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0840U - 驻车空调外机及驻车空调 - Google Patents

驻车空调外机及驻车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0840U
CN220700840U CN202322047749.9U CN202322047749U CN220700840U CN 220700840 U CN220700840 U CN 220700840U CN 202322047749 U CN202322047749 U CN 202322047749U CN 220700840 U CN220700840 U CN 220700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conditioner
side plate
park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77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鹏
安智
陈鹏宇
张华波
潘正伟
马秉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20477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0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0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0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驻车空调外机及驻车空调,驻车空调外机包括机壳,机壳上开设有进风口,机壳具有沿进风口的周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引流结构,以使外界气流通过引流结构流经进风口;引流结构为导流面或流通开口;其中,导流面用于围成进风口,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导流面具有朝向外界环境的第一端和朝向机壳内部的第二端;自导流面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导流面逐渐靠近进风口的中心线;流通开口的朝向进风口的中心线的一侧与进风口连通,流通开口的背离进风口的中心线的一侧延伸至机壳的边缘。本申请的驻车空调外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进风口的进风量不够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驻车空调外机及驻车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驻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驻车空调外机及驻车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中,空调作为车辆提高乘坐舒适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广大车辆制造企业及消费者认可。驻车空调作为车载空调的一种,主要为大货车司乘人员在停车休息或行驶时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
但是,现有的驻车空调外机存在进风口的进风量不够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驻车空调外机及驻车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进风口的进风量不够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驻车空调外机,其包括机壳,机壳上开设有进风口,机壳具有沿进风口的周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引流结构,以使外界气流通过引流结构流经进风口;引流结构为导流面或流通开口;其中,导流面用于围成进风口,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导流面具有朝向外界环境的第一端和朝向机壳内部的第二端;自导流面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导流面逐渐靠近进风口的中心线;流通开口的朝向进风口的中心线的一侧与进风口连通,流通开口的背离进风口的中心线的一侧延伸至机壳的边缘。
进一步地,机壳包括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风口开设在第二侧板上,机壳上的所有引流结构均设置在第二侧板上;第二侧板具有至少一个导流面;导流面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二侧板的外表面或者位于第二侧板的外表面的内侧;和/或导流面的第二端部位于第二侧板的内表面、或者位于第二侧板的内表面的内侧、或者位于第二侧板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
进一步地,机壳包括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风口开设在第二侧板上,机壳上的所有引流结构均设置在第二侧板上;第二侧板具有至少一个流通开口;流通开口的背离进风口的中心线的一侧延伸至第二侧板的边缘。
进一步地,第二侧板具有多个凸台,多个凸台沿进风口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任意相邻两个凸台之间形成一个流通开口。
进一步地,机壳的内部腔体包括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驻车空调外机的宽度方向与其高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均垂直;机壳上开设有安装开口;驻车空调外机还包括:冷凝器,冷凝器设置在第一腔部内;安装开口与冷凝器相对设置;进风口与冷凝器相对设置;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进风口和安装开口位于冷凝器的两侧;风机,风机安装在安装开口处,以与冷凝器相对设置;压缩机,压缩机设置在第二腔部内并沿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驻车空调外机还包括安装架;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宽度方向,安装架位于压缩机的远离第一腔部的一侧;安装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机壳的外部,以用于安装与压缩机连接的管路上的阀门。
进一步地,驻车空调外机还包括支架,支架设置在第二腔部内,压缩机设置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多个挂耳;和/或支架包括支撑底架和设置在支撑底架上的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相对且间隔地设置;支撑底架和两个侧板围成放置压缩机的空间;和/或支架具有至少一个装配孔。
进一步地,沿与进风口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流通开口的壁面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流通开口的第二端为流通开口的背离进风口的中心线的一端,流通开口的第一端为流通开口的朝向进风口的中心线的一端;自流通开口的壁面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流通开口的壁面逐渐远离机壳的内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驻车空调,其包括上述的驻车空调外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驻车空调外机包括机壳,机壳上开设有进风口,机壳具有沿进风口的周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引流结构,以使外界气流通过引流结构流经进风口。引流结构为导流面或流通开口。
导流面用于围成进风口,以使外界气流在导流面的引流作用下流向进风口。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导流面具有朝向外界环境的第一端和朝向机壳内部的第二端;自导流面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导流面逐渐靠近进风口的中心线;其中,进风口的中心线垂直于进风口的流通截面;即导流面相对于进风口的流通截面呈倾斜设置,以便使外界气流在导流面的引流作用下流经进风口。通过设置导流面以使外界气流更顺畅地流向进风口并流经进风口。
沿与进风口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流通开口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这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为流通开口的朝向进风口的中心线的一侧和背离进风口的中心线的一侧;流通开口的朝向进风口的中心线的一侧与进风口连通,流通开口的背离进风口的中心线的一侧延伸至机壳的边缘,以便于外界气流通过流通开口流向进风口。
通过设置引流结构,有利于增大进风口,进而增大进风面积,从而可以提高进风风量,这样,有利于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驻车空调的用户舒适性体验。可见,本申请的驻车空调外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进风口的进风量不够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驻车空调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驻车空调外机的内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驻车空调外机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驻车空调外机的引流结构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后视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A-A处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5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B-B处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5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C-C处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5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D-D处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图5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驻车空调外机的引流结构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后视图;
图13示出了图11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去除外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1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1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主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1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俯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驻车空调外机的压缩机及支架设置在第二腔部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驻车空调外机的压缩机及支架设置在第二腔部内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驻车空调外机的支架设置在第二腔部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驻车空调外机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图20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支架的俯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壳;101、第一腔部;102、第二腔部;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2、底盘;121、进风口;122、导流面;1221、第一导流面;1222、第二导流面;1223、上侧导流面;1224、下侧导流面;1225、第一侧导流面;124、凸台;1241、凸出段;125、流通开口;1250、壁面;1251、上侧流通开口;1252、下侧流通开口;1253、第一侧流通开口;126、导向面;13、外罩;131、侧围板;1310、第二端面;
20、压缩机;31、冷凝器;32、风机;321、风叶;322、导流罩;
40、安装架;41、大阀门;42、小阀门;
50、支架;51、支撑底架;52、侧板;53、挂耳;54、第一连接板;541、第一板段;542、第二板段;543、第三板段;55、加强筋;56、装配孔;57、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驻车空调外机,请参考图1至图21,驻车空调外机包括机壳10,机壳10上开设有进风口121,机壳10具有沿进风口121的周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引流结构,以使外界气流通过引流结构流经进风口121;即当机壳10具有多个引流结构时,多个引流结构沿进风口121的周向依次设置。引流结构为导流面122或流通开口125。
导流面122用于围成进风口121,以使外界气流在导流面122的引流作用下流向进风口121。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导流面122具有朝向外界环境的第一端和朝向机壳10内部的第二端;自导流面12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导流面122逐渐靠近进风口121的中心线;其中,进风口121的中心线垂直于进风口121的流通截面;即导流面122相对于进风口121的流通截面呈倾斜设置,以便使外界气流在导流面122的引流作用下流经进风口121。通过设置导流面122以使外界气流更顺畅地流向进风口121并流经进风口121。
沿与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流通开口125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这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为流通开口125的朝向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和背离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流通开口125的朝向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与进风口121连通,流通开口125的背离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延伸至机壳10的边缘,以便于外界气流通过流通开口125流向进风口121。
通过设置引流结构,有利于增大进风口121,进而增大进风面积,从而可以提高进风风量,这样,有利于提高冷凝器31的换热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驻车空调的用户舒适性体验。可见,本申请的驻车空调外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进风口的进风量不够大的问题。
另外,通过设置引流结构,还有利于减小机壳10的尺寸,进而有利于减小驻车空调外机的整体尺寸。
可选地,驻车空调外机为卧式驻车空调外机或立式驻车空调外机;即具有本申请的驻车空调外机的驻车空调为卧式驻车空调或立式驻车空调。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包括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进风口121开设在第二侧板112上,机壳10上的所有引流结构均设置在第二侧板112上。
具体地,安装开口开设在第一侧板111上。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导流面122,导流面122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或者导流面122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的内侧。其中,导流面122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的内侧时更能增大进风口121的进风面积和进风量,此时在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上,导流面122的第一端部低于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具体地,通过使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朝向机壳10内部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导流面122。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导流面122,导流面122的第二端部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内表面;或者导流面122的第二端部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内表面的内侧;或者导流面122的第二端部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即导流面122的第二端部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内表面的外侧且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的内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侧板112的朝向机壳10的内部腔体的表面为第二侧板112的内表面,第二侧板112的朝向外界环境的表面为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第二侧板112的朝向机壳10的内部腔体的一侧为第二侧板112的内侧,第二侧板112的朝向外界环境的一侧为第二侧板112的外侧。
具体地,第二侧板112的两个板面分别为其内侧板面和外侧板面,第二侧板112的内侧板面为其内表面,第二侧板112的外侧板面为其外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流通开口125,流通开口125的背离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延伸至第二侧板112的边缘。
如图4、图5和图10所示,第二侧板112上的所有引流结构均为导流面122,即第二侧板112具有多个导流面122,多个导流面122沿进风口121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导流面12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流面1221和至少一个第二导流面1222,第一导流面1221的第二端部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内表面的内侧;第二导流面1222的第二端部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内表面。
如图4和图10所示,多个导流面122中位于进风口121上方的导流面122为上侧导流面1223,上侧导流面1223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和第二侧板112的顶面的连接处;多个导流面122中位于进风口121下方的导流面122为下侧导流面1224,下侧导流面1224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和第二侧板112的底面的连接处;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宽度方向,进风口1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侧板1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进风口121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朝向与第二侧板112的第一侧面至第二侧面的朝向相同;多个导流面122中位于进风口121的第一侧的导流面122为第一侧导流面1225,第一侧导流面1225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和第二侧板112的第一侧面的连接处;多个导流面122中位于进风口121的第二侧的导流面122为第一导流面1221。其中,驻车空调外机的宽度方向与驻车空调外机的高度方向垂直,且驻车空调外机的宽度方向与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垂直。
可选地,上侧导流面1223和第二侧板112的顶面之间为圆弧过渡,下侧导流面1224和第二侧板112的底面之间为圆弧过渡,第一侧导流面1225和第二侧板112的第一侧面之间为圆弧过渡。
如图4和图10所示,两个第一导流面1221中位于下方的第一导流面1221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两个第一导流面1221中位于上方的第一导流面1221以及所有的上侧导流面1223、所有的下侧导流面1224、所有的第一侧导流面1225中,每个导流面122的第一端部均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的内侧。
如图11至图14所示,第二侧板112上的所有引流结构包括多个流通开口125,多个流通开口125沿进风口121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流通开口125中位于进风口121上方的流通开口125为上侧流通开口1251,上侧流通开口1251的背离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延伸至第二侧板112的上边缘;多个流通开口125中位于进风口121下方的流通开口125为下侧流通开口1252,下侧流通开口1252的背离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延伸至第二侧板112的下边缘;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宽度方向,进风口1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流通开口125中位于进风口121的第一侧的流通开口125为第一侧流通开口1253,第一侧流通开口1253的背离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延伸至第二侧板112的第一侧边缘。
如图11至图14所示,第二侧板112还具有多个凸台124,凸台124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凸出设置;多个凸台124沿进风口121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任意相邻两个凸台124之间形成一个流通开口125。
如图11至图14所示,至少一个凸台124为如下结构形式:凸台124包括沿进风口121的周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凸出段1241,该凸台124的至少一个凸出段1241的内侧面为导流面122。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引流结构的设置,还可以加强机壳1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沿与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流通开口125的壁面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流通开口125的第二端为流通开口125的背离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端,流通开口125的第一端为流通开口125的朝向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端;自流通开口125的壁面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流通开口125的壁面逐渐远离机壳10的内部空间,以使流通开口125的壁面相对于进风口121的流通截面呈倾斜设置,进而使流通开口125的壁面为倾斜的引导面,以便于使通过流通开口125的气流在流通开口125的壁面的引导下更加顺畅地流经进风口121。
如图11至图14所示,至少一个凸台124为如下结构形式:凸台124包括沿进风口121的周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凸出段1241,多个凸出段1241包括依次设置的三个凸出段1241,三个凸出段1241分别为第一凸出段、第二凸出段和第三凸出段,第二凸出段的朝向进风口121的一侧连接有一个导向面126;沿与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导向面126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向面126的第二端为导向面126的背离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端,导向面126的第一端为导向面126的朝向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端;自导向面126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导向面126逐渐远离机壳10的内部空间,以使导向面126相对于进风口121的流通截面呈倾斜设置,进而使导向面126可以引导气流更加顺畅地流经进风口121。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的内部腔体包括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腔部101和第二腔部102;第一腔部101至第二腔部102的朝向与进风口121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朝向相同;机壳10上开设有安装开口;驻车空调外机还包括冷凝器31、风机32和压缩机20;冷凝器31设置在第一腔部101内;安装开口与冷凝器31相对设置;进风口121与冷凝器31相对设置;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进风口121和安装开口位于冷凝器31的两侧;风机32安装在安装开口处,以使风机32与冷凝器31相对设置,即在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上,进风口121和风机32分别位于冷凝器31的两侧,进而在风机32的作用下,使外界气流通过进风口121进入第一腔部101并流经冷凝器31,以与冷凝器31换热;压缩机20设置在第二腔部102内,且压缩机20沿竖直方向设置。
由于驻车空调主要应用在大货车上,外机是放在后侧的,所以外机尺寸不能过大,整体不能太厚,不然在大货车行驶过程中发生颠簸时,容易导致外机松动脱落损坏。在现有的卧式驻车空调外机中,卧式压缩机为横向水平放置,导致外机在其宽度方向上较长,进而导致外机的整体尺寸较大;即现有的驻车外机的整体布局采用的是左右堆叠的布局方式,不便于外机做薄,也不便于整机尺寸做小,而且此布局方式也会导致外机内部有很多空间无法利用上,造成浪费;且这种布局方式,因外机整体尺寸大、整体厚度厚,在大货车行驶时,容易导致外机松动脱落损坏。而本申请的驻车空调外机通过将压缩机20沿竖直方向设置,以充分利用机壳10的内部空间,提高机壳1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并使得驻车空调外机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小,使其整体厚度变薄,进而有利于使得机壳10和驻车空调外机的尺寸较小;基于此,采用本申请的驻车空调外机的大货车,在其行驶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驻车空调外机松动脱落的现象。
另外,通过使驻车空调外机的整体尺寸减小还可以降低成本。
根据上述结构布置可知,风机32的至少部分必然位于第一腔部101内。
可选地,压缩机20为卧式压缩机或立式压缩机;即本申请的卧式驻车空调外机的机壳10可以兼容卧式和立式两种状态的压缩机。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包括外罩13和底盘12,即机壳10由一体成型的外罩13和一体成型的底盘12拼接而成;外罩13和底盘12拼接以围成机壳10的内部腔体。
具体地,底盘12包括第二侧板112,外罩13包括第一侧板111。
具体地,外罩13和底盘12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分布。
具体地,外罩13还包括侧围板131,侧围板131环绕第一侧板111的周向设置并首尾相接;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侧围板131具有朝向第一侧板111的第一端和背离第一侧板111的第二端。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流通开口125的壁面位于侧围板131的第二端面的靠近第一侧板111的一侧,或者,流通开口125的壁面与侧围板131的第二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以使流通开口125的壁面与侧围板131的第二端面齐平。图11中的壁面1250为流通开口125的壁面,图11中的第二端面1310为侧围板131的第二端面。通过使流通开口125的壁面与侧围板131的第二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大进风面积和提高进风量。
可选地,导流面122的第一端部与侧围板131的第二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以使导流面122的第一端部与侧围板131的第二端面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驻车空调外机还包括安装架40;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宽度方向,安装架40位于压缩机20的远离第一腔部101的一侧;安装架40的至少部分位于机壳10的外部,以用于安装与压缩机20连接的管路上的阀门。
具体地,安装架40的位于机壳10外部的部分还能够对阀门进行遮挡,以使阀门不会往外突出,即实现阀门内置隐藏式设计,这样不会对外机的整体尺寸和外观造成影响,还有利于减小外机的整体尺寸,并提高外机的外观美观性。
例如,与压缩机20连接的管路上的阀门包括大阀门41和小阀门42,安装架40的位于机壳10外部的部分对大阀门41和小阀门42进行遮挡。具体地,大阀门41、吸气管组件和压缩机20依次连接,小阀门42、节流组件、出管口组件、冷凝器31、进管口组件、排气管组件和压缩机20依次连接。可选地,大阀门41和小阀门42均为截止阀。
具体地,安装架40装配在底盘12上。
在本实施例中,驻车空调外机还包括支架50,支架50设置在第二腔部102内,压缩机20设置在支架50上。
具体地,支架50装配固定在机壳10的底部。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压缩机20为立式状态时,且当用户需要选用背包式外机时,由于压缩机20必须竖直放置,故可以设置一个用于装配支撑压缩机20的支架50,即压缩机20装配固定在支架50上。
具体地,如图20所示,支架50包括多个挂耳53;可选地,支架50通过挂耳53挂在底盘12上,支架50和底盘12之间采用螺栓组合件固定,以保证支架50和底盘12之间的安装稳定性,进而使得支架50和底盘12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会由于颠簸而断裂,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售后维修率。进一步地,采取预定位方式,方便螺栓组合件固定支架50和底盘12,提高组装效率。
具体地,支架50具有至少一个装配孔56。
具体地,支架50包括支撑底架51和设置在支撑底架51上的两个侧板52,两个侧板52相对且间隔地设置;支撑底架51和两个侧板52共同围成放置压缩机20的空间。
可选地,装配孔56为两个,两个装配孔56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板52上。
具体地,支架50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架51上的第一连接板54,第一连接板54位于两个侧板52之间并与两个侧板52均连接;支撑底架51、第一连接板54和两个侧板52共同围成放置压缩机20的空间。多个挂耳53均设置在第一连接板54上。
具体地,沿两个侧板52的分布方向,第一连接板5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段541、第二板段542、第三板段543;即第一板段541和第三板段543分别与两个侧板52连接;第一板段541、第二板段542和第三板段543上均设置有挂耳53;第二板段542上的挂耳53的高度低于第一板段541上的挂耳53的高度,第二板段542上的挂耳53的高度低于第三板段543上的挂耳53的高度。
可选地,挂耳53为三个,三个挂耳53分别设置在第一板段541、第二板段542和第三板段543上。
具体地,第一连接板54和支撑底架5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55,以保证支架50的结构强度。可选地,加强筋55为多个,多个加强筋55沿两个侧板52的分布方向间隔设置。可选地,加强筋55为三角筋。
具体地,支架50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架51上的第二连接板57,第二连接板57与第一连接板54相对且间隔地设置,第二连接板57位于两个侧板52之间并与两个侧板52均连接;支撑底架51、第一连接板54、第二连接板57和两个侧板52共同围成放置压缩机20的空间。第二连接板57为支撑底架51的翻边板,即第二连接板57的高度不高,以便于压缩机20放置在支撑底架51上。
具体地,支架50为一体成型结构,无多余焊接工序,工艺简单,成本低且整体性好。
具体地,支架50采用钣金件加工制成,该钣金件的料厚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95mm且小于或等于2mm。并且,在钣金件的边沿设计翻边结构,以形成第一连接板54、第二连接板57和两个侧板52。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32包括导流罩322和多个风叶321;多个风叶321设置在导流罩322围成的中部空间内;导流罩322围成的中部空间为圆形空间。
可选地,导流罩322的外周边为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驻车空调,其包括上述的驻车空调外机。具体地,驻车空调外机为卧式驻车空调或立式驻车空调。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车空调外机中,驻车空调外机包括机壳10,机壳10上开设有进风口121,机壳10具有沿进风口121的周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引流结构,以使外界气流通过引流结构流经进风口121。引流结构为导流面122或流通开口125。
导流面122用于围成进风口121,以使外界气流在导流面122的引流作用下流向进风口121。沿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导流面122具有朝向外界环境的第一端和朝向机壳10内部的第二端;自导流面12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导流面122逐渐靠近进风口121的中心线;其中,进风口121的中心线垂直于进风口121的流通截面;即导流面122相对于进风口121的流通截面呈倾斜设置,以便使外界气流在导流面122的引流作用下流经进风口121。通过设置导流面122以使外界气流更顺畅地流向进风口121并流经进风口121。
沿与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流通开口125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这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为流通开口125的朝向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和背离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流通开口125的朝向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与进风口121连通,流通开口125的背离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延伸至机壳10的边缘,以便于外界气流通过流通开口125流向进风口121。
通过设置引流结构,有利于增大进风口121,进而增大进风面积,从而可以提高进风风量,这样,有利于提高冷凝器31的换热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驻车空调的用户舒适性体验。可见,本申请的驻车空调外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驻车空调外机的进风口的进风量不够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驻车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0),所述机壳(10)上开设有进风口(121),所述机壳(10)具有沿所述进风口(121)的周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引流结构,以使外界气流通过所述引流结构流经所述进风口(121);所述引流结构为导流面(122)或流通开口(125);
其中,所述导流面(122)用于围成所述进风口(121),沿所述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所述导流面(122)具有朝向外界环境的第一端和朝向所述机壳(10)内部的第二端;自所述导流面(12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导流面(122)逐渐靠近所述进风口(121)的中心线;
所述流通开口(125)的朝向所述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与所述进风口(121)连通,所述流通开口(125)的背离所述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机壳(10)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包括沿所述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所述进风口(121)开设在所述第二侧板(112)上,所述机壳(10)上的所有引流结构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112)上;所述第二侧板(112)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面(122);
所述导流面(122)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或者位于所述第二侧板(112)的外表面的内侧;和/或
所述导流面(122)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侧板(112)的内表面、或者位于所述第二侧板(112)的内表面的内侧、或者位于所述第二侧板(11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包括沿所述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所述进风口(121)开设在所述第二侧板(112)上,所述机壳(10)上的所有引流结构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112)上;所述第二侧板(112)具有至少一个所述流通开口(125);所述流通开口(125)的背离所述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侧板(112)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12)具有多个凸台(124),所述多个凸台(124)沿所述进风口(121)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凸台(124)之间形成一个流通开口(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的内部腔体包括沿所述驻车空调外机的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腔部(101)和第二腔部(102);所述驻车空调外机的宽度方向与其高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均垂直;所述机壳(10)上开设有安装开口;
所述驻车空调外机还包括:
冷凝器(31),所述冷凝器(31)设置在所述第一腔部(101)内;所述安装开口与所述冷凝器(31)相对设置;所述进风口(121)与所述冷凝器(31)相对设置;沿所述驻车空调外机的厚度方向,所述进风口(121)和所述安装开口位于所述冷凝器(31)的两侧;
风机(32),所述风机(32)安装在所述安装开口处,以与所述冷凝器(31)相对设置;
压缩机(20),所述压缩机(2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部(102)内并沿竖直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驻车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空调外机还包括安装架(40);沿所述驻车空调外机的宽度方向,所述安装架(40)位于所述压缩机(20)的远离所述第一腔部(101)的一侧;所述安装架(4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机壳(10)的外部,以用于安装与所述压缩机(20)连接的管路上的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驻车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空调外机还包括支架(50),所述支架(5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部(102)内,所述压缩机(20)设置在所述支架(5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驻车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50)包括多个挂耳(53);和/或
所述支架(50)包括支撑底架(5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架(51)上的两个侧板(52),所述两个侧板(52)相对且间隔地设置;所述支撑底架(51)和所述两个侧板(52)围成放置所述压缩机(20)的空间;和/或
所述支架(50)具有至少一个装配孔(5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流通开口(125)的壁面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流通开口(125)的第二端为所述流通开口(125)的背离所述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端,所述流通开口(125)的第一端为所述流通开口(125)的朝向所述进风口(121)的中心线的一端;自所述流通开口(125)的壁面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所述流通开口(125)的壁面逐渐远离所述机壳(10)的内部空间。
10.一种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驻车空调外机。
CN202322047749.9U 2023-07-31 2023-07-31 驻车空调外机及驻车空调 Active CN220700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7749.9U CN220700840U (zh) 2023-07-31 2023-07-31 驻车空调外机及驻车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7749.9U CN220700840U (zh) 2023-07-31 2023-07-31 驻车空调外机及驻车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0840U true CN220700840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5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7749.9U Active CN220700840U (zh) 2023-07-31 2023-07-31 驻车空调外机及驻车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0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207289A1 (zh)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壳及马鞍式空调器
CN1179161C (zh) 空调装置
CN220700840U (zh) 驻车空调外机及驻车空调
CN100567829C (zh) 空调机
CN102980286B (zh) 轨道车辆空调器及其壳体
CN2849551Y (zh) 风机蜗壳
CN217685731U (zh)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室外鞍桥壳安装结构及马鞍式空调器
CN202209762U (zh) 轨道车辆空调器及其壳体
CN205292213U (zh) 空调进气装置、车辆空调进气结构和车辆
CN209454507U (zh) 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
CN209454509U (zh) 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端子排固定座和室外机
CN214822460U (zh) 一种单风机驻车空调
CN2776733Y (zh) 三体并联顶置式汽车空调制冷装置
CN209454508U (zh) 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和室外机
CN221001218U (zh) 一种小型装载机用发动机舱布置结构
CN214688920U (zh) 一种专用车新能源顶置电动空调
CN211995080U (zh) 一种小型电动空调系统
CN219103162U (zh) 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CN220103268U (zh) 一种集装箱吊顶空调
CN209454506U (zh) 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底盘和室外机
CN220707553U (zh) 底盘、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971035U (zh) 一种蒸发箱
CN221913971U (zh) 一种置于驾驶室顶棚的hvac进气外壳
CN209454504U (zh) 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分体式支脚和室外机
CN209454505U (zh) 用于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的风扇罩壳和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