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63327U - 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63327U CN209863327U CN201920135793.6U CN201920135793U CN209863327U CN 209863327 U CN209863327 U CN 209863327U CN 201920135793 U CN201920135793 U CN 201920135793U CN 209863327 U CN209863327 U CN 2098633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heating
-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 infrared
- lamp hol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包括加热主机、壶体,所述加热主机的上盖设有加热区,所述壶体底部放置于加热区上,所述加热区下凹形成下凹空间,所述下凹空间的边缘设置有测温件,所述测温件包括测温灯头,所述测温灯头的前端朝向加热区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区下凹空间,放置壶体和安装测温件方便简单,测温灯头的红外测温及时、准确,便于测温、控温和干烧保护等的程序应用,提高加热器具的智能化和达到自动加热控制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红外茶炉依靠发热盘加热,发热盘加热区域温度高,通常在机器内部设置测温传感器用于机器高温保护,红外炉烧茶程序依靠时间控制;或者在壶盖顶珠里面增加温度传感器测温,依靠测试蒸汽温度判断水温,依据水温提示茶叶、食材的放入、功率的加减及关机等功能的实现。
然而,现有的测温技术中,依靠时间控制相当不精准、不及时。壶盖顶珠设置测温传感器的方式,有如下缺点:壶盖顶珠处需加装电池供电,电池寿命影响使用体验;电池对水蒸气敏感,顶珠很难做到对水蒸气的隔离;顶珠与主控板需要一对一无线通信连接,在生产及使用中存在匹配问题,一旦不匹配容易造成安全问题;依靠测试水蒸气的温度,只有水烧开蒸汽存在一定量之后测量精度才能有所提升,判断水温存在较大误差。
鉴于此,本方案提供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以实现能够在红外茶炉上进行方便高效地红外测温,解决测温的精准性和及时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包括加热主机、壶体,所述加热主机的上盖设有加热区,所述壶体底部放置于加热区上,所述加热区下凹形成下凹空间,所述下凹空间的边缘设置有测温件,所述测温件包括测温灯头,所述测温灯头的前端朝向加热区上方。采用本方案红外测温技术,可有效提高测试水温的精度和灵敏度,可以此设置自动功能,有效提升煮茶或烹饪效果;并设置防干烧程序,有效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此外红外测温器光线透过玻璃壶体折射,产生3D效果,增加玻璃壶视觉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下凹空间的底部设置有瓷板,所述壶体底部放置于瓷板上。上盖凹陷并下凹空间设置瓷板,使壶位置固定、不易四处滑动,同时留出了装配测温灯头的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下凹空间的边缘形成侧壁,侧壁开有结构孔,所述测温灯头设置于结构孔内。下凹必形成侧壁,在侧壁处开孔设置测温灯头,不影响壶体在下凹空间的移动,不易沾水。
进一步,所述测温件还包括测温灯头尾部的红外测温器,所述红外测温器以固定件固定于上盖底部。红外测温器使测温灯头发出红外光测温,红外测温器固定于上盖底部本身隐藏,不影响外观,同时也容易与加热主机内部的主控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侧壁为斜面。斜面的侧壁过渡自然,且工艺简单、便于开模。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中间呈圆柱状的螺钉柱和螺钉柱边缘设置的对红外测温器两端限位的限位筋,所述红外测温器通过螺钉和固定件固定于上盖底部。限位筋用于调整红外测温器的位置,使其可以在下凹空间周围、上盖底部的某个位置固定,螺钉柱使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测温件沿下凹空间周向均匀分布2~4个。测温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如为1个,仅为测温;测温灯头测量感知温度,红外测温器读取温度超过指定标准(如110℃)时,通过电陶炉控制器发出报警或停止加热指令。多个测温件,可通过固定算法计算壶内水的温度,通过水温可以判断烧水过程的几个阶段:初始温度、中温、高温、沸腾等。
作为优选,所述测温灯头的延伸方向朝向壶体的外壁。发热盘热量传递至壶底测温处,测温灯头射出的红外光测量壶体外壁的温度,外壁涂上深色的吸光涂层为佳。
再有,所述测温灯头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平行。测温灯头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使其发射出的光正对壶体表面,使其与壶体距离最小,也尽量减少折射、反射的影响,使测温最为准确。
再有,所述测温灯头延伸线与壶体外壁的交叉点,高于壶体底部5-25mm。红外光点位置在垂直方向高于玻璃壶底5-25mm,可以保证热传递的及时性,提高测温的准确性;测温灯头距离壶内底部垂直高度过高,不利于抗干烧功能实现;灯头距离过低,易受瓷板温度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通过加热区下凹一段行成下凹空间,放置壶体和安装测温件方便简单,测温灯头的红外测温及时、准确,便于测温、控温和干烧保护等的程序应用,提高加热器具的智能化和达到自动加热控制的效果,如自动煮茶或自动烹饪养生饮品。具体如下:
1、采用本方案红外测温技术有效提高测试水温的精度,可以此设置自动功能,有效提升煮茶或烹饪其他饮品效果;现有陶炉、茶炉技术无法判断锅内或者壶内部水是否烧干,本方案通过红外测温技术读取壶底部温度,通过设置温度限值判断壶内水是否干烧,可减少壶具的损坏,极大提升产品品质;
2、通过测温器与主控板的有线连接,可避免玻璃壶顶珠无线传输模块的匹配难、易受干扰、电池寿命短、电池仓蒸汽易凝结等问题;
3、红外测温器的测温灯头光线透过玻璃壶体折射,产生3D效果,增加玻璃壶视觉体验;
4、红外测温器与主控板相连,利用红外测温的准确及时性,可设置多个程序:如通过实时高精度测温,可在某温度下提示放入食材,有利于增强煮茶或烹饪的口感;如壶底温度上升至设定值后判断为干烧已发生,通过控制器发出报警或关机指令,避免干烧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上盖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上盖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主机,10-加热区,100-下凹空间,101-侧壁,102-结构孔,11-上盖,12-瓷板,2-壶体,3-测温件,31-测温灯头,32-红外测温器,4-固定件,41-螺钉柱,42-限位筋,5-发热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实用新型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实施例一
参照图1~3,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包括加热主机1、壶体2,加热主机1可以是电陶炉形式或者其他发热丝形式的加热器具,也可以是电磁炉形式,壶体2也可以由锅体代替,所述加热主机1的上盖11设有加热区10,还可具有旋钮或按钮等部件,所述壶体2底部放置于加热区10上,所述加热区10下凹形成下凹空间100,所述下凹空间100的边缘设置有测温件3,所述测温件3包括测温灯头31,所述测温灯头31的前端朝向加热区10上方。更为具体地,在壶体2放置于加热区10后,所述测温灯头31的延伸方向朝向壶体2的外壁。
所述下凹空间100的底部设置有瓷板12,所述壶体2底部放置于瓷板12上,使壶体2位置固定、不易四处滑动,同时留出了装配测温灯头31的空间,加热主机1在瓷板12下部位置为发热盘5;所述下凹空间100的边缘形成侧壁101,所述侧壁101优选为斜面,也可为垂直面、边缘倒角或圆角,侧壁101开有结构孔102,所述测温灯头31设置于结构孔102内。
所述测温件3为1个,其包括测温灯头31及测温灯头31尾部连接的红外测温器32,所述红外测温器32以固定件4固定于上盖11底部;具体地,所述固定件4包括中间呈圆柱状的螺钉柱41和螺钉柱41边缘设置的对红外测温器32两端限位的限位筋42,所述红外测温器32通过螺钉和固定件4固定于上盖11底部;限位筋42优选两侧各两片,共4片,侧面2片用于对红外测温器32的左右位置限位,前端2片用于调整红外测温器32以靠向侧壁101的前端,从而调整红外测温器32的位置,使其可以在下凹空间100周围、上盖11底部的某个位置固定,测温灯头31的位置固定,使射出的红外光方向一定。
红外测温器32固定于上盖11底部,本身结构隐藏,不影响整机外观,并向加热主机1内部连接主控板。主控板可植入测温与加热主机功能关联的程序,如:测温灯头31实时监测壶底温度,得到的温度信号由红外测温器32,读取温度超过指定标准(如110℃)时,判断为干烧,通过主控板发出报警或停止加热指令。
所述测温灯头31的延伸方向朝向壶体2的外壁,壶体2的外壁在测温灯头31的正对处附近可以覆有吸光涂层,以减少反射、折射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所述测温灯头31的延伸方向优选与水平面平行,也可以带有一定角度;所述测温灯头31的延伸线与壶体2外壁的交叉点,垂直高于壶体2底部5-25mm,此参数可以保证热传递的及时性,提高测温的准确性,因测温灯头31距离壶内底部垂直高度过高,不利于抗干烧功能实现;灯头距离过低,则易受瓷板温度影响。
实施例二
参照图4~5,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测温件3沿下凹空间100周向均匀分布2~4个,优选3个,相应地,侧壁101周向均匀开有3个结构孔102,则所述的3个测温灯头31分别设置于3个结构孔102内,测温灯头31延伸方向均朝向加热区10上方、壶体2的外壁,相应地,3个红外测温器32由3组固定件4和3对螺钉固定于上盖11底部,沿着测温空间100周向均匀布置;更为优选地,3个测温灯头31的延伸线关于下凹空间100的中心对称。多个测温灯头31的光柱(红外测温器生成红外光测温,但通常会夹杂少量可见红光)透过玻璃壶体折射,产生3D效果,增加玻璃壶视觉效果,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
3个红外测温器32均向加热主机1内部连接主控板,可通过对主控板植入程序,实现自动控制,如:用软件算法提升温度精度、提升测量可靠性等,通过水温和时间等参数可以判断烧水过程的几个阶段:初始温度、中温、高温、沸腾等,通过实时高精度测温,可在某温度下提示放入食材,有利于增强煮茶或烹饪的口感。又如:通过实时高精度测温,壶底温度上升至设定值后及时判断为干烧已发生(如105℃),通过控制器发出报警或关机指令,避免干烧产生。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包括加热主机、壶体,所述加热主机的上盖设有加热区,所述壶体底部放置于加热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区下凹形成下凹空间,所述下凹空间的边缘设置有测温件,所述测温件包括测温灯头,所述测温灯头的前端朝向加热区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空间的底部设置有瓷板,所述壶体底部放置于瓷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空间的边缘形成侧壁,侧壁开有结构孔,所述测温灯头设置于结构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件还包括测温灯头尾部的红外测温器,所述红外测温器以固定件固定于上盖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为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中间呈圆柱状的螺钉柱和螺钉柱边缘设置的对红外测温器两端限位的限位筋,所述红外测温器通过螺钉和固定件固定于上盖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件沿下凹空间周向均匀分布2~4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灯头的延伸方向朝向壶体的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灯头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灯头延伸线与壶体外壁的交叉点,高于壶体底部5-25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35793.6U CN209863327U (zh) | 2019-01-27 | 2019-01-27 | 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35793.6U CN209863327U (zh) | 2019-01-27 | 2019-01-27 | 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63327U true CN209863327U (zh) | 2019-12-31 |
Family
ID=68951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35793.6U Active CN209863327U (zh) | 2019-01-27 | 2019-01-27 | 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63327U (zh) |
-
2019
- 2019-01-27 CN CN201920135793.6U patent/CN2098633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33451B (zh) | 一种智能烹饪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8758712B (zh) | 防干烧灶具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0544528C (zh) | 电加热烹调器 | |
CN105747835A (zh) | 一种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 | |
WO2019128988A1 (zh) | 一种智能电磁加热水壶 | |
CN110107922B (zh) | 一种防干烧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及燃气灶 | |
CN203454224U (zh) | 一种电磁炉 | |
CN110925804A (zh) | 一种精准测量燃气灶上锅具内食物温度的方法 | |
CN103486630A (zh) | 储能加热的光波炉、电陶炉及电磁炉与锅具 | |
CN206119971U (zh) | 一种红外线加热方式的多功能锅 | |
CN209863327U (zh) | 一种红外测温的加热器具 | |
CN108954405B (zh) | 防干烧灶具 | |
CN206006892U (zh) | 电炊具 | |
CN111685586A (zh) | 一种锅具识别方法、结构及具有锅具识别功能的烹饪器 | |
CN108954402B (zh) | 防干烧灶具 | |
CN208524507U (zh) | 烹饪锅具及烹调器 | |
CN201297676Y (zh) | 一种辐热炉 | |
KR20200064141A (ko) | 조리 방법 및 조리 기구 | |
CN210485813U (zh) | 一种电磁炉或电陶炉用底座结构 | |
CN209547772U (zh) | 一种采用电控加热的高压锅烹饪装置 | |
CN209678213U (zh) | 防溢探头及烹饪器具 | |
CN209595494U (zh) | 一种一体式烹饪装置 | |
CN209547771U (zh) | 一种高压锅烹饪装置 | |
CN207438661U (zh) | 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8606227U (zh) | 防溢装置及加热炉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1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