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9128U - 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 - Google Patents

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9128U
CN219639128U CN202320950915.3U CN202320950915U CN219639128U CN 219639128 U CN219639128 U CN 219639128U CN 202320950915 U CN202320950915 U CN 202320950915U CN 219639128 U CN219639128 U CN 219639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ifugal
air
wall surface
air duct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09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刚
蒋方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509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9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9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9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包括:五金内罩、离心式风扇及风道引板,五金内罩与风道引板之间形成气流空间,气流空间与离心式风扇的出风侧连接;气流空间内安装有多个离心挡块,离心挡块绕离心式风扇的外周侧分布,离心挡块的壁面A设置为弧形,相邻的离心挡块之间通过壁面B构成出风口;壁面A和壁面B的相交处形成蜗舌面。本实用新型通过离心挡块将气流空间分割为多个出风口,离心挡块靠近离心式风扇设置,减少出风过程中的热量折损;壁面A为弧形面,有利于引导集中风量的流出,并且通过蜗舌面引导离心气流从出风口流出,风速/风量大大提升,实现迅速传导,应用在空气炸锅中使食物可两面受热均匀。

Description

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炸锅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一种通过热风循环加热食物的厨房设备,近年来较为流行。由于空气炸锅是通过热风循环烹饪食物的,那么对于热风风量、热风循环风速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如中国专利号:202122790812.9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炉头组件包括:电机位于下方的电机罩,电机罩下方的冷却风叶位于下方的热风管罩,风管罩下方的热风风叶及发热管及炸桶组件,位于炉头组件下方,包括:炸篮和能够容纳炸篮的炸桶,热风管罩的中间部位向外凸起而在热风管罩的内侧形成有圆形集风窝,并且在圆形集风窝的两侧连通设置有分别向热风管罩的两侧边缘延伸的左导风凹槽和右导风凹槽。此现有技术中,只有左右两处导风,出风行程略长,容易导致热风中途有所折损,并不能使食物两面受热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五金内罩、离心式风扇及风道引板,离心式风扇安装于五金内罩及风道引板的中心处,五金内罩与风道引板之间形成气流空间,气流空间与离心式风扇的出风侧连接;
气流空间内安装有多个离心挡块,离心挡块绕离心式风扇的外周侧分布,离心挡块与离心式风扇外周侧相对应的壁面A设置为弧形,相邻的离心挡块之间通过壁面B构成出风口;壁面A和壁面B的相交处形成引导离心气流从出风口送出的蜗舌面。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离心挡块的设置,将气流空间分割为多个出风口,离心挡块靠近离心式风扇设置,尽可能地减少出风行程,减少出风过程中的热量折损,尽可能做到无热量折损;壁面A为弧形面,有利于引导集中风量的流出,并且通过蜗舌面引导离心气流从出风口流出,风速/风量大大提升,实现迅速传导,应用在空气炸锅中使食物可两面受热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蜗舌面与离心式风扇外周侧之间的距离为3mm-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离心挡块设置有四个,以构成四个出风口;每个离心挡块构成有壁面B-1和壁面B-2,每个壁面B-1和壁面B-2之间形成的夹角相同或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离心挡块包括:第一离心挡块、第二离心挡块、第三离心挡块及第四离心挡块;其中,第一离心挡块和第二离心挡块相对设置,第一离心挡块和第二离心挡块分别具有壁面B-1和壁面B-2,壁面B-1和壁面B-2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取值范围:50.3°≤α≤52°;
第三离心挡块和第四离心挡块相对设置,第三离心挡块和第四离心挡块也分别具有壁面B-1和壁面B-2,壁面B-1和壁面B-2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取值范围:53.2°≤α’≤55°。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一离心挡块和第三离心挡块之间、第二离心挡块和第四离心挡块之间分别形成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的出风夹角β取值范围:41°≤β≤43°;
第一离心挡块和第四离心挡块之间、第二离心挡块和第三离心挡块之间分布形成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的出风夹角β’取值范围:36°≤β’≤38°。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离心挡块内径r取值:130mm≤r≤135mm,外径R取值:205mm≤R≤2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风道引板位于五金内罩的中央位置,离心式风扇位于风道引板及五金内罩之间,风道引板的端面为弧形翻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离心挡块与五金内罩固定,所述风道引板与离心挡块固定;所述风道引板中心位置对应离心式风扇形成吸风通孔,吸风通孔直径D取值为115mm≤D≤1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于任意一个离心挡块的壁面A上设置有湿气排出口;通过湿气排出口,可以排出食材加热时产生的湿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离心式风扇及风道引板之间设置有发热管;
所述五金内罩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及温度保险丝;
所述五金内罩安装于一隔热罩内,五金内罩和隔热罩之间安装有冷却风扇,散热罩对应于冷却风扇设置有散热口;
所述冷却风扇及离心式风扇通过同一电机驱动转动,电机安装于散热罩之外。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五金内罩及风道引板之间形成气流空间,离心式风扇安装在五金内罩及风道引板的中心位置,离心式风扇转动时气流进入气流空间内;在气流空间中设置四个离心挡块,以形成四个出风口,热风以多个角度流入锅具内,对食材进行加热,更能够达到多角度/全方位加热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两处出风设计为四处出风,并且以俯视形式导风,减少出风行程,进而减少热量损失,甚至无热量损失;
3、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挡块中,其壁面A设计为弧形面,利于引导集中风量的流出,壁面A和壁面B之间设置有蜗舌面,利用每块离心挡块的蜗舌面,风速/风量大大提升,蜗舌面与离心式风扇之间的间距为3-5MM,离心式风扇高速转动,通过蜗舌面使离心风速从出风口出送出,实现迅速传导;
4、本实用新型的风道引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大尺寸的吸风通孔,便于热风被轴向吸入离心式风扇中,风道引板的端面呈弧形翻边设置,方便安装于离心挡块处;
5、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湿气排出口、温度传感器及温度保险丝,使用时,食物加热产生的湿气可以从湿气排出口排出;温度传感器监护炉心温度,同时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可以控制发热管运行,而温度保险丝则主要是保护温度过高时,温度保险丝断开,整机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空气炸锅中锅盖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空气炸锅中锅盖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离心风道蜗壳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离心风道蜗壳组件的出风示意图;
图5为离心风道蜗壳组件仰视角度的示意图;
图6为离心风道蜗壳组件的正面布局示意图;
图7为离心风道蜗壳组件的反面布局示意图;
图8为五金内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四个离心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四个离心挡块绕离心式风扇分布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五金内罩100 出口101 温度传感器110
离心式风扇200
风道引板300 端面310 吸风通孔320
离心挡块400 壁面A401 壁面B402 蜗舌面403
出风口404 湿气排出口405 第一离心挡块410 第二离心挡块420
第三离心挡块430 第四离心挡块440
散热罩500 散热口501
冷却风扇600 电机700 发热管80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请参阅图3-8所示,包括:五金内罩100、离心式风扇200及风道引板300,离心式风扇200安装于五金内罩100及风道引板300的中心处,五金内罩100与风道引板300之间形成气流空间,气流空间与离心式风扇200的出风侧连接;
气流空间内安装有多个离心挡块400,离心挡块400绕离心式风扇200的外周侧分布,离心挡块400与离心式风扇200外周侧相对应的壁面A401设置为弧形,相邻的离心挡块400之间通过壁面B402构成出风口404;壁面A401和壁面B402的相交处形成引导离心气流从出风口404送出的蜗舌面403。
具体地,五金内罩100可以为金属材质一体压型成型的,界定五金内罩100形成有罩设空间的一面为内壁面,相对另一面为外壁面;
离心式风扇200安装于五金内罩100的中央位置,离心式风扇200为轴向进风,径向出风。
所述风道引板300与五金内罩100之间形成了气流空间,风道引板300衔接于离心式风扇200的出风侧,使气流流入气流空间内。
而离心挡块400则将气流空间分隔形成为多个出风口404,出风口404具有一定的长度,也可以认为出风口404为一个较短的出气通道,以减少热风流动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离心挡块400与离心式风扇200出风侧对应的壁面A401为弧形,并且是适应于离心式风扇200的弧度设置,有利于引导集中风量的流出。离心挡块400可以是固定安装于五金内罩100的内壁面,该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扣位、螺钉等方式。
如图4-5所示,图4-5中为了能够清楚地表示出风口404及出风方向,图4-5中将风道引板300进行隐藏,离心式风扇200高速转动时,气流轴向进入并径向排出,离心风扇200转动时气流流动路径如图4箭头方向所示。
同时气流在壁面A401及蜗舌面403的引导下,集中从出风口404喷出,如图4箭头方向所示,多角度出风,可以对食材多方位/全方位加热烹饪。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蜗舌面403与离心式风扇外周侧之间的A距离为3mm-5mm,蜗舌面403是壁面A401和壁面B402之间的转角位,引导离心气流从出风口404流出,而蜗舌面403与离心式风扇200外周侧之间的距离A优选为5mm,此数据是经过多次试验所得出的出风效果佳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挡块400设置有四个,以构成四个出风口404;每个离心挡块400构成有壁面B-1和壁面B-2,每个壁面B-1和壁面B-2之间形成的夹角相同或不同。
具体地,如图9-10所示,所述离心挡块400包括:第一离心挡块410、第二离心挡块420、第三离心挡块430及第四离心挡块440;于图10中,第一离心挡块410、第二离心挡块420、第三离心挡块430及第四离心挡块440上用阿拉伯数字1、2、3、4进行了标注。其中,第一离心挡块410和第二离心挡块420相对设置,第一离心挡块410和第二离心挡块420分别具有壁面B-1和壁面B-2,壁面B-1和壁面B-2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取值范围:50.3°≤α≤52°;
第三离心挡块430和第四离心挡块440相对设置,第三离心挡块430和第四离心挡块440也分别具有壁面B-1和壁面B-2,壁面B-1和壁面B-2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取值范围:53.2°≤α’≤55°。
所述第一离心挡块410和第三离心挡块430之间、第二离心挡块420和第四离心挡块440之间分别形成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的出风夹角β取值范围:41°≤β≤43°;
第一离心挡块410和第四离心挡块440之间、第二离心挡块420和第三离心挡块430之间分布形成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的出风夹角β’取值范围:36°≤β’≤38°。
所述离心挡块内径r取值:130mm≤r≤135mm,外径R取值:205mm≤R≤210mm。
上述限定了各离心挡块400的具体数据,该数据是经过测试所得到的出风效果较优的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引板300位于五金内罩100的中央位置,离心式风扇200位于风道引板300及五金内罩100之间,风道引板300的端面310为弧形翻边设置。
安装时,离心挡块400与五金内罩100固定,风道引板300与离心挡块400固定;风道引板300中心位置对应离心式风扇200形成吸风通孔320,吸风通孔320直径D取值为115mm≤D≤120mm。
进一步地,风道引板300与出风口开口之间的宽度B为17.7mm。
如图9所示,离心挡块400的一个表面形成台阶面,其适配于风道引板300的端面310,与风道引板300的端面310之间支撑连接,并可以通过螺钉锁紧,锁紧后如图7所示,离心式风扇200高速转动时,热风沿箭头方向送出。
进一步地,于任意一个离心挡块400的壁面A401上设置有湿气排出口405;通过湿气排出口405,可以排出食材加热时产生的湿气。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式风扇200及风道引板300之间设置有发热管800;五金内罩100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10及温度保险丝;五金内罩100安装于一隔热罩500内,五金内罩100和隔热罩500之间安装有冷却风扇600,散热罩500对应于冷却风扇600设置有散热口501;冷却风扇600及离心式风扇200通过同一电机700驱动转动,电机700安装于散热罩500之外。
如图8所示,所述五金内罩100对应于离心挡块400上所设置的湿气排出口405的位置设置有一出口101,湿气经过湿气排出口405和出口101排出;五金内罩100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0及温度保险丝安装的位置,温度传感器110用于监测发热管800或者是空气炸锅的中心温度。
如图1-2所示,所述五金内罩100安装于散热罩500内,五金内罩100和散热罩500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冷却风扇600装配于安装空间内,冷却风扇600高速转动时气流从散热口501排出,对隔热罩500外部及内部元/电器件进行散热。
所述发热管800位于离心式风扇200下方,发热管800的接电端穿过五金内罩100与空气炸锅的电路组件电性接通;
所述风道引板300的中心位置可以设置有所述的吸风通孔320,能够进行大风量吸风;又或者,风道引导300的中心位置可以设置为吸风网板,吸风网板上设置有多个风孔。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产品的使用:
离心风道式蜗壳是与空气炸锅结合使用,空气炸锅具有锅体以及锅盖,在运行时,如图1所示,发热管800发热,电机700带动离心式风扇200和冷却风扇600高速转动,冷却风扇600带动五金内罩100和散热罩500之间的空气从散热口501送出,进行散热;
而离心式风扇200轴向进风,将锅体内的空气从中心处轴向抽入并且径向出风,气流在壁面A401和蜗舌面403的配合后,从出风口404送出,进行多角度、大风量出风;
气流轴向进入离心式风扇200时经过发热管800加热,形成热风,并将热风从出风口404多角度送出,以此循环,对食材进行加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五金内罩、离心式风扇及风道引板,离心式风扇安装于五金内罩及风道引板的中心处,五金内罩与风道引板之间形成气流空间,气流空间与离心式风扇的出风侧连接;
气流空间内安装有多个离心挡块,离心挡块绕离心式风扇的外周侧分布,离心挡块与离心式风扇外周侧相对应的壁面A设置为弧形,相邻的离心挡块之间通过壁面B构成出风口;壁面A和壁面B的相交处形成引导离心气流从出风口送出的蜗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面与离心式风扇外周侧之间的距离为3mm-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挡块设置有四个,以构成四个出风口;每个离心挡块构成有壁面B-1和壁面B-2,每个壁面B-1和壁面B-2之间形成的夹角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挡块包括:第一离心挡块、第二离心挡块、第三离心挡块及第四离心挡块;其中,第一离心挡块和第二离心挡块相对设置,第一离心挡块和第二离心挡块分别具有壁面B-1和壁面B-2,壁面B-1和壁面B-2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取值范围:50.3°≤α≤52°;第三离心挡块和第四离心挡块相对设置,第三离心挡块和第四离心挡块也分别具有壁面B-1和壁面B-2,壁面B-1和壁面B-2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取值范围:53.2°≤α’≤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挡块和第三离心挡块之间、第二离心挡块和第四离心挡块之间分别形成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的出风夹角β取值范围:41°≤β≤43°;
第一离心挡块和第四离心挡块之间、第二离心挡块和第三离心挡块之间分布形成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的出风夹角β’取值范围:36°≤β’≤3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挡块内径r取值:130mm≤r≤135mm,外径R取值:205mm≤R≤2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引板位于五金内罩的中央位置,离心式风扇位于风道引板及五金内罩之间,风道引板的端面为弧形翻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挡块与五金内罩固定,所述风道引板与离心挡块固定;所述风道引板中心位置对应离心式风扇形成吸风通孔,吸风通孔直径D取值为115mm≤D≤12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于任意一个离心挡块的壁面A上设置有湿气排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风扇及风道引板之间设置有发热管;
所述五金内罩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及温度保险丝;
所述五金内罩安装于一隔热罩内,五金内罩和隔热罩之间安装有冷却风扇,散热罩对应于冷却风扇设置有散热口;
所述冷却风扇及离心式风扇通过同一电机驱动转动,电机安装于散热罩之外。
CN202320950915.3U 2023-04-23 2023-04-23 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 Active CN219639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0915.3U CN219639128U (zh) 2023-04-23 2023-04-23 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0915.3U CN219639128U (zh) 2023-04-23 2023-04-23 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9128U true CN219639128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6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0915.3U Active CN219639128U (zh) 2023-04-23 2023-04-23 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9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6973B2 (en) Cooking appliance
CN105402788B (zh) 微波烹饪装置
US20180038596A1 (en) Home cooking appliance having a metered exhaust channel
JP2009008297A (ja) 加熱調理器
US20020084268A1 (en) Structure of ventilation motor assembly in microwave oven
CN110448191A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烤箱
CN219639128U (zh) 空气炸锅的离心风道式蜗壳组件
CN21127018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物处理机
US20110006056A1 (en) Microwave oven
CN217907423U (zh) 风道组件和烹饪器具
US11849527B2 (en) Oven appliance with improved convection cooking performance
WO2021115105A1 (zh) 具有微波加热功能的烹饪电器
KR100214627B1 (ko) 전자레인지의 공기흐름장치
JP5011001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07145275U (zh) 用于电磁烹饪器具的风机和具有其的电磁烹饪器具
CN109381070B (zh) 机座组件及电磁加热料理机
CN105910144A (zh) 微波炉
CN108167883A (zh) 加热烹饪器具
CN211290189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集成灶
CN221060449U (zh) 烹饪设备
CN209996074U (zh) 煎烤机
CN218279358U (zh) 一种空气炸烹饪设备
CN219422632U (zh) 一种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9656152U (zh) 集成灶
CN215271990U (zh) 蒸烤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