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5533U - 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5533U
CN209815533U CN201920266634.XU CN201920266634U CN209815533U CN 209815533 U CN209815533 U CN 209815533U CN 201920266634 U CN201920266634 U CN 201920266634U CN 209815533 U CN209815533 U CN 209815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antilever
cantilever beam
track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666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晓燕
程人杰
周小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2666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5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5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55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包括立柱、支撑梁、悬臂梁和电动葫芦;支撑梁水平固定安装在立柱上,且支撑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悬臂梁轨道;悬臂梁水平垂直于支撑梁,且其中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梁配合的运行机构,运行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悬臂梁轨道配合的第一车轮,第一车轮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悬臂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电动葫芦轨道;电动葫芦上设置有与电动葫芦轨道配合的第二车轮,第二车轮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结构简单,有效的提高了作业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中的起吊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
背景技术
悬臂起重机是现代化生产中一种轻型吊装设备,一般由竖直设置的立柱和水平设置的悬臂梁组成,悬臂梁通过转动轴承与立柱转动配合,驱动装置可驱动悬臂梁绕立柱在水平方向上实现360度转动,且悬臂梁上活动安装有电动葫芦,使得电动葫芦可沿悬臂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但是现有的悬臂起重机机结构的作业范围偏小,对一些空间较大的厂房,需要设置有多个悬臂起重机才能满足多个工位的使用需求,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有效的增大了作业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包括:
立柱;
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上,且支撑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悬臂梁轨道;
悬臂梁,所述悬臂梁垂直于支撑梁,且其中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梁配合的运行机构,所述运行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悬臂梁轨道配合的第一车轮,所述第一车轮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车轮转动以使悬臂梁沿悬臂梁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定位,悬臂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电动葫芦轨道;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上设置有与电动葫芦轨道配合的第二车轮,所述第二车轮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车轮转动以使电动葫芦沿电动葫芦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定位。
有益效果: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可以驱动悬臂梁沿悬臂梁轨道移动调节定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电动葫芦沿电动葫芦轨道运动,在车间厂房内安装一台悬臂起重机,即可满足整个移动重物在整个车间的运动,作业范围大,能够有效的利用厂房空间,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运行机构包括移动座,所述第一车轮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且移动座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以使悬臂梁保持水平移动;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可以保持悬臂梁的水平设置,从而提高悬臂梁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车轮安装在移动座的中部,移动座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车轮和第二限位车轮,支撑梁包括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上支撑梁设置有与第一限位车轮配合的第一限位轨道,下支撑梁上设置有分别配合第一车轮和第二限位车轮的悬臂梁轨道和第二限位轨道,且第一限位车轮和第二限位车轮分别朝方向相反的一侧设置;通过第一限位车轮和第二限位车轮分别对移动座的上、下部进行限位,并且朝向相反的方向分别配合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从而将移动座可移动的卡装在支撑梁上,以使悬臂梁可以沿悬臂梁轨道保持水平移动,进一步的提高了悬臂梁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车轮安装在背向立柱的一侧,第二限位车轮安装在朝向立柱的一侧;在安装时,移动座的上端受悬臂梁重力作用,具有背向立柱一侧运动的趋势,而移动座的下端具有朝向立柱一侧运动的趋势,将第一限位车轮背向立柱的一侧设置,第二限位车轮朝向立柱的一侧设置,通过第一限位轨道和第二限位轨道分别对移动座的两侧提供支撑力,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悬臂梁安装的稳定性以及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移动座为内部中空结构,从而可以减轻移动座的重量,减小移动座在移动调节过程中所需的驱动力,同时可以将第一车轮安装在中空结构内,便于第一车轮的安装以及第一车轮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对悬臂梁的移动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移动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限位结构抵接的减震结构。悬臂梁在沿支撑梁移动调节的过程中,通过减震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抵接,可以对悬臂梁的移动进行有效限位,并且减小了移动座与第二限位结构接触时的冲击力,达到提高运动平稳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座端部的弹性块,弹性块可拆卸的固定安装在移动座的端部,采用弹性块实现减震的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优选地,所述减震结构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与移动座的端部直接通过减震弹簧弹性连接,在对移动座进行限位时,限位板与限位结构抵接,以对减震弹簧进行压缩,通过减震弹簧弹力的作用,实现减震的目的,减震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悬臂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动葫芦轨道,电动葫芦的上端位于悬臂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板,两安装板上的第二车轮分别对应不同的电动葫芦轨道,通过在电动葫芦上设置有第二车轮分别与悬臂梁两侧不同的电动葫芦轨道配合,提高了电动葫芦安装的稳定性以及运动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悬臂起重机结构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梁与悬臂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的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包括立柱100、支撑梁200、悬臂梁300和电动葫芦400,其中:立柱100竖直设置,且其底端固定安装在车间地面上;支撑梁200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100上,且支撑梁200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悬臂梁轨道210,具体地,立柱100可以设置有至少三根,其中两根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梁200的两端,一根固定连接支撑梁200的中部,从而提高支撑梁200安装结构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为了便于支撑梁200的拆装,优选为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所述悬臂梁300垂直于所述支撑梁200,且其中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梁200配合的运行机构310,所述运行机构310上设置有与所述悬臂梁轨道210配合的第一车轮311,所述第一车轮311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31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12驱动第一车轮311转动以使悬臂梁300沿悬臂梁轨道210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定位,悬臂梁300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电动葫芦轨道320;所述电动葫芦400上设置有与电动葫芦轨道320配合的第二车轮410,所述第二车轮410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430,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30驱动第二车轮410转动以使电动葫芦400沿电动葫芦轨道320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定位,在工作时,悬臂梁300可沿横向左右移动调节、电动葫芦400可沿纵向前后移动调节,或者悬臂梁300可沿纵向前后移动调节,电动葫芦400可沿横向左右移动调节,第一驱动装置312和第二驱动装置430可以为电动机,优选为单速锥形鼠笼式电动机或者锥形环绕式电动机,驱动、制动采用锥形制动电动机完成,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可靠性高等优点,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采用其他款式的电动机。
有益效果: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12可以驱动悬臂梁300沿悬臂梁轨道210移动调节定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430驱动电动葫芦400沿电动葫芦轨道320移动调节定位,在车间厂房内安装一台悬臂起重机,即可满足整个车间的使用,作业范围大,能够有效的利用厂房空间,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运行机构310包括移动座313,所述第一车轮311安装在所述移动座313上,且移动座313与支撑梁200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以使悬臂梁300保持水平移动。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可以保持悬臂梁300的水平设置,从而提高悬臂梁300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车轮311安装在移动座313的中部,移动座313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车轮314和第二限位车轮315,支撑梁200包括上支撑梁220和下支撑梁230,上支撑梁220设置有与第一限位车轮314配合的第一限位轨道221,下支撑梁230上设置有分别配合第一车轮311和第二限位车轮315的悬臂梁轨道210和第二限位轨道231,且第一限位车轮314和第二限位车轮315分别朝方向相反的一侧设置。通过第一限位车轮314和第二限位车轮315分别对移动座313的上、下部进行限位,并且朝向相反的方向分别配合上支撑梁220和下支撑梁230,从而将移动座313可移动的卡装在支撑梁200上,以使悬臂梁300可以沿悬臂梁轨道210保持前后移动,进一步的提高了悬臂梁300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车轮314安装在背向立柱100的一侧,第二限位车轮315安装在朝向立柱100的一侧。在安装时,移动座313的上端受悬臂梁300重力作用,具有背向立柱100一侧运动的趋势,而移动座313的下端具有朝向立柱100一侧运动的趋势,将第一限位车轮314背向立柱100的一侧设置,第二限位车轮315朝向立柱100的一侧设置,通过第一限位轨道221和第二限位轨道231分别对移动座313的两侧提供支撑力以进行限位,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悬臂梁300安装的稳定性以及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移动座313为内部中空结构,具体的,可以为中空状的钢型材,优选为型材,从而可以减轻移动座313的重量,减小移动座313在移动调节过程中所需的驱动力,同时可以将第一车轮311安装在中空结构内,便于第一车轮311的安装以及第一车轮311与第一驱动装置312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梁200上设置有对悬臂梁300的移动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移动座3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限位结构抵接的减震结构316,第二限位结构可以为安装在支撑梁200上的挡块,挡块上设置有感应开关,减震结构316与挡块接触时,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一驱动装置312,从而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12停止对第一车轮311的驱动,悬臂梁300在沿支撑梁200移动调节的过程中,通过减震结构316与第二限位结构抵接,可以对悬臂梁300的移动进行有效限位,并且减小了移动座313与第二限位结构接触时的冲击力,达到提高运动平稳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优选地,在减震结构316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结构316可以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座313端部的弹性块,弹性块可以为硅胶块或者橡胶块,弹性块可拆卸的固定安装在移动座313的端部,具体的,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通过弹性块实现减震的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优选地,在减震结构316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结构316可以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与移动座313的端部直接通过减震弹簧弹性连接,在对移动座313进行限位时,限位板与限位结构抵接,以对减震弹簧进行压缩,通过减震弹簧弹力的作用,实现减震的目的,减震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悬臂梁3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动葫芦轨道320,电动葫芦400的上端位于悬臂梁3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板420,两安装板420上的第二车轮410分别对应不同的电动葫芦轨道320,通过在电动葫芦400上设置有第二车轮410分别与悬臂梁300两侧不同的电动葫芦轨道320配合,提高了电动葫芦400安装的稳定性以及运动的平稳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100);
支撑梁(200),所述支撑梁(200)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100)上,且支撑梁(200)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悬臂梁轨道(210);
悬臂梁(300),所述悬臂梁(300)垂直于所述支撑梁(200),且其中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梁(200)配合的运行机构(310),所述运行机构(310)上设置有与所述悬臂梁轨道(210)配合的第一车轮(311),所述第一车轮(311)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31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12)驱动第一车轮(311)转动以使悬臂梁(300)沿悬臂梁轨道(210)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定位,悬臂梁(300)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电动葫芦轨道(320);
电动葫芦(400),所述电动葫芦(400)上设置有与电动葫芦轨道(320)配合的第二车轮(410),所述第二车轮(410)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430),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30)驱动第二车轮(410)转动以使电动葫芦(400)沿电动葫芦轨道(320)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机构(310)包括移动座(313),所述第一车轮(311)安装在所述移动座(313)上,且移动座(313)与支撑梁(200)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以使悬臂梁(300)保持水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311)安装在移动座(313)的中部,移动座(313)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车轮(314)和第二限位车轮(315),支撑梁(200)包括上支撑梁(220)和下支撑梁(230),上支撑梁(220)设置有与第一限位车轮(314)配合的第一限位轨道(221),下支撑梁(230)上设置有分别配合第一车轮(311)和第二限位车轮(315)的悬臂梁轨道(210)和第二限位轨道(231),且第一限位车轮(314)和第二限位车轮(315)分别朝方向相反的一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车轮(314)安装在背向立柱(100)的一侧,第二限位车轮(315)安装在朝向立柱(10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313)为内部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00)上设置有对悬臂梁(300)的移动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移动座(3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限位结构抵接的减震结构(3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316)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座(313)端部的弹性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316)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与移动座(313)的端部直接通过减震弹簧弹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3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动葫芦轨道(320),电动葫芦(400)的上端位于悬臂梁(3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板(420),两安装板(420)上的第二车轮(410)对应不同的电动葫芦轨道(320)。
CN201920266634.XU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15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6634.XU CN209815533U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6634.XU CN209815533U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5533U true CN209815533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4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6663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15533U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5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90956U (zh) 一种用于轨道机器人的悬挂式运动装置
CN209815533U (zh) 一种新型悬臂起重机结构
CN212028423U (zh) 一种载货电梯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CN214061276U (zh) 一种移动式桥梁侧面施工平台
CN211644414U (zh) 一种机电工程用吊装设备
CN211998536U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安装的推拉调节装置
CN208577311U (zh) 曳引机安装梁结构
CN215880509U (zh) 一种焊接浮动平台改进结构
CN214790214U (zh) 一种数字铁路运输信号设备固定架
CN214059642U (zh) 泊车机器人用蓄电池安装与更换机构
CN218929549U (zh) 一种涂装工件装载小车
CN215364622U (zh) 一种用于塔式起重机的限位装置
CN208577770U (zh) 一种节省空间的旋转式电渣炉
CN220467421U (zh) 一种电动葫芦的保护装置
CN218070615U (zh) 一种移动发电机的控制柜
CN219918099U (zh) 一种吊装式变电开关柜
CN211369452U (zh) 多功能检修平台
CN220449578U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新型电缆滑车
CN218114828U (zh) 一种多功能龙门吊的限位装置
CN214217925U (zh) 一种用于桥式起重机的安全结构
CN218664943U (zh) 换电吊具及换电站
CN212769472U (zh) 一种门式双梁起重机用减摇装置
CN210795535U (zh) 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无齿轮起重机
CN216803035U (zh) 一种船底抛丸机移动装置
CN215846535U (zh) 一种焊合率高的大面积自行走钢板焊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