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6074U - 煎烤机 - Google Patents

煎烤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6074U
CN209996074U CN201920394196.5U CN201920394196U CN209996074U CN 209996074 U CN209996074 U CN 209996074U CN 201920394196 U CN201920394196 U CN 201920394196U CN 209996074 U CN209996074 U CN 209996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dissipation channel
air inlet
side wall
heat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41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梦乔
丁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41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6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6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60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煎烤机,其包括包括第一烤盘组件,第一烤盘组件包括包括烤盘以及与烤盘邻接的发热组件;第一外壳体,用以罩设第一烤盘组件;第一外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隔热壳体,设于第一烤盘组件和第一外壳体之间;第一外壳体的侧壁和第一隔热壳体的间隙形成第一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与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连通;以及风机,位于第一隔热壳体与第一外壳体之间;风机用以引导外部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第一散热通道,并经出风口排出。上述煎烤机,第一散热通道由第一外壳体的侧壁和第一隔热壳体的间隙形成,故风机引导空气经过第一散热通道的过程中,可以带走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热量,从而有效降低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温度。

Description

煎烤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煎烤机。
背景技术
煎烤机因其具有烹制快捷、使用轻便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市场上现有的煎烤机多包括第一烤盘组件和用以罩设第一烤盘组件的第一外壳体。而第一外壳体通常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在煎烤过程中,第一烤盘组件的热量从顶部、侧部辐射至第一外壳体,因此长期加热产生的高温致使第一外壳体温度较高。特别地,第一外壳体的侧壁距离第一烤盘组件很近,长期加热产生的高温致使第一外壳体的侧壁快速升温,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灼伤。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温度的煎烤机。
一种煎烤机,包括:
第一烤盘组件,所述第一烤盘组件包括包括烤盘以及与所述烤盘邻接的发热组件;
第一外壳体,用以罩设所述第一烤盘组件;所述第一外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第一隔热壳体,设于所述第一烤盘组件和所述第一外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外壳体的侧壁和所述第一隔热壳体的间隙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连通;以及
风机,位于所述第一隔热壳体与所述第一外壳体之间;所述风机用以引导外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并经所述出风口排出。
上述煎烤机,第一散热通道由第一外壳体的侧壁和第一隔热壳体的间隙形成,故风机引导空气经过第一散热通道的过程中,可以带走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热量,从而有效降低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顶壁。第一外壳体的顶壁的面积较大,便于进风口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外壳体的表面设有至少两个隔热凸缘,两个所述隔热凸缘、所述第一隔热壳体和所述第一外壳体的顶壁围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所述进风口均连通。第二散热通道的设置,可以使得由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沿第二散热通道流动,避免空气回流至进风口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外壳体的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对应设置的凹陷区。凹陷区的设置,使得第二散热通道的横截面积增大,从而能够供更多的空气流过,从而能够更好的降低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设有用以安装所述风机的安装空间,所述风机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风机靠近进风口安装,容易引导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第二散热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侧壁上。出风口位于第一外壳体的侧壁上,从而使得带走侧壁的热量的空气直接从出风口流出,以避免温度较高的空气将热量带动至第一外壳体的已降温的侧壁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有所述出风口。使得第一散热通道内的空气能快速顺利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包括若干个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体上的进风孔;且/或所述出风口包括若干个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体上的出风孔。能保证空气顺利流进或流出的同时,避免第一外壳体上的开口过大而导致异物从进风孔或出风孔进入第一散热通道,即有效避免了第一散热通道的堵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煎烤机还包括用以监测所述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温度,从而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监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风机作业,也可以根据监测结果选择风机作业的合适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煎烤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发热组件和所述第一隔热壳体之间的第二隔热壳体。第二隔热壳体的设置,能进一步阻隔第一烤盘组件和第一外壳体之间的温度传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煎烤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煎烤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上加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上的加热组件的A-A向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2中上的加热组件的B-B向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第一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煎烤机100,其包括第一烤盘组件10、用以罩设第一烤盘组件10的第一外壳体30、设于第一烤盘组件10和第一外壳体30之间的第一隔热壳体50以及位于第一隔热壳体50与第一外壳体30之间的风机70。
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烤盘组件10包括烤盘11以及与烤盘11邻接的发热组件13。
第一外壳体30上设有进风口31和出风口33。第一外壳体30的侧壁和第一隔热壳体50的间隙形成第一散热通道90。第一散热通道90与进风口31和出风口33均连通。风机70用以引导外部空气从进风口31进入第一散热通道90,并经出风口33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外壳体30的顶壁指煎烤机在常规使用时位于第一外壳体30的上方或下方的部分。同样的,第一外壳体的侧壁,指煎烤机在常规使用时位于第一外壳体的侧面的部分。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体为煎烤机的上外壳体,故第一外壳体30的顶壁指煎烤机在常规使用时位于第一外壳体30的上方的部分。
第一散热通道90由第一外壳体30的侧壁和第一隔热壳体50的间隙形成,故风机70引导空气经过第一散热通道90的过程中,可以带走第一外壳体30的侧壁的热量,从而有效降低第一外壳体30的侧壁的温度,避免侧壁灼伤操作人员。
当然,本实施例中,煎烤机100还包括与第一烤盘组件10相对设置的第二烤盘组件20、用以罩设第二烤盘组件20的第二外壳体40和把手组件150,即能实现对食物的两面煎烤。第二烤盘组件20、第二外壳体40以及第二烤盘组件20和第二外壳体40之间的元件的结构可以采用与第一烤盘组件10、第一外壳体30以及第一烤盘组件10和第一外壳体30之间的元件的相同的结构,可以采用与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提供的煎烤机的第一烤盘组件、第一外壳体以及第一烤盘组件和第一外壳体之间的元件的相同的结构,也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煎烤机也可以不设置第二烤盘组件和用以罩设第二烤盘组件的第二外壳体,即仅能对事物进行单面煎烤。
另外,第一外壳体30的侧壁与第一外壳体30的顶壁衔接,故若侧壁温度较高,侧壁也会将热量传递给顶壁。故上述煎烤机100,降低第一外壳体30的侧壁的温度,也能避免第一外壳体30的侧壁将热量传递给第一外壳体30的顶壁。
本实施例中,进风口31位于第一外壳体30的顶壁。第一外壳体30的顶壁的面积较大,便于进风口31的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热壳体50靠近第一外壳体30的表面设有两个隔热凸缘51,隔热凸缘51与第一外壳体30的顶壁抵接,两个隔热凸缘51、第一隔热壳体50和第一外壳体30的顶壁围成第二散热通道80。第二散热通道80与第一散热通道90和进风口31均连通。具体地,空气经进风口31流入第二散热通道80,通过第二散热通道80流入第一散热通道90,并经出风口33流出。
第二散热通道80的设置,可以使得由进风口31进入的空气沿第二散热通道80流动,避免空气回流至进风口31的位置。即第二散热通道80的设置,可以使得由进风口31进入的空气沿预设的轨迹流动。
本实施例中,隔热凸缘51呈加强筋结构,还可以增加第一隔热壳体50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隔热凸缘还可以呈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满足两个隔热凸缘能够与第一隔热壳体和第一外壳体围成第二散热通道即可。
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通道80沿与第一外壳体30和第一隔热壳体50层叠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前后延伸。第二散热通道80沿一个特定的方向延伸,使得由进风口31进入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不变,即使得空气的流动更加顺畅。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通道90环绕第一隔热壳体50设置。第二散热通道80与第一隔热壳体50的前侧的第一散热通道90和后侧的第一散热通道90均连通,即空气能同时从第一隔热壳体50的前侧和后侧进入第一散热通道90。从而使得第一外壳体3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同时进行降温,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二散热通道还可以沿与第一外壳体30和第一隔热壳体50层叠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左右延伸。
进一步地,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于两个的隔热凸缘,以形成多个第二散热通道,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空气流动至第一散热通道内。
更进一步地,多个第二散热通道可沿不同方向延伸或间隔设置,从而使得空气可从不同位置流入第一散热通道内,进而使得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温度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热壳体50靠近第一外壳体30的表面具有与第二散热通道80对应设置的凹陷区53。凹陷区53与第二散热通道80对应,即位于第一隔热壳体50的凹陷区53位置的表面为第二散热通道80的侧壁。凹陷区53的设置,使得第二散热通道80的横截面积增大,从而能够供更多的空气流过,从而能够更好的降低第一外壳体30的侧壁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通道80在靠近进风口31的位置设有用以安装风机70的安装空间81,风机70设置于安装空间81内。风机70靠近进风口31安装,容易引导空气从进风口31进入第二散热通道8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热壳体50的与安装空间81对应的区域凹陷,从而便于风机70的安装,且能减小煎烤机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即本实施例中风机70安装于第一隔热壳体50上且陷入第一隔热壳体50。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若第二散热通道的横截面积足够大,第一隔热壳体的与安装空间对应的区域不设置凹陷结构也能便于风机的安装,则第一隔热壳体与安装空间对应的位置也可以不凹陷。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风机还可以安装在第一外壳体上。
本实施例中,出风口33位于第一外壳体30的侧壁上。出风口33位于第一外壳体30的侧壁上,从而使得带走侧壁的热量的空气直接从出风口33流出,以避免温度较高的空气将热量带动至第一外壳体30的已降温的侧壁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体30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有出风口33。使得第一散热通道90内的空气能快速顺利流出,从而能够很好的降低第一外壳体30的侧壁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指的后侧壁,指煎烤机在常规使用时远离操作人员的一侧。相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也是指煎烤机在常规使用时,与操作人员的左侧和右侧相对应的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仅在第一外壳体的一个或两个侧壁上设置出风口,也可以在第一外壳体的前侧壁上设置出风口。另外的,第一外壳体的一个侧壁上可以仅设置一个出风口,也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出风口。
详参图6,本实施例中,进风口31包括若干个设于第一外壳体30上的进风孔,出风口33包括若干个设于第一外壳体30上的出风孔。故能保证空气顺利流进或流出的同时,避免第一外壳体30上的开口过大而导致异物从进风孔或出风孔进入第一散热通道90,即有效避免了第一散热通道90的堵塞。
另外,本实施例中,空气由进风口31直接进入第二散热通道80,故本实施例中进风口31的结构设计能避免异物从进风口31进入第二散热通道80,从而避免第二散热通道80的堵塞。
本实施例中,煎烤机100还包括位于发热组件13和第一隔热壳体50之间的第二隔热壳体60。第二隔热壳体60的设置,能进一步阻隔第一烤盘组件10和第一外壳体30之间的温度传递。
本实施例中,发热组件13通过紧固件等方式固定设于第一隔热壳体50上,第二隔热壳体60装配在第一隔热壳体50内,第一隔热壳体50装配在第一外壳体30内,通过第一外壳体30周圈的卡扣扣合在第二隔热壳体60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上加热组件110的配合固定方式不限于此,可以采用其他本领域惯用的配合方式。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煎烤机还包括用以监测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温度,从而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监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风机作业,也可以根据监测结果选择风机作业的合适功率。
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可在监测到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温度达到阈值时,触发风机。从而实现对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自动降温。
更进一步地,煎烤机还包括可以接收温度传感器的监测信息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的监测信息,实时调整风机的作业功率,进而更好的对第一外壳体的侧壁进行降温。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煎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烤盘组件,所述第一烤盘组件包括烤盘以及与所述烤盘邻接的发热组件;
第一外壳体,用以罩设所述第一烤盘组件;所述第一外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第一隔热壳体,设于所述第一烤盘组件和所述第一外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外壳体的侧壁和所述第一隔热壳体的间隙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连通;以及
风机,位于所述第一隔热壳体与所述第一外壳体之间;所述风机用以引导外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并经所述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顶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煎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外壳体的表面设有至少两个隔热凸缘,所述隔热凸缘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顶壁抵接,所述隔热凸缘、所述第一隔热壳体和所述第一外壳体的顶壁围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所述进风口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煎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壳体的靠近所述第一外壳体的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对应设置的凹陷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煎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设有用以安装所述风机的安装空间,所述风机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有所述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煎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若干个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体上的进风孔;且/或所述出风口包括若干个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体上的出风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煎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烤机还包括用以监测所述第一外壳体的侧壁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煎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烤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发热组件和所述第一隔热壳体之间的第二隔热壳体。
CN201920394196.5U 2019-03-26 2019-03-26 煎烤机 Active CN209996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4196.5U CN209996074U (zh) 2019-03-26 2019-03-26 煎烤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4196.5U CN209996074U (zh) 2019-03-26 2019-03-26 煎烤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6074U true CN209996074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2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4196.5U Active CN209996074U (zh) 2019-03-26 2019-03-26 煎烤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60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21142A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and grill tray
US8950319B2 (en) Cooking appliance
US8350192B2 (en) Dual fan convection performance divider
US20190014623A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US20060151471A1 (en) Cooking apparatus
JP5833073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0673107U (zh) 烤箱
JP6214739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09996074U (zh) 煎烤机
US20130008426A1 (en) Convection cooking using bake element heater
CN21127018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物处理机
JP6022017B2 (ja) 加熱調理器
US11849527B2 (en) Oven appliance with improved convection cooking performance
CN211155324U (zh) 烹饪器具
JP7097756B2 (ja) 加熱調理器
KR101645038B1 (ko) 빌트인 타입 조리기기
CN219639128U (zh) 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
JP6537885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6534973U (zh) 具有空气炸功能的烹饪设备
CN114081365A (zh) 具有空气炸功能的热风烤烹饪设备
US20220202238A1 (en) Grease trap
CN216652082U (zh) 一种炸篮结构及其烹饪设备
CN217885790U (zh) 风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4081366A (zh) 具有空气炸功能的热风烤烹饪设备
CN113854853A (zh) 具有空气炸功能的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