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5232U - 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55232U
CN209855232U CN201920357590.1U CN201920357590U CN209855232U CN 209855232 U CN209855232 U CN 209855232U CN 201920357590 U CN201920357590 U CN 201920357590U CN 209855232 U CN209855232 U CN 209855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reinforcing rod
shaped
holes
connect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75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祥文
伍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3575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55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55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55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装置包括加固杆件、第一稳固件和第二稳固件;所述加固杆件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加固杆件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条形安装孔;所述连接套筒套设在加固杆件设有条形安装孔的一端上,所述连接套筒上设有条形紧固孔,多个条形紧固孔中,位于两端的两个条形紧固孔中至少靠近所述第二稳固件的条形紧固孔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筒的端面;还包括用于插设在所述固定孔内的固定销以及用于插设在所述条形紧固孔和所述条形安装孔内的梯形定位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对柱体的夹紧,施工方便、简单、快速,成型效果好,大大节省成本,重复使用率高,稳固率更好,质量保证率高,尺寸更加精准。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及框架结构的建筑不断增多,大部分建筑中的方形柱体依然采用钢管扣件加通丝螺杆等传统的支模加固技术。传统技术不但受施工人员施工水平的影响,而且随着建筑要求及难度不断提高,出现很多难以克服的施工问题例如:方柱尺寸较大时,容易出现加固件受力不均,易造成柱子鼓包或偏差大,使用通丝螺杆加固时,丝杆穿过柱体,施工结束后,柱体会留有空洞影响柱体强度及美观性。在使用传统紧固方式加固丝杆会损坏和加固螺母等材料会有损耗或丢失,造成材料浪费,传统技术已不能满足当下的施工需求。市场需要一种更高受力强度、更高稳定性、施工更加的快速和简便的方型柱体加固工具,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单弯可调式紧固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加固方便快捷,能调节加固尺寸,且制造方便,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包括加固杆件、用于套在所述加固杆件上的连接套筒以及分别设在所述加固杆件两端的第一稳固件和第二稳固件,所述第一稳固件和所述第二稳固件的中部均设有供所述加固杆件穿过并伸出的通孔;所述加固杆件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加固杆件侧壁的固定孔,所述加固杆件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沿所述加固杆件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条形安装孔;所述连接套筒套设在所述加固杆件设有所述条形安装孔的一端上,所述连接套筒上设有沿所述连接套筒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连接套筒相对侧壁的条形紧固孔,多个所述条形紧固孔中,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条形紧固孔中中,至少靠近所述第二稳固件的所述条形紧固孔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筒;还包括用于插设在所述固定孔内的固定销以及用于插设在所述条形紧固孔和所述条形安装孔内的梯形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稳固件和第二稳固件对待紧固柱体外的紧固板进行夹持,然后通过定位销对所述第一稳固件进行限位,通过套接连接套筒,使得连接套筒上的条形紧固孔与条形安装孔连通,然后通过向紧固孔内插入梯形定位销,在梯形定位销逐渐插入的过程中带动调节套筒以及与连接套筒抵接的第二稳固件向第一稳固件移动,实现对柱体的夹紧,待夹紧后在所述第二稳固件旁的条形安装孔内插入梯形定位销,然后拆除连接套筒即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多个所述条形紧固孔中,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条形紧固孔均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筒的端面,且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条形紧固孔的长度不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位于两端的条形紧固孔的长度不同,能根据紧固的需要调节连接套筒与第二稳固件的抵接端。
进一步,所述条形紧固孔的长度与所述条形安装孔的长度相同,当一个所述条形紧固孔与一个所述条形安装孔重合连通时,其他的所述条形紧固孔与条形安装孔部分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一个所述条形紧固孔与一个所述条形安装孔重合连通时,其他的所述条形紧固孔若都与条形安装孔重合连通的话,就不能通过插入梯形定位销的方式带动连接套筒向第二稳固件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条形紧固孔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条形安装孔之间的间距。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所述条形紧固孔的长度与所述条形安装孔的长度相同,且相邻两个所述条形紧固孔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条形安装孔之间的间距时,当一个条形紧固孔与一个条形安装孔重合连通时,其他的条形紧固孔与条形安装孔必然交叉,此时便于梯形定位销的插入带动连接套筒相对于加固杆件的相对移动。
进一步,所述固定孔的中心线和所述条形安装孔的中心线平行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孔的中心线和条形安装孔的中心线平行设置,使得固定孔和条形安装孔位于加固杆件的同一侧,在使用时,根据便于击打的方向设置固定孔和条形安装孔的朝向,便于固定销和梯形定位销的击打插入。
进一步,所述加固杆件为圆锥形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是从设有固定孔的一端插入柱体内,加固杆件采用锥形杆,便于插入,且在使用完成后,便于加固杆件的脱离,减少对柱体造成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在插入加固杆件前,需要在柱体上钻取的孔内插入塑料管,然后在塑料管内插入加固杆件,采用锥形杆,能减少塑料管的使用,进一步减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模板紧固方法,采用上述所述的建筑模板紧固装置对方形柱体建筑模板进行紧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加固杆件设有所述固定孔的一端穿过并伸出待紧固柱体以及覆盖在所述柱体表面上的紧固板;
步骤二,在所述加固杆件的两端分别套设所述第一稳固件和所述第二稳固件,使得所述固定孔设在所述第一稳固件远离所述柱体的一侧,并在所述固定孔内插入固定销;
步骤三,在所述加固杆件设有第二稳固件的一端上套设连接套筒,使得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筒的端面的所述条形紧固孔靠近所述第二稳固件,并且使得所述条形紧固孔与所述条形安装孔对应连通设置;
步骤四,向一个所述条形紧固孔内插入所述梯形定位销,使得所述梯形定位销依次插入所述条形紧固孔和所述条形安装孔内,击打所述梯形定位销位于条形紧固孔外的一端,使得所述梯形定位销逐渐插入,同时带动所述连接套筒向第二稳固件的方向移动;
步骤五,向另一个所述条形紧固孔内插入另一个所述梯形定位销,使得所述梯形定位销依次插入所述条形紧固孔和所述条形安装孔内,然后拔除在先插入的梯形定位销,击打后插入的所述梯形定位销位于条形紧固孔外的一端,使得所述梯形定位销逐渐插入,同时带动所述连接套筒再次向第二稳固件的方向移动;
步骤六,重复步骤五,直至所述第一稳固件和所述第二稳固件夹紧所述柱体外的紧固板,且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筒的端面的所述条形紧固孔对应连通一个所述条形安装孔;
步骤七,向靠近所述第二稳固件的所述条形紧固孔内插入所述梯形定位销,使得所述梯形定位销插入与该所述条形紧固孔对应连通的所述条形安装孔内,拔除在先的所述梯形定位销,然后击打该所述梯形定位销位于条形紧固孔外的一端,使得所述梯形定位销的另一端从所述加固杆件另一侧伸出,然后拔除所述连接套管,完成建筑模板的紧固。
采用上述方法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法方案,安装加固方便快捷,且由于在对紧固装置进行安装后实际紧固的部件只需加固杆件、第一稳固件和第二稳固件,从而降低了紧固的成本。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插入柱体内的所述加固杆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固杆件平行且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加固杆件的两端分别套设所述第一稳固件和所述第二稳固件后,在两个所述第一稳固件之间设置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稳固件与所述柱体外的紧固板之间,在两个所述第二稳固件之间设置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稳固件与所述柱体外的紧固板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两个第一稳固件之间设置第一压杆,在两个第二稳固件之间设置第二压杆,能增加对柱体的紧压面积,提高紧压后的稳定性,避免紧压面积小而导致柱体或紧压板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的加固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的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一稳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一稳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加固杆件,2、连接套筒,3、第一稳固件,4、第二稳固件,5、通孔,6、固定孔,7、条形安装孔,8、条形紧固孔,9、固定销,10、梯形定位销,1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加固杆件1、用于套在所述加固杆件1上的连接套筒2以及分别设在所述加固杆件1两端的第一稳固件3和第二稳固件4,所述第一稳固件3和所述第二稳固件4的中部均设有供所述加固杆件1穿过并伸出的通孔5;所述加固杆件1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加固杆件1侧壁的固定孔6,所述加固杆件1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沿所述加固杆件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条形安装孔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6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即,不管所述固定孔6数量为一个、二个或者更多,不管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数量为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所述连接套筒2套设在所述加固杆件1设有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一端上,所述连接套筒2上设有沿所述连接套筒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连接套筒2相对侧壁的条形紧固孔8,多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中,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中,靠近所述第二稳固件4的所述条形紧固孔8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筒2的端面;还包括用于插设在所述固定孔6内的固定销9以及用于插设在所述条形紧固孔8和所述条形安装孔7内的梯形定位销10。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中,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均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筒2的端面,且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的长度不同,由于位于两端的条形紧固孔8的长度不同,能根据紧固的需要调节连接套筒2与第二稳固件4的抵接端。具体的,所述条形紧固孔8的长度与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长度相同,当一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与一个所述条形安装孔7重合连通时,其他的所述条形紧固孔8与条形安装孔7部分连通,当一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与一个所述条形安装孔7重合连通时,其他的所述条形紧固孔8若都与条形安装孔7重合连通的话,就不能通过插入梯形定位销10的方式带动连接套筒2向第二稳固件4的方向移动。相邻两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条形安装孔7之间的间距。当所述条形紧固孔8的长度与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长度相同,且相邻两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条形安装孔7之间的间距时,当一个条形紧固孔8与一个条形安装孔7重合连通时,其他的条形紧固孔8与条形安装孔7必然交叉,此时便于梯形定位销10的插入带动连接套筒2相对于加固杆件1的相对移动。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6的中心线和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中心线平行设置,固定孔6的中心线和条形安装孔7的中心线平行设置,使得固定孔6和条形安装孔7位于加固杆件1的同一侧,在使用时,根据便于击打的方向设置固定孔6和条形安装孔7的朝向,便于固定销9和梯形定位销10的击打插入,为了使得固定销9和梯形定位销10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固定孔6和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中心线可以竖直设置,从上方向下插入所述固定销9和所述梯形定位销10。
如图1、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加固杆件1为锥形杆,且所述加固杆件1的横截面由设有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由于是从设有固定孔6的一端插入柱体内,加固杆件1采用锥形杆,便于插入,且在使用完成后,便于加固杆件1的脱离,减少对柱体造成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在插入加固杆件1前,需要在柱体上钻取的孔内插入塑料管,然后在塑料管内插入加固杆件1,采用锥形杆,能减少塑料管的使用,进一步减低成本。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加固杆件1采用锥形杆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但不限于锥形杆,所述加固杆件1采用圆柱型杆、横截面为矩形的杆体等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对应的,所述连接套筒2采用圆形套筒或矩形套筒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梯形定位销10的一端为宽端,另一端为窄端,所述宽端的宽度大于所述窄端的宽度,所述窄端的宽度小于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长度,所述宽端的宽度大于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长度,从而避免插入到所述条形安装孔7内的梯形定位销10的脱落。
如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稳固件3和所述第二稳固件4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稳固件3和所述第二稳固件4朝向所述柱体的一侧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压杆的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模板紧固方法,采用上述所述的建筑模板紧固装置对方形柱体建筑模板进行紧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加固杆件1设有所述固定孔6的一端穿过并伸出待紧固柱体以及覆盖在所述柱体表面上的紧固板;
步骤二,插入柱体内的所述加固杆件1的数量为两个,在所述加固杆件1的两端分别套设所述第一稳固件3和所述第二稳固件4,在两个所述第一稳固件3之间设置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稳固件3与所述柱体外的紧固板之间,在两个所述第二稳固件4之间设置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稳固件4与所述柱体外的紧固板之间,使得所述固定孔6设在所述第一稳固件3远离所述柱体的一侧,并在所述固定孔6内插入固定销9;
步骤三,在所述加固杆件1设有第二稳固件4的一端上套设连接套筒2,使得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筒2的端面的所述条形紧固孔8靠近所述第二稳固件4,并且使得所述条形紧固孔8与所述条形安装孔7对应连通设置;
步骤四,向一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内插入所述梯形定位销10,使得所述梯形定位销10依次插入所述条形紧固孔8和所述条形安装孔7内,击打所述梯形定位销10位于条形紧固孔8外的一端,使得所述梯形定位销10逐渐插入,同时带动所述连接套筒2向第二稳固件4的方向移动;
步骤五,向另一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内插入另一个所述梯形定位销10,使得所述梯形定位销10依次插入所述条形紧固孔8和所述条形安装孔7内,然后拔除在先插入的梯形定位销10,击打后插入的所述梯形定位销10位于条形紧固孔8外的一端,使得所述梯形定位销10逐渐插入,同时带动所述连接套筒2再次向第二稳固件4的方向移动;
步骤六,重复步骤五,直至所述第一稳固件3和所述第二稳固件4夹紧所述柱体外的紧固板,且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筒2的端面的所述条形紧固孔8对应连通一个所述条形安装孔7;
步骤七,向靠近所述第二稳固件4的所述条形紧固孔8内插入所述梯形定位销10,使得所述梯形定位销10插入与该所述条形紧固孔8对应连通的所述条形安装孔7内,拔除在先的所述梯形定位销10,然后击打该所述梯形定位销10位于条形紧固孔8外的一端,使得所述梯形定位销10的另一端从所述加固杆件1另一侧伸出,然后拔除所述连接套管,完成建筑模板的紧固。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稳固件3和第二稳固件4对待紧固柱体外的紧固板进行夹持,然后通过定位销对所述第一稳固件3进行限位,通过套接连接套筒2,使得连接套筒2上的条形紧固孔8与条形安装孔7连通,然后通过向紧固孔内插入梯形定位销10,在梯形定位销10逐渐插入的过程中带动调节套筒以及与连接套筒2抵接的第二稳固件4向第一稳固件3移动,实现对柱体的夹紧,待夹紧后在所述第二稳固件4旁的条形安装孔7内插入梯形定位销10,然后拆除连接套筒2即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在两个第一稳固件3之间设置第一压杆,在两个第二稳固件4之间设置第二压杆,能增加对柱体的紧压面积,提高紧压后的稳定性,避免紧压面积小而导致柱体或紧压板的变形。本实用新型施工方便、简单、快速,成型效果好,大大节省成本,不用再用橡胶管和水泥内衬,并重复使用率高,对工程施工难度降低,稳固率更好,质量保证率高,尺寸更加精准,脱模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固杆件(1)、用于套在所述加固杆件(1)上的连接套筒(2)以及分别设在所述加固杆件(1)两端的第一稳固件(3)和第二稳固件(4),所述第一稳固件(3)和所述第二稳固件(4)的中部均设有供所述加固杆件(1)穿过并伸出的通孔(5);所述加固杆件(1)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加固杆件(1)侧壁的固定孔(6),所述加固杆件(1)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沿所述加固杆件(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条形安装孔(7);所述连接套筒(2)套设在所述加固杆件(1)设有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一端上,所述连接套筒(2)上设有沿所述连接套筒(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连接套筒(2)相对侧壁的条形紧固孔(8),多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中,靠近所述第二稳固件(4)的所述条形紧固孔(8)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筒(2)的端面;还包括用于插设在所述固定孔(6)内的固定销(9)以及用于插设在所述条形紧固孔(8)和所述条形安装孔(7)内的梯形定位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中,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均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筒(2)的端面,且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的长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紧固孔(8)的长度与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长度相同,当一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与一个所述条形安装孔(7)重合连通时,其他的所述条形紧固孔(8)与条形安装孔(7)部分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条形紧固孔(8)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条形安装孔(7)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6)的中心线和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中心线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件(1)为锥形杆,且所述加固杆件(1)的横截面由设有所述条形安装孔(7)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件(1)为圆锥形杆。
CN201920357590.1U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 Active CN209855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7590.1U CN209855232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7590.1U CN209855232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55232U true CN209855232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34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7590.1U Active CN209855232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552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8852A (zh) * 2019-03-20 2019-06-18 伍祥文 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以及紧固方法
CN113202287A (zh) * 2021-04-01 2021-08-03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模板连接结构及模板框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8852A (zh) * 2019-03-20 2019-06-18 伍祥文 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以及紧固方法
CN113202287A (zh) * 2021-04-01 2021-08-03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模板连接结构及模板框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55232U (zh) 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
CN206053324U (zh) 一种建筑模板单弯可调式紧固件
CN103938614A (zh) 加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波形板桩
CN110439125B (zh) 梁节点模板工艺
CN113152529A (zh) 一种适于固定限位板胎膜接缝用的便携可调式斜撑装置
CN208884988U (zh) 一种墙体浇注模固定装置及墙体浇注模
CN207420037U (zh) 一种建筑模板稳固装置加固杆件以及稳固装置
CN109898852A (zh) 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以及紧固方法
CN110344553B (zh) 一种楼梯吊装施工拼缝后浇带的支模结构及支模工艺
CN104912327B (zh) 阴角角模
CN110924997A (zh)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裂缝修整加固方法
CN216276915U (zh) 一种建筑梁模夹具
CN212671162U (zh) 一种钢木组合的新型背楞
CN210032595U (zh) 两用式柱模箍装置
CN210828316U (zh) 带圆柱剪力墙模板交接加固固定装置
CN109162371B (zh) 一种外贴橡胶止水带的固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332311U (zh) 一种建筑模板稳固装置
CN113006345A (zh) 一种钢板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2359138U (zh) 楼板后浇带侧模装配式施工装置
CN210767865U (zh) 一种可拆卸式模板支撑及加固组件
CN212002299U (zh) 一种构造柱斜向对拉螺栓
CN219753984U (zh) 一种混凝土柱模板加固装置
CN220184646U (zh) 一种木模板拼接结构
CN220705136U (zh) 一种钢管外架可周转利用的连墙件
CN218758735U (zh) 一种梁柱模板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