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4504U - 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和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和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54504U
CN209454504U CN201821835970.3U CN201821835970U CN209454504U CN 209454504 U CN209454504 U CN 209454504U CN 201821835970 U CN201821835970 U CN 201821835970U CN 209454504 U CN209454504 U CN 209454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bilizer blade
chassis
split type
out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59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卫军
薛明
王彦生
孙远成
冯爱荣
刘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359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54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54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54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所述分体式支脚设置在底盘角部,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卧式压缩机,所述卧式压缩机的中心线垂直于车轴线,所述分体式支脚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卧式压缩机的中心线。同时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分体式支脚的室外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体式支脚,可以有效地分布底盘及所有设置在底盘上的部件的重力载荷,每一个分体式支脚受力均匀。分布式支脚的支点靠近底盘的中间位置,有效避免底盘中部位置缺少支撑而发生变形,分体式支脚的重量轻,还有助于降低整机的重量。

Description

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和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分体式支脚,以及一种采用此种分体式支脚的室外机。
背景技术
驻车空调是指停车等候及休息时使用的空调,通常安装在卡车和厢式货车上,司机可以在长途驾驶中使用。传统的驻车空调采用柴油发电机或者汽油发电机驱动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循环,采用水或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由于有较高能耗,越来越多的驻车空调采用直流电源代替柴油发电机或汽油发电机以驱动制冷剂的循环。
常见的驻车空调室外机竖直安装在驾驶室后壁外侧。为了挂起室外机,通常在室外机壳体后侧设置贯穿整个壳体的支架;这种支架的重量较大,占用空间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设计并提供一种分体式支脚。
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所述分体式支脚设置在底盘角部,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卧式压缩机;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卧式压缩机的中心线垂直于车轴线,所述分体式支脚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卧式压缩机的中心线。
进一步的,所述分体式支脚包括底部和中央支撑部,所述底部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央支撑部两侧呈翼型分布;所述中央支撑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底部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中央支撑部的高度为底部的1.5~1.8倍。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央支撑部对应的支脚连接部,所述支脚连接部高于底盘的上表面,所述支脚连接部与所述底盘一体成型;所述中央支撑部自下向上地伸入至所述支脚连接部并与所述底盘的下表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支撑部的边沿与所述底盘的侧边对齐,所述中央支撑部整体位于所述底盘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支撑部上开设有定位通孔;对应的,在所述支脚连接部处设置有对应的限位凸起,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环绕所述分体式支脚设置有与所述底盘平行的翻边;还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分体式支脚的翻边自所述开口伸入减震垫。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垫由镂空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体式支脚,可以有效地分布底盘及所有设置在底盘上的部件的重力载荷,每一个分体式支脚受力均匀。分布式支脚的支点靠近底盘的中间位置,有效避免底盘中部位置缺少支撑而发生变形,分体式支脚的重量轻,还有助于降低整机的重量。
同时还公开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包括分体式支脚,所述分体式支脚设置在底盘角部,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卧式压缩机,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卧式压缩机的中心线垂直于车轴线,所述分体式支脚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卧式压缩机的中心线。
采用分体式支脚可以有效提高室外机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一种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5为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6为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中的压缩机结构示意图;
图7为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中的截止阀固定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中的截止阀固定座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截止阀固定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中的端子排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中端子排固定座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顶置式驻车空调中分体式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俯视图;
图17为图15的立体图;
图18为分体式支脚和支撑垫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立体图;
图20为冷凝器和底盘的装配示意图;
图21为图20的立体图;
图22为冷凝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的立体图;
图24为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风机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风机罩壳的剖视图;
图27为组装状态下的风机罩壳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与现有技术中将室外机安装在驾驶室后壁外侧不同,在本实用新型中,驻车空调室外机200安装在车辆顶部100。采用此种安装方式,一方面驻车空调室外机不占据车体载重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散热排水,使得驻车空调具有更好的空调性能。如图1所示,图中101、102分别代表驾驶室中的座椅位置,103代表卡车等大型运输工具顶部设置的天窗。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优选设置在天窗后侧。图1中A对应的为车头方向,A’ 对应的为车尾方向。A-A’为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的车轴线。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机壳201,室外机机壳201安装在车辆顶部。为了能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图1中并未完整示出室外机机壳201,仅保留了构成室外机机壳201的底盘201-1,以便描述其内部结构与车辆的关系。由于室外机机壳201是设置在车辆顶部的,因此,对室外机机壳201高度有严格的要求,通常不应超过300mm-500mm的区间。传统的分体式空调室外机或驻车空调的室外机尺寸完全无法满足上述需求,而对应的,非长期保持静止状态的使用需求也需要对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内部结构重新进行设计。室外机机壳201的底盘201-1上固定安装有驻车空调室外机的多个制冷循环部件,主要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204。为了限制其总体高度,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为卧式压缩机202,即卧式压缩机20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如图所示O-O’)是水平的。卧式压缩机202的油缸202-1(或储油槽)分布在所述中心线的下方(如图6所示)。以卧式压缩机202的水平中心线所处平面为基准,在水平方向上,卧式压缩机202的中心线垂直于车轴线(如图1所示O-O’垂直于A-A’)。如图4所示,在垂直方向上,冷凝器204的上方设置有风扇203,卧式压缩机202的中心线垂直于风扇203和冷凝器204的中心线。采用此种结构,当路面出现起伏或颠簸情况时,卧式压缩机202随车头倾斜的角度远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的倾斜角度,避免压缩机反复在大幅度倾斜-恢复水平-大幅度倾斜的循环中工作或保持待机状态,从而有效地克服了振动异常的情况,保证压缩机转速以及临界特性正常。相对于现有技术公开的驻车空调,经实验,本实施例所公开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中的压缩机平均使用寿命可以延长12个月以上。
从空气循环的角度来看,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风扇203设置在冷凝器204的上方,室外机机壳20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201-2。进风口201-2优选呈圆角矩形,其长度略小于室外机机壳201的厚度,多个进风口201-2均匀分布在室外机机壳201的侧壁上。室外机机壳201对应所述风扇203处开设有送风口201-3,即向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正上方送风,以避免周围的对流空气阻碍送风气流的流动,保证空调室外机的换热效率。
室外机机壳201中,除了设置卧式压缩机202、冷凝器204和风扇203等主要部件之外。还需要设置其它的连接部件,并需要保证在移动状态下,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稳定,提高空调器的使用稳定性。
如图4和图5所示,室外机机壳201中还设置有截止阀固定座205。截止阀固定座205用于限位、固定截止阀的管路端口。在本实施例中,截止阀固定座205上开设有多个截止阀出管口。截止阀出管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其中心线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截止阀出管口均匀分布。若设置多个截止阀出管口,则多个截止阀出管口之间的间距相等。多个截止阀出管口的中心线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且平行于卧式压缩机202的中心线,从而保持在车辆行驶、颠簸过程中,作用在每一个截止阀出管口中的管路上的外力基本保持均匀,避免管路出现弯折、移位甚至断裂的情况,提高空调系统的稳定性。
如图4和图5所示,截止阀固定座205固定设置在底盘201-1的侧沿上,截止阀固定座205设置在靠近卧式压缩机202的一侧,以尽可能地减少压缩机和截止阀之间的管路长度,避免出现管路故障,进一步避免影响空调器的运行。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中,截止阀固定座205可以至少采取两种结构。
如图7所示公开了截止阀固定座205的第一种具体实施结构。如图7所示,截止阀固定座205-1包括截止阀固定座本体205-11、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12和截止阀出管口205-13。其中,截止阀固定座本体205-11与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12呈90度夹角。截止阀固定座本体205-11与底盘201-1的内边沿接触并向上延伸,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12固定在所述底盘201-1上,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截止阀固定座205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占用的面积。具体来说,在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12和底盘201-1上压铸成型对应的定位部,如图7所示的定位通孔205-15,配合的,在底盘201-1上对应位置处即设置有对应的限位凸起(图中未示出)。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12沿底盘201-1延伸的长度约为截止阀固定座本体205-11总高度的三分之一,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承载外力载荷,保持截止阀固定座205的稳定性。截止阀出管口205-13开设在截止阀固定座本体205-11上。截止阀固定座205的外沿上形成有与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12延伸方向相同的翻边,以使得截止阀固定座本体205-11具有一定的强度。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12上开设有多个螺孔205-14,螺孔205-14的数量优选与截止阀出管口205-13的数量相同,或略多于截止阀出管口205-13的数量,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8所示公开了截止阀固定座205-2的第二种具体实施结构。如图8所示,截止阀固定座205-2同样包括截止阀固定座本体205-21、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22和截止阀出管口205-23。类似的,截止阀固定座本体205-21与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22呈90度夹角。截止阀固定座本体205-21与底盘201-1的内边沿接触并向上延伸,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22固定在所述底盘201-1上,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截止阀固定座205-2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占用的面积。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如图9所示,截止阀固定座205-2上形成通孔滑道205-25,通孔滑道205-25具有平行的侧壁,侧壁自截止阀固定座本体205-21的上端向下延伸,其下端呈半圆形。侧壁上形成有导轨。每一个通孔滑道205-25设置有一个与其配套的堵头205-24。堵头205-24的侧边也设置有与导轨配合的滑动槽。堵头205-24的长度小于通孔滑道205-25的长度。滑动到使用位置时,如图8和图9所示,堵头205-24和通孔滑道205-25共同在截止阀固定座本体205-21上围成截止阀出管口205-23。由于截止阀出管口205-23的中心线平行于卧式压缩机202的中心线,所以,当车辆行驶时晃动时,堵头205-24可以保持与通孔滑道205-25的紧密连接,从而进一步使得截止阀固定座205-2保持稳定。同时,由于堵头205-24相对于通孔滑道205-25是可拆卸地,因此,可以方便的进行拆装,便于对阀组及其管路进行维护修理。
与第一种结构类似,在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22和底盘201-1上压铸成型对应的定位部,如图所示在截止阀固定座205-2上开设的定位通孔205-26,配合的,在底盘201-1上对应位置处即设置有对应的限位凸起(图中未示出)。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22沿底盘201-1延伸的长度约为截止阀固定座本体205-21总高度的三分之一,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承载外力载荷,保持截止阀固定座205-2的稳定性。截止阀固定座205-2的外沿上形成有与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22延伸方向相同的翻边,以使得截止阀固定座本体205-21具有一定的强度。截止阀固定座连接部205-22上开设有多个螺孔205-27,螺孔205-27的数量优选与截止阀出管口205-23的数量相同,或略多于截止阀出管口205-23的数量,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中,还设置有端子排固定座206。端子排承载室外机中多个或多组相互绝缘的端子组件,以连接室外机中的线路,起到信号传递的作用。端子排安装在端子排固定座206上,如果安装结构不够稳定,将会导致电路故障,进而影响整个空调器的使用。由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高度的限制,传统的端子排固定座并不适用。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两种可采用的端子排固定座206,端子排固定座206与截止阀固定座205并排设置在底盘201-1的侧壁上,端子排固定座206平行于卧式压缩机202的中心线。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中端子排固定座206的第一种具体结构,其中端子排固定座206-1包括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11和端子排固定座连接部206-12。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11竖直向上延伸,端子排和压线夹通过螺钉固定在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11上。与截止阀固定座不同,在底盘上对应安装端子排固定座的位置形成有凹口(如图4所示),以尽可能多的使用端子排固定座的表面积。在图11中,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11与端子排固定座连接部206-12之间形成90度夹角。为形成对端子排和压线夹的保护,端子排固定座连接部206-12自底盘201-1边沿向内水平延伸。由于端子排和压线夹通过螺钉固定在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11上,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11本身的刚性优于截止阀固定座本体本身的刚性。所以,优选的,设置端子排固定座连接部206-12沿底盘201-1上表面延伸的长度为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11高度的四分之一,以优化端子排固定座连接部和底盘201-1之间的结构关系,减少端子排固定座连接部占据底盘201-1的面积。端子排固定座连接部206-12与底盘201-1铆接。
如图12和图13所示提供了端子排固定座206的另一种可选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端子排固定座206-2包括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21和端子排固定座连接部206-22。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21竖直向上延伸,端子排和压线夹通过螺钉固定在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21上。与截止阀固定座不同,在底盘201-1上对应安装端子排固定座206的位置形成有凹口,以尽可能多的使用端子排固定座的表面积。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21与端子排固定座连接部206-22之间形成90度夹角。
与第一种端子排固定座206不同,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21还具有端子排支撑部206-23,所述端子排支撑部206-23设置在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21的两侧并向底盘201-1内侧延伸。自上向下的,端子排支撑部206-23的延伸长度逐渐增加。这样,虽然设置了端子排支撑部206-23,但室外机机壳201中对应位置中部靠上的区域不设置阻挡,设置在端子排固定座206内侧的压缩机管路可以从对应的区域中通过,节省了室外机机壳201中的可用空间。对应的,端子排固定座连接部206-22包括与端子排支撑部206-23连接的翼板206-24,翼板206-24与端子排支撑部206-23呈90度夹角并向两侧外部延伸,以提高整个端子排固定座本体的稳定性。为了减少端子排固定座206占据底盘201-1的面积,优选的,连接部的延伸长度为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21的十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其中,翼板206-24的延伸长度优选为端子排固定座本体206-21的十分之一。
以下介绍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底盘201-1结构。如图14所示,底盘201-1整体呈矩形,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优选与卧式压缩机202的中心线保持水平,以便在其中设置更大面积的换热器同时优化其它功能部件的布设位置。除了上文介绍的卧式压缩机202、冷凝器204、截止阀固定座205和端子排固定座206之外,在底盘201-1上还设置有电器盒209。电器盒209中设置有室外机的控制器及开关电源等电器部件。如图5所示,电器盒209设置在卧式压缩机202远离端子排固定座206一侧,电器盒209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卧式压缩机202的中心线。电器盒209采用全铝合金外壳,接口处配套设置密封胶垫,整体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但是,由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使用环境和安装环境与传统的空调器完全不同,为了能更好地保护电器盒209,避免雨水累积,使得电器盒209发生侵蚀,进而导致电路故障。在底盘201-1上设置电器盒209的区域,特别设计有支撑部201-13。所述支撑部201-13高于底盘201-1上表面。如图14所示,支撑部201-13整体呈长方体的形状,其长边的延伸方向与电器盒209的宽度方向一致。支撑部201-13对称设置在底盘201-1上设置电器盒209的区域的两侧,将电器盒209整体稍稍架起,这样,电器盒209不会整体浸入至积累的雨水中。同时,在两个对称的支撑部201-13之间的底盘201-1上,还可以设置排水孔,使得底盘201-1上的积水尽快的从室外机机壳201中排出。此外,设置在两个支撑部之间的排水孔还可以作为散热孔,以便电器盒209产生的热可以尽快的排出。
底盘201-1对应设置冷凝器204的一侧整体呈镂空设计,如图所示201-14。具体来说,如图14所示,在设置冷凝器204的一侧,底盘201-1上沿平行于压缩机中心线的方向开设有多排排水孔。排水孔呈平椭型,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孔径,如第一排水孔201-16和第二排水孔201-17。每一排排水孔采用一种孔径,交错排列。采用这种方式有至少三个优点,1,排水孔同时还可以作为风扇的进风孔,较大的孔径可以满足室外机风扇的进风需求;2,可以尽快地排出底盘中的积水;3,具有不同孔径的多排排水孔交替排列,保证了底盘的刚性。
在底盘201-1的四个角部还开设有四个排水孔201-15。在长期使用时,由于安装部件的重量不同,底盘201-1可能会在角部发生轻微的变形。四个脚步的排水孔201-15可以有效地排出其中的积水。此外,当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宽度有限时,四个排水孔201-15还可以用作螺孔,便于安装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室外机。
以下参见图20至图24具体介绍底盘201-1和冷凝器204之间的连接结构。受到高度设计尺寸和换热效率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器204采用微通道换热器。如图14所示,底盘201-1对应安装冷凝器204的区域的四个角部,即镂空设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冷凝器连接部201-12。对应的,如图20和图21所示,在微通道换热器上,通常在集流管处,设置有安装组件204-1。安装组件204-1沿垂直于集流管的方向向下延伸。安装组件204-1具有安装面,安装面与底盘的延伸方向平行。
为了保证冷凝器204正常工作,其表面需要有流动空气通过,流动需要保持顺畅。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还特别设计有冷凝器支架209。如图22和图23所示,冷凝器支架209整体呈L型。冷凝器支架209的第一端面209-2与底盘201-1上表面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端面209-2固定连接底盘201-1上的一个冷凝器连接部201-12。
冷凝器支架209的中部弯折设置有承载部209-1,所述承载部209-1与所述第一端面209-2平行,其延伸长度小于第一端面209-2的延伸长度。承载部209-1的上表面与冷凝器204的安装组件204-1的安装面接触,冷凝器支架209与冷凝器204的安装组件204-1通过螺栓连接,以支撑微通道换热器,使得微通道换热器与底盘201-1之间形成空气流通的区间。优选的,所述承载部209-1与冷凝器支架209整体一体成型,其可以由冷凝器支架209坯料的一部分弯折成型。
底盘201-1对应安装冷凝器204的区域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冷凝器支架209,冷凝器支架209相向设置,以保证对冷凝器204的稳定支撑。
在冷凝器204的上方设置有风扇203。由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使用环境和安装环境与普通空调不同。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对风扇203的罩壳进行了进一步设计。如图25和图26所示,风扇罩壳203-10设置在风扇扇叶203-5和电机203-6外侧,以对风扇扇叶203-5和电机203-6进行保护。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风扇罩壳203-10为一体式设计,其中部设计为圆形环状格栅203-4,以保证风扇的正常送风。一体式设计的风扇罩壳中缝隙少,不存在漏风现象,空气动力性好,罩壳本身的强度高。
如图27所示,风扇罩壳203-10整体设置在冷凝器204、扇叶203-5和电机203-6外侧。风扇罩壳203-10的内壁呈自下向上的,递进渐缩的阶梯壁形式。具体来说,风扇罩壳203-10中包括自下向上的第一腔体203-1、第二腔体203-2和第三腔体203-3,第一腔体203-1的横截面积、第二腔体203-2的横截面积和第三腔体203-3的横截面积依次递减。冷凝器204容纳在第一腔体203-1中,风扇扇叶203-5和驱动风扇扇叶旋转的电机203-6设置在第三腔体203-3中。第一腔体203-1、第二腔体203-2和第三腔体203-3的内壁平滑过渡,在第二腔体203-2和第一腔体203-1的内壁连接处形成圆弧倒角,即引流部203-8。圆弧倒角的角度范围为90度之110度,起到对空气的引流作用。风扇罩壳203-10的两侧分别设置三个螺孔203-9,与冷凝器204固定连接。
风扇罩壳203-10的格栅上设置有走线槽203-11。走线槽203-11沿格栅203-4的径向延伸。走线槽203-11的槽底与格栅203-4处于同一表面,这样,电机连线自走线槽203-11延伸,形成对电机连接的有效保护。电机203-6固定在风扇罩壳203-10中部。
如图2和图3所示,室外机机壳201与车顶之间设置有支脚。在本实用新型中,支脚采用分体式结构,即底盘201-1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分体式支脚207。分体式支脚207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卧式压缩机202的中心线。
如图15至图19所示,分体式支脚207包括底部207-2和中央支撑部207-1,底部207-2分别对称设置在中央支撑部207-1的两侧,呈翼型分布。中央支撑部207-1的高度大于底部207-2的高度,为底部207-2的1.5~1.8倍。中央支撑部207-1的横截面为矩形。对应的,在底盘201-1上设置有与中央支撑部207-1对应的支脚连接部207-11。支脚连接部207-11高于底盘201-1的上表面,整体为凹陷设计,所述支脚连接部207-11与所述底盘201-1一体成型。分体式支脚207的中央支撑部207-1自底盘201-1的下表面伸入至支脚连接部207-11中,中央支撑部207-1和底盘201-1下表面接触。支脚连接部207-11的侧壁形成底盘201-1侧壁的一部分,因此,中央支撑部207-1的一侧边沿基本与底盘201-1侧边对齐。这样,分体式支脚207的一个底部207-2位于底盘201-1的内侧,分体式支脚207的另一个底部207-2位于底盘201-1的外侧。
这样设计分体式支脚207有以下两个优点,首先,设置在底盘201-1四个角部的四个分体式支脚207可以有效地分布底盘201-1及所有设置在底盘201-1上的所有部件的重力载荷,每一个分体式支脚207受力均匀。第二,中央支撑部207-1的边沿基本与底盘201-1侧边对齐,且中央支撑部207-1整体位于底盘201-1下方,支点靠近底盘201-1的中间位置,避免底盘201-1中部位置缺少支撑而发生变形。此外,分体式支脚207的重量轻,还有助于降低整机的重量。
在分体式支脚207和底盘201-1上压铸成型对应的定位装置。具体来说,如图所示,在分体式支脚207的中央支撑部上开设定位通孔207-4,配合的,在底盘201-1上的支脚连接部对应位置处即设置有对应的限位凸起(图中未示出),以便于装配分体式支脚207和底盘201-1,进一步,分体式支脚207通过设置在通孔207-3中的铆钉和底盘201-1铆接。
环绕分体式支脚207设置有与底盘201-1平行的翻边207-5。为了起到减震的效果,还设置有减震垫208。减震垫208由具有弹性的塑胶材料制成。减震垫208整体呈镂空设计,以避免出现积水的情况。减震垫208的一侧具有开口208-1,分体式支脚207的翻边207-5自开口伸入减震垫208,与其完成插装装配。减震垫208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晃动、颠簸时产生的冲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支脚设置在底盘角部,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卧式压缩机,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卧式压缩机的中心线垂直于车轴线,所述分体式支脚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卧式压缩机的中心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支脚包括底部和中央支撑部,所述底部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央支撑部两侧呈翼型分布;所述中央支撑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底部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支撑部的高度为底部的1.5~1.8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央支撑部对应的支脚连接部,所述支脚连接部高于底盘的上表面,所述支脚连接部与所述底盘一体成型;所述中央支撑部自下向上地伸入至所述支脚连接部并与所述底盘的下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支撑部的边沿与所述底盘的侧边对齐,所述中央支撑部整体位于所述底盘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支撑部上开设有定位通孔;对应的,在所述支脚连接部处设置有对应的限位凸起,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分体式支脚设置有与所述底盘平行的翻边;还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分体式支脚的翻边自所述开口伸入减震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由镂空橡胶材料制成。
9.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分体式支脚。
CN201821835970.3U 2018-11-08 2018-11-08 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和室外机 Active CN209454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5970.3U CN209454504U (zh) 2018-11-08 2018-11-08 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和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5970.3U CN209454504U (zh) 2018-11-08 2018-11-08 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和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54504U true CN209454504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37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5970.3U Active CN209454504U (zh) 2018-11-08 2018-11-08 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和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545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35629A (zh) 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
CN203203148U (zh) 落地式空调机
CN103097160B (zh) 车辆
CN107310566B (zh) 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JP2003048533A (ja) 高速鉄道車両用電力変換装置
JP2023543609A (ja) 集積化された電気駆動システム及び電動自動車
CN209454509U (zh) 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端子排固定座和室外机
CN209454507U (zh) 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
CN103807919A (zh) 一种嵌入式空调器
CN209454504U (zh) 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和室外机
CN201311005Y (zh) 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
CN209454506U (zh) 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底盘和室外机
CN209454508U (zh) 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和室外机
CN209921315U (zh) 车辆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09454505U (zh) 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风扇罩壳和室外机
CN112026483A (zh) 汽车空调蒸发器排水及支撑集成结构
CN209738741U (zh) 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截止阀固定座和室外机
CN102514582A (zh) 空调机组平台装置和车体
CN205448461U (zh) 制冷设备
CN214689472U (zh) 集成式平顶板及轨道车辆
CN111907300A (zh) 一种车用风道结构
CN220700840U (zh) 驻车空调外机及驻车空调
CN203005018U (zh) 车用空调压缩机支架
CN216942594U (zh) 一种吊挂式风道结构及其应用的车辆通风系统
CN206938382U (zh) 一种客车空调系统的蒸发独立式风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