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5491U - 折叠壁床 - Google Patents

折叠壁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5491U
CN209915491U CN201920566303.8U CN201920566303U CN209915491U CN 209915491 U CN209915491 U CN 209915491U CN 201920566303 U CN201920566303 U CN 201920566303U CN 209915491 U CN209915491 U CN 209915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frame
bed
bedstead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663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龙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ood Should Cofrequenc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ood Should Cofrequenc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ood Should Cofrequenc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ood Should Cofrequenc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663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15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5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5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壁床,包括床架、外框体及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外框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导向部件,由升降机构带动床架的上端沿导向部件形成的运动轨迹斜上、下移动,使得床架的状态在展开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切换,当床架处于收纳状态时,床架整体或局部收纳于外框体内,当床架处于展开状态时,床架整体或局部展开于外框体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升式壁床结构,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安全可靠、操作便捷、使用寿命长,克服了现有壁床杠杆式结构中的不足之处。

Description

折叠壁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壁床。
背景技术
1916年威廉.L.墨菲发明了手动折叠式隐形床,不用时将床折叠收起隐藏在柜子中,使用时将柜门翻下变成一张床,空间利用率高。该类手动折叠式壁床利用杠杆原理实现了使用者在折叠过程中省力、操作简便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市面上出现了电力驱动的自动折叠壁床,仍然沿用了手动折叠式壁床的机械结构:一般包括柜体和床架,床架底部相对铰接在柜体上,以上下翻动实现床架的收放,柜体两侧分别设置动力装置以驱动床架上下翻动。后续各类改进型发明专利文件中对驱动、传动装置进行了各种改进尝试,出现了一些自动化折叠的结构,此类改进忽略了杠杆式机械结构的特点,有利于长力臂端的操作省力,对于短力臂端的驱动装置的力矩输出要求高很多。并且。壁床折叠后床尾高度超过普通的身高,在收放过程中床尾高度变化容易被人忽略,因此出现了一个风险区域,即柜体前、床体即将占用的区域,当传动或支撑装置出现故障甚至断裂、床体受力过大发生断裂,若使用人员在这个区域出现就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公开号为CN20251509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12年11月7日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折叠壁床,具体公开了:包括床板、床腿、床架、沙发座垫、沙发靠背,床腿活动铰接安装在床板的前端,床板的后端铰接安装在床架上,沙发座垫位于床板下方,沙发靠背固定在床板下方,还包括收放机构,收放机构为电力驱动机构,收放机构安装在床板下方,收放机构与床板的后端连接;收放机构为蜗轮式拉力机,蜗轮式拉力机由电动机、蜗轮蜗杆减速箱、卷绳轮和钢丝绳组成,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蜗轮蜗杆减速箱的输入轴连接,卷绳轮固定在蜗轮蜗杆减速箱的输出轴上,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床板的后端,另一端绕在卷绳轮上。
另外,公开号为CN10119008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于2008年6月4日公开了一种节省卧室内地面空间的可隐藏的自动开启墙壁床、公开号为CN101721066B的中国发明专利于2011年09月14日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组合壁床、公开号为CN10693780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于2017年7月11日公开了一种折叠壁床都是在杠杆式手动折叠壁床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对于自动化条件下避免风险区域中使用人员安全事故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更为安全的折叠壁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折叠壁床,包括床架、外框体及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外框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导向部件,由升降机构带动床架的上端沿导向部件形成的运动轨迹上、下移动,使得床架的状态在展开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切换,当床架处于收纳状态时,床架整体或局部收纳于外框体内,当床架处于展开状态时,床架整体或局部展开于外框体外;
在床架和/或外框体上设有主动作用力机构一及主动作用力机构二,当床架由展开状态变化至收纳状态时,床架的后端在主动作用力机构一的作用下向靠近所述外框体的方向移动;当床架由收纳状态变化至展开状态时,床架的后端在主动作用力机构二的作用下向远离外框体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主动作用力机构一及所述主动作用力机构二为各自独立的机构,或所述主动作用力机构一及所述主动作用力机构二集成为同一机构。
优选地,所述主动作用力机构一及所述主动作用力机构二集成为设于床架的后端的底盘,底盘的底部设有滚动轮组,当床架由展开状态变化至收纳状态的过程中或当床架由收纳状态变化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滚动轮组将底盘支撑在地面上,床架的后端支撑在底盘上。
优选地,所述底盘包括底盘架及设于底盘架上的驱动装置一及驱动装置二,所述床架的后端通过驱动装置一在底盘架上移动,驱动装置二驱动底盘架及其上的所述床架的后端整体移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一包括设于底盘架上的导向部及沿导向部移动的活动部一,所述床架的后端与活动部一相接,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活动部一带动所述床架的后端沿导向部移动,或者由动力机构一驱动活动部沿导向部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床架的后端沿导向部移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二包括由动力机构二驱动前、后移动的活动部二,通过底盘锁止机构将所述底盘架与所述活动部二相互锁止后,由所述活动部二带动所述底盘架及其上的床架的后端整体移动;或所述驱动装置二包括设于所述底盘架的底部的主动力轮组,通过带信号反馈的底盘锁止机构将所述床架的后端与所述底盘架的相对位置锁定后,由主动力轮组驱动底盘架及其上的所述床架的后端整体移动。
优选地,所述活动部一位于所述底盘的左、右两侧;所述活动部二位于所述底盘的左、右两侧,或所述活动部二位于所述底盘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一与所述动力机构二为两个不同的动力机构,或集成为一个动力机构。
优选地,当所述动力机构一与所述动力机构二集成为一个动力机构时,同一个动力机构通过不同的动力转向机构驱动所述活动部一及所述活动部二。
优选地,所述床架包括基座总成及位于基座总成上端的伸缩架,伸缩架与基座总成相连或伸缩架集成在外框体上,由伸缩驱动机构驱动伸缩架沿基座总成的长度方向伸、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升式壁床结构,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安全可靠、操作便捷、使用寿命长,克服了现有壁床杠杆式结构中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床架完成展开后);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床架在收纳过程中);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床架完全收纳后);
图5为实施例一的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四柱同步伸缩推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的底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实施例一的底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实施例一的绕线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的床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的底盘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实施例二的底盘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垂直”、“顶”、“底”、“内”、“外”、“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将上下方向定义为高度方向、左右方向定义为长度方向、前后方向定义为宽度方向。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壁床包括外框体1、床架2和底盘3。床架2上端的左、右两侧对称布置有一个导向轮5,外框体1的左右两侧则对称布置有竖直导轨4。外框体1上端的一侧设置有绕线轮总成7,绕线轮总成7中设置钢索6。为了实现钢索6的转向,在外框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绳索转向滑轮组8。钢索6绕经绳索转向滑轮组8实现转向后,再绕经导向轮5。绕线轮总成7牵引钢索6,进一步拉动导向轮5在竖直导轨4上运动,实现床架2的顶端相对外框体1的升降。
床架2的下端与底盘3连接,底盘3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地面接触的被动轮10。床架2的上端被钢索6牵引,相对外框体1实现升、降的同时,在升、降过程中,底盘3跟随床架2的下端在地面运动,容易被使用者注意到,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外框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带信号反馈的电磁锁总成9,带信号反馈的电磁锁总成9的作用是锁定底盘3的相对位置。
结合图10,绕线轮总成7包括框架7-1、绕线轮7-2、齿轮7-3、驱动电机7-4、齿轮制动块7-5、连接条7-6、电磁锁7-7。驱动电机7-4驱动齿轮7-3,齿轮7-3与绕线轮7-2啮合,实现绕线轮7-2在框架7-1内旋转。电磁锁7-7通过连接条7-6与齿轮制动块7-5连接,实现对绕线轮7-2的制动功能。
结合图5,床架2包括基座总成2-1,基座总成2-1的上端设置伸缩架2-2,伸缩架2-2由同步伸缩推杆2-3提供动力,驱动伸缩架2-2沿基座总成2-1的长度方向伸、缩。基座总成2-1的下端设置底盘锚定点2-4,基座总成2-1通过底盘锚定点2-4与底盘3实现铰接。
结合图6,底盘3包括底盘架3-1和四柱同步伸缩推杆总成3-2。结合图7,四柱同步伸缩推杆总成3-2包括主机3-2-1、传动杆3-2-2、副机3-2-3、丝杆3-2-6、左旋螺母3-2-4、右旋螺母3-2-5。主机3-2-1通过传动杆3-2-2带动副机3-2-3转动,副机3-2-3内部通过锥形齿轮等方式实现动力转向后,带动丝杆3-2-6在垂直方向转动,并进一步转化为左旋螺母3-2-4及右旋螺母3-2-5的线性运动。由于底盘3需要方向相反的两个驱动力同时作用,因此设置左旋螺母3-2-4和右旋螺母3-2-5分别在丝杆3-2-6的顶端和底端,当丝杆3-2-6同向转动时,左旋螺母3-2-4和右旋螺母3-2-5相向直线运动。当然,也可以在副机3-2-3内设置其他转向部件使同一边的两个副机输出的转动力方向相反,然后使用同一种螺母也是可行的。
左旋螺母3-2-4的自由度由左旋螺母固定件3-3锁定,左旋螺母固定件3-3卡在底盘架3-1侧边,并可沿底盘架3-1前、后移动。同侧的电磁锁总成9将左旋螺母固定件3-3锁定在外框架1的相对位置上。右旋螺母3-2-5的自由度由右旋螺母固定件3-4锁定,右旋螺母固定件3-4连接底盘锚定点2-4。右旋螺母固定件3-4卡在滑动轨道3-5上,可沿滑动轨道3-5前、后移动。
当壁床展开时,绕线轮总成7启动,释放钢索6使导向轮5可以沿轨道4下降,同时四柱同步伸缩推杆总成3-2启动,右旋螺母固定件3-4沿滑动轨道3-5向外运动,通过底盘锚定点2-4拉动床架2下端向外运动,使床架2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外框体1倾斜,同时左旋螺母固定件3-3相对底盘3向内运动,由于左旋螺母固定件3-3被电磁锁总成9卡死,因此产生推力推动底盘3向外运动,进一步减小床架2相对外框体1的倾斜角度,直到底盘3离开外框体1后电磁锁总成9解除对左旋螺母固定件3-3的锁定,四柱同步伸缩推杆总成3-2反转,将底盘锚定点2-4推至底盘3中部,使底盘3受力平衡。然后床架2在重力及绕线轮总成7的拉力共同作用下放平,四柱同步伸缩推杆总成3-2启动,将底盘锚定点2-4推至底盘3靠外一侧,使床架2尽可能多的搁置在底盘3顶面,保证床架2的稳固性。最终,同步伸缩推杆2-3推动伸缩架2-2将床架2向外推出,使床架2对应枕头的位置位于外框架1之外后完成整个展开过程。
在床架收起时,同步伸缩推杆2-3拉动伸缩架2-2将床架2向内缩回,四柱同步伸缩推杆总成3-2推动底盘锚定点2-4移动至底盘中部后,绕线轮总成7启动,收紧钢索6并进一步拉动导向轮5沿轨道4上升,在此过程中床架2通过底盘锚定点2-4拉动底盘3向外框体1方向移动;当底盘3一部分进入外框体1范围内时,电磁锁总成9启动待左旋螺母固定件3-3到达预定区域后回复原状态并锁定左旋螺母固定件3-3,四柱同步伸缩推杆总成3-2启动,将底盘锚定点2-4推至底盘3靠内一侧,由于电磁锁总成9锁定左旋螺母固定件3-3,其反作用力将底盘3向内拉,进一步加大床架2相对外框体1的倾斜角度直至床架2竖直站立。
上述机构所涉及的动力装置均连接有通讯控制模块、传感器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等,实现部件间通信、传感器反馈及电机控制功能。
实施例二
参见图12与图13,本实施例公开的折叠壁床结构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床架2底部的底盘锚定点2-4处增加了滚轮2-4-1、连接件2-4-2和滚轮轴2-4-3;底盘三取消了四柱同步伸缩推杆总成3-2、左旋螺母固定件3-3、右旋螺母固定件3-4,和电磁锁总成9,改为底盘机构3-5和底盘琐止机构3-6实现相同功能;其中,底盘机构3-5包括主动轮3-5-1、主动轮座3-5-2、联轴器3-5-3、驱动电机3-5-4、嵌入式系统3-5-5和电池3-5-6;底盘锁止机构3-6包括电磁锁3-6-1、滚轮锁叉3-6-2、连接件2-4-2对应底盘3上的滑轨3-6-3、滚轮轨道3-6-4、压簧3-6-5及弹簧座3-6-6。底盘锚定点2-4的两个滚轮2-4-1分别与一根滚轮轨道3-6-4的顶面相接触,两根轨道3-6-4固定在底盘3的顶面。两根轨道3-6-4之间设有滑轨3-6-3,滑轨3-6-3的下方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中部固定有电磁锁3-6-1,电磁锁3-6-1位于滑轨3-6-3的下方。安装架的两侧分别有一排滚轮锁叉3-6-2,每排滚轮锁叉3-6-2由压簧3-6-5支撑在弹簧座3-6-6上。当电磁锁3-6-1伸出时,滚轮锁叉3-6-2在压簧3-6-5回复力的作用下上升,滚轮锁叉3-6-2上升后将底盘锚定点2-4锁止;当电磁锁3-6-1缩回后,滚轮锁叉3-6-2受电磁锁3-6-1拉动而下降,解除对底盘锚定点2-4的锁止。
另外,同步伸缩推杆2-3和伸缩架2-2的床头伸缩功能也可以集成到外框体1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知识以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在床架2收放的过程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四柱同步伸缩推杆总成3-2推动底盘锚定点在底盘的内侧、中部、外侧主动移动及靠电磁锁9与左旋螺母固定件3-3锁定时提供的反作用力推动或拉动底盘3出入外框体1的功能由底盘机构3-5代替。
当床架2展开时,绕线轮总成7启动,释放钢索6使导向轮5可以沿轨道4下降,同时驱动电机3-5-4驱动主动轮3-5-1向外运动,此时电磁锁3-6-1解锁,滚轮锁叉3-6-2将滚轮2-4-1锁止,底盘锚定点2-4锁定在底盘内侧,因此底盘3和床架2底部一起向外运动;待底盘锚定点2-4运动至外框架1外侧后,绕线轮总成7停转并通过自锁力对钢索5进行制动,进一步制动导向轮5,使床架2保持倾斜,此时电磁锁3-6-1锁定进一步拉动滚轮锁叉3-6-2将滚轮2-4-1解锁,驱动电机3-5-4驱动主动轮3-5-1使底盘3相对外框体1向内运动,由于床架2保持倾斜,滚轮2-4-1相对轨道3-6-4滚动,底盘锚定点2-4相对底盘3运动并在到达底盘3中部时驱动电机3-5-4停转,电磁锁3-6-1解锁,滚轮锁叉3-6-2在压簧回复力的作用下上升并锁定底盘锚定点2-4;绕线轮总成和驱动电机3-5-4再次启动,底盘3继续向外运动至床架2放平。
在床架2展开后,滚轮锁叉3-6-2解除对底盘锚定点2-4的锁定,驱动电机3-5-4驱动主动轮3-5-1使底盘3相对床架2运动,直到底盘锚定点2-4运动至底盘琐止机构3-6的外侧锁定点,滚轮锁叉3-6-2再次锁定底盘锚定点2-4,以保证床架2在使用中保持平稳。在床架1收起的操作与上述过程相反。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壁床,包括床架、外框体及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外框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导向部件,由升降机构带动床架的上端沿导向部件形成的运动轨迹上、下移动,使得床架的状态在展开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切换,当床架处于收纳状态时,床架整体或局部收纳于外框体内,当床架处于展开状态时,床架整体或局部展开于外框体外;
在床架和/或外框体上设有主动作用力机构一及主动作用力机构二,当床架由展开状态变化至收纳状态时,床架的后端在主动作用力机构一的作用下向靠近所述外框体的方向移动;当床架由收纳状态变化至展开状态时,床架的后端在主动作用力机构二的作用下向远离外框体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作用力机构一及所述主动作用力机构二为各自独立的机构,或所述主动作用力机构一及所述主动作用力机构二集成为同一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作用力机构一及所述主动作用力机构二集成为设于床架的后端的底盘,底盘的底部设有滚动轮组,当床架由展开状态变化至收纳状态的过程中或当床架由收纳状态变化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滚动轮组将底盘支撑在地面上,床架的后端支撑在底盘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底盘架及设于底盘架上的驱动装置一及驱动装置二,所述床架的后端通过驱动装置一在底盘架上移动,驱动装置二驱动底盘架及其上的所述床架的后端整体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一包括设于底盘架上的导向部及沿导向部移动的活动部一,所述床架的后端与活动部一相接,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活动部一带动所述床架的后端沿导向部移动,或者由动力机构一驱动活动部一沿导向部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床架的后端沿导向部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二包括由动力机构二驱动前、后移动的活动部二,通过底盘锁止机构将所述底盘架与所述活动部二相互锁止后,由所述活动部二带动所述底盘架及其上的床架的后端整体移动;或所述驱动装置二包括设于所述底盘架的底部的主动力轮组,通过底盘锁止机构将所述床架的后端与所述底盘架的相对位置锁定后,由主动力轮组驱动底盘架及其上的所述床架的后端整体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一位于所述底盘的左、右两侧;所述活动部二位于所述底盘的左、右两侧,或所述活动部二位于所述底盘的中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一与所述动力机构二为两个不同的动力机构,或集成为一个动力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壁床,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动力机构一与所述动力机构二集成为一个动力机构时,同一个动力机构通过不同的动力转向机构驱动所述活动部一及所述活动部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包括基座总成及位于基座总成上端的伸缩架,伸缩架与基座总成相连或伸缩架集成在外框体上,由伸缩驱动机构驱动伸缩架沿基座总成的长度方向伸、缩。
CN201920566303.8U 2019-04-24 2019-04-24 折叠壁床 Active CN209915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6303.8U CN209915491U (zh) 2019-04-24 2019-04-24 折叠壁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6303.8U CN209915491U (zh) 2019-04-24 2019-04-24 折叠壁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5491U true CN209915491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75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66303.8U Active CN209915491U (zh) 2019-04-24 2019-04-24 折叠壁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54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2346A (zh) * 2020-08-28 2020-12-01 常州工学院 一种两侧开闭式机械折叠阁楼
CN113647770A (zh) * 2021-08-12 2021-11-16 安徽省美佳厨饰有限公司 基于感应传感控制的折叠式榻榻米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2346A (zh) * 2020-08-28 2020-12-01 常州工学院 一种两侧开闭式机械折叠阁楼
CN112012346B (zh) * 2020-08-28 2021-09-21 常州工学院 一种两侧开闭式机械折叠阁楼
CN113647770A (zh) * 2021-08-12 2021-11-16 安徽省美佳厨饰有限公司 基于感应传感控制的折叠式榻榻米
CN113647770B (zh) * 2021-08-12 2023-05-23 安徽省美佳厨饰有限公司 基于感应传感控制的折叠式榻榻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15491U (zh) 折叠壁床
JP3080896U (ja) キャリヤ型電動リフト
CN201129047Y (zh) 双层无动力提升立体车库
CN110279245B (zh) 一种折叠壁床
CN108725327B (zh) 一种具有可折叠踏步的房车及方法
CN104771005A (zh) 伸缩床
CN112237342B (zh) 一种能够变形的智能一体化家具
CN216476604U (zh) 一种多层式智能化垂直高稳定立体车库
CN212740589U (zh) 一种煤矿机电提升运输装置
CN211899927U (zh) 遥控停车运载平台及包括该遥控停车运载平台的车辆
JP2001220910A (ja) 立体駐車装置
CN210471589U (zh) 新型折叠沙发
CN201150585Y (zh) 一种电动牵引保健椅架
CN111173338A (zh) 遥控停车运载平台及包括该遥控停车运载平台的车辆
CN214689220U (zh) 一种房车侧拓展舱结构
CN219295431U (zh) 一种户外用可载人的折叠电动拖车
CN217793616U (zh) 隐藏式升降机
CN204743367U (zh) 伸缩床
CN213676902U (zh) 一种应用于车辆舱体扩展的联动机构
CN107905583A (zh) 一种旋转式子母立体车库
CN220769017U (zh) 一种智能伸缩车库
CN217374304U (zh) 一种房车吊床
CN218616419U (zh) 一种房车内顶升降结构
CN219312591U (zh) 一种下卧铺
CN215155334U (zh) 一种可折叠太阳能三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