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5347U - 补偿链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补偿链及电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35347U CN209835347U CN201920522206.9U CN201920522206U CN209835347U CN 209835347 U CN209835347 U CN 209835347U CN 201920522206 U CN201920522206 U CN 201920522206U CN 209835347 U CN209835347 U CN 2098353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in
- link
- stop surface
- connecting piece
- link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补偿链及电梯,包括多个第一链节及多个第二链节,第一链节与第二链节间隔连接,第一链节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空腔,第一链节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空腔,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沿着第一链节的周向转动,第一链节位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连接杆套接有双扭簧,避免补偿链由于过度扭转造成补偿链的损坏,提高了乘坐电梯的舒适感以及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偿链及电梯。
背景技术
当厢式电梯的提升高度超过30米时,就需要用到补偿链。由于电梯在顶层时,钢丝绳就在对重侧,对重侧就多了钢丝绳的重量;当电梯在底层时,钢丝绳就在轿厢侧,轿厢侧就多了钢丝绳的重量。由于钢丝绳有重量,随着电梯的不断上下运动,会产生动态的不平衡,所以采用补偿链可平衡这部份落差,用来补偿钢丝绳的重量,使电梯平稳运行。
现有的补偿链各链节之间可以随意转动,也可随意在纵向方向上移动,自由弯曲半径难以控制,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补偿链容易产生摆动甚至是扭转,影响到电梯的舒适感,甚至会损坏电梯的其他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链节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对补偿链的扭转能够起到缓冲作用的补偿链及电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补偿链,包括多个第一链节及多个第二链节,第一链节与第二链节间隔连接,第一链节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空腔,第一链节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空腔,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沿着第一链节的周向转动,第一链节位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连接杆套接有双扭簧,双扭簧包括卡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卡接部与第一链节固定,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件固定,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连接件固定,与第一链节相邻的两个第二链节中任一第二链节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另一第二链节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二链节相对于第一链节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连接件相对于第一链节的转动方向垂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包括对重架、轿厢和补偿链,补偿链的一端与对重架底部固定连接,补偿链的另一端与轿厢底部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链节与第二链节转动连接,避免第一链节和第二链节之间纵向上的相对移动,在补偿链发生扭转时,第一连接件或者第二连接件会相对于第一链节转动,双扭簧能够对补偿链的转动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双扭簧也能够将补偿链的扭转力转化为双扭簧的形变,在电梯静止后,双扭簧能够释放形变,带动补偿链转动,使得补偿链恢复原扭转之前的状态,避免补偿链由于过度扭转造成补偿链的损坏,提高了乘坐电梯的舒适感以及安全性,能够解决现有补偿链容易产生摆动甚至是扭转,影响到电梯的舒适感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补偿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补偿链的第一链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补偿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补偿链的第一链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补偿链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请参考图1至5,本实用新型的补偿链,包括多个第一链节10及多个第二链节20,第一链节10与第二链节20间隔连接,第一链节10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空腔11,第一链节10连接有连接杆40,连接杆40穿过空腔11,连接杆4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41,连接杆4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42,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均沿着第一链节10的周向转动,第一链节10位于第一连接件41与第二连接件42之间,连接杆40套接有双扭簧30,双扭簧30包括卡接部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卡接部31与第一链节10固定,第一连接部32与第一连接件41固定,第二连接部33与第二连接件42固定,与第一链节10相邻的两个第二链节20中任一第二链节20与第一连接件41转动连接,另一第二链节20与第二连接件42转动连接,第二链节20相对于第一链节10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连接件41相对于第一链节10的转动方向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链节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空腔,空腔沿着补偿链的横向设置,可以将第一连接杆与第一链节固定,也可以将第一连接杆与第一链节转动连接。当第一连接杆与第一链节转动连接时,空腔内间隔固定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圈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固定。
第一连接件可以但不仅仅为长方体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可以但不仅仅为长方体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可以通过轴承与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可以通过轴承与连接件转动连接,当然,可以在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块,限位块能够防止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脱离连接杆,提高了补偿链的可靠性。
当补偿链扭转时,第一连接件或者第二连接件均沿着第一链节的周向转动,带动双扭簧产生变形,双扭簧能够对补偿链的扭转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当电梯停止运动后,双扭簧能够释放形变,驱动补偿链恢复扭转之前的状态,避免补偿链产生打结,提高了补偿链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避免补偿链由于过度扭转造成补偿链的损坏,提高了乘坐电梯的舒适感以及安全性。
第一连接件与第二链节转动连接,第二链节相对于第一链节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一链节的转动方向垂直,也就是在第二链节相对于第一连接件转动时,第二链节远离第一链节的一端会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链节,可以但不仅仅为,第二链节设置有转动轴,第一连接件设置有转动孔,转动轴在转动孔内转动,转动孔的中心轴与连接杆的中心轴垂直。
第二连接件与第二链节转动连接,第二链节相对于第一链节的转动方向与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链节的转动方向垂直,也就是在第二链节相对于第二连接件转动时,第二链节远离第一链节的一端会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链节,可以但不仅仅为,第二链节设置有转动轴,第二连接件设置有转动孔,转动轴在转动孔内转动,转动孔的中心轴与连接杆的中心轴垂直。第一链节和第二链节只会产生相对转动,并不会相对移动,能够减少补偿链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产生晃动。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的旋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旋向相同,也就是双扭簧的两个子弹簧的旋向相同,能够保证无论第二链节如何扭转,双扭簧的两个子弹簧中有一个的内径会缩小,也就是这个子弹簧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延长了双扭簧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41面向第一链节10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凸起43,第一链节10面向第一连接件4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2,第一凸起43在第一限位槽12内滑动,第一限位槽12包括第一止挡面13,第一止挡面13用于止挡第一凸起43以防止第一连接部32反向扭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止挡面限制第一凸起的运动范围,从而限制第一连接件的转动角度,避免双扭簧的子弹簧出现反向扭转的非正常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槽12包括第二止挡面14,第一止挡面13和第二止挡面14位于第一限位槽12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止挡面限制第一凸起的运动范围,从而限制第一连接件的转动角度,避免双扭簧的子弹簧出现过度形变,提高了双扭簧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件42面向第一链节10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一链节10面向第二连接件4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二凸起在第二限位槽内滑动,第二限位槽包括第三止挡面,第三止挡面用于止挡第二凸起以防止第二连接部33反向扭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三止挡面限制第二凸起的运动范围,从而限制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角度,避免双扭簧的子弹簧出现反向扭转的非正常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第二限位槽包括第四止挡面,第三止挡面和第四止挡面位于第二限位槽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第四止挡面限制第二凸起的运动范围,从而限制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角度,避免双扭簧的子弹簧出现过度形变,提高了双扭簧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第二链节20为长方体,第二链节20设置有链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链节为长方体,第二链节设置有链孔,便于补偿链的加工制造,同时能够节约原料。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为,一种电梯,包括对重架、轿厢和补偿链,补偿链的一端与对重架底部固定连接,补偿链的另一端与轿厢底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补偿链来平衡电梯上下运动过程中的重量上的落差,将第一链节与第二链节转动连接,避免第一链节和第二链节之间纵向上的相对移动,在补偿链发生扭转时,第一连接件或者第二连接件会相对于第一链节转动,双扭簧能够对补偿链的转动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双扭簧也能够将补偿链的扭转力转化为双扭簧的形变,在电梯静止后,双扭簧能够释放形变,带动补偿链转动,使得补偿链恢复原扭转之前的状态,避免补偿链由于过度扭转造成补偿链的损坏,提高了乘坐电梯的舒适感以及安全性。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补偿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链节及多个第二链节,所述第一链节与所述第二链节间隔连接,所述第一链节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第一链节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空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沿着所述第一链节的周向转动,所述第一链节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所述连接杆套接有双扭簧,所述双扭簧包括卡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一链节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与所述第一链节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链节中任一所述第二链节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另一所述第二链节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节相对于所述第一链节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链节的转动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旋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一链节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链节面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滑动,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第一止挡面,所述第一止挡面用于止挡所述第一凸起以防止所述第一连接部反向扭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偿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第二止挡面,所述第一止挡面和所述第二止挡面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一链节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链节面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滑动,所述第二限位槽包括第三止挡面,所述第三止挡面用于止挡所述第二凸起以防止所述第二连接部反向扭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补偿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包括第四止挡面,所述第三止挡面和所述第四止挡面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节为长方体,所述第二链节设置有链孔。
8.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重架、轿厢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补偿链,所述补偿链的一端与所述对重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补偿链的另一端与所述轿厢底部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22206.9U CN209835347U (zh) | 2019-04-17 | 2019-04-17 | 补偿链及电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22206.9U CN209835347U (zh) | 2019-04-17 | 2019-04-17 | 补偿链及电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35347U true CN209835347U (zh) | 2019-12-24 |
Family
ID=68911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22206.9U Active CN209835347U (zh) | 2019-04-17 | 2019-04-17 | 补偿链及电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353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41864A (zh) * | 2019-04-17 | 2019-06-28 | 南通中力重科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补偿链及电梯 |
-
2019
- 2019-04-17 CN CN201920522206.9U patent/CN20983534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41864A (zh) * | 2019-04-17 | 2019-06-28 | 南通中力重科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补偿链及电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835347U (zh) | 补偿链及电梯 | |
US6345578B1 (en) | Double-acting trolley to support one-cable installations and in particular chair lifts and cabin lifts | |
CN107500164B (zh) | 曲轴排绳器及其安装结构 | |
CN102387977A (zh) | 电梯用限速器 | |
CN103619745A (zh) | 电梯装置和滚子引导组件 | |
JP6201871B2 (ja) | エレベータ用動吸振器 | |
CN102212951A (zh) | 波轮式洗衣机悬挂结构 | |
KR20030013328A (ko) | 조속기 및 이 조속기를 사용한 엘리베이터 | |
CN109941864B (zh) | 补偿链及电梯 | |
CN107021406A (zh) | 电梯装置 | |
JPH0134741Y2 (zh) | ||
CN111573485B (zh) | 一种电梯层门导向装置 | |
JP6045958B2 (ja) | 免震吊上装置 | |
CN105531159A (zh) | 具有万向型车辆传感器的卷收器 | |
CN204751782U (zh) | 电梯补偿链导向装置 | |
CN108119605B (zh) | 一种带滑动块式离心摆的双质量飞轮 | |
JP2007210731A (ja) |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ヒッチ構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 | |
CN210313189U (zh) | 起重机及其导绳器 | |
JP2012020820A (ja) | エレベータ | |
CN211895745U (zh) | 一种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吊具防摇系统 | |
CN212425075U (zh) | 一种电梯层门导向装置 | |
CN102745093A (zh) |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棘轮补偿机构及设计方法 | |
CN210884805U (zh) | 一种自适应轮式张紧导向装置 | |
WO2014006667A1 (ja) | エレベーターロープの振れ止め装置 | |
CN204416942U (zh) | 起重机平衡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26600 No. 555 Zhennan Road, Haian High-tech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tong Zhong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600 No. 555 Zhennan Road, Haian High-tech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ZHONGLI HEAVY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