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2808U - 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2808U
CN210002808U CN201920733315.5U CN201920733315U CN210002808U CN 210002808 U CN210002808 U CN 210002808U CN 201920733315 U CN201920733315 U CN 201920733315U CN 210002808 U CN210002808 U CN 210002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pray gun
assembly
frame body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333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安鹏
刘国虬
谭靖喜
万骐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333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2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2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2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其中,喷枪组件用于包括架体的喷涂机器人,包括:旋转组件,设于架体上,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结构以及第二旋转结构,其中,第一旋转结构设于架体上,第二旋转结构设于第一旋转结构上,且第二旋转结构与第一旋转结构的旋转方向垂直;喷枪,设于第二旋转结构上,以在旋转组件的带动下实现旋转。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增大了喷涂作业范围,增强了喷涂作业的灵活性和对作业环境的适应性,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性,提高了喷涂精度,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枪组件和一种喷涂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装修行业中,墙面喷涂多使用人工喷涂作业,工作效率低,且喷涂精度差,市场上提供了一些半自动化喷涂设备,受到设备高度以及自由度的限制,喷涂范围有限,难以适用于异形作业面或复杂结构的作业面,尤其对于飘窗、墙角、异形天花板等作业面,喷涂精度难以保证。另外,限于设备尺寸,现有半自动喷涂设备难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工作要求,尤其不利于喷涂设备需要进入狭小空间的情况。因此,现有的半自动喷涂设备,仍存在喷涂范围有限,喷涂精度低,对人工依赖性强和喷涂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枪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涂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喷枪组件,用于包括架体的喷涂机器人,包括:旋转组件,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结构以及第二旋转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旋转结构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旋转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上;喷枪,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结构上,以在所述旋转组件的带动下实现旋转,其中,所述第一旋转结构的旋转面和所述第二旋转结构的旋转面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枪组件,用于包括架体的喷涂机器人,通过喷枪组件在架体上设有旋转组件,可使喷枪组件相对于架体进行旋转,以根据喷涂作业面的需要改变喷枪的喷涂方位;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结构以及第二旋转结构,通过第一旋转结构设于架体上,第二旋转结构设于第一旋转结构上,且第二旋转结构与第一旋转结构的旋转方向垂直,可避免第一旋转结构与第二旋转结构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相互干扰,减少旋转组件的旋转操作对喷枪的喷涂稳定性和喷涂精度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空间的有效利用,便于第一旋转结构与第二旋转结构的空间布置,使得旋转组件整体占用空间尽量小,以适应于在狭小空间内的喷涂作业。喷枪设于第二旋转结构上,可在旋转组件的带动下实现旋转,即喷枪既可以随第二旋转结构自身旋转而旋转,也可以与第二旋转结构一起随第一旋转结构进行旋转,当然也可以在随第二旋转结构旋转的同时随第一旋转结构进行旋转,从而实现两个自由度的方位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喷涂作业环境,提高喷涂灵活性,同时满足不同喷涂精度需求,减少对人工的依赖,降低成本。具体地,对于在狭小空间内不同方向的喷涂作业面,喷涂机器人整体移动受限,可以通过第一旋转结构和第二旋转结构在较小空间范围内实现喷涂方位的改变,完成喷涂,甚至在更小的空间内第一旋转结构旋转受限时,仍能通过第二旋转结构调整喷枪方位以完成喷涂;对于如飘窗、异形天花板等复杂结构的喷涂作业面,需在喷涂过程中根据喷枪与作业面之间的距离以及作业面的朝向,及时对喷枪的方位进行调整,以确保喷涂在作业面上的涂料均匀,厚度一致,从而提高喷涂精度。
需要强调的是,第一旋转结构、第二旋转结构的旋转角度范围均可以是0°至360°范围内任意角度范围,即可以绕转轴整周旋转,也可以绕转轴部分圆周旋转,如在0°至180°范围或0°至90°范围内旋转,优选地,第一旋转结构、第二旋转结构的旋转角度范围是0°至360°范围,以尽可能扩大喷枪组件的喷涂范围。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喷涂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架体的一端设有旋转平台,所述第一旋转结构具体包括:第一旋转基座,设于所述旋转平台上;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一旋转基座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旋转体可在所述第一旋转基座上转动;第一旋转电机,与所述第一旋转体传动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旋转体的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架体的一端设有旋转平台,以提供旋转组件的安装空间和旋转操作空间;第一旋转结构包括设于旋转平台上的第一旋转基座和与第一旋转基座同轴设置的第一旋转体,通过第一旋转体在第一旋转基座上转动,实现第一旋转结构相对于架体的旋转,从而改变喷枪的喷涂方位,以提高喷涂灵活性,适应不同喷涂作业环境。通过第一旋转电机与第一旋转体传动连接,以在第一旋转电机的驱动下实现第一旋转体的转动,实现第一旋转结构的电驱动,可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旋转操作精度更高,喷涂作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强。优选地,第一旋转电机与第一旋转体直驱传动连接,传动效率更高,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旋转结构具体包括:第二旋转基座,设于所述第一旋转体上;第二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基座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旋转体可在所述第二旋转基座上转动,所述喷枪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体上;第二旋转电机,与所述第二旋转体传动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二旋转体的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旋转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旋转体上的第二旋转基座和与第二旋转基座同轴设置的第二旋转体,通过第二旋转体在第二旋转基座上转动,实现第二旋转结构相对于第一旋转体的旋转,从而进一步调整喷枪的喷涂方位,以进一步提高喷涂灵活性,使喷涂机器人对喷涂作业环境的适应性更强。通过第二旋转电机与第二旋转体传动连接,以在第二旋转电机的驱动下实现第二旋转体的转动,实现第二旋转结构的电驱动,且第二旋转体的相对于第一旋转体可独立进行转动,不受第一旋转电机的限制,可以理解,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也可仅通过一个旋转电机进行驱动,中间通过传动带或其他结构进行传动,但此时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需同时转动,无法实现各自独立转动。另外,通过第二旋转电机驱动第二旋转体,也可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提高旋转操作精度,保证喷涂作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旋转体具体包括第一板和与所述第一板的一侧相连的第二板,其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呈预设角度,所述第二旋转电机设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所夹的空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第一旋转体具体包括第一板和与第二板,其中,第二板与第一板的一侧相连,第一板和第二板呈预设角度,为第二旋转电机预留安装空间,使第二旋转电机可设于第一板和第二板所夹的空间内,同时保证第二旋转结构进行旋转时第二旋转电机不会与第一旋转结构发生碰撞,以避免旋转过程中产生相互干扰。需要强调的是,第一板和第二板的预设角度可以是能容纳第二旋转电机的任意角度,优选地,预设角度为90°,便于空间坐标模型的构建和对喷枪的定位,且在旋转过程中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喷枪组件还包括:直角减速器,所述直角减速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体相连,以使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基座的轴线之间呈直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直角减速器一端与第二旋转电机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旋转体相连,可为第二旋转电机与第二旋转体之间进行传动,一方面减小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动力,使第二旋转体的旋转速度降低,即降低喷枪的旋转速度,使喷枪适用于在小范围内对高精度要求的喷涂作业面的喷涂,以免第二旋转体转速过快影响喷枪的喷涂精度,另一方面,通过直角减速器可将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方向改变90°,利于第二旋转电机的安装,可使第二旋转电机合理利用第一旋转体上第一板和第二板预留的空间,防止因占用空间较大在旋转过程中与第一旋转结构产生相互干扰。另外,采用直角减速器对第二旋转电机进行降速,可使第二旋转电机选用与第一旋转电机同一型号电机,增加了电机的通用性,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喷枪组件还包括:移动组件,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移动组件上,以通过所述移动组件实现所述旋转组件相对于所述架体的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喷枪组件还包括设于架体上的移动组件,旋转组件设于移动组件上,可使旋转组件随移动组件相对于架体进行整体移动,使喷枪组件具有3个自由度,即在第一旋转结构和第二旋转结构两个自由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移动组件的一个自由度,进一步提高了喷枪组件的喷涂范围,喷涂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组件具体包括:滑轨,设于所述架体上;支架滑块,所述支架滑块的一端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旋转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具体限定移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支架滑块,其中,滑轨设于架体上,支架滑块的一端与滑轨滑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旋转组件,可使旋转组件随支架滑块相对于架体沿滑轨进行滑动,以进一步提高喷枪组件的喷涂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需要强调的是,滑轨的延伸方向,即支架滑块的滑动方向可以为不影响喷枪组件正常工作的任意方向,优选地,滑轨的延伸方向为平行于水平面且平行于喷涂作业面的方向,可以理解,在进行喷涂作业时,作业面水平方向的长度通常远大于垂直方向的高度,滑轨平行于水平面以及喷涂作业面,可以使喷涂机器人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一段距离内保持稳定,而通过喷枪组件随滑轨的滑动完成在该水平范围内的喷涂作业,以减少喷涂机器人连续移动对喷枪组件的稳定性和喷涂精度的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组件具体包括:转动轴,设于所述架体上;转动叶片,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组件设于所述转动叶片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移动组件包括转动轴和转动叶片,其中,转动轴设于架体上,转动叶片与转动轴转动连接,可使转动叶片在转动轴的带动下相对于架体进行转动,而旋转组件设于转动叶片上,可实现旋转组件随转动叶片相对于架体进行转动,以增大喷枪组件的喷涂范围,提高喷涂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需要强调的是,叶片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优选地,选择两个叶片相对于转动轴对称设置,可提高转动叶片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喷涂机器人,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内设有提升通道;提升机构,设于所述提升通道内,所述提升机构的第一部分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提升电机,与所述提升机构传动连接,以在所述提升电机的驱动下,所述提升机构在所述提升通道内移动;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喷枪组件,设于所述提升机构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设于所述提升机构的两侧,以在所述提升电机的驱动下,所述提升机构伸出或缩回所述提升通道,且所述喷枪组件与所述提升机构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涂机器人,通过在架体内设有提升通道,为提升机构的移动提供空间,提升机构设于提升通道内,且提升机构的第一部分与架体固定连接,可使提升电机在提升通道内的一定范围内进行运动;通过提升电机为提升机构在提升通道内的运动提供动力;通过将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喷枪组件设于提升机构的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设于提升机构的两侧,在提升电机的驱动下,提升机构可伸出或缩回提升通道,同时喷枪组件相对于提升机构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可使喷枪组件既可随提升机构在提升通道内整体相对于架体进行运动,还可相对于提升机构自身进行移动,使喷枪组件实现两级提升,增大了喷涂作业的空间范围,无需增加喷涂机器人的尺寸,有效降低了成本,同时增强了喷涂作业的灵活性和对作业环境的适应性,尤其适用于需进入下小空间或高度较高的喷涂环境,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涂机器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喷枪组件,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喷枪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提升机构具体包括:至少两个传动轮,所有所述传动轮中的一个与所述提升电机传动连接;传动带,绕设于与所述提升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轮外,所述传动带与至少两个所述传动轮配合,以在所述提升电机的带动下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提升机构通过传动轮、传动带以及提升电机的配合,在传动轮的带动下可为传动带传递动力并提供张力,以实现传动带的转动,具体地,在所有传动轮中选择至少一个,与提升电机传动连接,可为传动带的转动提供动力,从而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其中,提升电机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以理解,在提升电机的数量为多个时,输出的动力更大,可以承载更重的负载;通过绕设于与提升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轮外的传动带,与至少两个传动轮配合,可实现传动带在提升电机的带动下绕传动轮转动。需要强调的是,提升机构内设有与架体固定连接的第一部分,即传动带上一侧与架体固定连接,由于传动带在提升电机的驱动下会不断地循环转动,提升机构整体在架体上会产生相对移动,而喷枪组件设于提升机构的另一侧的第二部分,即传动带另一侧设有喷枪组件,则提升机构的传动带不仅能绕传动轮转动,还可相对于架体进行整体移动,从而实现提升机构对喷枪组件的两级提升,进而扩大了喷涂作业的空间范围,提高了喷涂作业的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轮为齿轮,所述传动带为齿条;或所述传动轮为带轮,所述传动带为同步带;或所述传动轮为链轮,所述传动带为链带。
在该技术方案中,传动轮与传动带有多种选择,齿轮与齿条,带轮与同步带,或者链轮与连带,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中对喷枪组件的两级提升;具体地,齿轮结构紧凑,与齿条的啮合程度高,且成本低;带轮和同步带传动平稳,振动小;链带的伸长率低,链轮直径小,承载能力大。优选地,采用带轮和同步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喷涂机器人还包括:供料组件,设于所述架体内,且所述供料组件与所述喷枪组件的喷枪连通,以向所述喷枪内供料;和/或移动装置,设于所述架体的底部,以移动所述架体;和/或供电装置,设于所述架体内,以提供所述喷涂机器人运行时的电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于架体内的供料组件与喷枪组件的喷枪连通,以为喷涂作业供应涂料,可减少人工补充涂料操作,降低对人工的依赖性;喷涂机器人可以自带移动装置,设于架体底部以移动架体,实现喷涂作业时的水平移动,方便喷涂操作,提高喷涂机器人的灵活性,也可以通过外界移动装备实现水平移动;喷涂机器人可以自带供电装置,设于架体内以提供喷涂机器人运行时的电能,使喷涂机器人保持持续喷涂作业,且不受电源线路限制,喷涂作业范围更大,供电装置可以是电池、发电机,但也可以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喷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喷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喷枪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喷涂机器人的结构示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喷涂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喷涂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喷枪组件,111第一旋转基座,112第一旋转体,1121第一板,1122第二板,113第一旋转电机,121第二旋转基座,122第二旋转体,123第二旋转电机,124直角减速器,13喷枪,14移动组件,141滑轨,142支架滑块,143转动轴,144转动叶片,2架体,21旋转平台,22提升通道,3提升机构,31传动轮,32传动带,321第一部分,322第二部分,4提升电机,51供料组件,52移动装置,53供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喷枪组件1,用于包括架体2的喷涂机器人,喷枪组件1包括设于架体2上的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结构以及第二旋转结构,其中,第一旋转结构设于架体2上,第二旋转结构设于第一旋转结构上;喷枪组件1还包括喷枪13,设于第二旋转结构上,以在旋转组件的带动下实现旋转,其中,第一旋转结构的旋转面和第二旋转结构的旋转面垂直。
在该实施例中,用于包括架体2喷涂机器人喷枪组件1,通过在架体2上设有旋转组件,可使喷枪组件1相对于架体2进行旋转,以根据喷涂作业面的需要改变喷枪13的喷涂方位;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结构以及第二旋转结构,通过第一旋转结构设于架体2上,第二旋转结构设于第一旋转结构上,且第二旋转结构与第一旋转结构的旋转方向不同,即旋转结构具有两个自由度,以增大喷枪组件1的喷涂范围,提高喷涂灵活性,其中,第二旋转结构的轴线与第一旋转结构的轴线垂直。喷枪13设于第二旋转结构上,可在旋转组件的带动下实现旋转,即喷枪13既可以随第二旋转结构自身旋转而旋转,也可以与第二旋转结构一起随第一旋转结构进行旋转,当然也可以在随第二旋转结构旋转的同时随第一旋转结构进行旋转,从而实现两个自由度的方位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喷涂作业环境,提高喷涂灵活性,同时满足不同喷涂精度需求,减少对人工的依赖,降低成本。具体地,对于在狭小空间内不同方向的喷涂作业面,喷涂机器人整体移动受限,可以通过第一旋转结构和第二旋转结构在较小空间范围内实现喷涂方位的改变,完成喷涂,甚至在更小的空间内第一旋转结构旋转也受限时,仍能通过第二旋转结构调整喷枪13方位以完成喷涂;对于如飘窗、异形天花板等复杂结构的喷涂作业面,需在喷涂过程中根据喷枪13与作业面之间的距离以及作业面的朝向,及时对喷枪13的方位进行调整,以确保喷涂在作业面上的涂料均匀,厚度一致,从而提高喷涂精度。
需要强调的是,第一旋转结构、第二旋转结构的旋转角度范围均可以是0°至360°范围内任意角度范围,即可以绕转轴整周旋转,也可以绕转轴部分圆周旋转,如在0°至180°范围或0°至90°范围内旋转,优选地,第一旋转结构、第二旋转结构的旋转角度范围是0°至360°范围,以尽可能扩大喷枪组件1的喷涂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架体2的一端设有旋转平台21,第一旋转结构具体包括:第一旋转基座111,设于旋转平台21上;第一旋转体112,与第一旋转基座111同轴设置,且第一旋转体112可在第一旋转基座111上转动;第一旋转电机113,与第一旋转体112传动连接,以实现第一旋转体112的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架体2的一端设有旋转平台21,以提供旋转组件的安装空间和旋转操作空间;第一旋转结构包括设于旋转平台21上的第一旋转基座111和与第一旋转基座111同轴设置的第一旋转体112,通过第一旋转体112在第一旋转基座111上转动,实现第一旋转结构相对于架体2的旋转,从而改变喷枪13的喷涂方位,以提高喷涂灵活性,适应不同喷涂作业环境。通过第一旋转电机113与第一旋转体112传动连接,以在第一旋转电机113的驱动下实现第一旋转体112的转动,实现第一旋转结构的电驱动,可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旋转操作精度更高,喷涂作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强。优选地,第一旋转电机113与第一旋转体112直驱传动连接,传动效率更高,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旋转结构具体包括:第二旋转基座121,设于第一旋转体112上;第二旋转体122,与第二旋转基座121同轴设置,且第二旋转体122可在第二旋转基座121上转动,喷枪13设于第二旋转体122上;第二旋转电机123,与第二旋转体122传动连接,以实现第二旋转体122的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旋转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旋转体112上的第二旋转基座121和与第二旋转基座121同轴设置的第二旋转体122,通过第二旋转体122在第二旋转基座121上转动,实现第二旋转结构相对于第一旋转体112的旋转,从而进一步调整喷枪13的喷涂方位,以进一步提高喷涂灵活性,使喷涂机器人对喷涂作业环境的适应性更强。通过第二旋转电机123与第二旋转体122传动连接,以在第二旋转电机123的驱动下实现第二旋转体122的转动,实现第二旋转结构的电驱动,且第二旋转体122的相对于第一旋转体112可独立进行转动,不受第一旋转电机113的限制,可以理解,第一旋转体112和第二旋转体122也可仅通过一个旋转电机进行驱动,中间通过传动轮31或其他结构进行传动,但此时第一旋转体112与第二旋转体122需同时转动,无法实现各自独立转动。另外,通过第二旋转电机123驱动第二旋转体122,也可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提高旋转操作精度,保证喷涂作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旋转体112具体包括第一板1121和与第一板1121的一侧相连的第二板1122,其中,第一板1121和第二板1122呈预设角度,第二旋转电机123设于第一板1121和第二板1122所夹的空间内。优选地,预设角度为9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第一旋转体112具体包括第一板1121和与第二板1122,其中,第二板1122与第一板1121的一侧相连,第一板1121和第二板1122呈预设角度,为第二旋转电机123预留安装空间,使第二旋转电机123可设于第一板1121和第二板1122所夹的空间内,同时保证第二旋转结构进行旋转时第二旋转电机123不会与第一旋转结构发生碰撞,以避免旋转过程中产生相互干扰。需要强调的是,第一板1121和第二板1122的预设角度也可以是能容纳第二旋转电机123的任意角度,优选地,预设角度为90°,便于空间坐标模型的构建和对喷枪13的定位,且在旋转过程中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喷枪组件1还包括:直角减速器124,直角减速器124的一端与第二旋转电机123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旋转体122相连,以使第二旋转电机123的轴线与第二旋转基座121的轴线之间呈直角。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直角减速器124一端与第二旋转电机123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旋转体122相连,可为第二旋转电机123与第二旋转体122之间进行传动,一方面减小第二旋转电机123的输出动力,使第二旋转体122的旋转速度降低,即降低喷枪13的旋转速度,使喷枪13适用于在小范围内对高精度要求的喷涂作业面的喷涂,以免第二旋转体122转速过快影响喷枪13的喷涂精度,另一方面,通过直角减速器124可将第二旋转电机123的输出方向改变90°,利于第二旋转电机123的安装,可使第二旋转电机123合理利用第一旋转体112上第一板1121和第二板1122预留的空间,防止因占用空间较大在旋转过程中与第一旋转结构产生相互干扰。另外,采用直角减速器124对第二旋转电机123进行降速,可使第二旋转电机123选用与第一旋转电机113同一型号电机,增加了电机的通用性,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喷枪组件1还包括:移动组件14,设于架体2上,旋转组件设于移动组件14上,以通过移动组件14实现旋转组件相对于架体2的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喷枪组件1还包括设于架体2上的移动组件14,旋转组件设于移动组件14上,可使旋转组件随移动组件14相对于架体2进行整体移动,使喷枪组件1具有3个自由度,即在第一旋转结构和第二旋转结构两个自由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移动组件14的一个自由度,进一步提高了喷枪组件1的喷涂范围,喷涂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移动组件14具体包括:滑轨141,设于架体2上;支架滑块142,支架滑块142的一端与滑轨141滑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旋转组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具体限定移动组件14包括滑轨141和支架滑块142,其中,滑轨141设于架体2上,支架滑块142的一端与滑轨141滑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旋转组件,可使旋转组件随支架滑块142相对于架体2沿滑轨141进行滑动,以进一步提高喷枪组件1的喷涂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需要强调的是,滑轨141的延伸方向,即支架滑块142的滑动方向可以为不影响喷枪组件1正常工作的任意方向,优选地,滑轨141的延伸方向为平行于水平面且平行于喷涂作业面的方向,可以理解,在进行喷涂作业时,作业面水平方向的长度通常远大于垂直方向的高度,滑轨141平行于水平面以及喷涂作业面,可以使喷涂机器人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一段距离内保持稳定,而通过喷枪组件1随滑轨141的滑动完成在该水平范围内的喷涂作业,以减少喷涂机器人连续移动对喷枪组件1的稳定性和喷涂精度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移动组件14具体包括:转动轴143,设于架体2上;转动叶片144,与转动轴143转动连接,且旋转组件设于转动叶片144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组件14包括转动轴143和转动叶片144,其中,转动轴143设于架体2上,转动叶片144与转动轴143转动连接,可使转动叶片144在转动轴143的带动下相对于架体2进行转动,而旋转组件设于转动叶片144上,可实现旋转组件随转动叶片144相对于架体2进行转动,以增大喷枪组件1的喷涂范围,提高喷涂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需要强调的是,叶片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优选地,选择两个叶片相对于转动轴143对称设置,可提高转动叶片144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喷涂机器人,如图4所示,包括:内设有提升通道22的架体2;设于提升通道22内的提升机构3,提升机构3的第一部分321与架体2固定连接;与提升机构3传动连接的提升电机4,以在提升电机4的驱动下,提升机构3在提升通道22内移动;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喷枪组件1,设于提升机构3的第二部分322,其中,第一部分321与第二部分322设于提升机构3的两侧,以在提升电机4的驱动下,提升机构3可伸出或缩回提升通道22,且喷枪组件1与提升机构3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架体2内设有提升通道22,为提升机构3的移动提供空间,提升机构3设于提升通道22内,且提升机构3的第一部分321与架体2固定连接,可使提升电机4在提升通道22内的一定范围内进行运动;通过提升电机4为提升机构3在提升通道22内的运动提供动力;通过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喷枪组件1设于提升机构3的第二部分322,且第一部分321与第二部分322设于提升机构3的两侧,在提升电机4的驱动下,提升机构3可伸出或缩回提升通道22,同时喷枪组件1相对于提升机构3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可使喷枪组件1既可随提升机构3在提升通道22内整体相对于架体2进行运动,还可相对于提升机构3自身进行移动,使喷枪组件1实现两级提升,增大了喷涂作业的空间范围,无需增加喷涂机器人的尺寸,有效降低了成本,同时增强了喷涂作业的灵活性和对作业环境的适应性,尤其适用于需进入下小空间或高度较高的喷涂环境,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涂机器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喷枪组件1,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喷枪组件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升机构3具体包括:两个传动轮31,传动轮31中的一个与提升电机4传动连接;传动轮31,绕设于与提升电机4传动连接的传动轮31外,传动轮31与两个传动轮31配合,以在提升电机4的带动下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提升机构3通过传动轮31、传动轮31以及提升电机4的配合,在传动轮31的带动下可为传动轮31传递动力并提供张力,以实现传动轮31的转动,具体地,在所有传动轮31中选择至少一个,与提升电机4传动连接,可为传动轮31的转动提供动力,从而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优选地,提升电机4的数量为一个,且与上方的传动轮31传动连接,以简化传动结构,同时利于对提升电机4的维护,提升电机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可以理解,在提升电机4的数量为多个时,输出的动力更大,可以承载更重的负载;通过绕设于与提升电机4传动连接的传动轮31外的传动轮31,与两个传动轮31配合,可实现传动轮31在提升电机4的带动下绕传动轮31转动。需要强调的是,提升机构3内设有与架体2固定连接的第一部分321,即传动轮31上一侧与架体2固定连接,由于传动轮31在提升电机4的驱动下会不断地循环转动,提升机构3整体在架体2上会产生相对移动,而喷枪组件1设于提升机构3的另一侧的第二部分322,即设于传动轮31另一侧,则提升机构3的传动轮31不仅能绕传动轮31转动,还可相对于架体2进行整体移动,从而实现提升机构3对喷枪组件1的两级提升,进而扩大了喷涂作业的空间范围,提高了喷涂作业的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轮31为齿轮,传动轮31为齿条;或传动轮31为带轮,传动轮31为同步带;或传动轮31为链轮,传动轮31为链带。
在该实施例中,传动轮31与传动轮31有多种选择,齿轮与齿条,带轮与同步带,或者链轮与连带,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中对喷枪组件1的两级提升;具体地,齿轮结构紧凑,与齿条的啮合程度高,且成本低;带轮和同步带传动平稳,振动小;链带的伸长率低,链轮直径小,承载能力大。优选地,采用带轮和同步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喷涂机器人还包括:供料组件51,设于架体2内,且供料组件51与喷枪组件1的喷枪13连通,以向喷枪13内供料;和/或移动装置52,设于架体2的底部,以移动架体2;和/或供电装置53,设于架体2内,以提供喷涂机器人运行时的电能。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于架体2内的供料组件51与喷枪组件1的喷枪13连通,以为喷涂作业供应涂料,可减少人工补充涂料操作,降低对人工的依赖性;喷涂机器人可以自带移动装置52,设于架体2底部以移动架体2,实现喷涂作业时的水平移动,方便喷涂操作,提高喷涂机器人的灵活性,也可以通过外界移动装备实现水平移动;喷涂机器人可以自带供电装置53,设于架体2内以提供喷涂机器人运行时的电能,使喷涂机器人保持持续喷涂作业,且不受电源线路限制,喷涂作业范围更大,供电装置53可以是电池、发电机,但也可以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增大了喷涂作业范围,增强了喷涂作业的灵活性和对作业环境的适应性,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性,提高了喷涂精度,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喷枪组件,用于包括架体的喷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组件,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结构以及第二旋转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旋转结构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旋转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上;
喷枪,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结构上,以在所述旋转组件的带动下实现旋转,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结构的旋转面和所述第二旋转结构的旋转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一端设有旋转平台,所述第一旋转结构具体包括:
第一旋转基座,设于所述旋转平台上;
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一旋转基座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旋转体可在所述第一旋转基座上转动;
第一旋转电机,与所述第一旋转体传动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旋转体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结构具体包括:
第二旋转基座,设于所述第一旋转体上;
第二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基座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旋转体可在所述第二旋转基座上转动,所述喷枪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体上;
第二旋转电机,与所述第二旋转体传动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二旋转体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体具体包括第一板和与所述第一板的一侧相连的第二板,
其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呈预设角度,所述第二旋转电机设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所夹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枪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直角减速器,所述直角减速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体相连,以使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基座的轴线之间呈直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枪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组件,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移动组件上,以通过所述移动组件实现所述旋转组件相对于所述架体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具体包括:
滑轨,设于所述架体上;
支架滑块,所述支架滑块的一端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旋转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具体包括:
转动轴,设于所述架体上;
转动叶片,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组件设于所述转动叶片上。
9.一种喷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内设有提升通道;
提升机构,设于所述提升通道内,所述提升机构的第一部分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
提升电机,与所述提升机构传动连接,以在所述提升电机的驱动下,所述提升机构在所述提升通道内移动;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枪组件,设于所述提升机构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设于所述提升机构的两侧,以在所述提升电机的驱动下,所述提升机构伸出或缩回所述提升通道,且所述喷枪组件与所述提升机构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具体包括:
至少两个传动轮,所有所述传动轮中的一个与所述提升电机传动连接;
传动带,绕设于与所述提升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轮外,所述传动带与至少两个所述传动轮配合,以在所述提升电机的带动下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轮为齿轮,所述传动带为齿条;或
所述传动轮为带轮,所述传动带为同步带;或
所述传动轮为链轮,所述传动带为链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料组件,设于所述架体内,且所述供料组件与所述喷枪组件的喷枪连通,以向所述喷枪内供料;和/或
移动装置,设于所述架体的底部,以移动所述架体;和/或
供电装置,设于所述架体内,以提供所述喷涂机器人运行时的电能。
CN201920733315.5U 2019-05-21 2019-05-21 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Active CN210002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3315.5U CN210002808U (zh) 2019-05-21 2019-05-21 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3315.5U CN210002808U (zh) 2019-05-21 2019-05-21 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2808U true CN210002808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7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33315.5U Active CN210002808U (zh) 2019-05-21 2019-05-21 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28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6382A1 (zh) * 2019-04-26 2020-10-29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喷涂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46020A (zh) * 2021-10-28 2022-02-15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喷涂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6382A1 (zh) * 2019-04-26 2020-10-29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喷涂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46020A (zh) * 2021-10-28 2022-02-15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喷涂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6167B (zh) 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CN110043010B (zh) 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CN210045456U (zh) 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CN111360793B (zh) 一种柔索驱动混联喷涂机器人机构及其操作方法
CN109395938B (zh) 一种柔索并联驱动的喷涂机器人机构
CN210002808U (zh) 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CN201881016U (zh) 攻牙转盘作业装置
CN210195170U (zh) 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CN209823613U (zh) 一种电机定子的浸漆装置
CN210195169U (zh) 喷枪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CN204913877U (zh) 工业机器人多工位交互系统
CN208661492U (zh) 一种多自由度移动式喷漆装置
CN217751462U (zh) 一种龙门变距机械手
CN216152349U (zh) 一种适用性强的冲压机械手
CN210002809U (zh) 提升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CN210002810U (zh) 提升组件和喷涂机器人
CN105436341A (zh) 一种机械生产用升降取料设备
CN102698914B (zh) 自动调枪架
CN213315785U (zh) 一种四轴喷涂设备
CN219403134U (zh) 一种光伏连接件上料装置及加工装置
CN201415169Y (zh) 风电变桨轴承的喷涂装置
CN105363606A (zh) 一种自动喷漆机器人
CN214603303U (zh) 简化机械臂
CN217097853U (zh) 一种基于非圆齿轮机构的机器臂
CN216173435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生产用喷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