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3702U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3702U
CN209993702U CN201920972158.3U CN201920972158U CN209993702U CN 209993702 U CN209993702 U CN 209993702U CN 201920972158 U CN201920972158 U CN 201920972158U CN 209993702 U CN209993702 U CN 209993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ody
cooling
battery
water pip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21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长勇
王力新
张建
庞伟
单春朋
崔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Zhonghui 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Zhonghui 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Zhonghui 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Zhonghui 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721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3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3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3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包括防护组件、固定块和冷却机构,所述防护组件下端设置有底座,且防护组件内侧设置有电池本体,所述固定块焊接固定于电池本体左右两侧,且电池本体内部开设有预留槽,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预留槽内部。该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冷却水管内的液体通过进水阀作用进入热换器,经过热换器处理,可降低冷却水管内液体的温度,接着液体通过出水阀作用再次流入冷却水管内,可保持冷却水管内的液体处于低温状态,对电池本体进行冷却散热处理,同时电池本体通过下壳体内开设的散热孔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确保电池本体的散热效率,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和使用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在仅装备蓄电池的纯电动汽车中,蓄电池的作用是汽车驱动系统的唯一动力源,而在装备传统发动机(或燃料电池)与蓄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中,蓄电池既可扮演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也可充当辅助动力源的角色,蓄电池在使用中易发热,连续工作下易出现发烫高温现象。
市场上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不能大面积对电池包裹进行水冷冷却,冷却效率较低,且电动汽车电池组在安置时不设置减震缓冲保护结构,不能在对电动汽车电池组进行冷却散热的同时,提升电动汽车电池组的运行环境,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使用时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不能大面积对电池包裹进行水冷冷却,冷却效率较低,且电动汽车电池组在安置时不设置减震缓冲保护结构,不能在对电动汽车电池组进行冷却散热的同时,提升电动汽车电池组的运行环境,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使用时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包括防护组件、固定块和冷却机构,所述防护组件下端设置有底座,且防护组件内侧设置有电池本体,所述固定块焊接固定于电池本体左右两侧,且电池本体内部开设有预留槽,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预留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上壳体、减震弹簧和下壳体和散热孔,所述上壳体内壁焊接固定有减震弹簧,且上壳体下端焊接固定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部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电池本体通过减震弹簧与上壳体构成弹性结构,且上壳体的横向中心线与下壳体的横向中心线完全重合,而且下壳体的内部横向和纵向均匀分布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水管、进水阀、热换器和出水阀,所述冷却水管内部通过键连接有进水阀,且进水阀另一侧设置有热换器,所述热换器一侧通过键连接有出水阀。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管贯穿电池本体内的预留槽,且冷却水管关于电池本体的外侧呈环形均匀分布,而且电池本体通过固定块与下壳体构成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水阀和出水阀关于热换器的横向中心线呈对称结构,且热换器通过焊接与电池本体构成固定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电池本体的上端和上壳体之间设置多个减震弹簧,可在电动汽车行驶时,电池本体通过减震弹簧的弹性缓冲,可减少电池本体受震动的影响,间接提升电池本体的运行环境,延长电池本体的使用时长。
2、本实用新型冷却水管内的液体通过进水阀作用进入热换器,经过热换器处理,可降低冷却水管内液体的温度,接着液体通过出水阀作用再次流入冷却水管内,可保持冷却水管内的液体处于低温状态,对电池本体进行冷却散热处理,同时电池本体通过下壳体内开设的散热孔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确保电池本体的散热效率,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和使用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冷却水管环绕包裹在电池本体外侧,且在电池本体的内部开设预留槽,冷却水管穿过预留槽,可增加冷却水管与电池本体的接触面积,在电池本体运行中冷却水管可更快地对电池本体进行冷却处理,提高电池本体的散热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剖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组件;101、上壳体;102、减震弹簧;103、下壳体;104、散热孔;2、底座;3、电池本体;4、固定块;5、预留槽;6、冷却机构;601、冷却水管;602、进水阀;603、热换器;604、出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包括防护组件1、上壳体101、减震弹簧102、下壳体103、散热孔104、底座2、电池本体3、固定块4、预留槽5、冷却机构6、冷却水管601、进水阀602、热换器603和出水阀604,防护组件1下端设置有底座2,防护组件1包括上壳体101、减震弹簧102和下壳体103和散热孔104,上壳体101内壁焊接固定有减震弹簧102,且上壳体101下端焊接固定有下壳体103,下壳体103内部开设有散热孔104,防护组件1内侧设置有电池本体3,电池本体3通过减震弹簧102与上壳体101构成弹性结构,且上壳体101的横向中心线与下壳体103的横向中心线完全重合,而且下壳体103的内部横向和纵向均匀分布有散热孔104,在电池本体3的上端和上壳体101之间设置多个减震弹簧102,可在电动汽车行驶时,电池本体3通过减震弹簧102的弹性缓冲,可减少电池本体3受震动的影响,间接提升电池本体3的运行环境,延长电池本体3的使用时长;
固定块4焊接固定于电池本体3左右两侧,且电池本体3内部开设有预留槽5,冷却机构6设置于预留槽5内部,冷却机构6包括冷却水管601、进水阀602、热换器603和出水阀604,冷却水管601内部通过键连接有进水阀602,且进水阀602另一侧设置有热换器603,热换器603一侧通过键连接有出水阀604,冷却水管601贯穿电池本体3内的预留槽5,且冷却水管601关于电池本体3的外侧呈环形均匀分布,而且电池本体3通过固定块4与下壳体103构成一体化结构,冷却水管601环绕包裹在电池本体3外侧,且在电池本体3的内部开设预留槽5,冷却水管601穿过预留槽5,可增加冷却水管601与电池本体3的接触面积,在电池本体3运行中冷却水管601可更快地对电池本体3进行冷却处理,提高电池本体3的散热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进水阀602和出水阀604关于热换器603的横向中心线呈对称结构,且热换器603通过焊接与电池本体3构成固定结构,冷却水管601内的液体通过进水阀602作用进入热换器603,经过热换器603处理,可降低冷却水管601内液体的温度,接着液体通过进水阀602作用再次流入冷却水管601内,可保持冷却水管601内的液体处于低温状态,对电池本体3进行冷却散热处理,同时电池本体3通过下壳体103内开设的散热孔104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确保电池本体3的散热效率,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和使用稳定性。
工作原理:对于这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首先底座2上端设置有防护组件1,在电池本体3(型号为12V100AH)的上端和上壳体101之间设置多个减震弹簧102,可在电动汽车行驶时,电池本体3通过减震弹簧102的弹性缓冲,可减少电池本体3受震动的影响,间接提升电池本体3的运行环境,且电池本体3通过固定块4与下壳体103焊接固定,冷却机构6设置于预留槽5内部,冷却水管601内的液体通过进水阀602作用进入热换器603,经过热换器603处理,可降低冷却水管601内液体的温度,接着液体通过进水阀602作用再次流入冷却水管601内,可保持冷却水管601内的液体处于低温状态,对电池本体3进行冷却散热处理,同时电池本体3通过下壳体103内开设的散热孔104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确保电池本体3的散热效率,冷却水管601环绕包裹在电池本体3外侧,且在电池本体3的内部开设预留槽5,冷却水管601穿过预留槽5,可增加冷却水管601与电池本体3的接触面积,在电池本体3运行中冷却水管601可更快地对电池本体3进行冷却处理,提高电池本体3的散热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就这样完成整个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包括防护组件(1)、固定块(4)和冷却机构(6),所述防护组件(1)下端设置有底座(2),且防护组件(1)内侧设置有电池本体(3),所述固定块(4)焊接固定于电池本体(3)左右两侧,且电池本体(3)内部开设有预留槽(5),所述冷却机构(6)设置于预留槽(5)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1)包括上壳体(101)、减震弹簧(102)和下壳体(103)和散热孔(104),所述上壳体(101)内壁焊接固定有减震弹簧(102),且上壳体(101)下端焊接固定有下壳体(103),所述下壳体(103)内部开设有散热孔(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3)通过减震弹簧(102)与上壳体(101)构成弹性结构,且上壳体(101)的横向中心线与下壳体(103)的横向中心线完全重合,而且下壳体(103)的内部横向和纵向均匀分布有散热孔(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6)包括冷却水管(601)、进水阀(602)、热换器(603)和出水阀(604),所述冷却水管(601)内部通过键连接有进水阀(602),且进水阀(602)另一侧设置有热换器(603),所述热换器(603)一侧通过键连接有出水阀(6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601)贯穿电池本体(3)内的预留槽(5),且冷却水管(601)关于电池本体(3)的外侧呈环形均匀分布,而且电池本体(3)通过固定块(4)与下壳体(103)构成一体化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602)和出水阀(604)关于热换器(603)的横向中心线呈对称结构,且热换器(603)通过焊接与电池本体(3)构成固定结构。
CN201920972158.3U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 Active CN209993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2158.3U CN209993702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2158.3U CN209993702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3702U true CN209993702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7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2158.3U Active CN209993702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3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12347B1 (en) Battery having an integral cooling system
CN104868191A (zh) 具有电池冷却总成的电动车辆电池组及方法
JP2008062875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冷却システム
CN111129655A (zh) 自放电少与循环次数多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JP2011183862A (ja) 車両走行用バッテリーの温度調整装置
JP2012169627A (ja) キャパシタモジュール
CN210778889U (zh) 一种大功率电池组的储能管理系统
CN209786018U (zh) 一种大功率密封型电池的全密封电池箱
CN20999370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
CN219998347U (zh) 一种电池盖板总成
CN219892318U (zh) 液冷散热式托盘
CN112510285A (zh) 一种车用电池模组的散热方法及装置
KR20110130312A (ko) 배터리 냉각장치
CN202150767U (zh) 一种气-气双侧冷却型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机冷却系统
CN211791055U (zh) 电机降温结构
CN212277300U (zh) 自放电少与循环次数多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CN213093295U (zh)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动力电池铝壳
CN211455906U (zh) 一种集成动力电池
CN11225982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装置
CN211700499U (zh) 一种汽车电池的高效散热装置
CN209929436U (zh) 一种一体式水冷动力电池箱
JP4266255B2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CN208189741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散热装置
CN107863586B (zh) 具液冷板的电池模组
CN21529934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加热一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