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04268U - 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04268U
CN209904268U CN201822216405.5U CN201822216405U CN209904268U CN 209904268 U CN209904268 U CN 209904268U CN 201822216405 U CN201822216405 U CN 201822216405U CN 209904268 U CN209904268 U CN 209904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ink
glass
moisturizing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164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臻
李泽震
刘进添
许渠勉
王水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alangg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uznetsov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uznetsov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uznetsov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164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04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04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04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用于为各种尺寸的玻璃打印图片,其包括一用于承载所述玻璃的底架模块、一三轴运动模块、一字车及一上位机,所述底架模块包括一水平放置的机架、一玻璃固定装置以及一玻璃输送装置,所述玻璃固定装置用于打印机进行打印时固定所述玻璃,所述玻璃输送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玻璃平移;所述三轴运动模块包括一X轴运动模块、一Y轴运动模块及一Z轴运动模块,该三轴运动模块使所述字车实现X轴、Y轴以及Z轴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字车包括一车架、一墨盒组件、一热风枪组件以及一打印喷头组件,该字车用于执行打印动作,所述上位机控制该打印机执行指定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机,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是一种可直接在钢化玻璃介质表面打印色彩图案的设备,主要应用于家具建材市场、广告标牌展板市场、个性化多元市场。喷墨打印机采用的是非接触式的打印方式,通过计算机控制喷头打印,利用压电陶瓷的特性将喷头内的油墨喷射到玻璃平板上,形成各种各样鲜艳的图像,但现有的高温玻璃喷墨打印机存在打印速度慢、色彩单一且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等问题,为了适应各种尺寸的玻璃,并且提高打印效率以及打印精度,需要提出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通过底架模块实现打印过程中对玻璃的定位、固定以及输送功能,通过三轴运动模块实现打印过程中字车在X轴、Y轴以及Z轴方向上的精准移动,通过字车执行持续打印动作,通过上位机实现对该打印机指定动作执行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用于为各种尺寸的玻璃打印图片,其包括一用于承载所述玻璃的底架模块、一三轴运动模块、一字车及一上位机,所述底架模块包括一水平放置的机架、一玻璃固定装置以及一玻璃输送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一打印区域,所述玻璃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打印区域上,其用于打印机进行打印时固定所述玻璃,所述玻璃输送装置设置在打印区域上,其与所述玻璃固定装置交错摆放,其用于带动所述玻璃平移;
所述三轴运动模块包括靠近所述机架两侧纵向布置的一对相互平行的支撑梁、横跨所述底架与该对支撑梁滑动安装的一横梁、一X轴运动模块、一对Y轴运动模块以及一Z轴运动模块,定义坐标系:沿该所述支撑梁延伸的方向为Y轴,沿所述横梁延伸的方向为X轴,垂直所述Y轴和X轴的方向为Z轴,所述一对 Y轴运动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横梁与该对支撑梁滑动连接处,该Y轴运动模块用以驱动所述横梁沿Y轴运动,所述字车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X轴运动模块设置在所述字车与横梁之间,该X轴运动模块用以驱动所述字车沿X轴运动,所述X轴运动模块与所述字车之间还设有所述Z轴运动模块,该Z轴运动模块用以驱动所述字车在沿X轴运动的基础上能沿Z轴运动,该三轴运动实现所述字车沿X、Y、Z三轴方向的运动;所述字车包括一车架、一墨盒组件以及一打印喷头组件,所述墨盒组件设置在车架上,其用于装载打印机所需的油墨以及向所述打印喷头组件输送油墨,所述打印喷头组件包括预定数量的打印喷头,该些打印喷头安装在所述车架下方,其用于执行喷墨动作;所述上位机通过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玻璃固定装置执行固定动作,控制所述玻璃输送装置执行输送动作,控制所述X轴运动模块执行X轴位移,控制所述Y轴运动模块执行Y 轴方向位移,控制所述Z轴运动模块执行Z轴方向位移,控制所述墨盒组件执行输送油墨动作,控制所述打印喷头组件执行喷墨动作。
优选的,所述玻璃固定装置包括均匀排列且相互平行的若干玻璃固定单元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一固定底架,所述玻璃固定单元包括一水平纵向放置在所述固定底架上的栅栏、若干安装在栅栏上且轮面朝上的万向滚轮、预定数量的真空吸盘及与该真空吸盘一一对应的吸盘顶升气缸,所述万向滚轮通过螺杆安装在所述栅栏上端面,该些万向滚轮用于承载所述玻璃,所述真空吸盘与吸盘顶升气缸固定连接且安装在所述栅栏的一侧,所述吸盘顶升气缸带动真空吸盘升降使该真空吸盘所处的平面选择性高于所述万向滚轮所处的平面,当所述玻璃到达预定位置后,所述吸盘顶升气缸顶升所述真空吸盘,该真空吸盘吸住并固定所述玻璃,当打印结束后,所述真空吸盘松开所述玻璃并通过所述吸盘顶升气缸复位。
优选的,所述玻璃输送装置包括一输送底架、一顶升模组、一传动模组及一同步带输送模组,所述顶升模组包括若干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输送顶升气缸,所述输送底架的底部与所述输送顶升气缸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模组通过所述输送顶升气缸驱动使该玻璃输送装置所处的平面选择性高于所述玻璃固定装置所处的平面,所述传动模组包括一传动电机、一传动减速器、一水平横向设置的传动杆及一对轴承座,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减速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及减速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输送底架上,所述轴承座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底架的两侧,所述传动杆贯穿配合所述减速器并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同步带输送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底架上的与所述玻璃固定单元交错摆放的若干同步带输送单元,该同步输送单元包括一水平纵向设置的导轨、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底架上的导轨支架、一主同步带轮、若干副同步带轮及一同步带,所述导轨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底架上,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支架远离输送底架的一端,所述主同步带轮安装在所述传动杆上且位于所述导轨的正下方,所述副同步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同步带套接在所述主同步带轮及副同步带轮,该玻璃输送装置工作时,所述顶升模组的输送顶升气缸将该整个玻璃输送装置顶升,直至该玻璃输送装置高于所述玻璃固定装置将并将所述玻璃顶起,启动所述传动电机并带动所述传动杆转动,所述主同步带轮跟随所述传动杆转动并配合所述副同步带轮带动所述同步带滑动,实现对所述玻璃的传输。
优选的,所述Y轴运动模块包括一Y轴移动块、一Y轴伺服电机、一Y轴减速器、一Y轴齿轮、与所述Y轴齿轮啮合的一Y轴齿条以及一Y轴光栅尺,所述Y轴移动块一面与所述横梁连接,其远离所述横梁的一面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并沿Y轴方向滑动,所述Y轴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Y轴减速器,所述 Y轴减速器安装在所述Y轴移动块上,所述Y轴减速器的输出轴朝向所述支撑梁设置且安装有所述Y轴齿轮,所述Y轴齿条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且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Y轴伺服电机驱动所述Y轴齿轮转动,通过所述Y轴齿轮和所述 Y轴齿条的啮合传动,所述横梁沿支撑梁滑动,实现所述字车在Y轴方向运动,所述Y轴光栅尺包括一Y轴标尺光栅和一Y轴光栅读头,所述Y轴标尺光栅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且与所述Y轴齿条平行,所述Y轴光栅读头通过一Y轴光栅安装码安装在所述Y轴移动块上并与所述Y轴标尺光栅配合,利用光栅的光学原理测量所述横梁在所述支撑梁上的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所述上位机,同时所述上位机对所述Y轴伺服电机进行伺服控制,实现所述字车在Y轴方向上的闭环控制;
所述X轴运动模块包括一X轴直线电机、一X轴移动块以及一X轴光栅尺,所述X轴直线电机包括一X轴电机定子和与该X轴电机定子配合的一X轴电机动子,所述X轴电机定子安装在所述X轴横梁上并沿着X轴方向延伸,所述X轴移动块的一面安装在所述X轴电机动子上,其另一面依次安装有所述Z轴运动模组和字车,所述X轴直线电机驱动该X轴移动块带动所述字车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X轴光栅尺包括一X标尺光栅和一X光栅读头,所述X轴标尺光栅设置在所述X轴横梁上且两端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X轴光栅读头通过一X轴光栅安装码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块上并与所述X轴标尺光栅配合,利用光栅的光学原理测量所述字车在所述X轴横梁上的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所述上位机,同时所述上位机对所述X轴直线电机进行精准控制,用以实现所述字车在X轴方向移动的闭环控制;
所述Z轴运动模块包括一Z轴转接板、一Z轴丝杆电机组以及一Z轴位置传感器,所述Z轴转接板的一面滑动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块上,其另一面安装有所述字车,所述Z轴丝杆电机组包括一Z轴伺服电机、一Z轴丝杆以及与所述Z 轴丝杆配合的一Z轴螺母,所述Z轴丝杆沿Z轴方向转动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块上,所述Z轴螺母安装在所述Z轴丝杆上,并与所述字车连接,所述Z轴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块上,其输出轴通过一联轴器与所述Z轴丝杆连接,用以驱动所述Z轴丝杆转动,所述Z轴螺母带动所述字车实现Z轴方向运动,所述Z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字车朝向所述玻璃的一端面上,用于采集所述字车与所述玻璃之间的距离信息,并将该距离信息反馈至所述上位机,同时该上位机对所述Z轴伺服电机进行伺服控制,用以实现所述字车与不同厚度的玻璃始终保持预定的打印距离。
优选的,所述墨盒组件包括预定数量的墨盒单元,所述墨盒单元包括一主墨盒、一第一墨泵、一过滤器、一副墨盒组、一第二墨泵、一第一负压控制器、一第二负压控制器、以及一压墨控制器,所述副墨盒组包括一进墨墨盒以及一抽墨墨盒,所述主墨盒包含一主墨盒进墨口以及一主墨盒出墨口,所述进墨墨盒包含一进墨墨盒进墨口以及一进墨墨盒出墨口,所述抽墨墨盒包含一抽墨墨盒进墨口以及一抽墨墨盒出墨口,所述主墨盒出墨口通过所述第一墨泵、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进墨墨盒进墨口连接,所述进墨墨盒出墨口经过所述打印喷头与所述抽墨墨盒的进墨口连接,所述抽墨墨盒出墨口通过所述第二墨泵与所述主墨盒进墨口连接以使油墨回流至所述主墨盒;所述进墨墨盒连接所述第一负压控制器,所述抽墨墨盒连接所述第二负压控制器,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负压控制器以及所述第二负压控制器的两个负压之间的压差,实现墨路的循环;所述进墨墨盒还与所述压墨控制器连接,为所述进墨墨盒提供正压,在该正压作用下实现压墨动作,使得在所述打印喷头未注满油墨时,将所述油墨注入所述打印喷头中。
优选的,该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包括一刮墨装置,该刮墨装置包括一刮墨支架、一刮墨顶升气缸、一平台支撑架以及一刮板组件,所述刮墨支架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刮墨顶升气缸安装在所述刮墨支架上,其输出端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字车设置,并连接有所述平台支撑架,所述平台支撑架上设有收集废液的一废液槽,所述废液槽的底部还设有一排污阀,所述刮板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平台支撑架上的一刮墨气缸,所述刮墨气缸的输出端的活塞杆连接有一刮刀架,所述刮刀架滑动安装在所述废液槽上,所述刮刀架上对应该些打印喷头安装有软质的预定数量刮墨刀,执行自动化刮墨清洗作业:所述刮墨顶升气缸驱动所述平台支撑架上升,实现所述刮墨刀的刀刃与其对应的所述打印喷头抵接,此时所述刮墨气缸伸缩带动所述刮刀架在所述废液槽上滑动,实现所述刮墨刀刮落所述打印喷头上的废液,并储存在所述废液槽内,所述刮墨顶升气缸驱动所述平台支撑下降,完成所述打印喷头的清洗作业。
优选的,所述墨盒单元还包括一墨盒清洗装置、一第一二位三通阀及一第二二位三通阀,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及第二二位三通阀均包括一第一进液口、一第二进液口以及一出液口,所述墨盒清洗装置包括装有清洗液的一清洗液存储罐、一过滤器、一清洗泵以及一节流阀,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的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及出液口分别连接所述进墨墨盒、清洗液存储罐及打印喷头,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的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及出液口分别连接所述抽墨墨盒、打印喷头及所述废液槽。
优选的,所述进墨墨盒和所述抽墨墨盒结构设计一致,均包括一墨盒腔体、一搅拌组件、一上盖安装座以及一液位检测模块,所述墨盒腔体底部安装在一基板上,其远离所述底部的一开口端还密封安装有所述上盖安装座,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一搅拌叶轮、连接所述搅拌叶轮的一旋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墨盒腔体底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一磁钢,所述旋转轴远离所述搅拌叶轮的一端通过一轴承配合安装在所述上盖安装座上,所述磁钢转动时,所述搅拌叶轮在所述磁钢的磁力作用下旋转,以实现油墨的搅拌,所述液位检测模块包括一液位传感器和一浮子,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盖安装座上,所述浮子外套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浮子随着油墨的量上升,达到预设高度时,所述浮子触发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进墨墨盒的液位传感器发出停止进墨信号,所述抽墨墨盒的液位传感器发出开始抽墨信号。
优选的,该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还包括一保湿装置,该保湿装置靠近其中一支撑梁设置非工作区,且位于所述车架下方,用于为所述打印喷头组件的打印喷头保湿,其包括一保湿支架、一保湿顶升气缸一保湿液存储罐、一废液收集罐以及一保湿组件,所述保湿支架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保湿顶升气缸安装在所述保湿支架上,其输出端朝向所述车架设置,所述保湿组件包括一保湿安装板和与所述打印喷头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保湿安装板上的预定数量的保湿头,所述保湿安装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保湿顶升气缸的输出端,执行保湿作业时,所述保湿顶升气缸顶升所述保湿安装板,以实现该些保湿头与对应的所述打印喷头配合,所述每个保湿头均设有一进液口和一出液口,所述保湿液存储罐设置在所述保湿支架上,其一出液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一注液泵、一单向阀以及所述每个保湿头的进液口,所述注液泵抽取所述保湿液存储罐内的保湿液注入到所述保湿头内,以使保湿液与所述打印喷头接触,以实现水封保湿,该些保湿头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串接在一起统一经一电磁阀和一抽液泵再接入所述废液收集罐内,所述废液收集罐设置在所述保湿支架上,保湿结束后,所述保湿顶升气缸带动所述保湿安装板下降至初始位置,所述电磁阀打开同时所述抽液泵将所述该些保湿头内的废液抽至所述废液收集罐内。
优选的,该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还包括一玻璃定位装置,该玻璃定位装置包括一横向定位条、一纵向定位条、与所述横向定位条配合的第一气缸组及与所述纵向定位条配合的第二气缸组,该第二气缸组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架与栅栏平行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组安装在与所述固定底架第一侧相邻的第二侧,所述纵向定位条呈水平纵向放置且与所述第二气缸组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定位条呈水平横向放置且与所述第一气缸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组及第二气缸组驱动所述横向定位条及纵向定位条升降,通过设置在横向定位条的一横向挡块及设置在纵向定位条的一纵向挡块使所述玻璃定位在打印起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通过玻璃固定装置的万向滚轮实现对所述玻璃的承载,且所述玻璃可在该些万向滚轮自用移动实现定位,使人工为在定位所述玻璃打印原始位置时更省力,其玻璃固定装置的气缸带动真空吸盘升降使该真空吸盘所处的平面选择性高于所述万向滚轮所处的平面,当所述玻璃到达预定位置后,所述气缸顶升所述真空吸盘,该真空吸盘吸住并固定所述玻璃,当打印结束后,所述真空吸盘松开所述玻璃并通过所述气缸复位,其使所述玻璃在接受打印时处于稳定静止的状态,提高打印精度,所述玻璃输送装置的顶升模组通过顶升气缸驱动使该玻璃输送装置所处的平面选择性高于所述玻璃固定装置所处的平面,当需要上料或输送打印完毕的玻璃时,所述顶升模组将所述玻璃输送装置顶升直至该玻璃输送装置高于所述玻璃固定装置将并将所述玻璃顶起,启动所述传动电机并带动所述传动杆转动,所述主同步带轮跟随所述传动杆转动并配合所述副同步带轮带动所述同步带滑动,实现对所述玻璃的自动传输,其使玻璃打印的输送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更高,节省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打印效率,所述三轴运动模块,其Y轴运动模块通过Y轴移动块、Y轴伺服电机、Y轴减速器、Y轴齿轮、与所述Y轴齿轮啮合的一Y轴齿条以及一Y轴光栅尺与所述上位机实现字车在Y轴方向移动及闭环控制;其X 轴运动模块通过X轴直线电机、X轴移动块以及X轴光栅尺与所述上位机实现所述字车在X轴方向移动及闭环控制;其Z轴运动模块通过Z轴转接板、丝杆电机模组以及一位置传感器与所述上位机实现所述字车在Z轴方向移动及闭环控制,该三轴运动模块可以实现对字车的高精度运动控制,进而打印出的图案更清晰,色彩更鲜艳;其字车通过对所述主墨盒、副墨盒组及打印喷头间的相互连接的供墨墨路的设计,油墨自始至终在不停流动,减少沉积堵塞现象;所述副墨盒组提供两个相互独立的负压,在控制副墨盒组不同负压条件下,使得墨路循环更稳定,该字车通过热风枪组件及斜板持续向玻璃吹出的均匀的热风有效的,该字车通过墨盒组件及热风枪组件提高了打印效率及打印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底架模块的机架及玻璃固定装置的固定底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的玻璃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玻璃固定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玻璃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玻璃输送装置的同步带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三轴运动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沿Y轴方向布置的其中一条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支撑梁上的Y轴运动模块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沿X轴方向布置的横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横梁上的X轴运动模块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Z轴运动模块的爆炸视图;
图14是Z轴运动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墨盒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6是主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墨路循环系统原理图;
图18是副墨盒组、搅拌组件及同步轮机构的解体视图;
图19是搅拌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20是墨盒组件的墨路循环步骤图;
图21是刮墨装置相对字车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刮墨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23是字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打印喷头内部清洗系统结构简图;
图25是保湿装置相对字车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6是保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作进一步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下面仅以一种最优化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设计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文中为方便描述将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简称为打印设备,并且参阅图1 及图8提供的打印设备的方位建立坐标系:沿三轴运动模块2的支撑梁21延伸的方向为Y轴,沿横梁22延伸的方向为X轴,垂直所述Y轴和X轴的方向为 Z轴。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印设备,其用于为各种尺寸的玻璃打印图片,其包括一用于承载所述玻璃的底架模块1、一三轴运动模块2、一字车3、一刮墨装置4、一保湿装置5、一配电柜6及一上位机7。
参阅图2及图3,所述底架模块1包括一水平放置的机架11、玻璃固定装置13、玻璃输送装置14及一玻璃定位装置12;所述机架11上设有一打印区域,所述玻璃固定装置13及玻璃输送装置14均设置在打印区域上,其中,所述机架包括一前机架111和一后机架112,其通过连接板113连接;所述玻璃固定装置13成对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机架111及后机架112上,所述玻璃输送装置14 成对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机架111及后机架112上。
参阅图2、图3及图5,所述玻璃固定装置13包括均匀排列且相互平行的若干玻璃固定单元及固定底架135,所述机架11打印区域上的四个边角分别设有玻璃调平块138,该玻璃固定装置13的固定底架135通过所述玻璃调平块138 连接所述机架11,所述玻璃固定单元包括一水平纵向放置在所述固定底架135 上的栅栏132、若干安装在栅栏132上且轮面朝上的万向滚轮131、预定数量的真空吸盘133及与该真空吸盘一一对应的吸盘顶升气缸134,其中,所述固定底架135上均匀设有向上突起的带螺纹孔的圆柱136,所述栅栏132通过螺钉与所述带螺纹孔的圆柱136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架上,所述万向滚轮131通过螺杆安装在所述栅栏132上端面,该些万向滚轮131用于承载所述玻璃,所述真空吸盘133与吸盘顶升气缸134固定连接且安装在所述栅栏132的一侧,所述吸盘顶升气缸134带动真空吸盘132升降使该真空吸盘132所处的平面选择性高于所述万向滚轮131所处的平面,当所述玻璃到达预定位置后,所述吸盘顶升气缸134顶升所述真空吸盘132,该真空吸盘132吸住并固定所述玻璃,当打印结束后,所述真空吸盘132松开所述玻璃并通过所述吸盘顶升气缸134 复位,另外,所述玻璃调平块138的高度可自由调整,所述玻璃固定装置13安装时通过所述玻璃调平块138调整高度,使该玻璃固定装置13达到水平。
参阅图2、图3、图6及图7,所述机架11内侧安装有若干输送装置角码 116,所述玻璃输送装置包括一输送底架141、一顶升模组、一传动模组及一同步带输送模组,所述顶升模组包括若干输送顶升气缸142,所述输送底架141的底部与所述输送顶升气缸142连接,所述输送顶升气缸14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装置角码116上,所述顶升模组通过输送顶升气缸142驱动使该玻璃输送装置14所处的平面选择性高于所述玻璃固定装置13所处的平面,所述传动模组包括一传动电机143、一传动减速器147、一水平横向设置的传动杆144 及一对轴承座145,所述传动电机143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减速器147连接,所述传动电机143及减速器147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输送底架141上,所述轴承座145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底架141的两侧,所述传动杆144贯穿配合所述减速器147并固定在所述轴承座145上;所述同步带输送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底架141上的与所述玻璃固定单元交错摆放的若干同步带输送单元 146,该同步输送单元包括一水平纵向设置的导轨1461、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底架141上的导轨支架1462、一主同步带轮1463、若干副同步带轮1464、一对惰轮1465及一同步带1466,所述导轨支架1462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底架141上,所述导轨1461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支架1462远离输送底架141的一端,所述主同步带轮1463安装在所述传动杆144上且位于所述导轨1461的正下方,所述副同步带轮1464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1461上,所述同步带1466套接在所述主同步带轮1463及副同步带轮1464,所述一对惰轮1465设置在所述同步带1466 外侧,其沿水平纵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副同步带轮1464和主同步带轮1463之间,其用于对所述同步带1466进行紧张调节,该玻璃输送装置14工作时,所述顶升模组的输送顶升气缸将该整个玻璃输送装置14顶升,直至该玻璃输送装置14 高于所述玻璃固定装置13将并将所述玻璃顶起,启动所述传动电机147并带动所述传动杆144转动,所述主同步带轮1463跟随所述传动杆144转动并配合所述副同步带轮1464带动所述同步带1466滑动,实现对所述玻璃的传输。
参阅图2、图3及图4,所述玻璃定位装置12包括一横向定位条122、一纵向定位条121、与所述横向定位条122配合的第一气缸组124及与所述纵向定位条121配合的第二气缸组123,该第二气缸组123通过定位装置角码114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架135与栅栏平行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组124通过定位装置角码114安装在与所述固定底架135第一侧相邻的第二侧,所述纵向定位条131 呈水平纵向放置且与所述第二气缸组123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定位条122呈水平横向放置且与所述第一气缸组1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组123及第二气缸组122驱动所述横向定位条122及纵向定位条121升降,通过设置在横向定位条122的一横向挡块126及设置在纵向定位条121的一纵向挡块125使所述玻璃定位在打印起始位置。
参阅图1、图8、图11及图13,所述三轴运动模块2包括靠近所述机架11 两侧纵向布置的一对相互平行的支撑梁21、横跨所述机架11与该对支撑梁21 滑动安装的一横梁22、一X轴运动模块27、一对Y轴运动模块26以及一Z轴运动模块28。
参阅图1、图8、图11及图12,所述横梁22横跨所述机架11两端部分别通过一Y轴导轨262和分别与该Y轴导轨262滑动配合的预定数量Y轴滑块263 滑动安装在该对支撑梁2上,所述该Y轴导轨262沿Y轴方向布置在所述支撑梁21上,该些滑块262连接有所述Y轴运动模块26,所述Y轴运动模块26用以驱动所述横梁22沿Y轴运动,所述横梁22一侧面沿X轴方向安装有一对X 轴导轨271和分别与该对X轴导轨271滑动配合的预定数量X轴滑块272,该些X轴滑块272连接有所述X轴运动模块27,所述X轴运动模块27上沿Z轴方向布置有一对Z轴导轨281和与所述Z轴导轨281滑动配合的预定数量Z轴滑块81A,该些Z轴滑块81A连接有所述Z轴运动模块28,所述字车3安装在所述Z轴运动模块28上,用以实现所述字车3在所述横梁22做X、Z轴方向的运动,所述上位机7独立设置,并与所述Y轴运动模块26、所述X轴运动模块27以及Z轴运动模块28电信号连接。参阅图1至图4,所述横梁22与该对支撑梁2连接处分别设有一Y轴运动模块26,该对Y轴运动模块26互为镜像设置,本实施例中只针对其中一处的Y轴运动模块26进行详细说明,所述Y 轴运动模块26包括:一Y轴移动块260、一Y轴伺服电机269、一减速器268、一齿轮265、与所述齿轮265啮合的一齿条261以及一Y轴光栅尺,所述Y轴移动块260一面与所述横梁22连接,其远离所述横梁22的一面安装在该些Y 轴滑块263上,并随该些Y轴滑块263沿Y轴方向滑动,所述Y轴伺服电机269 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268的输入轴,所述减速器268安装在所述Y轴移动块 260上,所述减速器268的输出轴朝向所述支撑梁2设置且安装有所述齿轮265,所述齿条261安装在所述支撑梁2上且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齿条261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Y轴限位挡块224,实现Y轴方向的机械限位,所述Y轴伺服电机269驱动所述齿轮265转动,通过所述齿轮265和所述齿条261的啮合传动,所述横梁22沿支撑梁2滑动,实现所述字车3在Y轴方向运动,所述Y轴光栅尺包括一Y轴标尺光栅264和一Y轴光栅读头266,所述Y轴标尺光栅264 设置在所述支撑梁2上且与所述齿条261平行,所述Y轴光栅读头266通过一 Y轴光栅安装码267安装在所述Y轴移动块260上并与所述Y轴标尺光栅264 配合,利用光栅的光学原理测量所述横梁22在所述支撑梁2上的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所述上位机7,同时所述上位机7对所述Y轴伺服电机269进行伺服控制,以实现所述字车3在Y轴方向上的高精度闭环控制。
为实现所述Y轴运动模块26在Y轴方向的运动安全和回原点的控制,在所述Y轴运动模块26上还设有一Y轴到位传感器(图未示),本实施例中所述Y 轴到位传感器(图未示)为一凹槽型光电传感器,所述Y轴到位传感器(图未示)可以安装在所述Y轴移动块260上,所述支撑梁2靠近两端部的位置设有触发点,或者所述支撑梁2靠近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有所述Y轴到位传感器(图未示),所述Y轴移动块260上设有对应的触发点(图未示)。
参阅图1、图9、图11及图12,所述X轴运动模块27,包括:一X轴直线电机、一X轴移动块270以及一X轴光栅尺,所述X轴直线电机包括一X轴电机定子272和与所述X轴电机定子272配合的一X轴电机动子274,所述X 轴电机定子272安装在所述横梁22上并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X轴电机定子272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X轴限位挡块242,实现X轴方向的机械限位,所述X 轴移动块270安装在该些X轴滑块272上,并且所述X轴电机动子274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块270上,所述X轴移动块270远离所述X轴电机动子274的一面依次安装有所述Z轴运动模块28和所述字车3,所述X轴直线电机驱动所述字车3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X轴光栅尺包括一X轴标尺光栅275和一X轴光栅读头(图未示),所述X轴标尺光栅275设置在所述横梁22上且两端沿X轴向延伸,所述X轴光栅读头(图未示)通过一X轴光栅安装码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块270上并与所述X轴标尺光栅275配合,利用光栅的光学原理测量所述字车3在所述横梁22上的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所述上位机7,同时所述上位机7 对所述X轴直线电机进行精准控制,以上实现所述字车3在X轴方向上的高精度闭环控制。
为实现所述X轴运动模块27在X轴方向的运动安全和回原点的控制,在所述X轴运动模块27上还设有一X轴到位传感器(图未示),本实施例中所述 X轴到位传感器(图未示)为一凹槽型光电传感器,所述X到位传感器可以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块270上,所述横梁22靠近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有对应的触发点,或者所述横梁22靠近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有所述X轴到位传感器(图未示),所述X轴移动块270上设有对应的触发点(图未示)。
参阅图1图8、图13及图14,所述Z轴运动模块28,桥接所述X轴移动块270与所述字车3,其包括:一对Z轴转接板280、一Z轴丝杆285电机模组以及一位置传感器,该对Z轴转接板280一面均安装在所述字车3上,其远离字车3的一面安装在该些Z轴滑块81A上,并随该些Z轴滑块81A沿Z轴方向滑动,所述Z轴丝杆285电机模组包括一Z轴伺服电机282、一Z轴丝杆285 以及与所述Z轴丝杆285配合的一Z轴螺母284,所述Z轴丝杆285沿Z轴方向通过两端设置的带有轴承(图未示)的一轴承座288转动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块270上,所述Z轴螺母284安装在所述Z轴丝杆285上,并与所述字车3 连接,所述Z轴伺服电机282通过一电机安装码282a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块 270上,其输出轴通过一联轴器287与所述Z轴丝杆285连接,用以驱动所述Z 轴丝杆285转动,实现所述Z轴螺母284带动所述字车3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丝杠上设有一Z轴上限位块283,所述Z轴转接板280上靠近Z轴丝杆285 底部的位置设有一Z轴下限位块286,用以实现所述字车3在Z轴方向的机械限位,所述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字车3朝向所述玻璃的一端面上,用于测量所述字车3与所述玻璃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信息反馈至所述上位机7,同时所述上位机7对所述Z轴伺服电机282进行伺服控制,以上实现所述字车3与不同厚度的玻璃始终保持预定的打印距离。
为实现所述Z轴运动模块28在Z轴方向的运动安全和回原点的控制,在所述Z轴运动模块28上还设有一Z轴到位传感器289,本实施例中所述Z轴到位传感器289为一凹槽型光电传感器,所述Z到位传感器可以安装在所述Z轴转接板280上,所述X轴移动块270上沿Z轴方向在靠近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有对应的触发点,或者所述X轴移动块270沿Z轴方向在靠近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有所述Z轴到位传感器289,所述Z轴转接板280上设有对应的触发点(图未示)。
参阅图9、图10、图11及图12,所述该对支撑梁2上安装有齿条261的一面设有一第一风琴式折叠盖(图为示),所述第一风琴式折叠盖(图为示)由所述Y轴移动块260两端分别向所述支撑梁2两端延伸,所述横梁22上安装有所述X轴直线电机的一侧面设有一第二风琴式折叠盖(图为示),所述第二风琴式折叠盖(图未示)由所述X轴移动块270两端分别向所述横梁22两端延伸,所述第一风琴式折叠盖(图为示)和所述第二风琴式折叠盖(图为示)可以沿其延伸方向拉升和压缩,在不妨碍打印设备运作的情况下可以遮挡灰尘。
参阅图1、图9及图11,因打印设备为大型设备,为了在减轻打印设备重量,所述该对支撑梁2和所述横梁22的横截面中空的方形梁结构,即由四块钢板焊接成型,该结构可以提高该对支撑梁2和所述横梁22的机械性能,同时为了便于吊装,在所述该对支撑梁2和所述横梁22上均设有一对吊耳223、241。
参阅图15、图16及图17,所述字车3包括一车架、一墨盒组件以及一打印喷头组件,所述墨盒组件设置在车架上,其用于装载打印机所需的油墨以及向所述打印喷头组件输送油墨,所述打印喷头组件包括预定数量的打印喷头 316,该些打印喷头安装在所述车架下方,其用于执行喷墨动作,所述墨盒组件及打印喷头的数量根据打印机需要打印的颜色种类确定,本实施例以6组墨盒组及打印喷头为例进行说明。
参阅图15、图16及图17,所述墨盒组件包括6个的墨盒单元的供墨系统,所述墨盒单元包括一主墨盒36、一第一墨泵37、一过滤器38、打印喷头316、副墨盒组39、一第二墨泵310、一第一负压控制器311、一第二负压控制器312 以及一压墨控制器313,所述主墨盒36通过墨盒安装码3601安装在所述车头字车3的两侧,每组主墨盒36由墨盒螺母3602、墨罐3603、主墨盒出墨口3604 和主墨盒进墨口3605组成。所述墨盒螺母3602安装在所述墨盒安装码3601上,所述墨罐3603通过螺纹连接在墨盒螺母3602上,加注油墨时可将所述墨罐3603 取下,每个主墨盒36连接一副墨盒组39,所述副墨盒组39包括一进墨墨盒3901 以及一抽墨墨盒3902,所述进墨墨盒3901包含一进墨墨盒进墨口3901a以及一进墨墨盒出墨口3901b,所述抽墨墨盒3902包含一抽墨墨盒进墨口3902a以及一抽墨墨盒出墨口3902b,所述主墨盒出墨口3604通过所述第一墨泵37、所述过滤器38与所述进墨墨盒进墨口3901a连接,所述进墨墨盒出墨口3902a经过所述打印喷头316与所述抽墨墨盒进墨口3902a连接,所述抽墨墨盒出墨口 3902b通过所述第二墨泵310与所述主墨盒进墨口3605连接以使油墨回流至所述主墨盒36;其中所述打印喷头316包括一打印喷头进墨口316a以及一打印喷头出墨口316b,所述打印喷头进墨口316a通过一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318与所述进墨墨盒3901连接,所述打印喷头出墨口316b通过一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三通阀38与抽墨墨盒3902连接。所述进墨墨盒3901连接所述第一负压控制器 311,所述抽墨墨盒3902连接所述第二负压控制器312,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负压控制器311以及所述第二负压控制器312之间各自的负压,形成负压压差,实现墨路的循环;所述进墨墨盒3901还与所述压墨控制器313连接,为所述进墨墨盒3901提供正压,在该正压作用下实现压墨动作,使得在所述打印喷头316 未注满油墨时,将所述油墨注入所述打印喷头316中。该墨路循环系统主墨盒 36内的油墨输送至进墨墨盒3901中,以补充喷墨时油墨的减少。其中,采用所述第一墨泵37提供动力,使主墨盒36内的油墨进入管路,经过过滤器38过滤油墨中的沉淀物,进入所述进墨墨盒3901,同样的通过第二墨泵使得抽墨墨盒3902 里的油墨进入主墨盒6,通过维持进墨墨盒3901与抽墨墨盒3902间的负压差稳定实现循环。
其中,所述第一负压控制器311以及第二负压控制器312皆由一对气泵、一气体缓冲瓶以及一气压控制板组成,所述气压控制板有管显示屏和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用以调整所述第一负压控制器311以及所述第二负压控制器312 提供的负压值,所述显示屏用以显示负压差。同时,所述气泵一端与大气相通,其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缓冲瓶,该对气泵包括用以提供正压的一正压气泵以及一提供负压的负压气泵,使用者根据气压需求选择接入所述正压气泵或所述负压气泵,所述气压控制板包含一气压传感器,该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气体缓冲瓶内,该气压传感器用以采集所述气体缓冲瓶内的气压值,当气压控制板检测到缓冲瓶内气压不满足所需气压时,给气泵通电使其动作,气泵向外抽气,用以控制所述气泵的启停以使所述气体缓冲瓶内气压恒定,从而维持进墨墨盒和抽墨墨盒内的负压值稳定。
参阅图15、图16及图17,所述压墨控制器313与所述第一负压控制器311 分别与一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20的公共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墨墨盒3901,所述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20控制与所述压墨控制器313或所述第一负压控制器311的切断,实现负压循环或正压压墨的功能。当进行压墨动作时,所述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20将负压气路切断,将正压气路引入,实现进墨墨盒3901中加压的功能。当墨路循环时,所述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20将负压气路接入,实现墨路循环动作。
参阅图18及图19,所述进墨墨盒3901和所述抽墨墨盒3902结构设计一致,均包括一墨盒腔体3302a、一搅拌组件、一上盖安装座3302e、以及一液位检测模块,所述墨盒腔体3302a底部安装在一基板3300上,其远离所述底部的一开口端通过一第一密封圈3302n密封安装有所述上盖安装座3302e,在所述墨盒腔体3302a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置有进墨口和所述出墨口,用于接入墨路循环系统,实现墨水的循环,所述上盖安装座3302e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一搅拌叶轮 3302b、连接所述搅拌叶轮3302b的一旋转轴3302k,所述旋转轴3302k远离所述搅拌叶轮3302b的一端通过一第一轴承3302j配合安装在所述上盖安装座 3302e上,所述旋转轴3302k靠近所述上盖安装座3302e设有一第一卡簧(图未示),用以实现所述旋转轴3302k的轴向定位,但不影响其径向转动、以及设置在所述墨盒腔体3302a底部与所述基板3300之间的一磁钢3303,所述磁钢3303 转动时,所述搅拌叶轮3302b在所述磁钢3303的磁力作用下旋转,以实现墨水的搅拌,所述液位检测模块包括一液位传感器3302h和一浮子3302c,所述液位传感器3302h通过一液位传感器安装座3302f安装在所述上盖安装座3302e上,其结合处设有一第二密封圈3302i,所述液位传感器3302h嵌设在所述旋转轴 3302k内,但与所述旋转轴3302k内部不接触,且不会影响其旋转,所述浮子 3302c外套在所述旋转轴3302k上,所述旋转轴3302k上还设有一对第二卡簧 3302d,该对第二卡簧3302d位于所述墨盒腔体3302a内,且上下布置,所述浮子3302c设置在该对第二卡簧3302d之间,用以实现所述浮子3302c的上下定位,当所述墨盒腔体3302a内墨水满时,所述浮子3302c会随液位上升通过磁力感应以触发所述液位传感器3302h;所述两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基板3300上分别对应三组副墨盒组39,其分别通过一同步轮机构驱动该些磁钢3303旋转。
参阅图18及图19,所述同步轮机构分别包括:一搅拌驱动电机3301、一搅拌主同步轮3308、六个搅拌从同步轮3306以及一搅拌同步带3307,所述搅拌驱动电机3301安装在所述基板3300上部,其输出轴(图未示)贯穿所述基板 3300并在所述基板3300底部与所述搅拌主同步轮3308连接,该些搅拌从同步轮3306分别对应该些磁钢3303设置在所述基板底部,并与所述磁钢3303通过一转轴3304连接,所述转轴3304与所述基板3300配合处设有一第二轴承3305,保证其旋转更顺畅,所述搅拌同步带3307依次绕过所述搅拌主同步轮3308和该些搅拌从同步轮3306设置,所述搅拌驱动电机3301驱动所述搅拌主同步轮 3308旋转,进而带动该些搅拌从同步轮3306转动,通过转轴连接的该些磁钢 3303跟随旋转,用以实现一搅拌同步带3307轮机构同时驱动三组副墨盒组39 的搅拌。
为保证所述搅拌同步带3307与所述主带轮和六个从带轮之间更好的啮合传递动力,实现同步搅拌,所述搅拌同步带3307选用双面齿搅拌同步带3307,其包括一内侧和与之相对的一外侧,左右两侧的四个搅拌从同步轮3306与所述搅拌同步带3307内侧配合,中间的两个从同步与所述搅拌同步带3307外侧配合,所述搅拌主同步轮3308与所述搅拌同步带3307内侧配合;进一步的,在所述基板3300下方对应两处驱动机构分别设有一保护罩3309,以增加安全保护。
参阅图17及图20,所述墨盒组件的运作步骤包括:
步骤1:初始化,压墨,通过第一墨泵37把油墨从主墨盒36泵到过滤器 38,过滤器38对油墨进行过滤后,供到进墨墨盒3901内,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20切断与所述第一负压控制器311的连接,接入压墨控制器313,使油墨压进并压满打印喷头316,进入步骤2;
步骤2:进墨,所述第一墨泵37持续把油墨从主墨盒36泵到过滤器38,过滤器38对油墨进行过滤后,供到进墨墨盒3901内,进入步骤3;
步骤3:导墨,维持所述第一负压控制器与所述第二负压控制器间的负压差,油墨由进墨墨盒3901供到打印喷头316打印,进墨墨盒3901切断与压墨控制器313的连接,并接入第一负压控制器311,打印后经打印喷头316进入抽墨墨盒3902,进入步骤4;
步骤4:抽墨,抽墨墨盒3902内油墨通过第二墨泵310使得油墨进入主墨盒36,进入步骤2。
为了为进一步确保墨路循环稳定性,在步骤2与步骤3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进墨判断,根据进墨墨盒3901内的液位传感器3302h采集数据判断进墨墨盒3901的油墨液位是否高于一进墨液位,高于则执行步骤22和步骤3,低于则执行步骤3;
步骤22:第一墨泵37停止泵墨;
在步骤3与步骤4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抽墨判断,根据抽墨墨盒3902内的液位传感器3302h采集数据判断抽墨墨盒3902的油墨液位是否高于一抽墨液位,高于则执行步骤4,低于则执行步骤3。
参阅图21、图22及图23,所述刮墨装置4用于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喷头316的维护,其靠近其中一支撑梁21设置在所述字车3下方,其包括一安装支架610、一废液槽602、一顶升气缸600、一平台支撑架601以及一刮板组件,所述安装支架610与所述横梁4连接所述废液槽602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610上的一安装槽610a内,所述顶升气缸600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610 上,所述顶升气缸600的两个气流接口处分别安装有一第一气缸节流阀600a,用以调节气流大小,其输出端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字车3设置,并连接有所述平台支撑架601,所述平台支撑架601上设有收集废液的所述废液槽602,所述废液槽602底部向下凹陷形成一锥形,在所述废液槽602的底部最低处的位置安装有一排污阀611,该结构设计便于废液在所述废液槽602内收集和排出,所述排污阀611通过一排污软管(图未示)与所述废液存储罐612的一废液入口612a 连接,用以实现所述废液槽602内的废液收集,所述废液存储罐612和所述废液槽602搭配使用可以增加废液收集容量,减少人工排污频率,所述废液存储罐612内安装有一液位传感器(图未示),用以检测所述废液存储罐612是否达到废液的预设存储量,当废液达到预设存储量,所述液位传感器(图未示)将信号传输至所述上位机7,同时发出信号,操作人员需及时处理废液,同时所述液位传感器(图未示)也可以对所述废液存储罐612内的液位实现实时监控。
为了保证所述排污阀611的密封性和易操作性,所述排污阀611选用手动球阀。
参阅图21和图22,所述刮板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平台支撑架601上的一刮墨气缸608,所述刮墨气缸608的两个气流入口处分别安装有一第二气缸节流阀 608a,用于调节进入所述刮墨气缸608的气流,进而实现刮速度的控制,所述刮墨气缸608的输出端的活塞杆连接有一刮刀架607,所述刮刀架607通过一滑台架603滑动安装在所述废液槽602上,所述滑台架603上两侧分别安装一对导向杆609,所述刮刀架607底部对应两侧的所述导向杆609安装有带有直线轴承(图未示)的一直线轴承座604,该对直线轴承座604与该对导向杆609滑动配合,以实现所述刮刀架607在所述废液槽602上的滑动,后期对所述刮墨装置6进行清洗维护时,进行模块化拆分,提高清洗效率。所述刮刀架607上对应打印喷头316安装有柔软材质制成的十二片刮墨刀605,所述刮刀架607上还设有一上罩板606,用以定位安装在所述刮刀架607上的该些刮墨刀605,防止刮墨时废液飞溅,所述上罩板606在该些刮刀的两侧均设有塞孔(图未示),便于废液直接流入所述废液槽602内进行收集。
参阅图21、图22及图23,执行自动化刮墨清洗作业:所述顶升气缸600驱动所述平台支撑架601缓缓上升,实现所述刮墨刀605的刀刃与对应的所述打印喷头316抵接,此时所述刮墨气缸608伸缩带动所述刮刀架607在所述废液槽602上滑动,实现所述刮墨刀605刮落所述打印喷头316上的废液,并储存在所述废液槽602内,所述顶升气缸600驱动所述平台支撑下降,完成所述打印喷头316的清洗作业。当打所述液位传感器(图未示)检测到所述废液存储罐612内液位到达预设的高度时,所述上位机7控制发出信号,此时操作人员判断所述废液存储罐612内的废液满,操作人员就可以将所述排污阀611关上,清洗的废液会先储存在废液槽602内,操作人员将装满废液的所述废液存储罐 612替换成备用的废液存储罐612,再打开所述排污阀611,同时清洗作业持续进行,极大的提高了清洗效率。
参阅图21、图22、图23及图24,所述字车3内部还设有一打印喷头316 内部清洗系统,所述打印喷头316内部清洗系统通过一对二位三通电磁阀633 切断所述打印喷头316的一供墨系统637,用以实现所述打印喷头316内部的清洗,所述喷墨清洗系统还包括装有清洗液的一清洗液存储罐630、一过滤器635、一清洗泵631以及一节流阀636,该对二位三通电磁阀633的一公共端(参阅图 6中提供的管路走向)分别对应连接所述打印喷头316的一进墨口316a和一出墨口316b,所述清洗液通过管路依次经所述清洗液存储罐630的出液口630a、所述过滤器635、所述清洗泵631以及连接所述打印喷头316进墨口316a的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633进入所述打印喷头316内,同时通过管路依次经所述打印喷头316的出墨口316b、连接所述出墨口316b的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633以及所述节流阀636,当进行清洗时该对二位三通电磁阀633切断给所述打印喷头 316供墨的所述主供墨系统637,所述清洗液通过管路对所述打印喷头316内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形成的废液部分通过所述打印喷头316散喷到所述废液收集槽内,另一部分废液由所述节流阀636排放至所述废液收集槽内,重复多次清洗后由所述刮墨装置4执行上述的自动化刮墨清洗作业,所述打印喷头316内部清洗系统是对所述打印喷头316内部的墨路进行清洗,同时搭配上刮墨装置4 使所述打印喷头316得到更好的维护和保养,以提高打印质量。
参阅图1,图25及图26,所述保湿装置5设置在打印机的右侧,其靠近所述右侧支撑梁21设置在一非工作区,且位于所述字车3下方,用于所述字车3 上的打印喷头316保湿,该保湿装置5沿Z轴方向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一保湿安装支架500、一保湿顶升气缸511一保湿液存储罐502、一废液收集罐501、一保湿废液槽509以及一保湿组件,所述保湿安装支架500安装在所述横梁22 上,所述保湿顶升气缸511安装在所述保湿安装支架500上,其输出端朝向所述打印字车3设置,所述保湿组件包括一保湿安装板508和对应该些打印喷头316设置在所述保湿安装板508上的预定数量保湿头507,所述保湿安装板508 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保湿废液槽509内,所述保湿废液槽509的底部安装在所述保湿顶升气缸511的输出端,所述废液槽四周边沿凸起高于所述保湿安装板 508,所述保湿废液槽509一侧边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还开设有一排污口506,所述保湿安装板508上还开设有一引流槽(图未示),所述引流槽(图未示)的出口与所述保湿废液槽509上的所述排污口506对应,便于清洗后的废液沿引流槽(图未示)再经过排污口506快速排污,所述排污口506通过软管接入所述废液收集罐501内,实现清洗产生的废液收集。
所述保湿顶升气缸511的气源接入端还设有一气缸节流阀(图未示),所述气缸节流阀(图未示)是用来调节所述保湿顶升气缸511的顶升速度,保证动作缓慢、平滑。
所述该些保湿头507四周均设有密封橡胶507a,在执行保湿作业时,该些保湿头507与喷摸头接触形成密封环境,该密封环境一来隔绝了空气中灰尘的污染所述保湿头507内的保湿液,二来保湿液更好浸湿打印喷头316的喷墨部(图未示),以达到了长时间保湿效果。
参阅图26,执行保湿作业时,所述保湿顶升气缸511缓慢顶升所述保湿安装板508,以实现该保湿安装板508上的该些保湿头507与对应的所述打印喷头 316配合,所述每个保湿头507均设有一进液口(图未示)和一出液口(图未示),所述保湿液存储罐502设置在所述保湿安装支架500上,其一出液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一注液泵505、一单向阀504以及所述每个保湿头507的进液口(图未示),所述注液泵505抽取所述保湿液存储罐502内的保湿液注入到所述保湿头507内,通过控制注入所述保湿头507的保湿液的量,使该些保湿头507内的保湿液与该些打印喷头316的喷墨部(图未示)可选择性接触,以实现该些打印喷头316的长时间接触保湿或者短时间非接触保湿,例如中间更换玻璃短时间不打印时,选择短时间非接触保湿,再如工作人员进行换班长时间不打印时,选择长时间接触保湿,该些保湿头507的出液口(图未示)通过管路汇聚在一公共接头510上,所述公共接头510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一电磁阀512、一抽液泵503以及所述废液收集罐501,所述废液收集罐501设置在所述保湿安装支架500上,结束保湿时,所述保湿顶升气缸511带动所述保湿安装板508下降至初始位置,所述电磁阀512打开同时所述抽液泵503将所述该些保湿头507 内的废液抽至所述废液收集罐501内进行收集。
所述注液泵505和所述抽液泵503均为直流泵,通过控制所述直流泵工作时间,进一步可以较为精准的控制所述注液泵505的注液量,防止所述保湿头 507内注液过多溢出。
所述废液收集罐501上安装有一液位传感器(图未示),用以检测所述废液收集罐501内的废液是否达到预设存储量,当废液达到预设存储量,所述液位传感器(图未示)发出信号,操作人员及时处理废液,也可以对所述废液存储罐内的液位实现实时监控。
另外,参阅图15,为了提升打印效果,所述字车3的车架靠近打印喷头316 一端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热风枪370,所述热风枪370通过一热风枪安装码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热风枪370的出风口朝下且其下方设置有一斜板371,该斜板371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上,该斜板371与水平面行成一定角度,其用于分散引导所述热风枪370吹出的热风,将喷在所述玻璃上的墨水快速烘干,防止墨水挥发扩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能快速为各种尺寸的玻璃打印出色彩丰富、高精度和高耐久度的图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用于为各种尺寸的玻璃打印图片,其包括一用于承载所述玻璃的底架模块、一三轴运动模块、一字车及一上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架模块包括一水平放置的机架、一玻璃固定装置以及一玻璃输送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一打印区域,所述玻璃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打印区域上,其用于打印机进行打印时固定所述玻璃,所述玻璃输送装置设置在打印区域上,其与所述玻璃固定装置交错摆放,其用于带动所述玻璃平移;
所述三轴运动模块包括靠近所述机架两侧纵向布置的一对相互平行的支撑梁、横跨所述底架与该对支撑梁滑动安装的一横梁、一X轴运动模块、一对Y轴运动模块以及一Z轴运动模块,定义坐标系:沿该所述支撑梁延伸的方向为Y轴,沿所述横梁延伸的方向为X轴,垂直所述Y轴和X轴的方向为Z轴,所述一对Y轴运动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横梁与该对支撑梁滑动连接处,该Y轴运动模块用以驱动所述横梁沿Y轴运动,所述字车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X轴运动模块设置在所述字车与横梁之间,该X轴运动模块用以驱动所述字车沿X轴运动,所述X轴运动模块与所述字车之间还设有所述Z轴运动模块,该Z轴运动模块用以驱动所述字车在沿X轴运动的基础上能沿Z轴运动,该三轴运动实现所述字车沿X、Y、Z三轴方向的运动;
所述字车包括一车架、一墨盒组件以及一打印喷头组件,所述墨盒组件设置在车架上,其用于装载打印机所需的油墨以及向所述打印喷头组件输送油墨,所述打印喷头组件包括预定数量的打印喷头,该些打印喷头安装在所述车架下方,其用于执行喷墨动作;
所述上位机通过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玻璃固定装置执行固定动作,控制所述玻璃输送装置执行输送动作,控制所述X轴运动模块执行X轴位移,控制所述Y轴运动模块执行Y轴方向位移,控制所述Z轴运动模块执行Z轴方向位移,控制所述墨盒组件执行输送油墨动作,控制所述打印喷头组件执行喷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固定装置包括均匀排列且相互平行的若干玻璃固定单元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一固定底架,所述玻璃固定单元包括一水平纵向放置在所述固定底架上的栅栏、若干安装在栅栏上且轮面朝上的万向滚轮、预定数量的真空吸盘及与该真空吸盘一一对应的吸盘顶升气缸,所述万向滚轮通过螺杆安装在所述栅栏上端面,该些万向滚轮用于承载所述玻璃,所述真空吸盘与吸盘顶升气缸固定连接且安装在所述栅栏的一侧,所述吸盘顶升气缸带动真空吸盘升降使该真空吸盘所处的平面选择性高于所述万向滚轮所处的平面,当所述玻璃到达预定位置后,所述吸盘顶升气缸顶升所述真空吸盘,该真空吸盘吸住并固定所述玻璃,当打印结束后,所述真空吸盘松开所述玻璃并通过所述吸盘顶升气缸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输送装置包括一输送底架、一顶升模组、一传动模组及一同步带输送模组,所述顶升模组包括若干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输送顶升气缸,所述输送底架的底部与所述输送顶升气缸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模组通过所述输送顶升气缸驱动使该玻璃输送装置所处的平面选择性高于所述玻璃固定装置所处的平面,所述传动模组包括一传动电机、一传动减速器、一水平横向设置的传动杆及一对轴承座,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减速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及减速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输送底架上,所述轴承座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底架的两侧,所述传动杆贯穿配合所述减速器并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
所述同步带输送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底架上的与所述玻璃固定单元交错摆放的若干同步带输送单元,该同步输送单元包括一水平纵向设置的导轨、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底架上的导轨支架、一主同步带轮、若干副同步带轮及一同步带,所述导轨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底架上,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支架远离输送底架的一端,所述主同步带轮安装在所述传动杆上且位于所述导轨的正下方,所述副同步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同步带套接在所述主同步带轮及副同步带轮,该玻璃输送装置工作时,所述顶升模组的输送顶升气缸将该整个玻璃输送装置顶升,直至该玻璃输送装置高于所述玻璃固定装置将并将所述玻璃顶起,启动所述传动电机并带动所述传动杆转动,所述主同步带轮跟随所述传动杆转动并配合所述副同步带轮带动所述同步带滑动,实现对所述玻璃的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运动模块包括一Y轴移动块、一Y轴伺服电机、一Y轴减速器、一Y轴齿轮、与所述Y轴齿轮啮合的一Y轴齿条以及一Y轴光栅尺,所述Y轴移动块一面与所述横梁连接,其远离所述横梁的一面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并沿Y轴方向滑动,所述Y轴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Y轴减速器,所述Y轴减速器安装在所述Y轴移动块上,所述Y轴减速器的输出轴朝向所述支撑梁设置且安装有所述Y轴齿轮,所述Y轴齿条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且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Y轴伺服电机驱动所述Y轴齿轮转动,通过所述Y轴齿轮和所述Y轴齿条的啮合传动,所述横梁沿支撑梁滑动,实现所述字车在Y轴方向运动,所述Y轴光栅尺包括一Y轴标尺光栅和一Y轴光栅读头,所述Y轴标尺光栅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且与所述Y轴齿条平行,所述Y轴光栅读头通过一Y轴光栅安装码安装在所述Y轴移动块上并与所述Y轴标尺光栅配合,利用光栅的光学原理测量所述横梁在所述支撑梁上的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所述上位机,同时所述上位机对所述Y轴伺服电机进行伺服控制,实现所述字车在Y轴方向上的闭环控制;
所述X轴运动模块包括一X轴直线电机、一X轴移动块以及一X轴光栅尺,所述X轴直线电机包括一X轴电机定子和与该X轴电机定子配合的一X轴电机动子,所述X轴电机定子安装在所述X轴横梁上并沿着X轴方向延伸,所述X轴移动块的一面安装在所述X轴电机动子上,其另一面依次安装有所述Z轴运动模组和字车,所述X轴直线电机驱动该X轴移动块带动所述字车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X轴光栅尺包括一X标尺光栅和一X光栅读头,所述X轴标尺光栅设置在所述X轴横梁上且两端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X轴光栅读头通过一X轴光栅安装码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块上并与所述X轴标尺光栅配合,利用光栅的光学原理测量所述字车在所述X轴横梁上的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所述上位机,同时所述上位机对所述X轴直线电机进行精准控制,用以实现所述字车在X轴方向移动的闭环控制;
所述Z轴运动模块包括一Z轴转接板、一Z轴丝杆电机组以及一Z轴位置传感器,所述Z轴转接板的一面滑动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块上,其另一面安装有所述字车,所述Z轴丝杆电机组包括一Z轴伺服电机、一Z轴丝杆以及与所述Z轴丝杆配合的一Z轴螺母,所述Z轴丝杆沿Z轴方向转动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块上,所述Z轴螺母安装在所述Z轴丝杆上,并与所述字车连接,所述Z轴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块上,其输出轴通过一联轴器与所述Z轴丝杆连接,用以驱动所述Z轴丝杆转动,所述Z轴螺母带动所述字车实现Z轴方向运动,所述Z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字车朝向所述玻璃的一端面上,用于采集所述字车与所述玻璃之间的距离信息,并将该距离信息反馈至所述上位机,同时该上位机对所述Z轴伺服电机进行伺服控制,用以实现所述字车与不同厚度的玻璃始终保持预定的打印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组件包括预定数量的墨盒单元,所述墨盒单元包括一主墨盒、一第一墨泵、一过滤器、一副墨盒组、一第二墨泵、一第一负压控制器、一第二负压控制器、以及一压墨控制器,所述副墨盒组包括一进墨墨盒以及一抽墨墨盒,所述主墨盒包含一主墨盒进墨口以及一主墨盒出墨口,所述进墨墨盒包含一进墨墨盒进墨口以及一进墨墨盒出墨口,所述抽墨墨盒包含一抽墨墨盒进墨口以及一抽墨墨盒出墨口,所述主墨盒出墨口通过所述第一墨泵、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进墨墨盒进墨口连接,所述进墨墨盒出墨口经过所述打印喷头与所述抽墨墨盒的进墨口连接,所述抽墨墨盒出墨口通过所述第二墨泵与所述主墨盒进墨口连接以使油墨回流至所述主墨盒;所述进墨墨盒连接所述第一负压控制器,所述抽墨墨盒连接所述第二负压控制器,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负压控制器以及所述第二负压控制器的两个负压之间的压差,实现墨路的循环;所述进墨墨盒还与所述压墨控制器连接,为所述进墨墨盒提供正压,在该正压作用下实现压墨动作,使得在所述打印喷头未注满油墨时,将所述油墨注入所述打印喷头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刮墨装置,该刮墨装置包括一刮墨支架、一刮墨顶升气缸、一平台支撑架以及一刮板组件,所述刮墨支架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刮墨顶升气缸安装在所述刮墨支架上,其输出端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字车设置,并连接有所述平台支撑架,所述平台支撑架上设有收集废液的一废液槽,所述废液槽的底部还设有一排污阀,所述刮板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平台支撑架上的一刮墨气缸,所述刮墨气缸的输出端的活塞杆连接有一刮刀架,所述刮刀架滑动安装在所述废液槽上,所述刮刀架上对应该些打印喷头安装有软质的预定数量刮墨刀,执行自动化刮墨清洗作业:所述刮墨顶升气缸驱动所述平台支撑架上升,实现所述刮墨刀的刀刃与其对应的所述打印喷头抵接,此时所述刮墨气缸伸缩带动所述刮刀架在所述废液槽上滑动,实现所述刮墨刀刮落所述打印喷头上的废液,并储存在所述废液槽内,所述刮墨顶升气缸驱动所述平台支撑下降,完成所述打印喷头的清洗作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单元还包括一墨盒清洗装置、一第一二位三通阀及一第二二位三通阀,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及第二二位三通阀均包括一第一进液口、一第二进液口以及一出液口,所述墨盒清洗装置包括装有清洗液的一清洗液存储罐、一过滤器、一清洗泵以及一节流阀,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的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及出液口分别连接所述进墨墨盒、清洗液存储罐及打印喷头,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的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及出液口分别连接所述抽墨墨盒、打印喷头及所述废液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墨墨盒和所述抽墨墨盒结构设计一致,均包括一墨盒腔体、一搅拌组件、一上盖安装座以及一液位检测模块,所述墨盒腔体底部安装在一基板上,其远离所述底部的一开口端还密封安装有所述上盖安装座,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一搅拌叶轮、连接所述搅拌叶轮的一旋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墨盒腔体底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一磁钢,所述旋转轴远离所述搅拌叶轮的一端通过一轴承配合安装在所述上盖安装座上,所述磁钢转动时,所述搅拌叶轮在所述磁钢的磁力作用下旋转,以实现油墨的搅拌,所述液位检测模块包括一液位传感器和一浮子,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盖安装座上,所述浮子外套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浮子随着油墨的量上升,达到预设高度时,所述浮子触发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进墨墨盒内的液位传感器发出停止进墨信号,所述抽墨墨盒内的液位传感器发出开始抽墨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保湿装置,该保湿装置靠近其中一支撑梁设置非工作区,且位于所述车架下方,用于为所述打印喷头组件的打印喷头保湿,其包括一保湿支架、一保湿顶升气缸一保湿液存储罐、一废液收集罐以及一保湿组件,所述保湿支架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保湿顶升气缸安装在所述保湿支架上,其输出端朝向所述车架设置,所述保湿组件包括一保湿安装板和与所述打印喷头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保湿安装板上的预定数量的保湿头,所述保湿安装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保湿顶升气缸的输出端,执行保湿作业时,所述保湿顶升气缸顶升所述保湿安装板,以实现该些保湿头与对应的所述打印喷头配合,所述每个保湿头均设有一进液口和一出液口,所述保湿液存储罐设置在所述保湿支架上,其一出液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一注液泵、一单向阀以及所述每个保湿头的进液口,所述注液泵抽取所述保湿液存储罐内的保湿液注入到所述保湿头内,以使保湿液与所述打印喷头接触,以实现水封保湿,该些保湿头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串接在一起统一经一电磁阀和一抽液泵再接入所述废液收集罐内,所述废液收集罐设置在所述保湿支架上,保湿结束后,所述保湿顶升气缸带动所述保湿安装板下降至初始位置,所述电磁阀打开同时所述抽液泵将所述该些保湿头内的废液抽至所述废液收集罐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玻璃定位装置,该玻璃定位装置包括一横向定位条、一纵向定位条、与所述横向定位条配合的第一气缸组及与所述纵向定位条配合的第二气缸组,该第二气缸组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架与栅栏平行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组安装在与所述固定底架第一侧相邻的第二侧,所述纵向定位条呈水平纵向放置且与所述第二气缸组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定位条呈水平横向放置且与所述第一气缸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组及第二气缸组驱动所述横向定位条及纵向定位条升降,通过设置在横向定位条的一横向挡块及设置在纵向定位条的一纵向挡块使所述玻璃定位在打印起始位置。
CN201822216405.5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 Active CN209904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6405.5U CN209904268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6405.5U CN209904268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04268U true CN209904268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25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16405.5U Active CN209904268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042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9045A (zh) * 2020-09-10 2021-02-05 季华实验室 一种玻璃基板的加工方法和喷墨打印设备
CN114055959A (zh) * 2021-11-22 2022-02-18 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池州)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玻璃喷印治具及其工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9045A (zh) * 2020-09-10 2021-02-05 季华实验室 一种玻璃基板的加工方法和喷墨打印设备
CN114055959A (zh) * 2021-11-22 2022-02-18 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池州)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玻璃喷印治具及其工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5012B (zh) 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
CN209904268U (zh) 一种高温玻璃数码喷墨打印机
CN106671598B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CN109515005B (zh) 一种高温玻璃喷墨打印机的墨路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767483B (zh) 印花机印花头
CN113733761B (zh) 一种双面喷墨打印机
CN102248796B (zh) 喷墨打印机用维护装置
CN112519424A (zh) 一种pcb字符喷墨打印机
CN103913361A (zh) 一种新型自然沉降式细胞制片染色机
CN214646931U (zh) 一种锂聚合物电池双面喷印机
CN110843326A (zh) 一种多工位印刷设备
CN112871565A (zh) 航空雷达壳自动点胶装置
CN203287549U (zh) 光学镜片全自动涂墨机
CN216101069U (zh) 一种数码印花机的喷头清洗保湿一体装置
CN105564035A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刮墨维护方法
CN116901187A (zh) 一种家具板材切边设备
KR102326365B1 (ko) 청소 유닛 및 인쇄 장치
CN215297218U (zh) 一种纸张pH值自动测试系统
CN205416756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
CN211542783U (zh) 一种多工位印刷设备
CN211641308U (zh) 一种印刷设备
CN211138669U (zh) 一种打印机的打印部件清洗设备
CN211031611U (zh) 一种眼镜部件印刷机
JP2010162433A (ja) 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液滴吐出ヘッドの保守方法
CN219210021U (zh) 双头移液工作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1400 room 1216, 12th floor, building 13, China Zhigu Fuchun Park, Yinhu street,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walangg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535 unit 501, 5th floor, building A4, 11 Kaiyuan Avenu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VARYAG ROBO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