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1381U - 一种螺母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母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1381U
CN209811381U CN201920591619.2U CN201920591619U CN209811381U CN 209811381 U CN209811381 U CN 209811381U CN 201920591619 U CN201920591619 U CN 201920591619U CN 209811381 U CN209811381 U CN 209811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propelling
tapping
rotary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916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
金盼盼
唐国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gtai Holding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TAI STANDARD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TAI STANDARD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TAI STANDARD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916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1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1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1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螺母进料的进料道、设置于机架一侧用于加工螺母内螺纹的攻丝装置、设置于攻丝装置下方用于传递螺母的旋转传送装置、设置有旋转传送装置相对攻丝装置另一侧用于顶压螺母的顶压固定装置及设置于旋转传送装置相对进料道另一侧的出料装置,所述进料道与旋转传送装置配合并将未加工的螺母传送至旋转传送装置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各个机械装置配合连接,减少人工操作的工序,使得生产效率提高,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螺母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螺母内螺纹时机械零件上最常见的结构之一,加工螺母内螺纹常用的方法有车、攻等。现实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手攻螺纹或操作攻丝机加工内螺纹,但是手攻螺纹存在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攻丝机在加工螺母内螺纹时,通常是将人工装夹好的螺母夹具放入攻丝机中进行攻丝,虽然攻丝机的攻丝效率较手攻的攻丝效率有所提高,但是通过人工装夹工件存在耗时久、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而且在加工完成后,还需要通过人工将装夹工件取下,并将加工好的螺母从工件夹具中取出,也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螺母加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母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螺母进料的进料道、设置于机架一侧用于加工螺母内螺纹的攻丝装置、设置于攻丝装置下方用于传递螺母的旋转传送装置、设置有旋转传送装置相对攻丝装置另一侧用于顶压螺母的顶压固定装置及设置于旋转传送装置相对进料道另一侧的出料装置,所述进料道与旋转传送装置配合并将未加工的螺母传送至旋转传送装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上设置有进料道、攻丝装置、旋转传送装置、顶压固定装置及出料装置,螺母自进料道传送至旋转传送装置上,经旋转传送装置的旋转传送,将未加工的螺母传送至攻丝装置下方,同时顶压固定装置与旋转传送装置配合将位于攻丝装置下方的螺母进行固定,便于攻丝装置对传送来的螺母进行攻丝加工,加工完成,螺母再经旋转传送装置传送至出料装置处,经由出料装置传送至外置的成品收集框内,实现对螺母内螺纹的加工,采用各个装置配合连接,减少人工操作的工序,使得生产效率提高,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攻丝装置包括攻丝机本体、设置于攻丝机本体上的驱动箱体及攻丝钻头,所述攻丝钻头与驱动箱体配合连接,所述攻丝装置还包括用于清除加工后存在于螺母内金属碎屑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件及顶屑立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驱动箱体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相对连接杆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顶屑立杆通过连接孔设置于连接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攻丝装置需要对传送至攻丝装置下方的螺母进行加工时,驱动箱体与攻丝钻头连接并驱动攻丝钻头旋转对螺母进行攻丝,攻丝机本体驱动设置于攻丝机本体上的驱动箱体及攻丝钻头做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便于攻丝钻头对下方的螺母进行攻丝内螺纹;清洁组件的连接杆的一端与驱动箱体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孔,顶屑立杆与通过连接孔设置于连接杆上,攻丝机本体驱动驱动箱体及清洁组件做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使得清洁组件的连接杆及连接件带动顶屑立杆做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同时对攻丝钻头加工后的螺母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顶屑立杆包括立杆头、立杆柱、凸缘及顶屑头,所述立杆头设置于连接件对应连接杆一侧,所述立杆柱贯穿连接孔,所述立杆柱一端与立杆头连接,另一端与凸缘连接,所述凸缘相对立杆柱的另一侧与顶屑头连接,所述立杆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连接件相抵接,另一端与凸缘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屑立杆的立杆头设置于连接件对应连接杆的一侧,立杆柱贯穿连接孔,立杆柱的一端与立杆头连接,另一端与凸缘连接,弹簧套设于立杆柱上,弹簧的一端与连接件相抵接,另一端与凸缘相抵接,凸缘的另一端与顶屑头连接,顶屑头随着顶屑立杆沿竖直方向做相对运动,对设置于攻丝装置下方的螺母进行清洁,清除因攻丝钻头攻丝产生的金属碎屑。弹簧的设置为顶屑立杆提供位置补偿,同时可避免与螺母内部残留的金属碎屑相互碰撞造成顶屑立杆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传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旋转基座、设置于旋转基座上的旋转盘及旋转底片、设置于旋转基座相对旋转盘另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棘轮气缸、与棘轮气缸连接的滑动底座、设置于滑动底座上的滑动支杆、棘轮轴、设置于棘轮轴上的棘轮、设置于滑动支杆上的棘爪、设置于棘轮下方的止回棘爪,所述旋转盘设置于旋转底盘上方,所述棘轮轴一端与旋转底片及旋转盘配合连接,所述棘爪与滑动支杆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棘爪与棘轮配合连接,所述止回棘爪与所述棘轮的齿轮槽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基座设置于机架上,旋转盘及旋转底片设置于旋转基座上,并通过旋转驱动机构的棘轮轴与设置于旋转基座相对旋转盘另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推动气缸上设置有滑动支杆,滑动支杆上设置有棘爪,棘轮设置于棘轮轴上,棘轮与棘爪相互配合,推动气缸伸长时带动滑动支杆沿滑动支座做相对运动,滑动支杆带动棘爪做相对运动,使得棘爪对棘轮进行推动,从而使棘轮轴带动旋转盘及旋转底片进行转动,推动气缸收缩复位,棘爪与滑动支杆之间设置有拉簧,拉簧迫使棘爪与棘轮始终保持接触,避免棘爪与棘轮发生分离。止回棘爪设置于棘轮下方,止回棘爪与棘轮的齿轮槽相配合,止回棘爪的设置可避免棘轮发生逆转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盘上均匀设置有与螺母相匹配的固定开槽,所述旋转底片上均匀设置有与螺母的内孔相匹配的攻丝通孔,所述攻丝通孔与固定开槽相互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盘上设置有与螺母的外形匹配的固定开槽,旋转底片上设置有与螺母的内圆孔匹配的攻丝通孔,攻丝通孔与固定开槽对应设置,螺母从进料道传送至旋转传送装置上,螺母卡进与螺母匹配的固定开槽内,实现螺母在旋转传送装置上传送时的固定,避免螺母在传送时受到惯性脱出;攻丝通孔与螺母的内圆孔中心对应,当螺母经旋转传送装置传送至攻丝钻头或顶屑立杆下方,便于攻丝钻头对螺母进行钻孔及便于顶屑立杆对螺母内残留的金属碎屑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顶压固定装置包括推进基座、设置于推进基座上的推进驱动组件、与推进驱动组件配合连接的顶压件,所述顶压件相对推进驱动组件另一端设置有与固定开槽匹配的顶压开槽,所述推进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气缸、推进件、第一推进连接件、第二推进连接件及第三推进连接件,所述推进基座上设置有推进滑动道,所述推进件、第一推进连接件及第二推进连接件设置于推进滑动道内,所述推进件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顶压件通过紧固件设置于固定槽内,所述第一推进连接件的一端与推进件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推进连接件相铰接,所述第三推进连接件设置于推进基座对应驱动气缸一侧,所述第三推进连接件一端与第二推进连接件相铰接,另一端与驱动气缸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推进连接件对应推进基座一侧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推进基座上设置有与滑动槽匹配的滑动块,所述第三推进连接件与推进基座通过滑动道与滑动块连接并在驱动气缸驱动下做相对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进基座设置于旋转传送装置相对攻丝装置另一侧,推进驱动组件的推进件、第一推进连接件、第二推进连接件及第三推进连接件设置于推进基座的推进滑动道上,推进件上设有固定槽,顶压件通过紧固件设置于固定槽内,第一推进连接件一端与顶压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推进连接件铰接,第二推进连接件相对第一推进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三推进连接件铰接,第三推进连接件与设置于推进基座相对旋转传送装置另一侧的机架上的驱动气缸连接,第三推进连接件与推进基座通过滑动槽与滑动块配合连接。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受力驱动第三推进连接件做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第三推进连接件将第二推进连接件顶起或与推进基座贴合,使得第二推进连接件带动第一推进连接件顶起或与推进基座贴合,从而带动推进件沿推进滑动道的长度方向做相对运动,实现顶压件对旋转盘上的螺母进行顶压固定或取消顶压固定的效果。顶压件对应旋转盘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开槽匹配的顶压开槽,使得顶压件对旋转盘上螺母固定的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顶压固定装置还包括旋转导向件,所述旋转导向件呈圆弧状,所述旋转导向件的外圆弧壁设置有连接固定件,所述连接固定件通过紧固件与推进基座连接,所述旋转导向件相对连接固定件另一侧与旋转底片的外圆周壁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导向件呈圆弧状,旋转导向件上的连接固定件通过紧固件与推进基座连接,旋转导向件相对连接固定件的另一侧的圆弧面与旋转底片的外圆周壁相互抵接,当旋转底片在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转动,旋转导向件与旋转底片的外圆周壁相互配合,避免旋转底片在转动时发生偏移导致攻丝装置的攻丝钻头及顶屑立杆与螺母的中心发生偏移,同时避免因攻丝中心偏移、出现残次品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道、连接轴、通过连接轴与出料道配合连接的出料挡板、用于驱动出料挡板进行摆动的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设置于出料道一侧,所述连接轴对应推动气缸一端设置有摆动件,所述摆动件与推动气缸的输出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挡板通过连接轴设置于出料道内,推动气缸设置于出料道一侧,连接轴对应推动气缸一端设置有摆动件,摆动件与推动气缸的输出轴连接,当推动气缸的输出轴伸长或缩短,带动摆动件转动,摆动件带动连接轴绕其自身中心轴线做周向转动,连接轴再带动出料挡板进行摆动,使得出料挡板靠近或远离旋转传送装置。当出料挡板远离旋转传送装置,从旋转储料装置传递来的未加工完成的螺母直接落入外置残次品收集框内,不会通过出料道及出料挡板传送至外置的成品收集框内;当旋转传送装置正常传送已加工完成的螺母,出料挡板受推动气缸驱动作用靠近旋转储料装置,将成品螺母传送至外置的成品收集框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攻丝机本体的底座上的拨动件,所述拨动件包括固定部、与固定部连接的折弯部,所述固定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攻丝机本体的底座连接,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旋转盘与旋转底片之间,所述与出料装置对应的固定开槽及攻丝通孔与折弯部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动件的固定部通过紧固件与攻丝机本体的底座连接,拨动件的折弯部设置于旋转盘与旋转底盘之间,和与出料装置对应的固定开槽及攻丝通孔配合,当旋转盘及旋转底片通过旋转驱动机构旋转,带动经过加工完毕及清除碎屑后的螺母到与出料装置对应处的同时,折弯部与固定开槽内的螺母发生碰撞,使得加工好的螺母受力脱出固定开槽内并落入出料道的出料挡板上,经出料挡板传递至外置的成品收集框内,实现对成品螺母的收集,拨动件的设置,方便了螺母与固定开槽的脱离,便于螺母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料挡板上均匀设置有用于排出金属碎屑及润滑剂的排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挡板上设置有排出孔,螺母在攻丝过程中使用润滑剂对螺母进行冲刷,一方面对攻丝钻头机螺母内圆孔进行润滑,保证攻丝钻头攻丝效果,另一方面润滑剂可将攻丝产生的金属碎屑冲走,对螺母进行清洁,加工好的螺母经旋转传送装置及拨动件落入出料道的出料挡板上,螺母与出料挡板接触发生碰撞,螺母上残留的金属碎屑及润滑剂会被震荡出并通过排出孔排出。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六;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七;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图8中A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含义:机架1,进料道2,攻丝装置3,攻丝机本体31,驱动箱体32,攻丝钻头33,清洁组件34,连接杆341,连接件342,连接孔343,顶屑立杆344,立杆头3441,立杆柱3442,弹簧3443,凸缘3444,顶屑头3445,旋转传送装置4,旋转基座41,旋转盘42,固定开槽421,旋转底片43,攻丝通孔431,旋转驱动机构44,棘轮轴441,棘轮442,棘爪443,止回棘爪444,拉簧445,棘轮气缸446,滑动底座447,滑动支杆448,顶压固定装置5,推进基座51,推进滑动道511,滑动块512,顶压件52,顶压开槽521,推进驱动组件53,驱动气缸531,推进件532,固定槽533,第一推进连接件534,第二推进连接件535,第三推进连接件536,滑动槽5361,旋转导向件54,连接固定件541,出料装置6,出料道61,连接轴62,出料挡板63,推动气缸64,摆动件65,拨动件66,固定部661,折弯部662,排出孔66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施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见附图1-9,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螺母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螺母进料的进料道2、设置于机架1一侧用于加工螺母内螺纹的攻丝装置3、设置于攻丝装置3下方用于传递螺母的旋转传送装置4、设置有旋转传送装置4相对攻丝装置3另一侧用于顶压螺母的顶压固定装置5及设置于旋转传送装置4相对进料道2另一侧的出料装置6,所述进料道2与旋转传送装置4配合并将未加工的螺母传送至旋转传送装置4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1上设置有进料道2、攻丝装置3、旋转传送装置4、顶压固定装置5及出料装置6,螺母自进料道2传送至旋转传送装置4上,经旋转传送装置4的旋转传送,将未加工的螺母传送至攻丝装置3下方,同时顶压固定装置5与旋转传送装置4配合将位于攻丝装置3下方的螺母进行固定,便于攻丝装置3对传送来的螺母进行攻丝加工,加工完成,螺母再经旋转传送装置4传送至出料装置6处,经由出料装置6传送至外置的成品收集框内,实现对螺母内螺纹的加工,采用各个装置配合连接,减少人工操作的工序,使得生产效率提高,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攻丝装置3包括攻丝机本体31、设置于攻丝机本体31上的驱动箱体32及攻丝钻头33,所述攻丝钻头33与驱动箱体32配合连接,所述攻丝装置3还包括用于清除加工后存在于螺母内金属碎屑的清洁组件34,所述清洁组件34包括连接杆341、连接件342及顶屑立杆344,所述连接杆341的一端与驱动箱体32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342连接,所述连接件342相对连接杆341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孔343,所述顶屑立杆344通过连接孔343设置于连接件342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攻丝装置3需要对传送至攻丝装置3下方的螺母进行加工时,驱动箱体32与攻丝钻头33连接并驱动攻丝钻头33旋转对螺母进行攻丝,攻丝机本体31驱动设置于攻丝机本体31上的驱动箱体32及攻丝钻头33做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便于攻丝钻头33对下方的螺母进行攻丝内螺纹;清洁组件34的连接杆341的一端与驱动箱体32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342连接,连接件342上设置有连接孔343,顶屑立杆344与通过连接孔343设置于连接杆341上,攻丝机本体31驱动驱动箱体32及清洁组件34做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使得清洁组件34的连接杆341及连接件342带动顶屑立杆344做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同时对攻丝钻头33加工后的螺母进行清洁。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顶屑立杆344包括立杆头3441、立杆柱3442、凸缘3444及顶屑头3445,所述立杆头3441设置于连接件342对应连接杆341一侧,所述立杆柱3442贯穿连接孔343,所述立杆柱3442一端与立杆头3441连接,另一端与凸缘3444连接,所述凸缘3444相对立杆柱3442的另一侧与顶屑头3445连接,所述立杆柱3442上套设有弹簧3443,所述弹簧3443的一端与连接件342相抵接,另一端与凸缘3444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屑立杆344的立杆头3441设置于连接件342对应连接杆341的一侧,立杆柱3442贯穿连接孔343,立杆柱3442的一端与立杆头3441连接,另一端与凸缘3444连接,弹簧3443套设于立杆柱3442上,弹簧3443的一端与连接件342相抵接,另一端与凸缘3444相抵接,凸缘3444的另一端与顶屑头3445连接,顶屑头3445随着顶屑立杆344沿竖直方向做相对运动,对设置于攻丝装置3下方的螺母进行清洁,清除因攻丝钻头33攻丝产生的金属碎屑。弹簧3443的设置为顶屑立杆344提供位置补偿,同时可避免与螺母内部残留的金属碎屑相互碰撞造成顶屑立杆344的损坏。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传送装置4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旋转基座41、设置于旋转基座41上的旋转盘42及旋转底片43、设置于旋转基座41相对旋转盘42另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44,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4包括棘轮气缸446、与棘轮气缸446连接的滑动底座447、设置于滑动底座447上的滑动支杆448、棘轮轴441、设置于棘轮轴441上的棘轮442、设置于滑动支杆上的棘爪443、设置于棘轮442下方的止回棘爪444,所述旋转盘42设置于旋转底盘上方,所述棘轮轴441一端与旋转底片43及旋转盘42配合连接,所述棘爪443与滑动支杆之间设置有拉簧445,所述棘爪443与棘轮442配合连接,所述止回棘爪444与所述棘轮442的齿轮槽相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基座41设置于机架1上,旋转盘42及旋转底片43设置于旋转基座41上,并通过旋转驱动机构44的棘轮轴441与设置于旋转基座41相对旋转盘42另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44连接,推动气缸64上设置有滑动支杆,滑动支杆上设置有棘爪443,棘轮442设置于棘轮轴441上,棘轮442与棘爪443相互配合,推动气缸64伸长时带动滑动支杆沿滑动支座做相对运动,滑动支杆带动棘爪443做相对运动,使得棘爪443对棘轮442进行推动,从而使棘轮轴441带动旋转盘42及旋转底片43进行转动,推动气缸64收缩复位,棘爪443与滑动支杆之间设置有拉簧445,拉簧445迫使棘爪443与棘轮442始终保持接触,避免棘爪443与棘轮442发生分离。止回棘爪444设置于棘轮442下方,止回棘爪444与棘轮442的齿轮槽相配合,止回棘爪444的设置可避免棘轮442发生逆转的情况。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盘42上均匀设置有与螺母相匹配的固定开槽421,所述旋转底片43上均匀设置有与螺母的内孔相匹配的攻丝通孔431,所述攻丝通孔431与固定开槽421相互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盘42上设置有与螺母的外形匹配的固定开槽421,旋转底片43上设置有与螺母的内圆孔匹配的攻丝通孔431,攻丝通孔431与固定开槽421对应设置,螺母从进料道2传送至旋转传送装置4上,螺母卡进与螺母匹配的固定开槽421内,实现螺母在旋转传送装置4上传送时的固定,避免螺母在传送时受到惯性脱出;攻丝通孔431与螺母的内圆孔中心对应,当螺母经旋转传送装置4传送至攻丝钻头33或顶屑立杆344下方,便于攻丝钻头33对螺母进行钻孔及便于顶屑立杆344对螺母内残留的金属碎屑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顶压固定装置5包括推进基座51、设置于推进基座51上的推进驱动组件53、与推进驱动组件53配合连接的顶压件52,所述顶压件52相对推进驱动组件53另一端设置有与固定开槽421匹配的顶压开槽521,所述推进驱动组件53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驱动气缸531、推进件532、第一推进连接件534、第二推进连接件535及第三推进连接件536,所述推进基座51上设置有推进滑动道511,所述推进件532、第一推进连接件534及第二推进连接件535设置于推进滑动道511内,所述推进件532上设置有固定槽533,所述顶压件52通过紧固件设置于固定槽533内,所述第一推进连接件534的一端与推进件532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推进连接件535相铰接,所述第三推进连接件536设置于推进基座51对应驱动气缸531一侧,所述第三推进连接件536一端与第二推进连接件535相铰接,另一端与驱动气缸531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推进连接件536对应推进基座51一侧设置有滑动槽5361,所述推进基座51上设置有与滑动槽5361匹配的滑动块512,所述第三推进连接件536与推进基座51通过滑动道与滑动块512连接并在驱动气缸531驱动下做相对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进基座51设置于旋转传送装置4相对攻丝装置3另一侧,推进驱动组件53的推进件532、第一推进连接件534、第二推进连接件535及第三推进连接件536设置于推进基座51的推进滑动道511上,推进件532上设有固定槽533,顶压件52通过紧固件设置于固定槽533内,第一推进连接件534一端与顶压件52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推进连接件535铰接,第二推进连接件535相对第一推进连接件534的另一端与第三推进连接件536铰接,第三推进连接件536与设置于推进基座51相对旋转传送装置4另一侧的机架1上的驱动气缸531连接,第三推进连接件536与推进基座51通过滑动槽5361与滑动块512配合连接。驱动气缸531的输出轴受力驱动第三推进连接件536做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第三推进连接件536将第二推进连接件535顶起或与推进基座51贴合,使得第二推进连接件535带动第一推进连接件534顶起或与推进基座51贴合,从而带动推进件532沿推进滑动道511的长度方向做相对运动,实现顶压件52对旋转盘42上的螺母进行顶压固定或取消顶压固定的效果。顶压件52对应旋转盘42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开槽421匹配的顶压开槽521,使得顶压件52对旋转盘42上螺母固定的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顶压固定装置5还包括旋转导向件54,所述旋转导向件54呈圆弧状,所述旋转导向件54的外圆弧壁设置有连接固定件541,所述连接固定件541通过紧固件与推进基座51连接,所述旋转导向件54相对连接固定件541另一侧与旋转底片43的外圆周壁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导向件54呈圆弧状,旋转导向件54上的连接固定件541通过紧固件与推进基座51连接,旋转导向件54相对连接固定件541的另一侧的圆弧面与旋转底片43的外圆周壁相互抵接,当旋转底片43在旋转驱动机构44的驱动下进行转动,旋转导向件54与旋转底片43的外圆周壁相互配合,避免旋转底片43在转动时发生偏移导致攻丝装置3的攻丝钻头33及顶屑立杆344与螺母的中心发生偏移,同时避免因攻丝中心偏移、出现残次品的情况出现。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料装置6包括出料道61、连接轴62、通过连接轴62与出料道61配合连接的出料挡板63、用于驱动出料挡板63进行摆动的推动气缸64,所述推动气缸64设置于出料道61一侧,所述连接轴62对应推动气缸64一端设置有摆动件65,所述摆动件65与推动气缸64的输出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挡板63通过连接轴62设置于出料道61内,推动气缸64设置于出料道61一侧,连接轴62对应推动气缸64一端设置有摆动件65,摆动件65与推动气缸64的输出轴连接,当推动气缸64的输出轴伸长或缩短,带动摆动件65转动,摆动件65带动连接轴62绕其自身中心轴线做周向转动,连接轴62再带动出料挡板63进行摆动,使得出料挡板63靠近或远离旋转传送装置4。当出料挡板63远离旋转传送装置4,从旋转储料装置传递来的未加工完成的螺母直接落入外置残次品收集框内,不会通过出料道61及出料挡板63传送至外置的成品收集框内;当旋转传送装置4正常传送已加工完成的螺母,出料挡板63受推动气缸64驱动作用靠近旋转储料装置4,将成品螺母传送至外置的成品收集框内。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料装置6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攻丝机本体31的底座上的拨动件66,所述拨动件66包括固定部661、与固定部661连接的折弯部662,所述固定部661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攻丝机本体31的底座连接,所述折弯部662设置于旋转盘42与旋转底片43之间,所述与出料装置6对应的固定开槽421及攻丝通孔431与折弯部662相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动件66的固定部661通过紧固件与攻丝机本体31的底座连接,拨动件66的折弯部662设置于旋转盘42与旋转底盘之间,和与出料装置6对应的固定开槽421及攻丝通孔431配合,当旋转盘42及旋转底片43通过旋转驱动机构44旋转,带动经过加工完毕及清除碎屑后的螺母到与出料装置6对应处的同时,折弯部662与固定开槽421内的螺母发生碰撞,使得加工好的螺母受力脱出固定开槽421内并落入出料道61的出料挡板63上,经出料挡板63传递至外置的成品收集框内,实现对成品螺母的收集,拨动件66的设置,方便了螺母与固定开槽421的脱离,便于螺母的收集。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料挡板63上均匀设置有用于排出金属碎屑及润滑剂的排出孔66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挡板63上设置有排出孔663,螺母在攻丝过程中使用润滑剂对螺母进行冲刷,一方面对攻丝钻头33机螺母内圆孔进行润滑,保证攻丝钻头33攻丝效果,另一方面润滑剂可将攻丝产生的金属碎屑冲走,对螺母进行清洁,加工好的螺母经旋转传送装置4及拨动件66落入出料道的出料挡板63上,螺母与出料挡板63接触发生碰撞,螺母上残留的金属碎屑及润滑剂会被震荡出并通过排出孔663排出。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进料道2,攻丝装置3,攻丝机本体31,驱动箱体32,攻丝钻头33,清洁组件34,连接杆341,连接件342,连接孔343,顶屑立杆344,立杆头3441,立杆柱3442,弹簧3443,凸缘3444,顶屑头3445,旋转传送装置4,旋转基座41,旋转盘42,固定开槽421,旋转底片43,攻丝通孔431,旋转驱动机构44,棘轮轴441,棘轮442,棘爪443,止回棘爪444,拉簧445,棘轮气缸446,滑动底座447,滑动支杆448,顶压固定装置5,推进基座51,推进滑动道511,滑动块512,顶压件52,顶压开槽521,推进驱动组件53,驱动气缸531,推进件532,固定槽533,第一推进连接件534,第二推进连接件535,第三推进连接件536,滑动槽5361,旋转导向件54,连接固定件541,出料装置6,出料道61,连接轴62,出料挡板63,推动气缸64,摆动件65,拨动件66,固定部661,折弯部662,排出孔663,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施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施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螺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螺母进料的进料道、设置于机架一侧用于加工螺母内螺纹的攻丝装置、设置于攻丝装置下方用于传递螺母的旋转传送装置、设置有旋转传送装置相对攻丝装置另一侧用于顶压螺母的顶压固定装置及设置于旋转传送装置相对进料道另一侧的出料装置,所述进料道与旋转传送装置配合并将未加工的螺母传送至旋转传送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攻丝装置包括攻丝机本体、设置于攻丝机本体上的驱动箱体及攻丝钻头,所述攻丝钻头与驱动箱体配合连接,所述攻丝装置还包括用于清除加工后存在于螺母内金属碎屑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件及顶屑立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驱动箱体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相对连接杆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顶屑立杆通过连接孔设置于连接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屑立杆包括立杆头、立杆柱、凸缘及顶屑头,所述立杆头设置于连接件对应连接杆一侧,所述立杆柱贯穿连接孔,所述立杆柱一端与立杆头连接,另一端与凸缘连接,所述凸缘相对立杆柱的另一侧与顶屑头连接,所述立杆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连接件相抵接,另一端与凸缘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旋转基座、设置于旋转基座上的旋转盘及旋转底片、设置于旋转基座相对旋转盘另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棘轮气缸、与棘轮气缸连接的滑动底座、设置于滑动底座上的滑动支杆、棘轮轴、设置于棘轮轴上的棘轮、设置于滑动支杆上的棘爪、设置于棘轮下方的止回棘爪,所述旋转盘设置于旋转底盘上方,所述棘轮轴一端与旋转底片及旋转盘配合连接,所述棘爪与滑动支杆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棘爪与棘轮配合连接,所述止回棘爪与所述棘轮的齿轮槽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上均匀设置有与螺母相匹配的固定开槽,所述旋转底片上均匀设置有与螺母的内孔相匹配的攻丝通孔,所述攻丝通孔与固定开槽相互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固定装置包括推进基座、设置于推进基座上的推进驱动组件、与推进驱动组件配合连接的顶压件,所述顶压件相对推进驱动组件另一端设置有与固定开槽匹配的顶压开槽,所述推进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气缸、推进件、第一推进连接件、第二推进连接件及第三推进连接件,所述推进基座上设置有推进滑动道,所述推进件、第一推进连接件及第二推进连接件设置于推进滑动道内,所述推进件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顶压件通过紧固件设置于固定槽内,所述第一推进连接件的一端与推进件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推进连接件相铰接,所述第三推进连接件设置于推进基座对应驱动气缸一侧,所述第三推进连接件一端与第二推进连接件相铰接,另一端与驱动气缸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推进连接件对应推进基座一侧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推进基座上设置有与滑动槽匹配的滑动块,所述第三推进连接件与推进基座通过滑动道与滑动块连接并在驱动气缸驱动下做相对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固定装置还包括旋转导向件,所述旋转导向件呈圆弧状,所述旋转导向件的外圆弧壁设置有连接固定件,所述连接固定件通过紧固件与推进基座连接,所述旋转导向件相对连接固定件另一侧与旋转底片的外圆周壁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螺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道、连接轴、通过连接轴与出料道配合连接的出料挡板、用于驱动出料挡板进行摆动的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设置于出料道一侧,所述连接轴对应推动气缸一端设置有摆动件,所述摆动件与推动气缸的输出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螺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攻丝机本体的底座上的拨动件,所述拨动件包括固定部、与固定部连接的折弯部,所述固定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攻丝机本体的底座连接,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旋转盘与旋转底片之间,所述与出料装置对应的固定开槽及攻丝通孔与折弯部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螺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挡板上均匀设置有用于排出金属碎屑及润滑剂的排出孔。
CN201920591619.2U 2019-04-27 2019-04-27 一种螺母加工设备 Active CN209811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1619.2U CN209811381U (zh) 2019-04-27 2019-04-27 一种螺母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1619.2U CN209811381U (zh) 2019-04-27 2019-04-27 一种螺母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1381U true CN209811381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82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91619.2U Active CN209811381U (zh) 2019-04-27 2019-04-27 一种螺母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138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0232A (zh) * 2020-04-23 2020-07-10 颜春玉 一种基于夹持原理保证加工质量的缸筒镗削设备
CN111843491A (zh) * 2020-07-01 2020-10-30 浙江哈特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多功能防松脱螺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112045259A (zh) * 2020-09-08 2020-12-08 陶仁元 一种用于多批量小型龙头阀的端部套丝加工设备
CN114226880A (zh) * 2021-12-10 2022-03-25 黄儒结 一种工业用精轧螺母内螺纹的铣削装置
CN115770911A (zh) * 2022-11-18 2023-03-10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主油道油口螺纹加工屑收集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0232A (zh) * 2020-04-23 2020-07-10 颜春玉 一种基于夹持原理保证加工质量的缸筒镗削设备
CN111390232B (zh) * 2020-04-23 2021-12-03 江苏重亚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夹持原理保证加工质量的缸筒镗削设备
CN111843491A (zh) * 2020-07-01 2020-10-30 浙江哈特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多功能防松脱螺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112045259A (zh) * 2020-09-08 2020-12-08 陶仁元 一种用于多批量小型龙头阀的端部套丝加工设备
CN114226880A (zh) * 2021-12-10 2022-03-25 黄儒结 一种工业用精轧螺母内螺纹的铣削装置
CN114226880B (zh) * 2021-12-10 2023-12-01 山西格力森重型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用精轧螺母内螺纹的铣削装置
CN115770911A (zh) * 2022-11-18 2023-03-10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主油道油口螺纹加工屑收集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5770911B (zh) * 2022-11-18 2024-04-26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主油道油口螺纹加工屑收集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11381U (zh) 一种螺母加工设备
CN207807319U (zh) 一种齿轮铸件用去毛刺装置
CN105327901A (zh) 轴类零件的激光清洗装置
CN114290072B (zh) 一种防止铁屑飞溅的圆钢钻孔装置
CN113172520A (zh) 一种用于工件去毛刺的清洁装置
CN205465189U (zh) 压铸齿轮的自动化后续加工系统
CN105290051A (zh) 用于轴类零件的激光清洁装置
CN114643520B (zh) 一种基于工程机械用打磨装置及方法
CN105328343A (zh) 用于轴类零件的激光除胶装置
CN207888311U (zh) 用于换向器精车机的清理装置
CN108942379A (zh) 基于动能回收的下料清洁系统
CN112476223A (zh) 一种棒材自动抛光设备
CN115488686A (zh) 带拆卸排屑导向模块的排屑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15972002A (zh) 一种电机轴生产加工打磨清洁机
CN205200071U (zh) 轴类零件的激光清洗装置
CN112917317B (zh) 一种用于装饰品加工用外部旋转式打磨装置
CN111421405B (zh) 一种导线管内部打磨与连接设备
CN210968044U (zh) 一种锻件用车床的除废屑装置
JPH05277802A (ja) パイプ等の面取装置
CN217143233U (zh) 一种机床接料装置
CN216370267U (zh) 一种摩托车方向器下连板加工用开孔装置
CN220279271U (zh) 一种木门加工用砂光机
CN205218305U (zh) 轴类零件的出料装夹装置
CN108214126A (zh) 一种橡胶制造外圆磨床
CN220944862U (zh) 一种表面清理抛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5000 Binhai Eighth Road 519, We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Mingtai Holding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Binhai Eighth Road 519, We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MINGTAI STANDARD COMPON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