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7556U - 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7556U
CN209987556U CN201920202346.8U CN201920202346U CN209987556U CN 209987556 U CN209987556 U CN 209987556U CN 201920202346 U CN201920202346 U CN 201920202346U CN 209987556 U CN209987556 U CN 209987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ing
feeding
cylinder
demolding
furnac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023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iaowa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iaowa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iaowa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iaowa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023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7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7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7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炉体,在炉体穿设有导料传送带,导料传送带两端均位于炉体外侧,且一端上方设有上料装置、另一端上方设有下料装置,上料装置通过第一导轨可滑动的设置在机架上,下料装置通过第二导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机架上,且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均与通过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驱动上料装置的上料夹钳抓取产品放置在导料传送带,通过导料传送带进入隧道壳内进行烘干,进而通过下料装置将成品抓取并进行分模,本实用新型实现上下的自动化,提供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而将下料装置设置有拆模的功能,实现了将下料和拆模一体化的功能。

Description

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隧道式的油墨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玻璃油墨是一种可以玻璃上进行印刷并能牢固附着的油墨,油墨通过印刷,对产品进行装饰,比如现在的手机壳,而在对玻璃进行油墨印刷后,需要对油墨进行干燥,而目前传统的玻璃烘干箱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人工上下料,在装满一箱后关门进行加热烘烤,完成后开箱取料,不能实现在线自动作业,且一般手机后壳是放在冶具上进行烘干工序的,在烘干完成出料还还需要人工进行拆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隧道式的油墨烘干设备,能够实现上下料的自动化,增大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烘干机构,所述炉体穿设有导料传送带,所述导料传送带两端均位于炉体外侧,且一端上方设有上料装置、另一端上方设有下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通过第一导轨可滑动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下料装置通过第二导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机架上,且所述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均与通过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驱动上料装置的上料夹钳抓取产品放置在导料传送带,通过导料传送带进入隧道壳内进行烘干,进而通过所述下料装置将成品抓取并进行分模。
其中,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的第一驱动模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模组上的上料气缸,所述上料气缸两端的活塞杆与上料夹钳连接,驱动所述上料夹钳相互靠近或张开。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包括第一运动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运动部,所述第一驱动模组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运动部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运动部和第二运动部通过与第一固定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运动部和第二运动部通过丝杆与所述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第一驱动电机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上料气缸固定在第二运动部上,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运动部可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部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其中,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的第二驱动模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模组上的下料气缸,所述下料气缸一面的活塞杆与下料夹钳连接,驱动所述下料夹钳相互靠近或张开。
其中,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拆模气缸和设置在所述拆模气缸两端的活塞杆上的拆模卡爪,所述拆模气缸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连接,所述下料夹钳悬挂在所述拆模卡爪上,进而所述下料气缸位于所述拆模气缸和下料夹钳之间。
其中,所述拆模气缸包括第一拆模气缸,所述拆模卡爪包括第一拆模卡爪和的第二拆模卡爪,所述第一拆模气缸与第二驱动模组连接,且所述第一拆模气缸的两端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一拆模卡爪,所述第一拆模气缸的下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固定有第二拆模气缸,所述第二拆模气缸的两侧活塞杆与第二拆模气缸的活塞杆为不在同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拆模气缸的两侧活塞杆设有第二拆模卡爪。
其中,所述烘干机构包括与控制装置连接的红外线发热管组,所述红外线发热管组并排设置,且固定在热量反射板上,所述热量反射板位于传送链的上方。
其中,所述烘干机构还包括运风电机和风轮,所述运风电机设置在所述炉体顶部上,所述风轮设置在炉体内且贯穿所述炉体后与所述运风电机连接,所述炉体顶部还设有多个出气口。
其中,所述炉体两外侧的机架上设有用于感应产品进出的感应器,且所述感应器与控制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在炉体穿设有导料传送带,导料传送带两端均位于炉体外侧,且一端上方设有上料装置、另一端上方设有下料装置,上料装置通过第一导轨可滑动的设置在机架上,下料装置通过第二导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机架上,且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均与通过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驱动上料装置的上料夹钳抓取产品放置在导料传送带,通过导料传送带进入隧道壳内进行烘干,进而通过下料装置将成品抓取并进行分模,实现上下的自动化,提供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而将下料装置设置有拆模的功能,实现了将下料和拆模一体化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解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的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机架 2、炉体
3、烘干机构 4、导料传送带
5、上料装置 6、下料装置
7、第一导轨 8、第二导轨
9、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炉体2,需说明的是,本油墨烘干设备为油墨烘干工艺中的其中一个步骤,炉体2内设有烘干机构3,炉体2穿设有导料传送带4,导料传送带4两端均位于炉体2外侧,且一端上方设有上料装置5、另一端上方设有下料装置6,炉体设有上料装置5的一侧位于上个工序的流水线的末端,方便上料装置5爪取带有手机后壳的冶具18,后面称为产品18,上料装置5通过第一导轨7可滑动的设置在机架1上,下料装置5通过第二导轨8 可滑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且上料装置5和下料装置6均与通过驱动装置9与控制装置(图未示)连接,控制装置(图未示)控制驱动装置9驱动上料装置5的上料夹钳51抓取产品放置在导料传送带4,通过导料传送带4进入隧道壳内进行烘干,进而通过下料装置6将成品抓取下料,本实用新型实现上下的自动化,提供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而将下料装置设置有拆模的功能,实现了将下料和拆模一体化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5,上料装置5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7上的第一驱动模组52和设置在第一驱动模组52上的上料气缸53,上料气缸53两端的活塞杆与上料夹钳51连接,驱动上料夹钳51相互靠近或张开,上料夹钳51相互靠近,夹取产品18,第一驱动模组52通过第一导轨7滑动到炉体的导料传送带4上,上料夹钳51张开,放下产品18,实现上料;具体的,由于上一工序的流水线的传送带与导料传送带4不一定处于同一高度上,因此需要使上料装置5可以竖直方向的运动,第一驱动模组52包括第一运动部521、第一固定部522和第二运动部523,第一运动部521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7上,第一运动部 521和第二运动部523与第一固定部522连接,且第一运动部521和第二运动部523通过丝杆(图未示)与驱动装置9的第一驱动电机91连接,上料气缸53固定在第二运动部523上,且第一驱动电机91驱动第二运动部523可相对第一固定部522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而上料装置5又是通过上料气缸53与第二运动部523连接,由此实现上料装置5可竖直方向运动,满足前一工序的流水线与导料传送带4不在同一高度时的上料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图5,下料装置6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8上的第二驱动模组62和设置在第二驱动模组62上的下料气缸63,下料气缸63一面的活塞杆与下料夹钳61连接,下料夹钳61相互靠近或张开,当产品18传送到炉体设置下料装置6的一端时,驱动装置9驱动下料夹钳61相互靠近或张开,驱动装置9驱动下料气缸63令下料夹钳61 相互靠近,夹住产品18,第二驱动模组62通过第二导轨8滑动到下一工序的流水线上,驱动装置9驱动下料气缸63令下料夹钳张开,放下产品18,实现下料;如描述上料装置5时所阐述的,第二驱动模组62与第一驱动模组52的机构相同,其也可以实现下料装置6的上下运动;而在下料后,还需要进行拆模,因此,下料装置6还包括拆模气缸64和设置在拆模气缸64两端的活塞杆上的拆模卡爪65,拆模气缸64与第二驱动模组62连接,下料夹钳 61悬挂在拆模卡爪65上,进而下料气缸63位于拆模气缸64和下料夹钳61之间,实现下料气缸63和下料夹钳61的固定,实现在下料的同时,进行拆模,节省了一道工序;具体地,拆模气缸64包括第一拆模气缸641和第二拆模气缸642,拆模卡爪65包括第一拆模卡爪 651和的第二拆模卡爪652,第一拆模气缸641与第二驱动模组62连接,且第一拆模气缸 641的两端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一拆模卡爪651,第一拆模气缸641的下方设有固定板66,固定板66下方固定有第二拆模气缸642,第一拆模气缸641的两侧活塞杆与第二拆模气缸62 的活塞杆为不在同一方向上,第二拆模气缸642的两侧活塞杆设有第二拆模卡爪651,实现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拆模,当下料夹钳61需要放下产品18时,驱动装置9控制第一拆模气缸 641和第二拆模气缸642令第一拆模卡爪651和第二拆模卡爪652张开,实现手机壳和冶具的拆分;而且,下料装置6还可以设有旋转气缸67,旋转气缸67与第二驱动模组62连接,且旋转气缸67的活塞杆端与第一拆模气缸641连接;在炉体1两外侧的机架上设有用于感应产品18进出的感应器19,且感应器19与控制装置(图未示)连接,使自动化程度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图6,烘干机构3包括红外线发热管组34,红外线发热管组34并排设置,且固定在热量反射板35上,热量反射板35位于导料传送带4的上方,红外线发热管组34与控制装置(图未示)连接,产品18位于热量反射板35与导料传送带4 之间,实现加热烘干;为了烘干效果更好;烘干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炉体1顶部上的运风电机31和与运风电机31连接的风轮32,且风轮32贯穿炉体1顶部位于炉体1内,炉体1顶部还设有多个出气口33,使得炉体的热风循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手机壳的加热时间的需要,将炉体1的长度加长,这时,由于红外线发热管组34和热量反射板35具有一定的重量,不可以设置的太长,而导料传送带是可以连续设置的,因此可以将炉体1沿传送方向设置为两段,且在段与段的连接处设有引导口16,使得导料传送带穿过该引导口16 设置,不需要间断;还可以根据需要将两个炉体并排设置,节省空间,且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设置与控制装置连接的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且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实现自动上下料,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人工成本;
(2)在上料装置上设置拆模气缸和拆模卡爪,使得在实现自动下料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拆模,设计巧妙,节约了一道拆模的工序。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烘干机构,所述炉体穿设有导料传送带,所述导料传送带两端均位于炉体外侧,且一端上方设有上料装置、另一端上方设有下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通过第一导轨可滑动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下料装置通过第二导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机架上,且所述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均与通过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驱动上料装置的上料夹钳抓取产品放置在导料传送带,通过导料传送带进入隧道壳内进行烘干,进而通过所述下料装置将成品抓取并进行分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的第一驱动模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模组上的上料气缸,所述上料气缸两端的活塞杆与上料夹钳连接,驱动所述上料夹钳相互靠近或张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包括第一运动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运动部,所述第一驱动模组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运动部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运动部和第二运动部通过与第一固定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运动部和第二运动部通过丝杆与所述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第一驱动电机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上料气缸固定在第二运动部上,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运动部可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部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的第二驱动模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模组上的下料气缸,所述下料气缸一面的活塞杆与下料夹钳连接,驱动所述下料夹钳相互靠近或张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拆模气缸和设置在所述拆模气缸两端的活塞杆上的拆模卡爪,所述拆模气缸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连接,所述下料夹钳悬挂在所述拆模卡爪上,进而所述下料气缸位于所述拆模气缸和下料夹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拆模气缸包括第一拆模气缸,所述拆模卡爪包括第一拆模卡爪和的第二拆模卡爪,所述第一拆模气缸与第二驱动模组连接,且所述第一拆模气缸的两端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一拆模卡爪,所述第一拆模气缸的下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固定有第二拆模气缸,所述第二拆模气缸的两侧活塞杆与第二拆模气缸的活塞杆为不在同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拆模气缸的两侧活塞杆设有第二拆模卡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包括与控制装置连接的红外线发热管组,所述红外线发热管组并排设置,且固定在热量反射板上,所述热量反射板位于传送链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还包括运风电机和风轮,所述运风电机设置在所述炉体顶部上,所述风轮设置在炉体内且贯穿所述炉体后与所述运风电机连接,所述炉体顶部还设有多个出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两外侧的机架上设有用于感应产品进出的感应器,且所述感应器与控制装置连接。
CN201920202346.8U 2019-02-15 2019-02-15 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 Active CN209987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2346.8U CN209987556U (zh) 2019-02-15 2019-02-15 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2346.8U CN209987556U (zh) 2019-02-15 2019-02-15 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7556U true CN209987556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88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02346.8U Active CN209987556U (zh) 2019-02-15 2019-02-15 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75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2963A (zh) 移载机及应用有该移载机的除绒烘干系统
CN107159835A (zh) 一种自动铆螺母装置
CN105437451A (zh) 数据线端口全自动注塑流水线
CN105984708A (zh) 一种高效全自动整列供料收料装置
CN202046715U (zh) 移载机及应用有该移载机的除绒烘干系统
CN217451208U (zh) 一种变速器后箱体的后处理生产线
CN210897539U (zh) 方形动力电池外壳拆解装置
CN209987556U (zh) 可自动上下料的油墨烘干设备
CN112547951B (zh) 一种送料机构和旋压装置
CN211254109U (zh) 成型后自动输送装置
CN210945389U (zh) 3d玻璃片辅助生产装置
CN109531976B (zh) 一种新型板料成型机
CN116038991A (zh) 一种塑胶产品的自动注塑生产设备
CN116487966A (zh) 一种柔性化多芯线自动双穿热缩管去皮搪锡装置及方法
CN107030959B (zh) 一种内水切全自动生产注塑系统
CN109454588B (zh) 一种全自动毛套芯轴端盖压入机
CN214770717U (zh) 一种新型机床上下料协作机器人设备
KR101216667B1 (ko) 알루미늄 압출 및 이송장치
KR102078555B1 (ko) 와이어 단자 결착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자 결착방법
CN108439030B (zh) 筒贴定型机构
CN210732795U (zh) 陶瓷自动成型生产线
CN210025127U (zh) 一种全自动毛套芯轴端盖压入机
CN211768781U (zh) 快速上下料机
CN209633630U (zh) 一种注塑机上下料装置
CN106976080A (zh) 蜂窝结构陶瓷内表面改性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