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6814U - 一种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6814U
CN209776814U CN201920345512.XU CN201920345512U CN209776814U CN 209776814 U CN209776814 U CN 209776814U CN 201920345512 U CN201920345512 U CN 201920345512U CN 209776814 U CN209776814 U CN 209776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parachute
chamber
accommodating chamber
circula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455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3455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6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6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68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涉及无人机测绘装备领域,解决了现有弹射释降落伞的方式在频繁使用造成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故障高和冲击受损的问题。包括有平台主体,降落伞面展开后用以使平台主体减速,且其顶端连接有伞顶圆板;容纳室设置在平台主体的上方,降落伞面可折叠地收纳于容纳室的内部,且伞顶圆板可盖合在开口上,伞绳固定在容纳室的内部;推动组件布置在平台主体的内部,用以在垂直方向上将容纳室向上推动;容纳室的两侧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分为用以将伞顶圆板压合在容纳室的上端的锁紧端和用以牵引锁紧端远离伞顶圆板的牵引端。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在降落伞释放时对平台主体产生的冲击力,降低故障率,延长飞行平台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测绘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
背景技术
现行趋势下,无人机的应用是当今新型智能技术的焦点,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在多个行业引发变革。对于测绘技术领域而言,测绘无人机能够提供辅助工作很多,例如协助收集地形、地貌的数据信息、获取高质量的影响数据资料、也可以实现无人机测绘的巡航规划,其特点是迅捷、快速和精准,因此应用于测绘技术领域的无人机更加受到青睐。
现行方式中,测绘无人机的工作性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飞行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无人机控制系统及功能等;其二为飞行平台设计,具体为无人机飞行平台搭载硬件和控制元件的设计;根据实际市场需求的不同,飞行平台设计的具体结构差别较大,于是市面上各类测绘无人机的外观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测绘无人机部分功能的定制需求,而更为通用的则是无人机或者无人机飞行平台搭载的安全降落功能,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无人机飞行故障或者无人机飞行回收阶段时提供减速、缓降。
现有技术中,在解决无人机飞行在故障状况或者无人机飞行回收阶段的问题通常采用弹射式的降落伞,例如专利号为CN201721596611.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名称为一种无人机降落伞新型弹射结构装置,其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在使用时,机座安装在无人机平台中。当无人机在飞行时突然出现故障后,因自身重量影响,将飞控内部自带的重力加速器感应到的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启动弹射器件即气体发生器,瞬间产生大量膨胀气体,向上将托盘、降落伞推开弹射盖,降落伞与弹射筒分离。该专利能够解决无人机降落的安全性问题,但是,弹射结构均有共同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测绘无人机而言,测绘无人机在实际工作时,由于温度引起的变化,弹射结构存在不确定性,另外弹射结构弹簧产生的冲击过大,频繁使用进而造成测绘无人机机体的故障或者损坏,使无人机整体的耐用性降低产生,从而影响测绘无人机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弹射结构中的弹簧部件会在实地作业时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从而影响降落伞的正无法常打开,造成无人机出现损坏;另外,弹射结构弹簧产生的冲击过大,频繁使用进而造成测绘无人机机体的故障或者损坏,使无人机整体的耐用性降低产生,从而影响测绘无人机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在保证无人机降落伞能够打开的情况下,减少对无人机的冲击的技术方案,并且能够在无人机飞行平台上搭载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主体;
降落伞面,其展开后用以使平台主体减速,且其顶端连接有呈水平布置的伞顶圆板,下端连接有降落伞绳;
容纳室,其设置在所述平台主体的上方,且其上端具有开口,所述降落伞面可折叠地收纳于所述容纳室的内部,且所述伞顶圆板可盖合在所述开口上,所述伞绳固定在所述容纳室的内部;
推动组件,其布置在所述平台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容纳室的下方,并用以在垂直方向上将所述容纳室向上推动;
两组锁紧结构,其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的上方,且所述容纳室的两侧分别布置有一组所述锁紧结构;
所述锁紧结构具有锁紧端和牵引端;
其中,所述锁紧端用以将所述伞顶圆板压合在所述容纳室的上端;
其中,所述牵引端在所述容纳室被所述推动组件向上推动时,其用以牵引所述锁紧端远离所述伞顶圆板。
具体地,所述伞顶圆板的下方形成有:
凹陷部,其形成在所述伞顶圆板的下端面,且其呈弧形的球面;
所述伞顶圆板横截面大于所述凹陷部的直径。
具体地,所述降落伞面与所述伞顶圆板为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降落伞面以所述凹陷部为中心,并沿其边缘向四周展开布置。
具体地,所述容纳室包括:
连接杆,其位于所述容纳室内,且与所述容纳室的内
底面垂直且固定连接,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降落伞绳;
凸台,其形成于所述容纳室的上端,且所述凸台横截面大于所述容纳室横截面。
所述的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还包括有:
两个滑动槽,其分别形成于所述容纳室的两侧,且相互对称设置,并与所述连接杆垂直;
两个滑动杆,其与所述滑动槽对应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平
台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平台主体垂直;
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动槽,所述容纳室可沿所述滑动杆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具体地,所述平台主体包括有:
平台室,其用以收纳所述推动组件,所述平台室位于所述容纳室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内部;
连通孔,其开设在所述平台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平台主体的中部,并连通至所述平台室。
具体地,所述推动组件包括:
推动杆,其垂直布置,且其一端穿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容纳室的下端固定连接;
电动气缸,其固定在所述平台室的底面,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气缸;
所述电动气缸驱动所述推动杆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
具体地,所述牵引端包括:
第一连杆,其一端通过枢轴连接在所述平台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容纳室的侧方;
第二连杆,其一端通过枢轴连接在所述容纳室的侧面;
转动枢轴,其用于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平台主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容纳室的一端;
所述容纳室的下端贴近所述平台主体的上表面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形成的一个锐角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35至45°。
具体地,所述锁紧端包括:
锁紧杆,其为圆柱体的弧形状,且一端与所述转动枢轴固定连接;
压片,其固定在所述锁紧杆的另一端,其用以压合在所述伞顶圆板的上端;
所述压片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锁紧杆的截面积。
具体地,所述伞顶圆板还包括:
释放杆,其通过螺纹旋合连接在所述伞顶圆板的上方,且与所述压片相邻设置;
释放片,其固定连接在所述释放杆的径向,且位于所述压片的上方;
破坏痕迹,其由所述压片远离所述容纳室时,所述压片冲击所述释放片形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采用弹射结构,通过设计推动组件和锁紧结构实现降落伞的释放,该设置方式对无人机飞行平台产生的冲击小,可以延长无人机飞行平台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对降落伞的伞顶结构提出了改进方案,具体为伞顶圆板,利用伞顶圆板作为封闭降落伞面的方式,精简结构,还能够保证降落伞面能够有效释放。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片、释放杆和释放片,进一步的加强了降落伞面的释放,并且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飞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的伞顶圆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的容纳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的锁紧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的主体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的释放杆和释放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的破坏痕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的降落伞面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
平台主体100、降落伞面10、伞顶圆板110、降落伞绳120、容纳室20、推动组件30、锁紧结构40、锁紧端410、牵引端420、凹陷部111、连接杆21、凸台22、滑动槽23、滑动杆24、平台室101、连通孔102、推动杆31、电动气缸32、第一连杆421、第二连杆422、转动枢轴423、锁紧杆411、压片412、释放杆113、释放片114、破坏痕迹1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所示,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体100;降落伞面10,其展开后用以使平台主体100减速,且其顶端连接有呈水平布置的伞顶圆板110,下端连接有降落伞绳120;容纳室20,其设置在平台主体100的上方,且其上端具有开口,降落伞面10可折叠地收纳于容纳室20的内部,且伞顶圆板110可盖合在开口上,降落伞绳120固定在容纳室20的内部;推动组件30,其布置在平台主体100的内部,且位于容纳室20的下方,并用以在垂直方向上将容纳室20向上推动;两组锁紧结构40,其设置于平台主体100的上方,且容纳室 20的两侧分别布置有一组锁紧结构40;锁紧结构40具有锁紧端410和牵引端420;其中,锁紧端410用以将伞顶圆板110压合在容纳室20的上端;其中,牵引端420 在容纳室20被推动组件30向上推动时,其用以牵引锁紧端410远离伞顶圆板110。
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得出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设计的基础前提首先是保证无人机降落伞能够打开,并且能够减少打开降落伞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或者冲击。由于采用弹簧、弹片结构的释放降落伞的方式冲击较大,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推动组件30和锁紧结构40作为释放的主要实施方式,并对搭载平台主体100上的降落伞的结构给予改进。具体实施方中,降落伞包括了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降落伞面10,伞顶圆板110和降落伞绳120,伞顶圆板110在降落伞面10中心,且可作为一个盖体结构,降落伞面10被收纳在容纳室20内,伞顶圆板110盖合在容纳室20上,相当于将降落伞面10封闭起来,降落伞绳120可以固定在容纳室20的内部。在实施方式中,容纳室20两侧具有锁紧结构40,锁紧结构40的工作方式为包括牵引端420和锁紧端410,利用锁紧端410将伞顶圆板110锁定在容纳室20的上端的,封闭容纳室20的开口;再次,推动组件30自容纳室20的底部向上推动,容纳室20向上移动,同时牵引端420牵引锁紧端410远离伞顶圆板110;此时,伞顶圆板110与容纳室20的结构关系仅为伞顶圆板110盖合在容纳室20上端开口处,在高空中,由于空气阻力,风力等因素的影响下,伞顶圆板110与容纳室20缝隙慢慢会进入空气,从而使伞顶圆板110与容纳室20彻底分离,降落伞面10会被释放,然后自然展开,降落伞绳120固定连接在容纳室20内,具体地降落伞绳120可通过多种方式固定连接。完成上述过程后,对无人机平台的冲击最小,无人机也能够平稳安全的降落。需要说明的是,推动组件30的触发方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例如遥控、报警连锁或者系统程序的设定。该设置方式对无人机飞行平台产生的冲击小,可以延长无人机飞行平台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的发生。
如附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伞顶圆板110的下方形成有:凹陷部111,其形成在伞顶圆板110的下端面,且其呈弧形的球面;伞顶圆板110横截面大于凹陷部11的直径。如附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降落伞面10与伞顶圆板110 为一体式固定连接,降落伞面10以凹陷部111为中心,并沿其边缘向四周展开布置。降落伞部分仅可能保持使用现有技术中降落伞的设计方式;基于此,通过设置呈弧形的球面凹陷部111配合降落伞面10的展开结构,不影响降落伞的正常使用。再次,伞顶圆板110横截面大于凹陷部111的直径,可以使降落伞面10在容纳室20内被收纳时更加集中,方便伞顶圆板110盖合在容纳室20上,从而方便锁紧端410的锁定。本实用新型对降落伞的伞顶结构提出了改进方案,具体为伞顶圆板110,利用伞顶圆板110作为封闭降落伞面10的方式,精简结构,还能够保证降落伞面能够有效释放。
如附图3所示,容纳室20包括:连接杆21,其位于容纳室20内,且与容纳室 20的内底面垂直且固定连接,并用于固定连接降落伞绳120;凸台22,其形成于容纳室20的上端,且与凸台22横截面大于容纳室20横截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容纳室20具有凸台22,进一步增加了伞顶圆板110在盖合锁紧时与容纳室20的接触面积;还增加了连接杆21用于固定连接降落伞绳120,便于后续更换降落伞。
如附图3所示,还包括有:两个滑动槽23,其分别形成于容纳室20的两侧,且相互对称设置,并与连接杆21垂直;两个滑动杆24,其与滑动槽23对应设置,且其一端与平台主体10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动杆24与平台主体100垂直;滑动杆24的另一端穿过滑动槽23,容纳室20可沿滑动杆24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具体的设置思路为,为了保证容纳室20能够平稳的向上移动,不会因环境影响或者推动组件40影响下产生偏斜,从而设计滑动槽23和滑动杆24。
如附图5所示,平台主体100包括有:平台室101,其用以收纳推动组件30,平台室101位于容纳室20的下方,且位于平台主体100的内部;连通孔102,其开设在平台主体100的上表面,且位于平台主体100的中部,并连通至平台室10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给出平台主体100内部的具体结构,包括平台室101和连通孔102。基于此,其目的在于合理的布置推动组件30,推动组件30包括:推动杆 31,其垂直布置,且其一端穿过连通孔102与容纳室20的下端固定连接;电动气缸32,其固定在平台室101的底面,推动杆31的另一端连接电动气缸32;电动气缸32驱动推动杆31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
如附图1、4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牵引端420包括:第一连杆421,其一端通过转动枢轴423连接在平台主体100的上表面,且位于容纳室20的侧方;第二连杆422,其一端通过转动枢轴423连接在容纳室20的侧面;转动枢轴423,其用于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21远离平台主体100的一端和第二连杆422远离容纳室20的一端;容纳室20的下端贴近平台主体100的上表面时,第一连杆421和第二连杆422形成的一个锐角夹角,夹角的范围为35°至45°。需要说明的是,提出的第一连杆421和第二连杆422形成的一个锐角夹角,夹角的范围为35°至45°,主要是针对结构优化而提出的,具有适用广泛性的意见,在该范围之外,还存在不可实施和可以实施的多个技术方案,而本方案提出的为最优选的范围,在实际运用中能够使整体无人机飞行平台的结构设计更加精简,受到外界环境载荷后出现不可预见的故障率更低的一种实施方式。
如附图1、4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锁紧端410包括:锁紧杆411,其为圆柱体的弧形状,且一端与转动枢轴423固定连接;压片412,其固定在锁紧杆 411的另一端,其用以压合在伞顶圆板110的上端;压片412的截面积大于锁紧杆 411的截面积。可以理解的是,即使没有压片412,通过锁紧杆411同样能够实现伞顶圆板110的锁定,为了更加牢固设计压片412。
此外设置压片412还包括其他方案,具体地,在设置压片412的实施例中,如附图6和7所示,伞顶圆板110还包括:释放杆113,其通过螺纹旋合连接在伞顶圆板110的上方,且与压片412相邻设置;释放片114,其固定连接在释放杆113 的径向,且位于压片412的上方;破坏痕迹115,其由压片412远离容纳室20时,压片412冲击释放片114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有释放杆113和释放片114,通过上述可以发现,本技术方案确实在释放降落伞的过程中冲击小,降落伞能够展开实现无人机的降落,但不排除意外故障无法打开的情形,例如伞顶圆板 110与容纳室20的上端盖合时间过久,无人机长时间没使用,没有调试降落伞等因素下,存在伞顶圆板110与容纳室20无法分离的故障情形。基于此设置一个释放杆113,其通过螺纹连接在伞顶圆板110的上方,径向方向的释放片114可随释放杆113的旋转在压片412的上方形成阻挡,当牵引端420动作时,锁紧端410将远离伞顶圆板110,实际为压片412也将远离伞顶圆板110,但此过程中,压片412 会对释放片114施加作用力,在该作用力下,伞顶圆板110将主动与容纳室20分离,释放片114虽然与释放杆113固定连接,但在压片412的作用力下,会产生破坏痕迹115,产生破坏痕迹115后,释放片114可能会倾斜或者脱落,但不影响降落伞的释放和无人机飞行平台的降落;可以理解的是破坏痕迹115是一种预先设置的,提供释放片114和释放杆113连接关系的一种实施方式。此外,释放杆113 是通过旋合连接的,且其体积小,只需要更换释放杆113,就可以完成下一次降落伞释放任务,结构简单,飞行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不采用弹射结构,通过设计推动组件和锁紧结构实现降落伞的释放,其展开图参见图8,该设置方式对无人机飞行平台产生的冲击小,可以延长无人机飞行平台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的发生。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主体(100);
降落伞面(10),其展开后用以使平台主体(100)减速,且其顶端连接有呈水平布置的伞顶圆板(110),下端连接有降落伞绳(120);
容纳室(20),其设置在所述平台主体(100)的上方,且其上端具有开口,所述降落伞面(10)可折叠地收纳于所述容纳室(20)的内部,且所述伞顶圆板(110)可盖合在所述开口上,所述伞绳(120)固定在所述容纳室(20)的内部;
推动组件(30),其布置在所述平台主体(100)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容纳室(20)的下方,并用以在垂直方向上将所述容纳室(20)向上推动;
两组锁紧结构(40),其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100)的上方,且所述容纳室(20)的两侧分别布置有一组所述锁紧结构(40);
所述锁紧结构(40)具有锁紧端(410)和牵引端(420);
所述锁紧端(410)用以将所述伞顶圆板(110)压合在所述容纳室(20)的上端;所述牵引端(420)在所述容纳室(20)被所述推动组件(30)向上推动时,其用以牵引所述锁紧端(410)远离所述伞顶圆板(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顶圆板(110)的下方形成有:
凹陷部(111),其形成在所述伞顶圆板(110)的下端面,且其呈弧形的球面;
所述伞顶圆板(110)横截面大于所述凹陷部(11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落伞面(10)与所述伞顶圆板(110)为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降落伞面(10)以所述凹陷部(111)为中心,并沿其边缘向四周展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室(20)包括:
连接杆(21),其位于所述容纳室(20)内,且与所述容纳室(20)的内底面垂直且固定连接,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降落伞绳(120);
凸台(22),其形成于所述容纳室(20)的上端,且所述凸台(22)横截面大于所述容纳室(20)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两个滑动槽(23),其分别形成于所述容纳室(20)的两侧,且相互对称设置,并与所述连接杆(21)垂直;
两个滑动杆(24),其与所述滑动槽(23)对应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平台主体(10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杆(24)与所述平台主体(100)垂直;
所述滑动杆(2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动槽(23),所述容纳室(20)可沿所述滑动杆(24)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体(100)包括有:
平台室(101),其用以收纳所述推动组件(30),所述平台室(101)位于所述容纳室(20)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平台主体(100)的内部;
连通孔(102),其开设在所述平台主体(100)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平台主体的中部,并连通至所述平台室(1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30)包括:
推动杆(31),其垂直布置,且其一端穿过所述连通孔(102)与所述容纳室(20)的下端固定连接;
电动气缸(32),其固定在所述平台室(101)的底面,所述推动杆(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气缸(32);
所述电动气缸(32)驱动所述推动杆(31)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端(420)包括:
第一连杆(421),其一端通过转动枢轴(423)连接在所述平台主体(100)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容纳室(20)的侧方;
第二连杆(422),其一端通过转动枢轴(423)连接在所述容纳室(20)的侧面;
转动枢轴(423),其用于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21)远离所述平台主体(10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422)远离所述容纳室(20)的一端;
所述容纳室(20)的下端贴近所述平台主体(100)的上表面时,所述第一连杆(421)和所述第二连杆(422)形成的一个锐角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35°至4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端(410)包括:
锁紧杆(411),其为圆柱体的弧形状,且一端与所述转动枢轴(423)固定连接;
压片(412),其固定在所述锁紧杆(411)的另一端,其用以压合在所述伞顶圆板(110)的上端;
所述压片(412)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锁紧杆(411)的截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顶圆板(110)还包括:
释放杆(113),其通过螺纹旋合连接在所述伞顶圆板(110)的上方,且与所述压片(412)相邻设置;
释放片(114),其固定连接在所述释放杆(113)的径向,且位于所述压片(412)的上方;
破坏痕迹(115),其由所述压片(412)远离所述容纳室(20)时,所述压片(412)冲击所述释放片(114)形成。
CN201920345512.XU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76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5512.XU CN209776814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5512.XU CN209776814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6814U true CN209776814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8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4551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76814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68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1486A (zh) * 2020-06-04 2020-10-02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降落伞弹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1486A (zh) * 2020-06-04 2020-10-02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降落伞弹射装置
CN111731486B (zh) * 2020-06-04 2023-12-19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降落伞弹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40375U (zh) 低空探空火箭
CN104527984B (zh) 无人机降落伞自动脱落机构
CN209776814U (zh) 一种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
CN207889993U (zh) 一种包含降落伞结构的多旋翼无人机
CN110816818B (zh) 轻型折叠式多旋翼机臂锁紧复用起落架及使用方法及无人机
CN1994821A (zh) 飞机全机伞降装置
CN114572413B (zh) 一种基于旋转夹持的复合翼无人机自动机场
CN106347690A (zh) 一种黑匣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4507281U (zh) 内置伞仓开伞结构
CN109677621A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伞及无人机降落伞控制系统
CN209535489U (zh) 一种无人机抛伞装置
CN113716049B (zh) 一种子母式无人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5109694A (zh) 一种新型防坠飞机及防坠操控方法
CN205293059U (zh) 一种利用切割器驱动的无人机舱门开关
CN109775482A (zh) 用于系留无人机的自适应收放线装置
CN209063829U (zh) 汽车飞行器
CN206797745U (zh) 一种小型无人机用的降落伞装置
CN207129131U (zh) 一种折叠便携无人机
CN210793686U (zh)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器中样品封装容器的压紧解锁装置
CN204916200U (zh) 防止飞机坠落或被劫持的自动救生保护装置
CN206374991U (zh) 一种新型无人机电池仓
CN213384740U (zh) 无人机降落伞开关装置
CN216186076U (zh) 一种防坠毁装置及涵道无人机
CN112678192B (zh) 一种飞行姿态可转换的无人机
CN211766331U (zh) 一种无人机防坠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