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2922U - 激光颗粒物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激光颗粒物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2922U
CN209802922U CN201920485430.5U CN201920485430U CN209802922U CN 209802922 U CN209802922 U CN 209802922U CN 201920485430 U CN201920485430 U CN 201920485430U CN 209802922 U CN209802922 U CN 209802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middle frame
groove
laser
particl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854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pant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kal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kal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kal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854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2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2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2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包括中间框体、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固定于所述中间框体上;所述中间框体上形成有贯通所述中间框体宽度方向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为所述中间框体的进风口,待检测的气体从所述通槽中流过;所述中间框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固定有激光发生器和感光元件,所述中间框体内形成有容置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容置腔;所述电路板上对应于所述通槽的另一端形成有开口;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通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通过在所述中间框体上设置通槽,并形成空气流通通道,在所述通道内设置激光检测部件,由此实现了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激光颗粒物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物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在室内使用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主要检测PM2.5颗粒,其气体流通通道在设计时,一般采用分支结构,即大颗粒直接通过管路排出,例如PM2.5 之类的小颗粒才通过气体检测元件,也就是说,这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无法实现大颗粒的检测。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室内的PM10等大颗粒也是需要检测的颗粒物种类,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来对大小颗粒均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能够对进入其内部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均进行检测,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包括中间框体、上壳体和下壳体;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固定于所述中间框体上;
所述中间框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下壳体对应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开设有进风孔;所述中间框体的前侧壁上还开设有出风口,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出风孔;风扇安装于所述中间框体上,并位于所述出风口内,且所述风扇的排风口正对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出风孔;
所述中间框体上形成有贯通所述中间框体宽度方向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为所述中间框体的进风口,待检测的气体从所述通槽中流过;
所述中间框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固定有激光发生器和感光元件,所述中间框体内形成有容置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容置腔,当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中间框体上,所述激光发生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电路板上对应于所述通槽的另一端形成有开口;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通槽内。
可选的,所述上壳体的下边缘和下壳体的上边缘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通槽的下部开口通过所述下壳体的内壁面封闭。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封闭所述通槽的上部开口,并使得下壳体、中间框体和电路板构成气体流通通道。
可选的,所述激光发生器的激光束方向与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激光束与所述感光元件的轴心线垂直相交。
可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采用钢制备。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挡板封闭所述通槽的上部开口。
可选的,所述下壳体的进风孔上设置有挡片。
可选的,所述感光元件的旁边设置有LED。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通过在所述中间框体上设置通槽,并形成空气流通通道,在所述通道内设置激光检测部件,由此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检测,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去除上壳体);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上壳体;2-下壳体;3-进风孔;4-出风孔;5-中间框体;6-电路板;7-风扇;8-开口;9-进风口;10-通槽;11-容置腔;12-激光器; 13-感光元件;14-挡板;15-激光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包括中间框体、上壳体和下壳体。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采用钢制备,并固定于所述中间框体上,所述上壳体的下边缘和下壳体的上边缘可以相接触,从而使得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一个完整的壳体。
所述中间框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下壳体对应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开设有进风孔;所述中间框体的前侧壁上还开设有出风口,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出风孔;风扇安装于所述中间框体上,并位于所述出风口内,且所述风扇的排风口正对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出风孔,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的进风口与出风口设计在同一个平面上。
所述中间框体上形成有贯通所述中间框体宽度方向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为所述中间框体的进风口,所述通槽的下部开口通过所述下壳体的内壁面封闭。
所述中间框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固定有激光发生器和感光元件,所述中间框体内形成有容置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容置腔,当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中间框体上,所述激光发生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且优选地,所述激光发生器的激光束方向与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通槽内,并且所述激光束与所述感光元件的轴心线垂直相交。
所述电路板封闭所述通槽的上部开口,并由此使得下壳体、中间框体和电路板构成气体流通通道,由此使得进入所述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内的气体直接流经感光元件的区域进行颗粒物测试。
更优选地,为防止外部光线对感光元件的影响,所述下壳体的进风孔上设置有挡片,以阻挡尽量阻挡光线进入所述气体流通通道。
并且,在激光颗粒物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为检测所述感光元件是否工作正常,所述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感光元件旁边的LED,在激光颗粒物处于非工作的状态下,可以开启该LED,通过检测感光元件所接收的LED的光强来判断感光元件是否工作正常,或者其表面是否沉积有灰尘,并需要清洗,在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在工作状态(正在检测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时,关闭LED。
当然,所述电路板上可以固定有激光器座,所述激光器被固定在所述激光器座内,并且所述激光器座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为使得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穿过所述待检测的气体,所述通槽的两个侧壁上均形成有通孔,所述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器从所述通槽的侧壁上的一个通孔进入,从另一个通孔射出。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挡板封闭所述通槽的上部开口。
所述电路板上对应于所述通槽的另一端形成有开口,以使得待检测的气体穿过所述通槽和电路板上的开口,进入电路板和上壳体之间的空间,并通过风扇排出至所述激光颗粒物传感器的外部;并且优选地,所述通槽和电路板的通孔的连接处,通过设置有内凹圆弧表面的连接块,使得通槽和通孔实现圆弧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取出,所述中间框体的竖直方向四个棱边处均向外凸起,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竖直方向的棱边处均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于所述中间框体时,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气体采集腔和甲醛传感器的探测头,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气体采集腔和甲醛传感器的探测头位于所述区域内,以使得所述颗粒物传感器可以同时通过激光检测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甲醛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的甲醛含量。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框体、上壳体和下壳体;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固定于所述中间框体上;
所述中间框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下壳体对应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开设有进风孔;所述中间框体的前侧壁上还开设有出风口,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出风孔;风扇安装于所述中间框体上,并位于所述出风口内,且所述风扇的排风口正对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出风孔;
所述中间框体上形成有贯通所述中间框体宽度方向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为所述中间框体的进风口,待检测的气体从所述通槽中流过;
所述中间框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固定有激光发生器和感光元件,所述中间框体内形成有容置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容置腔,当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中间框体上,所述激光发生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电路板上对应于所述通槽的另一端形成有开口;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通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下边缘和下壳体的上边缘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下部开口通过所述下壳体的内壁面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封闭所述通槽的上部开口,并使得下壳体、中间框体和电路板构成气体流通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生器的激光束方向与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束与所述感光元件的轴心线垂直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采用钢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挡板封闭所述通槽的上部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进风孔上设置有挡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旁边设置有LED。
CN201920485430.5U 2019-04-11 2019-04-11 激光颗粒物传感器 Active CN209802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5430.5U CN209802922U (zh) 2019-04-11 2019-04-11 激光颗粒物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5430.5U CN209802922U (zh) 2019-04-11 2019-04-11 激光颗粒物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2922U true CN209802922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8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5430.5U Active CN209802922U (zh) 2019-04-11 2019-04-11 激光颗粒物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2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71764U (zh) 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US10807440B2 (en) Dual-passage air quality detection device
CN209993073U (zh) 一种室内火灾报警装置
CN110892203B (zh) 空调机
CN101763708B (zh) 风管感烟火灾探测器
CA3010809A1 (en) Ventilating device
CN111474095B (zh) 一种风帘结构油烟传感器
KR102221369B1 (ko) 차량 내부온도감지 기능이 포함된 미세먼지 감지장치
CN209802922U (zh) 激光颗粒物传感器
KR101675305B1 (ko) 화재감지기 및 그 조립방법
CN210051359U (zh) 空气质量检测器和车辆
CN110082479B (zh) 一种吸气式烟雾探测气室结构及方法
CN210251622U (zh) 毒性气体报警器
CN205449751U (zh) 灰尘浓度传感器
CN219978934U (zh) 烟雾探测器
CN212568669U (zh) 一种泵吸式气体检测仪
CN207764192U (zh) 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
CN214704885U (zh)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CN219642368U (zh) 吸气式复合报警器
KR100267833B1 (ko) 광학식 감지장치
CN218350175U (zh) 一种恶臭分析仪气路结构
CN216211440U (zh) 一种火灾检测装置
CN221005165U (zh) 一种抽油烟机
CN220603706U (zh) 主动式的放射性稀有气体探测装置
CN216848922U (zh) 进气结构及具有其的感烟探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9

Address after: 330000 floor 3, workshop 3, Yub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pante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Beijing City, Shunyi District houshayu Yu Xi Road No. 9 Building No. 9 hospital 6 floor room 60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PLANTOWE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