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21308U - 整体门框、侧墙结构及列车 - Google Patents

整体门框、侧墙结构及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21308U
CN209921308U CN201920454218.2U CN201920454218U CN209921308U CN 209921308 U CN209921308 U CN 209921308U CN 201920454218 U CN201920454218 U CN 201920454218U CN 209921308 U CN209921308 U CN 209921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inless steel
door frame
door
integrated
integ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542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荣
张寅河
王秋影
田洪雷
李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542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21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21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21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门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整体门框、侧墙结构及列车。其中整体门框为一体成型结构,上不锈钢梁、第一不锈钢侧梁、下不锈钢梁和第二不锈钢侧梁依次连接围成整体门框;上不锈钢梁与第一不锈钢侧梁和第二不锈钢侧梁之间的夹角均为圆弧角;下不锈钢梁与第一不锈钢侧梁和第二不锈钢侧梁之间的夹角的内边缘均为圆弧角。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门框采用不锈钢材质,与门上边梁、门柱和底架梁方便连接,比如焊接,不锈钢材质的整体门框强度大,不易变形,连接安装后起到侧墙支撑的作用。而且,整体门框各梁连接的边角处均为圆角可以避免边角应力集中。

Description

整体门框、侧墙结构及列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门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整体门框、侧墙结构及列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不锈钢车体侧墙门框大部分均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门框与侧墙通过螺钉连接,铝合金门框结构强度弱,无法参与结构承载,同时由于铝合金门框进行表面处理后仍会与不锈钢之间存在颜色不一致,色差及裸露的螺钉导致了铝合金门框美观性较差。
由于侧门四周为应力集中区域,采用铝合金门框的车辆均需在侧门四周增加门角补强来改善应力集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整体门框、侧墙结构及列车,解决上述的至少一个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门框,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包括上不锈钢梁、下不锈钢梁、第一不锈钢侧梁和第二不锈钢侧梁,所述上不锈钢梁、第一不锈钢侧梁、所述下不锈钢梁和所述第二不锈钢侧梁依次连接围成一体加工成型的所述整体门框;所述上不锈钢梁与所述第一不锈钢侧梁和所述第二不锈钢侧梁之间的夹角均为圆弧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下不锈钢梁与所述第一不锈钢侧梁和所述第二不锈钢侧梁之间的夹角的内边缘均为圆弧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上不锈钢梁包括:相连的第一竖梁和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一横梁围成第一“L”型的夹角,所述第一“L”型的夹角用于贴合放置所述门上横梁;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一横梁在与所述门上横梁贴合的位置设置第一焊接位;
所述下不锈钢梁均包括:相连的第二竖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二竖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围成第二“L”型的夹角,所述第二“L”型的夹角用于贴合放置底架边梁;所述第二竖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在与所述底架边梁贴合的位置设置第二焊接位;
所述第一不锈钢侧梁和所述第二不锈钢侧梁均包括:相连的第三竖梁和第四竖梁,所述第三竖梁和所述第四竖梁围成第三“L”型的夹角,所述第三“L”型的夹角用于贴合放置所述侧门立柱;所述第三竖梁和所述第四竖梁在与所述侧门立柱贴合的位置设置第三焊接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一焊接位、所述第二焊接位、和/或所述第三焊接位为电阻点焊的焊接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一焊接位、所述第二焊接位、和/或所述第三焊接位为埋弧自动焊接的焊接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整体门框的外露面经表面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表面处理包括:拉丝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整体门框的断面为“L”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侧墙结构,其包括门上横梁、门立柱、底架边梁和所述整体门框,所述整体门框的上不锈钢梁与所述门上横梁焊接,所述整体门框的第一不锈钢侧梁与所述门立柱焊接,所述整体门框的第二不锈钢侧梁与相连所述门立柱焊接,所述整体门框的下不锈钢梁与所述底架边梁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整体门框的上不锈钢梁与所述门上横梁电阻点焊,所述整体门框的第一不锈钢侧梁与所述门立柱电阻点焊,所述整体门框的第二不锈钢侧梁与相连所述门立柱电阻点焊,所述整体门框的下不锈钢梁与所述底架边梁埋弧自动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其包括所述的侧墙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整体门框采用不锈钢材质,与门上边梁、门柱和底架梁方便连接,比如焊接,不锈钢材质的整体门框强度大,不易变形,连接安装后起到侧墙支撑的作用。而且,整体门框各梁连接的边角处均为圆角可以避免边角应力集中。整体门框为一体化结构,相对现有技术来说,门角无需另外安装,一方面减少门角安装的零部件,安装更加简便,成本低,而且,结构整体化,没有了部件间的过渡,并解决了部件材质不同造成外观不统一的问题,该整体门框为不锈钢材质,更增加了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整体门框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圆圈中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B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侧墙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整体门框的上不锈钢梁与门上横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整体门框的第一不锈钢梁与侧门立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整体门框的下不锈钢梁与底架边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整体门框;2侧门立柱;3门上横梁;4底架边梁;5焊接位;11上不锈钢梁;12第一不锈钢侧梁;13下不锈钢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不代表任何的序列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进行的区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文中“上”“下”均以产品使用中的具体位置来定义。
针对目前车用门框与周边结构不统一,且边角需要加固,加工不方便,而且浪费材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给出整体门框,侧墙结构和列车。
下面将通过基础设计、扩展设计及替换设计对产品、方法等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门框,如图1所示,其为一体成型结构,整体轧制成型,包括上不锈钢梁11、下不锈钢梁13、第一不锈钢侧梁12和第二不锈钢侧梁,上不锈钢梁11、第一不锈钢侧梁12、下不锈钢梁13和第二不锈钢侧梁依次首尾连接围成一体加工成型的整体门框1;上不锈钢梁11分别与第一不锈钢侧梁12和第二不锈钢侧梁之间的夹角均为圆弧角。下不锈钢梁13分别与第一不锈钢侧梁12和第二不锈钢侧梁之间的夹角的内边缘均为圆弧角。
因为整体门框1为一体成型结构,不会存在应力集中于某个位置。而且,不锈钢材质的整体门框1强度大,不易变形,整体门框1采用不锈钢材质,与门上边梁、门柱和底架梁方便连接(比如焊接),连接安装后起到侧墙支撑的作用。而且,整体门框1各梁连接的边角处均为圆弧角可以避免边角应力集中,圆弧角即为两个相邻的不锈钢梁圆弧形弯曲、过渡,弯曲面包括拐角的内侧面,或者拐角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整体门框1从单件制作到与车体上整体门框周边相连的梁焊接的操作都相对简单。
如图2-4所示,该整体门框1各处断面的形状呈“L”型,即上不锈钢梁11、下不锈钢梁13、第一不锈钢侧梁12和第二不锈钢侧梁均为断面为“L”形的不锈钢梁。
其中,上不锈钢梁包括相连的第一竖梁和第一横梁,第一竖梁和第一横梁相连接围成第一“L”型的夹角,断面为“L”面,第一“L”型的夹角用于贴合放置车体的门上横梁;第一竖梁和第一横梁在与门上横梁贴合的位置设置第一焊接位;也可以理解第一竖梁竖向延伸后弯折再横向延伸成第一横梁。
下不锈钢梁均包括相连的第二竖梁和第二横梁,第二竖梁和第二横梁围成第二“L”型的夹角,断面为“L”面,第二“L”型的夹角用于贴合放置车体的底架边梁;第二竖梁和第二横梁在与底架边梁贴合的位置设置第二焊接位;也可以理解第二竖梁竖向延伸后弯折再横向延伸成第一横梁。
第一不锈钢侧梁和第二不锈钢侧梁均包括:相连的第三竖梁和第四竖梁,第三竖梁和第四竖梁围成第三“L”型的夹角,断面为“L”面,第三“L”型的夹角用于贴合放置侧门立柱;第三竖梁和第四竖梁在与侧门立柱贴合的位置设置第三焊接位。也可以理解第三竖梁横向延伸后弯折再横向延伸成第四竖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接位、第二焊接位、和/或第三焊接位可选用电阻点焊的焊接位。焊接位可以设置多个,形成均匀的连接关系。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接位、第二焊接位、和/或第三焊接位为埋弧自动焊接的焊接位。同理焊接位可以设置多个,形成均匀的连接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体门框1为不锈钢材质,强度高,可与周边相连的不锈钢梁焊接,承载一定的支撑作用。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焊接技术各不相同,比如:电阻点焊或埋弧自动焊接等。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不锈钢梁11设置用于与列车的门上横梁3电阻点焊的焊接位;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不锈钢侧梁12设置用于相邻的门立柱2电阻点焊的焊接位;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不锈钢侧梁设置用于与相邻的门立柱2电阻点焊的焊接位;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下不锈钢梁13设置用于与列车的底架边梁4埋弧自动焊接的焊接位。相对现有技术来说,门角无需另外安装,一方面减少门角安装的零部件,安装更加简便,成本低,而且,结构整体化,没有了部件间的过渡,并解决了部件材质不同造成外观不统一的问题,从外观效果来看更加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体门框1的外露面经表面处理,不锈钢材质经过表面处理,可以与侧墙外板保持一致,大大提升整车的美观性。
常用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①表面本色白化处理;②表面镜面光亮处理;③表面着色处理。其中,①表面本色白化处理: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过人工表面火烤加温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采用喷砂(丸)法和化学法进行去除。其中喷砂法主要是采用喷微玻璃珠的方法,除去表面的黑色氧化皮。化学法是使用一种无污染的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浸洗。②表面镜面光亮处理是根据不锈钢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用户要求情况不同可分别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法来达到镜面光泽。③表面着色处理中不锈钢着色不仅赋予不锈钢制品各种颜色,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而且提高产品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不锈钢着色方法有如下几种:a化学氧化着色法;b电化学氧化着色法;c离子沉积氧化物着色法;d高温氧化着色法;e气相裂解着色法。
在本技术中还可以对不锈钢的整体门框1的表露面进行拉丝处理,与侧墙外板保持一致,提升两个部件的外露面统一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侧墙结构,如图5所示,其包括门上横梁3、门立柱2、底架边梁4和整体门框1,整体门框1的上不锈钢梁11与门上横梁3焊接,整体门框1的第一不锈钢侧梁12与门立柱2焊接,整体门框1的第二不锈钢侧梁与相连门立柱2焊接,设置焊接位5,整体门框1的下不锈钢梁13与底架边梁4焊接。
整体门框1为一体成型结构,不会存在应力集中于某个位置。而且,不锈钢材质的整体门框1强度大,不易变形,整体门框1采用不锈钢材质,与门上边梁、门柱和底架梁方便连接(比如焊接),连接安装后起到侧墙支撑的作用。而且,整体门框1各梁连接的边角处均为圆角可以避免边角应力集中。整体门框1从单间制作到与周边相连的梁焊接的操作都相对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体门框1的上不锈钢梁11与门上横梁3电阻点焊,整体门框1的第一不锈钢侧梁12与门立柱2电阻点焊,整体门框1的第二不锈钢侧梁与相连门立柱2电阻点焊,整体门框1的下不锈钢梁13与底架边梁4埋弧自动焊。整体门框1采用不锈钢材质,与门上边梁、门柱和底架梁方便连接(比如焊接),连接安装后起到侧墙支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其包括侧墙结构,该侧墙结构包括门上横梁3、门立柱2、底架边梁4和整体门框1,整体门框1的上不锈钢梁11与门上横梁3焊接,整体门框1的第一不锈钢侧梁12与门立柱2焊接,整体门框1的第二不锈钢侧梁与相连门立柱2焊接,整体门框1的下不锈钢梁13与底架边梁4焊接。
整体门框1为一体成型结构,不会存在应力集中于某个位置。而且,不锈钢材质的整体门框1强度大,不易变形,整体门框1采用不锈钢材质,与门上边梁、门柱和底架梁方便连接(比如焊接),连接安装后起到侧墙支撑的作用。而且,整体门框1各梁连接的边角处均为圆角可以避免边角应力集中。整体门框1从单间制作到与周边相连的梁焊接的操作都相对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整体门框,其特征在于,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上不锈钢梁、下不锈钢梁、第一不锈钢侧梁和第二不锈钢侧梁,所述上不锈钢梁、第一不锈钢侧梁、所述下不锈钢梁和所述第二不锈钢侧梁首尾依次连接围成所述整体门框;所述上不锈钢梁与所述第一不锈钢侧梁和所述第二不锈钢侧梁之间的夹角均为圆弧角;所述下不锈钢梁与所述第一不锈钢侧梁和所述第二不锈钢侧梁之间的夹角的内边缘均为圆弧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不锈钢梁包括:相连的第一竖梁和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一横梁围成第一“L”型的夹角,所述第一“L”型的夹角用于贴合放置门上横梁;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一横梁在与所述门上横梁贴合的位置设置第一焊接位;
所述下不锈钢梁均包括:相连的第二竖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二竖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围成第二“L”型的夹角,所述第二“L”型的夹角用于贴合放置底架边梁;所述第二竖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在与所述底架边梁贴合的位置设置第二焊接位;
所述第一不锈钢侧梁和所述第二不锈钢侧梁均包括:相连的第三竖梁和第四竖梁,所述第三竖梁和所述第四竖梁围成第三“L”型的夹角,所述第三“L”型的夹角用于贴合放置侧门立柱;所述第三竖梁和所述第四竖梁在与所述侧门立柱贴合的位置设置第三焊接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位、所述第二焊接位、和/或所述第三焊接位为电阻点焊的焊接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位、所述第二焊接位、和/或所述第三焊接位为埋弧自动焊接的焊接位。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整体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门框的外露面经表面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体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包括:拉丝处理。
7.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整体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门框的断面为“L”型。
8.一种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门上横梁、门立柱、底架边梁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整体门框,所述整体门框的上不锈钢梁与所述门上横梁焊接,所述整体门框的第一不锈钢侧梁与所述门立柱焊接,所述整体门框的第二不锈钢侧梁与相连所述门立柱焊接,所述整体门框的下不锈钢梁与所述底架边梁焊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门框的上不锈钢梁与所述门上横梁电阻点焊,所述整体门框的第一不锈钢侧梁与所述门立柱电阻点焊,所述整体门框的第二不锈钢侧梁与相连所述门立柱电阻点焊,所述整体门框的下不锈钢梁与所述底架边梁埋弧自动焊。
10.一种列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侧墙结构。
CN201920454218.2U 2019-04-04 2019-04-04 整体门框、侧墙结构及列车 Active CN209921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4218.2U CN209921308U (zh) 2019-04-04 2019-04-04 整体门框、侧墙结构及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4218.2U CN209921308U (zh) 2019-04-04 2019-04-04 整体门框、侧墙结构及列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21308U true CN209921308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72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54218.2U Active CN209921308U (zh) 2019-04-04 2019-04-04 整体门框、侧墙结构及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213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5987A (zh) * 2020-06-24 2020-10-16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等断面a型不锈钢轨道车辆塞拉门系统门上集成结构
CN113335322A (zh) * 2021-07-23 2021-09-03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多折弯立柱及多折弯立柱布置承载轻量化侧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5987A (zh) * 2020-06-24 2020-10-16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等断面a型不锈钢轨道车辆塞拉门系统门上集成结构
CN113335322A (zh) * 2021-07-23 2021-09-03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多折弯立柱及多折弯立柱布置承载轻量化侧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21308U (zh) 整体门框、侧墙结构及列车
CN102019937A (zh) 城轨不锈钢车辆分块侧墙模块
CN202413808U (zh) 轨道车辆侧墙
CN109969272B (zh) 一种汽车骨架、汽车顶盖骨架及汽车侧围骨架
CN208868030U (zh) 一种地铁车辆及其车头
CN202827591U (zh) 城轨不锈钢车辆车体端墙结构
CN102501031B (zh) 一种电梯地坎的制造方法
CN201856767U (zh) 不锈钢轨道车辆内门立柱结构
CN202129553U (zh) 车体搭接式侧墙结构
CN201856769U (zh) 不锈钢轨道车辆侧墙盲窗结构
CN208280412U (zh) 一种可拆桁架楼承板底板
CN208868045U (zh) 一种地铁车辆及其车头和门框
CN207919841U (zh) 一种倒锥单元幕墙系统
CN204315919U (zh) 一种新型45度翼角g型材开关柜
CN208868032U (zh) 一种地铁车辆及其车头和骨架
CN209410173U (zh) 一种客车侧翻安全的三腰梁式侧围骨架中段结构
CN205573568U (zh) 整体式车门门框
CN206494001U (zh) 一种改进型汽车侧围外蒙皮加强结构
CN2819630Y (zh) 一种液体电阻起动柜
CN207360049U (zh) 便于涂装排液的汽车b柱门板框
CN204315944U (zh) 一种开关柜用45度翼角g型材
CN111775987B (zh) 等断面a型不锈钢轨道车辆塞拉门系统门上集成结构
CN204415617U (zh) 电动三轮车的一体式车架
CN204315943U (zh) 一种45度翼角g型材开关柜柜体
CN204315923U (zh) 一种新型45度翼角g型材开关柜柜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