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3845U - 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3845U
CN209883845U CN201821806207.8U CN201821806207U CN209883845U CN 209883845 U CN209883845 U CN 209883845U CN 201821806207 U CN201821806207 U CN 201821806207U CN 209883845 U CN209883845 U CN 209883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thickness
layer
quasi
cook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062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达华
黄宇华
陈炜杰
万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9/07673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001971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3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3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2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e.g. heavy bottoms with copper inlay or with insulating inlay
    • A47J36/025Vessels with non-stick features, e.g. coa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该锅具包括:本体和形成在所述本体上的准晶层,所述本体包括口部、上侧部、下侧部和底部;位于所述底部和所述下侧部的准晶层厚度大于位于所述上侧部和所述口部的准晶层厚度。该锅具的本体上形成有厚度不同的准晶层,不仅具有优异且持久的不粘性能,而且在烹饪食物时还有利于食物的受热。

Description

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常见的不粘涂层包括聚PTFE涂层、PFA涂层、PEEK涂层、陶瓷涂层等,PEEK、PTFE 和PFA涂层等有机涂层因具有优异的化学热稳定性、自润滑(不粘)性能,而在炊具、饭煲内胆表面以及各种易清洁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现有的锅具及制备锅具的手段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实用新型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而提出的:
发明人在对烹饪器具锅具内涂层的研究中发现,现有的PTFE、PFA等有机涂层存在硬度不高、附着力低等缺陷,非常容易被硬物刮擦而导致涂层划伤,从而裸露出涂层原本覆盖的基材,在使用中易导致基材中的有害金属(例如铝等)逸出,妨害用户的身体健康。而陶瓷涂层容易水解,涂层不粘性能往往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而降低。
准晶材料是一种具有低表面能特性的材料,同时还具有硬度大、摩擦系数低、耐磨损和耐腐蚀等特性,这使得准晶材料具有替代现有不粘涂层的潜力。尤其是Al-Cu-Fe系准晶合金,其表面能介于不锈钢和聚四氟乙烯之间,比聚四氟乙烯略大25%左右,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该锅具的本体上形成有厚度不同的准晶层,不仅具有优异且持久的不粘性能,而且在烹饪食物时还有利于食物的受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锅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锅具包括本体和形成在所述本体上的准晶层,所述本体包括口部、上侧部、下侧部和底部;位于所述底部和所述下侧部的准晶层厚度大于位于所述上侧部和所述口部的准晶层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通过在其本体上形成准晶层,可显著提高其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不粘性能等表面性能,并且准晶层与锅具本体基材的结合力较强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划伤或水解,能够有效避免锅具本体基材裸露而导致的食物粘锅、锅具本体基材腐蚀以及损害用户身体健康等的一系列问题。此外,通过使锅具直接受热部分(下侧部和底部)的准晶层厚度大于其他部位(上侧部和口部),从而使锅具上下温差减少,提高了锅具传热的均匀性,提高了沸腾效果,从而提高食物的烹饪效果。
任选的,所述锅具为含有铝、钛、不锈钢、碳钢和铁中至少一种材料的单层或多层结构。
任选的,所述准晶层为铝铜铁准晶层,所述准晶层包括铝、铜和铁,也可以进一步包括钛和铬。
任选的,所述准晶层中铝、铜和铁的原子百分比为50~70%的铝,15~25%的铜和5~15%的铁。由此,可以形成准晶含量较多的准晶层,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准晶层的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不粘性能等表面性能。
任选的,所述准晶层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孔隙率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20%;准晶层厚度为10~500微米;热导率为0.1~3W/mK。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准晶层的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不粘性能等表面性能。孔隙率过高则容易造成局部过热,使传热不均匀;若孔隙率过低,则使传热性能降低,从而使沸腾效果不佳。准晶层厚度过小,则降低了导热性能,使导热均匀性变差;厚度过大,同样降低导热性能,且进一步使准晶层表面粗糙度增加,涂层硬度、耐磨性和不粘性相对较低。
任选的,位于所述口部的准晶层厚度不大于40微米,优选的,位于所述口部的准晶层厚度不小于10微米。由此,可有效避免烹饪中产生的冷凝水与食物接触,改善烹饪效果。
任选的,位于所述下侧部和所述底部的准晶层厚度为100~200微米。由于下侧部和底部处于加热圈所处的位置,受热较多,设置下侧部和底部的准晶层厚度较大,而上侧部的准晶厚度较小,可以减少锅具上下温差,从而有利于烹饪时热量的传递。
任选的,位于所述上侧部的准晶层厚度为50~100微米。由此,可进一步有利于烹饪时热量的传递。
任选的,在所述锅具的本体上,所述准晶层的厚度沿所述上侧部至所述底部逐渐增大。
任选的,在所述锅具的轴向上,所述锅具的内周面的中部向外凸出于所述锅具的内周面的两端。此时由于锅具的锅口较小,从而能够减少热量的外散,将热量锁入锅具内部,从而可以有效改善锅具中部的食物在烹饪中受热不足的问题。
任选的,所述上侧部和所述下侧部在一个球形面内。由此,可以进一步有利于改善锅具中部的食物在烹饪中受热不足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烹饪器具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锅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的锅具,可以持久有效地避免食物在烹饪过程中发生粘锅,并有效改善食物的受热情况。
任选的,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内限定有加热区,所述锅具的下侧部和底部位于所述加热区内。
任选的,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煲汤锅或电煮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相连”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发明人在对烹饪器具锅具内涂层的研究中发现,现有的PTFE、PFA等有机涂层存在硬度不高、附着力低等缺陷,非常容易被硬物刮擦而导致涂层划伤,从而裸露出涂层原本覆盖的基材,在使用中易导致基材中的有害金属(例如铝等)逸出,妨害用户的身体健康。而陶瓷涂层容易水解,涂层不粘性能往往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而降低。
准晶材料是一种具有低表面能特性的材料,同时还具有硬度大、摩擦系数低、耐磨损和耐腐蚀等特性,这使得准晶材料具有替代现有不粘涂层的潜力。尤其是Al-Cu-Fe系准晶合金,其表面能介于不锈钢和聚四氟乙烯之间,比聚四氟乙烯略大25%左右,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
鉴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锅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锅具包括本体100和形成在本体100上的准晶层200;本体100包括口部110、上侧部120、下侧部130和底部140;位于下侧部130和底部140的准晶层200厚度大于位于上侧部120和口部110的准晶层200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通过在其本体上形成准晶层,可显著提高其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不粘性能等表面性能,并且准晶层与锅具本体基材的结合力较强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划伤或水解,能够有效避免锅具本体基材裸露而导致的食物粘锅、锅具本体基材腐蚀以及损害用户身体健康等的一系列问题。此外,通过使锅具直接受热部分(下侧部和底部)的准晶层厚度大于其他部位(上侧部和口部),从而使锅具上下温差减少,提高了锅具传热的均匀性,提高了沸腾效果,从而提高食物的烹饪效果。
下面进一步参考图1和2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参考图1,锅具的本体100中,口部110为H3所示部位,上侧部为H2所示部位,下侧部130为H1所示部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于形成锅具的材料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锅具的材料可以为含有铝、钛、不锈钢、碳钢和铁中至少一种的单层或多层材料;也即是说,锅具为含有铝、钛、不锈钢、碳钢和铁中至少一种材料的单层或多层结构。由此,锅具材料的来源广泛、种类丰富,多种不同材料形成的锅具上均适于形成准晶层,适应性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准晶层200可以为铝铜铁准晶层,可包括铝、铜和铁。发明人发现,当采用上述元素形成的准晶层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准晶层的表面性能(例如硬度高、摩擦系数低、耐磨损、耐腐蚀等)。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准晶层的表面性能,准晶层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可形成准晶的元素。例如,准晶层中还可以包括Cr和Ti,由此,准晶层的耐腐蚀性更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准晶层200中铝、铜和铁的原子百分比为50~70%的铝, 15~25%的铜和5~15%的铁。由此,可以使得获得的准晶层中准晶含量较高,准晶层的表明性能更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准晶层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孔隙率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20%;准晶层厚度为10~500微米;热导率为0.1~3W/mK。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准晶层的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不粘性能等表面性能。孔隙率过高则容易造成局部过热,使传热不均匀;若孔隙率过低,则使传热性能降低,从而使沸腾效果不佳。准晶层厚度过小,则降低了导热性能,使导热均匀性变差;厚度过大,同样降低导热性能,且进一步使准晶层表面粗糙度增加,涂层硬度、耐磨性和不粘性相对较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位于口部110的准晶层厚度不大于40微米,优选的,位于所述口部的准晶层厚度不小于10微米。发明人发现,准晶材料的导热性不强,锅具在应用于烹饪设备时,其口部通常也位于烹饪设备的口部。因而,为了保证锅具整体的导热性,位于锅具口部部分的准晶层厚度不宜过大。例如,当烹饪设备为电饭煲时,在烹饪米饭的保温阶段,电饭煲盖板上的冷凝水将流到锅口处的锅具口部,如果口部准晶层厚度过大,将导致口部的冷凝水无法被烘干而流至电饭煲内的米饭中,使米饭口感变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位于下侧部130和底部140的准晶层厚度为100~200微米,例如100微米、120微米、140微米、160微米、180微米或200微米;位于上侧部120的准晶层厚度为50~100微米,例如50微米、60微米、70微米、80微米、90微米或100微米。发明人发现,锅具应用于烹饪设备时,其下侧部和底部一般位于直接受热的部位,受热较为集中。通过设置位于下侧部130和底部140的准晶层200厚度大于位于上侧部120 和口部110的准晶层200厚度,可以有效地改善烹饪时热量的传递,进一步有利于食物的均匀受热、减少锅具上下温差,从而有利于烹饪时热量的传递、提高食物的烹饪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锅具的本体100上,准晶层200的厚度沿上侧部120至下侧部130逐渐增大。由此,可进一步有利于食物的均匀受热,提高食物的烹饪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锅具的轴向上,锅具的内周面的中部向外凸出于锅具的内周面的两端。发明人发现,通过采用上述设置,锅具口部和底部的直径均小于锅具中部,即D1<D,D2<D,由此可以有效地将热量向锅具中部集中、减少热量的外散,将热量锁入锅具内部,弥补在烹饪过程中锅具中部区域内食物受热不足的缺陷,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和均温加热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锅具的上侧部120和下侧部130可在一个球形面内。由此,热量可以在锅具中形成球面反射,从而进一步弥补锅具中部尤其是中心位置在烹饪过程中受热不足的缺陷,使食物均匀受热,进而达到更好的节能和均温加热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3,该烹饪器具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锅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的锅具,可以持久有效地避免食物在烹饪过程中发生粘锅,并有效改善食物的受热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进一步包括:线圈盘400。线圈盘400内限定有加热区410,锅具的下侧部130和底部140位于加热区410内。由此,在烹饪过程中,锅具的下侧部130和底部140直接受热,受热较为集中。进而,通过设置位于下侧部130和底部140的准晶层200厚度大于位于上侧部120和口部110的准晶层200 厚度,可以有效地改善烹饪时热量的传递,进一步有利于食物的均匀受热,提高食物的烹饪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煲汤锅或电煮锅。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用途广泛,适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前文针对锅具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同样适用于上述烹饪器具,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锅具可以理解为用于烹饪器具的内胆,内胆包括上沿、上部侧壁、下部侧壁和底壁,相当于锅具包括口部、上侧部、下侧部和底部。此时,烹饪器具可以包括烹饪器具本体和内胆,内胆设在所述烹饪器具本体内,内胆即为本文中所述的锅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包括本体和形成在所述本体上的准晶层,所述本体包括口部、上侧部、下侧部和底部;位于所述底部和所述下侧部的准晶层厚度大于位于所述上侧部和所述口部的准晶层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为含有铝、钛、不锈钢、碳钢和铁中一种材料的单层或多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准晶层为铝铜铁准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口部的准晶层厚度不大于4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口部的准晶层厚度不小于1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下侧部和所述底部的准晶层厚度为100~20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上侧部的准晶层厚度为50~10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具的本体上,所述准晶层的厚度沿所述上侧部至所述底部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具的轴向上,所述锅具的内周面的中部向外凸出于所述锅具的内周面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部和所述下侧部在一个球形面内。
1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锅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内限定有加热区,所述锅具的下侧部和底部位于所述加热区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煲汤锅或电煮锅。
CN201821806207.8U 2018-07-27 2018-11-02 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09883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76732 WO2020019716A1 (zh) 2018-07-27 2019-03-01 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制备锅具的系统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82250 2018-07-27
CN201810848225 2018-07-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3845U true CN209883845U (zh) 2020-01-03

Family

ID=6898964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06207.8U Active CN209883845U (zh) 2018-07-27 2018-11-02 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CN201811299219.0A Active CN110754914B (zh) 2018-07-27 2018-11-02 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9219.0A Active CN110754914B (zh) 2018-07-27 2018-11-02 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98838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4914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6479B (zh) * 2021-04-13 2022-02-01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3185B1 (fr) * 1992-07-03 1994-08-26 France Grignotage Revêtement composite à base de quasi-cristaux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FR2807071B1 (fr) * 2000-03-28 2002-11-15 Dja Dodane Jean Et Associes Revetement anti-adherent ceramo-metallique pour ustensiles culinaires
CN101560618A (zh) * 2008-04-18 2009-10-21 鞠汉清 一种不粘锅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JP6019756B2 (ja) * 2012-05-30 2016-11-02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炊飯器
CN206867070U (zh) * 2017-01-22 2018-01-1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N206924009U (zh) * 2017-02-24 2018-01-26 武汉安在厨具有限公司 内锅、电压力锅及电饭锅
CN209883845U (zh) * 2018-07-27 2020-01-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4914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CN110754914B (zh) * 2018-07-27 2021-09-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4914A (zh) 2020-02-07
CN110754914B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51277U (zh) 烹饪器具
CN112137427B (zh) 烹饪器具
US4541411A (en) Graphite composite cookware
CN209883845U (zh) 锅具和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JP2016136990A (ja) 調理用具および塗料
CN210727482U (zh) 锅具和包括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JP2014050526A (ja) 調理器具
US20210378441A1 (en) Cooking utensil
US20100051626A1 (en) Cooking device and method with improved temperature control
CN208784367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JP5145840B2 (ja) 電磁誘導加熱用の鍋
CN220236661U (zh) 一种锅体和炒锅
CN215304916U (zh) 一种锅具
CN211093305U (zh) 一种生铁少油烟不粘锅
JPH11267030A (ja) 調理用鍋
CN201070251Y (zh) 一种复合锅
CN217524596U (zh) 一种热量损失低的石墨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16293784U (zh) 一种无油烟钛锅
CN218922287U (zh) 一种铝合金不粘锅
US20220000308A1 (en) Cooking utensil
CN219940364U (zh) 一种带硅化层的钢合金煮锅
CN201332968Y (zh) 一种可导磁锅具
CN212368779U (zh) 多层复合锅具
CN210446629U (zh) 碳质锅、碳质设备及烹饪器具
CN2902103Y (zh) 一种带有复合底的烹饪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