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21315U - 车辆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21315U
CN209921315U CN201920429203.0U CN201920429203U CN209921315U CN 209921315 U CN209921315 U CN 209921315U CN 201920429203 U CN201920429203 U CN 201920429203U CN 209921315 U CN209921315 U CN 209921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air
air supply
conditioning uni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292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胜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292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21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21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21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空调机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包括:空调机组,设置在车顶盖的上表面并向内装顶板的方向进行凹陷的凹部内,在所述空调机组的侧壁上构造有送风口;送风结构,所述送风结构设置在车顶盖和内装顶板之间并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外侧,所述送风结构的入口端与所述送风口对应连通,所述送风结构的出口端嵌设在所述内装顶板内,用于将所述空调机组内的空气送入到客室内;以及回风结构,用于将客室内的空气送回所述空调机组内。该车辆空调系统具有有效缩短空调机组的外露高度,降低列车运行时的风阻的优点。

Description

车辆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空调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是轨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车辆用的空调机组大多为顶置式安装,即,空调机组通常安装在车体顶部的上表面,由于常规轨道车辆的空调机组中的送风道一般位于空调机组的下方,导致空调机组的所在位置被抬高,且会凸出于车体顶部之外,从而增大了轨道车辆的纵向高度,使得轨道车辆在运行时,风阻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机组通常安装在车体顶部的上表面,空调机组中的送风道一般位于空调机组的下方,导致空调机组的所在位置被抬高,使得轨道车辆在运行时,风阻较大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设置在车顶盖的上表面并向内装顶板的方向进行凹陷的凹部内,在所述空调机组的侧壁上构造有送风口;送风结构,所述送风结构设置在车顶盖和内装顶板之间并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外侧,所述送风结构的入口端与所述送风口对应连通,所述送风结构的出口端嵌设在所述内装顶板内,用于将所述空调机组内的空气送入到客室内;以及回风结构,用于将客室内的空气送回所述空调机组内。
其中,所述空调机组的上端构造有朝上延伸并凸出于所述车顶盖之外的弧形盖板。
其中,所述弧形盖板的顶端的下表面到所述车顶盖的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的大小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40毫米。
其中,在所述弧形盖板的四周构造有能与车顶盖的开口边缘进行顺滑连接的过渡连接件。
其中,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左右两侧分别构造有朝远离所述空调机组的方向进行延伸的连接结构,其中,各个所述连接结构均位于所述凹部的上边沿的外侧。
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水平连接板、连接筋、连接肋或水平翼板。
其中,在各个所述连接结构上均构造有用于与相应侧的车体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其中,所述送风结构包括送风风道,其中,所述送风风道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左右两侧,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左右侧壁上分别构造有所述送风口,各个所述送风风道均与相应侧的所述送风口对应连通。
其中,在各个所述送风风道内均构造有送风腔室,在所述送风腔室内设有水平分隔板,所述水平分隔板的四周与所述送风腔室的内壁密封连接,从而将所述送风腔室分隔为上层送风腔室和下层送风腔室,其中,在所述水平分隔板上构造有第一出风口,所述上层送风腔室和所述下层送风腔室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
其中,在所述下层送风腔室的底壁上构造有嵌设在所述内装顶板内的第二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水平分隔板且远离所述送风口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在纵向上呈错开式设置。
其中,所述回风结构包括回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设置在凹部的底壁和内装顶板之间。
其中,所述空调机组的本体的外轮廓形状为倒置的梯形。
其中,所述车辆空调系统还包括贴设在所述空调机组的所述凹部的底壁上的保温层。
其中,所述送风结构和所述回风结构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空调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在该车顶盖的上表面向内装顶板的方向进行凹陷,从而便会形成凹部,然后,再将空调机组放置在该凹部内,便可以实现对该空调机组的安装,可见,该凹部的设置,相当于为空调机组的安装提供了安装位,并且,由于该凹部是内凹式,即,位于车顶盖的下方,从而便使得空调机组实现了下沉式的安装,轨道车辆的整体高度也会相应地变低,重心会下移,这样,便大大地缩短了该空调机组的外露高度,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列车的运行风阻。
此外,通过将送风结构设置在空调机组的外侧,这相对于原来的将送风结构设置在空调机组的下方而言,便大大地节省了车内的空间,同时,也为空调机组的下沉式安装提供了让位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车辆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调机组;11:送风口;12:弧形盖板;13:连接结构;14:保温层;200:车顶盖;201:内装顶板;202:凹部;2:送风结构;21:入口端;22:送风风道;221:送风腔室;221a:上层送风腔室;221b:下层送风腔室;222:水平分隔板;223:第一出风口;224:第二出风口;3:回风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图中示意性地显示了该车辆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1、送风结构2以及回风结构3。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空调机组1设置在车顶盖200的上表面并向内装顶板201的方向进行凹陷的凹部202内,在该空调机组1的侧壁上构造有送风口11。需要说明的是,该凹部202的截面形状类似为倒置的梯形,也就是说,该凹部202从下至上的开口口径逐渐增大,从而形成类似为渐扩式的凹部结构,目的在于,能够方便取放该空调机组1。此外,相对于左右侧壁均为竖直式的凹部而言,也大大地缩小了占用空间,即,为安装送风结构2提供让位空间,避免送风结构2的截面尺寸较小,导致送风速度变快,进一步地,避免车内噪音较大,影响乘客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实现该空调机组1与凹部202的牢固安装,则该空调机组1的外轮廓形状应当与凹部202的内轮廓形状相匹配,即,该空调机组1装入到凹部202内后,空调机组1的外表面应当与凹部202的内表面紧密贴合。
该送风结构2设置在车顶盖200和内装顶板201之间并位于该空调机组1的外侧,该送风结构2的入口端21与该送风口11对应连通,该送风结构2的出口端嵌设在该内装顶板201内,用于将该空调机组1内的空气送入到客室内。
回风结构3用于将客室内的空气送回该空调机组1内。具体地,通过在该车顶盖200的上表面向内装顶板201的方向进行凹陷(沿图1所示的方向向下进行凹陷),从而便会形成凹部202,然后,再将空调机组1放置在该凹部202内,便可以实现对该空调机组1的安装,可见,该凹部202的设置,相当于为空调机组1的安装提供了安装位,并且,由于该凹部202是内凹式,即,位于车顶盖200的下方,从而便使得空调机组1实现了下沉式的安装,轨道车辆的整体高度也会相应地变低,重心会下移,这样,便大大地缩短了该空调机组1的外露高度,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列车的运行风阻。
此外,通过将送风结构2设置在空调机组1的外侧,这相对于原来的将送风结构2设置在空调机组1的下方而言,便大大地节省了车内的空间,同时,也为空调机组1的下沉式安装提供了让位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该送风结构2和回风结构3的结构可以是管路或是两端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封闭腔体。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采用的空调机组1的内部结构组成以及具体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为节约篇幅起见,此处不做详述。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空调机组1的上端构造有朝上延伸并凸出于该车顶盖200之外的弧形盖板12。需要说明的是,该弧形盖板12充当了车顶盖200的其中一部分,为了确保轨道车辆整体的美观性,则弧形盖板12的四周应当与车顶盖200的开口的边缘形成顺滑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弧形盖板12的顶端的下表面到该车顶盖200的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的大小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40毫米。这样,可以确保弧形盖板12凸出于车顶盖200的上表面之外的高度不会太高,避免弧形盖板12的顶端的下表面到该车顶盖200的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过大,致使增大列车的运行风阻的情况。
此外,由于弧形盖板12充当了车顶盖200的一部分,车顶盖200的外轮廓弧度通常不大,为实现车顶盖200的开口边缘与弧形盖板12的顺滑连接,则该弧形盖板12的顶端的下表面到该车顶盖200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也不易过大。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弧形盖板12的顶端的下表面到该车顶盖200的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通常是指弧形盖板12的最顶部的下表面到车顶盖200的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垂向距离。
优选地,该弧形盖板12的顶端的下表面到该车顶盖200的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可为50毫米、100毫米或140毫米。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该弧形盖板12的四周构造有能与车顶盖200的开口边缘进行顺滑连接的过渡连接件(图中未示出)。具体地,在该车顶盖200上构造有可以安放该弧形盖板12的开口,为实现弧形盖板12与车顶盖200的开口边缘的顺滑连接,则可在该弧形盖板12的四周增设该过渡连接件,从而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
优选地,该过渡连接件可为过渡连接板或过渡连接片等。更具体地,该过渡连接件设置在弧形盖板12的边缘并朝远离该弧形盖板12的方向进行延伸。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比较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该空调机组1的左右两侧分别构造有朝远离该空调机组1的方向进行延伸的连接结构13,其中,各个该连接结构13均位于该凹部202的上边沿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该连接结构13的设置,方便与车体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实现弧形盖板12与车体的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连接结构13包括水平连接板、连接筋、连接肋或水平翼板。需要说明的是,该水平连接板、连接筋、连接肋或水平翼板均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该空调机组1的左右两侧,以与空调机组1形成为一个整体。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各个该连接结构13上均构造有用于与相应侧的车体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孔(图中未示出)。需要说明的是,各个连接结构13均位于相应侧的车体的上方,这样,使用螺栓从上至下依次穿过连接结构13以及相应侧的车体内后,再旋紧该螺栓,便可以实现连接结构13与相应侧的车体的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送风结构2包括送风风道22,其中,该送风风道22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该空调机组1的左右两侧,在该空调机组1的左右侧壁上分别构造有该送风口11,各个该送风风道22均与相应侧的该送风口11对应连通。具体地,通过将送风风道22分别设置在空调机组1的左右两侧,这相对于原来的将送风风道22设置在空调机组1的下方而言,便大大地节省了空调机组1在纵向上的安装空间,即,为空调机组1的沉降式安装提供让位空间,减小空调机组1的外露端的纵向高度,从而减小列车的运行风阻。
可以理解的是,该送风风道22的数量并不仅仅地局限于上述实施列所列举的2个,其也可以是1个、3个、4个或是更多个等,对于送风风道22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客室内的实际送风需求来具体确定,在这里不做具体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空调机组1的左右两侧”是针对于当前图1所示的位置而进行的限定。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各个该送风风道22内均构造有送风腔室221,在该送风腔室221内设有水平分隔板222。
该水平分隔板222的四周与该送风腔室221的内壁密封连接,从而将该送风腔室221分隔为上层送风腔室221a和下层送风腔室221b。
其中,在该水平分隔板222上构造有第一出风口223,该上层送风腔室221a和该下层送风腔室221b通过该第一出风口223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该水平分隔板222的设置,可以使得送风腔室221分隔为上层送风腔室221a和下层送风腔室221b,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送风的空间,避免风存在吹送不到的情况。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该下层送风腔室221b的底壁上构造有嵌设在内装顶板201内的第二出风口224,其中,该第一出风口223设置在该水平分隔板222且远离该送风口11的一侧,并且,该第一出风口223与该第二出风口224在纵向上呈错开式设置。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得该第一出风口223设置在该水平分隔板222且远离送风口11的一侧,这样,风经送风口11吹出后,便会直接打到该第一出风口223上,然后,再通过使得该第一出风口223与第二出风口224在纵向上呈错开式设置,从而便延长了风的传送路径,使得风量能够更加均匀地被传送。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回风结构3包括回风风道,该回风风道设置在凹部202的底壁和内装顶板201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空调机组1和客室之间呈上下式设置,通过将回风结构3设置在该凹部202的底壁和内装顶板201之间,从而可以有效地缩短回风结构3的长度,使得回风路径变短,达到提高回风效率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回风结构3还可以设置在空调机组1的前侧和后侧,所谓的“前侧”是指以当前图1所示的位置沿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反之,所谓的“后侧”是指以当前图1所示的位置沿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
如图1所示,图中还示意性地显示了该空调机组1的本体的外轮廓形状为倒置的梯形。这样,相对于现有的空调机组1的左右两侧壁均是呈垂直式设置而言,便大大地减小了占用空间,从而为在空调机组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送风风道22提供了足够的让位空间。
此外,由于凹部201的截面形状也是类似为倒置的梯形,为使得空调机组1能够顺利地安放到该凹部201内,因而,可以使得该空调机组1的外轮廓形状与该凹部201的内轮廓形状相匹配。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车辆空调系统还包括贴设在该空调机组1的凹部202的底壁上的保温层14。需要说明的是,该保温层14的设置,可以起到减慢空调机组1的内部与外部的热交换的作用,提高空调机组1的制冷或制热效率,节省能耗。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保温层14的制造材质可为聚氨酯泡沫、聚苯板或酚醛泡沫等。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送风结构2和该回风结构3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综上所述,通过在该车顶盖200的上表面向内装顶板201的方向进行凹陷,从而便会形成凹部202,然后,再将空调机组1放置在该凹部202内,便可以实现对该空调机组1的安装,可见,该凹部202的设置,相当于为空调机组1的安装提供了安装位,并且,由于该凹部202是内凹式,即,位于车顶盖200的下方,从而便使得空调机组1实现了下沉式的安装,轨道车辆的整体高度也会相应地变低,重心会下移,这样,便大大地缩短了该空调机组1的外露高度,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列车的运行风阻。
此外,通过将送风结构2设置在空调机组1的外侧,这相对于原来的将送风结构2设置在空调机组1的下方而言,便大大地节省了车内的空间,同时,也为空调机组1的下沉式安装提供了让位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机组,设置在车顶盖的上表面并向内装顶板的方向进行凹陷的凹部内,在所述空调机组的侧壁上构造有送风口;
送风结构,所述送风结构设置在车顶盖和内装顶板之间并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外侧,所述送风结构的入口端与所述送风口对应连通,所述送风结构的出口端嵌设在所述内装顶板内,用于将所述空调机组内的空气送入到客室内;以及
回风结构,用于将客室内的空气送回所述空调机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的上端构造有朝上延伸并凸出于所述车顶盖之外的弧形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盖板的顶端的下表面到所述车顶盖的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的大小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4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形盖板的四周构造有能与车顶盖的开口边缘进行顺滑连接的过渡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左右两侧分别构造有朝远离所述空调机组的方向进行延伸的连接结构,其中,各个所述连接结构均位于所述凹部的上边沿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水平连接板、连接筋、连接肋或水平翼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连接结构上均构造有用于与相应侧的车体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结构包括送风风道,其中,所述送风风道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左右两侧,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左右侧壁上分别构造有所述送风口,各个所述送风风道均与相应侧的所述送风口对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送风风道内均构造有送风腔室,在所述送风腔室内设有水平分隔板,所述水平分隔板的四周与所述送风腔室的内壁密封连接,从而将所述送风腔室分隔为上层送风腔室和下层送风腔室,其中,在所述水平分隔板上构造有第一出风口,所述上层送风腔室和所述下层送风腔室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层送风腔室的底壁上构造有嵌设在所述内装顶板内的第二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水平分隔板且远离所述送风口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在纵向上呈错开式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结构包括回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设置在凹部的底壁和内装顶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的本体的外轮廓形状为倒置的梯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空调系统还包括贴设在所述空调机组的所述凹部的底壁上的保温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结构和所述回风结构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15.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CN201920429203.0U 2019-03-29 2019-03-29 车辆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Active CN209921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9203.0U CN209921315U (zh) 2019-03-29 2019-03-29 车辆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9203.0U CN209921315U (zh) 2019-03-29 2019-03-29 车辆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21315U true CN209921315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72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29203.0U Active CN209921315U (zh) 2019-03-29 2019-03-29 车辆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213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3817A (zh) * 2020-07-24 2020-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406920A (zh) * 2020-11-30 2021-02-26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车厢及轨道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3817A (zh) * 2020-07-24 2020-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406920A (zh) * 2020-11-30 2021-02-26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车厢及轨道车辆
CN112406920B (zh) * 2020-11-30 2022-05-17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车厢及轨道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21315U (zh) 车辆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09435629A (zh) 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
CN202158715U (zh) 电冰箱横梁和具有其的电冰箱
CN205187587U (zh) 一种适用于安装空调的轿顶装饰顶结构
CN206288016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一体式风道结构
CN202463823U (zh) 轨道车辆拼接式空调风道
CN103241252A (zh) 轨道车辆拼接式空调风道及其拼装方法
CN203902208U (zh) 一种汽车吹脚风道盖板及汽车吹脚风道安装结构
CN203759323U (zh) 一种光缆分纤箱
CN209454509U (zh) 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端子排固定座和室外机
CN209454507U (zh) 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
CN202508099U (zh) 一种侧部静压送风道
CN203443057U (zh) 汽车空调器排水装置
CN214689472U (zh) 集成式平顶板及轨道车辆
CN205641200U (zh) 空调柜机
CN212579669U (zh) 用于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的换电柜柜体结构
CN203586510U (zh) 一种一体式顶置车用空调壳体
CN208886932U (zh) 一种改良的空调室外机电控盒
CN207624870U (zh) 一种蓄电池通风帽
CN209454504U (zh) 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和室外机
CN209454506U (zh) 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底盘和室外机
CN202957337U (zh) 一种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
CN202993411U (zh) 空调器、空调器室外机及其电器盒
CN209454505U (zh) 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风扇罩壳和室外机
CN213778246U (zh) 一种可换向安装的空调蒸发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