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21250U - 一种贴膜滚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膜滚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21250U
CN209921250U CN201920690771.6U CN201920690771U CN209921250U CN 209921250 U CN209921250 U CN 209921250U CN 201920690771 U CN201920690771 U CN 201920690771U CN 209921250 U CN209921250 U CN 209921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olling
moving mechanism
rotating body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907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pu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versal Industry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versal Industry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versal Industry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907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21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21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21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膜滚压装置,包括滚压机构和用于放置待滚压壳体的安装座,所述滚压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轴承,所述轴承相互错位重叠分布,每个所述轴承上设有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所述轴承贴紧所述待滚压壳体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中的贴膜滚压装置,取消了轴承外的滚筒结构,而直接采用轴承的外径来对贴膜进行滚压,简化了滚压机构的结构,使得轴承直径加大,大大提高了滚压机构的载荷,从而也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这种单一结构的轴承的滚压精度也得到了提高;另外,轴承间采用相互错位重叠的方式进行排布,实现对宽铝箔的碾压。

Description

一种贴膜滚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膜滚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日益拥挤、车辆速度越来越快,事故的发生更为频繁,所以汽车安全性变得尤其重要。因此安全气囊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汽车被动安全设备,其中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是位于安全气囊里面的设备。在车辆碰撞时,气体发生器发生爆炸,使安全气囊充气后展开,保护乘客的安全。
其中,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壳体内装有产气药,当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时,产气药被引燃,此时壳体内会产生大量气体,气体从壳体侧壁上的通孔进入安全气囊内,使得安全气囊充气后展开。在制造过程中,为了防止壳体内的产气药受潮失效,壳体侧壁上的通孔是用铝箔密封住的,且对密封性有较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在将宽度较宽的宽铝箔粘贴到壳体内壁上时,往往采用由轴承和长滚筒组合形成的滚轮来碾压宽铝箔,且滚轮平齐安装,但这种滚轮结构由于受限于整体直径尺寸,轴承的尺寸较小,导致滚轮的载荷和寿命都十分有限,且这种由轴承和滚筒组合后的滚轮,整体精度难以保证。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贴膜滚压装置,包括滚压机构和用于放置待滚压壳体的安装座,所述滚压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轴承,所述轴承相互错位重叠分布,每个所述轴承上设有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所述轴承贴紧所述待滚压壳体的内壁。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驱动所述轴承伸入所述待滚压壳体内或移出所述待滚压壳体。
可选地,还包括接近开关,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设有与所述接近开关配合使用的检验块。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两个第一定位销和一个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三移动机构,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实现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安装座的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轴承的数量为三个,各所述轴承端面之间的高度依次下降一定的高度。
可选地,还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与所述滚压机构连接,所述旋转体带动所述滚压机构一起旋转。
可选地,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旋转体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体旋转。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驱动块和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旋转体连接,所述驱动块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轴承连接在所述驱动块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气缸和复位弹簧,所述驱动气缸和所述复位弹簧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块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贴膜滚压装置,取消了轴承外的滚筒结构,而直接采用轴承的外径来对贴膜进行滚压,简化了滚压机构的结构,使得轴承直径加大,大大提高了滚压机构的载荷,从而也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这种单一结构的轴承的滚压精度也得到了提高;另外,轴承间采用相互错位重叠的方式进行排布,实现对宽铝箔的碾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贴膜滚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贴膜滚压装置的滚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贴膜滚压装置的滚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贴膜滚压装置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贴膜滚压装置的安装座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贴膜滚压装置的第一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贴膜滚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滚压机构,2-待滚压壳体,3-安装座,31-第一定位销,32-第二定位销,33-第三移动机构,331-安装块,332-推动块,333-推力弹簧,4-轴承,5-第一移动机构,51-驱动块,52-支架,53-驱动气缸,54-复位弹簧,55-检验块,6-旋转体,7-驱动机构,71-电机,72-旋转轴,8-第二移动机构,81-滑轨,82-滑块,9-接近开关,10-铝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壳体上设有一圈通孔,为了防止壳体内的产气药受潮失效等不良后果,壳体侧壁上的通孔要用铝箔密封住,现有技术中,在将宽铝箔粘贴到壳体内壁上时,往往采用由轴承和长滚筒组合形成的滚轮来碾压宽铝箔,且滚轮平齐安装,但这种滚轮结构由于轴承的尺寸较小,导致滚轮的载荷和寿命都十分有限,且这种由轴承和滚筒组合后的滚轮,整体精度难以保证。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膜滚压装置,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滚压机构1和用于放置待滚压壳体2的安装座3,滚压机构1包括至少两个轴承4,轴承4相互错位重叠分布,每个轴承4上设有第一移动机构5,第一移动机构5驱动轴承4贴紧待滚压壳体2的内壁。
其中,第一移动机构5能驱动轴承4在待滚压壳体2的径向方向上向内或向外移动,当轴承需要伸入待滚压壳体2内时,第一移动机构5驱动轴承4在径向方向上向内移动,以缩小多个轴承的组合外径,以便轴承4顺利进入待滚压壳体2内;结合图1和图6所示,当轴承4进入待滚压壳体2内后,需要滚压机构1对铝箔10进行碾压时,第一移动机构5驱动轴承4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移动,使得各个轴承4与待滚压壳体2的内壁抵接,实现将铝箔与待滚压壳体2完全贴紧。
安装座3夹紧待滚压壳体2,使得轴承4移动时不会带动待滚压壳体2一起移动,保证轴承4碾压工作的有效性;轴承4相互错位重叠分布,是指各个轴承4在待滚压壳体2的轴向方向上相互错位重叠设置,使得这些轴承4在轴向方向上的滚压面的宽度大于铝箔10的宽度,实现对宽铝箔10的粘贴。
本实用新型中的贴膜滚压装置,取消了轴承4外的滚筒结构,而直接采用轴承4的外径来对贴膜进行滚压,简化了滚压机构1的结构,使得轴承4直径加大,大大提高了滚压机构1的载荷,从而也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这种单一结构的轴承4的滚压精度也得到了提高;另外,轴承4间采用相互错位重叠的方式进行排布,实现对宽铝箔10的碾压。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轴承4的数量优选为三个,这三个轴承4端面之间的高度依次下降一定的高度。这三个轴承4采用相同的标准产品,以便后期轴承4备件的维修更换;轴承的轴向高度为10mm,依次下降的一定高度为2mm,即最终三个轴承4可以覆盖滚压宽度为14mm的铝箔10,而本实施例中铝箔10的宽度为12mm,因此三个轴承4的设计,可以保证滚压面在轴向方向上完全覆盖住铝箔10。除此之外,轴承4的数量还可为其他数量,具体数量可根据待滚压壳体2的内径大小进行设计。
结合图1、图3和图7所示,该贴膜滚压装置还包括旋转体6,旋转体6与滚压机构1连接,旋转体6带动滚压机构1一起旋转。其中上述三个轴承4绕所述旋转体6均匀的进行设置,以便轴承4滚压时更加匀称和稳定。
另外,该贴膜滚压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与旋转体6连接,驱动机构7驱动旋转体6旋转。具体的,驱动机构7包括电机71和旋转轴72,旋转轴72的一端与电机71连接、另一端与旋转体6连接,电机71驱动旋转轴72旋转,旋转轴72带动旋转体6旋转,旋转体6带动轴承4旋转,从而实现轴承4对待滚压壳体2内壁上的铝箔10的滚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移动机构5包括驱动块51和支架52,支架52与旋转体6连接,驱动块51活动连接在支架52上,轴承4连接在驱动块51的一端。支架52上设有上下两根滑杆,驱动块51套在滑杆上,且驱动块51能在滑杆上沿旋转体6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轴承4在待滚压壳体2的径向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第一移动机构5还包括驱动气缸53和复位弹簧54,驱动气缸53和复位弹簧54分别连接在驱动块51的两侧,驱动气缸53与旋转体6连接。当驱动气缸53通气时,推动驱动块51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移动,从而实现轴承4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移动;当驱动气缸53不通气时,复位弹簧54推动驱动块51在径向方向上向内移动,以便轴承4顺利伸入待滚压壳体2内或移出待滚压壳体2。
进一步,该贴膜滚压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8,第二移动机构8驱动轴承4伸入待滚压壳体2内或移出待滚压壳体2。其中,第二移动机构8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滑轨81和滑块82,滑块82与电机71连接,滑块82能带动电机71在滑轨81上上下滑动,从而带动轴承4在待滚压壳体2的轴向方向上上下移动,使得轴承4能稳定准确的伸入待滚压壳体2内,以便顺利完成贴膜的动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贴膜滚压装置还包括接近开关9,第一移动机构5上设有与接近开关9配合使用的检验块55,接近开关9的数量为两个,且在旋转体6的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当旋转体6旋转时,检验块55从两个接近开关9之间穿过。当轴承4在径向方向上向内缩回时,即说明驱动块51也在径向方向上向内移动,此时检验块55更靠近在径向方向上更接近旋转体6的那个接近开关9,因此该接近开关9将发送对应的信号给贴膜滚压装置,以便贴膜滚压装置正确控制轴承4的动作,此时轴承4应该执行伸入待滚压壳体2内或移出待滚压壳体2的动作;当轴承4在径向方向上向外扩张时,即说明驱动块51也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移动,此时检验块55更靠近在径向方向上更远离旋转体6的那个接近开关9,因此由该接近开关9发送对应的信号给贴膜滚压装置,以便贴膜滚压装置正确控制轴承4的动作,此时应该由旋转体6带动轴承4执行旋转动作,已完成对待滚压壳体2内铝箔10的滚压动作。
另外,结合图4至图6所示,安装座3上设有两个第一定位销31和一个第二定位销32,第二定位销32与安装座3之间设有第三移动机构33,第三移动机构33实现第二定位销32与安装座3的活动连接。当待滚压壳体2放到安装座3上之前,第三移动机构33处于打开状态,以便待滚压壳体2能顺利放置到安装座3上,且不损坏待滚压壳体2的外观;当待滚压壳体2放置到安装座3上时,第三移动机构33处于压紧状态,即第二定位销32与两个第一定位销31一起夹紧待滚压壳体2的外壁,以便待滚压壳体2能稳定的被固定在安装座上。具体的,第三移动机构33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块331、推动块332和推力弹簧333,第二定位销32安装在安装块331上,安装块331与推动块332连接,推动块332与推力弹簧333设置在安装座3的内部,推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推动块332和安装座3抵接,推动块332推动第二定位销32夹紧待滚压壳体2。
本实用新型中的贴膜滚压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内壁上贴敷有铝箔10的待滚压壳体2被放置到安装座3上后,轴承4在径向方向上处于回缩状态,由第二移动机构8驱动轴承4向下伸入待滚压壳体2内;第一移动机构5驱动轴承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移动,以便相互错位重叠的各轴承4与待滚压壳体2的内壁抵接,然后驱动机构7驱动旋转体6旋转,然后旋转体6带动轴承4转动,转动一周后,实现轴承4对宽度较宽的宽铝箔10的滚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贴膜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压机构(1)和用于放置待滚压壳体(2)的安装座(3),所述滚压机构(1)包括至少两个轴承(4),所述轴承(4)相互错位重叠分布,每个所述轴承(4)上设有第一移动机构(5),所述第一移动机构(5)驱动所述轴承(4)贴紧所述待滚压壳体(2)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8),所述第二移动机构(8)驱动所述轴承(4)伸入所述待滚压壳体(2)内或移出所述待滚压壳体(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近开关(9),所述第一移动机构(5)上设有与所述接近开关(9)配合使用的检验块(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上设有两个第一定位销(31)和一个第二定位销(32),所述第二定位销(32)与所述安装座(3)之间设有第三移动机构(33),所述第三移动机构(33)实现所述第二定位销(32)与所述安装座(3)的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4)的数量为三个,各所述轴承(4)端面之间的高度依次下降一定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贴膜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体(6),所述旋转体(6)与所述滚压机构(1)连接,所述旋转体(6)带动所述滚压机构(1)一起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膜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7),所述驱动机构(7)与所述旋转体(6)连接,所述驱动机构(7)驱动所述旋转体(6)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膜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电机(71)和旋转轴(72),所述旋转轴(72)的一端与所述电机(7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体(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膜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5)包括驱动块(51)和支架(52),所述支架(52)与所述旋转体(6)连接,所述驱动块(51)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架(52)上,所述轴承连接在所述驱动块(51)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膜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5)还包括驱动气缸(53)和复位弹簧(54),所述驱动气缸(53)和所述复位弹簧(54)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块(51)的两侧。
CN201920690771.6U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贴膜滚压装置 Active CN209921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0771.6U CN209921250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贴膜滚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0771.6U CN209921250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贴膜滚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21250U true CN209921250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90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90771.6U Active CN209921250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贴膜滚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21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2084B (zh) 一种地下立体车库用车位校准设备
CN104118387B (zh) 侧翻防护扶正装置、方法及采用该装置的客车
JP2005527413A (ja) 頭上で使用するための薄型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デザイン
US9272681B1 (en) Knee airbag deployable from a side panel
JP6629984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7101835B (zh) 安全气囊测试装置
CN109532748B (zh) 一种油罐装车侧翻防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9921250U (zh) 一种贴膜滚压装置
CN104691602A (zh) 一种可分离式转向机构
EP3445615B1 (en) Shock-absorbing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vehicles
CN100404324C (zh) 具有行程放大功能的预紧式汽车座椅安全带系统
CN115210113A (zh) 用于在即将发生碰撞的事件中吸收冲击的机动车辆零件膨胀系统
CN216161842U (zh) 电池包以及车辆
CN109501663B (zh) 一种控制器机动车运输装置
CN108731946A (zh) 正面偏置碰撞测试系统和方法
CN205059508U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折袋装置
CN109580130B (zh) 一种安全气囊气密检测机
CN110040102B (zh) 一种滚压贴膜装置
CN114088415B (zh) 一种汽车振动测试装置
CN213861988U (zh) 一种高强度的汽车尾端板
US20070273130A1 (en) Steering column release mechanism
CN107791988B (zh) 一种汽车侧向连续翻滚保护装置
CN114435296A (zh) 一种侧气帘安全气囊和车辆
CN111999078A (zh) 汽车新型爆胎实验装置
Yaniv et al. Rollover ejection mitigation using an inflatable tubular structure (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5000 building 4, No. 99, Qingyi Road, high tech Zone,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Junpu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040 025 025 Ju Xian Road, hi tech Zone,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NINGBO PIA AUTO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