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22398U - 一种补料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补料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22398U CN209922398U CN201920634987.0U CN201920634987U CN209922398U CN 209922398 U CN209922398 U CN 209922398U CN 201920634987 U CN201920634987 U CN 201920634987U CN 209922398 U CN209922398 U CN 2099223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 tray
- clamping
- assembly
- fu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零件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补料输送装置。该补料输送装置包括:传输机构,其用于输送具有空位的托盘;夹紧机构,夹紧机构被配置为夹紧备料托盘;补料机构,其位于夹紧机构的上方,补料机构被配置为从备料托盘上抓取工件并将其输送至位于传输机构上的托盘空位内;分料机构,其位于夹紧机构的下方,分料机构能够承接从传输机构上的托盘,并分别输送补满料后的满盘和补完料后的空盘。该补料输送装置减少了操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减少了漏料、摆放错误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成品包装质量。通过补料机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负担,缩短了生产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某些尺寸较小的机械零件的生产加工时,一般顺序排列在托盘当中,再对盛满零件的满盘托盘进行检测,并剔除不良品,此时需要操作人员对被剔除的空位进行补料,然后在分别对补满后的满盘托盘和补完料的空托盘回收,并进行码垛、堆叠,最终完成包装过程。
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补料、码垛的方式,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漏料、摆放错误的情况,影响成品包装质量,同时,生产时间较长,人工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料输送装置,用于对前工序经不良剔除机构剔除后的托盘空位进行自动补料,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负担,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包装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补料输送装置,包括:
传输机构,其用于输送具有空位的托盘;
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被配置为夹紧备料托盘;
补料机构,其位于夹紧机构的上方,所述补料机构被配置为从所述备料托盘上抓取工件并将其输送至位于传输机构上的托盘空位内;
分料机构,其位于夹紧机构的下方,所述分料机构能够承接从所述传输机构上输送的托盘,并能够分别输送补满料后的满盘和补完料后的空盘。
作为优选,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用于夹紧所述备料托盘的一侧,所述第二夹紧组件用于夹紧所述备料托盘的对角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驱动源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源输出端的夹紧板,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夹紧板移动并抵接于所述备料托盘的侧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包括第二夹紧驱动源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源输出端的夹紧块,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夹紧块移动并抵接于所述备料托盘的顶角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补料机构包括主移动组件、副移动组件及抓紧组件,所述抓紧组件用于抓取所述备料托盘上的工件,所述副移动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主移动组件和所述抓紧组件,所述主移动组件和所述副移动组件均能够驱动所述抓紧组件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分料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升降组件和输送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输送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输送组件用于输送所述备料托盘、所述满盘和所述空盘。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源及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源输出端的载台,所述升降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载台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组件包括:
输送驱动源,其设置于所述载台上;
输送驱动轮和输送从动轮,其均与所述载台转动设置,所述输送驱动轮连接于所述输送驱动源的输出端;
输送传送带,所述输送传送带张紧并分别绕设于所述输送驱动轮和所述输送从动轮上。
作为优选,所述分料机构还包括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
顶升驱动源,其设置于所述载台上;
顶升架,其位于所述传输机构内并连接于所述顶升驱动源的输出端。
作为优选,还包括满盘传输机构和空盘传输机构,所述满盘传输机构和所述空盘传输机构均位于所述夹紧机构的下游,所述满盘传输机构用于承接并输送位于所述分料机构上的满盘,所述空盘传输机构用于承接并输送位于所述分料机构上的空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补料输送装置,先通过传输机构输送具有空位的托盘,分料机构能够承接从传输机构上的其中一个托盘作为备料托盘,传输机构上的其余托盘作为待补料的托盘,备料托盘用于为其他托盘提供待补充的工件,然后夹紧机构与分料机构配合,夹紧机构将位于分料机构上的备料托盘进行夹紧,之后补料机构从备料托盘上抓取工件并将其输送至位于传输机构上的托盘空位内,在此过程中一个备料托盘可以实现对一个或多个托盘进行补料,直至备料托盘的工件全部补完,此时备料托盘形成空盘,而具有空位的托盘形成满盘,然后分料机构将位于夹紧机构上的空盘输送至空盘传输机构上,空盘传输机构将补完料后的空盘进行输送,同时分料机构承接位于传输机构上的满盘并将其输送至满盘传输机构上,满盘传输机构将补满料后的满盘进行输送。
与现有技术人工补料的方式相比,该补料输送装置夹紧机构实现了对备料托盘的夹紧固定,以保证补料机构向位于传输机构上的托盘抓取工件的准确性,采用这种设置,减少了操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减少了漏料、摆放错误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成品包装质量。通过补料机构,用于托盘的补料,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负担,缩短了生产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分料机构、满盘传输机构及空盘传输机构的相互配合,实现了空盘和满盘的输送,降低了生产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补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补料输送装置中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补料输送装置中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补料输送装置中分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01、补料位;02、备料位;03、满盘位;04、空盘位;
1、传输机构;2、夹紧机构;3、补料机构;4、分料机构;5、满盘输送机构;6、空盘输送机构;
21、第一夹紧组件;211、第一夹紧驱动源;212、夹紧板;
22、第二夹紧组件;221、第二夹紧驱动源;222、夹紧块;
31、主移动组件;311、X向驱动源;312、主移动X向平台;313、主移动Z向驱动源;314、主移动Z向平台;
32、副移动组件;321、副移动Y向驱动源;322、副移动Y向移动平台;323、副移动Z向驱动源;324、副移动Z向移动平台;
33、抓取组件;
41、升降组件;411、升降驱动源;412、载台;
42、输送组件;421、输送驱动源;422、输送驱动轮;423、输送从动轮;424、输送传送带;
43、顶升组件;431、顶升驱动源;432、顶升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料输送装置,用于对前工序经不良剔除机构剔除后的托盘空位进行自动补料。如图1所示,该补料输送装置包括传输机构1、夹紧机构2、补料机构3、分料机构4、满盘传输机构5及空盘传输机构6,传输机构1位于夹紧机构2的一侧,传输机构1用于输送具有空位的托盘,夹紧机构2被配置为夹紧备料托盘。满盘传输机构5和空盘传输机构6均位于夹紧机构2的另一侧,且满盘传输机构5位于空盘传输机构6的下方,满盘传输机构5用于输送补满料后的满盘,空盘传输机构6用于输送补完料后的空盘。补料机构3位于夹紧机构2的上方,补料机构3被配置为从备料托盘上抓取工件并将其输送至位于传输机构1上的托盘空位内,分料机构4位于夹紧机构2的下方,分料机构4能够承接从传输机构1上输送的托盘,并分别将补满料后的满盘输送至满盘传输机构5上及将补完料后的空盘输送至空盘传输机构6上。
为了便于描述,定义在传输机构1上用于补料的托盘为补料位01,在夹紧机构2上夹紧的备料托盘为备料位02,满盘传输机构5上输送补满料后的满盘为满盘位03,空盘传输机构6上输送补完料后的空盘为空盘位04。
为了方便描述和理解,定义在空间中两两相互垂直的X向、Y向及Z向,其中X向、Y向及Z向只表示空间方向,并没有实际意义。可以预计地是,输机构1输送多个托盘,每个托盘上放置多个工件,这些工件是由上一个工序中挑选并移走次品后的工件,即这些工件都是合格工件。托盘可能是满盘,即该托盘上的工件全部合格,也可能被移走几个不合格工件,那么该托盘上就具有几个空位。传输机构1既能沿x向传送托盘,也能沿y向传送托盘。
本实施例提供的补料输送装置,主要的动作流程为:
步骤一:先通过传输机构1沿y向输送多个托盘,传输机构1将其中一个托盘向x向传送至备料位02作为备料托盘,分料机构4能够承接该备料托盘,传输机构1上的其余托盘作为待补料的托盘,待补料的托盘具有空位并位于补料位01。然后夹紧机构2与分料机构4配合,夹紧机构2将位于分料机构4上的备料托盘进行夹紧。
步骤二:补料机构3从备料托盘上抓取工件,沿x向和y向移动,分别将工件输送至位于传输机构1上的多个托盘空位内,即补料机构3将工件从备料位02移送至补料位01,在此过程中一个备料托盘可以实现对一个或多个托盘进行补料,直至备料托盘的工件全部补完,此时备料托盘形成空盘。
步骤三:分料机构4将位于夹紧机构2上的空盘输送至空盘传输机构6上,空盘传输机构6将空盘进行输送,使得空盘从备料位02移送至空盘位04,然后分料机构4返回备料位02,传输机构1沿X向传送满盘,分料机构4承接满盘并将其输送至满盘传输机构5上,满盘传输机构5将补满料后的满盘进行输送,使得满盘从补料位01移动至满盘位03。
步骤四:分料机构4返回备料位02,传输机构1继续传送料盘,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
与现有技术人工补料的方式相比,该补料输送装置夹紧机构2实现了对备料托盘的夹紧固定,以保证补料机构3向位于传输机构1上的托盘抓取工件的准确性,采用这种设置,减少了操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减少了漏料、摆放错误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成品包装质量。通过补料机构3,用于托盘的补料,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负担,缩短了生产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分料机构4、满盘传输机构5及空盘传输机构6的相互配合,实现了空盘和满盘的输送,降低了生产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夹紧机构2包括第一夹紧组件21和第二夹紧组件22,第一夹紧组件21用于夹紧备料托盘的一侧,第二夹紧组件22用于夹紧备料托盘的对角位置。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夹紧组件21和第二夹紧组件2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夹紧组件21分别位于备料位02的两侧,实现对备料托盘两侧的夹紧固定,两个第二夹紧组件22分别位于备料位02的对角,实现对备料托盘对角的夹紧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夹紧组件21和第二夹紧组件22,保证了备料托盘的定位精度,提高了备料托盘的夹紧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夹紧组件21包括第一夹紧驱动源211及连接于第一夹紧驱动源211输出端的夹紧板212,夹紧板212为板状结构,第一夹紧驱动源211具体为第一夹紧气缸,第一夹紧驱动源211能够驱动夹紧板212移动并抵接于备料托盘的侧边,以实现对备料托盘的侧边进行夹紧。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夹紧组件22包括第二夹紧驱动源221及连接于第二夹紧驱动源221输出端的夹紧块222,夹紧块222为L形结构,第二夹紧驱动源221具体为第二夹紧气缸,第二夹紧驱动源221能够驱动夹紧块222移动并抵接于备料托盘的顶角两侧,以实现对备料托盘的顶角位置的夹紧固定。
如图3所示,上述补料机构3包括主移动组件31、副移动组件32及抓紧组件33,抓紧组件33用于抓取备料托盘上的工件,主移动组件31用于驱动抓紧组件33在夹紧机构2和传输机构1之间移动,副移动组件32分别连接于主移动组件31和抓紧组件33,副移动组件32能够驱动抓紧组件33沿Y向和Z向移动。
具体的,如图3所示,主移动组件31具体包括主移动X向驱动源311、主移动X向平台312、主移动Z向驱动源313及主移动Z向平台314,主移动X向平台312为L形结构,主移动X向驱动源311具体为主移动X向气缸,主移动X向驱动源311的输出端连接于主移动X向平台312。主移动Z向平台314为板状结构,主移动Z向驱动源313具体为主移动Z向气缸,主移动Z向驱动源313设置在主移动X向平台312上,主移动Z向驱动源313的输出端连接于主移动Z向平台314,主移动X向驱动源311能够驱动主移动X向平台312并带动主移动Z向驱动源313及主移动Z向平台314沿X向移动,主移动Z向驱动源313能够驱动主移动Z向平台314沿Z向移动。通过这种设置,实现了主移动组件31对抓紧组件33在X向和Z向两个方向上的移动,满足对抓紧组件33移动位置的初步调节。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副移动组件32具体包括副移动Y向驱动源321、副移动Y向移动平台322、副移动Z向驱动源323及副移动Z向移动平台324,副移动Y向驱动源321设置在主移动Z向平台314,副移动Y向驱动源321具体为副移动Y向驱动气缸,副移动Y向驱动源321的输出端连接于副移动Y向移动平台322。副移动Z向驱动源323设置在副移动Y向移动平台322上,副移动Z向驱动源323的输出端连接于副移动Z向移动平台324,Z向移动平台连接于抓紧组件33,副移动Y向驱动源321驱动副移动Y向移动平台322并带动副移动Z向驱动源323、副移动Z向移动平台324及抓紧组件33沿Y向移动,副移动Z向驱动源323驱动副移动Z向移动平台324并带动抓紧组件33沿Z向移动。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副移动组件32对抓紧组件33在Y向和Z向两个方向上的移动,满足对抓紧组件33移动位置的精细调节,使得抓紧组件33对工件抓取的位置更加准确,减少漏料和摆放错误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补料的精度。
其中抓紧组件33包括真空发生器和吸盘,吸盘的一端与真空发生器相互连通,另一端固定在副移动Z向移动平台324上,吸盘用于选择性吸附工件。为了进一步提高吸盘的抓取工件的准确性,在副移动Z向移动平台324上的对角位置处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抓紧组件33在X向、Y向及Z向上移动是否到位。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副移动组件32和抓紧组件33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个副移动组件32对应连接于一个抓紧组件33,可满足备料托盘内任意两个位置工件的抓取,同理,放置工件也是如此,可满足在任意两个托盘空位内放置工件,此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工作效率高。
如图4所示,分料机构4包括相互连接的升降组件41、输送组件42及顶升组件43,升降组件41能够驱动输送组件42沿竖直方向移动,输送组件42用于输送满盘和空盘,顶升组件43设置在输送组件42内部,用于将空盘、满盘或备料托盘顶升。
具体地,升降组件41包括升降驱动源411、载台412、升降基座、升降驱动轮、升降从动轮及升降传动带,升降驱动源411固定在升降基座上,升降驱动源411具体为升降电机,升降驱动源411的输出端连接于升降驱动轮,升降传动带张紧并绕设在升降驱动轮和升降从动轮上,载台412固定在升降传动带上,载台412为L形结构,升降驱动源411驱动升降驱动轮转动并带动升降从动轮转动、升降传动带和载台412的移动,通过载台412连接于升降驱动源411输出端,从而实现了载台412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输送组件42包括输送驱动源421、输送驱动轮422、输送从动轮423及输送传送带424,输送驱动源421设置于载台412上,输送驱动源421具体为输送电机,输送驱动轮422和输送从动轮423均与载台412转动设置,输送驱动轮422连接于输送驱动源421的输出端,输送传送带424张紧并分别绕设于输送驱动轮422和输送从动轮423上。输送驱动源421通过驱动输送驱动轮422、输送从动轮423及输送传送带424的移动,从而便于承接位于传输机构1上的备料托盘并分别输送满盘和空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对备料托盘、并输送满盘和空盘传输的稳定性,输送传送带424、输送驱动轮422、输送从动轮423的数量均为两个,输送驱动源421的输出端可以同轴分别连接于两个输送驱动轮422,或者采用传动带的方式,输送驱动源421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输送驱动轮422同轴穿设于转动轴上,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之间张紧并绕设有移动带,输送驱动源421通过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的转动,实现了输送驱动轮422和输送从动轮423的转动,最终实现了输送传送带424的移动。采用这种方式,一个输送驱动源421能够同步实现两个输送传送带424的移动,简化结构,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顶升组件43包括顶升驱动源431和顶升架432,顶升驱动源431设置于载台412上,顶升架432位于传输机构1的两个输送传送带424之间,顶升驱动源431的输出端连接于顶升架432,顶升驱动源431能够驱动顶升架432竖直向上移动至夹紧机构2位置处,在备料托盘通过输送传送带424传输后,顶升组件43与夹紧机构2相互配合,以将备料托盘进行夹紧固定。
当备料托盘内的工件经补料机构3抓取完工件后,形成空盘,升降驱动源411驱动载台412并带动顶升组件43移动至夹紧机构2位置处,然后顶升驱动源431驱动顶升架432竖直向上移动至满盘的底部位置处,夹紧机构2停止工作,使得顶升架432能够承接空盘,顶升驱动源431驱动顶升架432并带动空盘竖直向下移动,然后流入位于上层的空盘传输机构6内,通过空盘传输机构6实现空盘的码垛和堆叠。
当位于补料位01的托盘空位经补料机构3抓取工件实现补料后,形成满盘,升降驱动源411驱动载台412并带动顶升组件43移动至夹紧机构2位置处,满盘经传输机构1和输送组件42进行传输,输送传送带424承接满盘,然后升降驱动源411驱动载台412并带动顶升组件43和满盘沿竖直方向移动至位于下层的满盘传输机构5,通过满盘传输机构5实现满盘的码垛和堆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满盘传输机构5和空盘传输机构6均为输送组件42和顶升组件43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区别仅在于空间位置上,输送组件42和顶升组件43设置在载台412上,满盘传输机构5和空盘传输机构6均位于分料机构4的一侧,但是空盘传输机构6位于满盘传输机构5的上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传输机构1的结构与输送组件42和顶升组件43结构类似,传输机构1中与输送组件42和顶升组件43相同的部分,实现托盘在宽度方向上的传输,以将备料托盘或者满盘输送至分料结构的输送组件42上,除此之外,传输机构1还包括在长度方向上传送带的输送,传输机构1具体还包括驱动件和输送带,输送带用于放置具有空位的托盘,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输送带,输送件驱动输送带并带动托盘的移动,以将托盘进行源源不断的输送。
本实施例提供的补料输送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通过传输机构1输送承载有合格工件的托盘,托盘上具有空位,分料机构4能够承接从传输机构1上的其中一个托盘作为备料托盘,备料托盘用于为其他托盘提供待补充的工件,该备料托盘位于备料位02,传输机构1上的其余托盘作为待补料的托盘,待补料的托盘具有空位并位于补料位01;
在备料托盘通过传输机构1和输送传送带424传输后,升驱动源驱动顶升架432竖直向上移动至夹紧机构2位置处,顶升组件43与夹紧机构2相互配合,以将备料托盘进行夹紧固定;
补料机构3从备料托盘上抓取工件并将其输送至位于传输机构1上的托盘空位内,即补料机构3将工件从备料位02移送至补料位01,在此过程中一个备料托盘可以实现对一个或多个托盘进行补料,直至备料托盘的工件全部补完,此时备料托盘形成空盘,而具有空位的托盘形成满盘;
当备料托盘内的工件经补料机构3抓取完工件后,形成空盘,升降驱动源411驱动载台412并带动顶升组件43移动至夹紧机构2位置处,然后顶升驱动源431驱动顶升架432竖直向上移动至满盘的底部位置处,夹紧机构2停止工作,使得顶升架432能够承接空盘,顶升驱动源431驱动顶升架432并带动空盘竖直向下移动,然后流入位于上层的空盘传输机构6内,通过空盘传输机构6实现空盘的码垛和堆叠;
当位于补料位01的托盘空位经补料机构3抓取工件实现补料后,形成满盘,升降驱动源411驱动载台412并带动顶升组件43移动至夹紧机构2位置处,满盘经传输机构1和输送组件42进行传输,输送传送带424承接满盘,然后升降驱动源411驱动载台412并带动顶升组件43和满盘沿竖直方向移动至位于下层的满盘传输机构5,通过满盘传输机构5实现满盘的码垛和堆叠。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补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机构(1),其用于输送具有空位的托盘;
夹紧机构(2),所述夹紧机构(2)被配置为夹紧备料托盘;
补料机构(3),其位于夹紧机构(2)的上方,所述补料机构(3)被配置为从所述备料托盘上抓取工件并将其输送至位于所述传输机构(1)上的托盘的空位内;
分料机构(4),其位于夹紧机构(2)的下方,所述分料机构(4)能够承接从所述传输机构(1)上输送的托盘,并能够分别输送补满料后的满盘和补完料后的空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第一夹紧组件(21)和第二夹紧组件(22),所述第一夹紧组件(21)用于夹紧所述备料托盘的一侧,所述第二夹紧组件(22)用于夹紧所述备料托盘的对角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组件(21)包括第一夹紧驱动源(211)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源(211)输出端的夹紧板(212),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源(211)能够驱动所述夹紧板(212)移动并抵接于所述备料托盘的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组件(22)包括第二夹紧驱动源(221)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源(221)输出端的夹紧块(222),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源(221)能够驱动所述夹紧块(222)移动并抵接于所述备料托盘的顶角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补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机构(3)包括主移动组件(31)、副移动组件(32)及抓紧组件(33),所述抓紧组件(33)用于抓取所述备料托盘上的工件,所述副移动组件(32)分别连接于所述主移动组件(31)和所述抓紧组件(33),所述主移动组件(31)和所述副移动组件(32)均能够驱动所述抓紧组件(33)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补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机构(4)包括相互连接的升降组件(41)和输送组件(42),所述升降组件(41)能够驱动所述输送组件(42)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输送组件(42)用于分别输送所述备料托盘、所述满盘和所述空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补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1)包括升降驱动源(411)及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源(411)输出端的载台(412),所述升降驱动源(411)能够驱动所述载台(412)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补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42)包括:
输送驱动源(421),其设置于所述载台(412)上;
输送驱动轮(422)和输送从动轮(423),其均与所述载台(412)转动设置,所述输送驱动轮(422)连接于所述输送驱动源(421)的输出端;
输送传送带(424),所述输送传送带(424)张紧并分别绕设于所述输送驱动轮(422)和所述输送从动轮(423)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补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机构(4)还包括顶升组件(43),所述顶升组件(43)包括:
顶升驱动源(431),其设置于所述载台(412)上;
顶升架(432),其位于所述传输机构(1)内并连接于所述顶升驱动源(431)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满盘传输机构(5)和空盘传输机构(6),所述满盘传输机构(5)和所述空盘传输机构(6)均位于所述夹紧机构(2)的下游,所述满盘传输机构(5)用于承接并输送位于所述分料机构(4)上的满盘,所述空盘传输机构(6)用于承接并输送位于所述分料机构(4)上的空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34987.0U CN209922398U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一种补料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34987.0U CN209922398U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一种补料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22398U true CN209922398U (zh) | 2020-01-10 |
Family
ID=6908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34987.0U Active CN209922398U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一种补料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2239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20118A (zh) * | 2020-05-29 | 2020-09-04 |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下料设备及摄像头保护模块检测系统 |
CN114313789A (zh) * | 2022-01-27 | 2022-04-12 | 惠州市德合盛科技有限公司 | 空盘转运装置 |
CN116750469A (zh) * | 2023-08-09 | 2023-09-15 | 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 具有筛分功能的极片输送设备 |
-
2019
- 2019-05-06 CN CN201920634987.0U patent/CN20992239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20118A (zh) * | 2020-05-29 | 2020-09-04 |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下料设备及摄像头保护模块检测系统 |
CN114313789A (zh) * | 2022-01-27 | 2022-04-12 | 惠州市德合盛科技有限公司 | 空盘转运装置 |
CN114313789B (zh) * | 2022-01-27 | 2024-01-09 | 惠州市德合盛科技有限公司 | 空盘转运装置 |
CN116750469A (zh) * | 2023-08-09 | 2023-09-15 | 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 具有筛分功能的极片输送设备 |
CN116750469B (zh) * | 2023-08-09 | 2023-11-28 | 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 具有筛分功能的极片输送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922398U (zh) | 一种补料输送装置 | |
CN109110511B (zh) | 一种托盘自动拆码垛机构及自动拆码垛方法 | |
CN111169952A (zh) | 一种零件分检摆盘堆叠机 | |
CN111216038B (zh) | 一种叠放控制系统 | |
CN109677916B (zh) | 一种avi检测自动上下料机 | |
CN213770239U (zh) | 一种托盘输送装置及显示屏生产线 | |
CN212639185U (zh) | 一种分盘上料机构及上料装置 | |
CN113290363B (zh) | 一种全自动背光组装设备 | |
CN218319190U (zh) |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217229420U (zh) | 一种芯片自动换盘设备 | |
CN111634634B (zh) | 移印机自动上下料设备 | |
CN113071887A (zh) | Ic载板放板机 | |
CN212502541U (zh) | 移印机自动上下料设备 | |
CN113734792A (zh) | tray盘产品上下料系统 | |
CN217369345U (zh) | 分选下料设备 | |
CN113210272A (zh) | 一种滤光片检测分选装置及物料分拣方法 | |
CN114313788B (zh) | 一种无损转运系统 | |
CN211945180U (zh) | 一种零件分检摆盘堆叠机 | |
CN113460680A (zh) | 一种多工位自动芯片上下料装置 | |
CN106348063B (zh) | 一种上下料一体机以及上下料方法 | |
CN218288269U (zh) | 一种高效的正反面自动贴膜设备 | |
CN116080016A (zh) | 一种分料摆盘设备及其分料摆盘方法 | |
CN215278595U (zh) | 一种滤光片检测分选装置 | |
CN115647767A (zh) | 切换器成品组装机 | |
CN115352894A (zh) | 连续自动供收料一体设备及运作方法及生产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