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0059U - 一种复合车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车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0059U
CN209870059U CN201920577333.9U CN201920577333U CN209870059U CN 209870059 U CN209870059 U CN 209870059U CN 201920577333 U CN201920577333 U CN 201920577333U CN 209870059 U CN209870059 U CN 209870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anel
vehicle door
window frame
reinforcemen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773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莉
周杰
花成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773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0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0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0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车门,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外板覆盖于所述内板上,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还设置有窗框、防撞杆和加强件,并且所述窗框的一部分伸出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上方,所述内板和所述防撞杆使用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外板、所述窗框和所述加强件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碳纤维作为高强度复合材料,取代了原本的钢板和铝板材料作为内板和防撞杆,显著降低了车门的重量,减少了钢材和铝材的使用,降低了能源消耗,较现有的车门结构更加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车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车门。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业中,环保标准日益严格,节能减排逐渐成为汽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传统的车门整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不仅重量大,还需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环保要求,汽车领域中不断寻找新材料和新设计来降低车门的重量。
经过不断探寻,碳纤维材料作为一种高强度重量轻的可再生材料,逐渐应用于汽车制造中,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复合的车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碳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复合的车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复合车门,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外板覆盖于所述内板上,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还设置有窗框、防撞杆和加强件,并且所述窗框的一部分伸出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上方,
所述内板和所述防撞杆使用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外板、所述窗框和所述加强件使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窗框包括垂直连接的侧框和下框、连接所述侧框和所述下框的弧形框,所述弧形框还连接有玻璃导槽,所述玻璃导槽向所述窗框下方延伸;
所述下框胶接于所述内板上,所述侧框和所述弧形框伸出所述内板上方;
所述玻璃导槽的下端部通过铆钉铆接于所述内板上。
具体的,所述下框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粘胶部,用于连接于所述内板。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玻璃导槽和所述内板之间,并且胶接于所述内板的拐角位置。
具体的,所述加强件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粘胶部,沿所述加强件的连接面的外边缘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内板的两侧边,并且所述防撞杆覆盖于所述加强件和所述玻璃导槽上方。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杆的两端部通过粘胶和螺栓安装于所述内板上。
具体的,所述防撞杆两端部均设置了两个第三粘胶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三粘胶部连接所述内板和所述防撞杆。
进一步的,所述外板的两侧边和底边分别对应胶接于所述内板的两侧边和底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板、所述窗框和所述加强件采用钢铁和铝材制成;所述内板和防撞杆采用丝束规格大于12K的碳纤维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碳纤维作为高强度复合材料,取代了原本的钢板和铝板材料作为内板和防撞杆,显著降低了车门的重量,减少了钢材和铝材的使用,降低了能源消耗,较现有的车门结构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门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门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窗框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强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撞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区域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外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区域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内板01、外板02、侧边21、底边22、顶边23、第四胶层201、窗框03、侧框31、下框32、弧形框33、玻璃导槽34、第一粘胶部301、铆钉302、防撞杆04、第三粘胶部401、第三胶层402、螺栓403、加强件05、第二粘胶部5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复合车门,包括内板01和外板02,02外板覆盖于内板01上,内板01和外板02之间还设置有窗框03、防撞杆04和加强件05,并且窗框03的一部分伸出内板和外板上方;
其中内板01和防撞杆04使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外板02、窗框03和加强件05使用金属材料制成。
如图1、图2所示,车门具体包括内板01、外板02、窗框03、防撞杆04和加强件05,加强件05、窗框03和防撞杆04依次安装于内板01上,在加强件05、窗框03和防撞杆04均安装完成后,再将外板02覆盖于内板01上,完成车门的安装。
在现有的车门结构中,车门的所有构件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导致车门的重量过重,并且耗费大量金属材料。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车门中,内板01和防撞杆04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优选强度较大的丝束规格大于12K的碳纤维材料;为保持汽车外表的美观和强度,外板02和窗框03仍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钢铁或铝材;加强件05作为局部支撑构件,体积较小,另外为保证其强度,也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钢铁或铝材;将内板01、外板02、窗框03、防撞杆04和加强件05进行复合安装,形成重量较轻且环保的复合车门。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窗框03包括垂直连接的侧框31和下框32、连接侧框31和下框32的弧形框33,弧形框33还连接有玻璃导槽34,玻璃导槽34向窗框03下方延伸;
再参见图3,其中下框32胶接于内板01上,侧框31和弧形框33伸出内板01上方构成车窗。
具体的,下框32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粘胶部301,用于连接于内板01;在下框32与内板01的接触面上,二者的直接接触面积均设置为第一粘胶部301,沿着下框3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粘胶部301上涂上第一胶层(图中未示出),粘接于内板01上。
此时玻璃导槽34位于内板01外侧,为固定玻璃导槽34,将玻璃导槽34的下端部(图3中A区域)通过铆钉302铆接于内板01上,具体参见图4:玻璃导槽34的下端部通过两个铆钉302固定于内板01上。
可选的,还可在玻璃导槽34和内板01之间增加胶层进行胶接,进一步固定玻璃导槽34。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加强件05位于玻璃导槽34和内板01之间,并且胶接于内板01上,加强件05安装于内板01的拐角位置,支撑于拐角处,即起到支撑内板01的作用,同时也为玻璃导槽34进行限位。
具体的,参见图5,加强件05的连接面上外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二粘胶部501,第二粘胶部501上涂有第二胶层(图中未示出),粘接于内板01上。
可选的,还可设置铆钉或螺钉对加强件05进行加固。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防撞杆0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内板01的两侧边,防撞杆04的作用在于在汽车发生侧碰时保护乘员,因此防撞杆04横向设置于内板01上,并且防撞杆04覆盖于加强件05和玻璃导槽34外侧,起到遮挡加强件05和玻璃导槽34的作用,防止其脱落或碎裂影响乘员安全。
具体的,参见图6、图7,防撞杆04两端部均设置了两个第三粘胶部401,第三粘胶部401上涂有第三胶层402,将第三粘胶部401粘接于内板01上,并且在第三粘胶部401上设置有螺孔,螺栓403穿过第三粘胶部401的螺孔连接内板01和防撞杆04,防撞杆04的两端通过胶接和螺栓连接的复合连接方式固定于内板01上。
进一步的,如图8、图9所示,外板02的两侧边21和底边22分别对应胶接于内板的两侧边和底边上,外边02的侧边21和底边22的边缘设置了第四胶层201,第四胶层201连接内板01和外板02,从三边对内板01和外板02进行固定;由于外板02的顶边23设置了升降的车窗玻璃,因此顶边23不胶接于内板01上。外板02是车门的外观件,采用胶接不会影响车门的美观。
本实施例中的复合车门,为金属材料和碳纤维材料复合的结构,并且碳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之间的连接采用胶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克服了非金属材料无法焊接的困难,在不影响车门外观和强度的情况下,减轻了车门的重量并且减少了金属材料的消耗。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复合车门,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外板覆盖于所述内板上,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还设置有窗框、防撞杆和加强件,并且所述窗框的一部分伸出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上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和所述防撞杆使用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外板、所述窗框和所述加强件使用金属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包括垂直连接的侧框和下框、连接所述侧框和所述下框的弧形框,所述弧形框还连接有玻璃导槽,所述玻璃导槽向所述窗框下方延伸;
所述下框胶接于所述内板上,所述侧框和所述弧形框伸出所述内板上方;
所述玻璃导槽的下端部通过铆钉铆接于所述内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粘胶部,用于连接于所述内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玻璃导槽和所述内板之间,并且胶接于所述内板的拐角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粘胶部,沿所述加强件的连接面的外边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内板的两侧边,并且所述防撞杆覆盖于所述加强件和所述玻璃导槽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的两端部通过粘胶和螺栓安装于所述内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两端部均设置了两个第三粘胶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三粘胶部连接所述内板和所述防撞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的两侧边和底边分别对应胶接于所述内板的两侧边和底边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所述窗框和所述加强件采用钢铁或铝材制成;
所述内板和防撞杆采用丝束规格大于12K的碳纤维材料制成。
CN201920577333.9U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复合车门 Active CN209870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7333.9U CN209870059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复合车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7333.9U CN209870059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复合车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0059U true CN209870059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62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77333.9U Active CN209870059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复合车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00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2043A (zh) * 2020-04-28 2020-07-1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钢混合车门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2043A (zh) * 2020-04-28 2020-07-1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钢混合车门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6722B (zh) 用于飞行器机翼或水平安定面的抗扭箱的肋结构
CN107985421B (zh) 汽车门槛总成
CN104884287B (zh) 用于包括车窗升降系统的安装机构的车门的塑料加固面板
US20120181809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with body reinforcement behind the second row of seats
CN209870059U (zh) 一种复合车门
CN114261268A (zh) 一种新能源车车身与电池包集成结构
CN210364067U (zh) 前门洞侧围板总成及车
CN209366298U (zh) 一种汽车及其轻量化车身结构
KR100766362B1 (ko) 이원화된 구조를 갖는 철도차량 차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6114160B (zh) 一种汽车车门外板总成安装结构
CN115402445A (zh) 一种全景天窗总成安装结构
CN206703640U (zh) 新能源汽车车厢用复合板材以及新型新能源汽车车厢
CN209776577U (zh) 一种汽车门槛加强板结构
CN210822234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司机室
CN208963181U (zh) 电动汽车车身底板结构
CN104163206B (zh) 车辆后地板纵梁总成以及车辆后部结构
CN209888613U (zh) 一种轻量化车门框架组件和车门总成
CN110816230A (zh) 背门及汽车
CN205801014U (zh) 一种汽车底护板及使用其的汽车
CN214296139U (zh) 一种新型侧围外板结构
CN111319683A (zh) 一种车身门槛梁结构及氢能汽车
CN214084457U (zh)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的a柱结构
CN215097838U (zh) 机罩内板总成
CN210941301U (zh) 滑移门结构及包括该滑移门结构的汽车
CN219325874U (zh) 一种横梁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