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6994U - 助燃机构和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助燃机构和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6994U
CN209876994U CN201920602938.9U CN201920602938U CN209876994U CN 209876994 U CN209876994 U CN 209876994U CN 201920602938 U CN201920602938 U CN 201920602938U CN 209876994 U CN209876994 U CN 209876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supporting
gas
area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29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飞
叶伟林
刘书兴
孙娅丽
林玉绵
丁泺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06029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6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6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6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燃机构和燃气灶,其中助燃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为中空结构,支撑架围成的中空部分为燃烧区,支撑架中设有助燃腔,助燃腔环绕在燃烧区外,支撑架的内壁设有助燃孔,助燃孔连通在助燃腔和燃烧区之间,用于将助燃腔中的助燃气体导入燃烧区,助燃孔中助燃气体的出射方向不与燃烧区的中轴线相交,助燃孔为多个,多个助燃孔在支撑架的内壁螺旋间隔分布。在燃烧区形成旋流,将燃烧区的火焰引导形成倾斜的走线,增加燃烧路径,提高燃烧的热效率。而且在支撑架内壁上螺旋间隔分布的助燃孔,增大了所形成的旋流由下至上的抽力,进一步提升二次补充空气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燃烧的充分性,提高热效率。

Description

助燃机构和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助燃机构和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在使用的过程中燃气被输送至炉头后,在炉头处进行二次空气补充后燃烧。燃气燃烧的过程中将产生CO和NOX,NOX的排放对人体有害。NOX的生成与燃气燃烧时的火焰温度和氧气浓度有关,为此人们在炉灶中设计助燃装置,向燃烧处提供足够的助燃气体,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但是采用一般的助燃装置虽然能够提供助燃气体,辅助燃烧,但是燃烧过程的热效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助燃机构和燃气灶,以提高燃烧过程中的热效率。
一种助燃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架围成的中空部分为燃烧区,所述支撑架中设有助燃腔,所述助燃腔环绕在所述燃烧区外,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设有助燃孔,所述助燃孔连通在所述助燃腔和所述燃烧区之间,所述助燃孔中助燃气体的出射方向不与所述燃烧区的中轴线相交,所述助燃孔为多个,多个助燃孔在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螺旋间隔分布。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助燃机构,所述支撑架内壁设置的助燃孔能够将所述助燃腔中的助燃气体传导至所述燃烧区,在所述燃烧区形成旋流,将燃烧区的火焰引导形成倾斜的走线,增加燃烧路径,提高燃烧的热效率。而且在所述支撑架内壁上螺旋间隔分布的助燃孔,增大了所形成的旋流由下至上的抽力,进一步提升二次补充空气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燃烧的充分性,提高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助燃孔在所述支撑架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或在螺旋向上的方向上相邻助燃孔之间的间距变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内壁为圆筒形,所述助燃孔中助燃气体的出射方向与放置在所述燃烧区的外环火盖相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燃孔中助燃气体的出射方向倾斜向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形成所述助燃腔的内环件和套设在所述内环件外的外壳,所述助燃孔则设置在所述内环件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燃机构还包括助燃风机和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与所述助燃腔连通,所述导气管另一端与与所述助燃风机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助燃腔连通的一端沿所述助燃腔此处的切线方向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燃机构还包括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与所述助燃风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件能够与炉灶的火力档位开关电性连接。
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的助燃机构。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燃气灶,主要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助燃机构,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从助燃孔中排出的助燃气体能够形成旋流,增加燃烧路径,提高热效率。而且,多个助燃孔在炉灶的内壁上螺旋间隔分布,增大了所形成的旋流的抽力,进一步起到二次补充空气的作用,提高燃烧的充分性,提高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炉灶本体,所述炉灶本体的外环火盖位于所述燃烧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燃气灶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述支撑架中装配有外环火盖时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所述支撑架在A-A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燃气灶,11、炉灶本体,12、支撑架,121、燃烧区,122、内环件,1221、助燃腔,1222、助燃孔,123、外壳,13、助燃风机,14、导气管,15、控制件,16、外环火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燃气灶10,所述燃气灶10包括一种助燃机构,通过所述助燃机构能够在燃气灶10的燃烧区121形成旋流,从而使得燃烧火焰路径增加,提高燃烧效率。这里所述的燃烧区121是指当所述助燃机构与燃气灶10所包含的炉灶本体11装配到一起时,所述炉灶本体11的外环火盖16出口所在的区域,在使用的过程中从外环火盖16喷出的燃气在所述燃烧区121燃烧。
具体地,所述助燃机构包括为中空结构的支撑架12,所述燃烧区121则由所述支撑架12围成,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支撑架12中设有助燃腔1221,所述助燃腔1221环绕在所述燃烧区121外,所述支撑架12的内壁设有助燃孔1222,所述助燃孔1222连通在所述助燃腔1221和所述燃烧区121之间。从而使得所述助燃腔1221中的助燃气体能够通过所述助燃孔1222导入燃烧区121。而且所述助燃孔1222中助燃气体的出射方向不与所述燃烧区121的中轴线相交,从而保障了助燃气体在所述燃烧区121中形成旋流,从而使得燃烧火焰路径增加,提高燃烧效率。
而且,所述助燃孔1222为多个,多个助燃孔1222在所述支撑架12的内壁螺旋间隔分布。从而使得在所述燃烧区121中形成旋流的助燃气体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增多,产生的由下至上的抽力增大,从而使得二次补充空气的效果更佳,进而提高热效率。具体地,多个助燃孔1222的分布可以是如图2至图4所示,在所述支撑架12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或在螺旋向上的方向上相邻助燃孔1222之间的间距变大。这里所述的在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是指,多个所述助燃孔1222所在的螺旋线为圆柱螺旋线,且在螺旋方向上相邻助燃孔1222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当所述助燃孔1222为直孔,所述支撑架12的内壁围成的为圆筒形时,通过将所述助燃孔1222的轴线相对于支撑架12内壁的直径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助燃孔1222中导出的助燃气体的出射方向不与燃烧区121的中轴线相交,从而由所述助燃孔1222导出的助燃气体在所述燃烧区121螺旋流动。如图3所述,具体可以将所述助燃孔1222的轴线设置为与放置在所述燃烧区121的外环火盖16相切的形式(图中虚线则为助燃孔1222的轴线),最大限度实现旋流。
可选的,当所述助燃孔1222非直孔时,影响助燃气体出射方向的为所述助燃孔1222上与所述燃烧区121连通的一端,所以将所述助燃孔1222上与所述燃烧区121连通的一端的轴线设置为相对于炉灶内壁的直径倾斜,如此则保障了助燃孔1222导出的助燃气体能够在燃烧区形成旋流。
而且,进一步地,为提高所述助燃气体在燃烧区121螺旋上升的速度,可以将所述助燃孔1222的轴线沿斜上方倾斜,从而使得所述助燃孔1222中助燃气体的出射方向倾斜向上。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12包括形成所述助燃腔1221的内环件122和套设在所述内环件122外的外壳123,所述助燃孔1222则设置在所述内环件122的内壁上。
所述外壳123主要用于支撑锅具,所述外壳123将所述内环件122保护在内,充斥在所述内环件122中的助燃气体从所述助燃孔1222喷出,在燃烧区121形成旋流。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12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即所述支撑架12包括外壳123和内壳,外壳123和内壳上下两端连接形成助燃腔1221,助燃孔1222设置在内壳上。
本文中所述的助燃机构可以用于如图1所述的燃气灶10中;也可以将所述助燃机构更换到现有的燃气灶10上,将所述助燃机构与现有燃气灶10的炉灶本体11配合安装,使得炉灶本体11的燃气出口位于所述助燃机构的燃烧区121,则可以实现上述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助燃机构还包括助燃风机13和导气管14,所述导气管14一端与所述助燃腔1221连通,所述导气管14另一端与与所述助燃风机13连通。使用的过程中则通过所述助燃风机13为所述助燃腔1221提供气体。而且,所述助燃风机13转速的不同,所述助燃孔1222中助燃气体排出的速度大小也会不同,进而可以调整助燃力度。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以在所述助燃机构中进一步设置控制件15,所述控制件15与所述助燃风机1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件15能够与炉灶的火力档位开关电性连接,从而通过所述控制件15根据所述炉灶的火力档位开关的大小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管14与所述助燃腔1221连通的一端沿所述助燃腔1221此处的切线方向分布,使得进入助燃腔1221中的助燃气体能够均匀从各个助燃孔1222中排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架围成的中空部分为燃烧区,所述支撑架中设有助燃腔,所述助燃腔环绕在所述燃烧区外,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设有助燃孔,所述助燃孔连通在所述助燃腔和所述燃烧区之间,所述助燃孔中助燃气体的出射方向不与所述燃烧区的中轴线相交,所述助燃孔为多个,多个助燃孔在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螺旋间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助燃孔在所述支撑架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或在螺旋向上的方向上相邻助燃孔之间的间距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内壁为圆筒形,所述助燃孔中助燃气体的出射方向与放置在所述燃烧区的外环火盖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孔中助燃气体的出射方向倾斜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形成所述助燃腔的内环件和套设在所述内环件外的外壳,所述助燃孔则设置在所述内环件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燃风机和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与所述助燃腔连通,所述导气管另一端与所述助燃风机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助燃腔连通的一端沿所述助燃腔此处的切线方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与所述助燃风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件能够与炉灶的火力档位开关电性连接。
9.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助燃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灶本体,所述炉灶本体的外环火盖位于所述燃烧区。
CN201920602938.9U 2019-04-28 2019-04-28 助燃机构和燃气灶 Active CN209876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2938.9U CN209876994U (zh) 2019-04-28 2019-04-28 助燃机构和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2938.9U CN209876994U (zh) 2019-04-28 2019-04-28 助燃机构和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6994U true CN209876994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63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2938.9U Active CN209876994U (zh) 2019-04-28 2019-04-28 助燃机构和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69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073A (zh) * 2019-04-28 2019-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助燃机构和燃气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073A (zh) * 2019-04-28 2019-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助燃机构和燃气灶
CN110006073B (zh) * 2019-04-28 2024-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助燃机构和燃气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9694B (zh) 灶具燃烧器和燃气灶
US20080029077A1 (en) Cooking stove
RU2539492C1 (ru) Воздухонагреватель с верхним обогревом
WO2016145746A1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CN209876994U (zh) 助燃机构和燃气灶
JP2008267807A (ja) ガスこんろ
JP2010187914A (ja) 加熱調理装置
CN110006073B (zh) 助燃机构和燃气灶
CN204880119U (zh) 一种燃气灶的火盖
CN112240549A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
CN107327845B (zh)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结构及燃气灶
WO2022156046A1 (zh)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0861194U (zh) 一种高效燃气煲仔炉炉头
CN112082158B (zh) 灶具燃烧器
CN110906326B (zh) 一种燃烧器
CN111780112B (zh) 一种用于低氮燃烧器的喷射机构
CN21586339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7402664U (zh) 旋转进气机构及燃气取暖器
CN218328272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4891163U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
CN219014308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7356885U (zh) 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CN213713150U (zh) 灶具燃烧器
CN114608007B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0153791U (zh) 燃烧器及其炉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