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2265U - 穿梭车 - Google Patents

穿梭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2265U
CN209872265U CN201822029570.XU CN201822029570U CN209872265U CN 209872265 U CN209872265 U CN 209872265U CN 201822029570 U CN201822029570 U CN 201822029570U CN 209872265 U CN209872265 U CN 209872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moving
shuttle
switching
hydraul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295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敏丰
沈一春
张贤根
王建卫
成玉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ian Technology Precision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ian Technology Precis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ian Technology Precision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295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2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2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2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梭车,该穿梭车包括车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车体组件上的液压组件、顶升组件、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及若干切换组件,所述液压组件与所述顶升组件及切换组件连接,所述液压组件驱动所述顶升组件及切换组件升降,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车体组件一相对两侧,所述切换组件连接于所述车体组件的另一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切换组件上,所述切换组件控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升降,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分别用于使所述穿梭车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当所述穿梭车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切换组件控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处于悬空状态。所述穿梭车具有结构小巧、转向灵活、顶升能力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穿梭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仓储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梭车。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穿梭车被广泛的应用于立体仓库和日用百货、医药、烟草以及瓶装和盒装产品等多种行业的生产中,并以其快速、准确的特点而逐步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目前在仓储系统中应用较多的为堆垛机、单向穿梭车、子母穿梭车等。这些市面上已有的各种类型的穿梭车基本只有一套行走轮系统,只能在水平面内的直线轨道上往复行驶、或具有一定转弯半径的圆弧轨道转弯行驶,需要占用较大的转弯半径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小巧、转向灵活、顶升能力强的穿梭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仓储系统的穿梭车,所述穿梭车包括车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车体组件上的液压组件、顶升组件、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及若干切换组件,所述液压组件与所述顶升组件及所述切换组件连接,所述液压组件驱动所述顶升组件及所述切换组件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车体组件的一相对两侧,所述切换组件连接于所述车体组件的另一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切换组件上,所述切换组件控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升降,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分别用于使所述穿梭车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当所述穿梭车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切换组件控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处于悬空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及第二移动组件分别包括若干行走轮及对应数量的驱动件,各所述行走轮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车体组件的一相对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支撑板,每一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切换组件的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板和顶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若干侧板,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板一侧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一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顶板。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若干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液压缸两侧,每一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向轴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安装于所述车体组件侧板上,所述第二导向轴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座。
进一步的,所述穿梭车沿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液压缸控制切换组件下降,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处于悬空状态,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货托盘和第一导向组件,所述液压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一端安装于所述车体组件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顶货托盘,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顶货托盘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一端安装于所述车体组件内,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以使所述顶货托盘沿着所述第一导向组件方向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的油箱、液压泵、调节阀、方向阀组及溢流阀,所述油箱、液压泵、调节阀、方向阀组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方向阀组还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还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溢流阀,所述溢流阀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油箱。
进一步的,所述穿梭车还包括电气组件,所述电气组件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连接,以控制和驱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梭车包括车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车体组件上的液压组件、顶升组件、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及若干切换组件,所述液压组件与所述顶升组件及所述切换组件连接,所述液压组件驱动所述顶升组件及所述切换组件上升或下降。与使用丝杆顶升的穿梭车相比,顶升能力强的优点。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车体组件的一相对两侧,所述切换组件连接于所述车体组件的另一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切换组件上,所述切换组件控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升降,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分别用于使所述穿梭车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当所述穿梭车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切换组件控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处于悬空状态。所述穿梭车具有结构小巧及转向灵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穿梭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穿梭车顶升组件第一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穿梭车顶升组件第二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穿梭车移动组件第一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穿梭车移动组件第二状态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穿梭车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穿梭车100可按照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并能够运载货物。所述穿梭车100包括车体组件10,以及设于所述车体组件 10上的液压组件20、顶升组件30、第一移动组件40、第二移动组件50、电气组件60及切换组件70。所述液压组件20与所述顶升组件 30连接,所述液压组件20驱动所述顶升组件30上升或下降。所述电气组件60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0和第二移动组件50连接,以控制和驱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0和第二移动组件50,从而实现所述穿梭车100移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0和第二移动组件50,分别用于使所述穿梭车10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切换组件70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0的升降,当所述穿梭车10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切换组件70控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0处于悬空状态。
本实施方案中,所述车体组件10大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车体组件10包括相对设置的矩形底板101和顶板104,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101和所述顶板104之间的若干侧板(未标号)。所述车体组件 10用于安装固定所述液压组件20、顶升组件30、第一移动组件40、第二移动组件50、电气组件60及切换组件70。所述顶板104设有相应开口(未标号)以安装所述顶升组件30。所述若干侧板用于保护所述车体组件10的内部元件。所述穿梭车100结构小巧,可直接穿梭货架底部,以节省空间。
所述液压组件20安装于所述底板101上,所述液压组件20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101上的油箱201、液压泵202、调节阀203、方向阀组204、若干第一液压缸205、溢流阀206及固定台207。所述油箱201安装于所述底板101一侧,用于存储液压油。所述液压泵202 安装于所述油箱201一侧。所述液压泵202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油箱201,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调节阀203及方向阀组204。所述液压泵202将所述液压油从所述油箱201内抽出并送入调节阀 203及方向阀组204。所述调节阀203及方向阀组204安装于所述底板101一侧,并靠近所述液压泵202。所述调节阀203及方向阀组204 通过管道与各所述第一液压缸205连接,以将所述液压油送至相应的第一液压缸205,使所述第一液压缸205完成上升或下降的动作。所述溢流阀206安装于所述底板101一侧,所述溢流阀206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压缸205,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油箱201,当所述第一液压缸205达到设定的压力时,所述溢流阀206将所述第一液压缸205中多余的液压油输送至所述油箱201。具体的,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台207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板101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液压缸205安装于所述固定台207远离所述底板 101的一侧,以增加所述第一液压缸205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压缸205也可以直接安装于所述底板101上。所述第一液压缸205缸体2052一端安装于所述固定台207一侧,所述第一液压缸205的伸缩杆2051固定于所述顶升组件30一侧,用于驱动所述顶升组件30上升或下降,以提高所述穿梭车100的负载及耐冲击性能。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液第一液压缸20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液压缸205在所述调节阀203及方向阀组204的作用下同步升降。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图2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穿梭车顶升组件第一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穿梭车顶升组件第二状态图。所述顶升组件30包括顶货托盘301及若干第一导向组件303。所述顶货托盘301一侧用于安装货物,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压缸205。所述顶货托盘301包括若干通孔3011,所述通孔3011 分别开设于所述顶货托盘301相对的两侧。所述通孔3011容许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3穿过,使所述顶货托盘301沿所述第一导向组件 303方向升降,以增加所述顶升组件30升降时候的稳定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3011数量为四个,两个为一组分别固定于所述顶货托盘301一相对的两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3的数量为4个,所述每一第一导向组件303包括第一导向轴3031及第一固定座3033。所述第一固定座3033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台207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轴3031。具体的,所述两个第一固定座3033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缸205的两侧。所述第一导向轴3031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3033,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3011。所述第一液压缸205 顶升或降低所述顶货托盘301时,所述顶货托盘301沿着所述第一导向轴3031方向上升或下降。以增加所述顶货托盘301的稳定性,提高所述顶升组件30的负载及耐冲击性能。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穿梭车移动组件第一状态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穿梭车移动组件第二状态图。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0安装于所述车体组件10的一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0包括若干行走轮401及对应数量的驱动件 40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4个行走轮401及4 个驱动件。所述驱动件403以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于所述车体组件 10两侧,各所述行走轮401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驱动件403连接,以驱动所述行走轮401,所述行走轮401行驶方向均沿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0安装于所述切换组件7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组件70的数量为2个,分别安装于所述车体组件10的另一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0包括若干行走轮501及对应数量的驱动件50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4个行走轮501及4个驱动件503。所述驱动件503以两个为一组分别连接于各所述切换组件70,所述行走轮501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驱动件 503连接,以驱动所述行走轮501。所述行走轮501行驶方向均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驱动件403、503分别通过电路与所述电气组件60 连接,以控制和驱动所述行走轮401、501。各所述行走轮401、501 设有相应的纹路,以契合轨道行驶。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0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0分别用于使所述穿梭车10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同一水平面的夹角为任意角度。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同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0作为第一移动组件40的备用件,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0失效时切换为第二移动组件50,以使所述穿梭车100 沿所述第一方向正常行驶;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时,所述穿梭车100可以切换行驶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交。具体的,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垂直,所述行走轮401行驶方向与所述行走轮501行驶方向互相垂直。
所述切换组件70通过丝杆顶升、液压顶升或气动顶升等方式进行轮组的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方式为液压顶升。每一所述切换组件70包括支撑板701、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701一侧的第二液压缸702及若干第二导向组件703。所述支撑板701一侧安装有两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0的驱动件503。所述第二液压缸702一端连接于所述顶板10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701。所述第二液压缸702通过管道与所述液压组件20连接,所述液压组件20驱动和控制所述第二液压缸702的升降,以驱动所述支撑板701上升或下降。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向组件703的数量为2个。所述每一第二导向组件703包括第二导向轴7031和第二固定座7033。每一所述第二固定座7033设置于所述车体组件1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座7033安装于所述车体组件10的侧板上。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轴 7031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液压缸702两侧。每一所述第二导向轴7031 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701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座 7033,以使所述支撑板701沿所述第二导向轴7031方向升降,提高所述支撑板701升降的稳定性。
当所述穿梭车10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液压缸702 驱动所述支撑板701上升,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0的行走轮501处于悬空状态,此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0的行走轮401与接触面接触。所述接触面可以为地面、工作台或轨道,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面为轨道。当所述穿梭车1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液压缸702驱动所述支撑板701下降,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0的行走轮401 处于悬空状态,此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0的行走轮501与接触面接触。所述第二液压缸702直接驱动所述支撑板701升降,以提高轮组切换速度,使所述穿梭车100的转向灵活。
所述电气组件60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组件10内的电控箱601、电池组603以及连接各组件的接线和控制软件。所述电控箱601和所述电池组603设置于所述车体组件10内。所述电控箱601和所述控制软件控制所述穿梭车100的电路,实现所述穿梭车行驶及升降的功能。所述电池组603通过电路与所述驱动件403和所述驱动件503连接,直接驱动所述行走轮401和所述行走轮501,以达到减小功率损耗的效果。
所述穿梭车100在使用时,将货物放置于所述顶货托盘301中,所述液压组件20根据使用者需求上升或下降所述顶升组件30,具体的,所述液压泵202将液压油从油箱201内抽出并以一定压力送入所述调节阀203及方向阀组204,通过所述方向阀组204将所述液压油送至第一液压缸205完成顶升组件30的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液压缸205保持压力并通过所述溢流阀206将多余的液压油送至所述油箱 201。所述电气组件60通过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0上的驱动件403驱动所述行走轮401。所述电气组件60还通过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0上的驱动件503驱动所述行走轮501。所述支撑板701连接于所述第二液压缸702,以切换所述穿梭车100的移动方向。当所述穿梭车10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液压缸 702驱动所述支撑板701上升,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0的行走轮501 处于悬空状态,此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0的行走轮401与接触面接触。当所述穿梭车1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液压缸 702驱动所述支撑板701下降,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0的行走轮401 处于悬空状态,此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50的行走轮501与接触面接触。所述穿梭车100具有结构小巧、转向灵活、顶升能力强的优点。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包括车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车体组件上的液压组件、顶升组件、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及若干切换组件,所述液压组件与所述顶升组件及所述切换组件连接,所述液压组件驱动所述顶升组件及所述切换组件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车体组件的一相对两侧,所述切换组件连接于所述车体组件的另一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切换组件上,所述切换组件控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升降,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分别用于使所述穿梭车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当所述穿梭车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切换组件控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处于悬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及第二移动组件分别包括若干行走轮及对应数量的驱动件,各所述行走轮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车体组件的一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支撑板,每一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切换组件的支撑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板和顶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若干侧板,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板一侧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一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顶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若干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液压缸两侧,每一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向轴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安装于所述车体组件侧板上,所述第二导向轴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沿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液压缸控制切换组件下降,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处于悬空状态,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货托盘和第一导向组件,所述液压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一端安装于所述车体组件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顶货托盘,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货托盘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一端安装于所述车体组件内,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以使所述顶货托盘沿着所述第一导向组件方向上升或下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的油箱、液压泵、调节阀、方向阀组及溢流阀,所述油箱、液压泵、调节阀、方向阀组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方向阀组还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还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溢流阀,所述溢流阀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油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还包括电气组件,所述电气组件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连接,以控制和驱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
CN201822029570.XU 2018-12-04 2018-12-04 穿梭车 Active CN209872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9570.XU CN209872265U (zh) 2018-12-04 2018-12-04 穿梭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9570.XU CN209872265U (zh) 2018-12-04 2018-12-04 穿梭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2265U true CN209872265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6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29570.XU Active CN209872265U (zh) 2018-12-04 2018-12-04 穿梭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2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8596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 穿梭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8596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 穿梭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08544A1 (zh) 一种轻型双向堆垛车
CN208182551U (zh) 仓储机器人叉车
CN111268596A (zh) 穿梭车
CN109650288B (zh) 一种基于单升平台的rgv的控制方法
CN111806947A (zh) 一种仓储叉车
CN209872265U (zh) 穿梭车
CN212333658U (zh) 一种仓储叉车
CN112374420A (zh) 一种用于仓储物流四向穿梭式搬运机器人
CN108860093B (zh) 底板调平机构、轨道和换电装置
CN205366790U (zh) 移动式悬臂货架
WO2024055504A1 (zh) 一种液压升降rgv小车及应用其的物料输送系统
WO2020228055A1 (zh) 一种驶入式顶升托移无轨穿梭车及其应用
CN113460918A (zh) 一种叉车用燃料电池结构
CN110217728A (zh) 一种电动叉车提升装置
CN111846731A (zh) 一种模块化升降式轨道搬运车
CN211255123U (zh) 一种高精密升降平台
CN210286638U (zh) 一种带驱动装置的叉车式搬运小车
CN208978991U (zh) 一种可以增大承载物品接触面的移动机器人
CN113771563A (zh) 双模式全向搬运车
CN203819867U (zh) 改进顶升机构的穿梭车
CN215558772U (zh) 一种叉车用燃料电池结构
CN204778627U (zh) 一种轻型双向堆垛车
CN212557875U (zh) 模块化升降式轨道搬运车
CN112723234A (zh) 一种利用高层空间的智能化存储车间
CN217947551U (zh) 一种e形剪叉升降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