第七密封面220更接近插槽210的中心,或者第三密封面216相对于第七密封面220更远离插槽210的中心。第五密封面218和第六密封面219可以不垂直,第五密封面218和第六密封面219朝向插槽210外的夹角可以呈锐角,第六密封面219和第七密封面220可以不垂直,第六密封面219和第七密封面220朝向插槽210内的夹角呈锐角。
可选的:请参考图6、图7和图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车控制器001的主视图;图7为沿图6中的B-B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A的局部放大图。插槽210内壁设置有用于接插件300胶接密封的涂胶层400。可选的:涂胶层400与第一壳体200外壁的间距大于与第一壳体200内壁的间距,能够减少多余胶水溢出到外壁的可能性,也能够减少外部空气对胶水的腐蚀,延长胶水的有效胶黏时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五密封面218设置有用于与接插件300胶接密封的涂胶层400,第五密封面218距离第一壳体200外壁之间还有四个密封面,在提高防水性能情况下还可以减少多余胶水溢出到外观面可能性。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7和图8,控制器壳体100还包括第二壳体500和密封件600;插槽210朝向第二壳体500的方向上开口,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500配合以封闭开口,密封件600密封嵌设于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500之间。接插件300从插槽210的开口朝下卡入插槽210。密封件600实现了接插件300与第二壳体500之间的密封,并且密封了插槽210的两端。其中,密封件600可以采用密封圈;也可以是在第一壳体200和接插件300共同朝向第二壳体500的方向上涂覆胶水,冷凝后形成的密封材料层,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500配合以压紧密封材料层。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壳体100及整车控制器001,工作原理是,壳体与接插件300之间可以采用插槽210内壁与接插件300外壁密封卡接的方式,增大接触面积,提高防水性能;也可以在壳体与接插件300之间直接涂覆胶水;还可以在插槽210与接插件300之间涂覆胶水,实现插槽210与接插件300之间的紧密贴合,防止胶水溢出,延长密封时效。
控制器壳体100采用插槽210与胶水配合的方式密封,安装步骤包括:在壳体的第五密封面218涂密封胶水,然后卡合接插件300,再将防水密封件600和上盖组合后压合,形成一面靠防水橡胶圈防水,其余三面由于不适合防水橡胶圈压合防水依靠插槽210的密封面和涂胶方式防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壳体100及整车控制器001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多个插槽210结构,将多个接插件300间隔设置,增大插槽210与接插件300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利于提高防水性能;在插槽210与接插件300之间涂覆胶水,胶水更不易溢出,延长胶水的粘黏时间;相比整体灌胶方式防水,涂胶可以减少胶水用胶量,无需等待灌胶固化,减少工时,还可以方便观察涂胶是否均匀及漏涂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用于与接插件密封卡接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数量为多个,且任意两个所述插槽之间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的内壁的部分朝向远离所述插槽中心的方向凹陷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接插件的至少部分密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的内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三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壁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三壁之间;
所述容置槽从所述第一壁远离所述第二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壁远离所述第二壁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到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的方向上,所述插槽的内壁包括依次设置且用于与接插件密封接触的第一密封面、第二密封面、第三密封面、第四密封面以及第五密封面,所述第三密封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密封面和所述第五密封面远离所述插槽的中心,所述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三密封面、所述第四密封面共同形成所述容置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面和所述第五密封面共面,所述第一密封面和所述第二密封面垂直,所述第二密封面和所述第三密封面垂直,所述第三密封面和所述第四密封面垂直,所述第四密封面和所述第五密封面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到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的方向上,所述插槽的内壁还包括依次设置且用于与接插件密封接触的第六密封面和第七密封面,所述第六密封面与所述第五密封面连接,所述第六密封面位于所述第五密封面和所述第七密封面之间,所述第七密封面相对于所述第五密封面远离所述插槽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密封面和所述第七密封面共面,所述第五密封面和所述第六密封面垂直,所述第六密封面和所述第七密封面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密封面设置有用于与接插件胶接密封的涂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壳体还包括第二壳体和密封件;
所述插槽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上开口,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以封闭所述开口,所述密封件密封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10.一种整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车控制器包括接插件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壳体,所述接插件卡接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接插件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
CN201920705778.0U 2019-05-16 2019-05-16 控制器壳体及整车控制器 Active CN210008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5778.0U CN210008045U (zh) 2019-05-16 2019-05-16 控制器壳体及整车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5778.0U CN210008045U (zh) 2019-05-16 2019-05-16 控制器壳体及整车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8045U true CN210008045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6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05778.0U Active CN210008045U (zh) 2019-05-16 2019-05-16 控制器壳体及整车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80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79336U (zh) 防水型插座电连接器
US5389005A (en) Waterproof electric connector seal member
JP3691291B2 (ja) 防水コネクタ
US20060063412A1 (en) Connector with liquid intrusion prevention structure
US6059594A (en) Sea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247163B (zh) 防水连接器
JP2002134219A (ja)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該防水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9022804B2 (en) Waterproof plug
JP3285004B2 (ja) コネクタ
CN109361106B (zh) 带塑胶外壳防水连接器公头和带塑胶外壳防水连接器
JP3540156B2 (ja)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該防水コネクタの組付方法
US5626489A (en) Sea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586314Y2 (ja) 防水コネクタ
CN210008045U (zh) 控制器壳体及整车控制器
US9755352B2 (en) Waterproof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KR101667935B1 (ko) 방수 이어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740118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ための電気接続ユニットおよび封止機構、ならびにその形成方法
CN218648194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7545048U (zh) 接口防护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7925772U (zh) 一种防水fakra插座连接器
US5447445A (en) Electric connector
KR20140127901A (ko) 단자의 접속구조
JPH0617140U (ja) コネクタ
EP1043735A1 (en) A coil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connecting such a coil device
JP2004356013A (ja) 圧接端子及びシール材の固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