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9155U - 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9155U
CN209779155U CN201920513957.4U CN201920513957U CN209779155U CN 209779155 U CN209779155 U CN 209779155U CN 201920513957 U CN201920513957 U CN 201920513957U CN 209779155 U CN209779155 U CN 209779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oling
fixedly connected
needle cylind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139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钢
简荣
汪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chang Yongyi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Yongyi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Yongyi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Yongyi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139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9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9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91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包括针筒,针筒的侧壁内部开设有冷却孔,冷却孔为螺旋形设置,针筒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设有油箱,油箱的内部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隔板,油箱通过隔板分为冷却腔和沉淀腔,冷却腔的内部左侧固定设有油泵,油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进油管的下端依次贯穿冷却腔的下侧壁和支撑板并与冷却孔的其中一个端口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对冷却筒的内部进行循环注油,从而对针筒进行快速冷却,且能够对冷却油进行过滤,避免冷却油中的杂质影响冷却效果,还能够通过风冷提高针筒的冷却效率,便于人们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或者叫做针织圆纬机),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企业里称作进纱路数或成圈路数,简称路数)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所以发展很快。
针织大圆机在编织过程中织针会不断与针筒的针槽摩擦,而会产生摄氏90度以上的高热,如此的高热除了会因热膨胀而变形,使织针填满针槽,摩擦增大,造成针筒失效,从而影响各零件间的动作外,更可能因纱线无法负荷高热,导致纱线断裂而造成瑕疵成品,现有技术中,采用喷油的方式对针槽进行喷油,但冷却油无法全面进入针槽内,影响到散热效能,且要一直喷油,而废油无法回收利用,容易造成浪费,因此提出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喷油的方式对针槽进行喷油,但冷却油无法全面进入针槽内,影响到散热效能,且要一直喷油,而废油无法回收利用,容易造成浪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侧壁内部开设有冷却孔,所述冷却孔为螺旋形设置,所述针筒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设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内部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隔板,所述油箱通过隔板分为冷却腔和沉淀腔,所述冷却腔的内部左侧固定设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下端依次贯穿冷却腔的下侧壁和支撑板并与冷却孔的其中一个端口固定连接,所述进油管与冷却腔及支撑板均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孔的另一个端口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上端一侧贯穿支撑板和沉淀腔的下侧壁并延伸至沉淀腔的内部,所述出油管与支撑板及沉淀腔均为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表面上端开设有滤油孔,所述滤油孔的内部设有阀板,所述阀板的内部固定插接有竖直设置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上下两端均通过滚动轴承与滤油孔上下侧壁转动连接,且阀杆的上端贯穿油箱的上侧壁并延伸至油箱的外部,所述滤油孔靠近沉淀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滤网罩。
优选的,所述冷却腔的上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加油管,所述加油管的上端紧固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沉淀腔的右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清洁管,所述清洁管的管壁固定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沉淀腔的右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管壁固定设有第二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针筒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针筒的内部上端设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通过多个连接杆与针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阀杆活动套接,所述套筒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阀杆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通过设有的冷却腔能够盛放冷却油,通过设有油泵能够将冷却油抽入至进油管中,再通过进油管流入针筒内部的冷却孔中,冷却孔中的冷却油能够吸收针筒的热量,从而能够对针筒进行全面降温,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油通过出油管流入沉淀腔中,沉淀腔中的冷却油通过滤网罩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冷却油从滤油孔流入冷却腔中,从而能够对冷却油重复使用,过滤残留的油渣沉淀在沉淀腔的内部,避免冷却油中的杂质影响冷却油的使用效果。
2、该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通过设有的阀杆能够带动阀板旋转,从而能够将滤油孔进行封闭,通过设有的排污管能够将沉淀腔内部的杂质排出,通过设有的清洁管能够对沉淀腔的内部进行冲洗,避免杂质残留,通过设有的加油管能够对冷却腔的内部添加新的冷却油,通过设有的多个散热片能够增大针筒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通过设有吸风机能够将针筒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从而能够将散热片和针筒上的热量排出,便于提高针筒的冷却效率。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对冷却筒的内部进行循环注油,从而对针筒进行快速冷却,且能够对冷却油进行过滤,避免冷却油中的杂质影响冷却效果,还能够通过风冷提高针筒的冷却效率,便于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套筒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筒、2支撑板、3油箱、4隔板、5油泵、6进油管、7出油管、8阀板、9阀杆、10滤网罩、11加油管、12清洁管、13排污管、14散热片、15吸风机、16套筒、17滑块、18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包括针筒1,针筒1的侧壁内部开设有冷却孔,冷却孔为螺旋形设置,针筒1的上方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上端固定设有油箱3,油箱3的内部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隔板4,油箱3通过隔板4分为冷却腔和沉淀腔,冷却腔的内部左侧固定设有油泵5,油泵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6,进油管6的下端依次贯穿冷却腔的下侧壁和支撑板2并与冷却孔的其中一个端口固定连接,进油管6与冷却腔及支撑板2均固定连接,冷却孔的另一个端口固定连接有出油管7,出油管7的上端一侧贯穿支撑板2和沉淀腔的下侧壁并延伸至沉淀腔的内部,出油管7与支撑板2及沉淀腔均为固定连接,隔板4的表面上端开设有滤油孔,滤油孔的内部设有阀板8,阀板8的内部固定插接有竖直设置的阀杆9,阀杆9的上下两端均通过滚动轴承与滤油孔上下侧壁转动连接,且阀杆9的上端贯穿油箱3的上侧壁并延伸至油箱3的外部,滤油孔靠近沉淀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滤网罩10,支撑板2的一端与大圆机的机体固定连接,此为现有技术。
冷却腔的上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加油管11,加油管11的上端紧固连接有密封盖,便于向冷却腔中添加冷却油。
沉淀腔的右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清洁管12,清洁管12的管壁固定设有第一控制阀,沉淀腔的右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3,排污管13的管壁固定设有第二控制阀,排污管13能够将沉淀腔内部的杂质排出,通过设有的清洁管12能够对沉淀腔的内部进行冲洗,避免杂质残留。
针筒1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片14,能够增大针筒1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针筒1的内部上端设有吸风机15,吸风机15通过多个连接杆与针筒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吸风机15能够将针筒1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从而能够将散热片14和针筒1上的热量排出,便于提高针筒1的冷却效率。
油箱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筒16,套筒16与阀杆9活动套接,套筒16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滑槽,弧形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7,滑块17与阀杆9固定连接,阀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8,通过滑块和弧形滑槽能够对阀杆9进行限位,从而阀杆9带阀板8旋转时能够使滤油孔正好打开或封闭。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设有的冷却腔能够盛放冷却油,通过设有油泵5能够将冷却油抽入至进油管6中,再通过进油管6流入针筒1内部的冷却孔中,冷却孔中的冷却油能够吸收针筒1的热量,从而能够对针筒1进行全面降温,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油通过出油管7流入沉淀腔中,沉淀腔中的冷却油通过滤网罩10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冷却油从滤油孔流入冷却腔中,从而能够对冷却油重复使用,过滤残留的油渣沉淀在沉淀腔的内部,避免冷却油中的杂质影响冷却油的使用效果,通过设有的多个散热片14能够增大针筒1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通过设有吸风机15能够将针筒1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从而能够将散热片14和针筒1上的热量排出,便于提高针筒1的冷却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包括针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侧壁内部开设有冷却孔,所述冷却孔为螺旋形设置,所述针筒(1)的上方设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端固定设有油箱(3),所述油箱(3)的内部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隔板(4),所述油箱(3)通过隔板(4)分为冷却腔和沉淀腔,所述冷却腔的内部左侧固定设有油泵(5),所述油泵(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6),所述进油管(6)的下端依次贯穿冷却腔的下侧壁和支撑板(2)并与冷却孔的其中一个端口固定连接,所述进油管(6)与冷却腔及支撑板(2)均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孔的另一个端口固定连接有出油管(7),所述出油管(7)的上端一侧贯穿支撑板(2)和沉淀腔的下侧壁并延伸至沉淀腔的内部,所述出油管(7)与支撑板(2)及沉淀腔均为固定连接,所述隔板(4)的表面上端开设有滤油孔,所述滤油孔的内部设有阀板(8),所述阀板(8)的内部固定插接有竖直设置的阀杆(9),所述阀杆(9)的上下两端均通过滚动轴承与滤油孔上下侧壁转动连接,且阀杆(9)的上端贯穿油箱(3)的上侧壁并延伸至油箱(3)的外部,所述滤油孔靠近沉淀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滤网罩(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的上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加油管(11),所述加油管(11)的上端紧固连接有密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腔的右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清洁管(12),所述清洁管(12)的管壁固定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沉淀腔的右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3),所述排污管(13)的管壁固定设有第二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片(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内部上端设有吸风机(15),所述吸风机(15)通过多个连接杆与针筒(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筒(16),所述套筒(16)与阀杆(9)活动套接,所述套筒(16)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与阀杆(9)固定连接,所述阀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8)。
CN201920513957.4U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79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3957.4U CN209779155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3957.4U CN209779155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9155U true CN209779155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802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1395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79155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9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01176U (zh) 一种机床切削液循环冷却装置
CN209779155U (zh) 一种大圆机针筒用冷却装置
CN209679662U (zh) 一种五轴数控机床用切削液过滤装置
CN208840606U (zh) 一种可循环冷却的锯床
CN211728539U (zh) 一种高效率车床
CN109701307B (zh) 蜂蜜除杂装置及方法
CN207003023U (zh) 一种山羊绒针织纱线用散毛染缸
CN112091317A (zh) 一种具有导向润滑冷却结构的切割设备
CN208801104U (zh) 一种铣床
CN217127479U (zh) 一种热处理淬火油槽
CN209362017U (zh) 换热盘管高频制管工艺线冷却液循环系统
CN215824229U (zh) 一种五金压铸机的冷却机构
CN108251619A (zh) 一种易于清理的热处理淬火池
CN209679618U (zh) 链轨节热处理液循环过滤装置
CN210231040U (zh) 一种拉丝机用拉丝油冷却输送装置
CN208795889U (zh) 一种光缆生产线降温水循环装置
CN214110067U (zh) 一种冷却循环过滤系统
CN219632237U (zh) 一种水箱拉丝机润滑液过滤装置
CN108972346A (zh) 适用于数控磨床的研磨液冷却循环设备
CN219273894U (zh) 一种pcb机械钻孔机冷却循环管道清洁装置
CN205994356U (zh) 一种电热炸炉
CN214972021U (zh) 深孔钻镗床切削油过滤装置
CN214770817U (zh) 一种用于揺臂钻床的冷却系统
CN215847212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切削液固液分离装置
CN219562372U (zh) 一种车床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