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2606U - 一种喷水均匀的擦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水均匀的擦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32606U
CN209932606U CN201822210801.7U CN201822210801U CN209932606U CN 209932606 U CN209932606 U CN 209932606U CN 201822210801 U CN201822210801 U CN 201822210801U CN 209932606 U CN209932606 U CN 209932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pray
spray pipe
pipe
wi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108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智慧
戚均敏
吴钟鸣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R&D Center Hangzou Co Ltd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R&D Center Hangzou Co Ltd,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R&D Center Hangz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108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32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32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32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水均匀的擦地机,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身、行走机构及擦拭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和行走电机,擦拭机构包括擦拭件,擦地机还包括设于机身上的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水箱、喷水管和水泵,喷水管横置于机身上且连接于水箱,水泵设于喷水管连接于水箱的路径上,喷水管上设有水流通道和喷水孔,喷水孔沿喷水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且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一致。在增大喷水范围的同时有效提高喷水的均匀性。当喷水机构朝向擦拭件喷水时,能有效提高擦拭件被侵润的均匀性。当喷水机构朝向地面喷水时,喷水机构将水均匀的喷射至地面上,避免喷水不均匀导致的局部地面积水过多或局部地面没有被喷到水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喷水均匀的擦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水均匀的擦地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智能清洁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完成清扫工作。目前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一般采用毛刷、刮板、真空吸尘等方式对地面进行清洁,但是,由于此些清洁方式的清洁力度不大,清洁效果并不理想,尤其不能有效清理地面上已经干涸的污渍。为了通过智能清洁机器人更好的实现清扫地面的目的,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具有擦地功能的擦地机器人。为了有效清理地面上的污渍,现有的擦地机器人一般设有水箱,水箱内的水可以通过渗透的方式浸润抹布,或者,水箱内的水通过单孔喷射的方式喷至地面上使抹布在前进过程中吸收地面上的水实现浸润。但是,由于无法有效控制渗透方式的渗水量和渗透速度,抹布浸润不均匀,会导致擦地效果不理想。另外,由于单孔喷射时水量不均匀,也会影响抹布的侵润效果,从而影响擦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均匀喷水的擦地机。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水均匀的擦地机,包括机身、行走机构及擦拭机构,行走机构及擦拭机构均设于机身上,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和用于驱动行走轮的行走电机,擦拭机构包括擦拭件,所述擦地机还包括设于机身上的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水箱、喷水管和水泵,喷水管横置于机身上且连接于水箱,水泵设于喷水管连接于水箱的路径上,喷水管上设有水流通道和连通于水流通道的喷水孔,喷水孔沿喷水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且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一致。
优选的,所述喷水管包括在水流方向上靠近水箱的第一部位和远离水箱的第二部位,各喷水孔的孔径自第一部位向第二部位逐渐增大;或者,所述喷水管包括在水流方向上靠近水箱的第一部位和远离水箱的第二部位,水流通道的口径自第一部位向第二部位逐渐减小;或者,所述喷水管包括在水流方向上靠近水箱的第一部位和远离水箱的第二部位,各喷水孔的孔径自第一部位向第二部位交替变化设置。
优选的,所述喷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水箱,喷水管连接于水箱的端部为第一部位,喷水管上远离第一部位的另一端部为第二部位;或者,所述喷水管的中间部位连接于水箱,喷水管的中间部位为第一部位,喷水管两端的端部为第二部位。
优选的,多个所述喷水孔沿喷水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水箱可拆卸设于机身上,喷水管可拆卸连接于水箱,水箱上设有密封阀,喷水机构还包括连接于喷水管的插接头,插接头在水箱设于机身上时插入密封阀实现喷水管连接于水箱。
优选的,所述喷水机构还包括接管,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喷水管和插接头,水泵设于接管上。
优选的,所述喷水管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设有连通于水流通道的连通孔,接管的一端套设于连接柱上。
优选的,所述喷水管与擦拭件平行设置且喷水管设于擦拭件的前侧,喷水机构可向擦拭件喷水。
优选的,所述擦拭机构还包括擦拭电机,擦拭件包括辊轴和包覆于辊轴周向上的擦拭布,辊轴横向可转动设于机身上且由擦拭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擦地机还包括主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行走电机和水泵均电连接于主控制电路板,蓄电池用于供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擦地机,对现有擦地机中喷水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了改进。喷水管横置于机身上,喷水管上设置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喷水孔,喷水机构工作时,水箱内的水在水泵的作用下流入喷水管的水流通道中并自喷水孔处喷出,由于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一致,在增大喷水范围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喷水的均匀性,有利于改善擦地效果。当喷水机构朝向擦拭件喷水时,能有效提高擦拭件被侵润的均匀性。当喷水机构朝向地面喷水时,喷水机构将水均匀的喷射至地面上,避免喷水不均匀导致的局部地面积水过多或局部地面没有被喷到水的缺陷。
2、由于喷水管内的水压自第一部位向第二部位减小,使各喷水孔的孔径自第一部位向第二部位逐渐增大,通过增大孔径的方式对远离第一部位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进行补偿,从而有利于实现使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保持一致的目的。
由于喷水管内的水压自第一部位向第二部位减小,使水流通道的口径自第一部位向第二部位逐渐减小,通过改变水流通道口径的方式增大第二部位的水压,对远离第一部位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进行补偿,从而有利于实现使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保持一致的目的。
也可以使各喷水孔的孔径自第一部位向第二部位交替变化设置,通过合理设置各喷水孔孔径的方式使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保持一致。
3、第一部位设于喷水管一端的端部时,第二部位设于喷水管另一端的端部。第一部位设于喷水管的中间部位时,第二部位设于喷水管两端的端部。合理设置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的具体位置,更好的满足均匀喷水的结构要求。
4、多个喷水孔沿喷水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使相邻喷射水流之间的间距相等,当喷水机构对擦拭件进行喷水时,各喷射水流能更均匀的浸润擦拭件。
5、水箱可拆卸设于机身上,需要加水时可将水箱自机身上拆下,便于进行加水,且能有效避免加水时导致擦地机上各电动部件进水的情况,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密封阀在水箱自机身上拆下时处于关闭状态,避免水箱漏水。水箱安装在机身上时,插接头插入密封阀使密封阀导通,水箱内的水能在水泵的作用下流向喷水管。喷水管与水箱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6、喷水管与插接头之间通过接管连接,接管的一端套设于连接柱上,接管的另一端套设于插接头上,水泵设于接管上,合理设置喷水机构各构件之间的具体安装结构,使其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便于进行组装。
7、喷水管与擦拭件平行设置,且喷水管设于擦拭件的前侧。喷水孔朝向擦拭件设置时,自喷水孔处喷出的水均能喷射至擦拭件上,在保证喷水均匀的同时提高擦拭件浸润的有效性和均匀性。
8、擦拭机构还加设了擦拭电机,擦拭电机用于驱动擦拭件的辊轴。擦地机工作时,擦拭布的局部与地面接触并对地面进行擦拭,当需要调节擦拭布用于擦拭地面的具体部位时,擦拭电机驱动辊轴转动实现调节擦拭布的目的。通过擦拭电机实现自动调节擦拭件的目的,有利于改善擦地效果。
9、擦地机采用蓄电池进行供电,使擦地机的工作范围不受供电插座、接电线等因素的影响,更好的满足使用要求,且能有效提高擦地机的工作安全性。通过主控制电路板实现擦地机整体的智能控制,提高擦地机的智能性,有利于提高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擦地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擦地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擦地机中喷水管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擦地机中喷水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擦地机中擦拭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擦地机中喷水管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擦地机中喷水管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擦地机中喷水管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擦地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擦地机中喷水管、调节电机与支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擦地机中喷水管转动至喷水孔朝向地面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擦地机中喷水管转动至喷水孔朝向擦拭件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擦地机中喷水管与支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擦地机中喷水管的示意图。
图中,100-机身,110-限位凸筋,111-第一限位面,112-第二限位面,200-行走机构,210-行走轮,220-行走电机,300a-擦拭件,310-辊轴,311-插孔,320-擦拭布,300b-擦拭电机,300c-输出转头,410-水箱,420-喷水管,420a-第一部位,420b-第二部位,421-水流通道,422-喷水孔,423-连接柱,424-连通孔,425-限位凸起,426-支撑轴,427-连接孔,430-水泵,440-密封阀,450-插接头,460-接管,470-调节电机,471-电机轴,480-支架,481-安装槽,482-限位卡槽,483-凸轴,484-传动孔,485-避让孔,486-限位卡扣,500-蓄电池,600-主控制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喷水均匀的擦地机,包括机身100、行走机构200及擦拭机构,行走机构200及擦拭机构均设于机身100上。行走机构200包括行走轮210和用于驱动行走轮210的行走电机220,擦拭机构包括擦拭件300a。擦地机还包括设于机身100上的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水箱410、喷水管420和水泵430,喷水管420横置于机身100上且连接于水箱410,水泵430设于喷水管420连接于水箱410的路径上,喷水管420上设有水流通道421和连通于水流通道421的喷水孔422,喷水孔422沿喷水管4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且各喷水孔422处的喷水量一致。
喷水机构工作时,水箱410内的水在水泵430的作用下流入喷水管420的水流通道421中并自喷水孔422处喷出。由于多个喷水孔422沿喷水管4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一致,能在增大喷水范围的同时提高喷水的均匀性。
喷水管420包括在水流方向上靠近水箱的第一部位420a和远离水箱的第二部位420b,由于喷水管420内的水压自第一部位420a向第二部位420b减小,为了提高喷水的均匀性,各喷水孔422的孔径自第一部位420a向第二部位420b逐渐增大。通过增大孔径的方式对远离第一部位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进行补偿,从而使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能保持一致。
本实施例中,喷水管420一端的端部连接于水箱410,喷水管420连接于水箱410的该端部即为第一部位420a,喷水管420上远离第一部位420a的另一端部即为第二部位420b。
为了进一步提高喷水的均匀性,多个喷水孔422沿喷水管42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即相邻两个喷水孔之间的间距均相等。喷水机构工作时,各喷水孔422处喷射出的水流之间的间距也相等。
为了便于加水,水箱410可拆卸设于机身100上。需要加水时可将水箱410自机身100上拆下,有效避免加水时导致擦地机的各电动部件进水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机身100上设有用于装设水箱410的凹腔,水箱410通过与凹腔的配合可拆卸安装于机身100上。
结合图5,由于水箱410可拆卸安装于机身100上,喷水管420也可拆卸的连接于水箱410。为了实现水箱410自机身100上拆下时能保持完整避免漏水、安装于机身上时又能与喷水管420连接的目的,水箱410的底部设有密封阀440,喷水机构还包括连接于喷水管420的插接头450,插接头450与密封阀440配合。水箱410安装在机身100上时,插接头450插入密封阀440内使密封阀440导通实现喷水管420连接于水箱410,水箱410内的水可在水泵430的作用下流向水流通道421。水箱410自机身100上拆下时,密封阀440自动关闭使水箱410的内部保持独立,避免漏水。
喷水机构还包括接管460,接管460的一端连接于喷水管420,接管460的另一端固定套设于插接头450上,水泵430设于该接管460上。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接管460与喷水管420之间的连接,喷水管420在第一部位420a处设有凸出形成的连接柱423,该连接柱423上设有连通于水流通道421的连通孔424,接管460的一端固定套设于该连接柱423上实现与喷水管的连接。水泵430工作时,水箱410内的水通过接管460和连通孔424流向水流通道421并自喷水孔422处喷出。
结合图6,擦拭件300a包括辊轴310和擦拭布320,辊轴310横向设于机身上,擦拭布320包覆于辊轴310上。为了使擦拭布320能均匀的被浸润,喷水管420与辊轴310平行设置且喷水管420设于辊轴310的前侧。当喷水孔422朝向擦拭件300a设置时,自喷水孔422处喷射出的水流能完全喷射至擦拭布320上,从而均匀的浸润擦拭布320。
为了便于清洗擦拭布320,擦拭布320可拆卸的包覆于辊轴310上。本实施例中,擦拭布320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包覆于辊轴310上的目的。
为了实现自动调节擦拭件300a的目的,辊轴310横向可转动设于机身100上,擦拭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辊轴的擦拭电机300b。擦地机工作时,擦拭布320的局部与地面接触并对地面进行擦拭,当需要调节擦拭布用于擦拭地面的具体部位时,擦拭电机300b驱动辊轴转动实现调节擦拭布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擦拭机构还包括设于擦拭电机300b与擦拭件300a之间的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包括输出转头300c,辊轴310的一端设有供输出转头300c插入的插孔311,输出转头300c与插孔311之间采用异形轴孔配合实现传动。擦拭件300a安装于机身100上时,输出转头300c插入插孔311中。擦拭电机300b工作时,传动结构的输出转头300c旋转,输出转头300c通过轴孔配合驱动辊轴310同步旋转。
为了使擦地机的工作范围不受供电插座、接电线等因素的影响,擦地机还包括设于机身100上的蓄电池500。为了提高擦地机工作的智能性,擦地机还包括主控制电路板600,行走电机220、擦拭电机300b和水泵430均电连接于主控制电路板600,通过主控制电路板600实现擦地机整体的智能控制。蓄电池500用于向行走电机220、擦拭电机300b、水泵430、主控制电路板600等用电部件进行供电。
为了更好的满足使用要求,本实施例擦地机的擦地模式设有干擦和湿擦两种模式,干擦模式下喷水机构不喷水,湿擦模式下喷水机构根据设定的时间间隔等条件进行喷水。
使用时,用户根据具体的清洁要求选定擦地模式。选择干擦模式时,喷水机构不运行,擦拭布320在擦地机行走时对地面进行干擦。根据事先设定的条件需要调节擦拭件300a时,擦拭电机300b运行,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辊轴310旋转,辊轴310旋转时带动擦拭布320同步旋转,调节擦拭布320上用于擦拭地面的具体部位,保证擦拭效果。
选择湿擦模式时,将盛有水的水箱410安装于机身100上,机体启动后,喷水机构可在行走机构200运行前向擦拭布320喷水以提前浸润擦拭布320,浸润后的擦拭布320在擦地机行走时对地面进行湿擦。根据事先设定的条件需要调节擦拭件300a时,擦拭电机300b运行,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辊轴310旋转,辊轴310旋转时带动擦拭布320同步旋转,调节擦拭布320上用于擦拭地面的具体部位,保证擦拭效果。喷水机构在擦地机工作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设定的时间间隔等条件对擦拭布320进行喷水。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喷水管420设于辊轴310的前侧具体指喷水管420在擦地机前进方向上位于辊轴310的前方。
可以理解的是,各喷水孔422孔径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和附图所示,各喷水孔的孔径也可以自第一部位420a向第二部位420b大小交替设置,只需满足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一致的要求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水流通道421的内壁并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平滑内表面,也可以是多个斜面或多个弧形面的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喷水管420上的多个喷水孔422等间距设置只是一种较为优选的结构方案,喷水管420上的多个喷水孔422也可以采用非等间距设置的结构,只需满足喷水机构工作时各喷水孔422处的喷水量一致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水箱410也可以通过其他合理的结构实现可拆卸安装于机身100上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阀440也可以设置在水箱410侧部的底端,密封阀440可以采用现有的可开闭式密封阀440。此时,为了实现水箱410与插接头450之间的配合,水箱410可以采用侧向安装的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喷水管420上的喷水孔422也可以朝向辊轴310前方的地面设置,喷水机构工作时,水箱410内的水在水泵430的作用下流向水流通道421并自喷水孔422处喷射至辊轴310前方的地面上,擦地机前进时,擦拭布320对喷有水的地面进行擦拭,擦拭布320在擦拭过程中逐渐浸润。
可以理解的是,擦拭布320也可以通过其他合理的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包覆于辊轴310上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擦拭布320也可以直接固定在辊轴310上将擦拭件300a设置成一体式结构。为了便于清洗,擦拭件300a整体可拆卸安装于机身100上。
可以理解的是,擦拭机构加设擦拭电机300b只是本实施例一种优选的结构方式,也可以在不加设擦拭电机的前提下通过手动方式调节擦拭件310。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节约传动空间,行走轮210与行走电机220之间优选采用齿轮传动结构,擦拭件300a与擦拭电机300b之间的传动结构也优选采用齿轮传动结构。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作为上述实施例一的等同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喷水管420在水流方向上靠近水箱410的第一部位420a设于喷水管420的大致中间部位,相应的,用于与接管460连接的连接柱423也设于喷水管420的大致中间部位,喷水管420两端的端部为在水流方向上远离水箱410的第二部位420b。
水泵430工作时,水箱410内的水经过接管460和连通孔424先流至水流通道421的中间部位,再从水流通道的中间部位向两端流动。此时,由于水通通道421中间部位的水压最大,从中间部位向两端的水压逐渐减小,因此,各喷水孔422的孔径自喷水管420的中间部位向喷水管420的两端逐渐增大。
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水流通道421的内壁并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平滑内表面,也可以是多个斜面或多个弧形面的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各喷水孔422孔径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和附图所示,各喷水孔的孔径也可以自第一部位420a向第二部位420b大小交替设置,只需满足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一致的要求即可。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作为上述实施例二的等同实施例,其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二的区别之处在于,为了保证喷水的均匀性,水流通道421的口径自第一部位420a向第二部位420b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即水流通道421的口径自喷水管420的中间部位向喷水管的两端逐渐减小。通过改变水流通道421口径的方式增大第二部位420b处的水压,从而使各喷水孔422处的喷水量保持一致。
实施例三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加设本实施例的区别结构,即在使各喷水孔422的孔径自第一部位420a向第二部位420b逐渐增大的同时使水流通道421的口径自第一部位420a向第二部位420b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使各喷水孔422的孔径自第一部位420a向第二部位420b大小交替设置,在改变水流通道421口径的同时合理设置各喷水孔422的孔径,更好的实现各喷水孔处喷水量一致的目的。
实施例四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作为上述实施例一的等同实施例,其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为了保证喷水的均匀性,水流通道421的口径自第一部位420a向第二部位420b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即水流通道421的口径自喷水管420上设有连接柱423的一端向远离连接柱的另一端逐渐减小。通过改变水流通道421口径的方式增大第二部位420b处的水压,从而使各喷水孔422处的喷水量保持一致。
实施例四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加设本实施例的区别结构,即在使各喷水孔422的孔径自第一部位420a向第二部位420b逐渐增大的同时使水流通道421的口径自第一部位420a向第二部位420b逐渐减小。
实施例五
如图10、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作为上述实施例一的改进实施例,其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一的改进之处在于,为了增大喷水管420的喷射范围,使其不仅能对擦拭件300a进行喷水,还能对地面进行喷水,喷水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喷水管420来回转动的调节电机470,调节电机470包括电机轴471。喷水管420可转动设于机身100上,调节电机470可以驱动喷水管420转动至喷水孔422朝向擦拭件300a,也可以驱动喷水管420转动至喷水孔422朝向地面。喷水管的喷水方向可以根据工作要求进行调整,更好的满足擦地机的工作要求,有利于提高擦地机的擦拭效果。
本实施例中,蓄电池500同时向调节电机470进行供电,调节电机470电连接于主控制电路板600,即调节电机470受控于主控制电路板600,便于提高擦地机整体运行的智能性。
为了降低喷水管420的结构难度和组装难度,喷水机构还包括支架480,支架480横向设置且可转动设于机身100上,喷水管420设于支架480上实现可转动设于机身100上的目的,支架480传动连接于调节电机470。
为了将喷水管420安装至支架480上,支架480上设有与喷水管420匹配的安装槽481,喷水管420通过与安装槽481的配合安装于支架480上。为了实现喷水管420与支架480之间的相对固定,喷水管420上设有限位凸起425,支架480上设有与限位凸起425匹配的限位卡槽482。喷水管420设于安装槽481内时,限位凸起425卡入限位卡槽482内,使喷水管420相对于支架480固定设置。为了避免支架480堵住喷水孔422,支架480上设有用于避让喷水孔422的避让孔485。
为了实现支架480可转动安装于机身100上的目的,支架480两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外凸出形成且呈圆柱形的凸轴483,机身100上设有与凸轴483匹配的支撑孔,支架480通过凸轴483与支撑孔的配合可转动安装于机身100上。
为了实现支架480与调节电机470之间的传动连接,支架480其中一端的凸轴483上设有供电机轴471插入的传动孔484,传动孔484与电机轴471之间采用异形轴孔配合。调节电机470工作时,电机轴471通过异形轴孔配合带动支架480同步转动,支架480转动时带动喷水管420同步转动。
结合图12、图13,为了限制喷水管420的转动角度,支架480与机身100之间设有转动限位结构。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机身100内壁上的限位凸筋110,限位凸筋110的竖向侧壁形成第一限位面111,限位凸筋110的顶壁形成第二限位面112。
如图12所示,当调节电机470带动支架480向下转动至支架480与第一限位面111抵触时,支架480向下转动到位,此时,喷水孔422朝向地面,喷水机构工作时,水箱410内的水在水泵430的作用下自喷水孔422处喷射至擦拭件300a前方的地面上。
如图13所示,当调节电机470带动支架480向上转动至支架480与第二限位面112抵触时,支架480向上转动到位,此时,喷水孔422朝向擦拭件300a,喷水机构工作时,水箱410内的水在水泵430的作用下自喷水孔422处喷射至擦拭布320上。
由于调节电机470受控于主控制电路板600,调节电机470可以根据程序设定的时间间隔等条件通过支架480带动喷水管420转动,使喷水机构能适时的向擦拭布320进行喷水或向地面进行喷水。
实施例五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一的改进结构也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425和限位卡槽482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即在支架480上设置限位凸起,在喷水管420的外壁上设置与限位凸起匹配的限位卡槽,喷水管420设于安装槽481内时,限位凸起卡入限位卡槽内实现喷水管420相对于支架480固定设置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喷水管420也可以仅通过与安装槽481之间的紧配合实现相对于支架480固定设置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在支架480采用与上述记载、附图所示不同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设置限位凸起和限位卡槽,使喷水管420可以直接通过限位凸起与限位卡槽的配合实现相对于支架固定设置的目的。例如,支架480在未设置安装槽481的情况下,喷水管420通过限位凸起与限位卡槽之间的过盈配合直接固定设于支架480上。
可以理解的是,支架480与电机轴471之间也可以通过联轴器实现传动连接,此时,联轴器设于电机轴471与支架480其中一端的凸轴483之间。调节电机470工作时,电机轴471通过联轴器带动支架480转动,支架480转动时带动喷水管420同步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用于限定支架480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的记载,也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结构,例如,在支架480其中一端的凸轴483上设置凸出的限位筋,在机身100上设置与支撑孔连通且呈扇形的限位孔,限位筋位于限位孔中,通过限位筋与扇形限位孔两端侧壁之间的接触实现限定支架转动角度的目的。
实施例六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作为上述实施例五的等同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五的区别之处在于,取消限位凸起425和限位卡槽482的设置,在支架480上位于安装槽481开口处的两侧设置若干限位卡扣486。喷水管420设于安装槽481内时,限位卡扣486扣住喷水管420,通过限位卡扣486的限位作用实现喷水管420相对于支架480固定设置的目的。
实施例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五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五的区别结构也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
可以理解的是,在支架480采用与上述记载、附图所示不同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设置限位卡扣486的具体结构,使喷水管420可以直接通过与限位卡扣486的配合实现相对于支架480固定设置的目的。例如,支架480在未设置安装槽481的情况下,限位卡扣成对设置且设有多对,喷水管420通过与限位卡扣的配合直接固定于支架480上,此时,喷水管位于成对的限位卡扣之间。
实施例七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作为上述实施例五的等同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五的区别之处在于,取消支架480的设置,喷水管420直接转动安装于机身100上。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喷水管420两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外凸出且呈圆柱形的支撑轴426,机身100上设有与支撑轴426匹配的支撑孔,喷水管420通过支撑轴426与支撑孔的配合直接可转动安装于机身100上。
此时,喷水管420直接传动连接于调节电机470,喷水管420其中一端的支撑轴426上设有供调节电机470的电机轴471插入的连接孔427,电机轴471与该连接孔427之间采用异形轴孔配合。调节电机470工作时,电机轴471直接通过异形轴孔配合驱动喷水管420转动实现调节。
为了实现限定喷水管420转动角度的目的,可以在机身100的内壁上设置如实施例五中记载的限位凸筋,通过限位凸筋上两个侧面实现限定喷水管转动角度的目的。
实施例七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五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五的区别结构也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
可以理解的是,喷水管420与电机轴471之间也可以采用联轴器实现传动连接,当然,喷水管420与电机轴471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合理的传动结构实现传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限位结构限定喷水管420的转动角度。例如,在喷水管420其中一端的支撑轴426上设置凸出的限位筋,在机身100上设置与支撑孔连通且呈扇形的限位孔,限位筋位于限位孔中,通过限位筋与扇形限位孔两端侧壁之间的接触实现限定喷水管转动角度的目的。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喷水均匀的擦地机,包括机身、行走机构及擦拭机构,行走机构及擦拭机构均设于机身上,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和用于驱动行走轮的行走电机,擦拭机构包括擦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擦地机还包括设于机身上的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水箱、喷水管和水泵,喷水管横置于机身上且连接于水箱,水泵设于喷水管连接于水箱的路径上,喷水管上设有水流通道和连通于水流通道的喷水孔,喷水孔沿喷水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且各喷水孔处的喷水量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包括在水流方向上靠近水箱的第一部位和远离水箱的第二部位,各喷水孔的孔径自第一部位向第二部位逐渐增大;或者,所述喷水管包括在水流方向上靠近水箱的第一部位和远离水箱的第二部位,水流通道的口径自第一部位向第二部位逐渐减小;或者,所述喷水管包括在水流方向上靠近水箱的第一部位和远离水箱的第二部位,各喷水孔的孔径自第一部位向第二部位交替变化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水箱,喷水管连接于水箱的端部为第一部位,喷水管上远离第一部位的另一端部为第二部位;或者,所述喷水管的中间部位连接于水箱,喷水管的中间部位为第一部位,喷水管两端的端部为第二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地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喷水孔沿喷水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可拆卸设于机身上,喷水管可拆卸连接于水箱,水箱上设有密封阀,喷水机构还包括连接于喷水管的插接头,插接头在水箱设于机身上时插入密封阀实现喷水管连接于水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擦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机构还包括接管,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喷水管和插接头,水泵设于接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擦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设有连通于水流通道的连通孔,接管的一端套设于连接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与擦拭件平行设置且喷水管设于擦拭件的前侧,喷水机构可向擦拭件喷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擦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机构还包括擦拭电机,擦拭件包括辊轴和包覆于辊轴周向上的擦拭布,辊轴横向可转动设于机身上且由擦拭电机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擦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擦地机还包括主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行走电机和水泵均电连接于主控制电路板,蓄电池用于供电。
CN201822210801.7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喷水均匀的擦地机 Active CN209932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0801.7U CN209932606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喷水均匀的擦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0801.7U CN209932606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喷水均匀的擦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32606U true CN209932606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19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10801.7U Active CN209932606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喷水均匀的擦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326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0502A (zh) 一种地刷组件及具有该地刷组件的立式清洗机
KR100780647B1 (ko) 유리창의 양면 자동 청소장치
CN215534082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刷头模块及清洁机
CN209932606U (zh) 一种喷水均匀的擦地机
CN209932605U (zh) 一种擦拭效果好的擦地机
CN214856426U (zh) 一种洗地机喷头装置
CN214760887U (zh) 吸尘器地刷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1749292U (zh) 一种立式清洗机的地刷组件
CN212349759U (zh) 一种给排水管网的清洗装置
CN220572143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WO2023137888A1 (zh) 地刷及洗地机
CN218960630U (zh) 一种地刷
CN219962768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8186663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表面清洁系统
CN217524977U (zh) 一种润湿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20572124U (zh) 一种带分流板的履带式清洁机
CN217948481U (zh) 一种布艺清洗机及其专用刷头
CN217744260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6797558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21013174U (zh) 一种清洁地刷
CN215687501U (zh) 一种装配方便的地面清洁机
CN214180329U (zh) 一种蒸汽模块与电动模块组合拖把
CN214631993U (zh) 清洁设备
CN219089127U (zh) 清洁设备及清水组件
CN215305558U (zh) 拖擦底座及具有其的洗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8

Address after: 310018 No.2, Songqiao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2-3 / F, building 4, No.2, Songqiao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R&D CENTER (HANGZHOU) Co.,Ltd.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CHINA)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