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6702U - 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6702U
CN209996702U CN201920233396.2U CN201920233396U CN209996702U CN 209996702 U CN209996702 U CN 209996702U CN 201920233396 U CN201920233396 U CN 201920233396U CN 209996702 U CN209996702 U CN 209996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rehabilitation
arc
bed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33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逊
赖坤元
王琳
张宇玲
石雷
罗晓琳
郭泽林
全芝宁
向中平
李鹏程
刘欢
袁华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o Fu Rehabilitation Robo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o Fu Rehabilitation Robo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o Fu Rehabilitation Robo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o Fu Rehabilitation Robo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333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6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6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67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康复床体装置,包括床体机构,床体机构包括床体底座、床体活动架和设于床体活动架的床本体,床体底座设有床体弧形轨道,床体活动架能够沿床体弧形轨道移动;及防脱机构,防脱机构用于防止床体活动架从床体弧形轨道脱落。康复系统包括前述的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设于床本体。将病人安置在床本体上,床体活动架沿床体弧形轨道移动,防脱机构的设置防止床体活动架从床体弧形轨道脱落,提高安全性,从而使病人随着床本体在空间内移动,实现对病人的辅助康复治疗,降低护理工作者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
背景技术
康复理疗又称康复物理治疗,是汇集了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拨罐、按摩于一体的综合性治疗方式。运动治疗是通过被动运动疗法、主动运动疗法和抗阻力、运动疗法,从而对病人身体的功能障碍和功能低下起到预防、改善和恢复作用的一种特殊疗法。
需要进行康复理疗的病人通常存在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能自主运动等功能障碍的问题,因此,在对病人进行运动治疗时,尤其是进行被动物理康复治疗时,需要护理工作人员对病人进行放置、翻转等辅助动作,并进一步对病人的患病部位进行被动运动,以完成相应的康复治疗。这不仅需要至少一名护理工作人员,且增大护理工作者的工作量;同时,病人在被动翻转和调整位置时容易感到不适,治疗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该康复床体装置能够自动实现病人的康复训练,降低护理工作者的工作量,且病人体验更好;该康复系统包含前述的康复床体装置,病人康复体验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康复床体装置,包括床体机构,床体机构包括床体底座、床体活动架和设于床体活动架的床本体,床体底座设有床体弧形轨道,床体活动架能够沿床体弧形轨道移动;及防脱机构,防脱机构用于防止床体活动架从床体弧形轨道脱落。
上述康复床体装置,将病人安置在床本体上,床体活动架沿床体弧形轨道移动,防脱机构的设置防止床体活动架从床体弧形轨道脱落,提高安全性,从而使病人随着床本体在空间内移动,实现对病人的辅助康复治疗,降低护理工作者的工作量。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床体底座还设有呈间隔的第一防脱轨道和第二防脱轨道,防脱机构包括第一防脱件和第二防脱件,第一防脱件与第一防脱轨道限位配合,第二防脱件与第二防脱轨道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脱轨道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设有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第一防脱件包括第一滚轮,第一滚轮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一个第一滚轮与第一弧面滚动配合,至少一个第一滚轮与第二弧面滚动配合;第二防脱轨道包括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设有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第二防脱件包括第二滚轮,第二滚轮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一个第二滚轮与第三弧面滚动配合,至少一个第二滚轮与第四弧面滚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床体活动架包括床体活动板、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分别设于床体活动板的相对两端,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均与床体活动板呈夹角设置,第一滚轮设于第一边板,第二滚轮设于第二边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边板还设有第一球座和凸出设于第一球座的第一滚珠,第一滚珠与床体底座滚动配合,第二边板还设有第二球座和凸出设于第二球座的第二滚珠,第二滚珠与床体底座滚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床体活动板设有床体滑移轨道和床体螺杆,床体机构还包括床体滑移板,床体滑移板设有床体滑块和床体螺母,床体滑块与床体滑移轨道滑移配合,床体螺母与床体螺杆螺纹配合,床体机构还包括驱动床体螺杆转动的第一床体驱动器,床本体设于床体滑移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床体机构还包括床体转盘架和驱动床体转盘架转动的第二床体驱动器,床体转盘架设于床体滑移板,床本体设于床体转盘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床体弧形轨道包括床体弧形齿条,床体机构还包括床体齿轮和驱动床体齿轮转动的第三床体驱动器,床体齿轮设于床体活动架、并与床体弧形齿条啮合。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康复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设于床本体。
上述康复系统,包含前述的康复床体装置,配合康复机器人,共同实现对病人的被动物理康复治疗,降低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强度。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康复系统还包括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车体机构、水面推进机构和飞行器机构,水面推进机构和飞行器机构均设于车体机构,飞行器机构设有客舱,康复床体装置和康复机器人均设于客舱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康复床体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康复床体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床体机构的部分爆炸图;
图4为图1实施例的床体活动架及防脱机构的安装图;
图5为图1实施例中的防脱机构和床体机构的安装图;
图6为实施例中的康复系统示意图;
图7为移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移动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康复机器人,800、康复床体装置,811、床体底座,812、床体弧形齿条,821、床体活动架,8211、床体活动板,8212、第一边板,8213、第二边板,8214、第一球座,8215、第一滚珠,8216、第二球座,8217、第二滚珠,822、床本体,823、床体安装架,8231、床体滑移轨道,8232、床体螺杆,824、床体滑移板,8241、床体滑块,8242、床体螺母,825、第一床体驱动器,826、床体转盘架,8261、转盘外罩,827、第二床体驱动器,8281、床体齿轮,8282、床体齿轮安装架,8283、第三床体驱动器,831、第一防脱轨道,832、第二防脱轨道,833、第一滚轮,834、第二滚轮,840、床体配电柜,851、床体安装外罩,852、床体机构外罩,861、车体机构,8611、驾驶模块,8612、车体模块,8613、飞行器安装模块,862、水面推进机构,863、飞行器机构,864、客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称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康复床体装置800,包括床体机构,床体机构包括床体底座811、床体活动架821和设于床体活动架821的床本体822,床体底座811设有床体弧形轨道,床体活动架821能够沿床体弧形轨道移动;及防脱机构,防脱机构设于床体机构,防脱机构用于防止床体活动架821从床体弧形轨道脱落。
将病人安置在床本体822上,床体活动架821沿床体弧形轨道移动,防脱机构的设置防止床体活动架821从床体弧形轨道脱落,提高安全性,从而使病人随着床本体822在空间内移动,实现对病人的辅助康复治疗,降低护理工作者的工作量。
如图1和图2所示,床体活动架821在床体弧形轨道上移动时,由于需要向上移动,可能会出现侧翻或从床体弧形轨道脱落的情况,因此,通过设置防脱机构,防脱机构设置在床体活动架821上,防脱机构与床体弧形轨道之间活动连接,从而在床体活动架821沿床体弧形轨道移动时,防脱机构也与床体弧形轨道滑移配合或滚动配合;同时,防脱机构与床体活动架821之间限位配合,以避免床体活动架821与床体弧形轨道脱离,使整体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保障病人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床体底座811还设有呈间隔的第一防脱轨道831和第二防脱轨道832,防脱机构包括第一防脱件和第二防脱件,第一防脱件与第一防脱轨道831限位配合、并能够沿第一防脱轨道831移动,第二防脱件与第二防脱轨道832限位配合、并能够沿第二防脱轨道832移动。
第一防脱轨道831和第一防脱件之间通过限位配合的方式实现防脱的技术效果,可以是多种实施方式,如第一防脱轨道831可以是防脱轨槽,第一防脱件可以是与防脱轨槽配合的防脱轨道,防脱轨槽和防脱轨道之间设有咬合结构,从而起到限位和防脱作用;第二防脱轨道832和第二防脱件同理,不再赘述。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第一防脱轨道831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设有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第一防脱件包括第一滚轮833,第一滚轮833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一个第一滚轮833与第一弧面滚动配合,至少一个第一滚轮833与第二弧面滚动配合;第二防脱轨道832包括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设有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第二防脱件包括第二滚轮834,第二滚轮834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一个第二滚轮834与第三弧面滚动配合,至少一个第二滚轮834与第四弧面滚动配合。
如图1所示,第一防脱轨道831和第二防脱轨道832分别设在床体弧形轨道的两侧,以使床体机构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第一弧形板的弧形轨迹和第二弧形板的弧形轨迹均与床体弧形轨道呈一致设置,床体活动架821在沿床体弧形轨道移动时,第一滚轮833能够与第一弧形板的两侧(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均进行滚动配合,通过第一滚轮833的两侧滚动配合的夹持作用,不仅起到配合床体活动架821沿床体弧形轨道移动的技术效果,同时还实现对第一弧形板的咬合作用,起到限位和防脱的技术效果;第二防脱轨道832和第二滚轮834的配合同理,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还可以是:第一滚轮833和第二滚轮834均只设置一个,第一滚轮833与朝向地面一侧的第一弧形板的弧面滚动配合,第二滚轮834与朝向地面一侧的第二弧形板的弧面滚动配合,由于床体活动架821相对位于第一弧形板或第二弧形板的远离地面一侧,因此,床体活动架821活动时,第一滚轮833和第二滚轮834同样能够实现限位防脱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床体活动架821包括床体活动板8211、第一边板8212和第二边板8213,第一边板8212和第二边板8213分别设于床体活动板8211的相对两端,第一边板8212和第二边板8213均与床体活动板8211呈夹角设置,第一滚轮833设于第一边板8212,第二滚轮834设于第二边板8213。
如图4所示,床体活动板8211的相对两端分别呈直角固定设置第一边板8212和第二边板8213,第一边板8212和第二边板8213的朝向地面一侧板边均呈弧面设置,弧面与床体弧形轨道(或第一弧形板或第二弧形板)的弧形面对应设置,以更好的匹配运动,解决可能发生的干涉等问题。
如图4所示,第一边板8212设有四个可转动的第一滚轮833,第二边板8213设有四个可转动的第二滚轮834,第一滚轮833可采用两种规格,以配合第一弧形板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第二滚轮834也可采用两种规格,以配合第二弧形板的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不再赘述。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第一边板8212还设有第一球座8214和凸出设于第一球座8214的第一滚珠8215,第一滚珠8215与床体底座811滚动配合,第二边板8213还设有第二球座8216和凸出设于第二球座8216的第二滚珠8217,第二滚珠8217与床体底座811滚动配合。
床体活动架821与床体弧形轨道配合移动时,会产生移动偏差,如朝第一边板8212或第二边板8213偏移,此时,可能影响到运动精度,因此,分别在第一边板8212和第二边板8213分别设置第一滚珠8215和第二滚珠8217,当床体活动架821朝第一边板8212一侧偏移时,第一滚珠8215与床体底座811的侧壁抵触并滚动配合,抵触时会存在反作用力,从而使床体活动架821回位,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即使床体活动架821并未回位,由于第一滚珠8215凸出第一球座8214设置,第一边板8212不会接触到床体底座811,从而避免产生摩擦影响床体机构的运动,保证正常运行;第二滚珠8217和第二边板8213同理,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第一球座8214和第一滚珠8215设有两套,第二球座8216和第二滚珠8217也设有两套,以起到更好的纠偏调节和防摩擦作用。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床体活动板8211设有床体滑移轨道8231和床体螺杆8232,床体机构还包括床体滑移板824,床体滑移板824设有床体滑块8241和床体螺母8242,床体滑块8241与床体滑移轨道8231滑移配合,床体螺母8242与床体螺杆8232螺纹配合,床体机构还包括驱动床体螺杆8232转动的第一床体驱动器825,床本体822设于床体滑移板824。
如图1至图3所示,床体活动板8211上设有床体安装架823,床体安装架823的上侧设有床体安装平台板,床体滑移轨道8231呈间距设有两个、并设于床体安装平台板,床体螺杆8232设于两个床体滑移轨道8231之间,床体安装平台板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床体螺杆8232的安装座,床体滑移板824的下板面设有床体螺母8242和床体滑块8241,第一床体驱动器825驱动床体螺杆8232转动时,带动床体螺母8242沿床体螺杆8232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床体滑移板824移动,床体滑移板824移动,以带动设于其上的床本体822实现位置调节。该位置调节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人在辅助康复治疗时的位置调整要求。
进一步地,床体滑块8241设有多个,床体滑块8241的滑槽和床体滑移轨道8231之间设有咬合结构,以避免床体滑块8241由床体滑移轨道8231脱离。
如图3所示,床体滑移轨道8231设有条形槽结构或凸条结构,床体滑块8241的滑槽对应咬合设置,以起到更好的滑移技术效果,并进一步起到限位防脱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地,第一床体驱动器825和床体螺杆8232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如图3所示,第一床体驱动器825转动,并通过同步带带动设于床体螺杆8232一端的同步轮转动,同步轮转动从而带动床体螺杆8232转动,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任意能够实现床体螺杆8232转动的方式,不再赘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床体机构还包括床体转盘架826和驱动床体转盘架826转动的第二床体驱动器827,床体转盘架826设于床体滑移板824,床本体822设于床体转盘架826。
床本体822设在床体转盘架826上,第二床体驱动器827驱动床体转盘架826转动,从而带动床本体822实现转动,以进一步辅助病人进行康复治疗。
进一步地,第二床体驱动器827通过蜗轮蜗杆的结构进行驱动,第二床体驱动器827驱动蜗杆转动,蜗杆与蜗轮配合转动,而床体转盘架826设于蜗轮,从而使床体转盘架826转动;另外,还可以在蜗轮蜗杆结构的外侧设置转盘外罩8261,以起到保护蜗轮蜗杆结构避免外界干扰的作用。
如图1至图2、图5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床体弧形轨道包括床体弧形齿条812,床体机构还包括床体齿轮8281和驱动床体齿轮8281转动的第三床体驱动器8283,床体齿轮8281设于床体活动架821、并与床体弧形齿条812啮合。
如图1和图2所示,床体活动架821设有安装孔,床体活动架821上还设有床体齿轮安装架8282,床体齿轮8281设于床体齿轮安装架8282上,并与床体弧形齿条812啮合配合,第三床体驱动器8283也同样可设置在床体齿轮安装架8282上。
当床体齿轮8281在于床体弧形齿条812啮合时发生左右偏移时,通过第一滚珠8215和第二滚珠8217的调节和滚动配合,实现对床体齿轮8281的纠偏和保证正常运行的作用,不再赘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康复床体装置800还包括床体配电柜840,第一床体驱动器825、第二床体驱动器827和第三床体驱动器8283均与床体配电柜840内的床体控制器电性连接。
如图6所示,康复床体装置800还包括床体安装外罩851和床体机构外罩852,以对其内部各结构进行保护,同时也避免外界物体直接接触内部结构,起到保护和提升安全性的作用,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康复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康复床体装置800;及康复机器人10,康复机器人10设于床本体822。
该康复系统包含前述的康复床体装置800,配合康复机器人10,康复机器人10实现对病人的被动物理治疗,床体康复装置带动病人在空间内移动,进一步起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康复机器人10可以是任意能够对病人进行康复理疗的机器人,不限于图6中的仿人机器人,康复机器人10和床本体822之间可拆卸连接。
如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康复系统还包括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车体机构861、水面推进机构862和飞行器机构863,水面推进机构862和飞行器机构863均设于车体机构861,飞行器机构863设有客舱864,康复床体装置800和康复机器人10均设于客舱864内。
康复床体装置800和飞行器机构863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安装和固定,能够使需要康复的病人在陆上、水上和空中进行康复治疗,以提升康复过程中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尤其是针对通过户外进行康复需求的病人,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这种康复需求,使病人能够体验户外阳光空气等,提升康复效果。
进一步地,车体机构861还包括驾驶模块8611、车体模块8612和飞行器安装模块8613,飞行器安装模块8613包括安装板,以用于与飞行器机构863可拆卸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康复床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体机构,所述床体机构包括床体底座、床体活动架和设于所述床体活动架的床本体,所述床体底座设有床体弧形轨道,所述床体活动架能够沿所述床体弧形轨道移动;及
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用于防止所述床体活动架从所述床体弧形轨道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床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底座还设有呈间隔的第一防脱轨道和第二防脱轨道,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一防脱件和第二防脱件,所述第一防脱件与所述第一防脱轨道限位配合,所述第二防脱件与所述第二防脱轨道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床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脱轨道包括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设有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防脱件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弧面滚动配合,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弧面滚动配合;所述第二防脱轨道包括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设有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所述第二防脱件包括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三弧面滚动配合,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四弧面滚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康复床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活动架包括床体活动板、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所述第一边板和所述第二边板分别设于所述床体活动板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边板和所述第二边板均与所述床体活动板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滚轮设于所述第一边板,所述第二滚轮设于所述第二边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康复床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板还设有第一球座和凸出设于所述第一球座的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与所述床体底座滚动配合,所述第二边板还设有第二球座和凸出设于所述第二球座的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与所述床体底座滚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康复床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活动板设有床体滑移轨道和床体螺杆,所述床体机构还包括床体滑移板,所述床体滑移板设有床体滑块和床体螺母,所述床体滑块与所述床体滑移轨道滑移配合,所述床体螺母与所述床体螺杆螺纹配合,所述床体机构还包括驱动所述床体螺杆转动的第一床体驱动器,所述床本体设于所述床体滑移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康复床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机构还包括床体转盘架和驱动所述床体转盘架转动的第二床体驱动器,所述床体转盘架设于所述床体滑移板,所述床本体设于所述床体转盘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康复床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弧形轨道包括床体弧形齿条,所述床体机构还包括床体齿轮和驱动所述床体齿轮转动的第三床体驱动器,所述床体齿轮设于所述床体活动架、并与所述床体弧形齿条啮合。
9.一种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康复床体装置;及
康复机器人,所述康复机器人设于所述床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系统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车体机构、水面推进机构和飞行器机构,所述水面推进机构和所述飞行器机构均设于所述车体机构,所述飞行器机构设有客舱,所述康复床体装置和所述康复机器人均设于所述客舱内。
CN201920233396.2U 2019-02-22 2019-02-22 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96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3396.2U CN209996702U (zh) 2019-02-22 2019-02-22 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3396.2U CN209996702U (zh) 2019-02-22 2019-02-22 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6702U true CN209996702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0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339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96702U (zh) 2019-02-22 2019-02-22 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67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6103A (zh) * 2019-02-22 2019-05-28 广州哈罗博康复机器人生产有限公司 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6103A (zh) * 2019-02-22 2019-05-28 广州哈罗博康复机器人生产有限公司 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5223B (zh) 平衡训练装置及多功能助行康复训练机器人
US11001298B2 (en) Spherical wheel drive and mounting
JP5985612B2 (ja) 無軌道のダークな乗物用の車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2766100B1 (en) Exercise machine
DE102017217182B4 (de) Rollbare bewegbare Mehrzweckeinrichtung
CN108245842B (zh) 骨盆运动控制平衡训练机器人
DE102016007741A1 (de) Erfindung das Gebiet betreffend von Exoskeletten, humanoiden Robotern und auch deren Verwendung in teleoperativen Anwendungen in virtuellen Welten oder der realen Welt
CN209996702U (zh) 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
CN106003092B (zh) 一种送水机器人
EP3212146A1 (de) Operationstisch und bodenplattform für einen operationstisch
CN106167059A (zh) 采用齿条机构变形的行走部及具有其的消防移动平台
CN202982553U (zh) 健身床
CN209008723U (zh) 一种轮式双足机器人
US8593265B1 (en) Motorized wheel system with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unit for ladders
CN106448417A (zh) 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心理教育用沙盘
DE102020001401B4 (de) Beförderungsmittel für die Fortbewegung oder den Transport von Personen oder Waren, insbesondere als Rollstuhl
CN109806103A (zh) 康复床体装置及康复系统
CN205971579U (zh) 采用齿条机构变形的行走部及具有其的消防移动平台
CN209996709U (zh) 手臂康复装置及康复机器人
CN112754802A (zh) 一种可翻转角度的下肢步态康复训练病床
CN107617190B (zh) 减重训练康复平台
DE102006022242A1 (de) Verfahrsystem
CN109674619B (zh) 患者训练姿势可调的手腕康复机器人承载装置
CN109812668B (zh) 一种在线互动电子白板
Nakajima Concept of a personal mobility vehicle for daily lif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31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9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31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